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在无奈之余,又有些愤慨:世子,战场上对着自家人出手,要是让别人知道了,王府也必得焦头烂额好一阵子。

    此时与贾代善亲厚的一众将军又都闹着亲自带兵去找寻贾赦……若非自己军功卓著,行事又还算公正,否则未必弹压得住!

    却说贾赦此时正和他那几十个兄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迷着路。

    贾赦几个亲兵的马上还绑着几个大布袋,里面全身他们的战绩:除了缴获的财物,就是……敌人的人头了。而贾赦自己也皱起了眉头,他肩上包着厚厚的白布,在行进间还有丝丝血迹渗出。大家走了一阵,贾赦忽然停下,望着身后的兄弟道,“连累大家了,都是我的错。”

    其实当时……贾赦压根没想那么多,少年只是眼力极佳,在一大堆逃散的敌兵中偏就看见了十来个人紧紧守护着一人,虽也在逃命,却逃得极有分寸——时刻注意着躲避战场上那几位有名的武勇都尉……

    贾赦再一细瞧,众人中间那位……盔甲十分华美精致:大鱼啊!此时偏偏那人护卫又被乱箭射死了两个,贾赦一扯缰绳,吆喝道:“跟我来!”

    结果不言自明,他们得手了,然后也迷路迷得七荤八素……他们又跑得太快太急,都没有叫上老兵跟上来,可不就吃了大亏吗?

    顺便一提,贾赦带着的这几十号兄弟,全是勋贵之后,可能没“贵”到贾赦他爹这个程度,却也称得起“将军之子”——只是有不少品级不太高的杂号将军,家里送他们出来为搏些功劳更为搏出个好前程。

    贾赦这一出声,身后兄弟们先后道:我们肯跟着大哥你走,出了什么事儿都没怨尤,前些日子你杀那几个敌兵可真是好身手好谋算!

    却说这哥几个也是真心和贾赦合得来,并处出了实实在在的袍泽之谊。贾赦在从家里出来时,母亲史令仪真是千叮咛万嘱咐,记得多结交些好兄弟,将来能一辈子收益。而后还给儿子塞了好多银子……拿着银钱,贾赦便底气十足,请兄弟喝酒吃肉不在话下,一来二去这些心底还比较纯净的少年们便有了不错的交情。

    听着兄弟们七嘴八舌,硬是没有一句抱怨,贾赦鼻子微微发酸,冲大家抱了个拳,“若是咱们能脱困……”隔了一会儿,他才再开口道,“必不负大家这份情意。”

    于是这群少年们白天通过太阳辨明方位,而夜里有紫微星,只要背着它走,便是南方,便是大营的方向。

    靠着吃半生不熟的肉,嚼草叶、喝猎物的血,一行人走了五天,大家全都有些浑浑噩噩之时,他们终于遇到了前来寻找他们的救兵……

    听说贾赦平安回归,还立了一大功——身着精美战甲的那位,竟是北狄一位王爷的爱子,与贾代善尤其亲厚的一位将军差点热泪盈眶:之前贾代善在喝了酒之后曾多次向他抱怨,自家老太太宠孙子,闹得他这个亲爹都难以管教,长此以往这孩子将来未免堪忧……

    他回了自己的营帐,便给贾代善写信报喜去了。可惜这位将军高兴得也太早了!

    归来的这些少年除了饿惨了渴惨了之外,身上的伤口都有些恶化,不过仔细休养一番也就没事了;而贾赦的伤就略微棘手了,他伤在肩上,原本只是皮肉之伤,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因为这几天愈合得不好,伤口溃烂发炎,再往下一些要是伤到筋脉……贾赦也就不得不和大营告别了。

    随军的大夫大多擅长外伤和骨科,却也殚精竭虑,几乎手段用尽,才把贾赦肩头的烂肉清理干净。原本只是个枪尖戳出的小窟窿,如今算上包裹的白布,两边肩膀的样子都不尽相同了——可见究竟挖下去了多大一块肉……

    不过这些都不能害到贾赦的睡意,他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还是疼醒的。

    活动不便,加上昨夜大夫也说了,得好好休养不得再莽撞,贾赦便有些心烦,不过转念一想,他杀了个北狄小王爷呢,人家没了脑袋,他只是肩膀上少了块肉,实在太值了呀。十六岁的少年难免也得意洋洋起来:回去可以和爹娘显摆一下啦。他们有个勇敢的好儿子!这么一琢磨,贾赦就止不住笑意,然后……他就饿了。

    京中圣上得了战报,笑眯眯地拿给当值的贾代善观看。

    贾代善在宫中举止言行一向恭谨镇定,谢过圣上,回府后就有些原形毕露了,当着担惊受怕了好些天的妻子史令仪,叙述完证件事儿,还假惺惺地骂了句“胡闹”。

    史令仪舒心之余,也毫不犹豫地拆穿了丈夫,“老爷,赦儿既是胡闹,你嘴角往上挑又是做什么?”

    没过多久,贾赦跟着回京述职北疆大将军一起返回了京城。在进宫面君后,贾赦喜气洋洋地回了家——圣上金口玉言地夸了他,颇有乃父之风。

    进了家门,当天休沐的老爹贾代善却用马鞭来迎接凯旋而归的儿子。

    实际上,贾赦当初真是太冒进了,若是那人并非真是逃跑,而是使了一出诱敌深入,引诱他们前去,却又埋伏等着他们自投罗网又怎么办?那时,得意洋洋的便是北狄那位王爷的爱子了。

    贾赦事后想了挺多,也想到了若是那人乃是诈败,自己定然凶多吉少,当时也惊出了一身冷汗。所以被爹抽几下……抽也就抽了,老子打儿子也没地方说理去,何况他抽得还挺……有道理的。

    史令仪捏着帕子,在边上看着,心里觉得差不多了,才扑上去扮好人,“老爷,息怒,别气坏了身子。”

    贾赦“哼”了几声,便冲着亲娘笑道:“爹都打了我好几下,娘才过来救儿子,一看你们就是商量好,让儿子长个教训嘛。”

    贾代善和史令仪闻言,面面相觑。史令仪干脆躲开几步,“看来你爹抽得还不够。”

    果然母亲话音一落,一鞭子便抽在了自己的后背上——虽然也疼,但肯定不会落下什么伤,最多就是肿一阵子罢了。贾赦“唉哟”一声,压低身子往前一扑,双臂一合,就抱住了亲爹的大腿,“儿子知道错了。”

    看着儿子如今依旧包着的肩膀,贾代善哪里还狠得下心——虽然他待两个儿子比不得小女儿那样和颜悦色,但也是尽心尽力,多为他们考虑了。

    贾赦又道:“儿子……知道错了。咱家看着风光,却是树大招风,儿子以后也不会再胡闹犯浑,惹爹娘烦心。”

    贾代善定睛看了儿子半晌,忽然问向妻子,“这还是咱们赦儿吗?”

    史令仪上前,微微俯下~身子,捏住儿子的脸蛋狠命往左右一扯,再忽然松手,瞥见儿子满口整齐的白牙,她才道,“看着好像没错啊。”

    贾代善终于撑不住,看着儿子笑了,“越发死皮赖脸!”

    贾赦也道:“大营里那些父子兵都这样。他们才是不容易。”说完,又腾出只手捂着自己的脸蛋,“娘这招比爹抽我还疼!”

    史令仪眨了眨眼,“这招如今连你妹妹都不屑使了。”

    晚上,才个把月没见的兄妹三个便凑在一处玩耍去了:贾赦抱着妹妹,给弟弟说去北疆趣事。

    而贾代善史令仪夫妇俩在感慨之余,极是欣慰。

    贾代善道:“虽然还嫩了些,好歹懂事了啊。”

    史令仪也道:“可算放下心了。”

    儿子让夫妻俩放心了,而几天后一张请帖却让史令仪背上汗毛倒竖:这请帖来自费家,无论是贾家与费家都没什么往来。

    费家的老太爷和太祖爷有半师之谊,若非这位死得太早,费家也定然是个显赫世家,虽然如今他家也颇有声望,子孙之中亦有数人为官,却少有人在京中任职。

    前世这家的女儿嫁给了圣上的嫡孙,太子的嫡三子……也就是若干年后被废掉的那位——他虽然排行第三,却是其父实质上的嫡长子,因为前面两个兄弟全都夭折了。

    前世宁荣两府便是因为投靠这位而落得抄家夺爵,这一世……实在是不想再和他扯上什么干系了。只是自家如今声势极好,儿子成才,反倒让人青眼有加了。

    好在这请帖也不是单请她一个。史令仪静下心来琢磨了一下,与这家人不必往来亲密,只要保持份善意,存些脸面,将来在宫中有个肯通消息的人……似乎也还不错?

    只是这分寸就极难拿捏得合适了。




☆、第26章


    心思已定,史令仪寻了花笺;亲笔写了回信;再打发身边妥当的陪房给费家送了去。

    贾赦肩膀还没养好;在家也闲不住,等弟妹下课,便拉着他俩说话——贾政十一;贾敏七岁,吴先生为这两个年幼的好学生都留足了闲暇时光。

    如今贾赦在一双弟妹心里可是顶顶威风的英雄;看见亲哥哥眼睛都是晶亮晶亮,贾敏更是揪住大哥的袖子央求他继续讲故事。

    贾赦揉揉妹妹的小脑袋瓜,“今儿大哥跟你二哥有事儿商量,明儿大哥带你骑马怎么样;”

    对于贾敏来说;只要哥哥肯陪她就好,至于说话还是玩耍,她倒不怎么挑剔。

    于是她痛快地点了点头,“大哥,说定了哟。”

    而贾赦跟弟弟商量时,也没刻意避开贾敏,“二弟,你说我用不用送点东西给水家妹妹啊?”

    他回京的时候,家人已经去过北静王府了,他单独再走上一遭,好像也不太妥当啊。只是水家妹妹和她大哥一向亲厚,世子这一去,水家妹妹本就细瘦的小身板,如今更是单薄了吧——这么一想,贾赦顿时心疼不已,这才特地向二弟问计。

    贾政眨了眨眼睛,憋了半天还是没忍住,“这还用问?”娘总说我呆,大哥你比我更呆,你们都换了庚帖了,正经送点东西还担心个什么劲儿?

    贾敏正抠着她大哥手掌上茧子,“大哥……不想让爹娘知道?”说着,笑得极甜,“大哥不好意思啦。”

    一句话,就高下立判。

    哥俩心有默契:不愧是小妹!

    贾敏又笑道:“过些日子娘还得给北静王府捎东西,大哥你把要给水家姐姐的东西拿来,和我的针线包在一起吧。”

    贾敏这个“过些日子”说的便是等北静王世子出殡之后,而后北静王府中人多要齐衰一年,好在婚事已定,水凝得三年之后,年满十六方能出阁,只可惜世子他那没过门的妻子——必是清冷一生了。

    没等到“水家妹妹”收到礼物的回应,贾赦便又返回北疆:儿子在家里休养了一段时日,肩上伤处大致痊愈,贾代善与史令仪也跟着松心不少。

    却说几日后,史令仪按着费家的帖子准时赴约,除了嫂子史氏,便只有南安王妃还算熟络、有些往来——自从父亲史靖告老,韩夫人便极少出门;嫂子王彦以及金陵王家、薛家身上诰命品轶还不能让费家看得上眼……

    贾敷这几天又病了一场,不重,却又让母亲史氏没怎么睡好。

    这孩子乖巧懂事,又温和有礼,和自家政儿敏儿都极合得来,史令仪也有心跟嫂子史氏多说几句,话里话外便是孩子们练一练骑射,晒晒太阳吹吹风……莫说政儿,连敏儿都比以往壮实不少。

    史氏一向把贾敷这个长子当成命~根~子,总不舍得孩子吃苦受累,估计也是儿子病得让史氏决定“搏上一把”,这回听得心动,更是主动央求,请弟妹史令仪回府跟国公爷商量一下:政儿练武时能不能也叫上敷儿。

    史氏的眼光见识,甚至强于前世的史令仪,她家老爷贾代化外任,只是巴州刺史,而史骞外放便是扬州刺史……她也大致看得明白,自家老爷在圣上心中究竟是个怎样的位置了。

    荣府眼见着蒸蒸日上,就该让儿子和荣府的兄弟们多亲近一二。至于敬儿在宫中跟着十皇子,能学到的恐怕更多,前程更是无需担忧……史氏也并不怕荣府将来会彻底压住她们长房这一脉。

    妯娌两个正在亭子里说着话,南安王妃特地寻了来,笑道:“妯娌两个躲在这里说话,可叫我一番好找!”

    四王八公如今只有北静王府和荣国府堪称“简在帝心”,南安王府处境要略逊于前面两家,却高于其他九家。南安王妃其实也不耐烦跟着那几家的王妃和夫人凑做一堆,寒暄几句便主动过来找两位史夫人说话了。

    史令仪因为丈夫贾代善官职之故,应酬时也鲜少出头,不怎么和其他人家的女眷们说话,却又不错礼数,平平和和地待到散席为止而已。史氏因为丈夫不在京城,行事更是低调。这两位和四王八公里其余几家也谈不上亲近。

    多了南安王妃,三个女人的话题便心有灵犀地直接奔向了儿女亲事……南安王妃的长子如今也十六了,早年宫里还发过话,说是自有安排,当年颇为自得的她如今却很是忐忑——忠顺王府的郡主跟自家儿子年纪相配……家世门第也挺相配。

    但说老实话,郡主哪怕有皇后照顾,她这种性子,能欣赏能包容的人总归是少数。

    史令仪听着“别人家的糟心事”却一点也幸灾乐祸不起来:谁愿意半个亲朋即将被人拖后腿啊?而且她越听越觉得这事儿……估计要准了。

    南安王妃也是憋得狠了,把苦水一倒,再喝了盏茶,费家的几个体面的大丫头便一起到来,请她们移驾前厅——三人精神一震,重头戏来了!

    其实在场的诰命都对费家这位姑娘颇为好奇——圣上近日下旨,将这姑娘指给了自己的嫡孙,太子实际上的嫡长子。

    费家姑娘迎着众人各异的目光和心情,隆重出场……结果没有一刻钟,她就让众人齐齐升起一种“难怪圣上会取中她”的敬服心情。

    这姑娘和前世的印象完全吻合。史令仪如今已经能想得挺远了:这样的女孩子定是费家尽全力培养出来,又指给了圣上嫡孙,将来……与自家子孙协力,定能给费家创出一番鼎盛家业来。

    在京城之外,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费家出挑的子孙的确不少,前世时却大多折在了若干年后的那场夺嫡大战之中。费家这姑娘也是个周全妥当人,可就是太贤惠太识大体了,反而不能及时拉住她当了太子的丈夫……还落得个终生无子无女,晚景凄凉的下场——与此同时,她的丈夫庶子庶女加在一起足有二十个。

    看着费家这姑娘,史令仪不由想起了薛家,也有让女儿入宫,替自家搏出场锦绣前程的心思。这条路哪是这般容易?皇家之人皆薄情,单凭一副好相貌又能让宫中贵人留情多久?

    这一琢磨自然又想起前世的孙女元春……直到回了府,史令仪也依然消减不掉心中的惆怅。

    等见到晚归的丈夫贾代善,史令仪将今日见闻大略一说,贾代善无愧武人本色,“他家想得美!”

    而半个月后,皇后果然做主,将忠顺王府的郡主许给了南安王世子。

    数天后,忠顺王府门下另一位大将,因为战事不利,而遭到圣上训斥。因是明旨,满朝都知道圣上对忠顺王府所言所行有所不满了。

    忠顺王府中,世子垂手站在他父王身前,郁郁道:“儿子知错。”

    王爷轻叹一声,“你还年轻,这不算什么。以后记着小小内斗并无妨碍,可当对上外敌之时,切勿再‘私心太重’。”说完,又安抚儿子道,“圣上早对咱家有了防范之心。”

    世子年轻气盛,会争一时之气,终归脑子不慢,“圣上难道连咱家也容不下了?”

    王爷摇了摇头,“圣上仁厚……不会不顾皇家颜面。”顿了顿,又意味深长道,“且看翌日吧。”圣上这些年最为宠爱的贤妃母子可所图不小,十皇子的伴读又是宁国公之孙,荣国公贾代善之侄,若是贤妃母子真的闹上一场,宁荣两府难得善终。

    “要敬重荣国公,他是你长辈,向他的长子服个软最好,也别忘了向圣上认个错,”王爷隐晦地提点了下儿子,“不要心急。”

    世子此时忽然觉得,原先他以为父王胆小怕事,如今看来这是……后发制人呐!

    连最强敌亦偃旗息鼓,荣府自然过了三年安稳平和的日子。

    十九岁的贾赦也结束了他充实无比的四年北疆生活,回到京城在太子左卫率府中充任百夫长——贾代善统领天子禁军羽林军,其子则在太子身边……圣上这份器重与信任之意还有谁看不出来?

    荣府再一次炙手可热,京城一些权贵人家一琢磨:长子贾赦这就要成亲了,次子贾政还没有准信儿呢。

    史令仪再一次不胜其扰,回复铺天盖地而来的帖子都回得手软口干。其实次子的婚事,她早和丈夫贾代善商量过,相中了嫂子王彦的内侄女王咨。

    这姑娘的祖父乃是翰林学士,父亲则是吏部考功司郎中,看看嫂子王彦,不难想象王家家风家教如何,这家人不显山不露水,对两家尤其是一双小儿女而言,是门十分实惠又妥当的好亲事。

    议定亲事,史令仪便和次子坦诚相告。贾政刚开始听说是王家的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