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他们两人灼热的目光,魏东亭打了个寒战说:“主子和格格但有吩咐,奴才粉身碎骨去办就是了!”


第165章 刁蛮公主15
  回宫之后,因为乾清宫人多口杂; 所以康熙和建宁都到毓庆宫等消息。
  康熙说道:“乾清宫伺候的人太多了; 朕常常刚打一个喷嚏; 别的宫中的有心人就知道了。皇上住的地方竟然还没有你这里门户紧实,看来朕也应该整治整治了。”
  建宁说道:“还不是因为皇帝哥哥圣君宽宏; 就比如黄廷敬那样的太监,咱们明知道他口风不紧,敢向别人传递消息; 可是皇帝哥哥还是顾念他是先皇后的旧人; 在这我是断断不会留着他的; 只因我没有你一样的胸襟罢了。”
  康熙说道:“当时留着他也是没有办法,还不是因为朕少年之时羽翼未丰; 即便是除掉了他; 还会有别人来; 你倒是提醒了我; 现在倒是可以腾出手,让苏麻去整治整治了。”
  两人正说着; 魏东亭一溜小跑进了毓庆宫; 他还鬼鬼祟祟地向后面看了看有没有人跟来。
  康熙失笑道:“小魏子; 你没被人发现吧?东西到手了吗?”
  魏东亭过来给两位请了安,从怀中掏出一个白玉盒呈上来,说道:“主子见谅; 奴才头一次做这种事儿还不太熟练,我是趁着桂公公一个人时从后面打晕他抢来的; 可以确定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建宁接了过玉盒放在桌上,打开盒盖,里面有一本薄薄的书,书函是黄绸镶以红绸边做的,看得出来这书已经很是陈旧了。
  建宁随手拿起来翻了几页,康熙就着她手上看了看,说道:“朕看这书只不过是一本普通佛经而已,等你翻够了,还是交给小桂子,让他给太后送去吧。”
  建宁摒退了众人,殿中只剩他们两人时,对康熙说道:“皇帝哥哥,太后只说要这部佛经,一定没跟你说这其中的干系吧,我却是听到了一些风声,据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那么简单啊。”
  康熙诧异道:“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建宁扬声向外头说道:“请孙嬷嬷进来!”
  话音落下,走进来一位宫装妇人,建宁的奶娘康熙自然是十分熟悉的。
  建宁说道:“孙嬷嬷,你是宫中的老人,可曾听说过四十二章经的传说?”
  孙嬷嬷也见到了建宁手边刻着大字的玉盒子,便知道了此问从何而来,如实说道:“回格格的话,这四十二章经奴才确实听过,不过并不是因为奴才在宫中时间久了听说的,而是因为我夫君他会些拳脚功夫,在江湖中听到过这么个传闻。”既然能做奶娘,自然是嫁了人的,孙嬷嬷虽然在宫中做嬷嬷,也是有假期可以回家团聚的。
  康熙最喜欢一些野史神话,听孙嬷嬷说到这儿,顿时大感兴趣,说道:“是何传闻?孙嬷嬷你就直言说来,让朕听听。”
  孙嬷嬷说道:“奴婢也是道听途说,不知道是否真实,据江湖传闻,这四十章经之中,藏着大清国的龙脉所在,而且还伴有一个巨大的宝藏。”
  康熙坐直了身体:“当真有这江湖传闻?朕怎么从来没听说,若当真如此,这牵连的可就大了!具体还有什么说法,你只管说来。”
  孙嬷嬷说道:“奴婢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只是听说了这么一两句而已,但是奴婢在宫中这么久,也从来没见过听过四十二章经。”
  康熙看出她所知有限,并不是有意隐瞒,不过就只那么一点,就足够让他重视了,如果只是个传言也就罢了,万一是真的,江湖上有这种风声,也就是说民间有这种风声。
  他挥挥手说道:“你先下去吧,今天的事不要再和任何人说起。”
  孙嬷嬷出去之后,殿中又只剩下他们二人。
  康熙问道:“孙嬷嬷的这话你信了吧,怪不得要把送到慈宁宫的经书截下来。”
  建宁点了点头说道:“宁可信其有啊。”
  康熙手中翻动着这本书,又是细看,又是放到烛光下照了照,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妥。
  建宁说道:“虽然是江湖传闻,但是空穴未必来风。且不说龙脉之事听着就有些虚无缥缈,只要宝藏是真的,岂不是很好玩!所以我觉着,这经书咱们好好研究,说不定真能看出什么异样来。”
  康熙说道:“看来这所谓宝藏倒是勾起了你的兴趣。这经书只这么一本,已经在这儿了,不论是火烤水浸还是有什么密码文字,只要多折腾几天,都不至于一无所获。”
  建宁心想,玄烨果然聪明,这经书到了他手里,秘密应该保留不了多久就会被发现了,她倒是希望他快点发现,好能有兴趣去集齐其他的。
  建宁说道:“皇帝哥哥不如闲暇的时候稍微花点心思,若是真有宝藏挖出来,到时候分我一丁点儿,我就心满意足了。”
  康熙却想到的更多,他皱着眉头说道:“你说太后是真的要看佛经,还是刚好也听到了这个传闻?既然是江湖传闻,她一个深宫妇人怎么会知道,这件事连皇祖母都没有提过一句半句。而且,太后怎么知道鳌拜府上会有本书呢?”
  他身为天子,富有四海,对于宝藏之事他倒是不在意,所谓的龙脉才是他在意的。
  建宁说道:“这我倒是猜不到,也很难说,不过,本来要送到她手里的经书,半路被我们拦截了。只要看她是若无其事还是大发雷霆,就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十分重视这本书。非得到它不可了。”
  康熙说道:“不错,我们可以看看太后的反应如何。”康熙一笑道:“只不过小桂子就比较倒霉,少不得要让他背一个办事不力的黑锅了。”
  康熙翻了一会儿佛经,又查看了这书外面的书函,总觉得这书与鳌拜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要不然太后怎么会知道书在哪个府上?
  若是平时,他有这个困惑倒是可以直接去问太后,挂名的母子两个平时感情还是不错的,至少康熙之前单方面以为如此,但是今天他和建宁一起劫了本该进给太后的东西,便有些心虚不想去问。
  建宁又看了看那些黄色的书函说道:“听说旗人对自己的本旗都十分有归属感,更别说是旗主的了,看来连鳌拜也不能免俗,就是一个书套子也要特意做成镶黄的颜色。”
  康熙受了她的启发,有了灵感恍然大悟道:“对呀,鳌拜是镶黄旗的旗主,这四十二章经应该不止一本,这薄薄的一册怎么能写得完整部经书呢。”
  他虽然不信佛,但是对佛经也略有了解,《佛说四十二章经》是天竺传来的佛教原始典籍之一,这所谓的四十二章经至少有四十二章,这本书是汉文版的,他随手翻了翻里面只有五章。
  康熙说道:“如果不止一本,那就是每个旗主那里都有一本,明日上朝我问一问康亲王他们就知道了。”而且若经书中真的藏有秘密,那持有之人应该知道的更多才对。
  建宁开心的说道:“那就太好了,皇帝哥哥还是先专心看看这一本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吧,一本小小的经书,其中到底有什么机关,我真的好想知道,如果能亲手把这个秘密揭开,那就更是再好不过了。”
  康熙反正今天说给建宁放一天假,干脆自己也不去看什么折子了,专心参透这经书的秘密,他将整本镶黄旗的四十二章经看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又分别将经书放在火上烤,放在水里浸,几经试验之后,终于在书皮儿的夹层里发现了不同寻常的东西!
  倒出来一看,是几块碎羊皮,拼起来是一块地图的其中一角!
  建宁睁大眼睛兴奋道:“这是藏宝图!看来真的有宝藏!”
  康熙折腾了半天,找出了所谓经书的秘密,也十分有成就感,他看了看那块地图说道:“果然如我所猜测的,照这个大小,这块儿旧羊皮地图也就只有八分之一大小,要想看到完整的地图,需要集齐所有的经书才行。”
  他目光中闪烁着精光,“如果这些碎羊皮真的都分散在八旗手中,那朕要集齐岂不是太过容易了,为什么当初皇阿玛不做呢?”
  建宁说道:“既然六叔也是旗主之一,皇帝哥哥明日问问他,也许就能解惑了吧。”
  小桂子从小是混大的,今日竟然倒霉的黑吃黑被打劫了,还丢失了皇上和太后要的东西,真是走了霉运了!他就算被打的地方仍然隐隐作痛,也得去慈宁宫复命。
  本来想着等皇上空闲了,他求皇上跟他一起去,或许还能从轻发落,但是太后那边听到小桂子已经回宫的消息,已经派了人来传了好几次,他躲也躲不掉,只能硬着头皮过去了。
  小桂子一直以来觉得太后的形象是个很是优雅的贵妇,今天不幸的是他看到了优雅破功的时候。
  太后的眼中几乎要冒出火来:“你说什么,你敢再说一遍?”
  小桂子只得战战兢兢地小声解释道:“本来经书我已经拿到手里了,可是谁曾想到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江洋大盗,好像知道我身怀宝物一般。奴才跟他周旋了几百个回合,差点小命不保,最后经书还是让人给抢去了。”
  到口的鸭子都飞走了,太后心中极为气愤,已是恼羞成怒,她上下打量小桂子道:“我怎么没看出你这个奴才身上有丝毫损伤,你若是胆敢骗我,信不信我将你凌迟处死!”
  小桂子一听说什么凌迟处死就怂了,听说皇宫里的人要杀谁容易得很,只要吩咐一句,他就别想见到明天的太阳。
  小桂子害怕之下,就极能胡编乱造,他都说一句西说一句,让太后也晕头转向,分不清到底是哪方势力前来截走的。
  小桂子又对着太后说了一车好话,太后对他的杀意终于有所松动:“好吧,我就暂且留着你这个奴才,但是你必须把失落的经书给我找回来!”
  “是,是,奴才赴汤蹈火,也要把经书给太后找回来!”小桂子又赌咒发誓了一通,太后才将他放回去。
  等他走后,太后狠狠的发了一通脾气,第二天,康熙只要问内务府要慈宁宫所换的器皿单子就知道当晚是个什么情形了。
  等到太后发过了脾气,彩凤才从里间探头探脑的出来:“太后,什么事惹您这么生气,是刚才那个小太监吗,我看他挺能说会道的!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假太后仍有余怒,说道:“这些不关你的事,你只要当好你的格格就行了!”


第166章 刁蛮公主16
  第二日一早,康熙去太后宫里请安。
  皇太后也已经梳妆打扮完在等着他; “皇帝呀; 我知道你有孝心; 不过你日理万机,就不必日日过来请安了。”
  康熙笑道:“给皇额娘请安; 是儿臣该做的事,不论多忙,都不应该半途而废。”
  太后欣慰的点点头; 又与他闲话家常起来; 还特意绕开最近发生的事说起别的。好像昨日失经书亦是对她没有丝毫影响。
  但是太后不提; 康熙不得不提起,说道:“太后要的那部经书; 本来小桂子已经从鳌拜府中查抄出来; 但是没想到运送回宫的途中; 又将它遗失; 朕手下办事不力,还请太后见谅。”
  太后淡淡的说道:“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 小贵子昨天已经过来请过罪了; 不过是一本经书; 丢了也就丢了,皇上又何必特意提起。”
  康熙说道:“太后一向心如止水,很少向儿臣要什么东西; 这次难得开口。小桂子是朕的人,他办事不力; 便是朕的失察,自当向太后请罪。”
  太后说道:“皇帝太过谦逊了,不过是手底下人的过错,皇上万万不可太过自责。”
  康熙说道:“是,儿臣谨遵皇额娘教诲,不过既然皇额娘有心钻研佛经,朕已经命人将大内所藏的珍品佛经都给送到慈宁宫来,虽然可能比不上您亲自指要的那一部,但是这么多藏品也够皇额娘专研一段时间了。”
  太后皮笑肉不笑的扯了扯嘴角:“皇上有心了。”
  康熙若不是让内务府新调了太后宫里换器具的单子,就真以为太后毫不在意呢。
  她换了那么多瓷器摆件,难道不是因为心情不好给砸了吗!
  但是她越这样欲盖弥彰,康熙就越觉得其中有问题。早就知道宫中人是各怀心思,不止犄角旮旯连门后头都藏着不少心眼。但是这一次他意识到从小就对他十分慈爱的太后也不知道存了什么心思,就十分难以接受。
  这时彩凤格格应该是才起床不久打着哈欠走了出来,说道:“皇上吉祥,您又这么早就来给太后请安了!”
  康熙道:“免礼。”他不经意间看到太后的神色从彩凤出来之后立刻变得有温度了很多,便若有所思起来。
  彩凤可能是还没有太过清醒,又因为在宫中呆得也久了,胆子变得大了很多,说道:“皇上每日起得这么早,不困吗?您每日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来给太后请安,害得慈宁宫上下也不能睡懒觉。”
  康熙听了她这话,心中微皱眉头,但是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太后则厉声说道:“放肆!皇上的行程岂容你置喙,我看你的胆子是越养越大了,还不快向皇上道歉。”
  谁知道彩凤好像是并不害怕太后,只不过俏皮的吐了吐舌头,收敛了之前脸上慵懒的神色,“皇上,奴婢知错了,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别和我一般见识。”
  康熙面色一直温和,说道:“你年纪还小,爱睡懒觉也是有的,朕怎么会与你认真呢,起来吧。”他虽然对这彩凤在说话,但是眼角的余光一直留意太后。
  果然见他不打算追究,才一副松了口气的样子。
  康熙又说道:“朕不但不会生你的气,你在慈宁宫中能为太后解闷,朕还应该奖赏你才对,你要什么赏赐啊?”
  听到皇上这样说,彩凤极是兴奋,不过她先看了太后一眼,见太后点了点头,她才说道:“彩凤跟着太后,什么都不缺,只希望皇上下次出宫玩的时候也带上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康熙只是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看来昨日他的行程太后宫里已经知道了。
  太后显然不觉得彩凤的提议有什么不对,这时也说道:“你们小孩子贪玩,偶尔出宫可以,但是要注意安全。”
  康熙说道:“皇额娘说的是。”
  太后又说道:“彩凤虽然是我的义女,但在辈分上也算皇上的妹妹,我身边只有她这么一个,皇上别怪我多心疼她一些,皇上也不要眼中只有三妹妹,偶尔带她玩一玩,看着你们兄妹和睦,我就别无他求了。”
  康熙自然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去反驳太后,欣然同意,表示以后会多加照看这位小妹妹。于是太后与彩凤都十分满意,如此,有了康熙这话,彩凤偶尔出入乾清宫找东西就顺理成章了。太后深信皇上手中也有四十二章经,这个宫中,她作为太后可以横行无阻,唯有皇上的寝宫和议事的地方是她不应该随便去的,所以才将任务交给彩凤格格。
  太后手中其实已经有三本四十二章经!这个太后其实是神龙教徒假扮的,其中第一本经书是从教主手中带来作为参照样本的。听说这第一本经书是当年洪教主从一位大官旗主手上抢下来的,不仅因此得知了四十二章经的秘密,还顺道抢下了那为旗主的小妾,就是现在在神龙岛上呼风唤雨的洪教主夫人。第二本是从董鄂妃的承乾宫里搜出来的,最后一本是她派宫内大内侍卫强抢来的。
  康熙若是知道她手上已经有这么多经书,一定会大吃一惊!可惜他现在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还想着太后近些日子以来性情大变,是不是受到了来自蒙古娘家那一方的逼迫。
  在奉天旧宫里的太皇太后,收到宫中苏麻拉姑的传书,同时收到康熙亲手给她写的信。麻拉姑定时给她通信,汇报宫中和皇上的情况,是太后特意吩咐的。
  太皇太后放下信后,感叹道:“我这个孙儿,做事雷厉风行,很出我这个老太婆的意外呀!”
  她的儿媳妇辈没剩几人了,建宁的生母敬太妃王氏算是一个,因为这些年来心如止水一心参佛,倒是很和太皇太后的眼缘,所以走到哪儿也愿意把她带在身边,这时敬太妃正侍候一旁,柔声问道:“不知道宫里发生什么事了,让老祖宗有这么多感叹?”
  太皇太后说道:“我原来想着皇上年纪小,还不能亲政,朝政又掌握在权臣手中,所以只能先忍着等待合适时机。又怕皇帝年少气盛,见有我这么个靠山,忍不住率先发难,事有不成还要反受打击。所以我才躲出京来。心想他一个小孩子,就算是天资再聪颖,也应该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来,而朝中有野心的大臣见我们祖孙分散,相隔这么远,不可能一举拿下,自然也不会轻举妄动,但是没想到啊!”
  敬太妃这时心已经提了起来:“宫中到底发生了何事?”
  太皇太后看了看她说道:“我还以为你真的是心如止水,看来三格格的安慰也会让你担心嘛。”
  敬太妃苦笑道:“皇额娘别笑话我了,建宁自小就圣眷优容,我从不担心她有什么事儿,她皇帝哥哥比我这个当额娘的都尽心,我是担心咱们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