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贤妻难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徒祺宇掀开帘子,就看到林忆昔嘴角勾着,梨涡漾起,满脸惬意与满足的样子。不由忙把帘子盖上,他家娘子这表情可不能被第二个人看到。
  林忆昔毫不自知,仍是笑眯眯的,见徒祺宇进来,还挪了挪屁股,留出身子左侧的空间。徒祺宇轻轻扯了扯嘴角,心里感到了久违的温暖,那是自五岁时母妃薨逝后便从未有过的感觉,暖暖的,似乎突然间有了动力。
  滚滚红尘中,权势是人人向往之物。但权势终究是死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了权势却未必快乐。
  比如徒祺宇,虽贵为皇子,却也是个可怜孩子。
  因为一落娘胎口里便衔了一块金龙,又有国师的预言,说他有天命。他在还是一个小屁孩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便成了众矢之的,亏得祖父宠爱,从小便把他接到皇宫严加照看才能顺利长大如斯。就因为这种不同,从小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他总是被别的皇子皇孙孤立,以至于养成如今孤僻、狂傲的性子。
  坐下后,徒祺宇伸手从车壁暗格里取出一个红漆雕花的盒子,献宝似的给林忆昔看。
  “王爷……”林忆昔抬头,指了指那盒子,“给我的?”
  徒祺宇点点头,使眼色让她打开。
  呦,不错,还知道送礼物!
  林忆昔完全是一种过来人看十几岁毛头小伙子讨女孩开心的心态,笑吟吟的伸手打开盒子。
  里面是一个装点心的瓷质小盆,盖着一个青花瓷盖子。
  一股清凉的香甜之气扑面而来,林忆昔忍不住吸了吸鼻子,快速而不失优雅的揭开覆在上面的瓷盖子。六个肥肥白白的冰镇糯米糕不断诱惑着林忆昔的味蕾,她悄悄咽咽口水。
  突然跟一个陌生男人同榻而眠,她昨晚紧张的不行,睡一会儿醒一会儿,做了一夜梦,黎明前才睡安稳又被折腾起来梳妆。因赶时辰去皇宫给那几位大佬敬茶,至此刻还未曾用餐,不免又累又饿,看见吃的就忍不住。
  她以为自己吞口水的动作很隐蔽,殊不知却被时刻关注着她的徒祺宇看得分明。
  “吃罢”他好笑道,“听说你喜欢吃甜食,我就让厨房做了些糕点,你尝尝,看合不合胃口?”他整整衣摆,指指四壁的暗格,“你不喜欢糯米糕也没关系,这里还有玫瑰糕,山药糕,桂花糕,藕粉糕,还有许多蜜饯。”
  果然是有钱任性啊!
  林忆昔忍不住腹诽,来了古代,她就觉得自己家的排场够大了,吃的用的够精致了,可跟王府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啊!
  “多谢王爷,我吃糯米糕就行了。”
  林忆昔想说既然有那么大,都拿出来每样尝尝,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人家王爷都把糯米糕拿出来了,自己不吃不是驳他的面子么。虽然徒祺宇看着不像是小气的人,可知人知面不知心,上辈子她见过很多越有钱越小气,越有权势越小心眼儿的人,一句话,小心驶得万年船。
  想着,林忆昔捻起一块糕点,缓缓送到嘴边,先眯着眼睛吸了吸那香甜的气味,才轻启朱唇,咬了一小口慢慢品味。眯着眼,一口又一口,片刻功夫,一个糯米糕子就进了肚子。
  许是吃的匆忙,林忆昔的唇角粘了一粒芝麻,看着有些滑稽。
  徒祺宇伸手要给她拭去,林忆昔下意识的把身子一撤,不妨,头撞在轿子壁上。顾不得许多,徒祺宇一把揽住,摸摸她的后脑勺,还好没起包,应该不严重。垂首一看,林忆昔已红了眼眶,怕是疼的不轻,又是心疼又是好笑,轻轻的给她揉着。
  福保听到动静,隔着轿帘子叫了声:“主子?”
  徒祺宇皱着眉道:“无碍,接着赶路。”
  回头看着林忆昔,又满是怜惜,轻声问:“疼么?”
  到眼眶的热泪被林忆昔强行憋了回去,她摇摇头,轻轻咬着唇。
  这在徒祺宇看来便是她明明疼却忍着不肯说。她此刻鼻尖红红,漆黑明亮的眸中弥漫着层层水汽,巴掌大的小脸皱成了个十足十的包子,轻轻咬着唇,可怜又可爱,极易极其男人的保护欲,看得徒祺宇很不能刚刚那一下撞的是自己。
  知道林忆昔再三强调自己没事,徒祺宇才放下心。
  进了宫门,林忆昔就隔着纱窗往外看,一色儿的金顶红门,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心里暗暗称赞,不愧是皇宫,雕梁画栋,其华丽壮观,自非别处可比。
  过了欣华门,二人便下轿,步行前往太上皇的寝宫。
  宫殿里,太上皇早望眼欲穿了,一听说到了,便忙命人叫进来。大殿上已并排摆了两个毡垫,太上皇端坐大殿之上,头发虽然已经斑白,整个人精神抖擞,威仪俨然。板着脸的时候看起来有些严肃,一旦缓和下来,便是个十足的和蔼老人。
  二人一起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奉了茶。
  太上皇见林忆昔举止温柔,仪态非凡,行动间落落大方,天然一股贵气,不由暗暗点头,心里想不愧是林清的嫡亲孙女儿,谦恭有礼,浑身透着灵气,有其祖父之遗风,跟宇儿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他这么多儿孙中,最疼爱的就是宇儿,原就想着要找一个极好的女孩儿配他,不想那小子小时候见了林家丫头一次,就记在心里了,信誓旦旦的跟自己说非她不娶。
  今日见了,才觉得那小子的眼光果然不错。
  太上皇心里高兴,赏了不少东西,又命贴身伺候的两个太监好生引着去拜见皇帝。
  路上,徒祺宇叮嘱林忆昔,“一会子见了父皇,你垂首就成,莫轻易抬头。”
  林忆昔点头,古代面圣规矩多,既然徒祺宇这样说,她自然是听的。早就听父亲说皇帝不喜欢四皇子,如今看来,果然不假,不然徒祺宇不会一说见皇帝的是,就不情愿加忧心忡忡的样子。
  一会儿自己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千万别犯了什么忌讳。
  

  ☆、麻烦麻烦

  皇帝陛下端坐在宝殿之上,闻禀吴王和吴王妃到了,眼睛一眯,两边眉头一道儿下沉,皱出一副苦大仇深脸。他似乎不想开尊口似的,停了好一会子,在小太监都有些无措的时候,才舒展舒展身子,沉声道:“宣。”
  小太监得了旨,缩了缩身子,高唱:“吴王、吴王妃觐见!”
  谨遵徒祺宇的叮嘱,一进大殿,林忆昔便两眼盯着地面儿,似乎不敢抬头的样子。她亦步亦趋的跟着徒祺宇的步伐,落后半步,既不逾矩也不显得小气。
  皇帝仍是眯着眼,面无表情的看着殿下一对儿璧人行礼。
  半晌,抬抬手,道:“平身罢。”
  皇帝坐在御座上,百无聊赖的扫过二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在林忆昔端茶的纤白葱指上。小太监弓着身子接过茶碗,毕恭毕敬端给御座旁的总管太监夏东升,夏东升跪递给皇帝。
  期间林忆昔一直循规蹈矩,照着李嬷嬷教的规矩,不敢有一点大意。
  好在皇帝也没说几句话,便让她们退下了。
  ——
  太后的寝宫外停了各色锦绣车撵,花花绿绿的,有的还挂着珍珠,嵌着宝石。皇宫不愧是最大的名利场,处处透着森然、富贵。
  李嬷嬷觑着眼瞧了瞧,凑在林忆昔耳边低语:“恐怕各位娘娘都在,一会子王妃娘娘尽量少说话才好。”
  林忆昔感激的看了她一眼,点点头。。
  在轿子上徒祺宇便跟她说了,李嬷嬷是他母妃从小贴身的婢女。母妃去世后,就一直照顾他,其为人忠心耿耿,且手巧心细,颇识大体,多年的后宫生活练就了一身刀枪不入的生存本领。建府后,徒祺宇是打算把李嬷嬷荣养起来的,后来一想,皇家后宅事多,林忆昔对宫里的事也不懂,怕她吃亏,才让李嬷嬷帮衬着。
  殿内果然极是热闹,莺莺燕燕一大屋子,各各绫罗锦缎彩袖辉煌。
  林忆昔先拜了太后,又拜了皇后,在李嬷嬷的提示下一一见过众嫔妃。
  什么刘贵妃、吴贵嫔、张美人……
  林忆昔觉得自己脸盲症都犯了,各各都是美人,一色儿的瓜子脸、双眼皮儿,樱桃小口。古今审美果然都差不多,古代没有整容术,可这些嫔妃们却都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皇帝的眼光真单调呢,林忆昔暗道。
  不多时,太上皇派人叫走了徒祺宇,林忆昔被留下来与众美人培养感情。面对一堆名义上是长辈其实还没自己实际年龄大的花枝招展的女人,她觉得很违和。但面儿上仍是笑盈盈的,在一堆美人中左右逢源。一小嫔妃笑呵呵的夸几句林忆昔皮肤好,又问她保养的方法。
  林忆昔就告诉她自己常把一些水果捣成泥,敷在脸上,那嫔妃问是哪几样水果。嫔妃们哪个不希望自己永远花容月貌,一听这话,都数着耳朵听。
  林忆昔正说着,耳边传来一声不屑的哼声。
  一时,大殿内寂静无声。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太后,呃,身旁偎着的一位打扮靓丽的姑娘。此刻,她正满眼敌视的瞪着林忆昔。
  林忆昔皱皱眉,李嬷嬷轻声提醒:“娘娘,那是湖阳郡主。”
  湖阳郡主名唤萧珠儿,母乃皇上胞妹荣寿公主,父亲是新任兵部尚书,其本人是太后最宠爱的孙女儿。林忆昔从前只闻其名,并未见过本人,听说是个骄横跋扈被宠坏了的丫头。
  林忆昔双眼疑惑的一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位难缠的主儿。
  再回头,脸上已带了笑意,“郡主,可是我哪里说的不对?”
  湖阳郡主又重重哼了一声,正要说什么,太后皱着眉喊了一声:“珠儿!”严肃中带着警告。湖阳郡主才不情不愿的撇了撇嘴,看向林忆昔,道:“你没说错,我嗓子不舒服而已。”
  自此之后,林忆昔觉得众嫔妃对她的态度有些为妙的变化,具体又说不出来。
  回府后,林忆昔才从李嬷嬷那里知道,湖阳郡主之所以看他不顺眼,是把她当成了情敌。
  太后生了一男一女,儿子当了皇帝,女儿便是荣寿公主。因太后喜爱,湖阳郡主从小便常进宫小住,难免便与常年在宫中居住的徒祺宇偶尔遇见,一来二去,小姑娘心里便存下了不少小心思,满心想着长大后嫁给这个英俊潇洒的表哥。
  没想到最后徒祺宇娶了林忆昔,她自然怀恨在心。
  这便是了,林忆昔点点头,又问慧香她们在何处。
  李嬷嬷道:“王妃恕罪,亲王大婚的礼仪都是礼部安排,几时几刻做什么,何处下轿何处更以,都有定制。为了不出差错,老奴便斗胆擅自做主安排几位姑娘安排在厢房休息。姑娘们都是王妃用惯了的,猛然换了人王妃定不习惯,老奴这就把几位姑娘请来。”
  说着便往外走,林忆昔道:“且慢。”
  李嬷嬷停住身,只听林忆昔道:“派个丫头传句话就罢了,何劳嬷嬷亲自跑一趟?”
  李嬷嬷摆摆手,说:“无妨无妨,我还要向几位姑娘赔罪呢。”
  说着大踏步出了门,不多时便杳无踪迹。绿萝、木槿带着几个小丫头进来,捧了茶,伺候林忆昔脱下朝服,换了家常衣服。刚收拾好,慧香菱香带着另几个陪嫁丫头脚步飞快的走来。
  “姑娘……”慧香见了林忆昔便一股脑跪在地上,眼圈都红了,不过一天多没见,似乎是分别了几个世纪似的。
  其余几个丫头一看,也都跪在地上喊“姑娘”。
  李嬷嬷斜斜扫过众人,点点头提醒,“姑娘们,以后该喊王妃娘娘才是。”
  见了自己身边伺候惯了的丫头,林忆昔觉得十分窝心。这两天她一直觉得心里不安定,之前还以为是嫁人心情紧张,现在才猛然发觉,其实是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一时适应不了。
  下午,无人时,李嬷嬷悄悄对林忆昔道:“按例,王妃身边该有四个一等大丫头,八个二等丫头,小丫头不定数。绿萝、木槿是建府时宫里派来的,自然占着两个大丫头的名分。如今大丫头的名额还差着两个,二等丫头八个都还没定呢。王妃看着谁好?告诉老奴一声,趁早定了,老奴好告诉账房准备姑娘们的月钱。”
  林忆昔看看慧香,道:“既如此,我也便不跟嬷嬷客套了。慧香菱香从小伺候我,我也不想委屈了她们,大丫头自然是她俩。至于二等丫头,嬷嬷看着办罢。”
  王妃身边的大丫头月钱五两,二等丫头月钱三两,便是小丫头也有一两银子。
  王府的丫头们都盯着这些位置呢。
  钱多钱寡还不知道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在王妃身边伺候,可是极有体面的呢。
  个别年轻貌美的丫头更是削尖了脑袋要往里钻。
  你想啊,万一哪天得了王爷的青眼,侥幸生个一男半女,不就麻雀变凤凰了?。
  

  ☆、生活生活

  李嬷嬷得了林忆昔的授权,裁定丫鬟们的等级,却不敢自专,拟了花名册命一个小丫头拿给林忆昔看。小丫头得了令,捧着名册到正房大院求见,守门的婆子报给慧香,慧香自然不敢耽误,一径去告诉林忆昔。
  林忆昔闲着无聊,正听丫头们讲笑话。
  菱香不知说了什么笑话,逗得满屋子的人都忍俊不禁。
  “王妃!”慧香喊了一声,褔了褔身子,“李嬷嬷打发人送花名册给王妃。”
  “快请她进来!”林忆昔把手里还没吃完的瓜子递给丫头,坐直了身子。
  不多时,一粉衣粉裤的小丫头走进来。看起来不过十一二岁,小脸,大眼睛,梳着双丫髻,眼珠子滴溜溜的转,透着一团掩饰不住的机灵劲儿。进门便跪下磕头,虽是第一次见王府的女主子,却毫不露怯,礼仪规矩也没有不对的地方。
  林忆昔抬眼打量一番,觉得这孩子不错,遂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王妃娘娘的话,奴婢双儿。”
  “是霜降的霜,还是成双成对的双?”林忆昔问。
  “是成双成对的那个‘双’字。”小丫头道。
  林忆昔“噢”了一声,端起茶碗抿了口茶,漫不经心的问:“谁给你起的名儿?”
  “回王妃,是李嬷嬷起的。嬷嬷说‘双’这个字寓意好,好多预示着吉祥的成语里头也都有这个字呢。比如什么成双成对,一双两好,双喜临门,都有一个‘双’字,嬷嬷说希望我这个‘双’字也能带来好运。”
  年纪大的人往往都迷信,李嬷嬷给小丫头起这么个名字也是讨个好彩头,林忆昔十分理解。
  作为王府的管事嬷嬷,又深得主子信任,在真正女主人嫁来之前,自然内宅什么都是李嬷嬷说了算。林忆昔在家也常帮着母亲料理家事,对这些庶务并不陌生。小小一个侯府,每天大事小事加在一起,没有上百件也有几十件,一天下来忙得焦头烂额。
  何况李嬷嬷管着一个偌大的王府,竟然还亲自给一个小丫头起名字。
  看来,这丫头是深得她老人家厚爱啊!
  想着,便问:“听说李嬷嬷打发你来送给我送花名册,名册呢,快拿来我瞧瞧!”
  双儿闻言,忙双手捧出一个册子,毕恭毕敬的递给林忆昔。“王妃,这是初步拟定的名单,王妃看看可有不妥之处?”
  慧香忙于榻旁设一小几,方便林忆昔把册子放在小几上看。
  第一页记的便是王妃身边的丫头。
  第一等:绿萝、木槿、慧香、菱香。
  林忆昔带来的其余六个陪嫁丫头,全列入了第二等。
  再往下翻,几家陪房也都分了不错的差事,林忆昔心中暗暗感李嬷嬷之德。
  古代讲究三从四德,即使是贵族女子,出嫁后也鲜少有不受公婆之气的。姑娘刚嫁到丈夫家,上要伺候公婆,下要照顾有小姑子小叔子,在家中往往没有一点话语权,再要有个厉害的小姑子,就等着被欺负挤兑吧,往往几十年才能熬出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年媳妇熬成婆”。
  当然,前提是,你得有那个命。
  多少还没熬成婆呢,便先香消玉殒了……
  似林忆昔这般,一出嫁就嫁到王府,贵为王妃,掌家中大权,还不用天天在婆婆面前立规矩的,那可是万千少女们的梦。
  双儿垂首而立,眼珠子却骨碌碌的转,偷偷打量着屋子里的装饰。
  当真是雕梁画栋!
  墙壁上挂着名家书画,有梅花、桂花、山水画,及各种题字,仅盖着的红印章就几十个,什么唐寅、顾恺之、苏轼等。双儿没读过几年书,不知道是哪些名家,却知道随便拿出来一样都是价值连城。顺着墙壁看了一圈,最后眼珠子落在靠右摆着的一块紫檀木大插屏上。
  可惜,那插屏挡住了内室风光,不然今儿就真开眼了,双儿暗道。
  “双儿!”林忆昔大略翻看一边,叫那小丫头,“你回去告诉李嬷嬷,都很妥当,就这么定了。另外告诉她尽快把名册送到账房,好方便库房发放月钱。”
  “是!”双儿领命,兴冲冲告退走了。
  林如海府邸,花厅。
  林黛玉坐在凉榻上,手中握着一束花,正百无聊赖的揪着花瓣。身旁的小几上铺满了茉莉花瓣,不仅如此,连她身上也都是。她自己仍浑然不知,一瓣一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