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多娇-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本该是皇后娘娘与你们说,可大伙儿都知道,本宫是姐姐的堂妹,所以皇后竟打发本宫来说这要紧的话。”宝嫔语气里尽是无奈:“琼林宴那日,十七公主险些掉进了太液池,多亏梅状元舍身相助,这位小公主便生了爱慕之心。”
    “娘娘!”薛姨妈脸色大变,惊慌失措的看着宝钗。
    宝钗的脸色比薛姨妈好不到哪里去,母女二人就觉得耳朵边上轰鸣阵阵。
    宝嫔讪讪道:“皇后娘娘的意思是叫姐姐托个病,先把婚期改了,等风声一过,再找个借口推了这婚事。”宝嫔生怕薛姨妈和薛宝钗不肯,又道:“皇后娘娘也不会叫姐姐白吃了这亏,她答应将宫中灯烛这项买卖交给薛家来办。”
    薛姨妈还没糊涂到用女儿的幸福来还家族生意,想也没想便断然拒绝。
    宝嫔的脸色渐渐冷下来:“看来太太还是没明白,这事儿可由不得你不答应。皇后娘娘和咱们好说好商量你不愿意,等她一根白绫子赏下来……”
    殿外传来男子爽朗的笑声,“谁赏赐了宝嫔什么?”
    薛宝琴脸色大变,忙起身往外迎:“皇上怎么这会儿来了臣妾这儿?”
    孝宗笑呵呵由着薛宝琴挽着他:“朕才去看过小七,正好顺路来瞧瞧你。”孝宗看到低声跪着的二人,“爱妃有客?”
    宝嫔唯恐皇帝误会,忙解释:“她们是臣妾的娘家婶子和堂姐,皇后娘娘仁厚,特准了她们进宫,臣妾正要打发她们回去呢!”
    孝宗的目光落在身材丰腴白皙的薛宝钗身上,低声笑道:“抬起头来。”
    薛宝钗知道皇帝指的是自己,怯怯的仰起头,却不敢直视孝宗。
    “和元妃倒有几分相似。”孝宗的目光在薛宝钗上停留半晌,才转而与宝嫔说起宫中的趣事。
    宝嫔口中敷衍孝宗,但心里不是滋味,赶忙打发了薛姨妈母女。
    宝钗挽着母亲匆匆出了临静门的时候,两个小太监追了上啦:“薛姑娘慢走,皇上听说姑娘就是梅状元的未婚妻,所以特赏下一对珠钗。”
    薛姨妈又是惊又是喜,回程的车上不住念叨:“谁想到宝琴如今坏成了那个样子!不过我儿也不用担心了,现如今咱们有皇上赏赐的珠钗,就是皇后也不敢再插手。你只管安安心心的做你的新嫁娘去!”
    薛宝钗靠着马车的一角始终沉默不语。
    一晃到了五月初七这日,贾家派了人手帮着薛蟠往梅家送嫁妆,看热闹的人挤满了半条街。羡慕薛家富庶的都说梅家娶了门好亲事,厌恶薛蟠行事作风的,便可惜梅玉森此后多了个不省心的大舅子。
    不管如何,婚事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然谁也没料到,这天晚上,薛宝钗便开始上吐下泻,到了三更的时候,人已经不能下床,呈现弥留的状态,连水也咽不下去。
    薛姨妈当即昏死了过去,王夫人一得到消息就赶过来瞧。贾蓉拿着荣国府的帖子去请太医,来看病的几个大夫都说不中用。薛姨妈这才后悔自己得意的太早,以为皇后会饶了她们。
    “妹妹还是想想怎么收拾明天的烂摊子才好。总不能叫宝丫头这么嫁过去吧!况且,嫁过去就是彻底得罪了皇后娘娘和十七公主,不嫁过去,或许还能给宝丫头留一条命。”
    薛姨妈忙点头:“姐姐说的对,这婚不能结。可,可这悔婚的话可怎么说出口啊!”
    王夫人冷笑:“为什么说不出口?是他梅家不省心,好端端去招惹十七公主,现如今连累了我们宝丫头。”王夫人要人叫了贾蓉:“去梅家把梅玉森叫来。”
    到后半夜,梅玉森匆匆赶来,王夫人二话不说,一见梅玉森先打了他一巴掌,然而才悲切切的哭起来。
    梅玉森整个人呆愣愣的看着榻上形同死人一般的薛宝钗。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善心之举,竟会连累了宝姑娘。
    PS:我现在得了恐编辑症,肿么办 ̄ ̄编辑可乐大人一联系我,我就浑身发抖!
    
    250、道是无晴却有晴
    
    第二日来薛家和梅家的亲戚一登门,才知新娘子忽然大病,竟到了下不了床的地步。先别说能不能成亲,就是活不活得下来又是一说。好端端一个喜事,现弄的大家心下阵阵阴霾。梅玉森作为新科状元,京城凡是有点身份的都有来贺,便是没亲自来,也会打发家下夫人或是管家,就好比刑部尚书、礼部尚书等。
    薛家这边的来宾主要是贾家宁荣二府里的女眷,薛姨妈整个人迷迷糊糊病倒在床,王夫人只好帮着忙前忙后,一面与各家送信,一面安抚来探望的亲戚。卢氏和岫烟跟在贾母身后,一行人面色沉郁了进了薛姨**上房。
    就见薛姨妈还穿着喜庆的吉服,但簪环珠钗一应全无,额头上勒着素白色的麒麟抹额,左右太阳穴上贴着指甲大的黑膏药,面色苍白,两眼空洞。
    薛姨妈见贾母进来便要起身施礼,老太太几步上前,一把按住了薛姨妈:“已经这个时候,还将就那些做什么,如今要紧是养好你自己的身子。宝丫头还等着你照顾,姨太太怎样也要挺过去才是。”
    贾母不说这话还好,一讲这个顿时引的薛姨妈眼泪汪汪:“我恨不得代宝丫头受苦。我一把老骨头,活着也是熬日子,可宝丫头正是花儿一样的年纪,怎么老天爷一点不开眼,竟叫她得了这种恶疾,还偏偏赶在这个要紧的时候!”
    众人只好再劝,贾母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宝丫头知道姨太太这样心系她,也舍不得离开你。咱们几家没什么话说,姨太太有为难的事儿,只管和我们讲就是,千万别难为情不开口。我如今已经打发了珍哥儿去王太医那里送了重礼,姨太太不用顾忌,宝丫头哪儿不好,你只管打发了小厮们去太医府上请他。”
    薛姨妈又是喜又是谢,末了,又支支吾吾开口央求:“我本不好开口求老太太,可老祖宗宅心仁厚,与我们又亲密,我少不得为了宝丫头求一求老太太。宝丫头的婚事也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早起一个癞头和尚到我们家门外化缘,说是能治宝丫头的病。说来也是件奇事,那癞头和尚竟是当年送我们宝丫头金锁的。”
    贾母忙念了声阿弥陀佛:“姨太太这可不就放心了?我往日就和几位太太说,宝丫头一看就是个福气相,今后不知多少富贵路呢!”
    “嗨,也不求什么富贵不富贵的。倒是那癞头和尚说,这院子和宝丫头的生辰八字正犯冲。我们住还没什么,唯独宝丫头不可。”
    王夫人忙附和:“姨太太的意思是想叫宝丫头还搬进园子里去住,一来天气转暖,蘅芜院花草繁盛,人看了心情难免会好。二来,她们姊妹常去走动,宝丫头得人开解,连心病也去了。”
    贾母心下一惊,她怎么听着王氏的意思,这病竟是要慢慢的治?那与梅家的婚事可怎么办?
    薛姨妈讪讪道:“我们和梅家商议过,许是两个孩子无缘,不该她们结夫妻。梅公子现在身份不同往日,我们更不好拖累人家,所以昨儿就要回了各自的婚书。”
    卢氏忍不住在一旁搭话:“姨太太怎么不再想想……宝丫头生病推迟婚事,这无可厚非,外面的人只会说你们薛家光明磊落,不使下作手段。可一旦要回婚书,宝丫头可就被人认定是悔婚啊!对薛家名声不好,对宝丫头更没一星半点的便宜。”
    薛姨妈泪眼朦胧,拿着帕子哽咽不断:“这,这也是没了法子,我总不能落个白发人送黑发人下场吧!”
    大家心下骇然,知道薛姨妈这话里有话。
    贾母立即想到前一阵子*里宝嫔娘娘宣她们进宫的事儿,便试探问道:“可是娘娘那边……”
    薛姨妈一哆嗦,王夫人赶忙陪笑道:“叫姑娘们去瞧瞧宝丫头吧,那孩子心思最细,别想不开什么,姑娘们去劝导劝导,说不定就没事了。”
    贾母明白王夫人和薛姨妈这是有话要说,故打发了女孩子们。
    一跨出大门,史湘云立即跑在了最前面,李纨在后面忙拉她:“快收了这眼泪,别叫宝丫头多心。”岫烟从后面递上来块帕子,史湘云迟疑片刻才接过,口中讷讷道:“多谢邢姐姐。”
    岫烟淡淡一笑:“别说这种见外的话,刚才在姨太太哪里,二太太的话咱们也都听见了,务必叫宝姐姐好生在园子里养病。咱们姊妹也多去走动,宽慰宽慰宝姐姐的心,免得她胡思乱想。”
    史湘云神情顿时黯然,带着几丝哭腔:“这事儿放在谁身上也受不了,二太太的意思分明这婚事里有变故,我不怕别的,就怕宝姐姐转不过这个弯来,自己折磨自己。”
    史湘云越说越止不住眼泪,大伙儿免不得又是一番好言劝慰。
    一时间进了薛宝钗的闺房,满屋子呛鼻的中药味,莺儿正端着个砂锅往外倒黑褐色的汤郑李纨赶紧接过瓷白的小碗儿,低声与莺儿道:“你且去忙你的,我们来。”
    莺儿几乎是木讷的点头,仍旧端着那小砂锅痴痴站在原地。
    岫烟心下轻叹,率先掀了帘子进屋。只一眼,岫烟便狠狠吃了一惊,前不久还面若银盆,眼同水杏翠眉丹唇的一张俏脸,忽然干瘪成了七旬老者似的。
    薛宝钗本是丰腴之人,可现在……
    史湘云再也忍不住,一把扑到薛宝钗的床榻前,呜呜咽咽的叫着薛宝钗的名字。宝钗好半晌才悠悠转型,毫无血色的唇瓣微微上扬,气若游丝:“你们来了。”
    李纨强忍悲戚:“别说话,好生躺着,我们陪你坐坐。”说到此,李纨再也受不住,忙扭头拭泪,不敢叫薛宝钗看见。
    宝钗喘着粗气,说几句便顿一下:“大嫂子不用为我难过,和尚说了,这是妹妹一道坎。熬过不便是通途,熬不过去……”李纨轻轻捂住薛宝钗的嘴,“好妹妹,别再说这些糊涂话。老太太才答应叫你移进园子里住呢,到时候咱们姊妹姑嫂仍旧一处作伴,日日玩闹才好。”
    史湘云连连点头:“宝姐姐才送我一个美人风筝,咱们说好的,今年一并放了去除病根!”
    薛宝钗的迷离的目光困难的落在邢岫烟身上,冲她那个方向伸手。史湘云忙把位置让出来,按着岫烟坐在小杌子上。
    “我有几句话和邢妹妹说。”
    李纨等会意,拉着诸人去了外花厅。薛宝钗从枕头下扯出个巴掌大的镶螺钿葵花形黑漆小盒,那盒子有一对儿金荷叶锁扣,对体弱体虚的薛宝钗来说,想打开也是件十分艰难的事情。岫烟想也不想,动手掰开了盒子,就见内中三个小纸包,不知什么物件,可味道极香。
    “妹妹帮我倒口水,把这个冲一包在里面我吃。”
    邢岫烟凝神看着她,宝钗苦笑:“我一定原原本本告诉妹妹。”
    桌上的刻花鸟兽青瓷茶壶里早变冷,幸好尚温,她找了个小瓷碗满满倒了一杯,又拆开其中一个纸包。不知名的香粉一进茶盅便迅速融化,快的叫人吃惊。岫烟端茶杯的空档,将纸包捏成了个团儿,手往上一抖,纸团儿便消失在袖口中。
    薛宝钗根本没留意,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茶盅,还没等岫烟递到她眼前,几乎是抢在了手里,仰头一口便满饮了下去。
    “宝姐姐,你这是打的什么哑谜?”
    薛宝钗一碗水下去,缓了半晌才苦笑着将皇宫里的事情说与岫烟听。岫烟呆了半晌,良久才道:“梅玉森怎么惹了这样一个糊涂事儿?”
    “不怪他,”宝钗嗤笑:“新科状元,他就是没救公主殿下,怕公主也要往他身上撞。昨儿晚上我几乎要命绝与此,他信誓旦旦的非我不娶,可我心里明镜儿似的。就算他想做个情种,可梅翰林呢?”
    岫烟沉声道:“先甭管梅家势利与否,宝姐姐想想,梅公子待你确实不错,推了梅家,你今后可怎么着呢?”
    薛宝钗垂着眼睑,岫烟莞尔一笑:“姐姐还是想进宫!”
    宝钗拉住了岫烟的手,“姊妹里,终究是邢妹妹最了解我。”
    “姐姐容姿秀美,想在宫里熬出头不难。可你别忘了眼前的例子,宝嫔娘娘都生了小皇子,如今也不过是个嫔!”
    薛宝钗阵阵冷笑:“要是没有她,我何必走今天这一条道!”
    岫烟见她主意已决,便不好再劝,只能挑那些吉祥话说,却打定主意不掺这趟浑水。
    谁想根本用不着邢家或是五皇子出手。梅家的婚事才告吹,皇后就请国安共夫人亲自去梅家提亲,说的正是太上皇的小女儿十七公主。这位殿下虽然不受宠爱,可毕竟是孝宗最后一个出嫁的妹妹,所以甚为关注。
    梅家一应下婚事,便有人说梅玉森忘恩负义,又说他攀附权贵。大伙儿将薛家姑娘的暴病于此联系起来,都很是同情后者,认定这是梅家使的诡计。更有人说亲眼看见琼林宴那日,梅玉森和十七公主抱在一处,二人好不亲热!
    梅翰林听到传言气的半死,一定要反驳回去,叫世人知道真相,只梅玉森死死拉着父亲求他给薛宝钗留个活口。
    
  

    251、凤藻宫日子也难熬
    
    梅家的喜篷还没卸下来,直接就预备迎娶十七公主了。皇后一开始还觉得此事有些仓促,历朝历代除了逼不得已和亲,哪家的公主也没这样慌慌张张嫁出去。尤其是梅、薛两家解除婚约在前,十七公主没多久就要嫁往梅家在后的时候。
    梅家算是彻底坐实了攀龙附凤的恶名,因新科状元与探花郎被安置在翰林院当差,翰林院那些老学究们早就看不惯梅家的作风,梅翰林在的时候明里暗里又得罪过一些人,故梅玉森在翰林院的日子十分艰难。连带着国子监那些太学生们也纷纷议论梅家不厚道,甚至怀疑薛家姑娘的恶疾就是梅家一手炮制的。
    时间一久,大家发现皇家并没出面遏制此事,便了然这位十七公主是位不得宠的。再说皇后这里,自她经手嫁出去的公主少说也有三四位,并无其中一人有十七公主这样寒酸。眼看着要给皇子们议亲,皇后只担心落人口实,便于孝宗商议,不如将婚期往后挪半年,便是不能,两个月也可。这样内府就可充裕些时间采办嫁妆,又好叫太上皇高兴高兴。
    谁想孝宗想也没想便回绝了此事:“嫁妆不丰厚,便从静怡那里分些就是。”孝宗口中的静怡就是那位要嫁给宁远将军家的三公主,三公主的病时好时坏,婚事也被耽搁到今天。
    皇后心下生疑,忙叫人细细打听皇帝近来可有什么古怪。不打听还好,这一问才知,皇上前不久竟然见过薛家的姑娘。皇后与孝宗做了这些年夫妻,孝宗什么性子她断没有不知道的,略一想便明白,皇帝这是相中了薛家的小姐。为十七公主是假,为他做个风流皇帝才是真。
    皇后气的眉角倒竖,又打听薛家人是宝嫔召唤进宫的,于是连宝嫔一并忌恨上。连着五六日宫妃们来请安,皇后都没与宝嫔好脸色,更呵斥了七皇子的乳娘办事不牢,杖责了二十棍。这些奶嬷嬷也都是养尊处优惯的,别说是二十棍,便是两棍子下去也要皮开肉绽,那奶嬷嬷当晚便有些不好,发起高烧且不说,要紧的是没法子给七皇子喂奶。饿的殿下哇哇哭喊,又不肯吃别的乳娘的奶水,急的宝嫔一晚上白了好几根头发。
    飞鹤楼这里上下一顿乱,元妃那里却十分满意。因为久病显得憔悴,凤藻宫已经许久没了圣宠。几个太医联手勉强留住了元妃的性命,不过太医也委婉的表明了,娘娘身子虚弱,想要承宠还需养个二三年。
    眼看着年华老去,一拨一拨的新人往菊花里涌,元妃那些争宠的心思也渐渐就淡了。不但在凤藻宫里设了个小佛龛,更学起她娘王夫人,每逢初一十五便要吃素斋戒。
    元妃这半生风光失宠不断交替,为了往上爬,不知为皇后与自己杀了多少人,手上沾了多少血。元妃知道自己有一天一定会遭到报应,只是没想到这报应会来的这么快。
    是她一手将薛宝琴送上了皇帝的龙床,也是薛宝琴夺取了自己全部的恩宠。
    如今的皇宫,人只说宝嫔娘娘的姐姐是元妃,还有谁记得,当初进宫那个在自己身后唯唯诺诺,大气儿也不敢出的小丫头?
    心腹小太监见元春笑得可怕,忙劝道:“娘娘何必理会那些闲事?终究咱们与十七公主没什么交情,大婚的时候,不过比照着各宫的规矩随一份礼罢了。”
    元春冷笑:“本宫与十七公主没往来,可宝嫔娘娘与她走的近呢!打量本宫不知道薛宝琴在使什么坏主意?哼,只怕到时候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外面有宫女进来回禀:“娘娘,五皇子殿下来给您请安。”
    元妃眼前一亮,忙笑道:“快请殿下进来。”
    正德穿着银龙出海的蟒袍,腰间扎着黄绸麒麟带,缀了一块上好的白玉双环佩,恰一个英俊小郎君。
    “儿臣给元妃娘娘请安。”正德笑眯眯的跪了下去。元春赶紧吩咐小太监将人搀扶起来,又拉着正德坐在自己身边:“殿下今儿怎么这样得空?”
    “儿臣听说娘娘近来胃口不佳,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