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钗说道:“京城内的禁军哗变; 我猜王爷当然要求助于城外的两座大营; 不过,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行; 听说那些接管了护军衙门的旗营兵主力就驻扎在城外。”
  胤祥说道:“我也已经想到了; 丰台大营和西山大营的兵将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 他们的本事如何,我心里十分清楚,若是连他们都对付不了; 让人篡了位,那紫禁城里面就更是岌岌可危了。”
  太和殿里雍正正与列为臣工大朝议政; 刚开始并没觉得有什么,可是那几个今日刚刚临朝的铁帽子旗主王爷,竟然与廉亲王同声一气,先是控诉雍正的新政劳民伤财,失掉了多少人心,弄得朝政和地方人心涣散。于是要求什么重新开启‘八王议政’,以后再有什么政令,皇上需要与八王商量着来,也就是要求雍正将上书房和军机处以及他自己专断的权力让出来!而且态度别说恭敬,竟有十分倨傲威逼之态!
  满朝文武大臣,除了张廷玉和马齐两位高官厚禄的首辅大臣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与八王爷那一伙人去据理争辩的!
  雍正见到这样的情景,心寒至斯!心想,这些人既然他好言相劝不听,唯有行使皇帝的武力权威,谁再无端的扰乱朝会,就将之拿下。
  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御林军统领图里深竟然无兵可调!图里深前来回报道:“奴才无能,御林军被隆科多大人派来的护军衙门的人换防了!”
  雍正的心里已经翻起惊涛骇浪,但是他还是将隆科多叫来当面问话,以防误会了他。
  雍正见了隆科多之后,就怒问道:“谁让你换防的,竟然敢私自调动朕的御林军,你好大的胆子,难道你要造反不成!”
  隆科多说道:“回禀皇上,今日朝会出入的人太多,奴才又担着领侍卫内大臣的头衔,害怕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这才增加了防务。”
  雍正带着疑心说道:“那好,你现在就调两旁御林军来,交给图里深接管。”
  隆科多却并不领旨,而是跪直了说道:“今天与会的都是为国尽忠的王公大臣,皇上调兵要来抓谁,依奴才之见,不如不调的好。”
  雍正心下已经明白,今天这事儿,就连隆科多都参与其中,昔日他的心腹爱将已经成了廉亲王那一伙儿的人!
  雍正冷声道:“算朕看走了眼,竟然让你当九门提督!你不要忘了,京城里的兵力有限,城外的丰台大营,西山大营,兵力要超出你几倍!”
  隆科多依然面不改色的说道:“皇上这样说,叫奴才如何受得起!奴才这样做也是为皇上着想,更是为祖宗的江山社稷着想,而且不仅是奴才,就是九门的将士,包括城外的西山大营和丰台大营的将士也是和奴才一个想法。”
  雍正心中已经怒极:“你这又是何意?难道,城外两座大营也与你这不忠不孝的奴才一样,都要造反了吗?!”
  一直在旁边装壁花的五皇子弘昼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能再沉默下去,要把他知道的事情说出来,于是战战兢兢的上前,几乎带着哭腔说道:“回皇阿玛,丰台大营和西山大营的军务,昨日已经被四为旗主王爷带来的骑兵共管了!”
  雍正向后退了两步,险些跌倒在玉阶之上,还好弘昼扶住了他,众人都担忧的道:“皇上!”
  胤祥和宝钗到了城门口之后,守城的官兵不让出入,胤祥下轿说道:“谁给你们的胆子,连本王的驾也敢拦?”那人一见竟然是兵部尚书十三王爷,自然是不敢拦,兵部有权直接辖制他们这些武将,说是隆科多大人吩咐的。
  胤祥冷笑道:“又是隆科多,他做的‘好事’倒是真不少,我看今日过后,你们再也不能见到这位隆科多大人了!给我备两匹快马!我们这就出城!”
  那城门守将连忙应是,让人牵来两匹最好的马,又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十三爷,这不让出入的禁令是否解除?”
  胤祥瞪着他说道:“你连我都敢拦了,焉敢不拦别人?!照样执行!除了我带的人,任何人不准出入。隆科多的命令也不再生效,等今天傍晚圣上自然会派人来传喻。”
  “是!”
  胤祥问宝钗:“轿子太慢了,会骑马吧?”
  宝钗闻言点点头,已经干脆利落的翻身上马。
  两人策马到了丰台大营,发现大营中除了本来的将领之外,又多出了两个旗兵的将领与他们共治军务。
  若来的不是十三爷而是别人,他们这一招兴许还能好使。毕竟昨日廉亲王带他们来时,谎称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旁边还有当今的三皇子五皇子作证,说皇上确实说过让旗兵们共管,正式的圣旨还没下来,先把人派过来。却不知道廉亲王借此偷换了概念,共整旗务和共管兵务可谓是天差地别。
  所以丰台的将领才在圣旨还没到的情况下,一时不察被人钻了空子,如今十三爷来亲自否定这件事,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把那些有不臣之心的都抓起来!宝钗全程站在胤祥身后,看起来只是随同他一起前来,其实是充当个保镖的角色。
  丰台大营可谓十分顺利,到了西山大营,本来也应该一样的,但是不曾想到,一位马上要被押解起来的旗军参将还想着奋力一搏,他身上带着的一个机关暗器对准了十三爷胤祥就要按动下去,但是在他未出手之前,已经被洞察先机的宝钗击倒在地,那暗器也刚好发了出来,不过他已经被击到,所以朝着斜上方的顶棚发射的,众人只听得“咻咻”两声,坚硬的牛皮做的中军大帐已经被戳出了两个拇指粗细的大洞!可想而知,这暗器若是戳在人身上,必然也是两个血窟窿。
  胤祥脸色铁青,以他的身手,这速度若是想躲根本躲不之不及,若是宝钗没有跟来,今天他不死也得重伤,说不定就无法带兵回去擒王护驾了!这人的主子心思好生歹毒!
  西山大营的将领一边懊恼,一边齐齐请罪,“属下该死!”
  胤祥说道:“把他们都押解起来随我一起回城进宫护驾!”
  路上胤祥对宝钗说道:“你又救了我一次,大恩不言谢。
  不过福晋那么喜欢你,大家都成了一家人,我就更不知道如何谢你了。”
  宝钗说道:“王爷与福晋一直对我们薛家照顾有加,恩泽深重,我投桃报李是应该的。”
  胤祥说道:“今日你与我一道已经到了这一步,既然这样,我也就先不送你回去,不如你和我一同进宫,然后我让人送你到太后那里,你有这么高强的身手在后宫保护太后皇后,若是真有什么意外,兵戈相见打到后宫去,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宝钗说道:“也好。”
  太和殿里雍正已经要被他们逼得走投无路,但是他的性格刚硬得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些臣子胆敢如此无礼,更是气得他浑身直颤,就算如此,也不会就这么如了他们的意。
  正在剑拔弩张之际,图里深进来回报道:“回皇上,护军参领薛蟠已经带着手下的参将们将叛乱的护军一起拿下,御林军重新交回奴才管制了,十三王爷也已经带着城外的援军到了!”
  雍正帝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那日宫变过去已经有半个月了,所有参与到其中人员,皇上都给他们狠狠的记上一笔,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先帝的八、九、十这三位皇子自从雍正登基之后就上窜下跳阳奉阴违,虽说是在雍正手底下办差,但是仍然,在收拢和发展自己的势力。
  他们几个这次可谓是彻底惹怒了当今皇上,贬为庶人,改姓名,除宗碟。自己的同胞兄弟犯了罪,尚且要如此处置。助纣为虐的隆科多自然也不会姑息,被一撸到底,关押到刑部待审问罪。
  被关押在刑部大牢中的贾政贾赦几人,这几天就要被定罪,他们还极为不解,不明白为什么曾经主审他们的大人,竟然被关到了他们的隔壁做了邻居。
  京城九门提督出缺,这个职位可是非同小可,必须得是皇上亲信之人,谁若是得到了这个职位,不言而喻,就是得了圣心,从此升官发财无人能挡。
  但同时也是一个烫得有些扎手的职位,没见到谁若是造反,有了这九门提督的支持,就差一点成功了吗!但是这阻挡不了官员们对这职位的热情。
  雍正有了前车之鉴,再选任九门提督之时,自然不仅要他有军事才能,品行也要过硬才行。所以迟迟没有定下人选。一时间京城里想谋这个缺儿的,都是位高权重之人。拼命想往怡亲王,或是张廷玉,马齐处活动。但是他们三人已经位极人臣,岂是金银珠宝能收买的,就是拿都不能往他们面前拿,只能走关系套交情,旁敲侧击的求情。
  当然,若有合适的人选,这几位忠臣还是会向皇上进荐一二,又一次的军机处议政之时,马齐提起九门提督一职不能空缺太久,需要及早选出有能之士来统领九门兵将,拱卫京城,当下又说出了两个人选。
  雍正说道:“九门提督的人选,我已经有了主意,不必再荐。”


第148章 钗在奁中42
  贾家的判决经过一番主审官员落马的波折,已经发下来了。因为皇上曾经有句话让酌轻处置; 所以在隆科多入狱之前就已经判贾珍贾赦罪大恶极依律处斩之外; 贾政和贾琏被判流放黑龙江充军; 至于贾家的家眷与未成年的男丁们,则开恩释放。
  这一结果下来; 贾家众人也算是能够接受,他们从钟鸣鼎食之家,变成阶下囚在这段时间落差极大; 心中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
  薛夫人原来想把他们那一群人; 王夫人; 宝玉,凤姐探春等人全都接到薛府; 但是心中琢磨了一遍; 又觉得这样做不对; 若是他们薛家还像之前是个普通人家也就没什么好怕的; 但是她也要为薛蟠和宝钗考虑,他们家容留犯官家眷; 这一住下; 说不定就是一辈子的事。
  若是因为她这边的亲戚情分; 影响了薛蟠的官途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她让管家去附近街上看看; 就近找个合适的房子,隔壁邻居若是同意租赁那就更好了; 几天下来,终于在不远处隔了两三家儿的位置租赁下一个干净的大院子。薛夫人让人收拾妥当了,直接把从羁后所带出来的人都带了过去。
  薛夫人与王夫人姐妹相见,自然又是一番抱头痛哭,众人一一来见过薛夫人,薛夫人一个个看过去,贾家的太太,奶奶,姑娘,和小少爷们都在这儿了,却一个个神情憔悴脸色蜡黄,想也知道被关在那样的地方这么久,谁的脸色都好不了,更何况又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缺营养。
  王夫人哭道:“妹妹,还好有你,要不然从那个地方出来,我们都不知道何去何从了,原来府里的一切,全被人抄家抄走了,连宅子也被人封了。”
  薛夫人对王夫人说道:“一家人骨肉,说这些见外的话干什么,我若是有一天遭了难,姐姐难道还能不管我不成。你们就安心在这里住着,正好离我府上不远,才隔了三家,有什么事儿走两步就到了,日后咱们说话也方便。”
  王夫人一进到这个宅子里,看到也是窗明几净,但是知道明显不是薛府,心中便有些失望。原来想着这次出狱之后就投靠薛家,宝玉日后也能受到薛蟠的拂照,若是考个功名或者买个官做,贾家日后说不定才有翻身的余地。这下听说离得也不远,又有几分放心了。
  王熙凤等人不知道王夫人的心思,也陪在一旁掉眼泪,“人不落难,也难分忠奸,姑妈一家子好人如我们的再生父母一般,必然受到福报的。”
  邢夫人,尤氏,李纨等人连连附和。
  见众人围着薛夫人亲热奉承,探春却是不敢上前,恨不得把自己藏在地底下不让她看到,只觉得又羞又惭,曾经的两家地位相当时定下的好姻缘,说不定就要作废了,这件事她在狱中之时想都不敢想,一想起来就觉得没法活了,别人都盼着早点儿出来,只有她反倒是不想出来的。
  不过她就算再自欺欺人,薛夫人又怎么会忘了她,叫道:“探丫头,我的儿,快过来,让我看看!”
  薛夫人温厚的手拉过探春,摸着她全是骨头的手臂,不由的就掉下泪来:“我的儿,少年时就让你遭了这么大的难,从此有我在,再也不让你受委屈,蟠儿若是敢欺负你,有我给你做主。”
  探春听了这话,犹如吃下一颗定心丸,忍不住扑到她怀中呜呜痛哭起来。
  旁人嘴上不说,但是心照不宣,一向开朗果决的探春心中担忧的除了与薛蟠的婚事,再没有别的。众人都知道薛家人不是见异思迁的人,但是又不敢把这话说死了去劝探春,若是有什么变动,谁也担待不起。见此情景,也不由得都跟着触景生情。
  这宅子里早就准备好了热水新衣服与酒菜,就等着他们全部收拾一番,好吃饱肚子恢复元气。众人洗好了之后都入了席,唯独不见贾宝玉。
  贾宝玉则怔怔的说道:“姨妈,我想去拜拜老太太。”
  人生起起落落,不一定全在预料之中。薛蟠就没有想到,九门提督这个差事竟然能落到自己头上!他可是半点儿对这职位的觊觎之心都没有啊!
  雍正这一生见过的人精多着呢,薛蟠这点浅显的心思还是让人一眼就看透的,他还记得当年他的小妹薛宝钗还是一个小少女,给胤祥治好了腿疾之后,当时仍是雍亲王的他问薛宝钗想要什么样的赏赐。她说希望两位王爷能拂照一下她不成器的哥哥。没想到傻人有傻福,才过了几年之后,薛蟠也成了朝廷大员了。雍正就是见过了人精多了,才知道实在人的好处。
  薛蟠连忙跪下辞道:“卑职资历尚浅,恐难当重任,还请陛下三思!”
  雍正对胤祥说道:“你看看这个傻小子,在朝为官也有一段日子了,竟然还把到嘴的肥肉往外推,哪有他这样的,却不知朝中因这个职位争的面红耳赤的!”
  胤祥对薛蟠道:“作为臣子的职责,不就是为陛下分忧,现在九门提督出缺,没人护卫皇城,就是皇上的忧虑。如今圣旨已下,你还不谢恩还等什么呢,难道还要陛下三催四请才成?”
  薛蟠听怡亲王都这般说了,也歇了考虑自己能不能胜任的心思,连忙接旨谢恩,心想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雍正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怡亲王都跟我说了,此次阿其那他们发动宫变,你们兄妹俩立了头功,否则情况不堪设想,奖励赏次你们是应该的。不过你要知道,加官进爵是赏次,但是升你为九门提督一职,却是因为你一直以来兢兢业业,深得朕的信任,所以你万万不可辜负了朕的信任,否则,隆科多就是你的前车之鉴,知道吗?”
  面对雍正的恩威并施,薛蟠连忙躬身应是。
  雍正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你若是还有什么请求也可以说出来,朕可以斟酌斟酌。”
  薛蟠抬头说道:“陛下,属下确实还有一件事想恳求皇上,希望陛下别觉得我不知好歹才好。贾家的案子,属下知道您已经开了大恩,不过他们家被判流放的两人从此与北京城天涯永隔,对贾家的那些孤儿寡母来讲,也与被处死无异。属下斗胆想请皇上格外开恩,别让他们流放了,让他们回家团聚哪怕种地也好啊,皇上若不想再见到他们,让他们几代之内就都别为官入仕吧!”
  雍正说道,“朕听说你们一家曾在贾家居住,所以代为求情,是为了要报答他们的恩情?”
  薛蟠说道:“正是如此,而且不瞒皇上说,罪臣贾政还是臣的未来岳父,贾琏也是臣的表姐夫,此次求情完全是出于亲戚私情。”
  雍正奇怪的问道:“贾政的女儿如今也成了罪臣家眷,身份上比普通平民的女儿还不如,你这是还打算娶她?”
  薛蟠说道:“自然会娶,古人说一诺千金,臣即使做不到,也至少要言而有信。再说,贾家获罪乃是她的父兄等人不争气触犯国法,与闺中女儿实在没有什么相干。”
  雍正沉思了片刻:“既然是你给他们求情,那两人也算是并无太大的罪过,就让他们从此以耕读传家,五代之内不要做官吧!”
  薛蟠喜道:“谢陛下开恩,臣必当鞠躬尽瘁,以报圣上厚德。”
  雍正摆摆手说道:“你先下去吧。”
  薛蟠走了之后,胤祥才说道:“四哥今日真让臣弟意外,你不是向来不喜欢有关系之人官官相护,互相袒护的吗?今日怎么这么好说话?”
  雍正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了,正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朕这才发觉有人情味儿的人是多么难得,冷眼旁观人人做得到,但是已经盖棺定论的案子还敢开口求情却是要有一些胆色的,再说薛蟠是朕提拔的新贵,他既然有所求,朕何不帮他一把。”
  贾家众人在薛家旁边的院子里住了下来,这里虽然并不是城中心区,但是每户坐落的也都是富户人家,甚至也有贾家曾经的旧交,只不过曾经是他们巴结着贾家,如今看到已经败落的贾家竟然住到了他们隔壁,有一阵子又可以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