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踏实人生-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皆必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沬,色亦无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重按轻推,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墨要磨浓,这“浓”是有一定限度的。太浓了,稠如泥浆,胶住了笔,难以写字;太稀,墨水渗透太快,笔迹会在纸上洇出一大圈水渍影,使笔画模糊不清。墨浓要适中。如果墨锭磨过后,墨汁很快把研磨的痕迹淹没了,说明墨汁还不够浓,可以继续研磨。如果墨锭磨过的地方留下清楚的研磨痕迹,同时,墨汁慢慢地将磨痕淹没,说明浓度适中。如果墨过后的痕迹静止不动,说明太浓了,可以适当稀释。
林旸拿笔尖蘸少许墨在宣纸上点一下,墨浓墨浓如漆、墨点略有渗出,便对黛玉道:“你瞧,现在才算是磨好了,可以写字了。”又告诉黛玉磨墨好后墨锭不要留放在砚池里,防止墨锭胶在砚面上取不下来,而且还要把墨锭上的水分揩掉,免得浸水的部分墨汁酥松而掉下墨粒来。
黛玉磨完墨,便把手腕抬到林旸眼前,“哥哥,手腕疼。”林旸笑着握着黛玉的手腕,轻轻的揉一揉,“我给你揉揉就不疼了。”
揉了会,林旸也假装自己的手腕也疼,学着黛玉的摸样,将自己的手腕抬到黛玉眼前:“晏晏,哥哥给你揉的手疼。”黛玉咯咯笑着:“我也给哥哥揉揉。”
林旸象征性的让黛玉揉了几下,亲了黛玉一口:“晏晏真好,我的手不疼了,我教你写字吧。”
黛玉喜笑颜开,林旸想着贾敏的话,也想逗逗妹妹,对黛玉道:“我教你写你的乳名可好。”黛玉不知道林旸在给他挖坑,笑着答应了,林旸便开始教黛玉写黛字,事实证明无论他的妹妹如何天资不凡,在写字方面依旧是个菜鸟。
黛玉面带疑惑的看着手里的笔,又看看纸上成了一团墨的字,哇一声哭出来,扑倒林旸怀里:“我写不好这个字。”林旸没逗到妹妹,反而将妹妹惹哭了,心疼的不得了,连忙哄着妹妹,谁知道黛玉是个好强的,每日里都练习这个字,非要把字写好才行。
林海知道了,不好意思说贾敏促狭,可对于儿子林旸能怎么训就怎么训,“黛玉虽然小,可也看出来是个要强的人,小孩子性子又天真又执拗,你教她写字,她必定要写好才行。可是她才多小的人,你竟然教她些那么复杂的字,你都忘了我当年怎么教你的吗?”狠狠的罚了林旸一出。
林旸也心疼妹妹,待到黛玉两个月后学会了写这个黛字,便缠着贾敏带他们出去上香,来补偿妹妹。
第14章 林家上香
四月初贾敏便带着林旸和黛玉去大明寺上香,大明寺在扬州北郊蜀冈中峰之上,虽在山上,但大明寺久负盛名,是几百年的古刹,香火旺盛,山上便开拓了路,能容大户人家的马车通行。
山路极为颠簸,幸好贾敏安排了婆子在车里垫上了厚厚的垫子,可林旸依旧很不习惯马车的颠簸,有些蔫蔫的,贾敏见了便放儿子出去骑马。倒是黛玉的兴致好,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和贾敏说个不停,因她年纪小,贾敏也不拘着她朝外看,林旸在马车边随行,时不时听见黛玉惊呼:“娘亲,是牛哎。”“大鸭子。”“一大片青草。”林旸默默吐槽,那明明是鹅好吧,那也不是青草是稻苗。
约莫巳时末,他们才到达大明寺。
下了马车,和前来迎接他们的主持见了礼,贾敏便领着林旸和黛玉去大雄宝殿上香,捐了香油钱。因到了午时,太阳光逐渐强烈起来,一行人也极为疲惫,主持便让一个小沙弥领着他们到寺庙后院的厢房歇息。
待用过斋饭,贾敏觉得倦怠,在厢房里午休。黛玉倒是精神很好,又知道贾敏为她准备了鱼让她放生,更是坐不住,林旸坳不过她,只能抱着她去放生池。正午的日头大,林旸怕黛玉被日头晒着,一手抱着黛玉一手打着伞,三七提着桶,又有黛玉的乳母丫头跟着。
贾敏准备了两条小鲤鱼,在桶里活蹦乱跳的,黛玉围着桶边,伸手去捉鱼,谁知道鱼没捉到,倒是被受到惊吓而逃窜的鱼儿溅了了一脸的水,她生性喜洁,赶忙让林旸给她擦一擦,林旸忍着笑,把她脸上的水擦干净,忍不住在黛玉气鼓鼓的脸上捏了一下。
黛玉指着鱼道:“哥哥,鱼儿调皮,我想和它玩来着,它不听话弄得我一身水。”向林旸告鲤鱼的状。
林旸笑着蹲下来:“鲤鱼不知道晏晏你是和它玩的,受到惊吓才弄你一身水的,喏,你瞧,它现在不是安安静静的么。”
黛玉依偎在林旸身边:“可是我想和它玩,我们再把它带回家好不好。”
当然不好,贾敏特意让人带来放生的,怎么能带回去,林旸在腹议,面上仍是耐心的说服妹妹:“可是,家里只有它们俩,多孤单呢。”而且在家里会被吃掉,林旸在心里补了一句,“放生池里那么多鱼都是它的伙伴,和伙伴在一起它们才能高高兴兴的,你可以常来看它呀。”
黛玉想了想:“可是那么多鱼,我不认得它们怎么办啊?”
“它们认得你,只要你和它们打招呼,它们回来见你的。”林旸想着,若是黛玉真的要见放生的鱼,直接撒了鱼食就行,肯定有一大把鱼来。
“它们真的会认得我?”黛玉有些疑惑。
“当然,我家晏晏那么漂亮可爱,可定会认得你的。”林旸夸起自己妹妹来,毫无压力。黛玉知道哥哥在夸自己,咯咯的笑了:“那我们快把它们放生吧。”
林旸和黛玉亲手把桶里的鱼倒进放生池了,黛玉蹲在岸边,小手托着脸,看了一会,待鱼儿无影无踪时才和林旸离开。
寺院的景致很好,建的庄严合度,处处是景,充满着生机。林旸倒是不急着回去,和黛玉在寺院里细细逛起来,又想起大明寺的天下第五泉清澈甘冽,想着要为林海捎带点回去,便让小沙弥领着他们去灌泉水,林旸忍不住尝了一口,果真是清澈甘冽宜茶的好水,怪不得欧阳修特意写文赞叹此水。
林旸和黛玉回去的时候未时末,不曾想到贾敏房里竟然有客,是个和贾敏差不多年纪的妇人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皆穿着不俗。林旸想着也没听说寺庙里还有别人来上香。
林旸领着黛玉进了屋子里,对贾敏恭敬的行了礼,贾敏对那妇人道:“这是犬子旸哥儿,小女黛玉。”又对林旸道:“这是薛太太和女儿薛姑娘。”
林旸这才反应过来来的人是薛王氏和薛宝钗,林旸和黛玉对薛王氏行了礼,薛王氏连忙扶起二人,含笑道:“早就听闻林夫人的一双儿女钟灵毓秀,今日一见,果真不俗。”又让丫头奉上表礼,给林旸的是一方上好的端砚,给黛玉的是一个赤金红宝石手钏,林旸看了一眼贾敏,见贾敏颔首,才让辛夷接了过来。
因林旸年纪大了,薛宝钗也有七岁左右,林旸也不好细看薛宝钗,瞥了一眼,倒是觉得端庄沉稳,容貌美丽。贾敏找了个借口打发走林旸,留下黛玉在身边,黛玉看着哥哥离开,倒是有些怏怏不乐,贾敏见状对黛玉道:“你不是整日盼着有个姐姐么,喏,去和你薛姐姐说话吧。”
贾敏今日午休起来,便听见丫鬟通报薛太太领着薛姑娘前来拜见,又从沙弥的口中知道,薛王氏前天就到寺院里,便知道薛王氏是特意等她的,好歹也算是自家的亲戚,而且林海也说过,薛远自就职以来,一直本本分分的,和几位皇子之间也算是干干净净的。便让丫头请了进来。
薛王氏观之可亲,倒不像她姐姐,薛家的姑娘小小年纪,便看的出来稳重大方,八面圆滑,贾敏虽然觉得她失了小女孩纯真的天性,可也知道这样姑娘最适合内院生存,又再则容貌才华皆不俗,便也不拘着黛玉和她来往。
贾敏一边和薛太太闲话,一边注意着女儿。黛玉只对林海贾敏林旸三人爱使小性子撒娇什么的,对其他人一向是宽厚有礼,在加上薛宝钗有心讨好,两人倒是叽叽咕咕的聊起来了。贾敏见女儿高兴,收回了心思。
别人都不知道的是,薛宝钗自见到林旸和黛玉进来心中便掀起滔天海浪,幸好屋里的人把目光都放在林旸和黛玉身上,她才有时间平复下来。
她看了一眼厅中的少年,十三四岁的年纪,身材高挑,相貌俊朗,一双眼眸流光溢彩,灿若星辰。乌黑的头发用羊脂玉簪子束着,穿了件月白色竹叶纹的直缀,清雅而矜贵,含笑着和贾敏说话,表情恬淡温和,举手投足间是那种大户人家才培养出来的干净气质。
宝钗不知道为何这一世黛玉会有一个亲哥哥,也不知道会不会对她所了解的未来的事情有所改变,不过她本是随遇而安的人,又两世为人,薛家在她的努力下已经走上正轨,她不会和上一世一样有个悲剧结局。
她又把目光投向上一世一直视为对手的黛玉,黛玉才四岁,可以看出日后的天人之姿,可是身子却不像上一世的孱弱,也看不出上一世的风流婉转,反而能看出上一世没有的娇憨可爱。她回想起上一世的黛玉出了神,冷不丁对上黛玉疑惑的眼神才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含笑和黛玉说起寺庙的景致来,黛玉向来善解人意,顺着宝钗的话接下去。
一边的薛王氏见女儿和贾敏的女儿相谈甚欢,心中松了一口气。她厚着脸皮来拜见贾敏,主要是因为薛远的吩咐,薛远自上任以来,便和京中的关系断的干干净净,她和娘家往来的书信也需得薛远过目,薛王氏性子柔顺,虽然不解可在女儿的劝说下听从了薛远的安排。可是就在前年曾经和薛远有一面之缘的自称是十二爷的人自今年过了年,频频派门人接触薛远,薛远别无他法,只能让薛王氏透漏给贾敏知道,进而传到林海的耳中。贾敏一向深居简出,薛王氏一直没机会结交,因此,知道贾敏要带孩子出门上香,薛王氏欣喜若望,厚着脸皮在寺院里等贾敏到来。
贾敏没打算在寺院过夜,因此,薛王氏透漏给贾敏消息后,揣度着贾敏的神色,适时的告辞。回去的路上,薛王氏看到沉默的薛宝钗,以为女儿是因为见到黛玉而心生不平之意,想要安慰女儿,可是她向来习惯被女儿劝慰,一时倒是不知道怎么安慰自己的女儿,在她眼中,自己的女儿容貌才情处世为人样样比黛玉出色,可惜在出身上比不过黛玉,只这一条便抵了别的好处。薛王氏心里酸酸的,对宝钗道:“钗儿,你父亲今年就升官了。”
宝钗一惊,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她灿然一笑,挽住母亲的手道:“母亲,我只希望家里平平安安的。”
而此时已经离开的林旸并没有将心思放在薛家人身上,薛家的情形和书中描写的情况不一样,多半是因为今日见到的薛宝钗,林旸揣测着薛宝钗应该是重生了,她那一双眼睛可不像是七八岁的小姑娘,反倒像是看透了世事沧桑。可在林旸看来,薛家只是个小角色,薛宝钗不过是个闺阁女孩,影响力有限。他不管薛宝钗会怎么样,只要不碍着他妹妹就好,否则甭管是重生的还是穿越的,他都不会放过。幸好在这个出身决定一切的时代,薛宝钗和黛玉的未来是两条不一样的路,交往的圈子不同,交集很小。
他的心思被贾敏的一句话勾了过去,贾敏抱着黛玉道:“今天,我见了那薛家姑娘,才想起来,黛玉到了可以穿耳洞的年纪了。”林旸听到此言,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在耳朵上穿个洞,那该多疼啊。
黛玉倒是很高兴,羡慕的摸了摸贾敏的碧玉葫芦耳坠,道:“打了耳洞以后,我也可以带这些漂亮的坠子了吧。”语气里满是期待。
林旸在心底为妹妹默哀一会,傻妹妹,多疼啊,还期待。
第15章 教育问题
林旸前世见过自己的女友打耳洞的,好好的耳垂变成了弥勒佛的耳垂,自然十分忧心黛玉,可是黛玉自动无视林旸的担忧,兴致勃勃的和贾敏商量要带的耳坠,贾敏特意请人给她打造了几对精巧轻便的耳钉,有梅花样式的,有丁香样式的,有嵌红宝石蝴蝶样式的,有镶嵌南珠样式的,让黛玉爱不释手。
贾敏选了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黛玉白皙的耳垂上开洞。林旸赖在贾敏身边,看到徐华家捧来的盒子里有绿豆粒,银针,茶叶梗等物,林旸看了那银针,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贾敏瞪了他一眼,让黛玉在椅子上坐好。
黛玉握着林旸的手,乖乖做好,闭上眼睛。林旸便见徐华家的拿了两枚绿豆在黛玉耳垂的两边来回揉搓着,待黛玉的耳垂发红发麻时,徐华家的接过在火上烤过的银针猛地穿过去,林旸没敢看,只感觉到黛玉握着他的手猛地一使劲,又听见黛玉闷哼一声。徐华家的轻声道:“姑娘,该另一边的。”
林旸这才睁眼看了,黛玉的耳洞里插了一根茶叶梗,茶叶梗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也防止耳洞长实,耳洞边上有几滴鲜血渗出来,林旸忍不住嘶一声,觉得自己身上都是疼的。在林旸发呆的空,另一边也打好了。
黛玉这才敢睁开眼睛,眼睛跟兔子似得红红的,贾敏心疼的抱过女儿,让春意打开巴掌大的盒子,露出里面新制的耳钉,道:“喏,这些都是你的啦,等几天就可以戴上了。”又嘱咐了黛玉一些事项如不能用手乱摸了。
贾敏不放心又对黛玉的乳母王嬷嬷嘱咐着,语气带些严厉:“姑娘还小,你们要仔细看着,不要让姑娘耳洞沾上水,更要看着她不要用手去摸,注意些姑娘的饮食,不要沾上发物。”乳母低头称是。
贾敏摸了摸有些怏怏的黛玉:“还疼么?”黛玉摇摇头,靠在贾敏怀里,贾敏调整姿势防止碰到黛玉的耳朵,道:“过会就不疼啦,等你好了,我领着你在去打耳坠子去,你想要什么样式都行。”又对林旸道:“好了,让你安慰妹妹的,结果你自己倒是吓得厉害,快去读书去吧。”
林旸称是,又逗弄了黛玉几句,见她情绪好些,这才离开,他后年要参加秋闱,他希望自己能一举高中,把时间打的很紧,一刻也不敢放松。
杨希是有能耐的,自己编纂了一本类似三十年乡试真题五十年乡试模拟的册子,另附有历年来中举的文章,每届的主考官已经喜好。林旸早起先打一套拳锻炼了身体,悬腕练字后,就琢磨乡试试题,自己在做上一篇,杨希给他批改了,再布置一篇,让林旸做,晚上在点评,林旸临睡前再把做过了两篇文章回顾一遍。用林旸的话说,就是高考的题海战术,记不住,那就做题吧,做的多了就能记住了。
贾敏知道儿子用功苦读,日日嘱咐吴宏家的照顾好林旸的衣食住行,又思索着林旸身边也没个大丫头,只有辛夷和新近提上来的木莲,也该为儿子选几个老实的丫头。黛玉身边也是刚留头的小丫头,连个能掌事的大丫头都没有,黛玉也大了,房里陆陆续续添置了许多东西,也不能都让乳母管着。
贾敏思索着身边的丫头,便将她的一个二等丫鬟名唤姚黄的给了黛玉,姚黄也就是徐华家的娘家侄女,做事妥帖又不多言,贾敏很是看重她,本想是提做一等丫鬟的,又在黛玉身边的丫头里选了个口齿伶俐提为大丫鬟,改名为魏紫。
贾敏今日被黛玉打耳洞勾起了黛玉日后的教育问题,想着黛玉已经四岁了,琴棋书画,针线女红也该学起来来了,不过书香门第字是脸面,先让黛玉慢慢习字,但一应的东西都该操持起来了。居移体养移气,黛玉身边也该添个正经的嬷嬷教导黛玉规矩礼仪,他们这样的人家,自小学规矩礼仪,请个嬷嬷来,倒不是专门去教而是言传身教,随时纠正不妥之处,这样才能把这些刻到骨子里,做到优雅自然。又想着该为黛玉攒嫁妆了,她先前攒一些好木料,该开始请工匠为黛玉做一张精致的拔步床了。
贾敏细细的想了想这些零零散散的事情,心中也有了章程,不由暗叹,养个闺女真不容易,林旸小时候,贾敏只要照顾好林旸的生活起居就好,而且他早早的搬到外院,大都是林海在操心,可是黛玉这个闺女只能由她这个母亲言传身教,更心塞的是好不容易精心养大的闺女还要嫁到别人家,在别人家里伏低做小。
黛玉晚上去贾敏房里用膳的时候,便得知自己身边有了两个大丫鬟,一个唤作姚黄,另一个是个熟悉的,改名叫魏紫。贾敏又告诉她过了端午节在买几个丫头,并且她从这个月起就有月例银子了,屋里也建了账本和登记册子。贾敏粗粗的分开黛玉屋里的事情,还是觉得黛玉屋里的丫头太少了,只能先将就着。
黛玉的西小院和贾敏的院子是连着的,里已有三间大的上房和东西厢房,王嬷嬷是住在东厢房,姚黄和魏紫便住在西厢房。对姚黄被调到黛玉那里,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