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女土豪-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兰紧了紧身上的皮袍; 平安则是撑起了伞,打着伞替景兰遮挡越下越大的雪。
  两人加紧脚步往老宅赶; 也顾不得说话; 心里只想着回去吃一顿热乎乎的美味儿的饭菜。
  将要到沈家老宅门口时,景兰远远地看到门口居然拴着几匹马,便猜想这又是何人上门了,不会是萧家派来找麻烦的人吧。毕竟萧玉琅被毛统领关了两三日,才放回去,算算日子也回了金陵萧家了。
  要是他回去挑唆萧家人帮他找沈婉的麻烦,转天,也许萧家就会派人来了。
  这让她有点儿紧张; 立刻叮嘱身边打伞的平安:“一会儿你在门口等着,我进去瞧一瞧,若是我一刻钟之内不出来,你立即去找伍掌柜,让他去找叶里正和毛统领来。”
  平安也看到了老宅门口的几匹马,便脱口而出,问景兰:“姐姐,莫不是萧家又派人来找姑娘的麻烦了?”
  景兰道:“或许,总之,见机行事。”
  平安忙应好。
  两人走到沈家老宅门口,景兰先进去,在门口碰到丘六,就问他什么人来了。
  丘六笑眯眯地告诉景兰:“是金陵沈家来人了,来了好几个精壮的汉子,说是沈家的护院,奉了族长的命来这里护卫大小姐的。”
  “原来如此……”景兰闻言松了口气,脸上也有了笑,她让丘六一会儿叫赵四娘多做些菜,金陵沈家来人了,又都是精壮的汉子,想必能吃,恰好今日过小年,务必让新来的护卫们吃好。以及以后这些护卫的伙食就劳烦赵四娘一起做了,开了年 ,给赵四娘涨工钱,以后要把这伙食做好些,伙食费也跟着涨。
  丘六说这会儿他娘子在厨房里又炖了一锅肉和鱼,还另外蒸了一蒸笼饭,够这些新来的护卫们吃。
  景兰满意地点点头,返身出去把平安叫进来,对他说这新来的人是沈家的人,还是有拳脚功夫的护卫,那些萧家的人要再想来闯入这老宅,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平安闻言大喜,道:“那我一会儿要去跟诸位哥哥们喝两碗酒。”
  景兰让他一会儿跟平富一起好好陪着他们吃饭,以及给他们收拾住处出来,新来的护卫就住在第二进的厢房里。
  平安便说,他这就去找平富给他们收拾出屋子来,就是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
  景兰微微一笑,道:“你也是粗心,难不成没留意到门口有六匹马么?”
  平安:“来了六个?”
  景兰一拍他头:“去二进的库房里拿六床棉被出来,还有把上次咱们买的几张架子床也装起来,也够他们暂时住着了,缺什么,再报与我,我给银子给他们去买。”
  平安道好,一溜烟儿地跑了。
  景兰这才迈步走去三进的绣楼,她想,这时候新来的沈家的护卫们大概在拜见沈婉吧。
  果不其然,等她走进绣楼的正厅里一看,只见六个精壮汉子站在地心里,正在恭恭敬敬地向沈婉禀事。
  沈婉坐在厅堂正中的一把紫檀太师椅上,见到景兰撩帘子进来,便结束了跟几个护卫的谈话。
  接着向景兰介绍几个护卫,又向几个护卫介绍景兰。
  几个护卫里面有个领头的姓姜,在沈婉介绍了景兰是她的贴身侍婢,平常绸缎铺子里的买卖还有宅子里的杂事都是景兰管着,是她的左膀右臂时,就领着众位护卫向景兰抱拳行礼。
  景兰回了礼,说大小姐以后就劳他们护佑了,以及以后缺什么短什么都尽管跟自己说,自己一定给他们安排好。还有今日过小年,希望他们能吃好喝好,以及住处都已经给他们安排妥当了,一会儿他们去二进的厢房,会有两个小厮平安和平富接待他们。
  那姜护卫听完称赞景兰是个做事情的人,还没见他们,就已经把吃喝住宿这些安排好了。
  沈婉在见到景兰进来的时候,就想过去迎着她去卧房,帮她脱了外面穿的皮袍子,给她找家常的袄子出来穿,再捧上一盏热茶,让她换上一双厚厚的棉鞋,坐下舒舒服服的吃茶说话了……
  这会儿见那姜护卫老跟景兰说话,便有些不耐烦了,开口道:“姜护卫,还有几位护卫奉家父之命前来苏州,风雪天儿,着实辛苦了,这就下去歇着罢。”
  沈婉发了话,姜护卫等人当然是要躬身应是,随即退了出去。
  他们一出去,沈婉就从太师椅上站起来了,笑盈盈地上前来拉着景兰的手往西梢间的卧房里去。
  景兰睨她一眼,偷偷说:“你就这么等不得么?”
  沈婉回以一笑:“真是鬼灵精,这也被你看出来了。天儿冷,我晓得外头下雪了,你这一身冷气地进来,姜护卫倒跟你闲聊,我自然嫌弃他话多。”
  景兰微微摇头,顺从地由得沈婉牵着她的手去了西梢间。
  自从君珮被余氏接去了金陵沈家,沈婉就让景兰搬到了自己的卧房陪自己,然后,景兰就再也没有回去东次间她那间屋住过。为了两人好相处,沈婉还让翠竹搬出了东梢间,另外在三进的西厢房给她弄个卧房住。
  东边那两间屋全部改成了书房,这样一来,整个绣楼就是沈婉和景兰住了。
  没有了翠竹进出,沈婉和景兰两人在一起腻歪时也就比较大胆和随意了,两人简直过起了小妻妻的生活。
  每当景兰忙碌一日回来时,沈婉就会像伺候一个才回家的夫君那样,帮着景兰换衣服,捧上茶来,甚至还会帮她捏捏肩膀捶捶腿。
  景兰便会开玩笑地说两人的身份这是调了个儿了。
  沈婉就说其实以前也没把景兰当丫鬟看,她叫景兰帮着按揉身体,不过是想跟景兰亲近而已。
  “原来你老早就惦记上我了,婉婉,我问你,我到底有什么好,让你惦记?”
  “你生得好你不知么,我见了你就动了心。”
  “我没你生得好,被你这样一个美人惦记真是……真是受宠若惊。”
  “现如今,就更惦记了……”
  沈婉话里大有深意,凑到景兰的耳边,抱着她脖子,那么一说。
  景兰心就乱跳起来了,看着撩人至极的沈婉,忍不住会动手……
  这会儿,沈婉牵着景兰的手去了西梢间,替景兰解下皮袍子,拿来了干净的早在熏笼上熏得干燥缓和的袄子来给景兰换上。
  待到景兰坐下,她就会替景兰脱掉皮靴子,换上一双同样烘得暖暖的棉鞋。
  最后把一盏烫烫的碧螺春捧来给景兰,景兰接过去唇边噙着笑喝两口,放下茶盏,她就会把坐在她腿上的沈婉搂着,跟她玩玩亲亲的游戏……
  腻歪了一会儿,沈婉便对景兰说:“姜护卫今日来还带来了我爹写给我的信,他在信里说,派这六个护卫来苏州是老太太点了头的。还有萧玉琅回金陵之后,果然跟其父去了沈家讨要君珮,老太太拿话堵了他们,让他们要不走君珮。”
  景兰闻言就问:“不晓得老太太说的什么话,可以让萧家父子知难而退。”
  沈婉笑着把她爹写的信上老太太如何说的告诉了景兰。
  景兰听完跟沈婉一起笑起来,接着道:“这真是大快人心,这下你也可以安心了,君珮留在沈家,过两年回去,就可以跟你这个当娘的在一起,你再不用担心萧家人会抢走君珮了。”
  沈婉也感叹说:“幸好及早绸缪,不然君珮若是有事,我哪有心思再筹备苏州的绸缎铺开张,我们也不能过上这样舒心快活的日子。”
  “可我,还是有些担心,萧家人会善罢甘休么?我总觉着,他们是看不得咱们在苏州赚银子,过快活日子的。以及这一回,萧玉琅会来苏州讨要君珮,怕是有人故意走漏风声,跟他通风报信的。”景兰微微皱眉道。
  沈婉也敛了笑,缓缓道:“咱们沈家看不得我好过的人,不外乎是我二叔他们。我猜,这一回萧玉琅晓得我生了君珮,多半是我二叔他们捣的鬼。兰儿,你等着,等我回到沈家,我定要清理门户,让他们晓得我的厉害。至于萧家人,若是他们不知好歹,再来招惹我,我不会再让萧玉琅那么轻松好过。”
  “哦,但不知婉婉,你到底有何手段可以收拾萧玉琅,还能对付你二叔他们呢?”景兰好奇地问,实在是这两件事,无论哪一件,想要做到都不容易,可听沈婉说话,她似乎成竹在胸的样子,这不能不让景兰想要知道答案。
  作者有话要说:  脚崴了,好痛,哭唧唧。幸好不是手崴了,不然要断更了。/(ㄒoㄒ)/~~


第93章 
  沈婉的办法当然是不能对景兰透露的。
  毕竟她是重生者; 掌握的一些秘密对于她这个年龄来说都太早了; 就算她不想对景兰有任何隐瞒,可这也是属于不能说的事情,她怕吓着景兰。
  “兰儿; 到时候你就晓得了; 我虽有这样的想法,可具体如何做,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考虑妥当。”沈婉顺势靠在景兰的肩膀道。
  景兰抚着她的背柔声说:“你说得对,咱们平时不惹事; 遇事不怕事,现如今你爹又派了沈家的护卫来,萧玉琅还想趁着人多闯进宅子也是不能了。咱们见招拆招; 遇到什么事一起商量,即便真遇到什么坎儿也能过去的。”
  两人在一起卿卿我我,说笑了一阵儿; 便听到桔梗在外隔着帘子说小年饭已经做好了; 外面已经摆了桌子屏风请沈婉和景兰出去吃饭。
  因为今日过小年; 沈婉作为主子要跟老宅的下人们一起过年,所以还是在厅堂里放置了屏风,女人们坐里面,外面坐丘六等人,今日来了六个护卫,就也坐在外面那一桌。
  沈婉就跟景兰一起去了绣楼的正厅; 在里面那一桌坐了,赵四娘带着白菊等人提着食盒进来,将里面的菜端出来把桌子都摆满了。
  热热闹闹地吃完了晌午饭,下晌翠竹等人都陪着沈婉打叶子牌。
  沈婉有心给眼前这几个伺候了她一年的丫鬟们发些赏钱,故而输的时候多些,赢了也不要她们的钱。
  一下午下来,包括赵四娘在内的下人们至少都有一两银子的入账,各个乐不可支。
  到了晚上,沈婉就不跟下人们一起过小年了,她让赵四娘炒了几个景兰传授给她的精致小菜来,又弄个涮锅,涮些豆腐青菜鱼片,跟景兰两人在西次间摆了小桌子,两人相对饮酒谈笑,吃小年夜的年夜饭。
  屋子里面因为摆了几个大火盆而温暖如春,景兰和沈婉一个人穿月白云雁纹薄棉袄,一个人穿朱砂红牡丹金玉富贵纹的缎面薄袄。沈婉梳了个一窝丝,景兰则是把头发挽了个高髻,插了一支并蒂莲瓣的金簪。
  两人撸起袖子猜枚,输了的人喝酒。
  这酒也是甜葡萄酒,景兰爱喝,所以输了也不以为然,仰脖子喝了就是。
  不过,想让这样的欢愉久一些,沈婉没拿酒碗来倒酒,而是用的粉彩小酒盅来倒酒。
  外面的雪下得紧,雪风刮过窗棂,窗纸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间或从窗缝里透进雪风来。风里裹着厢房中翠竹等人笑闹的声音,让夜显得更沉寂,也让这西次间宴息室里的沈婉和景兰两人觉得此时满心满眼都是彼此。
  美酒佳肴,美人在侧,还是彼此两情相悦,无论沈婉还是景兰都希望这样的时刻可以再久些,再久些……
  直到两人喝干了一坛子葡萄酒,吃完了半桌子菜,都有了醉意,两人才相携回了内室。
  一起相拥着倒在床上,再继续品尝对方唇舌间的香甜,将刚才的欢愉继续放大。
  锦帐内霎时春|色无边,莺啼婉转。
  ……
  小年过了不几日就是大年。
  大年,沈家老宅更是热闹,不但张灯结彩,大年夜放的焰火也是金河镇数一数二的,引得镇上的老百姓们纷纷仰头观看。
  从大年初一开始,沈婉和景兰就接待来拜年的客人还有余家的亲戚,她们接着也会去别家拜年。
  一来一往,很快就到了正月初九,金河镇上的店铺都打开了,开始重新做买卖。沈记绸缎铺也一样开了门儿,景兰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苏州城那边沈婉早就选好,跟人议定租下来的店铺也打开了,伍掌柜和桌家兄弟负责那边的开店事宜。
  因为去年就计划开店,各方面准备得也很充分,所以沈婉基本上是隔两日才去苏州看一下新绸缎铺子各方面准备得如何。
  她回来后对景兰说一切顺遂,到二月初一,选定的黄道吉日,苏州城的那家沈记绸缎庄就能开门做买卖了。
  开这家比较大的绸缎庄,两人也核算过可以赚多少钱,大概一月能有五六百两银子入账,一年下来除了各种开销,还能净赚五千两银子。
  有这笔钱,到下年沈婉就可以开织造作坊,买织机,请工人织造缎匹了。
  景兰曾经问过沈婉为何一定要办织造作坊。
  沈婉告诉她,因为织造作坊可以接下官府的活儿,所谓官府的活儿就是说织造的缎匹是要送进宫的。
  凡是哪个织造作坊接了官府的活儿,不但可以赚到银子,还能打响名声。
  有了名声,开办的绸缎庄生意也比同行更好。
  如果说做绸缎这一行,能够迅速地打开局面,卖出最多的缎匹,赚到最多的钱,开织造作坊,揽到官府的活儿是一条捷径。
  景兰虽然才听到沈婉说这么一条依靠开设织造作坊快速积累名声和财富的捷径,可她也明白这里面的关窍所在。
  那就是有钱可以开设织造作坊的人很多,可是却极少有人能够拿到官府的活儿,在苏州来说,就是苏州织造衙门负责织造的供给宫中御用的缎匹。
  这没有关系是拿不到的,特别是跟苏州织造衙门负责的太监有关系。
  负责苏州织造衙门织造事宜的可是宫中出来的有一定资历,并且为皇帝所信任的心腹太监,这个关系又该如何去走呢?
  所以,她就把自己的疑惑对沈婉说了,让她解释一下,她如何能走通这个关系。
  没想到沈婉却说:“你别慌问这个,咱们的织造作坊不是还没开起来吗,这还有一年呢,等一年后开起来,我自然会给你一个惊喜。”
  “你这么一说,我越发好奇了,婉婉,你到底有多少秘密,有多少本事是我不知晓的呢?”
  “你娘子我,有本事你不喜么?”
  “当然喜欢,好吧,那么我就静待娘子的佳音了。”
  好在景兰是个现代穿越者,秉持着两人相处,给对方一定自由,不要什么都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则,对于沈婉卖关子不想说的事情,她也就不再问。
  沈婉很喜欢景兰这一点儿,她认为这是景兰心胸开阔的原因。
  比起前世的景兰,沈婉发现这一世的景兰有很大的不同,不但在聪明上,在气度上,在心胸上,都比前世的景兰更强。
  这一世的景兰很有本事,仅仅一年不到,已经能够主持金河镇绸缎铺的买卖,同时家里的事情也安排得十分妥当。
  她喜欢这样的景兰,可又担心景兰太有本事了,以后会离她而去,所以她绝不待在家中做一个贤妇。她希望自己永远比景兰强上那么一点儿,才能让景兰永远仰望自己,不生出背离之心。
  二月初一,苏州的沈记绸缎庄如期开业了。
  因有伍掌柜这样能干的人主持店铺买卖,又有卓家兄弟这样的伙计帮忙,再加上陶家全力支持,发了很多新花色的货给沈记绸缎庄。
  绸缎庄一开业,生意就非常好。
  三个月后,绸缎庄卖出的缎匹就比沈婉预计的翻了两倍不止。有许多外地的客商也来沈记绸缎庄进货,这里面还有些将货运去外洋贩卖的。
  此时已经是隆庆二年,隆庆皇帝一继位,就废除了他老子嘉靖帝曾经的闭关政策,重新开关,允许商人重新跟外洋做买卖。
  而丝绸缎匹属于外洋人最喜欢的中国货,一时之间,贩卖丝绸缎匹去外洋谋利的人大增,卖丝绸缎匹的商人们卖出的货也更多。
  沈婉对于自己新开的沈记绸缎庄三个月就卖出了比预计多两倍的货,归功于朝廷新的开关政策,毕竟之前的老皇帝嘉靖闭关几十年,不许商人们跟外洋做买卖。
  景兰认为沈婉在苏州新开了一间大绸缎庄是相当有眼光的,这就适逢其时,难怪生意如此火爆。看来到年底,这赚的银子比预计的五千两要翻倍了,估摸着会上万了。
  沈记绸缎庄生意火爆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八月,眼看还有三日就要过中秋节了,八月十二日,却突然有苏州府衙的官差上门来带走了伍掌柜,并且勒令沈记绸缎庄关门歇业,并在门上贴上了封条。
  沈婉从赶到沈家老宅的卓家兄弟口中知道了消息。
  她问卓家兄弟苏州府衙的官差上门带走伍掌柜时说了什么理由没。
  卓家兄弟回禀道:“那些来捉拿伍掌柜,勒令店铺关门歇业的官差说,有个买了咱们丝绸的商人将丝绸运去了倭国贩卖被人揭发举报。官府抓了他,发现他就是个长住在咱们苏州的倭人,咱们的铺子被牵连里头,罪名是通倭。”
  “通倭?”沈婉面色一冷,接着冷笑,“亏他们想得出来这罪名。”
  隆庆元年,皇帝虽然下令重新开关,百姓们可以跟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