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侯府夫人的荣华路-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戚,只盼着他能改过自新,做个有担当的人。”
  凤姐腹诽,可能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但愿如此罢。”
  两人谈论着贾宝玉此人,却不知有一件事悄然发生了,直到王夫人求上门,凤姐才知道贾宝玉又闯下了什么大祸。
  原来贾宝玉不知什么时候结识了秦钟,他便想将秦钟引荐给蒋玉涵,三人都是样貌秀美,年纪相仿,又有同样的癖好,很快就打得火热。
  就在贾宝玉和秦钟第三次去寻蒋玉涵时,突然被忠顺王府的人逮个正着。贾宝玉不知道怎么会有王府护卫在,好像是专门等着他的。他忘不了上次那顿板子,在蒋玉涵的掩护下要逃跑,可混乱之中,蒋玉涵一下子从台阶上栽倒,当即头破血流,还断了一条腿。
  惊吓之中,贾宝玉和秦钟便被抓住了,被带到了忠顺王府。蒋玉涵是忠顺王最喜欢的一个戏子,现在破了相断了腿,还被贾宝玉玷污过,自然不能轻易善了。
  “我看这件事没那么简单,虽然忠顺王府和贾家素无往来,但我好像听闻忠顺王不喜欢贾家,忠顺王为了一个戏子找贾家的麻烦也不是第一次了,也许是有意为之也说不定。”凤姐道,“婶子,此事我们不要参与为好。”
  姜夫人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直接拒绝了你姑妈,她还扬言要写信向你叔父求助。她以为谁都像她一样分不清轻重吗,你叔父不会帮她的。”

  第52章

  “宝玉是老太君和姑妈的命根子; 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会救出宝玉罢?”
  姜夫人道:“我听到风声; 贾家有意去求北静王。北静王与贾家交好,又很是喜欢宝玉; 想来会全力相助的,有他出面,宝玉定会安然无虞。”
  凤姐斟酌须臾,笑道:“不一定罢?表面上北静王和忠顺王和平共处,可大家心里都明白,两人关系并不和睦。若贾家人亲自去忠顺王府,言辞恳切、态度卑微的求忠顺王; 把面子给足了他,兴许他会从其他方面考虑,或者向贾家人提出条件然后放过贾宝玉。可是; 贾家人非但没有把戏做足,还去求北静王帮忙; 这让忠顺王怎么想; 会不会以为贾家人想用北静王挟制他呢?若这个时候他放了贾宝玉; 岂非是向北静王示弱?外人会说是他怕了北静王才不得已放人,这不是公然打他的脸吗?”
  姜夫人皱眉,“真有如此严重?”
  凤姐摇头; “我不过是猜测罢了。若忠顺王是个心胸宽广之人,也许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是通过他两次用一个戏子找贾家麻烦来看; 他显然不是什么宽和之人。宝玉是否能躲过这次的灾难,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依照目前的情形,谁帮了贾家就等于和忠顺王府作对,是以无人愿意施以援手。
  许是真有神明相护,过了几日,忠顺王竟然放了贾宝玉,当然贾家也赔了不少好处。
  凤姐左思右想,不知道忠顺王怎么就变得如此大度了,直到这一日听到一个消息——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
  “原来如此。”怪不得忠顺王会放过贾宝玉,想来他早就从天顺帝那里得知了元春会封妃一事。即便他再厌恶贾家,也不能赶在皇帝要册封元春的时候处置贾宝玉。
  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平儿道:“姑娘,您在说什么?”
  “荣国府大姑娘被封为贤德妃,阖府上下一定喜气洋洋罢?”
  “是啊,今儿一早,就有荣国府的小厮来报喜,那副骄傲的模样,奴婢看了都觉得可笑。想来大姑奶奶很是得意了。”平儿为凤姐梳着头,看着镜子道,“既是喜事,大姑奶奶便有意邀众亲友去热闹热闹,姑娘去不去”
  凤姐似笑不笑,“我若是不去,大姑妈要怎么在我面前炫耀呢。”
  不用猜也王夫人怎么想的。她一定会说,一个侯夫人算什么,她女儿如今可是皇妃,贾家现在是皇亲国戚,比侯府高贵多了。
  “不过,如今我安心待嫁,不宜出府,就不能去沾她家的喜气了。”
  贾家算是因祸得福,可秦家有没有如此好运了。听闻秦钟自从归家就大病一场,没过几天就卧床不起,请了不少大夫诊治,吃了不少汤药皆无好转,甚至有大夫暗示可以准备后事了。秦业整日为秦钟的病情担忧,也病倒了。
  凤姐得知此事时,觉得意外,转而就觉得在意料之中。
  前世秦可卿死后,秦钟和秦业也死了,今生不过是提前罢了。
  平心而论,她并不喜欢秦钟,若非因为秦钟是秦可卿养父的儿子,她才懒得注意他的死活呢。
  “秦姑娘一个弱女子,要照看两个人,又日夜以泪洗面,姑娘要不要去瞧瞧?”平儿问道,“或者您请夏神医去看看他们的病情?”
  凤姐下意识站起身往门外走,可是刚走到门口就转回身,“不,我不能去,秦家的事我们就当没听到。”
  平儿疑惑不解,“这是为何,您向来和秦姑娘关系要好,秦公子是她的弟弟。。。。。。”
  “我只与她一人交好,不代表与整个秦家交好,你明白吗?”凤姐突然严肃道。
  再说了,前世秦可卿死了,可没见秦钟如何伤心。说到底秦钟落到这下场是他自己作的,她又不是观音菩萨的弟子,难道事事都要管?
  元春既然成了皇妃,想必天顺帝已经知道了秦可卿的身份,一定在想如何悄无声息的除掉秦可卿。她这个时候往秦家跑,岂不是将王家放在火堆上烤?天顺帝好不容易消除了对王家的戒心,万不能再让他起疑心了。
  “是。。。。。姑娘,现在传言甚广的是贾家的喜事,姑娘又闭门不出,未听闻秦家的事情也是应该的。”
  凤姐笑了笑,“放心罢,秦姑娘会安然无恙的。”
  没过多久,秦钟就和秦业相继去世了,凤姐并未去秦家吊唁,是以也没见到秦可卿最后一面。
  之所以说是最后一面,是因为秦可卿受不了接连丧弟丧父的打击,在一个夜晚,上吊自尽了。秦家仆人见家里没了主人,瓜分了秦家的财产,纷纷逃跑了,最后还一把火烧了秦家。官府来人查案,只看到一片灰烬,和秦可卿的一副骨骸。
  “今夜怎么这么晚还未休息?”
  屋子里只留了一盏灯,暖。黄色的烛光映照着一方天地,将她纤细的身影投映在墙壁上,离近了还可以看到她的眼睫一闪一闪的,就好像一下下在他手心划过。他莫名觉得心里发痒,心中一阵悸动,迫不及待的想要靠近她,便动作利落的跳了进来。
  平儿一愕,一转身,就看到一位锦衣公子踏月而来,说话也不利落了,“你。。。。。。你是。。。。。。”
  凤姐给平儿使了个眼色,平儿会心一笑,快速退下。
  若是不知道的人,定会把他当做贼一般吓得失声尖叫,可那从容的气魄与洒落的身姿,只会让人觉得仪态优雅极了。凤姐定神一看,忽而笑了,“我在等你啊。”
  顾行迟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她是在回答他方才问的那句话。
  顾行迟低头看她,目光温柔如水,“你怎知今夜我会来?”
  “我猜的。”她声音是自己都察觉不到的娇俏,“只不过你这跳墙翻窗的习惯可不太好,若非我早有准备,说不得就将你当成登徒子了。”
  顾行迟唇畔弯起,轻声笑道:“其实我也想光明正大的过府拜访,只不过未婚夫妇不能见面,若我这样做了,姜夫人一定以为我不懂礼数。为了一己私心,得罪了未来的婶娘,太不划算,是以我只好在夜深人静之时悄然潜入。戏文上许多才子佳人不都选在深夜密会吗,趁现在还未大婚,可以体会一下其中的乐趣。再者,就算是登徒子,你见过这样好看的登徒子吗?”
  凤姐瞪他一眼,没好气道:“论脸皮厚,无人能及得上你。”
  “夫人谬赞。”
  凤姐一怔,好像觉得心口处一片温热,心跳也加快了许多。明明是最简单的一句话,她却觉得手足无措起来,半晌没吐出一个字。
  而顾行迟仍是一脸淡然,一双桃花眼温情脉脉,一瞬不瞬的看着她,似乎有一种灼热,掩藏着一种情感,好像下一刻就要呼之欲出。
  她下意识逃避,转过目光不敢再看。稍稍平复了心绪问道:“可卿的事是你安排的?”
  顾行迟猜到了她的心思,却不拆穿,“是,如你所想,她没死。”
  一阵凉风穿窗而过,她脸上的热度褪去不少,“你将她送去了何处?”
  “金陵,徐家。”
  凤姐转头望他,心头涌起几分奇异的感觉,“是曾经救过我们的徐大娘家吗?”
  顾行迟颔首,“那里是最安全的。”顿了顿他道,“我派了信任的人沿路护送,她会安全到达,徐家人会对她好的。”
  “为何是徐大娘那里?”凤姐微微思忖,惊诧道,“你是不是早就和徐大娘相识?”
  顾行迟没打算瞒她,微笑道:“的确。”
  她踟躇一会儿,问道:“那么,你和徐大娘是什么关系?”
  话说出口,她有些后悔。她和顾行迟还未亲密无间到可以交换秘密的地步,他怎么会告知她呢?
  察觉到她的神情,顾行迟好笑的摸了摸她的头发,“她是顾行迟的血缘至亲。”
  凤姐听他这话说的奇怪,“此言何意?”
  顾行迟挑挑眉,神色变得高深莫测起来,“这个么,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反正你就要嫁进顾家了,以后我会慢慢告诉你的。”
  凤姐脸一沉,“真是小气,不想说算了,我还不稀罕听呢。天色晚了,侯爷不宜久留,还是回去罢。”
  他笑的越发温和,眸子里仿佛染了点点光彩,忽而俯下身来,在她耳边说了什么。
  觉得耳边有种温软的触感,凤姐忙躲开,再回味过来他说的话,脸上就像火燎一般烧了起来,恨不得马上躲起来才好。
  顾行迟笑声轻快,主动退开一步,“其实我今夜前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见你,但是我怕你不欢迎我,就只好找了别的借口。但现在你要让我走,我很失望。”
  凤姐知道他有哄人的成分在,心中还是掀起巨浪,面上却一派镇定,“那你注定要失望到底了,我要休息了,你快些回去罢。”
  顾行迟叹息一声,“那好罢,我不打扰你了。”
  言罢,就转身要走。
  在他转身的瞬间,不知为何她心中升起几分失落。这种莫名的情绪还未散去,就落入一个温热的怀抱。
  只听他哑声道:“还有不到十日就要大婚了,莫要紧张。”
  “我不会的。”她微微推开他。
  许是经历过一次大婚的缘故,凤姐并未多少紧张之意,反而隐隐有些期待。
  顾行迟失笑,“怎么办,我好像有些紧张呢。”
  黑夜里,望着他那双眼睛,只觉得呼吸都停滞了。本来清爽的松竹之气,好像浓郁了许多,将她包围其中。
  平儿进来,四下望了望,“姑娘,侯爷走了?”
  凤姐浅笑道:“走了。”
  夜色寂寥,只听闻窗外的风声和阵阵虫鸣,或者是花瓣簌簌落下,闭上眼睛,似乎可以听到有谁踏着花瓣行来。
  平儿为她落下帷帐,轻声道:“天色晚了,姑娘安歇罢。”

  第53章

  大婚这一日风和日丽; 天高云淡,原本就是红鸾天喜的日子; 使人的心情更加舒畅。
  在一个月前,王仁夫妇就从金陵往京城赶了; 一路游山玩水,终于赶在大婚前一天到了王家。
  姜夫人也不喜欢这夫妇两人,但还是客气的安排两人住下了。为了不破坏凤姐的大婚,对于王仁第一天就睡了王家一个丫鬟之事故作不知,只等着喜事过去再给两人立立规矩。
  想到王仁,又看看凤姐,两人是一母同胞; 怎么差距那么大呢。
  房间里,凤姐上了妆,换上了大红嫁衣; 越发光彩照人。她五官本就生的艳丽,不上妆还好; 现在化了浓妆; 比之往日更显秾丽娇媚; 一众人都被惊艳到了,溢美之词纷至沓来。
  屋子里挤满了人,都是夫人小姐; 自然少不了贾家人。
  王夫人表面上是个和气慈爱的长辈,实际上掩不住眼中的倨傲,好像女儿成了皇妃她也像皇家一般高贵似的。今日她来可不是好心来祝福凤姐的; 只是凤姐上次没有去贾家,她少了向凤姐炫耀的机会,心有不甘,自然要来凤姐面前露露脸。
  王夫人拿出长辈的架势叮嘱凤姐嫁过去之后要守规矩,谨言慎行。
  “既然嫁进了靖安侯府,以后进宫的机会就多了,你和贤德妃娘娘又是表姐妹,以后娘娘召你叙话就方便多了,你也好替我们多看望看望娘娘。”
  姜夫人微微皱眉,看了一眼凤姐。凤姐只是一笑置之,不知应还是不应。
  王夫人碰了一个软钉子,心中很是不悦。记得以前凤姐还未和贾琏退婚时,凤姐对她巴结讨好得很,如今嫁进了顾家,就觉得翅膀硬了,不将她放在眼里了。
  凤姐心道,才刚成为皇妃就如此得意,总有一日她会知道,做老皇帝的妃子还不如当个世家夫人呢。
  姜夫人看不惯王夫人这副骄傲的姿态,明明想替元春拉拢顾家,还端着架子。她笑了笑道:“大姑奶奶说的是,日后陛下或者皇后娘娘召见凤姐,凤姐会顺路替你看看贤德妃的。”
  众人目光短暂相汇,立刻明白了什么。传言说王家和贾家关系破裂,果然属实。
  王夫人意识到自己太过得意忘形说错话了,却不能反驳,一口气憋在心里不上不下,强撑着笑容。
  凤姐将王夫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唇角含笑。她终于知道为何女子要处心积虑嫁一个好人家,这个世道,女子立足不易,若是想要过得好,还是要依靠男人,虽然这话有些残酷,却是事实。
  若她还像前世一般嫁给了贾琏,她依旧会被王夫人挟制,处处看王夫人脸色行事。若是嫁的不如贾琏,不知道会被多少人嘲笑欺负,她也就没有底气和王夫人呛声。
  趋利避害、拜高踩低也是人之常情,她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她觉得幸运,幸好她今生遇见了顾行迟。只要她一天是靖安侯夫人,便无人敢欺辱她,王夫人更不能对她颐指气使。
  姜夫人怕她第一次出嫁会紧张,便又多和她说了会话。王熙和心生不舍,“姐姐,你以后可要常回家,不要把我忘了。”
  姜夫人点了点她的额头,“又胡说。”
  凤姐揉了揉她的头发,“有机会我会回家看你和婶子的。若你实在想念我,可以去靖安侯府找我。”
  王熙和拉着她的手,“这才好呢。”
  凤姐又笑道:“不过,你以后要听婶子的话,不许再任性了。”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听到鞭炮声传来。
  这时候有丫鬟跑进来,“夫人,迎亲的队伍到了。”
  少倾,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就看到顾行迟稳步行来。
  他同样一袭耀目红衣,肌肤白皙,眉目如画,美如冠玉,眉心那一点红愈发鲜艳,整个人有种妖冶的美感。
  人群中是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他们听闻过顾行迟的俊美名声,却是鲜少见到,如今一看,竟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般。再看看凤姐明艳的容貌,倒是和他极为相配。
  凤姐握了握手心,然后向姜夫人辞别。姜夫人扶起她,眼圈微红,又叮嘱了她几句话。
  后来还是忍不住对顾行迟道:“我虽不是凤姐儿的亲娘,却也是自小看着她长大的,如今她嫁了过去,希望侯爷能善待她。”
  不管别人奇异的眼神,顾行迟施了一礼,郑重道:“夫人放心,我会好好待她的。”
  姜夫人放下心来,“多谢侯爷了。”
  王仁走到凤姐面前,蹲下身来,“妹妹,我背你上轿。”
  再次见到王仁,不由想到他卖掉巧儿一事,心绪极为复杂。僵立了一瞬,扶到他的背上。
  王仁背了她一路,终于到了花轿前,就听到礼乐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有人高声道:“上轿!”
  顾行迟翻身上马,走在花轿前面,街道两边笑闹声不绝于耳。听着周围人议论他和凤姐如何相配,他眉眼中的笑意就没有消散过。喜钱坠落如雨,引起一阵阵欢呼。
  锣鼓齐鸣,红云涌动,很快便行到远处,众人也跟了过去,只留下乐声的余韵和燃过的鞭炮。
  迎亲的队伍饶了大半个京城,终于在天黑之前进了靖安侯府。
  恍惚间听到一声‘落轿’,她一颗心也跟着落了地。回过神来,迎接她的是更响亮的鞭炮声和欢喜的笑声。忽然觉得一切好不真实,如梦似幻。
  还未完全适应过来,就被人扶了出来,然后手上被塞了一个类似绸缎的凉滑之物。紧接着,周围又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原本还算平静的心突然有些不安,但她还是强做镇定。
  “不要怕,有我在。”少倾,就听闻一道醇厚低沉的声音。
  没来由的,她浮躁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用仅仅自己能听到的声音道:“我知道。”
  又经过了一番折腾,不知过了多久,听见有人道:“将新人送去新房罢。”
  喜床之上,凤姐正襟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