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夸你爹不怕风太大牛飞上天?
  众人想,子不嫌母丑,子也不敢议论父的本事,肯定是夸大了说的。那就去问另两个呗。
  水桢从镇国将军变成一从六品的翰林官之后,他也开始放飞自我了,原本一副很低调的样子,现在没了思想包袱,难免就带出了几分原本的直性子:“我二……贾大人的学问功底之深,知识之渊博,乃是我前所未见的。”——小伙子你这么不会说话先是差点不讲规矩叫人家二舅舅而后又是这么吹捧,无视了原先你在宫中念书的夫子们,真的不怕被套麻袋吗?哦,你虽然不是镇国将军了可还是宗室对不对。打量着人不敢落老水家的面子,你再怎么得罪人被记恨也不会被参得株连九族对不?
  最后一个三人中堪称小透明的贾茗回答却是最靠谱的,人家直接拿出了他二叔给做了批注的策论本子。
  首先贾瑛的一手行书就叫人赞叹不已了。文人都崇信字如其人,原本他们悄摸瞧了贾瑛的流传在外的手书皆是馆阁体,秀润华美,正雅圆融,但是并没有什么特色,说白了,朝中的人几乎人人都能写出那样的水平。
  但是贾茗簿子上的字体却不同了,有随意灵动的行楷,还有狂放不羁的行草,虽字体不大,批注不多,但是区区千字,足以展露贾瑛的一手笔墨功夫。
  再看其内容,引经据典恰到好处,评判分析无一赘字,针针见血,最后的一段总结甚至写得比本届的状元还要精辟。
  单从行文看来,任谁也想不到,这出自一位武状元之手!
  “这是我二叔随手写的批注,并未翻阅任何典籍。”没错,所有引用都是不假思索,信手拈来,贾茗十分骄傲地说,自己二叔可以毫无停顿地背诵四书五经。
  再后来,又有明郡王的嫡长子酒后举着箸,击打酒壶背诵了一遍与尔同销万古愁……
  唤醒了年纪大一些的人的记忆。
  是了,能够重新编撰新军规、军歌、军纪的人,怎么可能胸无点墨?从前他只是别的方面实在太优秀了,所以掩盖住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本事,如今他不再带兵,转而从文,便多了展示自己本事的机会——也叫不少人感到了绝望。
  【现在的武状元都要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吗?】
  【以后是不是考文状元的人也得臂上能跑马才行了?不然都不好意思吹自己文武双全!】
  【服了服了,在下是服了!】
  …………………………
  也正是因为如此,别人越发是好奇贾瑛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好好儿地当着纨绔,成了同样纨绔的皇子的长史,结果郡王成为太子成为君王;原本一个日薄西山的荣国府,从他们玉子辈开始站起来,从草字辈开始人才济济啊!而且草字辈中的领头人物贾苒和贾萌一个是他亲手带出来的,一个是他嫡长子。
  哦,他还有一个已经确定会名留青史的妻子。
  运气真的不是一般的好啊。
  好运气的贾瑛目前面临这一点点的小麻烦,他嫡亲妹妹——王氏最小的女儿妍春今年十九,也该嫁人了。
  但是因为前一年多是老祖宗的孝期,所以耽误了相看,而目前,贾政和王氏这对做爹娘的,还有一年半的孝需要守,所以给妍春张罗夫家的任务就落在了宝玉这个当哥哥的肩头。
  什么?长兄如父?
  远在岳阳的贾珠并正在奔赴岳阳路上的李纨表示:【辛苦二弟、二弟妹了。】


第463章 
  宝玉从心底还是比较感激先皇的那位疑似穿越者的妹妹的,毕竟大明建国之初; 是她和先皇后胡氏不遗余力地为改善女子生活状态而努力; 最突出的贡献莫过于强制规定了女子十五及笄之前可成亲不可圆房。
  虽然这一条律法下至穷乡僻壤可能根本就没能成功推行过; 但是有皇室公主郡主的例子摆在前头,在较为繁华的直隶和江南,富贵人家的女儿家; 只要是在二十岁之前出嫁都不会被人说闲话。
  去年本是朝廷的选秀之年; 妍春年纪正合适但是却在孝期; 名正言顺地不能参与; 待到后年的下一届选秀她又超龄了; 便在去年就得了宫中恩旨,可除孝之后自行婚配。
  王氏对此很是遗憾; 因为妍春没赶上选太子妃那一茬; 可是按年纪来说; 和二皇子也挺配的……呀?她这个念头在脑子一闪而过,又马上否了——还是别嫁皇家了; 元春如今的日子却是几个女儿里头最苦的!咱除了皇家不是还有不少勋贵和高官人家可供选择么!
  由此可见; 王氏如今的脑子真的是比从前清醒不少。
  妍春今年十八虚岁(注1),应当说正是芳华好年纪; 相看个一年半载的; 敲定人家,便可以准备出嫁事宜,走一走六礼的程序,又是小半年; 差不多恰恰好可以在她二十岁左右出嫁,那时候贾政和王氏这做人亲爹妈的也出了孝期了,荣国府可以摆酒热闹。
  这一番打算很不错,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还未除孝的王氏不方便带着女儿去参加什么花宴酒宴的。
  贾政对此很是无语,他瞧着一直叨叨叨的妻子,不耐烦地说了一句:“宝玉媳妇不是留在京城?”
  王氏无视贾政并不太好的语气。继续叨叨:“你可不知道,宝玉媳妇是多么清高的性子,叫她带着妍春出去交际,我倒是担心人给咱们妍春物色的都是些当年你挑的老大媳妇娘家那样徒有其表的人家!”
  贾政听见这话就不乐意了,这辈子,他就是有一颗崇拜读书人的心,怎么地了!叫王氏这婆娘说起来,那么读书人两袖清风不为外界俗物所移志的高贵品格就是穷酸?
  “什么叫徒有其表?李家怎么了?老大媳妇正经书香门第,她爹也曾是堂堂国子监祭酒,怎么就徒有其表了?”贾政对李纨这个大儿媳还是挺满意的。
  王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那是老爷你不当家不知道这种小户人家出来的人眼皮子有多浅!】
  王氏从来没有和丈夫吐槽儿媳的习惯,至多也只是和两个亲生女儿叨叨这些,现在贾政不高兴了,王氏也就是小声咕哝几句:“咱们妍春打小就是娇养大的,嫁去普通人家,整日担心衣食,你舍得我可不舍得。再说了,虽然老祖宗给妍春单留了嫁妆银子,咱们也给妍春准备的厚厚的嫁妆,可是也没道理去救济穷人家吧?”
  【只有蠢死的女人才会用嫁妆去养活夫家呢。】
  “俗!真俗!俗不可耐!”贾政甩甩袖子走了。
  王氏半点也不着急:【走就走了,反正是孝期里,他走也只能走到书房去。无所谓!】
  早二十年,她可不敢有这样和自家夫君怼起来的底气,如今还不是因为她的子女俱是有出息的?只要不再犯当年马道婆那个那么严重的错,国公夫人之位王氏是稳稳的,什么赵氏周氏的,这些年都老实得和鹌鹑一样!
  …………………………
  然则再不愿意,王氏也不能带着孝就替女儿张罗婚事,便只能对着黛玉殷切叮嘱,一定要给宝玉他最疼爱的妹妹找一个好人家。
  当然,王氏的亲女儿和记在名下的女儿——元春与探春两个,都没能逃开被亲妈/嫡母嘱咐无数遍替小妹留意好夫家人选的洗脑攻击。
  但是元春与探春,一个寡居多年不交际,一个身份有限接触高门大户少,最终这事儿最靠谱的人选还是黛玉。
  若只是因为王氏,黛玉是怎么都不愿接这个烫手差事的,不过她和妍春却是难得地投缘,平素也多亏得这唯一还未出阁的小姑子多加从中调和,才叫她和婆母王氏之间的关系逐渐和缓的,所以这个差事,她最终还是心甘情愿地应下,并且找妍春好好聊了聊。
  宝玉于此也费心不少,还同黛玉商量,是不是也该替大儿子相看起来了。
  贾芽偷偷与贾萌说:“哥哥,你与五姑姑同年哩,有没有意中人?我好叫娘亲去观察观察上门提亲!”语气中不乏促狭之意思。
  但是他大哥终究是他大哥,贾萌半点没有被调侃的自觉,反而一本正经地说:“你不琢磨你的木牛流马了?改当官媒啦?”
  “那不是木牛流马,那是火车!火车!”
  以水流之力推动的灌溉工具叫水车,于是从去年起,贾政由着贾芽给他们研究的以火燃烧之力推动运作的器具叫火车。爷孙二人在荣国府前头的偏院里倒腾,就连伺候的下人都觉得两位主子是在异想天开,贾芽被刺激得次数多了,说起这个就像是逆鳞,一点就炸,再三强调研究物的名称。
  “哦,那你的燃料选择选好了?燃烧损耗终于算好了?有闲心来管你大哥我的事?”
  贾芽蔫哒哒地说:“还……还没有……”
  “我原是不看好你折腾的东西,但是爹却说你的创意大有可为,所以还百忙之中抽空教你墨家窍门,你要是不能专心干出点什么来,就不要如此浪费爹的时间,你要知道,朝中的事情已经够多了,现如今,爹没有一天是子时之前熄灯睡觉的。”贾萌正是因为听爹爹夸过弟弟这方面有天分,才更加鞭策他(这也是他们兄弟二人前些年远离父母留在京中养/成的相处模式),免得他总是分心做事半途而废。
  贾芽被哥哥严厉的样子吓到了,他原只是想和哥哥开个玩笑而已的,怎么就变成自己被数落一通了呢?
  许是察觉到自己语气有些过,贾萌伸手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我先静一静。”
  虽然看明白了弟弟的眼神中有些担忧,但是贾萌却只能无力地扯了扯嘴角勉强一笑,表示自己没事,不用担心。
  …………………………
  宝玉是后来才知道‘萌萌教弟’的事儿,听完小儿子小心翼翼重复的这番话,并且再三强调‘我这绝对不是和您告哥哥的状啊’之后,宝玉觉得大儿子的情绪最近有些不太好。
  遂在休沐日喊了两个儿子一起出城跑马。
  宝玉的坐骑依旧是也只能是长风,这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跟随宝玉二十六年,也已经有二十七岁了,是十足的老年马(注2)。
  但是由于宝玉照顾精心,长风的体态与精力丝毫不逊于贾萌、贾芽的、不足十岁的坐骑。
  贾芽毕竟年纪还小,得了放风的机会就撒欢地跑,不一会儿便跑远了,有一更和阿九等人看着,宝玉倒是也不担心。
  “有什么想说的?”明明是宝玉组织俩儿子出来踏青的,但是此刻却是他问贾萌这话。
  贾萌楞了楞,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爹……”
  “是不是进了官场、入了翰林院,发现和你想的不一样,所以一时间难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了?”
  贾萌抬头,他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爹爹的眼睛。
  “你还记得大发吗?”宝玉转头问到。
  【当然记得,那是我当年在黑省交到的朋友,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单单是客观的距离,还有被主观划分出的距离——谓之阶层。】贾萌用力点点头:“记得,就是已经失去联系好些年了。”
  “他现在过得很好。”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前文改了一下,妍春是十八不是十九
  因为宝玉二十岁,妍春中秋出生,同年十月十三贾萌出生
  今年宝玉三十七,妍春虚岁就是十八
  注2:马的平均年龄30…35,最多可活60多年——来自百度。


第464章 
  “大发……吗?”贾萌缓缓开口,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十多年前在黑省的日子; 虽然时间久远; 但是记忆依旧清晰。那是他和爹娘相处的日子; 尤其四五岁之后便开始被爹爹带在身边,军中也去、山林也去、海边也去,见了不少人; 经历了不少事。
  萌哥儿是早慧的; 哪怕很小的时候并不太清楚发生一些事情的深意; 后来只身在京城; 日夜思念爹娘; 便把当初在黑省的日子翻来覆去地怀念。
  现在想起来,当年只身赴任黑省的父亲该有多大的压力呢?而他却在最短的时间内; 创造出了奇迹; 黑省如今是大明的东北粮仓; 处处都修了水泥路;黑省棉花远销各省,棉花价廉物美成; 为百姓御寒的最好衣物;参鲍养殖使得海女和渔民们的日子好过起来; 再不必潜入深海一次又一次地捕捞海味,用以维持生计;黑省军户参加武科一跃成为军官的比比皆是; 甚至于能够考文科的军户人才也不少; 还有和大发关系最密切的——便是黑省之内再也没有罪民……
  贾萌轻声问:“大发现在,过得怎么样?”当年他不得不入京念书,起初和大发也有书信往来,后来大明和前鞑靼开战之后; 大发也被编入军中,出于军情保密的考量,两人断了通信,后来不知怎么地,贾萌就没能联系上他了。
  宝玉从袖子里掏出一叠信件:“这是大发写给你的信。”
  “这……怎么会?”贾萌瞪大了眼睛,看到明显已经泛黄的信封,哪里还不明白其中原因——大发的信,被人截了,所以后来的信一封都没有到自己手里。
  但是现在不是追究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微微颤抖着手,从爹爹手里接过信件们,从最上面一封开始拆。
  贾萌一一看过去。
  第一封,是大发告诉萌哥儿,他们在贾将军的带领下,打了胜仗拿下鞑靼啦,他已经转为蒙省驻军中的正兵了。
  第二封是与萌哥儿分享喜悦,他说动了家中父母,带着一家老小搬去了黑省与蒙省交界的地盘,认领了荒地开荒,前五年免税,后五年收半税,十年之后,这荒地就归他家了。
  第三封是说他在蒙省驻扎换防的时候,识破了一起鞑靼余孽想要在城中制造烧/杀/打/砸的阴谋,并且带着伙伴们成功捣毁一个鞑靼人的老巢,荣升队正。
  第四封……
  第五封……
  第六封……
  第七封……
  第八封……
  也许是因为一直没有收到回信,大发后来来信的频率便成了一年一次,最新的一份是今年三月的,他来信恭喜好友金榜题名(历届科举最终获得功名的名录都会由礼部誊抄,分发至大明各省公告天下),寥寥百字,满是为朋友的前程而开心,却没有再说自己生活中的情况了。
  不过他没有说的部分,自有宝玉补齐:“蒙省军缺人才,大发现如今已经是百户了,年初的时候娶了妻子过门,还是托二月(嫁入黑省姜家)说合的,大概过不久就能当爹了吧。”
  “这就好,这就好。”前几年断了信,贾萌甚至考虑了最坏的打算——蒙省虽然已经是大明的一个省了,但是地广人稀,又是牧区,并不是很好管理,就连去那儿任职的文官都有一条——必须得是身强体壮、弓马娴熟的,这些年来,蒙省大大小小的称不上叛乱的骚乱也有好几次,虽然鞑靼余孽一次都没有成功,但是骚乱之下,伤亡也是难免的。现在见到书信,又听到爹爹说了大发的现况,贾萌顿时松了一口气,继而又想起书信被拦截之事:“这是……大伯娘……祖母?”
  宝玉微微点了点头。
  贾萌一下子涨红了脸:“为什么?她们凭什么?!”
  “注意措辞,毕竟她们还是你的长辈。”宝玉没说为什么,其实无非也就是那么点儿原因:王氏觉得大发的身份配不上与贾萌成为朋友罢了,李纨不过是奉命行事的。
  贾萌一开始回京就成为皇子伴读,白日都在皇宫中,晚上才回府,宝玉当初嘱咐一更和一月的重点也是在照顾他起居和安全这两件事情上,倒是没有考虑到儿子与他朋友的信件往来——当然宝玉也承认是自己疏忽了这一点。
  最重要的事,此事不是李纨一人干的,而是王氏授意李纨干的,所以一更和一月没能发现也属正常,毕竟他们夫妻再能干、再有面子,也是在宝玉和黛玉的院子之内,荣国府整个府中,当时当家的毕竟还是王氏和李纨,有她们二人的命,下人谁敢多嘴?
  贾萌只是一时情急,失了分寸,被爹爹喝止之后虽然有些委屈,但是也很快想通了其中的缘由。
  虽然想明白了,他却宁可并不清楚——要说祖母是有什么坏心也就算了,最怕的就是这样,她打着为小辈好的名号,干出一些实则让人觉得无力有有些寒心的事情。
  在她们看来,大发不就是一个罪民脱籍之后成为军户的小军官么?甚至连跟着二房出京的单大良长子单诚——小单管事那样一个下人的体面都没有,这样的人与贾萌根本就是云泥之别,拦截了这种‘下等人’的来信,对贾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况且这种人得了如此难得的机会巴着贵人,一定不愿意放弃,书信殷勤,谁知道以后会为了什么事情求上门来呢,到时候贾萌这样的小少爷,面皮子浅,顾忌着交情,却给自己和府上揽了一摊烂泥,还不如早早就让他们断了联系——总归他俩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物,也不应该有交集。
  贾萌此刻才想明白,前些年祖母意有所指地对自己说,让自己好好陪殿下念书,不要因外头的事情而分心到底具体指的是什么。
  他心中的愧疚与懊恼难以言表——其实,只要自己再细心一点,不要那么想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