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想,林家的爷们要是养成贾宝玉那样的,自己一定会忍不住掐死他的。
又过了三五天,黛玉分别问寻林管家们及教养嬷嬷。众人对林瑜的为人都表示了肯定。黛玉便让人请了林瑜到自己这里来。
姐弟二人相见。行过礼后,分别入坐。黛玉问道:“这两日听说弟弟一直在茹素。想是先公主孝期未过吧。只是一直不知道先公主是哪日去的,今儿叫弟弟来问问,家里也好有个准备。再一个,法事祭礼也要提前备下。”林瑜如孝,必是为了先公主。若是为了谋匿的父族。那皇家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
黛玉见林瑜不说话,想来是心里有什么顾忌。也许是觉得过继林家后,于礼法上本不应该再为本家生母服丧吧。看着面前沉默的小人儿,黛玉倒有些心疼他。至从来到林家,林瑜就没有离开过自己居住的院子,有时连房门都有没有出来过。用膳时,只吃素菜,丁点油星也不沾。就连衣服,也是挑的素色。虽不是很明显,但凡用点心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守孝呢。便何况是那些黛玉特意放过去观察他的人了。
叹了口气,黛玉觉得自己最近总是有点多愁善感,难道是更年期到了?黛玉打了个寒碜,打住自己乱入的思绪。
“为人子女,为生母守孝本是份内之事。你虽是过继出来了,但血浓于水,总是断不了的。明儿起,别了,还是从今天起。你就还是正式守孝吧。不用顾忌那些有的没的。咱林家也不忌讳这些。你既来了林家,就是我的弟弟。是林家人,林家的家主。以后这个家都是你的。所以,不要总是这么外道,想要什么,想玩什么,用什么都找林管家要去。”
林瑜一脸激动的看着黛玉,站起来,深深的鞠了一躬。
无论是什么原因,黛玉同意林瑜为生母守孝。林瑜都是由衷的感激的。
黛玉看着小少年,又接着说道:“弟弟可别跟我客气,我的身子也就这样了。将来留在家里。还要指着弟弟养活呢。呵呵!”
“姐姐放心,瑜是弟弟。必会好好照顾姐姐的。”少年一脸郑重地对着黛玉说道。
“那姐姐就先谢过你了。呵呵。唉!不说那些,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吧。我正经有些事要跟你说。”黛玉越说语气越正式。
“姐姐请讲。”林瑜见黛玉不似先前玩笑的样子,心中也重视起来。
“我虽是姐姐,又痴长你几岁。但很多事情看的也未必比你更清楚明白。若是有想的不周全的,你也好给你姐我补充补充。”黛玉并没有因为林瑜年纪小,又是个古人就小瞧他。黛玉觉得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谈话的时候,都应该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更何况别小看古人,也别小看古代的小孩。十二岁的小孩因着生长环境,人生阅历的关系,其实已经算是长成的了。
不等林瑜要说什么,黛玉便又说了下去:“林家如何,想必之前你都已经知道了。我要说的是咱们家书香传家,林家子弟将来必是要走科举的。只是你这一代却是不成了。我们能做的就只是等待将来,厚积薄发。”
是的,林瑜是不能走科举晋身的。林家现在因着那标点符号的事情,在文人中也有了一定的地位。林瑜的身世,其实是很遭上位者忌讳的。所以,无论如何,林瑜这一代是不能出仕的。但林黛玉不想看到林家像贾家那样,出了个爵位,就天天醉生梦死的。所以,不能出仕的林瑜必须有一条自己的路要走。
林瑜听到黛玉所说,知意的点了点头。神情有些黯然。是呀,有个谋逆的父族,就算是亲舅舅,也不会放心自己入朝为官的。过继林家,其实已经是舅舅对自己的爱护了。不然,就算自己不被父族牵连,顶着个谋逆之后的帽子,自己也总要活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中。
“林家还有些财产,虽不能让咱们过得大富大贵,但也是衣食无忧的了。只是人活着,总要为自己找点事做吧。你说是不是?”
“是”,林瑜很赞同黛玉的观点。
“那对于将来,你有什么想法?”黛玉直指问题中心。
林瑜听到黛玉如此问,低下头去,心下有些茫然。十二岁的他,短短几个月就经历了如此巨变。虽成长了。但对未来还是充满了无措。
一时,仍不知如何。抬头看见黛玉也在看着他。眼中一亮。又站起身来,对黛玉说道:“请姐姐指点迷津。”
黛玉笑了,点了点头。这小子很上道呀。
“以著书而立于世。”黛玉看着林瑜坚定的说道。
“著书?”林瑜皱眉问道。
“对,著书。”
“著以何书,能立于世。”林瑜有些迟疑。这天下并不是著书就可以立于世的。著书的人多了,也没见几个被人所知道。更何况,著书也是要有一定文采的。林瑜可不相信,十二岁的自己就可以著书了。
“弟弟不用怀疑,弟弟今年才十二,也许现在没能力著书,但二十二,三十二呢。再说了,姐姐让弟弟著的书,其实并不需要多少文笔。只要会读书,能理解就可以了。”黛玉觉得有些事情,并不是不能另僻一条路的。只是一时没有人想到罢了。
第59章 另辟蹊径
黛玉自从来到这里,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古人读书竟然没有一本关于文章解析的系统全面的工具书。黛玉好奇的打听过,原来从古至今,书生读书,通常时候都是学堂书院的老师怎么解说,就怎么学。那这也太坑人了吧。这老师要是有个理解错误,那不是教残一批人嘛。
所以,几年前黛玉就想着从一个蒙童开始学的‘三字经’开始到科举必修的‘四书五经’,每本编辑一份解析工具书。最开始,黛玉是想通过空间的电脑让度娘上的。但后来又觉得真要是这么做了,可能风头就出大发了。关于这个时代,女人太出名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黛玉想了想,这事就这么搁浅了。
现在林家有了林瑜。而自林瑜开始,林家至少有二代人是不可能进行科举的了。既然不能进行科举,那就换条出路。如何换条既安全又平稳有保障的出路,才是当下该考虑的。
而出解析工具书,在黛玉看来,就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了。如果弄好了,林家真的可以在这个时空里永世长存了。现在都说什么山东孔家,也许将来有一天,人们也会知道‘江南林家’。
呵呵,黛玉手托着下巴,一脸梦幻的笑着。
“姐姐,姐姐。”林瑜看着说说话就走神不知想什么的黛玉,心中很是无语。
“呃!干嘛”被打断的黛玉有些回不神来。
“姐,咱们还接着说吗?”林瑜看着不在状态内的黛玉,突然有种想要叹气的感觉。
“说呀,干嘛不说呀。不过,刚才说到哪了?”黛玉很自然的接到。
“说到著书的事情了。”可能是黛玉的性格,还是什么。林瑜突然对这样的黛玉有了一种亲近感,或者说少了一种距离。
“噢,对。紫鹃,你们都出去吧。”黛玉突然想到,这事再没做出来前,是一定要保密的。不然,不说没有先入为主的感觉,还会被人说成是拾人牙慧了。
黛玉待屋里只有自己和林瑜二人后,就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林瑜越听越震惊。黛玉把自己的想法说成了林如海生前的遗憾。这让林瑜对自己这个名义上的父亲从心里升起了崇拜。
等黛玉说完好久,林瑜还处在震惊中回不过神来。黛玉性子有点急。一般的事情都不太愿意托来托去的。也不给林瑜什么时间思考了。又接着往下说:“我准备等你出孝后,就回江南祭祖。然后直接送你去江南那边的书院读书。出孝前,还是请夫子来府里授课。你看如何?”
林瑜想了想黛玉的安排,感觉很合情合理。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林瑜知道以黛玉的身子将来是不可能再嫁人的了。而他既然过继给了林府,黛玉便是他的姐姐。他的亲人。照顾她,善待她,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义务。
更何况,林瑜心里对黛玉也有一种同命相连的感觉。所以,奉黛玉为姐,听从黛玉的安排,在林瑜心里并没有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这不得不说对黛玉是一种上天的厚待了。
这几回的接触,也让黛玉发现林瑜是个不太爱说话的小孩。这会儿,见林瑜点头。黛玉也就明白了林瑜的态度。
“你十二岁了,也不算小了。家里的产业也要开始学着打理了。以后,宅里的事情我先管着。外面的事情,就靠你自己立起来了。等下,我让家里的管家及大小管事去你那里,把咱家的产业什么的好好给你说说的。打明儿起,再有什么事情,你就自己看着办。有拿不了主意的,就问问管家们。咱家的管家都是父亲留下来了。忠心上还是可以的。你竟可放心着用。”
林家那点明面的产业,交给林瑜也是应该的。也别说黛玉不懂的防人之心,只是觉得如果可以用这些产业收收林瑜少年的心,让林瑜对林家更有归宿感。黛玉何乐而不为呢。
“姐,太快了吧。再说了,我还小呢。”林瑜其实想说的是我才来,就让我接触这个,是不是有点不妥呀。
黛玉自然也听明白了,但听明白了,却不一定按听明白的意思去做。“小什么小,都十二了,再过几年都能成亲了。你可不许给我偷懒,正经学起来要紧。像那贾宝玉似的,书,书读不好。事,事办不了的。看我怎么收拾你。”
“你可能还没见过贾宝玉,那是我二舅舅家的二表哥,比我还大一岁呢,天天就知道在内纬厮混。正经不学好的。你以后,可给我离他远一点。咱们家的孩子可不能跟他一样。”
林瑜:“。。。。。。”,姐,咱说的不是这个好不好。
“行了,这事我说了算,就这么办了。”也不等林瑜再说什么,黛玉自已就把事的基调定了下来。
“对了,前几天你刚回家的那两天,贾家倒是来人了。说是想见见你。不过让我给拦了下来。”黛玉突然想起前几天贾家听到圣旨后,派人接她们姐弟过府的事情。
“贾家?可是姐姐的外祖家?”林瑜来林家前,对林家也是了解一些的。听黛玉一提贾家,林瑜就知道是哪家。
“对,就是我外祖贾家。对于这个贾家,他只能是我的外祖家。而不能是你的。不然,坑死你没商量。”黛玉有些咬牙地说道。
该死的贾琏又跟那尤二姐搅和到一起去了。国孝家孝的,这是不作死,心都难受呀。
“姐,这是何故?”看着黛玉咬牙切齿的样子,林瑜有些糊涂。黛玉连家产都愿意交出来,怎么也不可能因着身世不愿意自己跟她外祖家来往。可见是那贾家有什么不妥吧。
“哼,那府里规矩差极了。又喜欢拿着长辈压人。宫里又出了那么一位娘娘,倒是越发不知道自己的斤两了。老太太是我的亲外祖母,对我倒还好些。对别人,就另说了。”反正屋里就她们姐弟,黛玉也不怕让人听见,自是有什么说什么。
林瑜长住京城,自是知道贾家的情况的。但看到黛玉对贾家如此,还是有些吃惊的。这贾家得什么样,让亲外甥女这么烦感。
“你是咱们的家主,未来也是要袭爵的。就身份上,那边的人就比不过你。就算将来,有跟他们家打交道的时候,你也不要跟他们多往来。还有,也不要认他们做亲戚。你是嗣子,倒不必理会这些。”
本来在理法上,嗣子承嗣,承的是林家。于姻亲却无关联。所以,林瑜就算不认贾家,也是合法的。既然可以不用把贾家当回事,那又何必给自己请个祖宗回来呢。
以贾家这种天天作死的行为,他日抄家都是轻的。林家到时候,可不能被搭进去。
“是,弟知晓。”林瑜见黛玉如此说,也知道了黛玉对贾家的态度。既然黛玉都不愿意自己搭理贾家,自己更不可能没事找事了。
这之后的时间,姐弟二人又说了些闲话。待用过膳食后,黛玉让人领着林瑜去了府里的书楼。并让林瑜平时多走动,不要天天猫在屋里不出来。又不是大姑娘小媳妇呢。
得了,就最后这句话,林瑜是知道他这个姐姐是有多么不着调了。心里虽然有些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认可的喜悦。这是自母亲去后,林瑜再也没有感受到的了。
而黛玉用她东北女人粗放的神经,彻底让林瑜放下了心底最后的一丝忐忑。
。。。。。。。。。。。。。。。。。。。。。。。。。。。。。。。。。。。。。。。。。。。。。。。。。。。。。。。。。。。。。。。。。。。。。。。。。。
“老太太,林县君那边派人给您送了些应季瓜果,点心来。”鸳鸯轻轻地在贾母耳边说道。
贾母闭着眼睛歪在长榻上,听了鸳鸯的话。问道:“来的是谁?”
“是县君身边的紫鹃。”
“人走了吗?”贾母指了指茶杯。
“还没呢,说是等老太太方便了,好进来给您请安。”鸳鸯一边喂贾母喝水,一边小声的说道。
“让她进来吧。我正好有事情要问问她。”贾母虽仍是淡淡地说着,但跟在贾母身边多年的鸳鸯还是听出了贾母话中有些意味。虽不知是何意,但这并不妨碍鸳鸯给紫鹃使眼色示意她说话留神。
紫鹃进来后,先是自己请安,又是替黛玉向贾母请安。待站稳后,才听贾母问道:“你们家姑娘有些日子没过府看看我这老婆子了。她成日家的都在做什么?”
“回老太太的话,从皇陵回来,县君就累着了。混身疼了好几天。刚好一些,皇上又送了我们家大爷回府。又要安排大爷,又要进宫谢恩的,很是忙了几日。这不,刚消停了,我们县君就打发奴婢过来给老太太请安,还说,这一二天就上这边来看看老太太呢。”紫鹃按之前想好的话,回着贾母。
第六十章借力打力
贾母听紫鹃如此说,无论心里怎么想,面上倒是有了笑模样。点了点头,又问道:“你们家大爷怎么样?她们姐弟处的还融洽吗?”
对于林瑜,贾母是不喜的。不说父族抄家,母亲早逝。就说他会抢了本来属于黛玉的财产,贾母就不会喜欢他。不过,就算真的不喜,贾母这种老宅斗精神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再说了,人家必竟是当今天子的亲外甥呀。再怎么落魄,也不是贾家能惹的起的。
“大爷平日里就是看看书,写写字。听姑娘说,等请到了老夫子,就让大爷专心攻读呢。大爷和县君的感情还好。”紫鹃简单地说了些。
贾母点了点头。又说道:“那就好。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
几日后,黛玉收拾整齐地带人去了贾府。到了贾府自是一番续话嬉闹。不一时儿,王夫人带着宝钗也到贾母的正房。黛玉上前见过礼后,一抬头就看见王夫人一脸的兴灾乐祸。
自己多个兄弟,怎么还让王氏摆出这么一副表情呀?难过是王夫人知道自己受伤的事情了?不应该呀,这事宫里宫内都进行了封口。像贾家这类边缘人家更是不可能知道的。
自己受伤这件事情,黛玉是不准备让贾家人知道的。不说别的,就是为那句‘亲者痛,仇者快’。黛玉也是不会说的。反正过两年,贾家抄了家,也就顾不上黛玉了。
黛玉准备在迎春出嫁后就离开京城回姑苏住一阵子去。一是为了林瑜上学,另一个就是贾家抄家时,避出去。
黛玉并不觉得贾家抄家时,自己应该去帮助贾家那些无辜的人。贾家谁无辜呢?不竟然吧。其实,在黛玉心里对于古代这种动不动就抄家,动不动就一人获罪,全家皆罪的刑法还是很赞同的。
说什么贪*官该罚,但罪不及家人。在黛玉眼里那就是胡扯。他贪的钱财,你是没用,还是没花?既花了,用了,就是同谋。你因其势得了多少好处,方便。等到应该偿还的时候,又说什么无辜,岂不可笑。有时黛玉总想着,要是在现代也可以这么执行法律,那该多好呀。
话说回来,此时的黛玉并不想搭理王氏,所以请过安后仍与姐妹们凑在一起说笑。贾母笑看着她们玩乐,时不时的也说上一句两句的。
王氏看着同姐妹们玩笑,脸上仍是笑意艳艳。心中冷哼。你就乐呵吧。虽然多个有爵位的兄弟,但不是亲生的。总有你吃苦遭罪的时候。
一旁的宝钗,虽面上不显。但心里也和其姨母王氏所想类同。不是亲生的兄弟,既有爵位,又有了林家的产业。身世还不凡。林黛玉的将来可真不好说呀。
“大姑娘有日子没来了。听说皇上给你们家过继了嗣子?”王夫人木着一张脸,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可不是嘛,皇恩浩荡呀。从这一代起,我林家的子嗣都带着皇族的血统呢。”黛玉看着王夫表现的特得意。
呃,众人一想,可不是。那林家的嗣子身上可是有着一半的皇家血脉呢。
“外甥女今儿来了,怎么没把你那弟弟也带来呢。也好认认亲戚。”王夫人突然觉得以林瑜的身世,也许应该能帮到他们家。若是同他交好了,不说宫里的元春,就是朝里的贾政也许都能受益呢。
黛玉听王夫人这么说,就知道这人又想打什么主意了。想了想,似笑非笑的对王夫人说道:“舅母读书不多,可能不知道。这嗣子与承嗣家的姻亲并不存在什么亲戚关系。所以,弟弟又怎么好厚着脸皮上门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