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摄政王妃-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定神,再次伸出她得右手,再次抓虚空。她有些不信的倾身上前想抓住,却发现自己整个身体都在开始被纸张吸进去,周季川见状马上将手上的纸扔在地上,却仍没有阻止黛玉被吸进去。周季川此时也顾不上太多,抓住林黛玉的肩膀就往自己怀里扯。他抱住自己时,林黛玉可以感觉到那股吸力马上就消失了。
  林黛玉心有余悸,有些不可思议,有些无法确定的,“你……看到了吗?”
  周季川很快就户籍自己收了起来,看着黛玉的手和身体恢复正常,才说道,“看到了。”
  林黛玉不知是被吓到还是怎么的,眼里有了丝哭意,“刚刚怎么回事?”
  她抬头看向周季川,见对方是她从来没有见过严肃表情,心里忐忑极了。如果她真的就此消失了,会去往哪里?
  “居然应在这里。”周季川说出一句黛玉没有听懂的话,然后才说道,“林姑娘,你听说过人有三魂七魄,如果有人的魂魄离体,或精神恍惚或心神不定或沉睡不起。”
  “周公子这话是何意?”
  “没有什么。”周季川没有多说,“走吧,大哥大嫂应该也看完病了,我们过去接他们去我友人的住处。”
  林黛玉就算心里有千般想法,现在也只能按下不提。见到周伯海和刘七娘时,见两人提着几包药,周季川并没有当着大家的面多问什么。
  黛玉观刘七娘面色还好,看来也不是严重的事情。
  “大夫说我们身体都没有问题,可能只是孩子缘分未到。”反而是周伯海有些大大咧咧的说了出来。
  周季川友人的房子是县城的东边,这边有个书院,附近住着的也多是读书人。里面的陈设也显得紧致许多,看的刘七娘俩夫妻觉得走到了大户人家家里,里面还有错落的景致。黛玉看着,这里不过是个两进的宅子,远远称不上什么大户。
  但是根据她近来所见所闻,周季川作为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可以结实这样的友人,那他本人也不是村里人所说的平庸资质。还没有见过周季川作文章,黛玉也没办法判断此人文才怎么样。
  “等会儿,李婶会将吃食送过来,大哥大嫂今日就先住在这里。”周季川看着天暗了下来,“我等会儿要出去一趟,今晚就不回来了。玉儿就麻烦大嫂多多照顾一下,今日出门她被街头表演吓住了。”
  “你们可是去看了喷火的表演?”刘七娘很有兴趣的说道,“玉儿不要怕,我第一见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你说一个人嘴里怎么就喷出火了呢?”
  “四郎,你这是去哪里?”周伯海倒对她们说的事情不感兴趣,见弟弟又要出去忙问道。“还有,二郎三郎今晚不回来?”
  “秦工留下他们了,以后就要在那里作学徒。明天他们才跟着我们回到镇上辞工。”
  “那就好。”周伯海放心了一些。
  林黛玉跟着七娘回到屋子,本还想打扫一下的七娘,发现这家里干净的一尘不染,比自己家都要干净许多。
  “估计是有人常打扫吧。”林黛玉摸着温热的茶壶说道,这里应该是在他们进来不久前才有人打理过。
  今天发生的事情太过不可思议,也让看出周季川此人绝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这里面这么多谜团,终有她能解开的时候。

  ☆、第 8 章

    周围一片混沌,看的不是很清楚,黛玉似乎可以听到“怪哉、怪哉”的呢喃。模模糊糊醒转,发现七娘正用手帕给她敷着额头。
  “可算是醒了。”七娘见她醒来,大大的松了口气,“你发了高烧,四郎去请了郎中来给你看了,也久不见你醒。”
  “麻烦大嫂了。”黛玉的声音很是沙哑,自从来这边后,她很少这么生病了。也忘了,病了的时候这么难受,难受的想哭呢。
  “不麻烦。”七娘赶紧摆摆手,“我去厨房看看,给你熬的粥也差不多了。”
  黛玉等到七娘出去后,本想自己起身,却发现身上毫无力气。黛玉这次生病,周季川推迟了回程的日期,但他毕竟是男子,刘七娘也顺势留了下来照顾黛玉。大哥、二哥、三哥就先行回了家里,周季川让他们把村长家的牛车也赶了回去。
  临出发前,趁着二哥三哥在外面,周季川将自家的大哥喊住说了一会儿话。
  “大哥,我给二哥三哥找了个木工师傅,没有让你去,你可埋怨我?”周季川问道。
  “小弟。”家里只有大哥周伯海不管排行,就这样叫周季川,他们本是一母同胞,最是亲密不过,“你是读书人,大哥也不懂这些,你不喊大哥去,肯定是大哥不合适。”
  周伯海是家里的老大,也是最忠厚老实的一个。这会儿说的话,必然也是真心的。不过周季川叫住大哥,可不是为了说这个。
  “大哥,你先回去,过段时间我这边可能有事情需要你的帮忙,所以暂时没有给你安排什么师傅。”
  “哦,好好好,有事情你尽管说,大哥肯定帮你。”周伯海笑道。
  两人走到外面,见二郎三郎都已经套好了牛车。两人见着他们走出来,二郎直呼大哥快来,回去了。他现在有个手艺可学了,心里别提多激动了,就想回去赶快把短工辞了。还是三郎因为与四郎年龄相近,也最是会察颜观色。
  “四郎,这次哥哥们多谢你的帮忙了,以后你有用得着哥哥的地方尽管说。”三郎开口说道,“等你和你媳妇成亲的时候,我和二哥一定给你们打一套家具。”
  周季川没有想到三郎会说起这个,“那敢情好。不过,二哥三哥肯定会先于我成亲的,听奶奶说有人在给二哥说亲了?”
  “人家没看上我。”二郎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又打起精神,“等我学好手艺,可不愁媳妇。”
  “是是是,二哥说的对。”周季川附和道。
  等到兄弟三人离开,周季川才转身去了县城老师家。李婶每日都会买新鲜的菜过来,今日过来,还带了熬好的东西给黛玉。
  “这是公子吩咐给姑娘的,我刚刚做好,姑娘可先用了。”李婶将篮子里的白瓷盅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示意黛玉来吃。
  “这是……”黛玉过来揭开盅盖,就看到了她很熟悉的一样东西,燕窝。要知道早就有一两燕窝一两金的说法,极品燕窝更是只有更高的道理。这周季川竟然弄来了这个,让黛玉不得不惊讶与思考。
  “公子说,姑娘体弱,本就该好好补补。”李婶看起来也是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不过多的话她也就没有说了,她很快去厨房打理起来。
  刘七娘见李婶走了,才心有不安的过来,“我就能打扫卫生做饭,等四郎回来,我给他说可不能这样支使别人来做这些。”
  每次李婶来,刘七娘都是一副不自在的样子,总觉得坐着等别人来伺候,她可习惯不了。每次见黛玉安然若素的坐着,她就佩服的紧。
  “确实不应该。”黛玉的回应也不知是对七娘的回答,还是些别的,她心思有些飘远。
  七娘将窗户开了一扇通风,黛玉靠着床边看着窗外。屋外是开的正盛的紫荆花,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不知道父亲如今怎么样了,一时间思乡的情绪只因这屋外的紫荆花无限扩散。
  等到周季川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夕阳也只剩下一点余晖。黛玉看见一身书生打扮的周季川站在了紫荆花下,花瓣落下,看起来就如谪仙一般。黛玉愣了一下,才回过神,看到对方手里拿着几本书,是了,这人是要考科举的。
  这几日,每日李婶过来照顾他们吃食,周季川每天还是早上出门,傍晚回来。七娘熬了自己的药和黛玉的药,两人每天都要喝药,也算是同吃苦了,这样的情谊使的两人很快熟悉起来。
  “我也好的差不多了,七娘的药也抓了第二副了,是不是要回去了?”每日里的燕窝吃的黛玉心惊不已,也深思不已。在外面一天耗费的银子也是多多的,黛玉现在也会算着这银钱过日子了。就如当初在荣国府,总觉得自己寄人篱下,心思就重,不好提任何要求。
  “嗯,正好我这边和老师也说好了,后天我们就回去。你出来这么久,明天就和大嫂一起去逛逛。我明天就不去老师那里了。”周季川笑道,两人总是能想到一处去,黛玉心思细却也处事大方得体,总会在不经意间让周季川有几分惊讶。
  最近几日,周季川总是一身书生装扮,和初初认识时总有些不同。黛玉不自觉的会看过去,有时候什么也不想,有时候却也会想到自己那儒雅的父亲。这要是让周季川知道了,肯定的哭笑不得了。
  黛玉和七娘戴上帷帽,周季川跟在她们身后。两个女子虽然来县城几日,却也是没有出来逛过的。
  书中描述的场景,和实际生活又是不一样的。看着吆喝的小贩,白发苍苍卖菜的大娘、甚至乞讨的乞儿,好似看见的更直观,更具冲击。
  女人嘛,都不自觉的会被卖胭脂水粉和小玩意的摊子吸引。黛玉和七娘都不例外,对于胭脂水粉,黛玉只简单看了一眼,便不再关注。很多民间小玩意儿,却更是有趣。
  昨晚敲定今日逛街后,周季川给了银子给黛玉和七娘,让她们自己买点东西。只不过两人都拒绝了,七娘说的是自己有,怎么可以要小弟的钱。而黛玉嘛,觉得名不正言不顺,没有接手的道理。他又是谁,她稀罕他的钱咯!
  话是这么讲,周季川默默跟在她们后面,看到她们很喜欢的东西,倒是上前买了下来。因为两人都不是进的首饰铺子,不过街边的小摊,花不了几个钱,两人便默许了周季川的行为。
  既然如此,不如买点实惠的东西回去。如果只买了自己的,黛玉总觉得心有不安。周家本就不富裕,她不由走到了点心铺子。小丫对她说过,可羡慕村长家的小孩有点心吃了。
  “四哥。”黛玉在外面都是这样称呼周季川的,她将这些日子做好的绣帕拿出来,“你可知道哪里有收这个绣帕的,我听萍婶子说过,镇上就有收这个的,我想县城应该也是有的吧。”
  “你要卖了?”周季川眉毛跳了一下,“那行,你给我吧。看到那边的铺子没有,我去卖绣帕,你们在这点心铺子等等我,刚好也把要选的东西选一下。”
  七娘拉着黛玉便挑选了起来,这里可不光有点心,还有些家里常用的小物品。
  等到周季川回来的时候,两人也只选了小几样,黛玉不敢选多了,也不知道手帕能卖多少银子。
  “这么多?”黛玉手中拿着零碎的银子,却也知道这大概是三两银子。她虽然没有卖过绣品,但是听萍婶子说过,这东西因为小,耗费的精力不比别的绣品,所以通常有个几十文,都算是卖的高的。
  “嗯,老板说什么你这绣法很特别,绣工也特别好,所以给的多些。”周季川说着还点点头,仿佛他也很是认可。
  七娘见此可惊讶了,但还是让黛玉赶快收好,财不可露白。三人采购了一些东西,在外面吃了饭才回到院子里。
  第二日一早,周季川说他老师的大弟子也就是他的大师兄,派了管事去周家村办事,所以顺路送他们回去。
  黛玉和七娘坐在马车里,管事和周季川坐在外面。黛玉总觉得,好像周季川的运气真是不错,要回去了,还能蹭个顺路的马车坐。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一下,么么哒

  ☆、第 9 章

    周季川回到家里,自然又被郑氏好好心疼了一遍。还是老爷子看着还有外人在,觉得自家媳妇太丢人,咳了一声,让她收敛一下。
  “爷爷,这位齐管事是我大师兄的人。这次过来,是想在咱们村承包点山地。”
  黛玉只来得及听到这句话,就被兴奋的小丫拉着进屋去了。郑氏见男人们有正事要谈,也跟着去了屋里。她可看的出那个管事可不是普通家丁,看其穿着打扮便知。郑氏叫上大儿媳和二儿媳,得好好侍弄一桌像样的饭菜出来。好在上次周季川给了家里银钱后,家里如今想买点好菜,还是能拿出钱来的。
  七娘正和自家娘说着黛玉绣的手帕卖了三两银子的事情,听的刘氏很是不可思议。对于大儿媳的话,刘氏是很相信的,他们婆媳两个娘家是同一个村子,就在几里外的刘家村。
  “我们知道就好,可别对着你大伯娘和奶奶说这些。今天买回来的东西,只当是四郎买回来补贴家里的。”
  “知道了,娘。”刘七娘不是很懂,但不妨碍她是个听话的媳妇。
  最近已有媒人来给二郎说亲事,郑氏和孟氏心情都很是愉悦。之前家里穷,想看好的人家,也不愿意和他们结亲。这会儿知道以后二郎可是有手艺的人,至少吃喝是不愁的。当然,多数是属于观望的状态,毕竟谁也不知道二郎会学的怎么样。
  郑氏果然姜是老的辣,中午时分,村长和几位老者一同随着周季川和那个齐管事一同来到家里吃饭。周铁柱也是跟着周季川忙碌了一上午,这会儿闻着饭菜香,知道今天家里可是开荤了的,也不由满意的摸摸胡子。
  因为这会儿人多,周家的女人们就没有上桌,不过饭堂旁就有个放东西的小房间。女人们就把自己的饭桌摆在了这里,还能听到饭堂的声音。郑氏也是默许了,毕竟她也是好奇这个齐管事是过来做什么的,一来就叫上了村上几个极说得上话的人。
  有酒有菜,有畅谈的事情,推杯换盏后,只听村长开始说话,听起来也有些酒意了。
  “齐老兄,”村长比齐管事稍小些,这样叫着也显得亲近些,“我们周家村这边,靠着大片山林,这里虽然穷是穷了点,但是山地是多的,村民都是勤劳的。你主家要租我们这儿的山地,直管放心。”
  “自然是放心的,不说周公子是我们家少爷的师弟,就是现在看到你这样处处为村里人着想的村长,更是放心的。”齐管事很是夸赞道。
  “三爷爷。”周季川称呼道,别看村长看起来和周季川的父亲差不多大,但那里管得住人家辈分大呢,“我师兄要承包的山地比较大,也不打算派人过来种植,肯定还是要聘请村上的人的。”
  “那敢情好!敢情好!”几个老者一阵很是高兴的附和,这山林那边多的荒地,不管这周季川的大师兄要种些什么,只要需要人,那村里人可就是能得到两份收入了。一份是租金,一份是佣金。
  以前觉得这周铁柱家的小孙子死读书,只见花钱,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如今看来,人家还是有大本事,光是能让自己的师兄来自己的村子,给村上带来利益,就是不俗了。周铁柱看来,还真是有做老太爷的命啊,几个老者不无羡慕的想。
  “当然,具体细节,肯定还会和三爷爷先商量好。”周季川说道。
  “好,好!”村长很是高兴,这是大荒之年后,难得这么志得意满的时候。
  几个老者和村长和齐管事讲起了以前,几人聊的甚是热络。
  黛玉最近被周季川养的有些好,已经不是那么怀念家里的吃食。但是可能被周家人感染了,鸡肉也吃下了好几块。郑氏红烧的鸡肉,自成一派,黛玉是没有这么吃过的,吃起来感觉居然很是不错。
  郑氏见大家吃的开心,也对着儿媳妇和孙媳妇孙女们自夸,要不是家里不能经常让她这么做,她可能做很多好吃的呢。
  听出来周季川这是在给村里人谋福利,黛玉对其倒有了些改观。等到人都散了后,七娘煮了醒酒茶,拿了一盏端给黛玉,让她给周季川松过去,她心里倒是少了些不乐意。
  周季川坐在院中的石墩上,显得有几分随意。他右手轻柔的揉着眉心,看来酒意是有些上头了。
  “大嫂煮的醒酒茶。”黛玉将手中的茶盏放到石桌上。
  “谢谢玉儿。”周季川摸了一下茶盏的温度,看向站在他一旁的林黛玉。相顾无言,却又神奇的和谐。“这会儿日头还在,你进屋吧。”
  “知道。”黛玉压下心中的话,点点头就转身回了屋子。
  周季川也是等着散了几分酒气,才回到书房,一个人在屋子里鼓捣了半天。
  如今,二郎三郎都不在,等到大郎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已是日落时分,正好赶上家里的晚饭。
  周铁柱今天算是得意了一天,他最看重的孙子,给村里带来莫大的好处,够他炫耀的了。等到一家人都聚在一起了,周季川也从他的书房出来了,周铁柱这才好好的要问问孙子这具体的情况。
  “爷爷,这次的事情还得您老多费心,毕竟也算是我们的家事。”周季川说道。
  “这……怎么说的?”老爷子被周季川的话调起了兴趣。
  “我师兄是个读书人,但家里是有名的儒商。这次的事情,也是我先提起来的,算是我和他的合作。不过,他出的是银子,我出的是点子。”
  这话说的大伯惊叹不已,脑子好的人就是好啊。
  “我和师兄是五五分成,不过他只负责出钱,我负责管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