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重生记-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
    林黛玉有些惊讶,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怕生,很少会对初识陌生人开口,这孩子倒是个胆子大的。伸出手:“跟你父亲告别。”
    陈守的脏兮兮的小手在袄上蹭了又蹭,才小心翼翼放进林黛玉手心,扬唇对陈二牛一笑:“爹,大伯,哥,姐,我走了。”
    幼子有了前途,陈二牛铁汉般的心也颇有些感触。曾经世道艰难,他一个九尺汉子难的连自家父母妻儿都差点养不活,现今终于时来运转,做人不能忘本,他一直记得谁把他拉出困境的。
    林黛玉拉着陈守的小手再度上了马车,吩咐车夫去阅书馆,赶车的小厮应声,轻车熟路驶着马车朝阅书馆行去。
    林黛玉小心摸了摸陈守脸上,问他:“这皴裂虽是小伤,却也会疼的,你父母怎能如此粗心?”
    陈守只说不疼,笑呵呵地吃了满口的点心果子,春景一个劲叫他慢点吃。
    阅书馆和锦衣阁都是林琼的产业,因此门口挂的匾额上都有个形状奇怪的标记。阅书馆紧挨着一家书铺也是林琼产业,但这书铺显然是附加的,论格局修葺都不如阅书馆漂亮大气。
    阅书馆建的也很阔朗大气,三间一样的铺子打通,门口一副俗之又俗的对联,上为“南北东西皆能入内”,下是“男女老少来者不拒”,横批“免费”,这副对联字画清婉秀闰、十分秀美,乃是仿自卫夫人的书法。很明显,阅书馆的主子是个极为不拘世俗礼法的,他直白地表示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不论男女都能入内看书,而且是免费的,不得不让人侧目。
    阅书馆内除了第四层据说全是孤本,其他三层都是对外开放而且免费的,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放在书架上,从门口望去那一排排一列列,书架也高,几乎快够到屋顶了,有时找一本书还要踩着梯子找——林琼要的就是这感觉。只要不损坏书籍,不论是读书人还是贩夫走卒,都能在这里看书。
    最吸引人的是,这里的书极为全面而且丰富,从读书人最为推崇的儒家至理到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等,还有一直被批判为旁门左道的奇技淫巧之术、西洋那边的书还特意开辟了整整一层楼放置。并且林琼还差人源源不断地搜集书来填满这里,甚至门口贴了一道集书告示,空书架不断被填满,用来看书的桌椅空间在不断地缩小。
    棕褐色的书架、随意挂在墙上的名家字画、充斥在鼻间的墨香气,都让人对这里充满了敬畏,连高声说话都不敢了。
    这座阅书馆建的十分及时,一开春便开张了,给今年进京赶考的举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让阅书馆在短短两三个月内便名扬京内,而神秘的馆主博得了极大的美名。
    林黛玉拉着陈守下了马车,吩咐小厮们在门外等待,便走入阅书馆内,立刻里头氛围吸引了。

  ☆、第37章 阅书馆内再遇康熙

阅书馆内鸦雀无声,尽是埋头于书本内,供人看书用的桌椅上坐满了人,剩下的人只好或站或倚在书架上。这些人大多数都穿着读书人喜欢的长袍或者加一件马甲;却也有些人穿着短打,一看就是识字但非科举出身;甚至还有零星几位姑娘家——京里不乏有家境普通或者有权势的满人女子抛头露面,得空来阅书馆也不稀奇。。
    这里的书有许多市面上从未见过的,也不知馆主从哪里找来,吸引了很多爱书人来看。
    正如林琼曾经说过的,女子来不会引起多大反应,林黛玉方才信了,但也不在门口多做停留,带着陈守和春景很快去了三楼。据说三楼有林琼淘来的西洋书,她一直想看看。
    跟一楼相比,三楼一个人都没有,静悄悄的,正合了心意。林黛玉放下心来,轻声嘱咐春景带着陈守,不要大声说话,自己去寻些书看。
    让林黛玉气馁的是,这里的西洋书她全都看不懂,那种歪曲扭八的字简直不能让人理解它们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琼儿难道不会找人加个批注吗!
    林黛玉自弃般地加重脚步,走到临窗一处座位上,垂着头默默生自家二弟的气,决定回家之后一定要欺负他解气。
    今日的天气格外的好,从开着的窗户里照进来的阳光刚好撒在林黛玉身上,在这个春日的上午极为和煦温暖,美好极了。林黛玉身上暖洋洋的,心里那点小小的怨愤在阳光下也很快消失不见了,闻着好闻的墨香,有些昏昏欲睡。
    春景和陈守在书架另一边的座位上等待,她知道自家姑娘看起书来不喜有人打扰,因此只安心等着,还不知她家姑娘都快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靠后的一处书架突然窸窸窣窣地有了点动静,然后不疾不徐的脚步声响起,慢慢朝南边窗户走来。林黛玉处于似睡非睡阶段,半合着眼睛脸朝阳光,似乎还未觉察。
    那脚步声一下一下,稳稳当当又合乎规矩,走了十几步之后顿了顿,又重新响起。
    越来越近的声音终于让林黛玉有了反应,她抬起半垂的眸子,下意识朝脚步声传来的方向看了一眼。
    胤禛道:“林姑娘。”
    林黛玉顿了顿,才想起来眼前这人是当朝四阿哥,忙行礼问安。
    胤禛将手里拿着的书随手放在一张桌子上:“林姑娘不必多礼。”刚才看见这里坐着位姑娘的时候,他是想走的,但看见是林姑娘,就走过来了。上次她对自己书法的盛赞,胤禛不得不承认,他有点小得意,所以对林姑娘有点惺惺相惜之感,虽然林姑娘还只是个小女孩。
    林黛玉看见他手里那本天书,惊诧道:“四爷看得懂?”那尊是太厉害了。
    胤禛摸了摸鼻子,实在很不想承认:“不是,只能看懂一点而已。”大部分还是不懂的。
    “那也很厉害了。”
    胤禛疑惑道:“林姑娘看不懂吗?”
    林黛玉很是坦诚:“一点都看不懂。”
    胤禛带着点疑惑地多看了林黛玉一眼,道:“是小师弟说洋人的学问很有其可取之处,我觉得有道理,才开始学的。”小师弟对洋人颇为精通,甚至还懂些洋话,说是姐姐教的。
    小师弟叫林琼。
    林琼打破头都想不到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古代,他足不出户的宅姐竟然走哪都能碰上四爷,他只是觉得自家姐姐博学多才,才顺手把自己会洋话这点推到她身上的。
    林黛玉丝毫不知把亲弟卖了:“有道理。”
    林黛玉扬着很大的笑意:“看来我得好好学一学才能看懂这些书。”
    胤禛点头:“这里的书不止有一种文字,有英吉利语,法兰西语,还有一种叫拉丁文的。除了一些虚无的神,他们对格物之学的研究很有道理,连我都从没听说过。”
    林黛玉认真看着他。
    胤禛接着道:“有个人提出一种说法,他说我们脚踏的的地名叫地球,它是一个球形,围着太阳旋转。”
    “那倒真是不可思议。”林黛玉想了想,发现还真有可能,笑了,“还有呢?”
    胤禛道:“我才刚开始学,只知道一点点。”以他只浅薄地知道一点点西洋学,只说一句便不肯卖弄了。
    林黛玉点点头,笑眯眯打趣道:“原来四爷也只有半瓶子墨水。”
    胤禛立刻回嘴:“五十步笑百步?”
    “怎么能这么说?”林黛玉奇道,“我一点都不懂这个呢,四爷说五十步未免太看得起我了。”
    胤禛笑起来,于是林黛玉又一次看到四爷破功而露出的小小犬齿。
    在林黛玉惊奇地注视下,胤禛慢慢抿起嘴,略懊恼自己方才的失态。
    胤禛认洋文认的头昏脑涨,随意坐在一处离林黛玉不近不远的座位,微阖双目揉着太阳穴。林黛玉垂眸端坐,一时无话。
    但两人如此相对静默下,竟无一分尴尬,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林黛玉等了一会儿,觉得时候不太早也不太晚,便说:“奴婢家中还有事情,请容告退。”
    胤禛笑道:“林姑娘慢走。”
    林黛玉轻呼一口气,轻手轻脚往楼梯处走去。
    巧的是林黛玉刚喊了春景还没到楼梯口,伴随着蹬蹬的脚步,四楼下来个人,细看原来是八阿哥。四楼是给达官显贵们专门的雅座,自然也有为林黛玉备好的,但她还没去过。
    林黛玉忙见礼,胤禩笑道:“林姑娘,真巧。”他先向林黛玉打了个招呼,又略抬高声音:“四哥,要走了。”
    胤禛应声,不多时手里拿着两本书转过书架,向这边走来。
    楼上又是一阵脚步,一群人走下来,最中间的是当朝康熙爷。
    不知是不是出门事没看黄历,林黛玉又遇见了贵人,无奈只好请安问礼。
    康熙笑道:“林家黛玉,想不到你也是如此不拘世俗之人,敢来此处闲逛。”虽然阅书馆明目张胆欢迎女子,但若非胆子大的姑娘,还真不敢来。
    林黛玉道:“只是路过,好奇了些,便上来看看。”
    康熙身边有个比林黛玉稍微大些的姑娘,抢白康熙的话:“你叫林黛玉?我听说过你。”她想了想,补充:“我是温恪。”
    康熙这次微服出来,除了带着八公主,还有八公主的胞兄十三阿哥胤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一群人。
    林黛玉闻言,知是八公主温恪,再次请安,道:“奴婢林黛玉向八公主请安。”
    温恪跑到林黛玉身边,摸摸她的手,抚了抚她的头发,兴奋道:“你真好看,我很喜欢你,回头我去找你玩好不好?或者你来找我玩?我平日很闷的,好容易皇父才答应带我出来一次。”她机关枪似的说了一大堆话。
    林黛玉从来没见过这样坦诚的姑娘,也笑道:“公主说了那么多,可叫奴婢怎么回呢?”
    康熙笑道:“既然投缘,自然可以多多来往。”他抚着胡须,意味深长地看了胤禛一眼。
    胤祥向温恪招手道:“别毛毛躁躁的,吓着人家姑娘。”
    温恪不服气:“我怎么毛躁了,怎么会吓到她?十三哥真坏。”
    林黛玉知这些人身份贵重,非针对她的问话不敢多言,看起来十分恭谨有礼。康熙本就欲离开阅书馆的,便道:“既然温恪跟林家小姑娘有缘,今日就放你去同林姑娘玩耍,只是莫忘了下匙前回宫。”温恪笑应了,挽着林黛玉十分亲昵的模样。
    林黛玉辞别康熙众人,带着温恪回了家。
    林黛玉一开始话不多,温恪话却很多,不用怕冷场,等马车到了梨香院时,两人便相互称桂明,林黛玉也从“奴婢”自称回“我”,话也逐渐多起来。
    温恪下了马车十分惊奇:“玉儿,你的院子好小。”
    林黛玉无奈道:“我和兄弟们如今借住在外祖母家,梨香院不小了。”
    “好吧。”温恪望着院里遍植的梨树四散的雪白花儿,忍不住伸出手接了一片,“虽小了些,但很精致。”
    林黛玉笑道:“等我父亲回京,我们便会搬回自己家,到时请你来。”
    温恪忙歪头强调:“一定要记得哦!”
    林黛玉重重点头。
    中午时,林黛玉留温恪用饭,温恪对林家的淮阳厨子大感兴趣,吃了许多,直呼好吃。她在宫里用饭一堆人看着,还会时不时纠正她的礼仪,更不能多吃,简直憋坏了,因此,让温恪高兴的不是林家厨子的手艺,而是那感觉。
    下午直到天快晚了,温恪才恋恋不舍地回去,与林黛玉约定下回见面时间。
    刚送走温恪,林往兄弟三人也回来了,树奴一回家便扑进林黛玉怀里一番撒娇,委屈地什么似的,林黛玉十分好笑,又不得不哄着。
    树奴诉完了苦,才道:“姐,姐,树奴饿了,要吃糖糖。”
    林黛玉道:“先别忙,差两刻才到吃饭时辰,姐姐今儿给你找了个玩伴,让他陪你玩好不好?”
    树奴嘟嘴道:“不要,树奴要姐姐。”
    紫鹃领着陈守走进屋子,树奴看见跟自己差不大的小不点,眼睛立刻亮了,从林黛玉怀里挪下地,迈着小短腿跑到陈守身旁道:“你个子好矮!你头上的撅撅是什么?为什么我没有?”
    陈守呆愣愣的,被眼前馒头一样白胖的娃娃质问,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好一会才松开紫鹃的手跪下,按紫鹃教的道:“给三爷请安。”
    树奴皱着眉头,又跑回林黛玉身边,用很小的声音悄悄道:“姐姐,他看起来有点笨哦,我为他话,他都不回答。”
    林黛玉伸手戳戳树奴鼓鼓的小腮:“他叫陈守,从今以后是你的人了,他若笨,你就教他聪明,若还笨,那就是你这个笨主子不会教。”
    树奴似懂非懂点头,然后反驳:“树奴不笨。”
    “那就好好教你的人。”
    树奴不愿被亲姐说笨,忙说会好好教陈守。林黛玉道:“有决心是好的,但你该叫他起来了。”
    树奴点点头,仿着自家兄长模样,微微颔首道:“陈守,你起来吧。”小模样及其的骄傲尊贵,声音还无比稚嫩,让林黛玉忍不住捏住他脸颊。
    树奴气恼破功:“姐!不要捏啦!”
    林黛玉露齿一笑:“小树奴也知道要面子了。”
    树奴羞窘,有点被老姐看破行藏的小尴尬。他刚才确实觉得,姐姐在他奴才面前捏他的脸,让他很没威严来着。
    林琼嗤笑道:“他知道什么面子,今儿吃干了一盘子师父家的点心也没见他不好意思,你看他越来越胖了,小胖子树奴。”
    树奴大怒:“二哥!怎么能这样,说好了不告诉姐姐!”
    林琼翻个白眼:“我答应了吗?”
    “你说姐姐问的时候不会揭穿树奴!”
    林琼微笑:“对啊,姐问了吗?”他明明主动坦白的。
    树奴撇撇嘴,幽怨死了:“二哥又欺负我……”
    “谁让你笨来着,又笨又胖。”

  ☆、第38章 入皇宫黛玉遭冷眼

又过了一月多,林家兄妹给亡母守的孝也完了,四兄妹郑重行了除服礼,从此才除去各种忌讳。林家书香世家,并非贾家那样明晃晃的把金玉摆在屋里、插在头上,家里丫鬟们并不许穿的比主子还花哨。林黛玉虽然做了一些颜色鲜嫩的衣服,但却不喜张扬,只喜欢素色清雅的,她习惯了只扎个髻子松快,也不愿往头上多戴首饰,出了孝也没多插几样;林往、林琼和树奴是男子,不像贾宝玉似的戴金穿红。贾家小厮婆子一水儿势利眼,仍旧背地里说些什么,但这是贾家驭下不严,林黛玉焉能说亲戚家不是?因此只是不理。
    薛宝钗母子三个来了贾府之后,贾家众人见薛宝钗生的好,为人又随和守时,家中适龄姑娘们只有林黛玉能媲美,便时不时把两人放在一起比对。掌家的是王夫人,下人们自然不敢说薛家不好,便只云林家小气严苛,林姑娘生的没有福气,见没见过都说的真真切切,似乎林黛玉当真不如薛宝钗一样。
    若只在府里说说勉强能忍过去,有一回外门子上的小厮们在一处调笑讨论,说到了府里姑娘们,竟不分自家姑娘和亲戚姑娘肆意说笑,被林家小厮路过听见了,回头报给了林往和林琼。林琼是个心地极小气的,最容不得有人说林黛玉,当下摔了笔,林往也极震怒,两人一合计,直接在众人都在时向贾母陈言,嚼舌头的几个小厮名字长相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求贾府管束下人,否则便说呆不得了,要回扬州去。
    贾母哄了一番,忙说要严惩,背后狠说了管家的王夫人和王熙凤一通。王夫人苦不堪言,发卖了说闲话的小厮,有勒令不许背后嚼舌根,贾府上下大闹了一番才罢。
    林琼仍不甘心,那几个小厮已被发卖,于是只把帐算在王夫人头上,着人偷偷打听京里放利子钱的,做了手脚,让王夫人放出去的钱一文都没收回来。疼的王夫人生了场病,直嚷着头疼,连当月家里下人的月钱都迟发了好几日。
    此事林黛玉被蒙在鼓里,从头至尾都不知道。
    林琼开的胭脂铺子在锦衣阁旁边,名叫“浮珑记”,不光有用四季鲜花时卉榨出精油做的润肤露、润体霜,还有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面膜。以及妆面用的粉、胭脂、口脂、眼影,光口脂的颜色就分几十种,连最深谙妆面术的太太都目不暇接。
    还有美甲用的美甲油,古人只知用凤仙花染出来的指甲美艳,却只有这一样,另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甲套,更稍嫌累赘。林琼请张大娘研制出的美甲油,几十种颜色和图案,还有和着金粉、银粉、珍珠粉等的,想画什么画什么,简直美死了京中太太贵人们,连带着浮珑记的门槛都要被踩破了。
    整个康熙三十六年,京里外出游园、踏青的富贵人家突然翻了个番,见面必问对方有没有用浮珑记新出的那款物品,互相夸赞指甲图案做的漂亮,她们在家里闲的无聊,空闲时间只能摆弄自己的脸和手取悦丈夫。
    林黛玉不化妆不染指甲,只日日喝些羊奶,抹些润肤的膏脂,不张扬惯了。后来她听了几次贾家婆子丫鬟闲话,也不理会,却也不大出梨香院了,原本三春和薛宝钗请两三次能去一次的,后来便推说病,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