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剑三]武安天下-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雎的意思是,赵国那样的国家秦国说灭就给灭了,其他国家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觉得秦国是个威胁,因此要一起来对付秦国?
据说魏国那边最近信陵君蹦跶的很厉害啊,一直叨叨着让魏王赶紧找人准备合纵对付秦国,只不过魏王胆子小,不敢撸袖子就干,因此才一直没有动静。
可就算是魏国暂时没有动静,但这已经代表了其他国家的不安,秦国现在要做的就是安抚好其他各国,他们虽然害怕秦国,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这些国家如果真的再次合纵,对于现在的秦国来说绝壁是个大麻烦啊,至少秦国现在是无力再去打仗了。
按照范雎的说法,这一切的切入点都可以从韩国开始,昭襄王怎么处理韩国将对成为秦国对其他国家传出的信号,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之后对秦国的态度。
是畏惧而谄媚,还是直接五国合纵撸袖子干上,和秦国拼了。
昭襄王皱着眉头看向范雎:“丞相以为如何呢?”
范雎一笑:“依我看,大王必须对韩国有惩罚,但这惩罚却不能过重,不要说是灭国,最好连开战都不要有,可大王也不能过分仁慈,因为过分的仁慈会让人觉得秦国底气不足,反倒是更容易引起其他几国的攻击。”
因此范雎对韩国提出的要求其实也就是那几点,韩国割让四座城池给秦国,并且赔偿秦国大量的金银做补偿,另外还要韩国向秦国称臣,要韩王对昭襄王行臣下之礼。
苏云卿听到这里不由的感慨范雎还真是老狐狸一只,他下手确实够狠,也足够作为韩国的惩罚,同时这样坚决的态度也叫人感受到了秦国的决心和底气,但同时他又不得罪其他国家分毫,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针对韩国的。
至于说要韩国称臣什么的,其实以前韩国也做过秦国的属国,如今再做一次也没什么,大家恐怕早就习惯了,就算是要韩王对秦王行臣下之礼,那也是韩王的面子问题,关其他人什么事?
范雎就是在告诉所有人,秦国的态度一日既往的坚决,我们什么都不怕,但同时这件事情到底为止,秦国只对付韩国,其他人大可不必卷进来。
既然可以独善其身,谁愿意和秦国撕逼去啊!
赵国倒是有胆子撕呢,那不是刚被灭国了?
昭襄王很快同意了范雎的意见,同时范雎提出的要派使者去燕国齐国的建议也通过了。
如今除了韩国之外就只剩下了燕国齐国魏国和楚国,韩国是不用担心了,而燕国和齐国是世仇,如今秦国灭赵之后就与燕国相连,想要以此控制两国不敢轻举妄动并非做不到。
毕竟燕国要是真敢蹦跶,就不怕秦国联合齐国一起揍他?齐国肯定非常愿意揍燕国的。
昭襄王对范雎的建议全盘接受,在这些事务上他向来很信赖范雎。
可就在这时候苏云卿却开口了:“大王,在对韩国的条件上我还想再添一条。”
“哦?你想要什么?”
“我想要两个人。”苏云卿说道:“只要两个人,一个韩非,一个郑国,想来韩王应该不会吝啬再多送两个人来秦国吧?”
第117章 拖后腿
苏云卿提出想要韩非郑国两人,这话不仅仅是昭襄王,就算是范雎想了半天也没明白苏云卿这是要干啥。
甚至关于这两人是谁范雎都回忆了半晌:“韩非……将军是说韩国公子韩非吗?”
范雎恍惚好像记得韩国有个叫韩非的公子,但也仅限于此了。
此时的韩非才刚满二十岁,实在是没什么名气的,他日后的那些大作也基本没能面世,再加上说话口吃,虽然出身高贵是韩国宗室但说到底根本就不受重视,二十多岁了除了读书韩王也不愿意放他出去做事,省的丢人。
真要说起来,范雎还能想起韩国有个公子叫韩非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
至于说郑国……好吧,这个范雎是真的想不出来是谁了。
范雎都没注意过的人物昭襄王和白起就更没有关注过了,因此这两人比范雎还要茫然呢。
苏云卿倒是觉得这样挺好,没人听说过这两人说明他们还不出名,更说明他们的才能要不是没有得到展现,要不就是展现了但却不受重视。
总之,她想要这两个人大概会很容易。
可范雎却问道:“将军为何偏偏点名只要这二人?”
这两人连他都没怎么听说过,显然不是什么太值得关注的人,可苏云卿为何偏偏就点了这两人的名字?她又是从哪里知道这两人的?
韩非也就罢了,到底是韩国公子,以如今的情况让韩王派个人质来秦国什么的估计韩王也不会拒绝。
那郑国呢?
范雎思来想去就是想不起来这郑国到底是哪号人物。
……难道是韩国新出的名将?
得了吧,韩国那坑爹的地方出名的人物就一个申不害,还是个思想家……名将什么的,自从三家分晋以来都多少年了,从来没见过嘛。
苏云卿知道,她提出这个要求其他人肯定会有疑惑,也肯定要问为什么,然而这事并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啊。
苏云卿一笑:“只是两个人而已,等人到了咸阳,丞相自然就知道为什么了。”
范雎刚想再问,昭襄王便摆了摆手:“罢了,既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要过来就要过来吧。”
苏云卿这次的事情叫他十分满意,因此在昭襄王看来,这韩非郑国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何必问那么多?苏云卿想要给她就是了。
对待有功之臣,多纵容一点并没有什么。
……当然,前提是对方自己知道分寸。
显然,苏云卿很知道分寸。
苏云卿提出的要求看起来叫人疑惑,但实际上这并不会对昭襄王的王权有什么影响,那么这件事情自然也就不重要了。
对于昭襄王来说,他对苏云卿的要求只有两条,一是忠心,二是能力,如今的苏云卿既然符合这两条,其他的昭襄王完全可以纵容。
至少以苏云卿这次的功劳来说,昭襄王并不觉得这样的纵容算过分。
范雎看了昭襄王一眼果然不再说话了,他把昭襄王的心思摸的很准,这种时候昭襄王一开口他就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意思,自然也就不会在这种枝节细末的话题上纠缠了。
再说了,范雎的想法其实和昭襄王差不多。
反正韩非和郑国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以现在秦国和韩国的关系来说,别说是韩非这么个没什么名气的公子了,就是昭襄王要韩王亲自来咸阳执臣下之礼拜见,韩王也是不会拒绝的。
于是韩非和郑国的名字便就那么简单的添加到了秦国索要的条件之中,甚至不比一件精致珍贵点的器物显眼多少。
苏云卿当然知道现在的韩非不是日后的韩非,她所知道的那个著名的法家人物韩非现在还太过稚嫩,恐怕还处于学习打基础的阶段,但苏云卿并不觉得就这样把他带到咸阳来有什么不好。
韩国能给他的教育秦国也能给,甚至给的更好。
苏云卿完全不担心韩非的成长会不如留在韩国好,她当年还养了诸葛亮呢,诸葛亮没去荆州后来不也挺好?
更别提韩非现在二十来岁也算不上是小孩子了。
至于说郑国……那就更简单了呀,掰着指头算算李冰的都江堰计划也该差不多了,到时候郑国来了就丢去给李冰作伴呗。
有李冰这个水利专家盯着,想来就算后来的‘疲秦计’提前了也是没什么效果的。
至于说积累经验的问题……实践出真理嘛,修个都江堰恐怕比在韩国更有用?
再说了,苏云卿是指望着日后郑国在秦国修建水利工程的,因此还把他留在韩国干啥?他对韩国的水利研究的再深入也卵用没有啊,不如和李冰组队更靠谱呢。
但关于韩非郑国两人的事情也就只是到这里了,这两人暂时还用不着苏云卿去操心,至少现在还不值得。
等昭襄王和范雎白起把事情谈完,说起后面秦国自身的计划的时候,苏云卿也就安安静静的听着。
秦国刚刚经历过了一次大战,可以说是全国上下都精疲力竭了,再也没有力气去打什么仗,因此昭襄王便打算修养几年。
灭赵固然叫昭襄王雄心壮志的想要在自己的手上统一天下,但他到底还没有真的失去理智,秦国目前不能打仗的现状他还是知道的。
昭襄王对国内的安排基本也就是休养生息,发展农业建设水利,训练军队之类的,由于这次全国上下都出了不少力气,昭襄王为了安抚国人,因此在赏赐和升迁爵位的时候也是一点都不小气的。
因此虽然刚经历过一场艰苦的大战,但秦国国内的总体气氛其实还不错。
而关于这些事情苏云卿是不会开口的,昭襄王想做的和她所想的差不多,又有范雎这个机智的小伙伴在,怎么也不可能出问题啊。
只是等昭襄王这边事情都讲完了,苏云卿才对昭襄王提出要求。
她一伸手,就一句话:“大王,我要钱”
昭襄王:“……”
太子穷着你了吗你就来找寡人伸手要钱?!
然而昭襄王对苏云卿这种不靠谱的画风已经习惯了,因此即便无奈却还是问道:“要多少?”
苏云卿的功劳放在那里,她若是缺钱,昭襄王也不介意多赏赐一点。
虽然秦赵大战让秦国全国勒紧裤腰带生活,可灭赵之后从赵王以及赵国一众宗室贵族们的宝库里搬出来东西可不少,瞬间就叫昭襄王的底气足起来了。
……不然他也不敢在这时候就说要修都江堰啊。
都江堰都能修,养苏云卿一个人而已,妥妥的!
昭襄王的底气可足了。
然并卵,苏云卿张口就报了个数字,直接叫昭襄王目瞪口呆。
“……你确定你要那么多?”
你是打算搬空寡人的宝库吗!
苏云卿眨眨眼:“大王,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啊,你看这个……”
说着,她顺手摸出一份叠好的绢布来。
昭襄王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内容肯定不会少,不然苏云卿肯定是递竹简了。
果然,那绢布好几张,写的字也是密密麻麻,可昭襄王只看了没几句便没心思想其他了。
苏云卿在为他规划一支前所未有的军队!
以当年的并州铁骑为基础,先后又吸收了公孙瓒曹操马超等人手下的精锐骑兵的优点,实际上后期的并州骑兵与最开始已经有了一定的差别,但这却恰恰让并州骑兵成为那个时代最强大的骑兵。
甚至苏云卿可以自信的说,如果在硬件条件上没有革命性的大升级的话,就算再往后推个几百年并州骑兵也同样是精锐中的精锐。
而现在,苏云卿把这样一支骑兵的建设计划摆在了昭襄王的手里,昭襄王又怎么可能不为之动容?
只是看到后面的时候就算是昭襄王也没忍桩嘶‘的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贵?”
精兵都是用钱砸出来的。
最好的装备最好的马匹最好的伙食最好的训练……骑兵在古代的所有兵种当中可以说是个烧钱的祖宗,可就冲着这祖宗的战斗力,还是有大把的人愿意砸大把的钱去建设。
苏云卿不太清楚这年代建立一支骑兵到底要花多少钱,因此她只是以目前对秦国情况的了解大概的给昭襄王做了个估算而已,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技术性的问题。
……比如几百年后的铸造水平这个年代到底能不能达到?如果能达到,那么花费的代价又如何之类。
可就算省略了其他,昭襄王也看的倒吸一口气。
这可算是他见过的最精贵的兵了!
昭襄王不由的就有些迟疑:“这上面说的是挺好,但真的值得花这么大的代价吗?寡人的大军没花那么多钱不是同样成为了天下精锐之师?”
苏云卿一笑:“大王既然已经看完了前两份,又何妨再看看第三份呢?”
苏云卿在第三份绢布上写的可就不是什么骑兵什么预算了,她直接写了骑兵的运用优势和所能取得的成果。
昭襄王依言去看,但看完之后却半晌没说话。
“……大王?”
直到苏云卿忍不住叫了他一声,昭襄王才终于摆摆手,然后他也不对苏云卿说什么,而是直接把那几份绢布都递给了白起,示意白起也看看。
苏云卿给昭襄王规划了一支空前的军队,这样的军队以前从未见过也从未听闻过,战斗方式运用方法也与昭襄王以前所见完全不同。
秦国确实是有骑兵的,但就像苏云卿之前吐槽的那样,只是单纯的让士兵拿着武器骑上马那是没什么用的。
骑兵的战斗力可不是会骑马能拿武器就能发挥的,否则骑兵的训练也太容易了不是。
因此可以说这支军队与过去所有的军队都不同,但它偏偏那么强大,那么诱人,昭襄王觉得他无法拒绝这样的一支军队。
……只要真的能有这样一支军队,多花点钱算什么?砸锅卖铁也要有啊!
可这真的现实吗?
昭襄王不知道,因为这种事情以前从来没有人做到过。
白起看了看也有些为难:“这……我观之倒是觉得有点像胡人的战法,但却又不与之相同,大王要问不如将李牧将军请来,他常年驻守边境与胡人多有交手,应当更清楚这些。”
昭襄王点点头,反正李牧作为被收编的降将也来咸阳了,叫来也好。
昭襄王并不是一个做事拖拖拉拉的人,既然这么想了,他立刻就让人去叫李牧,根本不管现在是个什么天色了。
只是,在李牧来之前,白起却说道:“大王,多余的话我不好说,但如果这支军队真能建成,那么夏将军所列举出的战斗方式与战斗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白起个人倒是比较偏向于苏云卿能做成这件事,不为其他,只看苏云卿桩桩件件写的清楚明白,甚至就连这支军队该怎么训练怎么使用都说的清清楚楚,可见不是心血来潮信口胡言。
这倒是叫白起想起之前在邯郸的时候苏云卿问了他不少关于秦国骑兵的事情了,现在想来,苏云卿应当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想要建立这样一支军队了。
白起话里话外的偏向已经很明显,昭襄王听着他的话心中便已经知道白起是支持这件事了,只不过他本人对此并不了解,因此也就没有妄下结论,而是让昭襄王再去找李牧商议一下。
范雎这时候倒是不说话了,反正这建立和不建立的事情用不着他说话,他是丞相军政一把抓是没问题,可现在苏云卿白起都在这里,他太过干涉军队的事情未免就有些不好了。
反正训练军队的事情范雎也不是太懂,还不如交给别人去操心,等真有了决定,如果要花钱了,那才是他这个丞相该开口的时候呢。
李牧并没有叫这几人等太久,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赵国已灭,他只是个亡国的将军而已,无论他以前做了多大的事情,现在都是不值一提的,更没资格摆什么架子。
……好吧,李牧本身也没什么架子。
苏云卿倒是对这位战国名将颇为好奇,要说起来,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都已经年老,王翦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窝着没长大呢,和她的时间线比较搭得上的也就李牧一个了。
李牧看起来是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肤色偏深一些,大概是常年在边疆驻守,这年头又没啥护肤保养之类的,李牧的脸上自然带着边疆的风霜之色。
总体来说,李牧并不是一个非常英俊的小白脸,但他身材高大气势慑人,比起一个英俊的小白脸,显然这种更符合一个靠谱武将的传统形象。
当然啦,你要以为李牧胡子拉碴不修边幅那也错了,李牧就算不是个英俊的小白脸他的个人形象也是不错的。
个人形象好第一印象分自然也就好了,昭襄王对李牧的第一印象就很不错。
当然,考虑到李牧毕竟与白起苏云卿等人不同,昭襄王对他并不能信任,因此苏云卿的那份东西自然也是不能给李牧看的。
具体计划是不能看,但有些问题是可以问的。
永远不要太小看这个年代能够站在顶层的人物,昭襄王作为国君来说绝壁是个明君,他的眼光自然是不缺的,白起就更别提,他确实没带过啥骑兵,至少并州骑兵那种纵横北方大地的骑兵他是没带过的,但这并不妨碍白起的眼光。
无论是白起还是昭襄王,他们都有足够的资格去评判。
且到了这时候苏云卿确实很佩服白起,即便他以前没带过骑兵,但他所问出的每一个问题,所提到的每一个点都十分关键,你还真看不出这个是外行人。
李牧对于昭襄王和白起倒是有问必答,且他说的十分清楚明白,还能加上自己的见解和分析,但却又都点到即止,并不叫人觉得他是在卖弄。
李牧虽然不知道昭襄王为什么突然对胡人的战法感兴趣了,但他并没有问出来,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这种时候他只需要回答问题就好了。
大致的问了些问题,白起心中便已经有底了,他觉得支持苏云卿去建设骑兵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