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熙凤心中细想:果然是这么个道理。可是为何过了这么久,贾府中人偏偏都没想明白,还是因为关心则乱,贾妃曾经是贾府最大的倚仗,如今靠山倒了,他们只一门心思的想一探究竟,哪里还顾得上避讳这避讳那,今天,宝钗这一席话,则如醍醐灌顶,提醒了她!她如今最要紧的应该告诉贾琏,速速收手才是,否则,若是真因此惹恼了上头,那不就是得不偿失了!
  王熙凤说道:“还要多谢妹妹提醒我!姑妈还说我比你伶俐,这我可不敢当了,我的这点小聪明,在妹妹明辨的大是大非面前就微不足道了。”
  薛宝钗说道:“凤姐姐何必谦虚至此?你不过是身在局中,关心则乱罢了。”
  薛夫人听了半晌后说道:“好了,你们姐妹两个又不必夸来夸去的了,既然来了,就在这用过了午饭再走吧,我这就命厨房去准备你爱吃的菜。”
  王熙凤说道:“我原应该陪姑妈一道用膳的,只是最近事忙脱不开身,这一会儿工夫还是挤出来的,一会儿我还要去办点儿事儿,下次来再陪姑妈用膳吧。”
  薛夫人知道她最近也是焦头烂额,贾府中别人都不能抗事儿的,原来她们在时还说让李纨管家的,但是各人的能力不同。便是同样的儿媳妇,同样的机会,也不一定有同样的才情,这不,只要王熙凤不是在病中,这操持内外的重任还要放在她身上。只有她办的事情,老太太才放心。
  薛夫人说道:“既然是你还有事,我也不多留你,只有一点,若是有什么支应不过来的,就过来与姑妈说,或者是说与你妹妹知道,都是一样的,别自己一个人硬撑。”
  王熙凤爽利的应了一声:“哎!”临走又说:“本来三丫头虽然与蟠兄弟先订的亲,宝玉后定的亲,但是从这边论是蟠兄弟大,可以让三姑娘先出阁,只不过现在又出了娘娘孝期的这一件事,到是把两下都耽误了。宝玉和三姑娘按制应守着弟弟妹妹的节,最少也要九个月后才能嫁娶,太太的意思是也让我过来告诉一声,姨妈这边准备嫁娶的一应事物,倒是不必那么匆忙,可以缓一缓了。只是林姑娘,还要多打扰姑妈家一段时间。”
  薛夫人点点头:“我也料到他们的婚事都要往后搁置了,不过本来也是打算慢慢准备的,林姑娘在这儿住着我很乐意,耽误多久都不成问题,回去告诉你们太太放宽心,别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王熙凤应下之后,告辞离开。
  宝钗送她出门,特意还送她到了大门口。王熙凤说道:“好妹妹,知道你疼我,可是不能再送了,你现在身份不同,再送是要折煞我了!”
  宝钗说道:“哪有什么不同,我还不是和从前一样,你我就不能同从前一样了?要我说,你就是太过势利,看人下菜碟。我如今若没被封为郡主,而是小选入宫成了那人人可以使唤的宫女,你对我就又是另一番态度了!”
  王熙凤哼了一声说道:“好个没良心的丫头,别人若是这么说我,我只当是夸我,我也确实是那么做的!只是对你却不一样,我知道就算是有一天我沦落到当叫花子去,你也把我当表姐看待。就算是你真做了宫女,我也仍是带着三分敬畏,难道还能跟你摆主子谱不成!”
  薛宝钗说道:“好了,你既然有事就快上轿回家去吧,再说一会儿,都到中午了。”
  这时她们走到了轿子旁边,宝钗打算等凤姐上轿子她就回去。这时,帘子一动,轿子中却下来一个人,竟然是平儿,过来给宝钗请安。
  薛宝钗奇怪道:“你们主仆两个,这闹的是哪一出,平儿姐姐为什么都到了门口不跟凤姐姐一起进来,非要在这轿子中等,难不成怕我们薛家有老虎要吃了你不成!”
  王熙凤怕她多问,连忙把她推回大门中:“好啦,快回去吧,我们这就走了,家里的事完了,过后儿再来看你和姑妈。”
  薛宝钗不过随口一说,本来也没打算对她们的事刨根问底儿,于是就顺势回去了,她还得去向林黛玉解释贾家的婚期延后的问题。
  坐上轿子的王熙凤让轿夫起程,平儿在一旁捧着一个匣子,说道:“我本来按照奶奶的吩咐是不打算下去的,可是宝姑娘都到了眼前,我若是还坐在轿子中,不迎出去,就太不成体统,所以就下去请了个安,不会耽误奶奶的事儿吧?”
  王熙凤只觉得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疼,闭目养神了一会儿,说道:“没事儿,宝丫头的嘴严,就算是心中有些疑虑,也只会自顾自的疑惑一阵子罢了。弄不出别的事儿来,更不会去说与别人知道。”
  王熙凤问道:“都带着了吗?”
  平儿腿上放着的那个匣子,说道:“奶奶所有值钱的珠宝首饰,除了上次陪嫁的那个金项圈之外,都在这儿了。奶奶说那个项圈有纪念意义,这些珠宝也都是来之不易,难道就没有纪念意义了吗,奶奶倒是真舍得!”
  王熙凤觑了她一眼说道:“我也舍不得,这已经是我的全部家当了,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官中现在是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不去当东西,那几项紧要用银子的就得那么撂着,别的也就算了,这里面还包括宫中几个太监的打点,虽说娘娘不在了,但是二爷毕竟之前与他们有了关系,也养肥了他们的胃口,若是现在娘娘一去就都断了,反倒要遭人恨。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不如再给他们这最后一笔银子打发了事。”
  平儿说道:“太太原来指望快点儿给三姑娘发嫁,好把薛家的那一笔聘礼银子挣回来,所有亏空也都堵上了。她之前花银子也就没那么多的计较,寅吃卯粮也不觉得有什么!谁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三姑娘还得耽搁将近一年的时间,亏空却是越来越大了。”
  平儿打开妆匣,见里面珠光宝气,说道:“这里面别的我倒不心疼,只是宝姑娘曾经带给二奶奶的那些都是极为上好的首饰,以后再想买来也是不好碰的。”
  王熙凤说道:“我又何尝不是,所以才让你还去找薛家的当铺当了,咱们也少压点银子,到时候一来想赎回的时候好赎,二来肥水不流外人田,若是日后当真我没银子收回来,也不用便宜了别人,这些东西还是落在姑妈家。”


第141章 钗在奁中35
  这日,在家中用过了饭后; 薛蟠突然说道:“对了; 我曾听妹妹说过; 住在京郊不远处有一位刘姥姥,与咱们家颇有来往。”
  薛宝钗点点头说:“难得你还记得。”刘姥姥来过几次; 却怎么没见到过薛蟠的面,宝钗也拿不准,为何他这时候会提起这个刘姥姥。
  薛夫人笑着接口道:“这事儿你哥哥也不应忘了; 这刘姥姥除了他们祖上与王家有旧之外; 近来的牵扯还都是因你哥哥而起呢; 蟠儿你记不记得,那年你的马吓着了他们家的小孙子; 才命人将他们祖孙送到府里的; 刘姥姥虽是个不识字的乡下人; 但是这么多年为人处世; 智慧实在也不浅,咱们家人口简单而且都是极好相处的人; 她能处得亲厚也就罢了; 可是; 那边府里确是龙蛇混杂,刘姥姥也能极得人的喜爱,就是她的真本事了。她来这儿陪我说话; 总说她们村里如何如何,我还说有机会要去看看呢!”
  薛蟠笑道:“母亲; 还没去过村里,没有领略过田园风光,是有些可惜。”
  薛夫人说道:“别说是村里,就是咱们自家的庄子我也没去过。”
  薛蟠说道:“那母亲何不让妹妹陪着你,去她们村里逛逛,好过整日闷在家中。”
  薛夫人被他说的倒是挺心动的,真的开始研究去刘姥姥村里的可行性,想着要给她们家带这带那,薛蟠趁热打铁,说道:“母亲要是真的决定去,自然是所有人一起去玩几天,把谁留下也不能乐意,咱们家的女眷也不少,我还得提前派人到他们村里整治房舍等物。”
  薛宝钗奇怪的看了薛蟠一眼,薛蟠这么积极要送他们到村里去,这事儿一看就有问题。
  薛夫人虽然一向温柔宽和,但是未必看不出来。他的小伎俩,只不过是不戳破他罢了。而且现在薛蟠是家里的顶梁柱,薛夫人自然乐意听他的。
  见母亲妹妹都没有反对,薛蟠于是派人去告知刘姥姥她们家,又让人好生打点薛府中人出行和住宿的一切事宜,等到送她们出来京城大门,薛蟠才算松了一口气。
  不是他草木皆兵,只是最近朝廷动荡不安,动不动就被抄家的,老牌勋贵实在太多了,虽然他们家够不上那一批人,但是那些被定了罪抄了家的,在抄家之前,谁又能想到自己要大祸临头!
  既然他有消息来源,还是做点准备的好,至少不能在变故来时,让家里的妇孺受到惊吓。而且最近王子腾在外面的任期已满,不升反降,已经被着令返京,史候家已经被定了罪,金陵一系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向来被一同提起,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难保下一个就是贾家或是薛家。
  薛家还好,只有他一个入仕,薛蟠知道自己为官以来都做了什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不至于被定罪的地步,但是贾家就不好说了,鱼龙混杂,不成器的弟子又多,谁知道会不会被捅出一两件事情来。若是贾家真的被论罪,薛夫人她们在京里也于事无补,只是跟着干着急罢了,不如先把人都送出去散散心。
  与宝钗和宝琴同坐一辆大马车中的林黛玉有些疑惑:“刘姥姥她们村子里,有什么格外好看的风景呢?怎么大哥哥倒是一心让咱们去那儿逛逛?”
  薛宝钗说道:“村子里与城里不同,连空气也是不同的,都格外的新鲜,虽然我们家里也有园子,那不过是供人观赏游玩所人工造出来的假景,哪及得上真正的田园风光,这时正是夏秋交接之际,正是硕果累累的好时候。只可惜我们家的几处庄子离这里太远,不然到了自己家的庄子,满眼开阔的那一大片农场,才最是舒心的。”
  林黛玉这才说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大哥哥嫌我们整日在家住着烦,撵我们出来,好借机清静几天呢!”
  宝琴笑道:“林姐姐说的真有趣儿,我怎么早没想到!回去之后倒是要问问大哥哥,他是不是嫌我们烦了,才送我们出来。”
  宝钗说道:“你若是早就想到了,岂不是跟她一样的爱挑,若是有个这样的亲妹子,你大哥哥可能早就被烦得焦头烂额,说不定早就送咱们出城进村子了!”说完,几个女孩哄笑起来。
  薛夫人与宋氏乘坐一辆马车,听到那边传来的笑声,不由得说道:“看她们处的多好啊!这下不在府中圈着。能进村子去玩,算是把她们开了缰了。”她的心中确实是有一层隐忧的,为的是这次薛蟠送她们出京,希望是自己白担心才好。
  宋氏则是万事不管只依附于薛蟠母子过活,在外又有儿子薛蝌操持,附和着说道:“借嫂子的光,我也出来松散松散。”
  另一边,薛蟠进宫述职,正赶上皇上与上书房众臣在商议国事,手旁放了一摞御史的参奏折子。雍正让他先在一旁等候,让其他人把未尽的话说完。
  上书房首辅大臣隆科多说道:“空穴未必来风,若是没有那些事,御史也编不出来,总不至于冤枉了他们,就算是其中当真有冤情,只要皇上下旨,让办理的官员明察,就知道到底是不是冤枉了他们,若是当真清白,还能解去疑心。”
  怡亲王说道:“皇上,隆中堂的做法臣弟不赞成,谁不知道御史闻风奏事捕风捉影的本事!而且最近他们就像是给自己定了工作量一般,每天至少要参三四个人,简直有些太过积极了!朝廷上下共有几十个御史,要是他们每上奏一件,皇上不辨虚实都认真对待,都要发下去严查审问的话,将浪费多少人力物力!”
  雍正说道:“朕知道你们的意思了,御史的话确实不能全信,有些过于夸张,但是有些,仍然也很能反映问题,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就比如这个吧!”他指了指手边摞在这上面的一份折子,抬眼看到角落里的薛蟠,随口说道:“你来把这一本念给大家听听”。
  薛蟠只能从装壁花的状态走出来,你有了那份折子,竟然是参奏金凌的四大家族,重点是参贾家的,折子念完之后,薛蟠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雍正细细品了品刚刚折子里的话,慢慢说道:“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薛蟠已经读了一遍,雍正的记忆力好,这几句民间说金陵四大家族句子又朗朗上口,竟然是只听一遍就记了下来,竟然还又重复了一遍,众人听,雍正重点强调重复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皇上是不是要大大的发作这几家。
  其中的王家的王子腾被降了罪,正在回京的路上,史家已经被抄家了,薛蟠这次正是要回明这件事儿的,因为史家是他亲自带手下去的。所谓的四大家族,圣心已经四去其二,薛蟠连忙跪下道:“奴才万死,请皇上发落”。
  雍正说道:“瞧你吓得那个样,这不过是御史的一家之言,朕还在这儿呢,谁就说你有罪了。这御史也是糊涂,民间编排的这些话怎么能当作罪证呈上来!”
  怡亲王说道:“皇上圣明,不过我倒是要问问薛蟠,你们薛家真的是珍珠如土,金如铁了?”
  薛蟠说道:“十三爷真爱开玩笑,自然不是真的,谁家有珍珠有金子,不都好好的收起来,怎能如土如铁的挥霍。再说下官不擅长经济上的事,都是由家妹与兄弟打理。”再说薛家不缺钱是真的,所以薛蟠从来没为金钱的事上过心。
  雍正一听这话,倒是又想起薛宝钗为国家捐赠的那二百万两银子,想来他们家是因此紧吧了很长一段时间。说道:“你起来吧,这个御史奏事虽然也有可取之处,但是不应该带累了无关之人。朝廷并非是有钱的都要去查封,而要看到底是不是不义之财,薛家自古就是钦点的皇商,家中富有也是寻常事。”
  皇上几句话就将薛家摘了出来,下面的军机重臣们自然附和着,薛蟠正是年轻有为正得圣心之时,又想起薛蟠的妹子乃是怡亲王的义女,与皇家渊源颇深,御史的这一点儿捕风捉影自然是参不倒他家的。
  雍正这时让人翻出另一个折子,道:“之前的那个不过是开胃小菜,这个才是应该受到重视的。”又命众人传阅,仍然是参奏贾家的,只不过这次是专心参他们一家。
  其中有贾政外放期间,放纵家奴强取豪夺重征税言之罪,还有贾赦为夺人祖传的珍宝扇子,构陷官司害得人家破人亡之罪,又有贾珍于国孝家孝期间聚拢贵族子弟聚赌嫖娼之罪。
  雍正说道:“公候世家的官员子弟原本更应该作为满朝文武的表率,若是真有这等丧心败德之事,必然要严惩才能警醒百官!”
  在场的众臣都躬身应:是!
  雍正沉吟片刻说道:“最近的抄家之事,几乎都是由薛卿家代办,念在贾家与你们有亲,这次朕就赐你回避,就交由隆科多和刑部主审办理吧!”
  传了好几代的荣国府宁国府繁华落尽,被皇上定为抄家议罪!
  薛蟠心中的事也算是尘埃落定,这几个军机重臣再加上他,虽然早得了讯息,却不可能有人去给贾府通风报信。
  别人薛蟠倒是不担心,而且他家里的母亲妹妹等人,已经被送到村子上去了,受不到这些事情的波及。他唯一担心的是未过门的探春,于是打算皇上这边散了之后,去悄悄的找隆科多大人说个情,抄家之时,照顾一下府上的女眷。
  隆科多熟门熟路的快速收了薛蟠随手递过来的银票,诧异道:“没想到薛老弟竟然是和贾家的姑娘定了亲,他们家这样伤筋动骨之后,恐怕便再也难起来,能保住性命都是不错的。看来令堂大人要给薛老弟重新订一门婚事了,不过你倒是算有情有义,这个时候还能想起来让本官去照顾一二,这种举手之劳,我自然给你这个面子!”
  薛蟠说道:“多谢隆中堂,那就有劳你了!”要不要重新再订亲事,薛蟠心中有数,但是也没必要跟他多说。


第142章 钗在奁中36
  且说刘姥姥收到薛家的来信儿,说要进村子里来逛逛; 这薛家人也真是雷厉风行; 当天派了下人来看; 刘姥姥家新盖的房子虽然在他们自己看来已经是十分宽敞体面,但是薛家好几位太太小姐们住; 又哪里能够用呢,那管家马上向刘姥姥打听了一户乡绅人家的院子,他们家因去外地做官; 刚刚才将房子闲置了下来。于是马上租了下来; 又是指挥人通风打扫; 又是用从家中新带来的摆设铺盖收拾干净,竟是没用多长时间; 都收拾妥当了。
  刘姥姥砸砸嘴说道:“管事大兄弟的手脚也太麻利了; 才多大一会儿的功夫; 就都收拾好了; 奶奶小姐们到底什么时候来?”
  管家说道:“随时可能过来,这边收拾妥当了; 兴许就在明后天。”刘姥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