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
      “小公子画得很好,你能告诉先生,这些是代表什么吗?”贾珠也是对着他们面前花坛里那株开得正艳的月季花画的,不过月季花是红色的,贾珠涂了好几种颜色,给变成金色的了。花的轮廓像花又不像花,而且花枝好像还在晃动,仿佛有风在吹。
      贾珠嘴里嚯嚯有声,“太阳…花,跳舞。”然后又伸手在红色颜料上摸了一把,整个右手变成红彤彤的,又胡乱地在画上画了几个圈,歪着头想了许久,又在那几个圈上添了几笔。
      “爹爹、娘,哥哥,祖母,大伯,伯娘。”所以小孩子还是对父母最亲近的,尤其是刚跟着父亲出去了一趟,父亲还给他买了糖葫芦,一瞬间父亲在贾珠心里头就有着无比高大的形象了。
      余秋眼里含笑:“小公子真厉害,画出了所有人。”虽然那几个圈,他实在无法认出是人的样子,但是孩子本就懂得不多,全凭自己的想象,能画出来已经很不错了。
      贾珠很是高兴,贾瑚看了一眼弟弟的画作,忍不住紧紧闭上嘴,生怕笑出声。
      红叶并未露面,免得打搅师生的和谐相处,这段时间观察下来,这个余秋确实不错,对小孩很有耐心,能对小孩有耐心的成年人足以可见他的品行。
      而贾赦和贾政这会正钻库房,看着库房琳琅满目的东西,吩咐下人把最外面常用的挪出去,开始检查里面的东西。
      那些老物件都积了好几层灰,兄弟俩吃了满嘴灰,贾赦很喜欢研究古董,不过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摸这些东西了。
      “老二,这个你估价多少?”在古董这方面,贾赦自诩比贾政厉害,这会不显摆何时显摆。
      库房也有一些字画,以前贾政不知道,这会看见,眼前一亮,“大哥,这些字画不能卖!留给瑚儿和珠儿他们。”
      贾赦看了一眼,点头:“自然,我们只挑一些老物件,那种笨重的,不好看的。”
      张氏和王氏闻讯而来,两人并未进入库房,只是见下人听里面两位老爷的吩咐,不停地往外搬东西。
      ####
      户部尚书何文石是长平帝的心腹,作为掌管天下库银的大总管,必须得是皇上的人才是。何大人可谓备受几位皇子尊敬,一心想拉拢何大人,不能拉拢,那也要给何大人留下好印象才是。
      何大人吩咐下属别走漏了消息,是以并未有其他人知道贾赦贾政到户部的来意,不过不妨碍大家讨论。
      林海也是在同僚议论之下知道两位舅兄下午走了一趟户部,林海边收拾着桌子,边想着舅兄的事情,不知是何事劳动舅兄到户部?
      现在临近春闱,各部门的官员都蠢蠢欲动,尤其是官职越低的人,心思越多。
      罗瑾已经攀上钱峰,就不知他是否已经知晓钱峰是太子的人,不过从昨日开始,罗瑾就面若春风,走路都带风,显然是达成了某种目的。
      林海最近晚上都在抄书,翰林院有的书籍,林家没有,林海发现一本都会抄写一份,然后归至林家藏书室。
      街上学子很多,林海掀开车帘看到,心中满是感慨,三年前他的心情和这些学子一样,充满忐忑和朝气、自信。
      人果然是要成长的,在翰林院三年,林海心性成熟不少。
      不过林海没有耽搁,让车夫径直驭马回林家。
      皇宫,御书房。
      长平帝在御花园转悠了一圈,挑逗了几个漂亮的年轻妃子,带着几分好心情这才回御书房。
      王卫就来禀报事情了,自从上次长平帝提到上届科举的前三名,王卫也吩咐下面的人重点观察这三人。
      现在长平帝已经知晓周夙和罗瑾各自的打算,对周夙走了恩师的路子,打算外放为百姓做实事,他是保持欣赏态度的,但是官场上多得是前期清明,后来被腐朽的人,且看周夙以后吧。
      至于罗瑾,长平帝并未做任何评价,这家伙只是投靠了太子而已,并未作出任何违反律法的事情。他对这种行为不置可否,但是若是罗瑾能干实事,哪怕他只是善于钻营了点,他也会重用他。
      林海这个人,他有新的想法,打算调到身边来用。林侯也去世十多年了,他儿子就算只学到他五分,也是一个可用的人才。
      王卫走到长平帝身边,这才回道:“皇上,户部传来消息。今日有人去户部询问欠银一事,似乎打算还国库的欠账。”
      长平帝很是诧异,这些官员恨不得从国库多借一些钱,可从未想过还,谁这么大胆,敢开这个先河?
      “谁?”
      王卫动了动嘴角,带着三分笑意,“是荣国府贾赦和贾政兄弟二人。听那意思似乎是今日刚从贾老夫人那里得知府上还差着国库欠账。”
      长平帝挑了挑眉:“然后呢?”
      王卫腆着笑:“并未说何时还钱,不过何大人听两位贾公子的意思,应当会分批还钱才是。”那么大一笔钱,得卖了荣国府才能还上吧。不能一次性还清,分批还也算是难得。
      长平帝手里转着两颗文玩核桃,忍不住一笑:“你说贾代善这俩儿子是不是傻子?”
      王卫琢磨着皇上这话的意思,明显皇上话中有话,他就算揣测圣意,也不是百分百准确。
      “欠债还钱,自古以来天经地义!”
      长平帝又是轻叹一声:“是啊,多少人忘了天经地义。”
      夕阳映照整个皇宫,灿烂了半边天。

      第73章 不得闲闲

      翌日,上午巳时,贾赦贾政依旧在清理库房,兄弟俩时常有争执,每逢贾政看上什么书画,其实他都很想据为己有,反正大哥对这个也不爱好。贾赦呢,总喜欢与弟弟斗嘴,嘴上说着不同意不同意,最后还不是要同意。
      大管家林业心里无限感慨,大老爷这嘴上不饶人,最后结果还不是答应了二老爷,这样不讨喜的做法,何必呢?
      贾政挺无奈的,自从金陵一行之后,他不知在何处戳到了大哥的神经,总是喜欢与他抬杠。
      贾代化这会是清醒的,遣了小厮来请二人,说有事相商。
      于是,兄弟俩丢下手上的事情,快步来到宁府。二人只洗了手,用水抹了把脸,衣服上还沾染着尘埃,看起来倒是干实事的人。
      昨夜,贾代化与儿子儿媳妇商量妥当,趁着宁府还处于鼎盛之极,欠账必须得还上。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徐氏不会反对,她想着儿子不争气,若是他们做父母的不还上,以后留给贾珍,就贾珍这无能的样子,只怕会是个无底洞,说不定宁府就这样衰落下去了。
      父母疼爱子女的心都是一样的,徐氏也不忍心让儿子孙子背负这么大的重担。
      贾敬对此也是点头应承,而且在知道荣府整顿家业之后,竟然会抄家得来那么大一笔财产,他也有心整顿一下宁府。
      贾代化请侄子来,也就是为还欠账一事。
      徐氏持家有道,宁府的存银还不少,也能还上一半。
      贾赦说了与母亲协商之后的结果,贾代化一听,也颇为诧异,“筹钱筹上几个月倒也无妨,为何要七月中旬?”
      兄弟俩摇头,贾政也道:“母亲是如此吩咐的,既是母亲吩咐的,我和大哥听从就是。”反正母亲不会害他们。
      贾代化眯着眼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这堂弟妹越发高深莫测了,便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两家便一起还钱。”
      贾代化与侄子们说了半天话,询问侄子们以后的打算。
      贾赦振振有词:“母亲说了先把府中乱七八糟的事情理清楚再说,以后要做什么,母亲会吩咐我的。”
      贾政点头:“侄儿准备下一届秋试,正在家中研习学业。”
      贾代化有些无言以对,心里深深叹了口气,荣宁两府贾敬这一代三个都是平庸之人,荣府下一代贾瑚贾珠聪明,现在好生教导,荣府后继有人。宁府也就贾珍一人,且贾珍依旧没有前途可言,重孙子他还不知道能否见到。
      此时荣府,红叶正在召老周来商量事情。这是红叶昨夜突然想到的,她不知道太子何时坏事,不过她可以从秦可卿入手。
      老周的第一主子只是贾赦,不过贾赦告诉他们,老太太的吩咐,别问为什么,直接照办就是。
      此时老周虽然有些疑惑,不过老太太既然如此吩咐,想必也有深意。
      “老太太放心,太子殿下的行踪不难查。”
      红叶点头:“务必小心一点,多花点时间也无妨。我不需要你们做什么,只要查查太子殿下在宫外的外室,不论是他自己安置的,还是下面人投其所好献上的,那些女子不论是清白人家的姑娘,还是青楼的清倌,都务必详细一点。”
      宁府贾蓉的出生想必不会太远,年底十月份就是贾珍和胡氏的大婚,而秦可卿比贾蓉大三到五岁,所以时间上来看离秦可卿出生不远。
      既然从太子之女成为了秦可卿,那么必然是在秦可卿还未认祖归宗时,太子就坏了事,所以盯着秦可卿准没错。
      老周领命而去,贾赦回来之后,老周就此事询问老爷,贾赦虽然奇怪,不过还是让老周按照老太太的吩咐做事就是。
      老周的速度很快,一天后就拿来回禀此事。
      “回禀老太太,太子詹事秦大人暗暗置了一处宅院,专供太子殿下在外休憩歇息的地方,那地方很隐蔽,不注意就会忽视掉。”老周眉头微微皱起,“里面养了不少的年轻俊俏的男女,不过女人较少,只有五个,且都是从太子詹事等人送上来的,从身份上来讲,没有青楼出身的清倌。”
      红叶一点也不意外,这古代龙阳之癖似乎很盛行,只要不耽误传宗接代,不论是那人的父母还是妻子都不会管,尤其是妻子还乐意如此,因为男人不会生孩子。
      “既是如此,老周吩咐下去,继续盯着太子殿下。若是那些外室女怀了孕,记得禀报于我,若是外室女增添了人,只限于女人,也记得通知我。不用每天都来汇报,只这两点才汇报,这是一向长期的事情,应该会持续三五年的样子,何时结束我会通知你的。”
      老周点头,反正主子的吩咐他们做下人的照办就是。
      贾赦兄弟俩已经把库房完全清理出来,又重新登记造册,让下人把库房打扫了一遍,又重新放进了库房。
      兄弟挑了三件老物件,三件一起估价在五万左右。这三件要卖的东西搁在了库房门口,方便取用。
      这事情告一段落,贾政回西院看书去了,贾赦本也打算回东院,不过走到一半折回了荣禧堂。
      贾赦很想知道母亲要干什么,盯着太子殿下,抓太子殿下的小辫子?
      屋子里只要母子俩,又红叶有‘全方位雷达’,不怕别人偷听,然而贾赦不知道啊,他凑到母亲面前,那声音可谓相当小。
      “母亲,你盯着太子殿下要干什么?”贾赦想起父亲在世时说过的话,又道:“父亲以前说过太子殿下乃正统嫡子,有仁君风范。”
      红叶挑眉:“你认为呢?”
      贾赦抓头:“太子殿下以前是很好,不过近来的行为有些出格,别人押小倌倒是无妨,但是太子殿下这事若是被皇上知道了,皇上会很失望的。”
      “你知道就好,以后离着太子那一脉远一些。至于皇上会不会失望,那也是皇上的事情,与我们不相干。我让老周盯着太子外室这事,以后有用,你别说出去,你媳妇儿和你弟弟都不能说,知道吗?”红叶郑重嘱咐,这事儿只是她用来判断太子坏事的时间,她不是要抓太子的小辫子进而做什么,可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贾赦连连点头,而母亲不让告诉老二,那就代表这是他与母亲的秘密,贾赦顿时无比的高兴。
      贾赦比较嘚瑟,离开荣禧堂之后,先是去儿子上课的地方转悠了一圈,这才转到西院,在贾政面前嘚瑟着嬉闹了一番,而贾政从始至终都不知道大哥在高兴什么。
      下午午休之后,红叶又召贾赦安排事情了。
      红叶几乎不让贾赦有空闲的时间,这还欠银一事有个章程,贾赦就无事可做了,这可不好,人就是因为闲着才闲出毛病来了,贾赦这人就是不能让他闲着。
      贾赦自然是屁颠屁颠就跑来了,脸上挂着笑容,一副‘母亲随便吩咐,我一定完成’的姿态。
      “这件事情我已经让老周先行打探过了,只是你是府中的当家老爷,这事就该你管。你父亲去世之后,所谓人走茶凉,军中的旧部已经换代了,他们不是父辈,记得你父亲的恩典的人少,但是也有不少人铭记你父亲的恩情,这些人你应当优待他们。”
      贾赦连连点头,刚回来那阵,老周提过,不过他忙得很,还没有时间去关心那些人。
      “母亲请吩咐,我一定办好!”贾赦拍着胸膛,非常认真地道。
      “你抽个时间往那些人家里走一趟,看看大家的生活,若是有困难,你也应该想法子帮大家改善生活。”
      红叶琢磨着,先让贾赦走一趟,看看他能否想出办法再说。
      贾赦自然无不答应,回去之后,又召了老周询问,老周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贾赦摸着下巴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办。
      娶不上媳妇儿,难道他直接把府中的丫鬟赐给人家就行吗?这肯定不行啊,丫鬟是奴籍,那些人就算贫困,也是良民,良贱不婚,不过他可以消了丫鬟的奴籍。
      老周给了贾赦一个名单,这一下午,贾赦就在书房里呆着,拿着父亲给的名单,一一对照,发现家中有老辈在的人家,并未出现任何异动,也就那些祖辈父辈不在的人家,小辈受不住诱惑,这才被齐帧和别蛊惑了。
      “大姐夫有能耐啊,忽悠了这么多人,他咋不上天呢?”贾赦嘀咕着,被剔除去的那些人,有一半是被大姐夫齐帧给蛊惑了,另外的人才是被其他势力的人接收的。
      贾代善当年带的兵不只是绿营十一营,他出征打仗时,作为统领麾下是好几个军,士兵人数在五万左右。后来不打仗回京之后,他便把最开始带出来的兵统一分在十营和十一营,当时数量是一千来人,再后来士兵们年老退伍,只有一个营的数量,集中分布在十一营。
      一直到他去世之前都是这个数量,不过十一营的士兵多是他带出来的嫡系部队的后代。人心思变,贾代善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其实他根本不奢望儿子能代他接收十一营,只求荣府能平稳延续下去。
      贾赦对照着名单,头都大了,这事他不能询问妻子,母亲又让他先自己思考,然而他毫无办法。其实他觉得若是能甩脱这些旧部才好呢,但是这个明显是不可能的,毕竟情分在那里,而且外人不见得会相信,所以这麻烦还得他背着。
      作者有话要说:  (*  ̄3)(ε ̄ *)么么哒~
      第74章 无辜被打

      红叶暂时没有给贾政安排事情,是因为贾政与余秋有来往,余秋比贾政通透,而且余秋也并不是一直都在家苦读,每隔几日余秋会到岳阳楼等学子众多的地方,与曹锦、彭皓等人交流。
      余秋的家世如何,曹锦等人都心知肚明,不过他们从未到过余秋家里,也只知道余秋在临近余家不远的书铺抄书挣钱一类的,并不知道余秋现在换了一份授课的工作,主人家给的束脩丰厚,又家里藏书丰富,余秋现在全心在学业上。
      只是闭门造车是真的不行,所以余秋会隔几日下午出来会友,贾政就是如此搭上了顺风车。
      余秋对贾政的感官很是复杂,也有些无言以对,因为他难以想象贾政这二十多年到底是如何读的书,听说还是国子监入学的,门槛就是秀才,考了这么多年,连举人都未考上,简直浪费资源。
      贾赦在书房度过一下午,贾政和余秋在茶楼会友,这些学子聚在一起,是真的在讨论功课,让人点评一下自己写的策论,也欣赏历届科举中写得好的文章。
      前文说了贾赦是个急性子,连续好几日贾赦就带着老周和小厮在外奔波,几乎把京郊所有旧部都走了个遍。
      现在是太平年间,朝廷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与异族开战,也就是每年边疆时有些混战,守边的将领就能搞定,并不需要朝廷大军出行。
      这些旧部,现在多是贾赦和贾瑚这一辈分的,有些人穷困,但是他懂得思考想方设法改善生活。有些人穷困,也不懂得用脑子,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家富裕起来,只能麻木的生活着。旧部里大部分人家都是这样,田地稀少,交了税收,粮食还不够自己吃,唯一依靠的也就是儿子或者孙子在军中的那点俸禄,而家中人口众多,那是越过越穷。
      贾赦这一路看过来,眉头皱得老高。他脑子里已经想过无数种方法,然而都被他排除了。荣府时不缺那点钱,每年出一两千还是能养起这些人家,但是让他白出钱,那是不能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