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索额图竟然知道这事儿,这其中恐怕还有什么隐情!


第226章 刁蛮公主76
  建宁困惑的问道:“索大人这是何意?你知道我玉佩的下落?”
  索额图露出轻松一些的表情,说道:“这么说; 三公主是亲口承认玉佩丢失了; 不过那玉佩现在可在反贼的手里; 若是皇上知道了此事,就算三公主再怎么受宠; 皇上少不得也要怀疑三公主与反贼有勾结,这可是动辄杀头的大罪呀!”
  建宁心想,他所谓的反贼就是天地会了吧?江南一直有反对清政府的组织存在; 当年那个茅十八; 以一人之力也确实做不到劫法场那么大的事; 会连合天地会的人也是预料之中。
  建宁问不可思议道:“索额图,你是在威胁我?”
  索额图连忙叩首道:“老臣不敢; 老臣万万不敢; 只希望三公主看在太子的面子上; 帮老臣一帮; 若是能渡过此劫,您就是老臣的大恩人呐!还请三公主三思; 不要拿自己的前途与老臣的性命做赌注啊!”
  他口中说着不敢; 其实仍然是句句威胁; 他的意思就是说,若是他的性命堪忧,那也要把她的前途毁掉是吧?建宁从来不觉得一块玉佩能代表什么; 不过这个索额图竟然知道此事,说不定他还与江南乱党天地会有勾结; 那就不得不重新审视于他了。
  建宁盯着他,索额图明明是那个手中抓了她把柄的人,但是竟然被盯得有些心虚。不过他算准了建宁不会将这件事置若罔闻。皇子皇女们证明自己身份的玉佩,本应寸步不离身的戴在身上,有时候见到玉佩,就相当于见到了本人。而现在三公主的玉佩竟然在江南乱党的手里,这件事情若捅到皇上面前,她就是跳到黄河都洗不清!皇上又一向最恨那些乱党。
  索额图想的没有错,这若是换作别人,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这个错处都足够被威胁了。但是建宁不然,她不觉得自己的玉佩是在哪就可以把她定罪,那只不过是自己弃之不用的一个物件罢了。但是这件事情也证明了,索额图他还留了底牌没有亮出来,这些他隐藏起来的势力,在他落马之后可能会成为隐患,不如一起全都消灭来的痛快。所以建宁决定,如他所愿,陪他周旋下去。
  她说道:“好吧,我向皇上去求情,至于结果如何,索额图,你就自求多福吧”
  索额图激动的道:“老臣谢公主殿下!”
  皇上的雷霆手段,让大家都看到了他是有意在惩戒和铲除索明两党,这个朝廷有谁能一言九鼎,这个人只能是皇上,而不可能索额图或者是明珠。但是对比明珠以及那些结党营私的人,皇上对索额图可谓是法外施恩了,没有抄他的家,搜他的府,而只是让他告老辞官,就将他之前的功过相抵。算是给他留下了一个天大的面子。
  索额图则心有余悸的想:这还是三公主在皇上面前求情的功劳,否则以皇上的性格,必然是要他和明珠一样的下场。再看明珠,还一直蹲在天牢里呢!皇上已经说了,不会杀明珠,而是让他在牢中颐养天年。
  以他做的那些事情,能够保全这条性命,对索额图来讲就是目前最好的局面了。储君还是他的外孙,太子的位子是坐的稳稳当当的,索额图只要这条命还在,他只要熬死了康熙,熬到太子登基,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而且别人看到皇上唯独对索额图法外开恩,自然也不敢来落井下石。
  这一年,官场经历了大波动,上书房主理内阁事务的大臣也经过了大洗牌,明珠倒台,索额图告老,陈廷敬去世。上书房注入了郭秀,于成龙等新的血液,周培公任新的领事卫内大臣的职衔,成了名副其实的周相。
  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几位相继成年的皇子也入朝,帮办朝政。
  如今这个时局,当考官收孝廉的钱,当军官就吃空额捞军饷,收捐赋的地方官有的竟敢将火耗加到二两……大清江山官场上的贪污腐败,该痛加整顿了!
  于是康熙让几个成年参政的儿子在六部之中自选一部前去历练的时候,心里怀着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想法,太子直接选了吏部。这是别人想选又不敢选的。
  众所周知,皇上要整顿吏治,不过这些旧习陋弊已经积累已久,早在顺治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想要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还可能把全天下大部分的官员都得罪。
  众皇子们都想在皇上面前一展长才,自然不会选择吃力不讨好的去处。但是对于太子来讲,从小建宁就教导他,发现了问题,不能逃避,而应该迎难而上,这种弊端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应该革除的,而不应该放任下去,放任下去的结果就是只会更加蛀坏了大清的江山。
  太子觉得自己不论花多长时间,也要把吏治整顿清明,他就算是做了一件不后悔的大事。
  康熙对太子的这种态度十分嘉许,给他指派的帮手也是能人干吏,协助太子共同在吏部做出大动作,让他们放开手脚澄清吏治。
  当然,他别的儿子们也当即表示愿意为君父分忧,但是有太子珠玉在前,一个是真的想将大清的江山治理好,另外这些则是为了讨好这个父皇,才被迫接下得罪人的差事,两厢一对比,康熙更觉得太子难能可贵。
  康熙从建宁那里得来“索额图与反贼天地会有勾结”的消息,还让人重新调查索额图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在京外培植的势力,发现他果然跟江南官场很有勾连,而那天地会的大本营就扎根在江南。自古都说官匪是一家,要说他们没有关系,康熙怎么都不会信。
  康熙四处都有眼线,当年第一次南巡的时候抓获了几个天地会的小头目,后来又将他们放了,这几个人之中就有被朝廷策反的。如今那几人也成了天地会的核心人物,从给朝廷合作的消息上看来,他们对索额图的存在却一无所知,可见索额图藏得特别深。
  但是也有其他侧面的证据能看出端倪,比如,朝廷对这些前明余孽一直都有追查,近些年来,有风闻说他们进入了南京,但是当地知府每每有了眉目就会被撤差调任,弄的这件事情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朝廷中谁有这么大的能量,可以随意的撤换知府,只要顺着找下去就不难发现,江南官场的裁撤和升迁,之前几乎都是被索额图一党所把持的!
  康熙越查越对索额图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直接将他碎尸万段。像索额图这种心有二心的乱臣贼子,直接定他谋反,诛他的九族也不为过。但是康熙投鼠忌器,怕打了老鼠伤了玉瓶。索额图的那么多罪状,早就让康熙知道他有不臣之心,但是他毕竟是皇后的母族,若是把他的脸面都扒得干干净净,那太子也不好自处了,特别是在阿哥们渐渐长大了之后。
  康熙只能让人加紧去捣毁天地会,只因他又要筹备南巡了。
  这次南巡,是他多年来的愿望。他要向天下显示,大清入关以来,数十年苦心经营,如今,终于有了这四海升平,万民安居的大好局面。
  他要代表大清,祭奠明太祖朱元璋的皇陵,以收复江南士子之心。他要亲自访查江南的吏治民情,游览南京这六朝金粉之地,做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华天下共主。他要向四方诸国,显示自己的国威军力。他要在经过山东的时候,拜祭孔庙,以尽收天下文人之心。
  康熙想得很多、很多,如果说他即位以来除鳌拜、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北部边患葛尔丹和沙俄等等,是武功的话,那么,这次南巡就是他在文治上的一大功业,也是他即位三十年来,一直想要实现的梦想!
  康熙三十二年四月,皇上御驾亲视江南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离开北京,向南进发了。这次康熙没有派太子监国,而是把他带着,事实上,康熙是把所有的阿哥都带上了,老大到老十三一个不落。
  这次出行是乘坐龙船,可以经运河、黄河直抵江南,黄河的治河工程已经修缮完毕,如今河道窄了,流速加快,河水挟着泥沙滚滚而下,再也见不到那淤沙漫堤,浊浪肆虐的情景了,河水也似乎变清了许多。
  此刻,康熙坐在大龙舟内,凭窗遥望黄河两岸:只见青草茂长,一片葱绿,岸后一片树林傍着第二道护河大堤。从堤上残留的水痕可以看出,河水水位至少下降了二尺有余。船行几日,千里堤岸,到处是一片浓荫、一片青绿,河水欢畅,芳草如茵。
  一路之上,康熙时而催船前行,时而停船私访,又接连处置了几件大事。时不时地接见驻地的遗老乡绅,倾听民间对政局的看法,所到之处,欢声载道,万民称颂。
  百姓们都说,中华天国,又出了一位贤明的圣君。康熙听了,自然高兴,随从的皇子,大臣,侍卫们,又哪个不高兴呢!
  “姑姑!你在哪儿?!”听到这渣渣呼呼的声音,就知道是胤祥来了,果然他登上楼船,一会儿工夫就前后“咚咚咚”地跑了个遍,终于在船尾的地方找到了正在垂钓的建宁,一蹦一跳的走到她身边,看到旁边的水桶里已经装了几条鱼,胤祥不由得惊呼一声。
  建宁无奈的说道:“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爱大呼小叫的,你呀,刚刚惊跑了我一条大鱼。”
  胤祥调皮的挤了挤眼睛,建宁虽然这么说,连胤祥都知道,她绝对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是浓浓的宠溺,胤祥也和太子一样,最爱往建宁身边跑了,道:“姑姑,我们晚上是不是要吃这鱼?是您亲手做吗?”他的那个模样,看着就垂涎三尺,十分期待的样子。
  建宁没有回答他,而是说:“黄河鲤鱼还是这时候最肥美,待会儿给你皇阿玛也送两条过去。”
  胤祥想了想说道:“那我和姑姑一起钓吧!”说完,又向宫女要来钓竿,和建宁并排坐在船尾,垂钓起来。他平时跳脱惯了,性子又急,还从来没有老老实实的坐在那儿钓过鱼呢。
  建宁就猜他坐不住多久,果然,没有一会儿他又扭扭屁股开始说话,“姑姑,刚才皇阿玛接见沿江的遗老们,还叫我们去旁听呢……”
  建宁不时答应一声,手中的鱼竿却频频有鱼儿咬钩,一会儿的功夫,她的水桶已经满了,全都是又肥又大的大鲤鱼,胤祥这个小话痨桶中还是空空如也,看建宁钓满了一桶,说道:“我看这也够多了,我们回去吧。”说着就要帮建宁搬水桶。
  建宁却笑着说道:“刚才不是说要给你皇阿玛送鱼吗?我还打算让你去送,可是你现在一条都没钓到,等到了御前,皇上若是问起你,你要怎么回话?”
  胤祥小脸微红,建宁说道:“你继续钓吧,不要停,等你也钓满了一桶,就亲手给你皇阿玛送去。”这孩子的性子真该磨一磨了,以免长大了,在康熙面前还是这么毛躁,闯下大祸。
  下午的时候,其他几个小阿哥到处找小十三找不见,听说他被皇姑母拘了,正在船尾钓鱼,一个个都幸灾乐祸地跑来看热闹,这几个小魔王凑在一起,更是将建宁的楼船弄得震了几震,这还是他们不敢在皇姑母面前多加造次特地收敛的结果。
  最后演变成兄弟几个一人拿一支钓竿,排在建宁的船尾钓起鱼来,他们这么大的阵仗,别的船只如何能注意不到,所以有不少人趴在船沿上看热闹。
  胤祥终于在几个兄弟的帮助下,钓满了整整一大桶鱼,几人兴高采烈的到皇阿玛面前献宝去了!康熙很高兴,这几个纨绔子弟们总算对他这个皇阿玛还很有孝心,于是便有了当晚的全鱼宴!就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下,南京城终于遥遥在望了。
  江南总督张伯年亲率南京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圣驾。一尘不染的水泥御道上,明黄绸带飘扬,鼓乐生萧合鸣,廿四门大炮,轰得震天价响。众官员簇拥着康熙,登临新搭起来的高台,接受百官朝贺。
  演礼已毕,张伯年恭恭敬敬地走上前来,跪下行礼:“臣张伯年,恭请圣安。请旨,主上要驾幸哪座行宫?”
  江南几座行宫的布局信息早就呈给皇上御览,康熙想了想说道:“就龙潭那一座吧。”
  建宁知道,康熙特地选这座行宫,只不过是避人耳目用的。康熙早在几个月前就给魏东亭去信,说这次南巡会住在魏东亭家里。恐怕此刻魏东亭为了接驾,已经花光家底儿了,说不定又外借了多少银子,毕竟是为了给皇上住的,以他的性格,最少也要把家中重新翻修一遍。他这么多年谨遵皇上的教诲,不敢贪污受贿,根本没有钱重新建园子。
  康熙听了建宁的话,才想到这一层,决定先知而不言,让魏东亭尽一尽心,等到回京之后,再从私库将银子给他补齐。
  魏东亭的老父亲魏承谟,正是康熙的启蒙恩师,早年受到鳌拜的打压,告老还乡了,康熙对这位师傅多年不见,甚是思念,所以这次江南之行,说什么也要驾临魏府的,所以不如住在这儿方便。
  和康熙一起的有建宁,以及几个阿哥们,出门在外,他们侍候的人特意都没多带,所以这些人住进魏府还是绰绰有余的。剩下随御驾而来的官员们倒是住进了行宫,或者分散在各个衙门。
  康熙特地命钦天监推算出祭奠明朝皇陵的黄道吉日,就在五月初八,这天一早,康熙摆开全副执事、銮驾,向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出发了。
  这一举动,使整个南京城都沸腾了。万人空巷,齐集街头,谁不想瞻仰一下皇帝出巡的排场和风采,谁不想看看大清皇上亲自祭奠明皇陵的盛大典礼。尤其是那些前明的遗老们,那些至今还缅怀前明、坚持华夷之见的士子们,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康熙御驾途经之处,百姓们顶礼谟拜,一片“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身着庄严朝服,坐在銮舆内的康熙,也不禁为这场面感动了。心中感慨,这一步棋算走对了!
  祭奠明孝陵的仪式,庄严隆重,康熙以臣子之礼,焚香酪酒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被叫来观礼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也都在明朝做过官。自明朝败亡之后,他们虽然明明知道,大清的江山是从李自成手里夺来的,但夺来之后,没有交还给朱家皇室的后代,满人却自己当了皇帝。对此,他们总是耿耿于怀,想着为大明复仇。如今见大清皇帝,不远千里来到南京,以臣子之礼祭奠明太祖的陵墓,他们这些壮志未酬的人感动得痛哭流涕,不能自己。
  康熙也感慨颇多,他想起了清朝自入关以来先人们的种种努力,以及他在位这三十年遇到的各种困难,在别人看来,他是个风光无限的皇上,其实他哪次不是险象环生,一步一个脚印儿的走过来。到今日才好不容易江山初定,人心渐稳,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呀。
  如今在这座孤峰顶上,前朝开国太祖已经荒废破败的坟墓边,他这个后世君主前来祭拜,更加能深刻体会到,皇帝为什么要称孤道寡。因为,登上这个位置,就再也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皇上先是一国的主宰,所有人都先视你为君,至于其他的感情,都变得淡漠了。
  康熙的目光扫过他身后的众人,最后定在一个人身上。他比朱元璋幸运,比那些皇帝都幸运,他有一个懂他,信他,还能毫无保留辅佐他的人,他们甚至有着灵魂上的牵绊,一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
  康熙的语调温柔地说:“三格格,过来,跟朕一起给明太祖皇帝上柱香。”
  建宁依言上前,今日她也穿着朝服大装,为表正式,脸上也上着精致的妆容。她脚上踩着花盆底儿,在这满是细碎石的地上一步一步地走过来。
  看着缓缓靠近的建宁,康熙却觉得有些恍惚,仿佛这一刻她穿的是皇后的朝服,一步步向他走近,一时间,康熙竟忘了动作,呆呆愣在原地。
  建宁看出他有些不在状态,他准备了这么久,就为了今日在天下人面前祭拜明太祖,可不能在这个时候出状况,于是建宁很自然的把手递过去,康熙想也没想就拉住她的手,就好像康熙怕她摔倒,特地绅士的搀扶了一下一样,两人相携走到朱元璋墓前。
  太子在一旁亲手点燃三炷香,递给建宁,建宁拜过之后,分别是太子,诸皇子以及大臣们。
  建宁心中也有些感慨,虽然知道她进入的世界不是连续的,每一个都是个独立的世界,就算遇到了同一个人,也是不同次元的存在,不可能一模一样。但是在朱元璋墓前,她也不由得想起了曾经带领明教,抗击元兵的过往,一转眼,她曾亲自加冠的“故人”已经埋冢在此处,而她的存在仍然会继续下去。
  在康熙南来之前,魏东亭已经带着人将窝藏在南京的天地会覆灭,因为有人里应外合,那些乱党几乎无一漏网,全部缉拿归案。
  几件筹划已久的大事顺利办完,康熙兴奋异常,他带着建宁在南京尽情地游玩起来。什么莫愁糊、玄武湖、鸡鸣寺、燕子矾、石头城、清凉山、秦淮夜渡,桃叶临流,有时一天一处,有时一天两三处,转了一个遍!
  他们玩得高兴,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