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母穿贾母-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等无耻之徒,偏生圣人却是很欣赏,贾雨村越是弹劾得厉害,如同疯狗一般,将甄家乃至甄家一党往死里咬,圣人越是高兴,毕竟,贾雨村这种人,寒门出身,身上又有着洗不掉的污点,这种人,处置起来都不用找什么借口的,因此,贾雨村竟是数日之间,接连升迁,俨然成了京中新贵。
    贾雨村也是觉得自个得了圣心,他之前也就是给甄家做狗,如今为什么不换个主人呢,因此,更是忖度着圣人的心思,摆出了一副刚正不阿的模样,天天上折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哪天上朝贾雨村不出列弹劾,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都要觉得缺了什么了。
    当然了,也有人将贾雨村恨得牙痒痒,只是明显圣人如今要用他,大家试探了几次之后,也只好暂时忍了下来,冷眼看着贾雨村上蹿下跳。
    甄家的案子,要交给三司会审,贾雨村被任命为大理寺卿,直接成了主审之一,甄家很多罪名是贾雨村咬出来的,贾雨村比谁都希望将甄家彻底碾死,因此格外卖力。对着那些他原本卑躬屈膝,曲意奉承的甄家之人,毫不留情地大刑伺候,三木之下,什么口供问不出来,因此,贾雨村的进度极快,没多久将圣人想要的口供都弄了出来。
    因为担心夜长梦多,圣人直接暗示下头速战速决,既然口供出来了,从谋逆到忤逆,从卖官鬻爵到枉顾人命,大大小小的罪名几乎要叫人看花了眼,甄家的下场已经可想而知了,按理说,哪怕是一个企图谋逆,甄家也脱不了一个株连九族的下场,何况,甄家已经快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呢!
    只是,三司请求圣裁的时候,圣人却是摆出了一副宽仁的模样,又说奉圣夫人当年抚育上皇有功,贵太妃又多年侍奉上皇,为皇家开枝散叶,因此,要对甄家网开一面。
    说是网开一面,但实际上,却是将短痛变成了长痛而已。甄家牵扯到此事的一干成年男人,直接就判了死罪,女眷中,有些罪名明确的,也是被判了死罪,其他人,都没有流放的说法,族中男子,哪怕是襁褓中的婴儿,直接被打入奴籍,沦为官奴,至于女眷,也是沦为贱籍,发往教坊司,下场还不如家里那些下人。起码那些下人本来就是奴籍,就算再卖一次,还是奴籍,运气好的话,若是有人肯为他们赎身,转眼都变成良民了。
    这般处置,看似宽和,实际上却也是绝了甄家的后路,若是流放,几次大赦,也就回来了。可是打入奴籍,即便是大赦,也是不会赦免奴婢的。
    甄家算是彻底成为历史,甄贵太妃每日以泪洗面,她娘家没了,儿子因为牵扯进了谋逆之事,直接被发配到皇陵看守皇陵去了,说不定这辈子都回不来了,至于上皇,如今却是也不肯见贵太妃了,因此,哪怕甄贵太妃的封号没有被剥夺,她也没了任何依靠,她并不是如武曌吕后那样的女子,说白了,她还是依附男权的菟丝花,她如今能做的,除了哀哀哭泣,还有什么呢?那些曾经被甄贵太妃欺压过的太妃太嫔见得她这般,本想着瞧她的笑话,几次之后,也没了兴致了。
    而甄家落马,作为最大的赢家,圣人如今却是志得意满,甄家的党羽虽说不至于一扫而空,也是没了大半,朝堂上,圣人也将投靠自个的人给提拔了上去,军中也安插了自个的人手,其他几个兄弟经此一事,对自个也是多了几分顾忌,甚至,原本胆子就不大的老六,竟是直接向自个投诚了,圣人能不得意吗?
    只是,很快,叫圣人恼火的事情来了,甄家的案子判得太快,江南那边查抄出来的财物明显对不上号,甄家藏匿了一部分财产,只是牵扯到这事的几个甄家的主子都被砍了,想要问问藏哪儿了都不知道,圣人原本想着能够靠着查抄甄家,好让国库给自个的内库充盈一些,但是看到查抄上来的清单,圣人直接摔了杯子!

☆、第107章

天下总有要钱不要命的人,王氏就是其中之一。
    甄家之前那情况,是个人都不想跟甄家扯上关系,结果王氏倒好,甄家几个仆妇送了二十多个箱子过来,她就大咧咧收下了,直接藏进了自个的私库,等着甄家判决下来了,她还得意呢,甄家那些人不是死了,就是成了官奴,谁会来问她要这些呢,这些自然也就改姓王了。
    只是,王氏根本不去想,这年头,大户人家,一草一木都是登记造册的,即便后来做了删改,但是负责查抄的自然是户部的文书,这些人哪个不是老狐狸,靠着平账都能不动声色捞一笔的人物,甄家那边又做得仓促,因此账面自然没平下来,因此,户部几个人拨着算盘算了一番之后,一下子就发现,这里头出入大了。
    出入的现银其实不多,一方面,甄家也没多少现银,挂在甄家或者是甄家那些豪奴名下的庄子铺面房产已经是一个叫人觉得心惊肉跳的数字,甄家有钱,很多都是得送到京城,孝敬甄贵太妃和八王爷的,另外还得拿来打点,因此,现银什么的,算起来真没多少,甚至甄家的管家奶奶不得不先将家里的一些之前的首饰摆饰什么的拿出去典当暂做周转之用,等着庄子铺子还有各种孝敬以及一些灰色收入送来之后,再将东西赎回来。
    另一方面却是,现银的往来实在是太容易引起注意了,因此,送出去的财物多半是一些体积不大,比较贵重,又容易快速脱手变现的东西,比如说金银器皿首饰,还有一些珍珠宝石之类的东西。甄家盘踞江南多年,接驾六次,积累的好东西不知道多少,然后,这些就被甄家分散着藏到了一些人家,贾政这边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甄家没想到,自家居然败落得这么惨,直系的族人没死的都被打入了奴籍,圣人那会儿还在清算甄家余党呢,甄家那些故交也是不敢出手将甄家人买下来的,倒是一些跟甄家有些仇怨的人家,买下了一些甄家人,这些人日后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官奴可比寻常奴婢麻烦多了,这真是世代为奴,难得解脱,除非改朝换代,重新整理户籍,计算人口,若是他们当时运气好的话,说不得能捞到良民的身份,若不然,顶多是从官奴变成原本伺候人家的家生子。
    因此,对于官奴的管理也非常严格,身上会带有明显的印记,想要出门都不容易,何况是跑到各家去要之前藏匿的钱财呢,那不是要罪加一等吗?何况,就算拿到了钱财,奴婢是没有私产的,这些也轮不到他们花用。
    因此,很显然,知道这事的甄家人都不可能上门要钱了。贾宝玉之前跟甄宝玉关系甚笃,结果甄家事败之后,王氏直接将贾宝玉困在家中,不许他出门,贾宝玉跟甄宝玉长得那么像,谁知道甄家人会不会狗急跳墙,拿自家儿子去顶缸呢!贾宝玉知道甄家一家子被打入奴籍之后,还闹腾着想要将甄宝玉买回来呢,结果直接被王氏糊弄了过去,只说自家去晚了,甄宝玉已经被别人买走了,应该也是甄家的故旧,贾宝玉这才作罢。
    而王氏却是志得意满,不管怎么说,甄家人彻底倒霉,那些东西等着风头过了之后,改头换面一番,这些就彻底姓王了。
    而其他收着甄家东西的人家,有的如王氏这般心怀侥幸,一直将东西藏着,有的却是被吓破了胆,生怕自家也被打入甄家一党,抄家流放,因此,那边甄家刚定了罪,就忙不迭地将那些东西都拿了出来,表示自家当日是被甄家骗了,甄家只说是想要举家进京,一时间车马不便,先将东西送到自家托管,回头安定下来再来取用,谁知道甄家竟是怀着大逆不道之心呢?
    几家将东西拿出来之后,户部那边一算,还差了好几十万两的东西,这些圣人盯得紧,户部的人也不肯为了别人顶缸,他们要想赚钱,回头发卖那些庄子铺子还有其他东西的时候,做点手脚,岂不是比在圣人眼皮子底下做小动作强得多。
    圣人瞧了户部那边的奏折,却也没着急,甄家及其余党落马,只要跟这事扯上关系的,起码都得抄家流放,如此,无论是国库还是圣人的私库,都是充盈了不少,至于敢于藏匿犯官财产的,以后再处置便是了,如今就下手,难免就显得吃相太难看了。甄家能托付的人家,多半都是老臣,回头上皇那边知道了,又是一场麻烦,不如缓缓图之。
    因此,圣人也就是吩咐人寻访追查,也没约定时间,下头人自然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贾家这边,林母知道甄家落马之后,很是感慨了一番,林如海也与林黛玉一块儿,祭拜了一下贾敏,林黛玉原本听人说起甄家如今落败如何可怜的话,也还有一些怜悯之意,后来知道当初母亲甚至是弟弟的死,都跟甄家脱不了干系,顿时只觉甄家罪有应得,连内宅妇孺都不肯放过的人家,又是什么好东西了!
    不过林母很快就将甄家的事情丢到一边,之前各家省亲别墅建好之后,趁着许多高手匠人都在京中,林母很是请了一些人回来,给林黛玉准备嫁妆里头的家具首饰。
    家具什么的,最重要的莫过于拔步千工床,也就是江南那边的匠人才有这等手艺,北方湿冷,因此,大家都是习惯盘炕,对于床的要求自然也就没那么高了,像是迎春,出嫁的时候,虽说也陪嫁了一张架子床,另外还有各种什么美人榻之类的,却是没有这般繁琐的。可是林家祖籍姑苏,嫁的颜家也在山东,那边拔步千工床却是必不可少了。这个说是床,其实与一间小屋子差不多,里面包括了各种配件,因此,工期很长,最快也得一两年时间,眼看着林黛玉一日日大了,林母不着急才怪了。
    林母对林黛玉的事情这般上心,看得邢氏都有些心里泛酸,难免说了几句酸话,林母直接就驳了回去:“我就玉儿一个外孙女,可怜她娘还没了,这些不叫我这个老婆子管着,还有谁管着!何况,我也不过就是动动嘴而已,就算是拿了什么东西出来,那也是我老婆子的私房,怎么着,如今做了管家太太,就想着代我这个婆婆管着私房了?”
    邢氏被说得又羞又气,她还真是盯上了林母的私房,林母如今满心都是林黛玉的婚事,今儿个想起自个库里有什么料子正适合林黛玉用,立马就拿出来给黛玉做衣裳,明儿个想着林黛玉要做新的首饰,直接就从自个库里拿出几匣子的珍珠宝石出来,然后又觉着林家刚到京城,贵重药材什么的未必来得及采买,又将自个库里藏着的几根老参拿了出来。
    当然了,明面上林母也没有厚此薄彼,另外也给了史湘云,邢岫烟和惜春不少东西,看着林母大大方方地将私房送出去,邢氏只觉得心里都在滴血,在她想来,这些等着林母百年之后,都是她的啊,何况,这里头几个姑娘,唯一一个姓贾的,还是隔房的,老太太将好东西都给了外人,这叫邢氏如何能服气呢?
    林母可不耐烦将自个私房留给贾家,按照她之前做梦时候听到的,她已经对得起贾家了,几乎可以说是以德报怨,她心里还是当自个是林家人呢,因此,直接就想着日后就算自个没了,好东西也是要留给林黛玉的,如今不过是提前给了而已。
    林黛玉心中自然也是感激的,林如海听说自家岳母这般大手笔,又想到妻子当年说自家母亲如何疼爱自己,好东西不给两个兄长,她那边却是一开口,老太太就毫不犹豫给了,这般一想,只觉林母是移情作用,爱屋及乌,因着贾敏的缘故,对林黛玉更是另眼相看。
    所谓投桃报李,林如海之后出手也很大方,逢年过节的,送上门的节礼里头,给林母的那一份都格外丰厚,邢氏瞧得眼热,还得听林母在那里炫耀林如海如何孝顺,回去之后,又是管不住自个的嘴,跟贾赦啰嗦。
    贾赦可是懒得理会,贾赦还真没怎么惦记过林母的私房,原本之所以那般,完全是因为营造大观园,不光是将林家的家财用光了,也差不多将贾赦手里的钱用各种名目掏光了。贾赦那会儿想着自个的私房叫史氏以孝道的名义掏空了,能不惦记着史氏私库里的东西?这才有了意图强纳鸳鸯之事。
    只是如今贾赦成了名正言顺的一家之主,自个私房丰厚,当年自家祖母越过父亲母亲,哪怕那时候贾政已经出生了,依旧一意将自个的私房都留给了贾赦,因此,贾赦一直有这个想法,那就是公中的东西,自然是按规矩分,至于各人的私房,那么自然是按照他们自个的心意。
    贾赦很有自知之明,却是知道他一直不讨母亲喜欢,因此,哪里会惦记这些,反正,只要他有整个荣国府,那就足够了。因此,邢氏这般啰嗦,只叫贾赦觉得厌恶,当即掉头就走,叫邢氏又是一番自苦。
    整体来说,荣府这边还算是一派和气气象,贾琏那边也干得不错,据林如海的消息,还能再升个一级,跟荣府这边相对应的是,贾政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第108章

贾政出去的时候是何等意气风发,回来的时候就是一副丧家之犬的模样。贾政受到的打击也很大,他一直觉得自个怀才不遇,如果不是自家老爹临死为自个求了个恩荫的官职,他应该是一路通过科举,最终成为天子门生,青云直上。当然,他忽略了在他得到恩荫之前,连个秀才都没考上的事实。
    贾政坚信自个就是那个迟早要发光的金子,只要离开了那个讨厌的工部,就是自个一展宏图的时候,然而,他的粮道官途很是不顺,他一个空降下来的官员,本身一开始就受到了许多官员的排斥,贾政一开始还没回过神来,后来被人点醒了,然后麻烦就来了。
    贾政叫自个手底下那些幕僚还有下人给忽悠了,他一向是个不通细务的,对于那些公文什么的,看着就头大,因此,见自家幕僚说得头头是道,因此,直接将这些都交给幕僚做了。
    有对贾政不满的,自然也有要奉承贾政的,粮道要监督收粮,还有就是督运漕粮。漕运上头的利益,早就被人瓜分了,想要插手进去,也就只能讨好他们这些管着漕粮的人,因此,奉承贾政的人也是不少。
    贾政倒是不贪腐,但是他手底下的人一个个两只眼睛都在向钱看,贾政又是个糊涂的,被下头的人蒙得死死的,不过,钱财上头他不看重,却不代表女色上头没想法。王氏是选了个侍妾叫他带在了身边,只是那侍妾姿色算不得上等,而且平常的时候又有些小心翼翼的样子,叫贾政只觉得索然无味。看看赵姨娘嚣张那么多年,就知道贾政喜欢的是哪一款的了,如今这位显然不符合他的口味。
    然后,就有人直接送了美人过来,直接打着自家远房侄女的名号,送来的却是个清倌人。这等人最是擅长察言观色,很快摸清楚了贾政的喜好,将贾政糊弄得一愣一愣的。
    开了个口子之后,接下来送美人的就多了起来,贾政倒是没有全收,不过,身边还是多了好几个伺候的,整日里红袖添香,别提有多自在了。
    结果,他这边万事不管,除了照常点卯之外,只知道在自个衙门后院里头跟一干侍妾厮混,自有那等觉得贾政堵了自个财路的人跟他过不去。
    因此,贾政做了两年多的粮道,被弹劾了好几次,之前还被压了下来,结果这次捅出来的漏子大了,江西这边运送的漕粮竟然都是发霉的陈粮,而且缺斤少两,里头掺了许多泥沙,漕运总督又刚换了人,当即上了折子,然后贾政就直接被削了官职,一下子变成了白丁一个。
    贾政也觉得冤枉,他可是一文钱都没看到,只是后院那些莺莺燕燕,大家一瞧,都不觉得他冤枉了,人家没送钱,人家送美人了啊!
    于是,贾政最终灰头土脸地带着一帮美人回来了,王氏见了,差点没背过气去。如今住的地方统共才多大,贾政带了这么多人回来,他这是做官去了,还是专门逛楼子去了?
    只是王氏也知道,自个如今还不能跟贾政翻脸,只得咬着牙,陪着贾政一块儿骂了一通构陷他的奸商还有同僚,还得捏着鼻子将那些美人安置了下来。地方不大,王氏又是一副贤良公正的样子,说这些美人终究没能给贾政生个一儿半女,因此,无功无妊的,不好提等,因此只给安排了一个院子,叫她们住在一块儿,各自拨了个小丫头伺候。
    王氏对这些侍妾的厌烦在于太花钱,而赵姨娘却是感觉到了强烈的危机感,因此,如今也管不得别的了,见天地跑到那边跟那些新来的侍妾叫骂不休,尽显泼妇风范。
    因为那个院子就在房子的角落里,因此,左邻右舍经常能够听到这些叫骂,这边是内城,地段还不错,边上住的都是官宦人家,一个个都开始拿贾家当好戏看,一些在内宅觉得无聊的妇人,甚至凑在一块儿猜测,今儿个又因为什么在闹腾,又在叫骂些什么。
    贾政刚回来的时候,也就是去见过了一次林母,林母意思意思安慰了他一番,就让他回去了,不过,贾政却是言道,自个如今回来了,瞧着贾宝玉在家又荒废了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