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踏实人生-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后怎么了?面带愁色,不如和儿子说说,儿臣帮您排忧解难。”

    皇后把信递给了他,司徒渊一目十行的迅速看完,忍不住惊讶道:“阿峥那块石头竟然开窍了,这世上还有能让他瞧上眼的姑娘。”皇后瞪了他一眼道:“我倒是希望您也能开窍。”司徒渊笑笑不语,他日后的妻子不一定是他喜欢的,但是是一定要适合他的。

    司徒渊放下信纸对皇后说道:“母后和父皇明说便是了,父皇八成会答应的。”父皇的打算他也能猜出几分来,无非是拿林家姑娘的亲事做交换让林海鞠躬尽瘁,再父皇的眼里最大的体面就是许给自己的儿子,他和林姑娘年岁差太多,选择他的妻子要考量许多方面,那么就只有二皇子了,可惜他是个蠢的作没了一桩亲事。父皇肯定在犹豫林姑娘夫婿的人选,既要体面尊贵又得是忠于他的人,那么王爷世子就不可以了。而穆峥是最好的人选,最重要的是穆峥很早就为父皇做事了。

    如果林海没有担起户部的事情,父皇或许还顾忌着两家文武联姻,可巧在林海日后的处境指不定多糟呢,父皇打算认回林旸,林家另一个哥儿还小呢,到时候林家势必风雨飘摇,给林海选了穆峥这个得力的女婿,也能在林家青黄不接的时候拉林家一把不至于让林家因此衰落下去。

    皇后听了儿子的话,晚上和皇帝说了,皇帝把玩了一会手中的茶杯才道:“到是门好亲事。”皇后亦笑道:“我倒是好奇的很,也不知道那林姑娘是个什么模样。不过当年嫂子说过林海的夫人是个一等一的美人,想来她的女儿也差不了。”皇帝笑道:“等穆峥成亲后,领到宫里让你见见你就是了。”

    皇后失望道:“还得三四年呢,不过浔阳姑母说她要做媒,到时候问问浔阳公主就是了。”皇帝惊讶道:“浔阳姑母?竟然劳动她了。”皇后说道:“林海的夫人和宛城表姐是手帕交,当年没少出入公主府。”皇帝听了沉默不语,许久才道:“这么多年可是苦了浔阳姑母和宛城表姐了。”又笑道:“若不是浔阳姑母做媒人,朕就要做这个媒人了。”

    皇帝是不打算赐婚了,若是别的人家定然失落无比,可是林家就不一定了,真正有底蕴的家族认为婚姻是合两姓之好,是两个家族的事情,按着六礼走下去才是体面,哪里需要皇家去赐呢。

    皇后第二日一早就传信给了自己的母亲,她写完信觉得又些可惜,若不是林家姑娘年纪太小,许给自己的长子是在合适不过了,皇帝现在是把司徒渊往储君位置培养,所以想给司徒渊找一门有力的妻族,可是人心易变,谁也不能保证皇帝日后会不会嫌弃自己的儿子势力过大。若是娶了林家姑娘就无后顾之忧了。虽然面上吃亏了,可是一来林海的同科好友并不少,其次,皇帝会因为长子妻族不显而生愧疚,而且会对林海的愧疚也会转移到自己儿子和林家姑娘身上,不免会更偏爱长子几分。可惜啊,阿峥能等那姑娘三四年,阿渊缺等不起。

    贾敏接到浔阳公主府的赏花帖子有些感概,当年浔阳公主也是个喜欢热闹的,每年都要在春天办花会,名为赏花,实则是邀请勋贵权臣人家的孩子,更有皇子世子王爷出席,因此一帖难求,多少人挤破头想求得一张帖子。不过浔阳公主已经有二十年没再开过赏花会了。

    贾敏略一打听就知道浔阳公主请的人家无一不是京里数的上号的,立时明白过来这才的花会大约和以前一样是相亲会了,大家主母都会借着机会相看。贾敏上了心,开始盘算着如何给黛玉梳妆打扮,既不引人注目又不平凡普通,忙着给她做衣裳打首饰。

    贾敏因想着春天去赏桃花,特意让黛玉打扮的清新雅致些,粉白色立领中衣外罩藕荷色的褙子,娇柔中透出文雅。

    “浔阳公主虽然是太上皇的胞姐,可是她为人平和,最喜欢漂亮的小姑娘了,你在她面前只管落落大方就是了,千万不要露怯。”贾敏一便便嘱咐着黛玉,这可算是黛玉正式出现在各家主母面前,一丁点错都不能出的。

    黛玉却好奇的问道:“浔阳公主怎么突然想起开赏花会了?往日也没听说过。”丁嬷嬷也给她说过宗室公主,提过浔阳公主说她深居简出。贾敏笑道:“许是看花开的热闹一时兴起吧。”

    不多时便来到了公主府门口的大街上,已经是车水马龙可是井然有序,贾敏让人递了帖子,林家的马车才驶入公主府,到了二门换了轿子,走了一刻钟才停下来,马上就有浔阳公主身边的侍女领着她们进去。

    进了正屋,上头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慈眉善目如寻常人家的老人一样,一见到贾敏进来立时露出笑容来,招手让贾敏领着黛玉过去。贾敏想要行礼,却被她一把拉住了,黛玉恭恭敬敬的叩拜了浔阳公主。

    浔阳公主拉着贾敏的手不放,语气甚是亲昵:“这么多年,可算是回京城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黛玉离的近些,有些惊讶浔阳公主的眼眶竟然微红。浔阳公主和贾敏说完话,这才看向黛玉对贾敏感慨道:“当年你也是这么大,一晃这么多年你女儿都这么大了。”说完便拉着黛玉的手,细细打量一番道:“比你标志。”

    浔阳公主见过的女子不少,比黛玉五官更为精致和漂亮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黛玉身上从内到外散发出一股气韵,透彻从容淡定,这种出尘的气质硬生生的盖过了在场的其余的小姑娘,让人忍不住把目光放到她身上。

    浔阳公主问了黛玉读过那些书平日都有那些消遣之类的,说了几句话,就有侍女来报说是大皇子来了,浔阳公主只能让侍女领着贾敏和黛玉去了花园子里面。

 第82章

       桃林一头有两座八角阁楼,一处招待诰命夫人,一处招待未出阁的姑娘。

    黛玉上了八角阁楼,项薇和刘妙已经来了,两人正百无聊赖的坐在窗口解九连环,在场的姑娘有黛玉认识的也有黛玉不认识的,互相寒暄过后就四下散开各玩各的的了。项薇把黛玉拉到窗边道:“你可是来了,我们可是无聊的很。”

    刘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我一直被家里拘着不能出门,听说你出门的时候受伤了,现在可好了?”黛玉笑道:“妙姐姐都写信问了好几次了,我早就好了。”刘妙细细的看了黛玉才道:“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你无事,才能放下心来。”

    黛玉抿嘴笑了和她们俩坐在窗口,拿起九连环解起来,项薇在一边小声说道:“这种花会最是无聊的很。”贵女们都想在大家主母面前留个好名声,因此都谨言慎行小心翼翼的很,甚至连大声说话的都没有。而且同时宴请了世家子在桃花林的另一端,她们这些闺秀们也不能随意的下阁楼去桃花林中赏花,只能在阁楼上远远看着。

    黛玉环顾四周有些奇怪低语问道:“怎么没有主家的人呢?”项薇解释道:“刚才俞二姑娘还在呢,去迎接合浦县主了。”三人正说着话,忽然听见一阵笑声传来,屋里的姑娘们纷纷把目光移到门口处。

    几个丫头簇拥着两个姑娘过来,一个着大红色的褙子,娇花一般的颜色,可是神情倨傲,另一个着雨过天青色的小袄,鹅蛋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

    刘妙在黛玉耳边低语,说大红色衣服的就是恒王的孙女合浦县主,另一个就是浔阳公主的孙女排行第二的俞兰亭。俞兰亭看到黛玉眼中一亮笑着说道:“你就是林家妹妹吧。未能及时迎接林姑娘还请见谅。”说完要施礼赔罪,黛玉忙避开笑道:“姐姐就是俞家二姑娘了。”正和其他姑娘说话的合浦县主听到了林家二字倒是打量了一眼黛玉。

    俞兰亭来了之后阁子里的气氛活跃起来,她为人八面玲珑,说话举止让人如沐春风,没让一个姑娘感到冷落,三三两两的或是下棋、打双陆,或是画画吟诗说笑,不知道谁说到了新学的曲子正好应景,俞兰亭又让人取来了个人擅长的乐器,在场的姑娘也想着博一个才名有说要萧笛,也有要筝瑟的,黛玉也来了兴致选了琴。

    不多时八角阁楼就传出了悠扬的曲声,让桃林另一头的世家子弟们驻足倾听。

    齐国公家的姑娘名为陈如意的,笑着对合浦县主道:“听说县主最擅长弹琴了,又经过名师的指点,可否让我们开一开眼界?”合浦县主不推辞,焚香净手,莲步轻移到琴台之前,微调一下气息之后,琴音从纤细白皙的手指尖流淌而出,配着她出众的容貌,让人赏心悦目。

    黛玉侧耳听了,曲子弹奏的很是流畅,技艺十分娴熟,也算是天赋过人,可是曲由心生,合浦县主太过于拘泥以技艺了,过于匠气。一曲终了之后,陈如意笑道:“今日才算是知道什么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刘妙忍不住在黛玉耳边道:“也太上赶着了。”

    俞兰亭亦是夸赞了一番,她目光转到了黛玉身上笑道:“可巧林姑娘也选了琴,也请林姑娘弹奏一曲吧,正好和县主切磋一下。”合浦县主闻言看了一眼黛玉,目光流露出不屑。

    黛玉自觉技艺或许不如合浦县主,但是意境绝不下与她。两人相较而言,她会更胜一筹,她怕到时候会落了合浦县主的面子正想法子推辞呢,可是待看到合浦县主的目光时,黛玉暗道若真的自己推辞怕是在其他人眼中成了怯懦了。

    黛玉选了《春晓吟》,这首曲子技法并不高难却更考验弹奏者能否弹出其中的意境。铮铮的琴音流淌出来,透露出一股欢快明亮,映衬着窗外灼灼的桃花,让人觉得置身于一派春意盎然的□□之中。

    众人都沉浸于其中之时,黛玉的琴声却戛然而止,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道:“怎么不弹了?”黛玉忙起身,这才看到浔阳公主被人扶着站在阁楼门口,俞兰亭忙过去扶着浔阳公主坐下,心中倒是奇怪自己的祖母平日里深居简出的,今日倒是有兴致不仅宴请宾客还亲自过来了。

    黛玉恭声答道:“小女认为停到这里刚刚好。”《春晓曲》的最后是□□逝去,惋惜人生短暂,暗含淡淡哀愁之意,倒不如停在散花似锦之时。

    浔阳公主露出笑意来:“你们都是小姑娘呢,花一般的年纪。”忍不住夸赞道:“弹的很好,我很久都没有听到让人感到春光明媚心情舒畅的曲子了。”黛玉谢过了浔阳公主的夸赞,一边的合浦县主脸色却变了,忍不住道:“姑祖母您往日也是最擅长琴了,林姑娘可是错了好几个音呢,您不如帮她指出来。”

    浔阳公主摇头道:“无妨,只不过是错了几个音,瑕不掩瑜,日后改过来就是了。心中有情,弹出的曲子才能让别人产生共鸣,曲声就有了灵性了,林姑娘的琴音能表达出心中之情,聆听者能够让沉浸其中,这就已经够了,不必过多强求技艺如何。”

    浔阳公主忍不住感慨道:“这样技法不高难的曲子才更见功力,林姑娘的天赋很好。”她看着黛玉的目光慈爱起来犹如看着自家的儿孙道:“不过可不能浪费这天赋,若是技艺在完善些,就更好些了。”

    黛玉面上有些微热,她平日弹琴不过是为了娱人娱己,高兴或是不高兴随手弹奏一曲,并不过多练习技艺,在别人看来还是惫懒些了。

    俞兰亭见浔阳公主来了兴致,道“听祖母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祖母再指点指点我们吧。”浔阳公主道:“我哪里能指点你们什么,不过是随性而弹,以琴抒意而已。不过,”浔阳公主话音一转道:“听了琴观了景生了情,正好可以赋诗,依我看不必管什么格律,随心而写就是了。”

    俞兰亭笑着道:“我们写诗,祖母出些彩头吧。”浔阳公主眉开眼笑:“好,就依你,评出什么状元、榜眼来,未眠,你去那边问问去可有谁愿意出彩头。”这是要让这群姑娘在那些夫人面前展露才华了。

    名唤未眠的侍女去了另一处的八角阁楼,不多时回来道:“众位夫人都愿随着公主出个彩头凑个热闹。”俞兰亭忙让人准备笔墨纸砚等物,限时一炷香之内。

    在场的姑娘明白过来了浔阳公主的意思心中亦是激动,毕竟这赏花会算是相亲会,众位诰命夫人都在暗中打量她们,能有个正大光明的机会在那群夫人面前展露才华,如何不高兴,俱来了兴致。

    刘妙却对浔阳公主道:“回公主,小女最不擅长写诗文了,不如让小女誊抄众位姐妹的诗词,编成册子如何?”浔阳公主没有生气道:“能够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很好,不过你还得帮她们磨墨才是。”刘妙笑着应了。

    黛玉才思敏捷,香还不到一半的时候,便写出了一首七言律诗,浔阳公主让黛玉把诗词拿给她看了,先不论诗词如何,一手簪花小楷就能看出其中的下的功夫了,再看诗词,风流别致、灵气逼人。浔阳公主看了一眼黛玉,见她的一双眼睛生的极美,大大的杏眼眼尾微挑,黑白分明,如婴儿的眼睛一般澄澈,笑如弯月顾盼生辉。

    浔阳公主心里更喜欢她了,更加细致的问起了黛玉往日在家里都做些什么,黛玉虽然纳罕但是见浔阳公主如同自家老人一般和蔼可亲,便挑了往日有趣的事情说了。浔阳公主听到她往日会在家中会制花茶,饶有兴致的道:“我往日年轻的时候也会弄些花茶来喝,可是年纪大了就懒散起来。”

    “小女亲手做的海棠花茶奉于公主,还望公主不要嫌弃。”黛玉答道。俞兰亭也已经做好诗了,见祖母和黛玉相谈甚欢,走过来半含酸道:“林姑娘在说什么呀,都好久没看到祖母这么高兴了。”

    浔阳公主拍了拍俞兰亭的手道:“说林姑娘做了海棠花茶呢。”俞兰亭好奇的问道:“林姑娘如何做的?我也学学日后孝敬祖母。”

    黛玉细声细语说道:“也没什么难的,不过是要选花选茶的时候的用些心,这海棠花要选大足县香霏亭的,取培江的青麻石做成茶磨,将武隆产的雪锦茶碾碎混合了海棠花同焙。”俞兰亭听了心里隐隐有些羡慕,她家里虽然是公主府可是不过是靠着祖上荫辉,且家里人口众多花费高,断不会费工夫让姑娘家弄这些东西。

    浔阳公主听了忍不住夸道:“真真是兰心蕙质。”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到了,浔阳公主仔细翻阅了一番,又让未眠把这些姑娘的诗词拿给另一边的诰命去看,又打趣刘妙道:“你可别忘了把这些诗词誊抄制成册子。”刘妙笑言:“定不敢推辞。”

    众人正等着评选的结果,忽然浔阳公主身边的侍女名唤绵雨的急匆匆走来,面带着急之色在浔阳公主身边耳语几句。

    浔阳公主却道:“无碍的,当年我父皇也喜欢这些的,他们既然有了兴致随他们去就是了。”绵雨小声说道:“大皇子、二皇子可要参加的,且还有一干世家子弟,若是出了事情。。。。”

    浔阳公主打断她的话:“出了事情当然是他们的事情,难道还能赖着我不成,人都有自知之明,明知自己技不如人还偏偏要上场,出了事情只能怪自己无能,难道还要怨别人没有拦着他不成。”

    浔阳公主的一席话让众女好奇起来,浔阳公主没瞒着她们笑着说道:“大皇子领着人要打马球呢,我领着你们去看看。”众女听了心中意动,可是碍着男女大防的规矩又有些踌躇。俞兰亭犹豫道:“祖母会不会坏了规矩。”

    浔阳公主道:“不妨事的,到时候你们坐在高台之上,隔着窗纱,看不到你们的。”浔阳公主身份尊贵,连太上皇都不敢说她什么,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便是真的不和规矩也没人敢说什么。浔阳公主又让侍女去请了众位夫人一同过去。

    浔阳公主的父皇当年很喜欢打马球,经常组织贵族子弟比赛,可惜后来即位的太上皇不擅长骑射,打马球这才衰落下来,世家子聚在一起多半是蹴鞠。今上却是喜欢打马球,而且以此来训练军队,打马球这才又兴盛起来,世家子们也会私底下切磋一番。

    打马球刺激且惊险,参与者不仅要全心全意的关注球,还有有很好的控马能力让马随着自己的心意而行,同时要耳聪目明注意同伴和对手的动态。上场的人不仅要有过人的球技和马术,还有有过人的胆量,更要会协作。

    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便往马场而去,这马场还是当年浔阳公主出阁建府时候修的,一直让人修缮维护。等众人坐到高台之上的时候,上场的人已经换好了衣服,皆是窄袖长袍并长裤长靴,勾勒出宽肩窄腰,坐在高头大马上更显得英姿飒爽。

    为首的人骑着枣红色大马,长眉入鬓,凤眼含威,身材修长挺拔如同劲松一样,带着上位者的疏离和骄傲,高台上的小姑娘的目光大都盯着他。项薇小声说道:“那就是大皇子了。”黛玉的目光却移到了大皇子身边的人,面色如玉、五官精致,神情沉静如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