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岂会不知道毓庆宫的事情,知道她对那些人情往来能够很好的处理,便十分欣慰,笑道:“朕怎么是赚了,各国使节送来礼物,不过是表现两国最近以来的和平邦交罢了。而且为了彰显咱们天朝大国的体面,哪次的回礼都是更胜一筹,所以朕根本没赚,反倒还要自掏腰包补贴他们。”
  说到这儿,康熙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为什么要自掏腰包动用私库,自然是因为这场持续了几年的战争已经将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银子耗尽。
  康熙说道:“眼下国家百废待兴,正是用钱之际。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也不得不为银子发愁啊!”
  眼看着他为了国库空虚而烦恼,建宁忽然想起一事,一拍脑门儿,连忙去翻自己的战利品箱子,在康熙惊讶的目光之下,取出一本让人十分眼熟蓝色皮儿的经书,献宝一样拿过来:“皇帝哥哥,我差点忘了,这是在吴三桂那里搜来的,最后一本四十二章经,你快把它拼上吧,既然是藏宝图里面一定有宝藏,能解大清的燃眉之急。”
  康熙的惊讶不是做假的,军中有他的人,吴三桂挂掉之后,他特地让人好好搜查吴三桂的所有东西,但是没发现任何线索,以为吴三桂已经破罐子破摔故意将书毁掉,没想到早就落到了建宁手里。
  康熙看向建宁的目光十分柔和,说道:“朕记得曾经说过,找到了藏宝图里面的东西也都给你,君无戏言,朕怎么能抢格格的东西。”
  建宁认真的说道:“此一时彼一时,说这话时皇帝哥哥还富可敌国,自然不在意这批宝藏的归属,便随口将它赐给了我,君有赐,不应辞,就当我已经收下了。当时军饷告罄时,商人百姓们尚且捐款捐物,让我十分感动。心里就想,太平盛世可不是靠一个人的功劳。现在国库吃紧,这藏宝图就当我捐献出来的,日后有什么好东西,皇帝哥哥别忘了想着我就行了。”
  康熙愉悦的笑了:“你呀,好吧,看在你这么卖力找理由的份上,朕就收了你这笔捐款!”
  他们找出装着其他碎鹿皮的荷包,把这最后一块拼上,完整的藏宝图终于现出了全貌,康熙立刻派人秘密前往关外挖掘宝藏押解进京。
  宝藏的数额比康熙预测的还要巨大,真正如及时雨一般,缓解了国库莫大压力,解除战争的省份以及有灾情的几个省份有了赈灾款,灾情得以缓解,免除赋税的民众得以休息,社会秩序重新步入正轨。


第202章 刁蛮公主52
  各国使节来朝,那是看到大清的内战大患已经解决; 若是迟迟没有解决; 一直拖垮国力的话; 如今这些送礼朝贺的睦邻友邦就会像一群饿狼一样在边境蚕食瓜分中原的领土。
  外国的邦交虽然初定,康熙仍有心头之患; 那就是蒙古,他知道问题最多的是蒙古,最应该安抚的也是蒙古; 所以决定亲自去一趟盛京; 召见各个蒙古部族的首领; 还得让他们亲眼看看大清国的实力。
  康熙决定带着刚回京不久的五万大军一同前去,干脆来一场军事演习; 这样才能震慑诸盟; 又可以安定人心。
  从京城到盛京; 不远也不近; 又不是行军打仗,皇上的车驾自然得稳稳当当的走; 再加上在盛京停留的时间; 一来一回少说也要花上几个月。
  于是召集倚重的大臣们前来商议; 由谁留守京城处理政务,由谁随驾同去。再将召集诸部落首领,郡王; 贝勒,贝子等前来会盟的圣旨发出去。
  后宫中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建宁来看望太皇太后时,顺道说道,“老祖宗也去吧,整日闷在这紫禁城里,也该出去走走。”说动太皇太后一起去,这是康熙交给建宁的任务,不过看起来没有丝毫的难度,太皇太后根本就是打心眼儿里想去。
  太皇太后高兴的说道:“皇上要起驾盛京了,这个事情好啊!仗打完了,我这心里舒坦,之前兵荒马乱的,我是想去也去不成。这次我老太婆就跟着凑一凑热闹。”
  她一边拉着建宁的手,一边欢喜的说:“我养得花儿最近全开了,走,我带你们看看去。”
  太皇太后愿意凑个热闹,因为那边是她的老家,她没事还愿意回去看看,这次又有皇上跟着,太皇太后怎能不去。
  各个宫里的主子娘娘们自然没人愿意被留下,削尖了脑袋都想要一个随驾的名额,众人一边夸赞太皇太后的花养的好,一边各怀心思,心想怎么才能达成,能得皇上想起自己钦点随驾那才最体面。
  众人正在思考之时,已经有人开口说话了,惠妃说道:“虽然我是满人,长这么大,还不知道盛京是什么样呢。”
  她这话倒是引起太皇太后的思念了,说道:“入冬了,那里到处都是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美不胜收。”
  建宁说道:“不错,盛京那边四季分明,冬天就算是气候寒冷,但是天高云淡,一望无际的辽阔大地足以弥补气候的不足。”
  惠妃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三格格不如帮我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我也想去看看呢。”
  建宁微笑道:“惠妃娘娘说笑了,你是宫里身份最贵重的娘娘,你自己跟皇帝哥哥说一声,他还能有什么不答应的,哪里能用得上我多嘴。”
  听到这份恭维,惠妃捏着手帕子掩唇娇笑,“哎呀,咱们三格格说话向来直接,我要是开口就被皇上驳回来,可少不得再来求格格了。”
  六宫中没有皇后,惠妃是唯一的贵妃,所以在一众妃嫔面前说话倒是很有底气。
  商议过后,除了上书房留着有陈廷敬和几个内阁学士处理日常事务,明珠索额图等大臣都随驾前往。若有重要事务,便将折子快马送到御驾手中。随驾的这些大臣虽然是一次公费旅行,途中仍然要继续办差。
  康熙问道:“接到旨意之后他们都回复了?”
  索额图说道:“都回复了,各蒙古的王爷还说要比圣驾早一天到达盛京,这样才能彰显对皇上的敬意。”
  康熙点点头说道:“葛尔丹呢?”
  三年前,准格尔巴图尔珲台吉已经去世,由王子葛尔丹继承台吉位,在中原饱受战火的时候这个葛尔丹可没闲着。他俘获其叔父楚琥尔乌巴什,并击败和硕特部首领兼卫拉特盟主的鄂齐尔图汗,成为卫拉特霸主,把卫拉特联盟变质为事实上的准噶尔汗国。
  还获得了□□喇嘛的赠号“博硕克图汗”,蒙古诸部信奉黄教,都以获得□□赠号为荣,他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
  葛尔丹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现在其他各蒙古汗国和部盟面对他的虎视眈眈,已经心生惧意,都怕葛尔丹继续东侵,若是照这个势头下去,恐怕过个十几二十年他能统一蒙古。
  康熙自然看得出来,这是一匹草原狼!所以对他的动向尤为注意。
  索额图略一停顿说道:“葛尔丹也回信说会前去会盟,不过……”
  康熙说道:“不过什么,照实说。”
  索额图说道:“不过葛尔丹说要带兵二万前去,字里行间并不像是把准噶尔当成属国,把自己当成属臣,反倒像是自己放到与皇上同等身份,全是为了两国邦交,臣看他很有大逆不道的意思。”
  顺治三年,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朝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所以葛尔丹这么做是想改变要卫拉特及准噶尔部与清朝的主从关系。
  康熙不以为意的冷笑道:“我早就知道葛尔丹会闹出点什么幺蛾子来,本以为他会抗旨不遵,消极抵抗,没想到他倒是有胆前来见朕,那好,朕正要看看他当着全蒙古王公的面做什么,他的狼子野心是否敢暴露出来。”
  明珠说道:“皇上,既然葛尔丹说要带大军前去,我们是不是也适当增加一些兵力?”他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蒙古铁骑可以一当十,若是葛尔丹真有不臣之心,在会盟之时发难,多带一些兵马也能备不时之需。
  康熙问道:“周培公,你怎么说?”
  周培公之前一直在沉思,被点到了名字,才说道:“臣觉得不用再多调兵马,双方的战机都未到,葛尔丹应该不会轻举妄动,若是真有战事,奉天将军手下还有驻兵。带着大军过去劳民伤财,百姓能看见这么多兵马调动,会以为又要打仗了,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民心和局面再次被动摇,就得不偿失。”
  康熙说道:“不错,就按原计划进行。若是如临大敌,别人还以为朕怕了他葛尔丹似的。当年察哈尔王叛乱,朕只用了周培公和几万家奴就将其平定,现在朕有百万大军,枕戈待旦,朕赌葛尔丹不敢怎么样。”
  出发的时候已经入冬了,越往盛京的方向去,天气越寒冷,雪下得也就越大,不过建宁呆在温暖的车辇里面感受不到刺骨的寒风,偶尔队伍停下来时,还能欣赏苍茫雪景,正如诗中描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天命十年时,清□□把都城从辽阳迁到盛京,并修建皇宫,盛京做了二十年的国都。清廷迁都北京后,盛京仍为留都,旧都盛京仍置官留守。
  所以盛京里仍然保留着完整的皇宫,先遣部队早就命人里里外外打扫干净,皇驾和百官来了就可以住进来。
  这天就是御驾到来的日子,圣驾还没到,蒙古各部门的首领已经在宫外等着迎接,泾渭分明的两拨人站在宫门口,最边上的葛尔丹与众人格格不入,明显是被人排斥在外,只有扎萨克图尔图愿意与他为伍。不过葛尔丹才不在意他们的排斥,在他眼里,这些蒙古王公就是仰仗着康熙的鼻息活着,自然对他们十分看不上。其他蒙古王公则觉得他是侵略者,也对他厌恶至极,正是所谓的相看两相厌。
  康熙下车之后,各蒙古王公纷纷下跪拜见,葛尔丹慢了一拍,康熙的目光已经扫过来,葛尔丹的目光对上去,气氛一触即发,一旁的图尔图立刻狠狠的拽了他一把。
  科尔丹虽然也想亲眼看看康熙皇帝发怒的样子,但是知道自己现在还不是对手,只能顺势跪了下来,所有人一同参见,“蒙古各部参见皇上!”
  康熙面上对刚刚的插曲不是很在意,他早就知道葛尔丹其人会桀骜不驯,说不定他想取自己而代之,但是好在他还有些自知之明,不至于一见面就闹得很难看。
  康熙和颜悦色的说道:“诸位爱卿都平身吧,各位王爷真是好久不见,当然,在场也有朕从未见过的后起之秀。”
  蒙古诸人都表现得十分热情,表示欢迎康熙会盛京来,而且他们也十分期待接下来的这一场冬狩。
  康熙说道:“哦,对了,老祖宗也来了,你们跟朕一起去接老祖宗。”
  太皇太后从车上下来,正被那群蒙古王公围着热情等说话。太皇太后出身蒙古,见到族人是十分高兴,双方聊得正投机,一边说一边被簇拥着皇宫内走。
  康熙只觉得一错眼的功夫,那个葛尔丹就不见了,他四处看了看,葛尔丹不知何时已经跑到了稍后到来的建宁的车驾边上。
  正在这时车驾停稳了,宫女打了帘子,建宁收拾好自己提裙下车来,见到车旁边伸出一只胳膊,自然而然的就搭了一下。虽然她并不需要,她一个人也能走得很稳。等她下得车来瞧了一眼这人的长相,才发现不是宫中的太监,又有些眼熟。
  建宁只迟疑了一下,就想起他是谁了,“你是……葛尔丹王子?不,我现在应该叫你葛尔丹大汗才对。”
  葛尔丹诚恳地说道:“公主殿下还记得我,我觉得十分荣幸。”
  建宁似笑非笑地对他低声道,“鉴于你曾经的谋划,我想忘也忘不掉。一见到大汗的这张脸,我就能想起那个不堪一击的喇嘛,相信你也不会这么快忘了吧。”
  葛尔丹脸色白了一瞬,有些难看,想来他也想起了那天的情景。不过他很快使自己恢复如常:“公主殿下的确令我印象深刻,十分难忘。想到能再睹公主殿下的风采,所以我来了。”
  建宁诧异的看了一眼葛尔丹,没再理会,向等在宫门口的康熙走去。
  一直注意着这边的康熙,看到他们状似亲密不像是陌生人之间的交谈,脸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第203章 刁蛮公主53
  到达盛京休整几日之后,派兵划拨好猎场; 冬狩便要开始了。
  如果是秋天; 家眷女子们还可以去摘些野果蘑菇采些野味。现在是冬天; 家眷们就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了,多数是等在温暖的帐篷里喝羊奶吃着烤肉; 等待勇士们射猎归来。
  当然,如果女子愿意穿上骑装跟着一同去狩猎也从来不会有人拦着,只是要做好遇到猛兽的风险; 谁带来的谁负责保护。
  建宁既然来了; 就没打算在帐篷里呆着。而且时辰还没有到; 康熙已经派人来催了好几次。
  一身英姿飒爽的红白繁复骑马装配上她颜若朝华,一出现就是全场最耀眼的存在。
  康熙见她到来; 笑道:“这件衣服果然很配你。”这是他亲自挑选命人送去的; 可见康熙不仅文韬武略; 在审美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建宁心有余悸地说道:“这套衣服和配饰很复杂; 墨菊墨香折腾我大半个时辰才穿戴整齐,险些就赶不上猎鹿。”
  清朝入关之后; 为了巩固对蒙古的统治; 从多尔衮辅政到顺治皇帝隔几年就会办一次围猎; 在每次围猎开始之前,会让人在围场内放掉一只鹿,由皇上亲手射杀。
  康熙笑着说道:“那倒是不会; 就算你赶不上,朕也会等你的; 因为朕决定让你带为猎鹿。”
  康熙这话音一落,众人心思各异,别说是各蒙古的王公不明其意,就是康熙身边的文武大臣也没想到皇上会这么做,而且他们互相看了看身边的人,发现都是一副一头雾水的样子,明显皇上事前对谁也没有通过气儿,不知道皇上此举有何深意,还是只是一次临时起意。
  一位蒙古王公心直口快地说道:“这第一只鹿皇上不自己射猎吗?”
  康熙说道:“一头鹿而已,没人规定非得天子动手不可,我们大清的公主同样是射猎的好手,既然今天齐聚一堂,何不让你们见识见识呢。”
  他对建宁说道:“建宁,去吧。”
  建宁也没考虑那么多,微一点头。她身为臣妹,自然是皇上叫做什么就应该听旨。
  下面的人放出早准备好的一头高大的雄鹿。雄鹿也是野外捉回来的,见到这么多人早就吓怕了,一放出笼子撒腿就跑,身手极为矫健。
  建宁想皇上既然让她代为射鹿,她就不能丢了皇上的脸面,很沉得住气。
  于是众人就见到那鹿已经跑出百米开外,这位深受皇恩的公主竟然连弓都没拿起来。
  有一个词叫百步穿杨,就是形容箭法十分高明,而那头鹿已经快跑到射程之外了,有那心急的臣子不得不小声提醒:“三公主,快点搭弓射箭啊!”
  建宁听到了他的话,仍然没有动作。
  别人见了只能干着急,直至那些以射猎为生的蒙古人都觉得那鹿跑得太远肯定猎不到,康熙皇帝要下不来台的时候,建宁才将箭搭在弓上,几乎没用瞄准,那一发箭就已经射了出去。
  在场的许多人看到她犹豫了那么久才射出第一箭,更要命的是连瞄准都没来得及,已经错过了最佳射猎时机。她如此儿戏,根本不可能射到那鹿了!
  有一些大臣们简直不忍看了,这箭肯定是不中,干脆别过头。心中却不由得抱怨道:姑奶奶,如果觉得自己没把握射中,还不早点下手!做做样子多射几箭也好啊!眼见着那鹿都已经跑得没影看不见您才下手,这结果不是明摆着吗!这狩猎的第一下就搞砸,还如何震慑蒙古王公,甚至有些大臣觉得康熙此举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除了康熙唯有一起在抚远军中共事过以及从军中调拨过来的侍卫眼睛不眨眼的看着这一幕,谁都不愿意错过。
  那一支箭并非别人以为的软绵无力,恰恰相反,它刚一离弦已经是裹杂着万钧之力,眨眼间已经射激了而出!箭矢所过之处,草地甚至被那只箭带起的劲风劈向两边。
  那头本以为已经逃出生天的雄鹿被射中了头部,立即毙命。
  广场上静默了片刻鸦雀无声,好一会儿才响起震天的叫好声。蒙古王公现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哪里是现丑,根本就是震慑!康熙身边有这等人才,而且还是养在深宫的大清公主,那么其他人又到了何等地步?
  建宁向刚刚给她提过醒的索额图解释道:“我看这头鹿皮子不错,所以等到合适的时机才贯它的双眼睛,以免破坏了整张皮子。倒是让索相受惊了。”
  索额图连说:“不敢不敢,三公主自有分寸,老臣白担心一场。”
  康熙对侍卫说道:“愣着干什么,这是三公主的第一只猎物,还不去给她捡回来!”随后宣布:“猎鹿已毕,那冬狩就开始吧!还是老规矩,最后猎得最多猎物的前三名,朕会予以嘉奖赏赐。”
  葛尔丹这是出列说:“敢问皇上,这赏赐可否自己要求呢?”
  康熙说道:“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