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琏二爷的科举之路-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亲的前一天,男方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妇女,取二十四双筷子系扎红线,安放新郎的席子下,称“安床”。成亲前的一天至三天夜里,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伴伴着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晚上要给这个小男孩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意,待成亲那天早晨离开时,还要给红包,俗称“挈出尿瓶”。
贾母提出让贾宝玉陪伴贾琏这个新郎睡觉,毕竟贾宝玉父母都在,而且还是贾琏的弟弟。不过,贾母这个提议被贾琏拒绝了。
开玩笑,如果贾宝玉在他这里出了什么事情,老太婆一定会找他算账。再说,贾宝玉是个熊孩子,他可不想结婚的前三天陪一个熊孩子。
还有,让贾宝玉过来陪睡,以后说不定会老太婆拿这件事情说事。
贾琏以贾宝玉太小拒绝了,找了魏甲申的六岁孙子陪睡。魏甲申的这个孙子,特别安静,也特别乖巧听话,还不怕生。
八月初二,大吉,万事诸宜的好日子。
天刚亮,六元府的大门就开了,府里的下人们忙出忙进,将早就准备好的红绸啊、红灯笼啊,分别挂了起来。没过一会儿,六元府就变成一片红色的海洋,十分的喜庆。
等下人们把六元府装扮好,贾琏他们也都起来了。
因为迎亲的吉时定在申时,所以贾琏不用一大早起来,然后跑去庄家接亲。
皇上赐婚,钦天监不仅要选出好日子,也要选出吉时。八月初二的吉时在申时,那就要在申时去迎亲。
如果八月初二的吉时在大早上,那就要一大早去接亲。什么时候去迎接,完全根据吉时来,所以把迎亲的时间定在申时,也不要觉得奇怪。
洗漱好,贾琏穿上他的新郎服。其实,这新郎服跟之前的状元袍差不多,都是大红色的,不过新郎服的胸前没有状元袍前面的图案。新郎服的袖口和衣摆旁边绣着一圈金线。
丰儿几个丫鬟见一身喜服的贾琏,个个都红了脸,不敢直视贾琏。虽然她们之前见过贾琏穿状元袍的模样,但是今天见贾琏一身红色西服,她们依旧被惊艳到了。
穿好喜服,贾琏就去膳厅,跟贾赦他们一起用早膳。用完早膳,还得去一趟宁国府的祠堂,祭祖。
贾赦看到自家儿子一身喜服,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感动,感动到有些想哭。一晃眼,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要成家立业了。
邢夫人满脸喜气,脸上的笑容从好几天起就没有停过,笑地都快要合不拢嘴了。
贾琏坐下来,邢夫人让他多吃一些他面前的五盘东西。
在成亲当天,男女双方的父母要请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讨“五子登科”彩头。
这是习俗,不吃不行,贾琏把五样东西都意思地吃了下。
用完早膳,贾琏跟着贾赦先去贾府给贾母请安,今天是他的大喜日子,必须要给祖母请安。
贾府也挂起了红绸和红灯,也是一片喜庆。虽然贾琏跟贾母他们分家了,但是并没有断绝关系。贾琏成亲,贾府自然也要挂红绸和红灯。
贾府的下人们见贾琏来了,大声地叫道:“新郎官来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天成亲的关系,贾琏今天特别的帅,特别的光彩照人,从贾府的丫鬟们和小厮们红通通地脸蛋就能看出来。
来到贾母的院子,贾政一家人和贾敏都在,当然王夫人没在。贾母怕王夫人乱说话,破坏贾琏的大喜日子,就没有让她参加。
贾琏朝贾母磕了三个头,今天是他的大喜日子,所以要跟祖母行大礼。跟贾母行完礼后,他又朝贾政和贾敏行了礼。
贾敏打趣道:“琏哥儿,姑姑发现你今天特别地好看。”她这个侄子长得真的是没话说,一身红衬得他更加好看,好看到让人移不开视线。
“琏哥儿这一身喜服跟之前的状元袍一样,穿在身上真是好看。”
“琏弟应该是京城里最好看的新郎官了。”
贾琏对她们的夸奖,只能谦虚地笑笑。
“琏哥儿啊,今天是你成亲的日子,祖母有些话要跟你说。”
“祖母请说。”
“你成了亲,就立了家,就有了责任,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要切记你的责任,不要让家人失望,知道吗?”
“孙儿谨记。”
“等媳妇进了门,你要为贾家开枝散叶,这也是你的责任,记住了吗?”
“孙儿记住了。”
“你还要记住家和万事兴这句话,要和妻子和睦相处,知道吗?”
“孙儿知道。”
贾母说完话,一脸欣慰地点了点头:“祖母希望你和你新婚妻子和和美美,早点为我们贾家开枝散叶。”
“谢祖母。”
给贾母行完礼,贾琏他们要去隔壁的宁国府的祠堂祭祖。
这次祭祖,不需要贾家的子弟全部到齐,只需要成亲的人到场就行了。
贾琏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手里举着三炷香,先朝祖先的灵位拜三拜,然后向祖先报喜,说他今天成亲了,请各位祖先们回来喝个喜酒。
说完,站起身把三炷香查到牌位前的香炉上,然后贾琏亲自给祖先斟酒。
请祖先们喝完酒,贾琏跪在地上,朝祖先的灵位磕九个头。等他成亲后,还要带新婚媳妇来给祖先磕头。
贾琏在祠堂里祭祖,祠堂外放着鞭炮,非常的热闹和喜庆。
祭完祖,贾琏和贾赦必须赶回六元府。
要赶在客人来之前,他们要在厅堂供祭“天地君亲师”,这个俗称“享先”。供祭的东西,要全幅猪羊或者五牲福礼及果品。
等他们弄好“享先”,贾琏和贾赦就站在仪门处迎接客人,客人们陆陆续续地到了。
其实,贾琏成亲并没有邀请多少人,除了贾家的亲朋好友,他就邀请了工部的同僚、紫山书院的同窗,还有紫山书院的先生,当然李道清和魏甲申也在邀请之列。
同僚,他只邀请了工部的人。没想到其他人也都来了,其他人指的是京城里的文武百官。
不止很多文武百官不请自来,还有不少世家也不请自来。
虽然没有邀请这些人,但是这些人纷纷来贺喜,也不好赶人家回去。
这些人不仅来了,还带来了贺喜的礼物。之前,贾琏行冠礼,把这些人送的礼物都还了回去,这次贾琏成亲,他们又送了过来,贾琏这下不好拒收了,只能感激地收下来。
随着客人来的越来越多,六元府变得热闹起来。
就在中午的时候,先是四皇子派人送来的礼物,是一个玉莲。不管是色泽,还是雕工,都能看出来这个玉莲价值不菲。接着是大皇子派人送来贺礼,是一个玉壶,也不便宜。在大隆朝,茶壶和茶盖经常用来形容夫妻关系,大皇子送一个玉壶,祝福贾琏和庄镜容能像茶壶和茶盖一样。
没过一会儿,二皇子也派人送来了贺礼,一对玉枕和一副亲手画的画。要知道二皇子的画千金难求,送一幅画没毛病。
七皇子不在京城,和贾琏又不认识,所以没有送礼。
二皇子的人刚走,就见李进忠来了。
看到李进忠来了,现场所有的人都一惊,都在猜测李进忠这个时候来做什么。可是,当他们看到李进忠身后的几个太监手里捧着东西,就立马知道李进忠的来意了。
不过,想想也对,贾琏大婚,皇上怎么可能一点表示都没有,要知道这门婚事,还是皇上亲自赐婚的。
“李公公!”
“贾大人,恭喜!恭喜!”李进忠祝贺道。
“谢谢!”
“奴才是来宣读圣旨的,贾大人准备下吧。”
“好的。”
过了一会儿,全场的人全都跪了下来。
李进忠打开圣旨,高声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贾琏和庄镜容……”
圣旨的大概意思就是:今天是贾琏和庄镜容的大喜之日,两人天造地设的一对,朕很高兴,就赏赐一些东西给你们做新婚的贺礼。
隆武帝赏赐贾琏一些珍贵珠宝,让在场的文武百官们心里有些嫉妒了。
皇上未免太宠爱贾琏了吧,这贾琏考中状元后,前前后后赏赐了不少东西。
“谢皇上隆恩。”贾琏高举双手接过圣旨。
“贾大人暂时不要起来,还有太后娘娘的懿旨。”
太后的懿旨!!!!!
全场所有人心头一凛,太后居然也赏赐贾琏!
太后懿旨的内容就简单多了,恭喜贾琏和庄镜容成亲,她老人家很高兴,所以赏赐点东西做贺礼。
太后赏赐是一座白玉的送子观音像,这个赏赐又贵重又合适。
文武百官们的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皇上宠爱贾琏就已经很让人震惊了,怎么太后也跟着宠信贾琏,这贾琏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太后和皇上这么喜欢?
虽然心里各种羡慕嫉妒恨,但是他们也在打一个主意,那就是以后一定要和贾琏搞好关系,最好是能把他来到自己的阵营来。
贾琏接了太后的懿旨,本以为能起来,结果还有皇后的赏赐。
皇后赏赐的东西比皇上和太后差一些,一只玉钗,一个玉佩。玉钗是给庄镜容的,玉佩是给贾琏的。
在场的人看到皇后的赏赐,已经淡定了。皇后肯定是看皇上和太后赏赐东西了,就跟着赏赐。
“贾大人可以起来了。”
贾琏站起身,朝李进忠抱了下拳:“麻烦李公公了!”
“这是奴才的职责。”李进忠神色恭敬地说道,“贾大人,奴才要回去复命,就先告辞了。”
“李公公,等一等,喝我几杯喜酒再回宫也不迟。”
“既然贾大人这么说,那奴才就厚脸皮地讨几杯喜酒喝。”
“李公公能喝我的喜酒,是我的荣幸。”贾琏把李进忠请到里面,亲自给李进忠倒了几杯酒。
李进忠举起酒杯:“贾大人,奴才敬您,恭喜您!祝您和夫人白头到老!”
“谢谢李公公!”
李进忠不敢喝多,敬了贾琏三杯酒就离开了。
“那小子的府里热不热闹?”
“回皇上,非常热闹,很多大人都到场了。”
“老大他们呢?”
“没有去,不过有派人送贺礼。”
“朕也想去凑个热闹。”可惜,他不能去,去了宾客们都会变得拘谨。
李进忠:“……”皇上,您去了,会吓坏大人们的。
此时,太上皇正在和太后喝茶。
“今天是贾琏的大喜日子,您怎么不去喝喜酒?”
“那些大臣都认识我,我去了只会吓到他们。”他也很想去喝喜酒,亲眼目睹贾琏成亲的过程,但是那些大臣有不少认识他,他去了只会增加麻烦。
太后很想白太上皇一眼:“您还真是为贾琏考虑。”忽然想到太上皇没有下旨赏赐东西给贾琏,“您怎么不下旨赏赐给贾琏一些东西?”
“我已经把贺礼给他了。”
“臣妾是说您为什么不下旨赏赐?”
“有你和那小子的旨意就够了。”他不想让大臣们知道他和贾琏那小子的关系。
太后大概猜到太上皇在想什么,没有再说什么了。
此时,六元府的午宴开始了,贾赦和贾琏父子俩一桌一桌地敬酒,感谢各位宾客前来贺喜。
同时,庄家的午宴也开始了,也非常的热闹。
因为贾琏傍晚还要去迎亲,敬酒的时候大家也没有为难他,意思下就行。他们中午不会灌醉贾琏,但是晚上绝对会灌醉贾琏。
敬完酒,简单地用了午膳。贾琏就带着他的迎亲队伍,提前两个时辰出发,前往庄家迎亲。
帮贾琏迎亲的人有明万举这个好哥儿,还有贾蓉几个贾家的年轻子弟。
贾琏和几个迎亲的人骑上高大的骏马,骏马上都挂着红色的绸带。
身为新郎官,贾琏自然骑在最前面,几个迎亲的年轻公子紧跟在他后面,在后面就是花轿。
贾琏带头的迎亲队伍不急不慢地往庄家的方向走。
听说状元郎要去迎亲,京城里的老百姓都跑到街边看热闹。
贾琏见街道两边挤满了人,嘴里都在叫着“状元郎”,让他一时间误以为今天自己不是成亲,而是在御街夸官。因为现在这副热闹非凡的景象,和当时御街夸官的景象差不多。
“状元郎,你不要成亲,不要娶庄家那个女人。”不知道是谁喊得,结果传染到很多姑娘都这样喊。
听到这样的喊话,贾琏顿时满头黑线,嘴角狠狠地抽搐了下。
贾琏今天成亲,京城里不少姑娘们的心都碎了。
除了年轻的姑娘不懂事这么喊,其他人都纷纷向贾琏贺喜。
“状元郎恭喜!”
“状元郎,祝你们白头到老!”
“状元郎,祝你们早生贵子!”
……
……
……
贾琏没想到自己在京城里的人气这么高,听到大家最朴实的祝福,心里很是感动,一边骑马,一边向祝贺他的人道谢。
因为要绕京城一大圈,等到达庄家,差不多申时了。
庄家的大门紧闭着,当然不是故意不让贾琏进门,而是规矩,这叫“拦门”。就跟现代结婚一样,给了红包,再为难一番,才会开门让新郎官把新娘子接走。
贾琏和几个迎亲的年轻公子站在庄家的大门前。
叩叩叩……贾琏敲了敲大门,门里面立马传来女人们的嬉笑声。
“新郎官,我们要红包,没有红包不开门。”
贾琏很上道地从门缝里塞了不少红包。
女人们拿到红包,也不急着开门,开始故意刁难贾琏了。她们知道贾琏很有才华,而且很会作诗,要贾琏当场作一首诗,或者作一篇文章来。
贾琏:“……”这又不是考科举。
问她们,他吟诗可不可以。结果,不可以,非要他自己做。
贾琏没办法,只好想了想,然后做了一首五言律诗来。
女人们说一首诗不够,还要一首。两首诗才吉利。
贾琏无奈,只好再做一首诗。
女人们听到贾琏做的诗,心里都非常满意,就没有再刁难他了,大门缓缓打开。
贾琏的一颗心突然扑通扑通地剧烈地跳动了起来,开始紧张了起来。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抬起脚埋迈进了庄家大门。
走到正厅,庄大人和庄夫人坐在高堂上。
贾琏掀起衣摆,朝庄大人和庄夫人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头,响亮地唤了一声:“爹!娘!”
庄大人先是说了一番话,无外乎夫妻和睦之类的话。
庄大人说完,轮到庄夫人。
庄夫人的话就简单了,无外乎就是希望贾琏能好好照顾庄镜容,夫妻俩恩恩爱爱。
贾琏跪在底下,聆听岳父岳母的教诲。
庄大人和庄夫人说完话,然后把贾琏扶了起来。
贾琏从高齐手里接过一对大雁,交给庄大人。
庄大人接过后,再递给一旁的管家。
送大雁也是一个规矩,男方至女方家迎亲,要先进雁为礼,《仪礼》中称之为“奠雁”。雁一生中只婚配一次,配偶之后便形影不离,二者中若死去一只,另一只则形只影单终生不再婚配。以此反映夫妇坚贞不移、琴瑟合鸣、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
送完大雁,又送了些礼品。
礼仪结束后,庄夫人就去后院了,告诉女儿吉时到了,要上花轿了。
不过,在上花轿之前,按照习俗,新郎官要催三遍,新娘才能出来。
贾琏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背着一个一身大红嫁衣的人出来,按照习俗,新娘子在到达男方家里前,一双脚是不能下地的。
穿着嫁衣的人,自然是庄镜容。背她的人,当然是她的兄长。按照规矩,新娘要由兄长背着上花轿。
因为庄镜容带着盖头,贾琏看不到她的样子,但是当看到她被背出来那一刻,他的心脏猛地一紧,接着心底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一颗心剧烈又快速地跳动了起来,像是要从胸膛里跳出一样。
趴在兄长的庄镜容,感觉到一股灼热的视线,心里猜想应该是贾琏,红盖头的一张脸浮现出一抹笑容。
庄镜容被兄长背着,放进了花轿里。
在起轿前,庄家要放鞭炮,还要拿茶叶和米粒撒轿顶。
等做完这些,就可以起轿了。
庄镜容坐在花轿里,手里抱着一个瓷瓶。
贾琏向庄家人辞行,然后骑上高大的骏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道路两旁,依旧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们。
京城的老百姓们对庄家的嫁妆非常感兴趣,当迎接队伍路过时,他们认真地数着,整整一百抬嫁妆,和一个月前六元府下的一百抬聘礼一样多。
一百抬嫁妆算是很多了,京城里的世家一般陪嫁都是这个数。
不管是六元府的聘礼,还是庄家的嫁妆都很正常。
就算是这样,京城的老百姓还是觉得很多,都觉得庄家出手很大方。
京城的老百姓们围着贾琏和庄镜容的方方面面八卦了起来,先说两家的家世。六元府自然比不上庄家,庄家怎么说是皇亲国戚,这么算,是贾琏高攀了庄家。接着说品性,庄家的教养是全京城公认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