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置,雕梁画栋红墙绿瓦,谁稀罕影子都没见着的水泥房子?说拆就拆岂不是浪费银钱?
  所以,拆迁针对的,只能是百姓,而且只能是中产以下的穷苦百姓。他们住窝棚,或者是破旧的宅子,空有一小块宅基地但是没钱修缮!
  所以,拆迁针对的,还有沿街的商铺,既然路面都要修了,商铺也可是顺势规划,然后商户们就要摊派费用了呀……
  前者需要靠拆迁发家致富,后者需要为拆迁添砖加瓦。
  这期间的事情,和宝玉一介武将没什么关系,他趁着朝臣们吵哄哄的时候,先递了折子要求翻修禁卫军驻地。
  御史台的人照例还是要驳斥的。
  不过十六倒是对此十分赞同,甚至于在那帮子脾气比能力大的御史大夫参宝玉靡费的时候,还直接说:“那就走朕的私库!”
  这……怎么能行呢,国库私库不分,来日要是陛下想要修园子,要国库掏钱可怎么办?遂钱尚书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就差挥舞着双手举着钱说这是户部掏钱该办的。
  朝臣正想知道,水泥修房子和修路比起来,有什么不同。遂两位阁老相互看看,都一言不发,以示默许。
  钱尚书承了玉谨老弟的情,户部侍郎、郎中,飞快地转起来做禁卫军营地修缮的预算,并很快就批下了银钱。
  眼见日后活计是干好几年都不会停,工部的匠人和小吏都十分开心,工部的官员们也觉得找到了人生的意义。遂工部也承宝玉的情,一大队工匠拉去干活儿,无比保证以最快速度完工。
  于是在朝中还为修路拆迁而争吵的时候,工部的工匠们甩开膀子一回生二回熟,开始修禁卫军驻地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有的。我修仙,我快乐,不过我一个劲儿打嗝不知道咋回事
  今天去银行,有个拆迁户去办理财,我不是故意听到人家卡里理财的本金有四百万的
  但是……天哪,默默羡慕一分钟。
  谢谢


第270章 
  禁卫军驻地修建图纸是宝玉画的。
  正是因为阴尚书看到了这份神奇的图纸; 所以仗着自己是工部的老大; 抢了这个监工的活计; 几乎天天都泡在禁卫军驻地。
  当然,能够住下两万多人的偌大地盘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开修,那样子; 叫这两万多人住哪里去呢?再说了,工部也没这么多的人手呀。所以便是一点一点开动。
  现在的情况就是,禁卫军辅兵也被用起来了; 他们的头儿——贾总兵贾大人; 给辅兵们分派的任务就是每天一早赶着毛驴出城(没错; 就是走过千山万水; 去过千里之外的那些原本应该上了人餐桌的保定肉驴,现已成了辅兵专用),然后去城外已经被圈起来的石灰岩矿附近大高温窑那里,拉着一溜长驴车队的粉末末和水泥砖回来。
  火头军大厨师傅强烈要求也参与行动; 但是由于他的厨艺实在是太好了,禁卫军和辅兵都恳求他别不干正事了; 遂大厨悻悻地围着锅台转。
  修建的过程,说容易也不容易; 说难也不难。
  不容易指的是工部的匠人们,宝玉已经尽量把构图简洁化了,但是三维透视图、承重墙分布等等理论知识,并不是当代这些靠着祖传手艺凭感觉做活儿的工匠能够理解的,倒是阴尚书; 捏着宝玉随手画透视图如获至宝,更加天天工部也不去了,点了卯,下了朝就来禁卫军驻地。
  说不难,指的就是工部里头的民夫,他们不必考虑这屋子为啥要这么造,哪儿要砌多厚的墙,只需要听上头人指挥就是了。至于那些工匠和禁卫军总兵大人意见向左,私下嘀咕说这样胡乱搭建房子是外行指导内行什么的,民夫才不管——话说禁卫军营地的伙食真是好啊,天天开饭的时候就闻到随风飘来的饭菜香味,就着香味都能多吃一点。
  以上,虽然工匠觉得总兵大人不靠谱,但是还有尚书大人黑着脸叫大家听从贾总兵的要求做,谁叫人家是大官呢,他们怎么说,下头纵使有意见也得照做。
  而当第一栋三层水泥房子拔地而起之后,那些工匠,心服口服:【原来总兵大人并不是瞎指挥,原来那透视图真的如此神奇,只可惜咱们都是粗人,看也看不明白。】
  那些个民夫们还好奇呢:“这房子真是咱们盖的?”
  “那还有假,在这儿干了小十天了,你是这几天吃懵了么?”
  “倒也不是,只是觉得看到了成品,好神奇。不过咱们尚书大人真是好啊,知道咱们馋着辅兵的伙食,直接就把咱们口粮拨给辅兵灶台一起做饭,再也不用闻着饭菜香味吃猪食了。”
  “小声点,煮猪食的可是左侍郎大人的族亲,你以后不想要拿活计干啦?”
  “哦哦哦,不说这个。就说这屋子,一开始我那纳闷呢,那一块块灰不溜丢的水泥砖比青砖轻多了,能牢么。没想到啊,每一层砖块之间抹了水泥糊糊,这屋子一天一个样,居然能盖三层的都不倒!!!”
  “是啊!我听说,这还是因为驻地太靠近皇宫了,不允许出现能够窥伺皇宫内院的可行性,这才不接着往上盖的。不然,恐怕能盖四层、五层吧!”
  “哗……一层一丈,五层就得有五丈啊!”
  “那可不……得有相国寺的宝塔那么高了吧?”
  “那还不至于,相国寺的塔有九层呢。咳咳,这天可真热。”
  “可不是么,要不然大厨能给咱一天供三次的绿豆汤呢?”
  “不过绿豆汤可真好喝,还加了糖。我做工这么多年,平时最怕夏天的时候赶工期,现在倒觉得要是都像是修水泥路、建水泥房子这样子,倒是也不怎么累哈?”
  “可不是么,累的都是驴子,砖块儿总比石板、青砖要轻多了,还有水泥,一桶一桶提过来那刮子抹,也不费几个力气。再说了,不是还有绿豆汤么?”
  “哈哈哈哈,走,再来一碗绿豆汤,大厨说了,管够的。你说,这水泥贵不贵?”
  “自然是不贵啊,不然那户部能批了禁卫军改房子?”
  “那你说,等这一阵忙过了,我想买点水泥回去给自家屋子修一修,得多少钱?”
  “这就没数了。你要是就在原来的破泥墙房基础上抹一层水泥,估摸要不了几个钱。不过要是你想盖像是这一样的小二层小三层,那就得把从前的屋子推到了,重新夯地基才行。”
  “哎,先不想这么多,总归还不知道这水泥会不会对外出售呢。”
  ……
  正中午的时候,是不必顶着太阳赶工的,几个吃了午饭,喝了温热绿豆汤发了一身汗的民夫坐挨着墙角坐在建好的水泥小三层屋子的外头,虽然闷热得一丝凉风也无,可是做惯了体力活儿的他们,能在烈日下休息就已经倍感松快了,这点子闷热算什么?大家伙儿都是男人,赤膊了上半身,聊聊天,打打屁,舒坦!
  所幸夏日天亮的早、黑的晚,除去正中午两个时辰,工部的人加班加点,禁卫军辅兵从旁协助,很快又竖起了第二栋、第三栋……
  三层楼是什么概念?在这个年代,除非是寺庙的宝塔,才能盖上什么七层九层的,那是还是因为宝塔,要寻得是千年木料、还要逐层缩小面积,才能让底层支撑起高层的重量,到最后,譬如相国寺宝塔,说是九层,第一层足有三丈长三丈宽,实际到了最顶层已然是不足一丈的长宽了。
  而此次建的三层楼,当然不会是宝塔那样滑稽的外形,不然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使用面积?
  当禁卫军驻地宿舍改造进行小半的时候,朝廷里的重臣来了禁卫军驻地不下十次,终于拿定了主意:改造,京城改造!拆迁,修路拆房!
  这回,砸实的消息传出去,叫京城中人忐忑起来:大家确实是想要朝廷在家附近修水泥路,可是这个想,是建立在不要钱的基础上。现在怎么听说不只是要修路,还要拆迁呢!
  拆迁两个字,传到老百姓耳朵里,有稍微有见识一些的人根据字面意思,就传开说:拆就是拆掉房子,迁就是把某地原有的百姓给迁走。
  那还了得?!
  这年头的人最讲究的就是故土难离、落叶归根,家是什么?家是根!
  一时间,拆迁具体计划还没公布,但是民间已经开始怨声载道了——不过也有一部分人,暗暗期待着拆迁能拆到自己家,这部分人,大多是与工部上下有点关系,或者是民夫的亲眷,亦或者是禁卫军和辅兵的家人,他们都听说了,一旦拆迁,新建的房子可是水泥砖搭的,比之一两年就要抹一次的泥墙房要好多了。更不要提,据说户部的人说,最近他们天天加班加点在登记京城各地的地价房价呢,据说拆迁有补助哒。
  …………………………
  八月,第一批拆迁计划已经列出来了,就按照京城试修的第一条水泥路沿路开始,将这条路延伸,北至城门,南到朱雀大街,拉成直线,将道路两边的房屋往后迁六尺,两边各迁六尺,道路便宽了十二尺。
  张榜公告之后,户部的小吏们开始挨家挨户讲解拆迁政策了。
  这也是为了避免因为有些人家不识字,曲解公文的意思给拆迁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讲,是讲得很清楚了。
  这条南北通达的路,是免费修的。不仅如此,官府还将并且免费帮沿街退让六尺的人家修建一栋三层小屋,但是其中一楼是归朝廷使用十年,十年后归还于房主,二楼、三楼才是沿街人家居住的住所,这样算来,即便退让了六尺,可是得到的居住面积是远远大于从前一层时候的;
  当然,也有人觉得自己这样是吃亏了,本来好好儿的沿街铺面,这么一拆迁,十年之内,铺子都不是自己的了,即便得了小楼的二三层,也只能住人而已,哪怕典出去与别人住,比之前做买卖或者收店租的时候是收益骤减,对于这种人,朝廷也有另一个选择,给予一定的银钱补助,等于说此人将宅基地和房子卖给了朝廷,朝廷另给他批一块同等价值的宅基地——再买了地之后要造房子的事情,自然也是他本人掏钱了。
  不巧了,这一回,武家还是赶上了头一遭。
  事关房子,从古至今都是大事,这天,白天送走来讲解公文的小吏,晚上,武家一大家子就聚在一起,就此事讨论讨论。
  白天小吏来的时候,武家只有两位老人家和武三师傅的娘子、小女儿在,不过武家阿奶是个有成算的,细细问清楚了政策,又叫武平回家之后,去街面上把公文看了一遍。
  到了吃完晚饭之后,老太太一抹嘴巴,就问大家:“你们怎么看?”
  武家阿爷基本上在家里就是个吉祥物般的存在,家里头小事老婆子做主,大事儿子做主,他……咳咳,是家人坚强的后盾。遂老爷子把目光转向儿子——事关房子,是大事。
  武三师傅斟酌了一下:“我觉得,咱们还是选择退六尺,拿二楼三楼。首先不说这条路拓宽之后,地价只有涨没有跌的;单单是一个第一条水泥路的名头,朝廷就不会让这事儿给搞砸了,所以这条路修完之后,一定会让大家大吃一惊,现在要是搬出去,日后指定是要后悔的。再说,立契让出一楼十年的使用权,下头还有一行小字,本楼户主优先租赁,到时候咱们看看行情,若是使得,再租回来;若是价格高了,也不妨碍,香皂和山货就分到附近杂货铺子去销,大不了就是少赚几个钱么。”
  武家众人点点头。
  武平补充到:“我最近晚上去禁卫军驻地授课的时候瞧见了他们新盖的宿舍楼,全是三层的,每一层都一丈多挑高,干净整洁又大气。而且我听宝二爷说,这房子盖好了,等闲不怕水火。”现在的人家,不久最怕走水么,毕竟家家户户房梁家具都是木质的,天干物燥的秋冬,每年都有人家用火不慎点燃了屋子并且还殃及邻里。
  武安也说:“得了二层三层,三层就让我和哥住,屋子多一倍,日后哥哥嫂子生三个五个孩子也住得开。”
  惹得武平瞪他一眼:“混说什么!”
  众人一听:哎,有道理!房间变多了啊!
  武家阿爷最后开口说:“再说了,咱们在村里还有老房子,日后我和你奶奶还是打算回村里去住的,京城么,留你们这些年轻人呆着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271章 
  要说寿昌二年的夏秋; 京城什么事情最万众瞩目; 那非得是拆迁莫属了。
  经过户部小吏拆迁动员之后; 第一条街道拆迁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选择放弃原有房屋,准备拿了银钱去别处购置宅基地建屋子。
  所得的银钱,即是拆迁补偿款; 是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这也是这条街沿街的百姓走得干脆的原因。
  原本按照朝朝廷中争论的一个小核心点,朝廷要修路造房子; 叫百姓搬迁; 按照他们当时购买宅基地的价格和建造房屋所花费的银钱标准给他们几个钱也便是了; 还能节省国库开支——毕竟后头要修的地方可多了。可是京城内的人家; 不少都是先皇初年购的房子,那时候的五十两、八十两或就可置办一个小院了,放到现在,翻了一倍还不止。如是赔偿; 百姓指定是要怨声载道的——不过想来也只敢口头抱怨罢了。
  可是那户部的死抠门再次叫大家大吃一惊。
  死抠门爱钱,甚至于去年今年搞了几场活动; 弄了什么冠名赞助之类的,收了商户一大笔银子; 端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创收的机会。可是对于拆迁补偿款,钱尚书有话说:“要按照如今的物价来定价。和商人赞助怎么能归为一谈呢?”
  商人买东买西、不事生产便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和巨大的财富,普通老百姓能有那能力?钱尚书再怎么抠门的一个人,对这两者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关于拆迁补偿款的量定; 不仅不克扣,还稍微比市面上的行情多出一些,多出的部分便是给百姓短期典屋租赁费用——骤然失去了住所,有些人来不及买宅子或者造宅子,可不是需要租房子一阵子么。
  为了避免层层盘剥,钱尚书还特意叫挑了统一的日子发拆迁补偿,不仅有左右侍郎在,他本人更是全天坐镇,弄得下头负责发钱的小吏打算盘的时候好险没拨错。
  而考虑到补偿款毕竟金额比较大,也是为了百姓安危考虑,给的不是现银子,而是票号,可随时凭借手里的票号和户籍证明去户部下辖的钱庄兑换银钱。
  一番思虑不可谓是不周全了。
  当然,京城的宅基地本来就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要不是户部给他们这一批放弃原有宅基地的人家特批了条子,这些人便是要无处安身或者放弃京城户籍,落户城郊、城外县了。
  由此,倒是有一部分脑子灵光、信息灵通的人,生出钻拆迁规矩空子的念头,他们这些人原本在京城也有房舍,然后拿着地契去与还未办理手续、还未领取拆迁补偿款的人置换,若有差价便当场补足,立马过户。这种做法,在普通老百姓看来简直就是脑子被驴踢了。
  但是选择这么做的,基本都是商人,人家的理由也是十分充分的,置换了宅子之后,等拆迁重建完了,到时候可以优先租了底下的一楼做买卖。再不然,十年后得一个铺子,留给子孙后代也是极好的。
  对于这种情况,户部的人也有些傻眼:这、这、这些人算是盲目信任朝廷吗?
  而那些选择另一方案,不放弃原有宅基地的人家,譬如武家这样子的,却是少数。这些人也可以领取一部分租赁补偿,不过和前头那些人比起来,就少得多了。
  总之,拆迁这件事让整个京城的夏秋沸反盈天,有看好的、有唱衰的、也有投机倒把的。
  钱尚书早早想好了,这也就是第一回,没什么经验,给人钻了空子。又有陛下也说,头一次拆迁,务必要稳,徐徐图之,所以不和这些见了血似的苍蝇计较,若有下一回,再有人想要动歪脑筋,多的是法子整治他们。
  …………………………
  整个街道包括沿街小楼的建造非一朝一夕可达成,就算是工部的工匠在城外大窑十二个时辰不歇地烧制水泥,也需要多个窑齐开,更不要提民夫人手不足等等使得工期进度比预想得要慢得多了。
  阴尚书也不能押着人干活啊,毕竟农忙时期开始了,庄稼地里的事儿才是大事。
  好在,后来贾瑛提议让辅兵出来帮着修路造房子,以便学了技巧日后用水泥构建工事的时候更加熟练。
  这个理由,阴尚书给满分,钱尚书也给满分。
  自寿昌二年起,辅兵们的性质慢慢变了,不再是给正兵做杂货备后勤而已,还开始学习挖壕沟、建堡垒……生生成了工程兵。
  …………………………
  此时,咱们且说回荣国府。
  王氏这把年纪怀了孕,都不用别人说,就晓得现在是天大地大,自己的命最大,前三个月的时候,宝玉请了沈千针给她诊脉之后,确实让她安心了一阵子。
  过了三个月,理论上应该是坐稳胎的时候,她又得知二儿媳黛玉也有了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