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林妹妹的意思是”凤姐儿看着林之孝家的,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倒是贾琏听懂了。只是贾琏虽然是听懂了,但确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想着林妹妹特意打发人过来说这事。应该还有别的用意在里边。
“县君说,‘外祖父是荣国公,虽然外祖父去了,但外祖母尚在,袭爵之人并不住在正房,又另起门户,荣国府不换匾额也不算违制。但现在大舅舅搬到了正房去住,不换正门上的匾额就是违制了。若有心人寻了御史在朝堂上说上那么一说。”林之孝家的说到这里,伸出手比了比二字。“那就是可大可小的事情。再一个,二房住在荣国府里,那住的就是父亲的家里。虽父亲没有了,但母亲却还在,无论走到哪都是荣国府的主人之一。但要是换了匾额,二房住的地方可就是。。。。。。,”后面的话,林之孝家的并没有说出来。但贾琏和凤姐却明白其未尽之意。
第39章 名正言顺
贾琏和凤姐儿听了林之孝家的话,心里触动很大。换了匾额并不算是什么大事。但却是真的可以让贾家大房立在不败之地。这些日子以来,就算大房和二房都分了产,二房也搬出了正房。但贾琏和凤姐心里还是不放心的。只要有娘娘一天,只要有宝玉,这个府里将来是谁的还真是很难说的。
现在,只要换了匾额,就可以让二房变主为客。让娘娘,让宝玉都没有办法改变大房的地位。这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却是出人意料的好。贾琏从炕上下来,再屋里走了走。想了想,又对林之孝家的问道:“除了这事,林妹妹还有说什么吗?”
林之孝家的想了想,回道:“其他的倒是没说,只是让二爷换匾额的时候,尽量悄悄的,背着点人。不然老太太知道了,一定不会同意的。但只要换上去了,再想要往下拿,。。。。。。”
“另一个,县君曾提起虽当今天子以孝治天下,孝顺长者没有什么错。但若与‘三从四德’有了背向,那就应该泽优而行。”
贾琏和凤姐儿心中明了这句话是真对谁说的。后又见林之孝家的没有别的事情,就打发她离开了。贾琏本想现在就去正房找大老爷贾赦说说这事,但看天色实在是太晚了。无法,只等和凤姐先行歇下,只待明日了。
第二日一早,贾琏忽忽用了些点心,便去了贾赦房中。至于父子二人关上房门说了什么,就不足为外人道了。只知道,一个时辰左右,荣国府的琏二爷出了府。
。。。。。。。。。。。。。。。。。。。。。。。。。。。。。。。。。。。。。。。。。。。。。。。。。。。。。。。。。。。。。。。。
七天后的早上,荣国府老太太正房。
“老太太不好了,我们府里的匾额被换成了‘一等将军府’!”赖大管家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喊道。
话说回来,因着习惯始然,无论是府里的奴才还是主子,路过正门时,很少有人抬头看一看匾额的。今天赖大因是下马急了些,再门口摔了一跤。正骂骂咧咧地被人起来时,远远的看见门上的匾额有些个不对劲,等从西角门那边走过来细看时,喝!龙飞凤舞的五个大字‘一等将军府’,便立即跃入了眼帘。赖大家的虽然是个奴才出身,但字什么的还是认识几个的。
这‘敕造荣国府’和‘一等将军府’除了那个‘府’字是一样的,别的可都没有相似的地方呀。是什么时候被人给换了,他咋不知道呢。赶紧上前问了问正门旁守门的几个小厮。几个小厮也是一问三不知的。赖大一看这样,得了,快去告诉老太太吧。
赖大一路急行到了正房,刚喊出这句话就一下子把满屋子的人都给吓的呆滞不语。这事不亚于晴天霹雳呀。
先不说老太太了,二太太王氏当场就蒙了。一、等、将、军、府!这不是明晃晃的在打他们二房的脸,告诉他们二房这府是大房的,不是二房的。他们二房住在这里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还特意挑在娘娘封妃,即将省亲的这个节骨眼上换匾额,不说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这简直是要把娘娘和二房一起放在火上烤呀。他们把二房置于何地呀,又把娘娘置于何地?届时娘娘又要如何省亲呀。
贾母尤不相信,颤抖着手,训斥了赖大一通之后,不可置信的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门口而去。
一等将军府!
一、等、将、军、府!
好,好,好一个一等将军府!
贾母抬着头使劲的向上瞧,却瞧了个一清二楚,而后一口气没喘上来,当下就昏了过去。
跟着贾母出来的一干人等瞬间就忙活了起来,抬着贾母往里走的,找老爷的,拿贴子请太医的,好一通忙乱。
不等太医到来,贾母就自己醒了过来。看着围在榻旁的一干人等,想起了之前的事情,立马喊着叫贾赦滚过来见她。
不多时,就看见贾赦带着贾琏进了屋。贾母斜靠在榻上,看见贾赦进屋,瞬间一道厉光刺了过去。
被老太太恶狠狠的盯着,贾赦脚下一顿,面上也带了些不忿出来,不就是换块匾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换块匾就这样看着他,这真是亲妈吗?自从传闻出来后,只要老太太有点偏心,贾大老爷都会想起这个传闻。
“老、大!谁允许你私自换匾额的?啊!你这个不孝子。我还没死呢。你这是要干什么?”老太太看着贾赦的样子,气的更甚。指着进门来的贾赦质问道。
“老太太,不是儿子想要换匾额,实在是不得已才换的呀”贾赦狡辩道。
“不得已?我看你是巴不得我死呢。”贾母停下喘了口气,又接说道:“好,你说,你什么换匾额?今天你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我就要到衙门告你个忤逆不孝之罪”。
贾赦听贾母如此说,心里火气更大。我做什么了,我自己的府宅,换块匾额,怎么就不行了。还告我忤逆不孝。“老太太,我袭爵多年了。本来咱们府里就应该换匾额。因着儿子的大房一直住在东边,而东边又另开了大门,这么算来倒也不算违制,但现在儿子搬到了正房来。若不换匾额,那就是实打实的违制了。咱们家这阵子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若不小心行事,后果不说儿子承担不了,恐怕宫里的娘娘也要受牵连了。”
贾母也知道贾赦说的不假。自从贾赦袭爵后,一直没换匾额也是她有意为之的,贾母能死死压住两房除了孝道外,就是因为她是荣国府的女主人,而若换成一等将军府,那她就只能是依靠儿子生活的老封君了。再一个,因为二房住在荣国府里也算是名正言顺的,若是换成一等将军府,那二房就只能算是客居于此了。现在,贾赦把匾额换了,并没有什么错。因此一时被贾赦的话堵的无话可言。
王夫人见状,便问道:“那大老爷是何时换的匾额,怎么也不告诉老太太和我们一声呢?”
“对,老太你给我说,你什么时候换的?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贾母经王夫人这么一会,也想起来要问什么了。你换匾额没错,但你没告诉我总是错的吧。
贾赦挑眉一笑,一脸的无赖像。“二弟妹,你是个妇道人家。难道出嫁前家里没教过你什么是‘三从四德’吗?这话怎么样也论不到你来问吧。我这老纨绔名声可不好,二弟妹实在是有事,还是让二弟来找我吧。”
贾赦这话,明着是说让二太太避嫌,不要在丈夫不在的时候,跟大伯哥太接触。其实,暗里也是再告诉老太太,匾额已经换了,说什么都晚了。换匾额是为了不违背国家制度,是受国家支持的,所以就是再拿孝道压人也要看是什么事。再说了女子三从四德里,夫死从子。老太太还是别管太多了。
不说贾赦的话,王夫人听了。气得满脸通红。不知如何接下去。就是贾母听了贾赦的话,也是气的直哆嗦。看着贾赦大骂着:“你给我滚,滚出去!”
贾赦见此,用手摸摸鼻子。行礼退了出去。
“老太太,”王夫人叫着贾母。希望贾母说些什么或是做些什么。贾赦换匾额,可志在撵二房出府去呀。
贾母看了王夫人一眼,什么也没说。挥挥手让她和屋里的人都出去了。
看着空无一人的屋子。贾母心里有些苦涩,有些空落落的。通过老大偷偷换匾额而不告诉她这件事,贾母看出来,大儿子是真的跟她离了心。本来以为府里分了产,就能平复一下大儿子的不满。可惜事与愿违呀。
本来想着娘娘回来省亲,可以回到荣国府省亲的。娘娘是国公府出去的姑娘,而国公府又出了一位皇妃,二方都有面子。可现在,荣国府变成了一等将军府,娘娘若是省亲就不能省到一等将军府来。毕竟府里分了家,大门换了匾。哪家姑娘回娘家,也没有不回自己家,却要回大伯家的理。可让老二一家搬出去,自己又舍不得。更别说自己的心肝肉宝玉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想个办法,到底怎么办既不用二房一家搬出去,娘娘也可以回来省亲呢。
不知想到了什么了,贾母眼睛一亮。叫了鸳鸯进来。再鸳鸯耳边说了几句话。鸳鸯听罢,便转身出屋去了二房政老爷处。
。。。。。。。。。。。。。。。。。。。。。。。。。。。。。。。。。。。。。。。。。。。。。。。。。。。。。。。。。。。。。。。。。。
几天之后,原荣国府现一等将军府正门旁的那黑色大门上就挂了块门匾,上书‘贾府’。其内就是政老爷现今居住的东边院落。
至此,贾家的换匾风波正式结束了。而贾家二房因大房的打脸行动又把全部的经历放在了娘娘省亲的园子里。希望能从这上面找回去一些优越感。
第40章 花钱遭罪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多。闻名遐迩的大观园在黛玉日也盼夜也盼的时候终于建成了。
这一年,贾家花钱跟流水似的。除了二房贾政夫妻外,凡是参与建园子的不但做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有甚者更是腰缠万贯可以骑鹤下扬州了。其中以贾琏夫妇及赖大一家为最。王夫人那脑袋平时看起来也不缺弦,怎么到了关键时候,就总是抽个不停呢。你就说吧。大二房和二房都闹成那样了,你竟然还敢用大房的人帮你建园子。先不说用不用心,就是以次充好,以低贵卖的你也受不了呀。看吧,明明八十万两就能解决的事情,被这帮人这么一帮忙,好嘛,一百多万两进去了。这是冤大头呢,还是冤大头呢。
园子建成,还要各处摆设齐全。等园子终于收拾的可以接驾时,都已经大年初九了。这几日更是日夜不得闲,年也不曾好生过。不过别说过年了,现在全家都等着正月十五的正日子呢。
黛玉守孝也有一半年了。在原著中,林黛玉是参加了元春的省亲活动的。就一直以为黛玉是出了孝期的。但没想到,林枫版的黛玉还没出孝期。所以,对着元妃省亲前后的事情,黛玉就只能眼巴巴地等着林之孝家的来时说说了。
其实,在年前贾母便曾让人来请黛玉去贾家的。但黛玉想着,场面虽然难得一见,但为了见那么一会儿,又是磕头,又是罚站的。不值当。记得原著里,贾母可是领着贾家所有女眷站在大门外等着元春大驾的。谁知道白天站了将近小一天。元春才让人传话说是晚上才出宫。这大冬天的,还是北方的冬天。黛玉才不去遭那个罪呢。
因想到了这点,黛玉便对来人说了,孝期不便出门什么的。待人走后,便从空间里找出一份于古代较为值钱,但在现代却不算什么的贺礼来,准备于十四日那天让紫鹃送过去,然后留宿一夜,等元春省完亲在回来。也好给黛玉做个实况转播。
。。。。。。。。。。。。。。。。。。。。。。。。。。。。。。。。。。。。。。。。。。。。。。。。。。。。。。。。。。。。。。。。。。。
十六日早膳后,黛玉坐在窗边的火炕上一边听着紫鹃说着昨日省亲的场景,一边想着原著中提到的省亲后宝钗过生日的事情。记得元著中所说,今年的宝钗应该是过十五岁生日。但不知是黛玉晚上京城三年还是别的原故,今年的宝钗可是整整十七岁的大姑娘了。黛玉十三岁,宝玉十四了。年纪都不算太大,但宝钗这个年岁在古代都是老姑娘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就真的只看上贾宝玉了?那么个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弱受?
黛玉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但黛玉可是记得的,宝钗生日时那个像戏子的事呢。虽然不知道蝴蝶了那么多事情以后,这件事还会不会发生。但总要做点什么才不往自己来这一遭呀。本来还想着,如果到时候史湘云真敢按原著来,那黛玉一定要上去给她两个巴掌的。但现在自己守孝跟本没有办法去现场,那为了防止自己吃亏,就只能想办法蝴蝶掉这一出了。
“紫鹃,你去叫林二管家来。”黛玉出声打断紫鹃。紫鹃虽疑惑刚刚还好好的主子,怎么说着说着脸就黑了呢。但紫鹃还是听话的出去叫了林二管家。
且不说从这一日开始,林家的管家带着紫鹃满京城的戏班子找人。只说凤姐儿跟贾琏商量薛宝钗生日的事,王熙凤道:“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老太太只给了二十两让做一回。你说这二十两是够酒的,还是够戏的?”贾琏道:“老太太这脸打的还真是。。。!算了,薛家再怎么样,薛姑娘也是你两姨表姐妹。差的钱,咱们就出了吧。。”凤姐儿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再怎么样,我脸上也不好看。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生日来,薛大妹妹回了个二十一日的生日,你猜老太太怎么说?”说着说着,凤姐儿就自己笑了起来。“怎么说?”贾琏看凤姐儿的样子有些好奇的问道。凤姐忍着笑道:“老太太说到宝丫头也长这么大了,有十五岁了吧。今个我出二十两替你作回生日,虽今年不是整生日,但怎么说也是及笄之年。哎呦,可笑死我了,宝丫头今年生日过了都十七岁了,老太太还睁着眼说人家十五岁。你是没看见我那两姑妈的脸色,青白交错的。跟四丫头画画的颜料盘子似的”
贾琏听此,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想了想,道:“这是老太太不同意宝玉和薛家的婚事呢。二太太背着老太太同薛家借了不少钱,用来盖省亲园子。呵呵,二太太也是个疼姑娘的,这不,为了姑娘回趟娘家,把儿子都给卖了换钱呢。”思量一下,又道:“既然老太太说是及笄之年,那就是及笄之年。你就按及笄之年来准备生日宴就是了。”凤姐儿听贾琏如此说,边笑边道:“行,就照你说的办。”凤姐儿跟王夫人离心后,王夫人不止一次的找薛姨妈说过凤姐。因此薛姨妈母女两个对凤姐也是挑来挑去的。今儿难得碰到这么打脸的事情,凤姐儿自己就憋不住乐了。
至二十一日,贾母内院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又定了一班家常唱堂会小戏班子。贾母也在上房摆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其他皆是自己人。
其他皆与原著无二。至日中,贾母按原著所说那般命人将扮小丑,小旦的二人带进来,细看二人时,益发可怜见的。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瞧不出来。”宝钗细看,脸色大变。宝玉也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宝钗并不敢说。湘云便接口道:“我知道,我知道,是像薛姑娘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瞅了湘云一眼。众人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像他!”一时散了。
没错,这人就是像薛家的宝钗。黛玉让林家的二管家和紫鹃把京城地界上的所有出名的戏班子都找了遍。还真找到了一个像黛玉的。林二管家忙把人买了回来,安置在庄子里。又在戏班子里了个像宝钗的。确定好戏班子后,把戏班子的情况告诉了林之孝家的。等宝钗生日前再由贾家出面把戏班子请回去。
当日生日宴后,薛家的宝姑娘又病了。这次还是犯了旧疾。本来老太太给做生日这件事,就是个打脸的事情。人姑娘明明一十有七了,您老偏偏说人家十五。成,姑娘家的年岁不好挂在嘴边,而您老也是上岁数了的,我们认了。反正宝玉的亲妈也给宝玉签了卖身契了,你就是再不认可,那也是没办法的事。除非你拿钱把人赎回去。可你不该拿二十两银子就给人家过生日呀,又是酒又是戏的,贾家这地界没个百八十两银子能出的来?你这不是打了人家的脸还把人家的脸面往地下踩呢吗。这些我们也忍,谁让人住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呢。可你千不该万不该把史湘云放出来咬人呀。宝钗躺在床上气的胃疼肝疼。一边告诉自己不能再想了,可脑子里就是停不下来。这贾家实在是欺人太甚。不能就这么算了。要是这么算了,将来成亲后,还不知道怎么作践她呢。
“莺儿,去请妈妈过来。”宝钗想好了主意对床边的莺儿说道。
薛姨妈到来后,宝钗就撵了莺儿出去。低声对薛姨妈道:“妈妈,老太太欺人太甚,这口气女儿实在是不能忍,也忍不下去。您明天拿着姨妈签的借条去要帐去。就说哥哥要出门贩货。”
薛姨妈有些不愿,对宝钗说道:“我的儿,这不好吧,你姨妈那里也没有什么银子呀。再说了,今天刚闹了这一出,明天就去要账,不是明摆着是为今天这事来的吗。咱家借他家钱,为的还不是你的婚事,要是闹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