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玫瑰花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样的。”

    元春见此,不由失笑,“哪里不一样了?”

    探春装作不解,然后反问元春,“大姐姐不是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吗?四妹妹是咱们家的,史妹妹是别人家的,当然不一样呀。”

    她的胳膊肘可是啥时候都往里拐的。

    “你这孩子。。。”说起了这个,元春才想到那两个教养嬷嬷的事情,于是又连忙让人请了两人过来,给了一番赏赐,又说了几句离别之语不提。

    探春看着元春面面俱到的样子,有些可惜她这辈子只能与人为妾的人生。

    荣国府嫡长女,说白了,那就是啥也不是。

    若是人贾赦的亲闺女,那说起来的时候还好听一些,毕竟是一等将军之嫡女。可是那五品员外郎的嫡长女,在这京城都不知道有多少五品官的嫡女了。

    别说五品官了,若是碰到个有实权的从五品,正六品的,那人家都比元春有身份。

    谁让她老爹是个能把工部椅子坐穿的神奇人士。

    话说,那工部的耗子都是几十代同堂了,贾政同鞋的官位就没动弹一下。这不是奇葩到神奇是什么?

    若不是背靠荣国府,元春摊上这么一个爹,估计连参加大选的资格都没有,直接跌到小选里去了呢。

    乃们说说,就这注定为妾室的身份,乃们母女有啥瞧不起人家赵秀宁的呢?

    要知道乃们是上赶着做妾,人家可不是自愿的嘞。

    咦,好像哪里不对的样子。

    “大姐姐,您身边的那两个嬷嬷要去林姑妈家?”探春才反应过来元春刚刚做了什么。

    元春听到探春问,垂下眼眸轻声说道,“是呀,到是委屈了三妹妹了。”声音温柔又带着惋惜。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百里紫苏扔了1个地雷,谢谢!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探春听了元春的话,下意识的想要点头。

    确实是委屈她了,毕竟她都惦记这两人好久了。谁成想临了临了煮熟的鸭子就飞了呢。

    不过元春是怎么知道她打的小算盘的呢?

    难不成是元春知道她的想法,然后抢先一步断了她的念头?

    想到此,探春连忙收敛心神,白嫩的小脸再一次扬起,“大姐姐在说什么?”满脸都是懵懂不知的样子。

    元春看了,轻轻地笑了。然后站起身从炕上站了起来。

    “让四妹妹就在这屋里休息吧,我和三妹妹去里间说话。”

    吩咐了一声屋里的下人,元春便牵着探春的手去了里间。到了里间,让探春上坐在自己身边,元春才慢条细理的说道,“你还小,说了你可能也不懂。你是咱们房里最小的孩子,太太疼你跟什么似的。我和宝玉都是一出生就养在老太太的院子里,唯有你自小被太太养在身边,这些孩子里,太太最是疼你了。

    原想着明年三月后,你也到了三岁,正是要学规矩的年纪,就想着将这两位嬷嬷都留在你身边教养你长大。谁成想,老太太更心疼林家的姑妈和表弟妹,这才驳了太太的意。唉,妹妹可能还不知道,有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从小教养长大,是一件多好的事儿。。。。。。,宫里的嬷嬷不好请,为了这事,太太还不知道要多上火呢。。。。。。”

    真当她是小孩子吗?

    她咋不记得原著中探春身边有这两位嬷嬷教养呢?

    若是真的有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自小教养,她能那么对待生母亲弟?

    大姐哟,您逗啥闷子呢。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探春早早就让赵秀宁省了心,再加之赵秀宁又在生产前几个月被自家闺女弄得分心无术,这两个嬷嬷能不能顺利到达扬州还不一定呢。

    原著中赵秀宁这个时候生了贾环,在贾政那里也算是有了几分话语权。将两个元春用不到的嬷嬷要一个给自家闺女,求一求贾政,贾政自然会答应。

    然后不管贾政如何吩咐王夫人,这两嬷嬷都不会等到林家来人时,被贾母做顺手人情送给了林家。

    此时估计早就出府去了,也不一定呢。

    “。。。我知道太太疼我,前儿我就说了一句冬天嘴里没味,太太便让人送了玫瑰卤子给我冲水喝。嬷嬷没有就没有了,有什么打紧,我只要太太,只要大姐姐就好。”

    探春没说的是那个玫瑰卤子是人人都有的,不过她也不需要说那些。

    毕竟她选择性的说,人家也是选择性的听。

    元春不知道探春此时的想法,不过听到探春这般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大姐姐知道你是个聪明孝顺的好孩子,过了年大姐姐就要进宫了,心中却总是放不下太太和宝玉,老太太上了年纪,太太又是个寡言的,大老爷和大太太又时常做些有失身份的事情,。。。。。。”

    得了,不用说了。说到这里探春是明白元春啥意思了。

    不就是王夫人待她有多好多好,让她一定要孝顺她,别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还有就是让她团结宝玉,一心维护王夫人,努力打压大房一干人等吗?

    再有老太太没有王夫人更疼她,以后在王夫人和老太太发生矛盾时,一定要站在王夫人这边什么的,就这点破事,至于说的那么婉转吗?她今年还不到三岁呢,说这些有啥意思?

    古代小孩就算是再早熟,但是正常的小孩能听的懂这些话吗?

    还是说这教养嬷嬷才刚刚送走,未来贤德妃的脑子就进水了不成?

    你亲祖母养废了人家原配嫡子,你亲妈又养废了一个原配嫡子的嫡子,现在到你这里倒好,还惦记着人家的正房,人家的爵位,还拉着自家的庶妹一起打压人家大房的庶女以及配合亲妈一起行动。。。。。。

    话说,若不是她是二房的庶出,她是真的很想告诉那个自幼缺少母爱的傻袍子,你老娘偏心弟弟妹妹并不是因为你从小养在祖母身边,而是人家压根就不是你亲妈。

    愚孝的傻袍子,白赔了那么好的一个媳妇,有生之年竟然也没有住一天荣禧堂。

    不管心中如何吐槽,探春面上还是一副似懂非懂,不过大姐姐说什么都是对的,她都听的样子,“。。。哦,我听大姐姐的话,也听太太的话。”

    虽然不是很满意,不过元春还是露出了一抹笑,“我们三妹妹真乖。”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她也发现了大嫂子虽然口齿也伶俐,却与母亲并不怎么亲近。而且性子极为谨慎,很不愿意出头。

    琏兄弟转年就要娶凤丫头过门。那凤丫头又是那般的性子,虽然她不怕老太太偏心大房,可是总会担心母亲过得不顺心。她马上就要进宫了,现在她能指望的便是这个庶妹了。

    虽然年纪小了一些,可是乖巧懂事,也很得老太太几分青眼。

    想到老太太对宝玉的态度,再想到老太太逐渐重视珠大嫂子的做态,她是真的害怕老太太会拉起珠大嫂子架空母亲。。。。。。

    “。。。林家的表妹听说自从出生起,身子便时好时不好的。老太太虽然时常念叨着敏姑妈,可姑妈是姑妈,表妹是表妹。姑妈在家时的人品自是一等一的好,可是表妹却也不一定呢。毕竟也不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听说经常生病的人,性子也是娇的很。若是林表妹来家里了,三妹妹尽让着她些便是了。”

    元春想到这两年,老太太总是提起林家表妹时便想要与宝玉联姻的事情,心中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可是她往常总听母亲说她与敏姑妈有些纷争。她是真的担心母亲与林表妹再处不来。

    老太太的心思不用猜,若是真的聘给了宝玉,老太太必是偏宠着她的。想到这里,元春便有些心疼自家母亲。

    大嫂子这般性子,已是不得母亲喜欢。若是宝玉媳妇又不是母亲喜欢的,母亲将来可怎生是好呢?

    若一切顺利,她倒是愿意在将来给宝玉选一门母亲满意的好亲事,可怕就怕来不及。若是通过三妹妹让老太太打消这样的念头,也枉她们待她一场了。

    探春歪头打量元春,面上仿佛是在想元春的话。其实心中却觉得她可能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曾经看红楼的时候便时常觉得元春在省亲的时候见过薛林两位表妹,当时态度是一样的。为什么在端午赐节礼时却暗示她中意宝钗了呢,一定是王夫人每月二六进宫时说了什么。

    现在看来,当时估计是不好厚此薄彼,再加上用了人家林家的钱,又在人家林家的大观园里不好表现的太明显。等到端午的时候,这么一赐节礼,便将别人的视线都放到了这五个月的时间里元春为什么会改变观点上了。

    所以说,二太太呀,您这是为您闺女背了个锅吗?

    按理来说,这年头女子成亲早,定亲就更早了。林妹妹一出生,贾母就惦记上,也无可厚菲。元春母女日日都会到贾母上房来,知道贾母的打算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

    不过这个时候元春就能这么体恤亲妈,估计她们的那位好祖母还不知道吧。若是知道了,还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这位史家出品的老太太,年轻时候的手段就是相当的凌厉了。比如说贾大老爷的那位亲妈,再比如说贾大老爷的那位原配媳妇。

    王夫人那段数还真的不够看的。

    “我为什么要让着她?老太太说林家这个姐姐虽只比我大了不足一个月,可也是姐姐。哪有做姐姐的还要让妹妹尽让的。大姐姐,我决定了,以后都不喜欢她了。”

    这么回答,您应该还满意吧。

    对于这个回答,元春很满意。面上闪过一抹笑意,然后又立马收了回去。脸上一派认真严肃,“三妹妹,来者即是客,再怎么不喜欢,也不能表现出来。不然老太太会生气的。”

    “噢。”探春脸上又做出一副委屈的样子。

    这要是真的小孩,然后再像原著中那么聪明点的,估计从现在开始就得讨厌死了林妹妹吧。尤其元春后面的那句话,隔谁听了心里都会膈应的吧。

    你一个外姓丫头,跑到别人家里来,凭的什么比本家姑娘还要得宠呢。

    现在想来,原著中贾政那玩意到最后不管林黛玉死活,估计也有探春母女的原因呢。

    探春不喜欢林黛玉,做亲妈的赵姨娘自然也不会喜欢这个压着自家姑娘一头,比自家闺女得宠的表姑娘,于是志同道合的与王夫人一起在贾政耳边说林黛玉的坏话,那天长日久的积累下来,贾政能对这个亲外甥女好才是怪事嘞。

    作者有话要说:  收到了营养液,谢谢各位亲。

    对了,今天是二月二,大家别忘记吃猪头,剪头发。

    PS,真不明白,为什么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却要去吃猪头?

    猪也是倒了血霉了。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在探春看来,林黛玉最大的悲哀便是为仙草时,受人拐骗,明明差点被人浇涝了,还要下凡给人家报恩,完成人家的历练。

    而为人时,又跟被下了诅咒似的。

    在拼兄弟的时候,兄弟死了。在拼妈的时候,亲妈也没了。又在拼爹最关键的时候,老爹也跟她拜拜了。

    从不会吃饭时就会吃药,一天吃的药比饭还要多。守不住巨额的家产,最后落个寄人离下,还被人说成打秋风的破落户。

    这一串的事情下来,林黛玉除了能够跟人拼眼泪,好像也没啥能跟人家拼的了。

    总不能跟薛家大姑娘比谁身上的肉更憨实吧。别的不说,就以宝姑娘那八级台风都巍峨吹不动的‘柔弱’身躯,这一项闭着眼睛都知道那是完败的结果。

    因此还是比眼泪吧。

    谁让她这辈子哭出来的眼泪都是那前世脑子进的水呢。

    虽然没有达到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威力,但是拼眼泪,拼哭的美感,那是完胜整个红楼的。

    探春就极为嫉妒那些可以哭得很好看的女人,不但哭的美,还不流鼻涕。。。。。。

    好吧,这也是探春从来不哭的主要原因。

    因为她一哭,眼泪和鼻涕是一起流的。。。。。。

    探春孩子气的话,让元春很满意。伸手摸了摸探春柔软的头发,元春笑得很是温柔,“好了,好了,你就算是不喜欢她,也不能让老太太知晓,不然老太太就不喜欢你了,知不知道?算了,我们姐妹不过闲聊了两句,别不高兴。来,你不是一直喜欢大姐姐做的荷包吗?前儿有空,又给你做了一个。”

    真不知道面前的孩子为什么从一岁开始就喜欢她的针线。就连宝玉都没有她这么热衷的。

    “太好了,我最喜欢大姐姐做的荷包了。”探春听到元春转移了话题,心中悄悄松了一口气。这宫斗科班生出来的丫头片子,可真忒么太有心眼了。这暗刀子眼药上的,都让她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

    这一天,贾母和王夫人一直是快到入寝才从东府回来。而探春也是一直在元春这里蹭了晚饭才回自已房里睡觉。

    前一天一夜没睡,探春早就困得今夕不知何夕了。被丫头抱回房间,眼睛就眯了起来。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探春从睡梦中醒来都不记得昨天就寝前的事情。

    贾母自觉贾家门庭高贵,又嫌尤氏年轻,且是小门小户出身,怕她操办不来贾氏宗妇的丧礼,便将王夫人也派了过去帮着操办。李纨做为人家的儿媳妇,自然不能自己闲着,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家婆婆在东府忙碌,于是也陪着王夫人日日去那府里帮衬。

    不过李纨也不是好相与的,她忙的这些日子也给屋中一圈的通房布置了寒假作业。

    东府太太毕竟是长辈,人没了近日总要穿得素净些。正月里不能做针线,年底准备的东西又都过于鲜艳。通房们,一起为你们家大爷大奶奶做些素净又不素气的衣掌鞋袜等物吧。

    乃们闲着也是闲着,那就每人在大年三十前给她和贾珠做一套吧。

    李纨这一笔买卖算是将房中的通房都给关在了房间里,没黑天白夜的做针线了。不过府里的人对于李纨的这一作法谁也没有发现任何言论。

    妾,立女也。而妻,主也。原配嫡妻那身份便是一切。

    李纨的作法在贾母和王夫人眼里,那不过是让侍候的人做点子针线罢了。

    内宅打滚几十年的两人看李纨如此这般,还觉得她手段过于温柔了些,怕她将来没有办法撑起荣国府的内宅呢。

    话说荣国府一下子就走了两个专业陪聊的,贾母那里这几天就只有邢夫人一个了。贾母哪里看得上邢夫人,于是也将她打发回了大房,直接带着自家的孙女乐呵。

    本来这样的日子,还是有宝玉一席之地的。原著中的宝玉可不就是一直在贾母这里当大姑娘养到了十来岁,直到大观园建成这才搬出去的吗。

    可是这老东西怕死呢。

    也不知道是谁那么不厚道,竟然传出了宝玉邪性,克死了弟弟,又克死了堂伯母。虽然后者有些个远,可是贾母听到这里,还是想到了宝玉那乎大乎小的玉,于是乎,惜命的老太太便将宝玉打发给了贾珠。

    宝玉也到了年纪启蒙了,既然国子监放假,那白日里就给亲弟弟启蒙去吧。

    贾老太太这一下意识的行为真的只是想要让宝玉离自己远一点。她年纪大了,经不起这事那事的。可是待到明年,贾珠考进士时落了第,然后又生了一场大病时,贾母才是真真的后悔了。

    这哪是什么宝玉,这就是丧门星的东西。她那么有出息的大孙子都让这块玉给克的没考上进士。

    话回当下,东府太太的丧事还未办完,因为天气越发的冷了,林家的人怕路上耽搁,便早早的来辞行。

    带着两个教养嬷嬷,又带着贾母让王夫人给林家准备的贺仪,风雨兼程赶在了林家小少爷百日宴的前一天回了扬州。

    贾家送了两个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一到林家,贾敏差点没乐晕过去。这可真真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呢。

    一个放到小儿子身边,一个放到闺女身边,贾敏能轻省不少不说,也更有精力应付家里家外的那一摊子事了。

    现在她有儿有女了,那些她买回来却不下蛋的女人都可以滚了。她有了嫡子,就算是这些女人想生,她贾敏也不允许她们生了。

    还有扬州城里那些瞧不起她的官家女眷们,贾敏也有了扬眉吐气的心情了。

    贾敏家里家外的忙,黛玉姐弟两个自得了这两位嬷嬷,生活和教养上一下子就有了天差地别的样子。

    两位嬷嬷毕竟是在宫里走了一圈出来的,手里都是有些本事和养生的偏方。林家的哥儿弱得吸不动奶,那有啥,将奶挤出来了用勺喂。少喝多餐,总能养过来。

    还有婴儿抚触,水中伸展。。。十八般武艺使出来,还怕养不活这么个小娃娃?

    林家的姐儿,动不动就生病?那就是屋子里关的体弱,扬州气候好,园林也不错。一天按三顿饭的在园子里溜弯去吧。

    活动的多了,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