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十六即是很好奇的,到底姑姑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够让父皇一面不想提及,大力抹去她曾经存在的痕迹,一面又忍不住在笔记中记载她的聪慧。可惜他当时被初登基的太多事情弄得无暇顾这些。
  而七月,这块从水里得以重见天日的石板子,猛然以这样叫人猝不及防的姿态,闯入他的眼前,充分满足他的好奇心。
  只见上书:
  “余自幼好医,梦中得仙人授,天资卓绝,七岁懂辩症,十岁能开方子,豆蔻可制药。少时尝捉弄兄宽、弟宏,以为和乐有趣,及至碧玉之年,一朝选秀,虽使万般手段然未能遂愿落选。末帝后宫佳丽三千,余颜色尔尔也,更不耐之献媚,遂常年避居后宫,饲弄花草,自得其乐。
  然则朝堂变化万千,父一朝陷于囹圄,母泣血奄奄,兄长宽奔走,弟宏四处告求,未果。
  然宽传信入宫,劝余万般策走其下——枕边风也。
  深宫之内,步步惊心,末帝既无天经地纬之才,又无包涵宇内之志,昏昏碌碌,酒池肉林,余心下不耻之,便以药喂养令其夜间神智渐失,以为临幸也。
  后露踪迹,末帝震怒,余绝境之下,用以子母蛊,以制之求自保。
  是若苍天不公、黄天已死,宽既生野望,遂劝说妹相助。
  王侯将相本无种,余不愿余生庸庸碌碌于后宫、痴痴笑笑对暴君,故而愿助绵薄之力,以乱暴君心智。
  耗时三年,朝纲崩溃,宽起事而成也。
  及至本朝初立,余以为乌云尽散、天光大亮而好时将至,则尽心焉耳矣,出奇计、对奇策、设暗卫、笼人心。
  我待兄长赤忱矣。
  然天地笑我。
  古人云,鸟尽弓藏,诚不欺我。
  阅尽两世,实不懂人心。
  宽曰,女子不得干政。
  宽又曰,牝鸡司晨有违伦常也。
  余怒而欲嫁,宽许之。
  然其实则心口不一,余此生惜负殷飞。因余一人,拓跋军远征消散不存也。
  既之宽狼子野心,余未再提离宫之事,住坤宁宫静恬斋多年,偶教宫婢一二。终得其人传信与荣国公贾代善,密信与之,乃余毕生所学,涵解蛊之法,望其善用之。
  今,知沉珂已朽,时不久矣,病前留笔,若后人见之,或者一笑,亦或将此情大白于天下,不胜幸哉!”
  拿到石板的十六看清字之后,如遭雷击。
  他竟然不知,这位自己的嫡亲姑姑是父皇建立大明不可或缺的绝大助力,又因为这短短数百字,透露出来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一个天资聪颖于医学天赋出众的姑姑,起初为了救她的双亲而争宠,后来为了她兄弟的野心祸乱前朝,最后又因为功劳太甚而被忌惮,幽静于宫中。
  【不不不,父皇笔记上说,镇国长公主因体弱多病,大多时间居住在郊外小汤山温泉别院的,怎么可能在宫里!还是坤宁宫!!!】
  十六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这只是一面之词而已,或许是前朝宫破之时,有心人胡说八道,为的便是毁了父皇名节。
  然而冷静下来。
  十六知道,不可能。
  人人都知道,前朝覆灭之后,宫中被大清洗过,一应花草池塘都被翻了个遍。这块石板若是前朝的,不可能留到今天才出现在宫中、其次,镇国长公主笔迹就是不能作伪的,停办的京城女学门口的碑石上,有先皇后胡氏的笔迹,也有镇国长公主的笔迹;最后还附上了一个草药方子,是能软化石板的草药配方,便是镇国长公主水宁在上刻字所用的,也能证明,书写这些的,是水宁无疑。
  无法用石板来源不明说服自己,十六又马上想到:【这石板子留在宫中,正是姑姑想要皇室中人瞧见的,又怎么会写尽其自己的不是呢?故而上书不一定是真的。】
  可是怀疑的种子已然种下,他再去翻阅历年笔记和史官涂涂抹抹的记录,叫十六越看越没有底气说——这石板上说的全部是骗人的。
  十六纠结了这么一个多月,终于不得不开始正视石板带来的问题:【既然贾代善曾为暗卫,又是石板上姑姑所提托付秘籍之人,那么当年荣国公解甲归京,而后病逝,其中到底有没有……有没有父皇的手笔?】
  十六很想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什么都没看见过,可是,摆在那里的石板提醒他,上头所书,如山野精怪话本一般的内容,十有七八是真的。
  十六不傻,他自然不会拿着石板子叫手下暗卫看了与自己坦白,他从贴身跟着先皇最久的平安开始击破,花了一点点时间,就知道了他想要知道的——镇国长公主,确实在坤宁宫偏殿住了多年。
  从平安说漏嘴的一两句里、从理国公柳彪颇为纠结的‘坦白’中,那石板上的内容竟然被验证了不少。
  …………………………
  是当此事从没发生过,和宝玉依旧是好兄弟、千百年后佳话相传、君臣相得;还是不要违背自己的良心,告知宝玉,解开蛊的关键当年就已经到了荣国公手里?
  最近,十六吃不好睡不好,可是朝中要忙的事情还很多,他不能只因为这件事情就消沉了。
  等到过了这么多天,他终于是想清楚了:【不磊落的手段,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君王应以德服人、以威,而非以旁门左道胁迫人。】
  所以,他今天把理国公柳彪喊来,再不遮掩,仔仔细细地问了一遍从前的事情。
  理国公实在无法替先皇圆下去,遂将他所知一一道来。
  当年他尚年轻,但是身为监听部中人,柳彪知道的事情确实大多是关于宫外的,和平安嘴里宫内部分相结合,正好凑出小半的真相。
  然后理国公就被十六勒令去罚站了。
  …………………………
  十六将石板正大光明地拿出来,放在御案上,用折子盖住前头部分,因为前头其中有些部分涉及他父皇的名誉,也是为了宝玉好,他并不打算让宝玉看得多了,心里有负担。
  宝玉也懂十六此举的良苦用心,对于十六给的半块儿石板的信任,已经能够叫心理年龄不小的他感动一把了,故而他只是细细看着后半部分。
  宝玉看完之后,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样畸形的窃国方式,难怪老皇帝从前吃不香也睡不安稳,看到一些能力出众的,不想着好好用,而筹谋着要控制。原来是根子就是歪的!!!
  更加叫宝玉解开了心中的一些疑惑:【现在,基本可以确定了,这个镇国长公主应当是穿越的,而且也是带着金手指穿越。根据对方所作所为判断,其穿越的时候年纪应该还不太大,空有能力,缺少谋划……而老皇帝建国之后开始慢慢变脸,水宁应该也没她在石板子上写得那么无辜,至少后期她知道,但凡是她提议过的建议都会被老皇帝否了,所以才设了套叫老皇帝行分封制的!要不是老皇帝晚年幡然醒悟,这个分封制不出三五十年,就可以让整个大明四分五裂!再想来,她在静恬斋,也没闲着,教宫婢?不是为了搅乱宫中池水,难道还真的是想桃李满天下么?看看当初许贵妃弄出来的事儿,十有八/九这个宫婢出身的贵妃当年伺候过镇国长公主吧。】
  当时宫变,内情是隐而不宣的,不过只是针对下头的人,宝玉早已参与其中,知道得一清二楚。当时他就觉得许贵妃用的神神叨叨的药,和暗卫的蛊如出一辙。果然没错!
  至于十六所担心的——老国公爷贾代善的死与老皇帝有没有关系?
  宝玉不敢打包票,甚至他心里觉得,应该是有的。可是看着惴惴不安的小伙伴,他心里的天平却倾斜了。
  非是宝玉不孝。
  从情来说,他与十六年少相知、多次患难;却从未见过自己祖父。
  从理来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便贾代善的死真的是老皇帝的手笔,想来选择赴死,并且死前替二儿子求了官职的他,应当是有过一番计较的。
  从长远来看,宝玉和十六如果真把这个事情揭开,十年二十年,谁能保芥蒂不会越来越深?届时,自己要么选择退出朝堂、游玩山水之间;要么选择……干掉十六,自己上位。
  那么,就避开这个结节吧。
  “陛下,臣以为,若是镇国长公主当年真住在静恬斋,那么坤宁宫中伺候的宫人,定然有知情的。”宝玉慢慢地说着,然后抬眼看向十六。
  十六心头灵光一闪,对!怎么忘记了!石板上都说了宫婢!
  “胡嬷嬷!”
  胡嬷嬷是先皇后身边的嬷嬷,执掌坤宁宫,宫中大小事务,上至皇后娘娘日常吃穿用度、下至宫人赏罚立规矩,都是由她一手操持的,若是静恬斋真的住着镇国长公主,日常一应吃喝穿戴,必然是避不开胡嬷嬷的——当然,此时十六和宝玉再次主动忽视的就坤宁宫的主人,先皇后对此事想来也不可能不知情。
  其实宝玉想说的还有一人——那便是当今醇亲王,作为先皇和镇国长公主的亲弟弟,想来他应当会去探望在小汤山养身子的嫡亲姐姐,年复一年,见没见到真人,他会不清楚么?
  不过醇亲王身份不必胡嬷嬷,不是轻易能盘问的,宝玉又说:“祖父遗物除陪葬之外,皆在荣庆堂,由臣祖母收着。既如此,还望陛下着人知会王嬷嬷,我会寻了机会将之带去老太太的荣庆堂。”宝玉是不会主动提去找王嬷嬷的,为了避嫌。
  虽然十六很想让宝玉去找他祖父遗物,因为他相信小伙伴的脑子,绝对比父皇早年安排在林如海府上的那个替代了王嬷嬷的丁十三要强。但是他知道,宝玉不会答应。而宝玉不答应,才是为了大家好。
  “如是双管齐下,想来很快能找出线索。只是此事终究不好叫不相干的人知道,免得有损先皇英名,引起朝纲震荡。”宝玉犹豫着说,实则在心里加了一句:【老皇帝有没有英名我并不关心,只是我老岳父还在西域呢,那边鞑靼虎视眈眈、瓦剌见钱眼开、亦力把里扮猪吃老虎,要是朝廷乱起来,我老岳父多半要为国尽忠去的。我可不想萌哥儿未满周岁就守孝,我也不想玉儿水漫荣国府。再说了,朝纲震荡、苦得是才过了没几十年安稳日子的百姓,为了弄坏个死人的名声,何必呢?】
  因为今天受到的冲击有点大,为了未曾谋面的祖父难过一两分,更多的是为先皇那样不把臣子当臣子的做法而齿冷。
  有点傲娇的宝玉承认,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归属感,他一路西行,见过穷苦饥饿的百姓,见过多收一斗米就高兴的农人,见过冒死走商路的小行商,也见过西域拜牙治下的可怜人,他希望,天下承平,四海皆安。
  十六懂,所以他怎么能不感动。
  …………………………
  然后当天下午,荣国府的王嬷嬷——即丁十三收到陛下密信。
  说真的,丁十三还有些小激动呢,身为女子,在暗卫中本就是少数,很多时候被派去特殊场合,纵使有成绩,也被暗卫中人鄙夷。
  当年,先皇因怀疑林如海变节,便要派人去扬州监视之,挑来挑去,选了丁十三,李代桃僵把林如海女儿原本的奶嬷嬷给换掉了。
  谁知道,还没等丁十三发现什么,先皇又传信,说暂时潜伏,不要轻举妄动(实则是林如海当初满腿刺青震撼了先皇的效果),然后……然后丁十三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要在林黛玉身边养老了。
  这并不是她想要过的日子!每日她浑浑噩噩消极怠工,想着也许哪天林黛玉看不下去了会把自己赶出去?
  结果一直等了十多年,这个愿望还没实现。
  然而!
  今天!!
  就在今天!!!
  登基之后的新皇原本从未派人来联系丁十三,丁十三以为自己被放逐了!不过她内心是不放弃的,尤其是随着荣国府崛起,贾瑛在朝堂上越发站稳脚跟,丁十三觉得,总有一天,丁老大会想起自己!陛下会想起自己的!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这一天,终于来了!
  丁十三摸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枕下的密信,大大方方地展开看——如今她是二奶奶的奶嬷嬷,一人一个屋,纵使天天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玩,只要不出去搬弄口舌,都不会被责备的。
  【不知道,陛下是否是想询问贾瑛日常是否恭敬呢?或者是有没有恃宠而骄呢?亦或者是……有没有不臣之心呢?】
  丁十三越想越激动,总觉得凭如今荣国府的地位和权势,贾瑛执掌二万五千禁卫军,保卫皇宫,身份敏/感,陛下势必要叫人监视好他的!
  【我老婆子的用处来了!】
  丁十三展开信件,眯着眼睛拿远了看,忽然想起来,自己不过三十多岁,平时装老眼昏花装习惯了:【呸呸呸!老身一点都不老!哎?陛下叫我去史老太君的院子,找找已故国公爷留下的遗物,并造册?】
  这个任务……该如何下手呢?
  丁十三有点发愁。
  她专司监听,即便万岁爷想要知道贾瑛在闺房之内同林黛玉说的话,她都有办法复述出来,可是,要去荣庆堂查探,分/身乏术啊!
  不过到了傍晚,丁十三就松了一口气:史老太君近来秋日干燥,想吃点清淡的江南小点。大厨房固然有厨子,不过宝二爷和二奶奶孝顺,把善于做扬州点心的王嬷嬷送与老祖宗使唤一阵子。
  这可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丁十三屁颠颠地收拾了几身衣裳就去了,剩下来传话的赤儿摸着后脑勺:【王嬷嬷这会儿跑得好快啊!】
  荣国府这边,宝玉说什么,老祖宗都自是赞同的,黛玉亦如是。
  哪怕是李纨,也不过是在心中暗暗嘀咕了一句。
  因为府中人人都知道,宝二爷和宝二奶奶,根本不需要花那个心思去讨好老祖宗,他们只要在老祖宗面前一站,老祖宗就能乐开花了。
  老人家就是这么偏心得直白。
  反正宝玉做了能做的,王嬷嬷什么时候完成任务,就看她的本事了。
  从十六登基之后,与宝玉说开蛊的事儿,宝玉就知道了自己院子里有这么一颗钉子。当时十六想把荣国府的另一个钉子说与宝玉听的,被宝玉制止了,后来那个匿名的钉子就成了十六和宝玉的专属信差。
  ┑( ̄Д  ̄)┍
  专属信差今个儿知道了王嬷嬷是自己人,不知道该羡慕丁十三这么多年清闲呢;还是该郁闷自己如今成了信鸽,还不如她扮成嬷嬷缩手晒太阳悠闲呢!
  …………………………
  荣国府自有宝玉搞定,宫内的事情,就得看十六了。
  十六第一个找的人,自然就是胡嬷嬷,胡好。
  胡嬷嬷自掌管育婴堂起,便甚少进宫了,不过恰逢中秋将至,陛下感念先皇与先皇后身边伺候的几位老人,便令皇后御赐月饼分与众人。
  胡嬷嬷,便是要进宫谢恩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王嬷嬷这个梗,很早以前就埋伏过了,包括她不太尽职,不太专业,不太与钱嬷嬷争权等等等。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
  晚安安啊,眼睛好了,不发炎了。


第294章 
  作者有话要说:  Ps。199章有提,拜牙是太初十四年开始在西北哈密掌权的(贾代善太初十三年回京之后就没去西北了)。因为荣国公之后的官员将军镇不住当地彪悍的民风,盘剥过渡,被当地人打死了。
  胡嬷嬷进宫谢恩; 自然是往坤宁宫去的,毕竟万岁爷日理万机,些许小事自然不需要劳他费神。
  入了后宫; 自有内侍带着胡嬷嬷往里头去。
  她是有品级的女官,从前还是坤宁宫的掌事嬷嬷,稍微年岁大一点的宫人都提醒过下头的人; 胡嬷嬷于万岁爷; 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奴才,从血缘上说; 万岁爷喊她一声姨母也是使得的。
  【不过胡嬷嬷这个人极其守礼; 从不肯受姨母的称呼。】这也是整个后宫的人都知道的。
  当年,后宫独宠的许贵妃还曾隐晦地说有些人惺惺作态; 指的就是这件事。
  得过干爹叮嘱; 那长得讨喜的圆脸内侍恭恭敬敬地将胡嬷嬷送到坤宁宫动侧门,交给候在此处的宫女; 便止了步子。若说对坤宁宫内的熟悉,区区宫女哪里能比得过胡嬷嬷。
  进了东侧面的永祥门; 又有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小东等着,方见了胡嬷嬷的面; 便笑着说:“嬷嬷许久不进宫; 娘娘念叨了好几回呢。”边走,边又解释了一番:“原娘娘是在东暖阁的,偏偏西边院子几株丹桂今个儿开花了,大皇子想要摘桂花送与万岁爷; 娘娘便带大皇子、二皇子一起过去了。”
  胡嬷嬷点头:“大皇子一片纯孝之心。”
  听得小主子被夸,小东笑得更诚心了几分。
  胡嬷嬷这些年入宫次数少,今入坤宁宫,满目所见,原本先皇后时期的院子风貌已然是大有变化。
  说起来,自己那个族姐倒是更喜欢江南园林的婉约,如今的皇后娘娘郭氏,是将门虎女,院子里的陈设去繁留简,阴阴树木还在,但是许多娇花却是渐渐都不侍弄了;胡嬷嬷前几次进宫的时候便知道了,宫殿内清雅出尘的摆设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