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探春笑道:“我去看看他们说什么悄悄话呢,还需要背着人。”
  听是探春和惜春来了,正闹着的这屋里才算作罢,林黛玉将扇子拿起来合上,放在手中,探春他们二人进来,说道:“今儿倒是热闹,宝姐姐林姐姐也在,二哥哥的人缘就是好。”
  宝玉在心中苦笑,心道今天都在这儿,并不是因为他人缘好,若是探春两个不来,说不定他还要陪多大一会不是呢。
  探春说了两句话,见黛玉手中的扇子一直合拢着,那扇穗倒是挺漂,“林姐姐新得的,我之前怎么没有见过?”黛玉一顿,不知道该不该拿给她看,若是拿过去看了这诗,探春惜春二人也必定又要惹一顿闲气。
  宝钗这时说道:“也不是什么难得的东西,我铺子中新送了一整箱子,林妹妹刚才在我那,就顺手挑了一个,我这就让人抬来,你们慢慢挑吧。”
  探春和惜春喜道:“那敢情好啊!”
  因为宝钗没带丫鬟过来,于是让宝玉这里的人去蘅芜苑传话给翡翠,叫人将那箱扇子送到怡红院来。又邀人去请李纨和迎春一起来挑,得到邀请的人都过来每人挑了两柄,宝钗又让人分别给贾府的老太太,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各送了两柄。剩下的她也不留着,让园子里各人的丫头们分了。
  李纨说道:“到底是咱们宝姑娘,出手就是阔气,这一整箱的扇子说送人转眼就分没了。”
  宝钗说到:“一箱扇子值什么钱,不过是玩物,给大家拿着好看罢了。”
  不一会儿凤姐派人送来两罐儿新茶作为回礼,当然园中的众人也都有,只不过有的,直接送到他们家去了。
  眼看已到中午的摆饭时间了,贾宝玉见人来得这么齐全,说道:“都别回去吃了,大中午的日头毒,就让厨房将午饭都摆在这儿吧,我们一起边吃饭边说说笑笑,岂不热闹”。于是这日众人都在怡红院用了午饭才罢。
  回去的路上和宝钗一同走的,是那个抬了扇子箱过来,后来又被她派去给王熙凤送扇子的丫鬟。
  宝钗见她生的乌压压的黑发,容长脸儿,模样俏丽,便问道:“你是我院子中的,叫什么名字,怎么平常不怎么见你?”
  那丫头回道:“回姑娘,我叫小红,因为我管着姑娘院中的洒扫,不怎么去屋子里伺候。每当姑娘要出来之时,翡翠或是琥珀姐姐都会出来告诉一声,让我们停下来。哪有姑娘往出走,我们还在那儿执掃扬灰的道理!所以姑娘每每路过见我之时,都是我们停下回避的时候,所以姑娘才印象不深。”
  宝钗听她说了这一番话,这丫头的嘴像蹦豆子一样,说话一点不打奔儿,可见是个说话爽利的人,不知她办事如何,回去又试探了几次,发现这小红当真是个可造之材,还认得字,于是就放在身边留用,有时对外交接传话时就派她去办。
  这小红的父母都是贾家几代的旧仆,父亲林之孝是管贾家田房事务的,母亲也是一直跟着管家奶奶,这园子建好之后,小红便被分到了蘅芜院,正好宝钗住了此处,便由此产生了主仆之仪。
  小红的父母知道她现在得了宝钗在青眼,都很高兴,嘱咐她跟着宝姑娘好好学些本事。因为宝钗总是派她出去办差,便在园子中来来去去的,正好这时节园里在各处动土种树,负责这移土种树的是后廊上的贾云。
  贾云虽然家境贫穷,只娘两个相依为命,但是他也算一表人才,十分上进。小红与贾云见过几次之后,两人虽然都谨守礼制,没多说过几句话,但也相互的暗生情愫。
  端阳之前,贾家的大老爷贾赦病了,贾府的姐妹们,并宝玉都去请安。独林黛玉这种事儿从来不爱去。
  宝钗想着客居于此,也不能免俗。他又是迎春的父亲,便备了一些合适的东西也随着姑娘们过府去看忘邢夫人。当日,邢夫人见他们几个能来十分高兴,留了姑娘们和宝玉在那儿吃饭,只把贾环和贾兰打发走。
  宝钗他们至晚方回,谁想到,第二天就听说贾宝玉回到王夫人那边之后,在她屋子里遭蜡烛烫了脸。


第121章 钗在奁中15
  原来当日贾环看到邢夫人对宝玉摩搓喜爱,就已经有些不大自在; 等到晚间他在王夫人屋里抄金刚经时; 又见王夫人对宝玉爱若珍宝; 宝玉又去拉丫鬟之中唯一一个对贾环好的彩云亲近,贾环便怒从心起; 打翻那灯油满满的蜡烛,烫在宝玉脸上。
  王夫人惊怒交集,本来打算骂贾环; 可是他再小到底是个爷们儿主子; 作为嫡母若是张口就骂他; 若是被人传了出去,少不得别人要说她刻薄他这个庶子。
  一转眼见到赵姨娘在旁边打帘子; 这愤怒有了发泄口; 王夫人就逮住赵姨娘狠狠的痛骂了一顿; 赵姨娘见贾环闯了这么大祸; 不敢作声,自然由着她辱骂。
  探春当时也还没回园子中; 听到这边的动静; 就赶过来; 见是王夫人撕破了脸在痛骂赵姨娘,她回过神来之后,自己也顾不得看宝玉的伤势; 已经转身躲出去了。
  得知宝玉受伤,园子中的众人自然纷纷来探; 怡红院中的人又一波接着一波,宝钗见到他的脸上涂了厚厚的一大片油膏,在他那素来俊俏的小脸儿上,倒是显得触目惊心,不由得说道:“怎这样毛手毛脚的不小心,若是烫到了眼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既然他对外说是他自己烫的,薛宝钗就当做不知道是贾环干的,贾宝玉素来有这份替别人揽错儿的仁厚之心。他也是怕贾母知道了再另起风波,只不过就算这样,贾母还是狠狠地骂了跟着他的人,王夫人也因此受了数落。
  因这宝玉多灾多难的,贾母派人找来宝玉记名的干娘马道婆来府里做法事,这马道婆素来靠着鬼神之事收拢钱财,自然是怎么严重怎么说。
  贾老太太又问:“如何才能让宝玉免于这些灾祸?”
  马道婆说道:“这个简单,只要替他多做些善事。诚心供奉那专管照耀阴暗邪崇的大光明菩萨就行了。”
  说得贾老太太很是心动,在她那儿捐了香烛供奉的钱,另外又点了一盏每日五斤的佛灯。
  薛夫人想到自家的儿子在西北军中,好久也没个消息,又听说西北那面已经开始打仗,刀光剑影之下,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说道:“便是给正在战场上的人也能供奉吗?”
  那马道婆想了想说道:“这战场之上戾气重,与在府中好好养着的哥儿又不一样,点的灯要比平常的大上几倍,才能消灾去难。”
  薛夫人说道:“那都不妨事,那就给我家儿子也点一盏吧。”
  薛宝钗在一旁听了也不拦着,在接不到薛蟠书涵的情况下,这样若是能让她聊以慰藉,便是点一个缸那么大的大海灯也是值得的。
  这日薛宝钗从薛夫人那里,回蘅芜苑去,走过一段朱栏板桥,见那水榭之中有一人独坐,宝钗看见是探春,她身边竟然一个人也没有,这不像是他们平日的做派,除了宝钗以外,这些姑娘已经习惯了每日身前身后跟着人,于是走近了过去看,一向刚强的探春,竟然在那默默临水倚栏掉眼泪,薛宝钗不由站住了脚,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探春一抬眼刚好刚看见了宝钗,连忙把脸上的泪痕抹掉。
  宝钗只得走到跟前去说道:“谁欺负你啦,竟然跑到这里偷偷哭,要不要说出来,让宝姐姐给你出气?”
  探春一听这话,本来已经憋回去的眼泪又掉了下来,说道:“我知道你素日待我好,没人欺负我,只不过想起了一些事儿,自己在这无病呻吟罢了。”
  宝钗一听她这话,觉得自己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应该走开,少不得,要做一次知心姐姐,便温声软语询问劝解宽慰。
  探春才说:“这话原不该跟你说,不过我知道,就算你是太太的外甥女儿,你也不会向她多说什么的。那天宝玉被烫之后,我原要进太太的房中,正赶上她在狠骂赵姨娘。赵姨娘平日的做派,别说是太太,就是我也觉得看不过眼去,甚至还觉得她很丢我的人,恨不得与他们断了干净才好呢!免得时时闹出了笑话又来拖累我。只是,那天一见太太当她是个奴才一样任打任骂,我便有些挂不住了,趁那屋里忙乱,没人看见我,转身就臊得跑了。”
  宝钗摸摸她的头发,叹息着说道:“就算知道你素日里刚强,也知道你的日子不会太好过,赵姨娘就算错处再多再糊涂,你们血脉亲情也是割舍不掉的。”
  探春说道:“她何止是糊涂,简直是太过糊涂,这么大的府中,谁没有各自的生存之道,我的生存之道就是既然太太抬举我,我就只认她这一个母亲,与那边远着点儿就相安无事了。可是姨娘偏偏爱因此来挑我,教的环儿也是如此,在他们眼里,我到成了攀高枝儿的无耻小人了。就算这样,我看到赵姨娘受人责骂,同样心里很不好受。”
  宝钗听探春狠狠的将心里话说出一回,就像她所说的,平时这些话能给谁说呢,惜春年纪太小,只知道自己眼前的那些事儿,迎春又是个针扎都不出声的。她平日里和宝玉好,但是这话更不能讲给宝玉听。
  宝钗正同探春在这一处坐着,忽然见到大路上几个丫头婆子也不顾什么体面,一溜烟的往园子外面跑。
  探春喝道:“什么事,这么没规矩,挣命的往外跑?”一个丫头停下连喘着说道:“三姑娘,不好了!二爷他发疯了,正在屋子里要拆房子要杀人呢,林姑娘和屋里的人都吓傻了,命我们出府速去报老爷太太老太太知道!”
  探春一听大惊失色,宝钗则眉头一皱,说道:“糟了!”
  探春只见宝钗健步如飞,直往园外的方向走,而不是向宝玉那边去。探春一时间不知道是该跟着宝钗,还是赶紧去看宝玉,她略顿了顿,还是咬牙追在宝钗后面了:“宝姐姐,你干什么去?略等一等我!”
  宝钗跑到院门口,果然看到凤姐正拿着一柄明晃晃的大刀,各处要遇鸡杀鸡,遇狗杀狗,遇见了人还要砍人呢,更加让人看得胆战心惊的是,她还挺着个六七月的大肚子,稍有不慎简直就要出大祸患。
  薛宝钗二话不说,上前劈手夺过了她的刀,一指点在她的睡穴上,探春几人只见之前发了疯谁都挡不住的王熙凤竟然被个姑娘家卸了兵刃,还软倒在宝钗身上。
  探春对几个婆子说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扶!宝姑娘哪禁得住她的重量!”
  宝钗说道:“她暂时没事了不会醒过来,最好抬一个软兜来,咱们一起去宝兄弟那里看看,到底为什么他们叔嫂二人都害了一样的病。”
  等他们到的时候,贾母王夫人等,也都知道了消息,匆匆赶了过来。贾宝玉正在屋里发疯呢,一会儿拿头去撞床,一会儿又掐着丫鬟的脖子不放,正使了什么方法都不管用,大夫也是束手无策,直说:“恐怕是中邪了!”。
  这时,他们带着昏睡过去的王熙凤到了,早有人报给贾母等人说王熙凤之前进园子要砍人的事儿。
  探春说道:“大夫既然看不了宝玉,还是先看看二嫂子。”她一边说王熙凤之前的举动给大夫做参考。
  大夫一见王熙凤在那安睡,便上前诊脉,也诊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动了胎气。
  贾母问宝钗和探春说道:“你们用了什么法子让你凤姐姐停下来,能不能给宝玉也用一下?”
  探春看向宝钗,众人便知道,凤姐能安静,是宝钗所为。宝钗说道:“人身体有一处穴道,用特殊的手法点过之后,能使人陷入昏睡,不过他们的病症还未除掉,醒来之后可能还是这个样子。”
  贾母连连说:“无妨,好姑娘,先让安静下来再说,他这个样子我怕得很!”
  于是宝钗上前拉住宝玉,在他身上快捷的一戳,贾宝玉就如之前凤姐一样,眼睛缓缓的闭上软倒了下去,睡着了。
  屋里众人都对眼前这一幕十分惊奇,虽然不敢置信,但是还是真实发生的,林黛玉直念阿弥陀佛。贾母和王夫人等待宝钗比待那个大夫还重视,让她也给看看。
  宝钗探过脉之后,也和那个大夫一样看不出身体有什么问题。她知道是那个马道婆施法作祟,正常的医术范畴是看不出来什么的。现在若是让人将那个马道婆抓起来,不知道能不能破除她的魔法!
  但是这件事儿是赵姨娘使银子所为,若是捅了出去,赵姨娘要吃不了兜着走,虽然她生下了探春和贾环两个孩子,但是仍然是奴仆的身份,到时候贾母王夫人等人必然不会再留着赵姨娘,货发卖了或者直接处死。薛宝钗与她赵姨娘没有丝毫交情,自然不用替她掩饰,只是怕伤到探春的体面,她心想,反正这病自己也治不了,还是等那一僧一道出场来吧。
  如此过了几天,宝玉和王熙凤只要一过了昏睡的劲儿就开始胡天胡地的胡闹,嘴里净说些疯话,根本没有半点理智,贾母他们试过无数办法,问卜求神,百般医治祈祷总没有效果,这期间,家里的亲戚都来看过,包括王子腾的夫人赵氏也来看了,王熙凤是她的亲闺女怎能不着急难过,白日里常常在这守着,到晚上再回家。第二日连王子腾也来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薛夫人,等寸步不离,只围着干哭。
  薛宝钗更是离不得,贾母命人在宝玉隔壁的房间给她临时收拾出一个住处,每到宝玉他们闹的不行了,就让宝钗让他们安静下来。不过人的昏睡穴不能总点,血脉不畅,必然也要出问题。
  贾赦贾政等人又怕哭坏了贾母,也没有主意。贾赦还每日求僧问道,忙个不停,贾政就只知道唉声叹气,见什么法子都不灵验,还劝阻贾赦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然就随他们去吧!”因众人都说他们要不行了,因此贾政已经命人准备好了后事备好了棺椁。贾赦也不理贾政,自去忙他的。
  这一日清晨,宝钗终于听到了如同仙乐的声音,虽然在别人听来更像是街头骗子。伴随着木鱼声,清晰的传来一句:“南无解冤孽菩萨!有那人口不安,家宅颠倾或逢凶险,或逢邪崇者,我们善能医治!”
  贾母和王夫人。已经没了他法,听到这声音,如何能不一试,何况如此深宅大院,竟然听得这么清楚,说不定是真有些道行的,贾政虽然不自在,但是贾母的命令他从来不违拗,只得请了那一僧一道进来,众人一看,原来是个跛足的道人和一个癞头的和尚,但是二人的长相都十分轩昂。
  贾政与他们搭话,问他们在哪个庙头修禅,又问有何符水法宝,那癞头和尚说道:“不用其他法宝,你家自有那通灵的稀世奇珍,放着不用,怎么还向我要符水?”
  众人一听这话,便想起宝玉的玉来。听这和尚一开口,像是有些神通。
  贾母连忙让人把宝玉胸前的玉摘下来,垫着帕子拿给了和尚道士。那和尚一见这玉,如见一人,对着它絮絮叨叨地说道:“你给我青埂峰一别,下世为人已经一十三载。可惜你沾了那么多粉渍脂痕,才遮蔽了宝光。”于是口中又念喃喃念讼什么经文佛曷,让人把这玉挂在门槛上,让把他们中邪的二人放到一个屋子中,就说等三十三日就成了。
  在他们念诵完之后,清醒着的宝玉和王熙凤倒是难得的安静了下来,贾母等人要给封谢礼,他们哈哈笑着只说不用。在他们要走之时,忽然看到宝钗。
  薛宝钗知道这两人是有些神通的,但是她也毫不畏惧的迎视过去。双方对视半晌,那一僧一道明显十分意外,过了一会儿,那跛足道人说道:“这位姑娘的金器看来是用不上了。”
  癞头和尚道:“不如由我们化了去,姑娘的冷香丸也不用再吃了,此金器由我们带走之后自会无病无痛。”
  薛夫人这时才“啊”了一声,认出他们来,就是宝钗小时候,路过他家门口的那一僧一道!果然宝钗冷香丸的方子,还有让嵌在金锁上那句话都是他们给的!如今竟然又碰上了,还这么巧的是来给宝玉和凤姐治病。
  王夫人和贾母问是怎么回事,薛夫人便将宝钗小时候咳喘四处求医都不中用,就是他们治好的这件事说了。
  贾母和王夫人对这一僧一道更深信不疑,当然也是因为她们再没别的法子。
  宝钗与他二人对视片刻,伸手摘下颈中的金锁交于他人手中,互相行了一个礼,各自退开。那二人便飘然远去,宝钗也由此松了一口气。
  贾母念佛道:“宝姑娘的金锁就当做是给宝玉和凤姐她们付了医资了吧,他们二人若是好了,让他们好好谢你。”
  薛宝钗忙道:“不敢。”
  果然当晚,看到人就知道吵饿,要吃东西,第二天就渐渐神志清晰,等到三十三天之后更是都好全了,宝玉,连脸上的烫伤都一点伤疤没留下。
  等他们好了之后,果然如贾母所言,贾府中王熙凤和宝玉好生设宴郑重的谢薛宝钗,更是不在话下。
  又过了几日之后,薛宝钗又得了一些男子手臂那么粗壮的粉脆鲜藕,还有每个三四十斤重的大西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