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玫瑰花刺-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凤姐自从过继到了二房,便看清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嘴脸,而是再也不可能往外掏嫁妆给一府老少撑脸面的了。

    于是那份没有什么消耗的嫁妆便被这二人惦记上了。

    话说; 凤姐应该感叹迎春的。若不是迎春果断的分家了,又果断地让贾赦出家,让贾琮继承了爵位; 有那么个爵位在前面摆着,贾琏俩口子做为长子的命运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毕竟贾琮要是继承不了爵位,无论是论道理; 还是以贾赦的心理都更倾向于贾琏袭爵而不是宝玉或是贾兰贾环。

    这么一来; 两口子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幸好分家了; 幸好没了爵位,两人的生活倒也好了不少。

    不过凤姐儿和贾琏那是一心想要脱离这个家的。可是这个时代想要脱离家; 那是不容易的。她便想着找自己的叔父帮忙。

    却不成想事情还没开始; 变出了这样的事情。

    不过好在; 老太太着急回南,一刻不愿意等; 那正好有了可以操作的地方。

    将事情推到不能再推,然后早早就派人悄悄地买了催产药,然后由着平儿在她的房里便便熬了; 掐着时辰喝了。

    于是就在凤姐的行李正要随着众人的贴身行李往外抬的时候,好嘛,她这边就发作了。那还管什么行李,直接叫接生婆吧。

    之所以凤姐儿一家的行李会在最后被抬上去。那就要说说贾家这些人的心态了。

    贾母是长辈,自然要先装她的。除了她的,便是府中库房的,之后夏金桂在凤姐的有意相让下,又装了她的。装来装去,再加上凤姐儿一房的不受重视,自然而然就托到了最后和众人前一夜的要用的行李一起装车上船了。

    凤姐其实选在这个时候生产,也是被贾母等人逼的,她都多大的肚子了,若是生在船上,还有好?

    现在不在府里生了,早早晚晚也是在船上生。那个时候四下都是水,她要是出了点什么意外,那可真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而且女人做月子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一个做不好,别说以后还能不能生产了,便是身子也会这病那病的。

    虽然荣国府也被收回去了。她们前脚走,后脚便有人来收宅子,可是她早早就在京城之中的买了一套小宅子。

    当然了,那是用他们房里的银钱买的,毕竟这套房子将来是他们一房住,犯不着用她的嫁妆。

    一边在房间里使劲,一边心里还恨恨地想。只要她生完,她就将贾母和王夫人给贾琏的那些个小妖精都提脚发骂到乡下去。

    让她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这辈子也别想再做妖精样了。

    凤姐那边发作了,贾母和王夫人便得了消息。

    王夫人那二十大板并不重,至少比当初贾宝玉的轻了好多。

    于是休养了一些时日,娘俩个都好的差不多了。

    一行人听到凤姐在生产,贾母和王夫人对视一眼,都在心中做了决定。

    “及时耽误不得,咱们先赶路吧。等到凤丫头做完了月子再回南吧。”

    这是贾母的意思。

    王夫人现在也明白想要趁着凤姐生产做手脚,然后一尸两命霸占凤姐嫁妆的事情可能已经没有那个可能了,毕竟她的所有心腹都折了,而凤姐儿那里却是一点事都没有的。

    而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凤姐的那点嫁妆而忽略了老太太那里的私房。自从出事后,老太太可一点脸面都不给她了,不但做主抬了尤二姐为平妻,还将贾环那个小崽子记成了嫡子。

    东府那边,贾珍和尤氏比谁都痛快,直接开了祠堂,记在了族谱上。

    现在她们娘俩的日子可不好过,再不能有什么差错了。

    想明白了的王夫人也附和道,“老太太说的是。”

    王夫人想到这些,又想了到了薛姨妈。

    患难见真情,她妹妹真是太够意思了。直接给了她五万两银票让当她当私房。

    虽然五万两对于以前的她来说,显得太少了。可是对于现在什么都没有的王夫人来说,那真的是不少不少了。

    怕这五万两银票再有个什么闪失,王夫人特意找了个空心的镯子,天天戴在手上,一刻不敢离身。便是洗澡沐浴的时候,都是放在最显眼地方,双眼一刻都不放过。

    贾母做了决定,王夫人附和了,这事也就定了下来。

    于是事情便按着凤姐儿等人的期待走了下去。

    贾母带着曾经的荣国府二房离开了这个她活了将近一辈子的京城。

    其实她也可以不走的。

    她还是宫里宜妃娘娘的祖母。

    就算是邢氏不在京城,她也可以住进那座省亲别院。

    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贾政是必须回南的,因为皇帝发了话。

    而贾政是她的唯一儿子,她哪里舍得离开儿子太远。

    就在她准备舔着老脸去求迎春的时候,迎春让人送了些赏赐,并且将一封厚厚的信件送了过来。

    关于她姨娘的死,关于原太太张氏的死,关于那个亲祖母的死。。。。。。

    这一下子,贾母刹时血液仿佛被冻着了般。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她就说嘛,为什么省亲分家来的那么没有征兆,那么的突然。。。。。。

    想明白了的贾母也不敢在京城多呆了,于是连忙催着人收拾行李回南。

    贾母其实心里也是庆幸迎春的手下留情的,若是迎春在宫里直接做些手脚,在圣旨上让贾政一房的男丁三代内不可出仕的话,那才叫真正的报复呢

    。。。。。。

    贾家离开京城的时候,也正是柳湘莲往京城回的时候。

    西海沿子的战事一打数月,可算是在年底结束了。

    不过总的来说,这一次的仗时间还是少的了。

    柳湘莲归心似箭,可大部队行的又慢,他再急一天也不过是几十里路。

    看着往来送信的兵丁,柳湘莲又想抢了他们的活计快马奔回京城了。

    那姑娘往来信件不少,可是就是不曾说她现在在哪,这让他如何不着急。

    上一封的来信来说,若是过年的时候他回了京城,必是要见上一面的。可按着现在的脚程计算,跟着大军行进,估计便是出了正月也回不到京城。

    这让柳湘莲很忧伤。

    妈蛋,娶个媳妇真忒么太难了。

    柳湘莲归心似箭,可是很多的事情不会以他的想法为转移。

    探春也有些想念这个登徒子了。

    以前话没说开的时候,探春还没觉得怎么样。可是话说开了,才发现这人真的是跟别人不一样的。

    她会想他,会担心他,会害怕战事,会害怕他受伤。

    她会时不时地拿出他送给她的两把扇子,时不时地看一眼,然后想像这两把扇子他是怎么得到的。

    想到她曾经以为的送扇子和送伞的意思,便觉得好笑。

    想到她与他的那段似是而非的日子,就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

    那个登徒子呀。

    “。。。。。。姑娘,琏二。奶奶生了个哥儿。现在已经搬到京城西边的一处宅子里,荣国府也被户部收回去了。”香奈儿将她打探的消息一点一点地告诉正在画画的探春。

    探春点了点头,真真是老天爷都是向着她的。她就害怕会在应酬的时候碰见熟人,没有想到竟然送了她这么一个大礼包。

    “可知道贾琏他们的打算?”

    是继续留在京城还是过了春天就回南?

    香奈儿摇了摇头,“并不晓得,不过听说琏二。奶奶的嫁妆都装在箱子里并没有打开。好像其他的行李也是如此。”

    那就有可能不会久留京城了。

    可是孩子还那么小,这个时代孩子的夭折率又那么高,那么小就出去走动多危险。

    这个孩子在原著中可是流产流没了的。

    现在保住了,可不代表就真的保住了。

    香奈儿看到探春没说话,又继续说道,“不过奴婢听说琏二。奶奶一生产完就将琏二爷的几个通房丫头都发卖了。听说是卖到了乡下去。”

    探春诧异地挑眉,“哦,她倒是发了善心。”没有卖到那种脏地方。

    香奈儿才不管自家姑娘是怎么想的,不过她也觉得那个人应该被卖掉,天天的吵闹挑事,早就应该想要有这么一天了。

    “看来,咱们这位琏二。奶奶是不会回南了。”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痛快地就卖了贾母和王夫人的人。

    香奈儿听了,点了点头,她也是这么觉得。

    这几年贾琏一房的日子可过得太闹心了,现在都已经分开了,又怎么可能再往一起凑。

    “姑娘,明天差不多又到了取信的日子了,奴婢要不要再去看一看?”

    探春听了便是皱了一下眉,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那就去看看吧。有没有的也不打紧,快过年了,你出去逛逛吧。”上次香奈儿去取信就没有收到信。

    开始的时候探春以为是路上耽误了,过了两天又让香奈儿去取,可仍是没有回信。这让探春有些担心。

    她是知道西海沿子大捷,现在大军正在回朝,这些日子她都没有收到柳湘莲的来信,心里还是担心他是不是出事了。

    难道是往回走了,所以才不寄信给她的。

    这也不能呀。

    那会不会是路上丢失了呢。

    这种事情也是有可能的,可是她与他通信这么久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个登徒子是不是。。。。。。

    难道他是害怕她的身份了,嫌弃她是‘死过一回’的人了?

    要不就是他上次来信的时候说,他又立功了,所以他是不是又对娶妻之事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想当陈世美了?

    哼,要是真的敢这样做,就别怪她心狠手辣,天天让他做恶梦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章。。。。。。。

    。

    关于猫猫的事情,我都做好准备,可是人家不给我了,她想要送猫到我家,看看家里的环境,我不可能让她来,因为她一来,我家太后一定会告诉她,不用看了,你抱回去吧。

    然后她还说,她要我的身份证相片和我与猫猫的相片,这个我就更不能给她了。毕竟是陌生人,我哪敢呀。而且她也不是正规收养流浪猫狗的机构。

    在我准备去取猫的时候没有谈拢,这事就黄了。

    这两天一直在看猫,不过没有相中的。

    后来朋友又联系了一下,准备今天去看猫,是一个多月的小猫。一窝呢,随我挑。不过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合眼缘的。

    我弟也说了,如果实在不行,他就领我去买一只好的。他说姐你出钱,我出力,回家了你千万别将我供出来。这样咱妈骂你的时候,我还能帮你求求情。

    瞧瞧我弟,这话敞亮的让人无语。

 第117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探春在这里暗搓搓的想着若是柳湘莲‘背信弃义’要如何下狠手的时候; 柳湘莲距离京城不过百里路了。

    而时间也已经离除夕夜没两天了。

    征西海沿子的统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在大军还朝的时候; 进京献俘。

    除夕夜进京献俘,这是庆丰帝非常满意的安排。

    做为长安节度使; 江行远有幸在这样的日子里携妻进宫参加盛典。

    这样的恩典,两人心中其实是非常遗憾的。

    今年是探春回家过的第一个年,一家人最应该团圆的时候; 却没有想到西海沿子大捷,竟然还弄了个什么献俘的仪式。

    让江行远说,那什么俘虏千里迢迢的带回京城杀掉; 这一路浪费多少车马,又糟蹋了多少粮食?

    真真是不会过日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想出这件事的人都是个人精; 把皇帝的脉把的那叫一个准。

    估计也就是知道太上皇与皇上都得好这一口; 又是年根底下; 用几个蛮夷,就可以让自己的职场生涯更上一层楼。

    想一想; 还是挺划算的。

    江行远看了一眼身侧的赵秀宁; 他其实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

    曾几何时; 他做梦都没有想过现在的生活。

    读上几本书,认识几个字; 然后去商铺做个管事做是帐房,最好也不过是去做个文书的工作,然后娶身边的女人做媳妇; 生上几个孩子,一辈子也就那么过来了。

    虽然命远开了一个大玩笑,不过他们最终还是在一起了。

    “别怕,今天这样的场合,你只管找平日里认识的人一起说话便是。”温柔地对有些紧张的赵秀宁小声地安抚。

    赵秀宁点了点头,“我知道,只是头一回进宫,心里难免不紧张。比不得你,也是二进宫了。”

    江行远轻轻一笑,“进多少回宫,不敢抬头也是白扯。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万岁爷长什么样呢?到是那双龙靴上的绣样,记得真真的。”

    想到上一次进宫的时候,江行远所有的印象,现在想来便只有那双明黄色的靴子了。

    赵秀宁,“。。。你就逗我吧。”她才不信呢。

    江行远看了赵秀宁一眼,然后目不斜视地说道,“真的,比黄金还真。”

    夫妻两个小声地说着话,一直走到了第二道宫门口,这才肃目敛容地走了进去。

    。。。。。。

    除夕早上家里的大家长就出发进宫了,赵国基不够级别,便带着老婆留在家里过年了。

    赵环和江逸,江迩也从学院赶了回来。

    一到家发现家里多了个姐姐,都非常有礼的行了礼。探春让人将她给几个兄弟的见面礼拿出来,几个男孩都挺喜欢。

    江行远的级别虽然够了进宫观礼,可却是不够用宴的。

    若不是长安县就在京城边上,江行远也是不需要去观礼的。

    虽然两人起早就走了,但是探春等人也知道这对夫妻天黑前必是能回来的。

    因为江家现在的地位,所以便是过年这样的日子也不需要自己动手打扫卫生或是做年夜饭,所以一家老少倒是轻松的很。

    虽然赵秀宁进宫了,但家里这些事情却有刘琉管着。

    赵国基围着媳妇转,看着媳妇在忙里忙外,探春见自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便将弟弟们都带到了她的院子。

    她房间的炕够大,她又在房间里的一面墙上钉了个箭把子。

    屋里的炕桌上放了水果干果点心茶水,还有小猫和旺财也在屋里陪着主人们。

    棋盘也有,书籍玩具也有,这样的房间还真的很能满足多人需求。

    家里的五个男孩什么都不知道,他们一直以为自家的姐姐身体不好,这才留在了京城。

    现在围着探春坐在炕上说些边疆的见闻以及在学校的事情,姐弟几人从生疏到熟捻也不过是几天的功夫。

    今天仍是如此,所有人都聚在探春这里,不过今天的话题却都是有关献俘的。

    “我以前看书,倒是发现了个问题。每次我们打赢了胜仗,那些蛮夷就会求饶,说什么他们多么苦难,这才不得已为之。之后明明是战胜国竟然还要给那些输的国家厚礼。每次我们打输了,也是这样的待遇。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打仗?”

    江逸的话很是一针见血,探春也对这种情况感觉到了恶心。

    “是呀,姐,我们在边境看到了战士们每打赢一场仗都要死好多的人,这么做不是让人心生懈怠嘛。”

    贾环从小就在边疆长大的,那里总会有番邦的人犯边。那些战死的将士,那些被欺辱的百姓,贾环看得太多太多了。

    远在京城的那些文官们,长嘴闭嘴就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要有上国的气度。可是他们怎么就不能站在将士和受难的百姓面前说呢。

    也不怕这些人生撕了他们。

    说这话的人,为什么不到边疆对着那些犯边的番邦讲仁义理智信呢。

    一群满口仁义道德却从不说人话,不干人事的斯文败类。

    “站着说话不腰疼呗。自古以来,人们常讲的便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人,从来都自诩为读书人,以为高人一等。其实都不过是一些夸夸其谈的酸腐罢了。

    要姐说呀,将来你们兄弟们入朝为官,再有人这么说,你们便向皇上提议让他们代表咱们天。朝出使番邦,传扬孔孟之道去。省得这些人留在朝。廷满嘴的喷粪。若是这些人真的有能力将那些个番邦蛮夷讲成他们这样,那也是功德一件。”

    似是想到了什么,探春‘噗嗤’一笑,“等到那些番邦再想要犯边的时候,说不准还会先行礼问安,再谦虚礼让一番才动手呢。”

    探春一说完,三个年长的兄弟便在脑海里想像了一下探春口中的那个情景,然后又是一连串的朗声大笑。

    两个小的正在那里玩弓。弩,听到哥哥和姐姐的笑声,都一脸茫然的回头看去。四人看到那两张一脸迷糊的小脸,笑声更是止也止不住。

    温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