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gl]炽热夏光-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看的时候只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木匠的精湛手艺,过后就忘于脑后。这么多年过去倒也没再见过,没想到今天竟然在这里看到了。
  我把瞎掰放在手心里仔细观摩着,它真的很小,只有我手心大小。就在我看得入迷时,身后响起了一个轻快的女声:
  看来你对我的瞎掰很感兴趣呢。
  我一惊,有种做坏事被当场抓住了感觉。于是我慢慢转过头来,看到一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说是熟悉我又想不起来在哪里看到过。但不可否认,那是个很漂亮的女子。白衬衫加白裙子绝对是闷热的夏日里,让人眼前一亮的存在。
  但让我更震撼的不是这个。
  如果她的脸再圆润柔和一点,真的很像我的老师,初见时的那个白裙子老师。
  女子往前走了两步,以便我能更好的看清她,她垂着的手拿着一本书。她注视着我的双眼,保持微笑,那笑容里好像在说,对,就是我。想起来了吗?
  电光火石般的,我想起了那次在飞机上和机场的相遇。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结巴起来:是……是你,那个中俄混血的贵州人?
  女子微笑着点头,差点还以为,你又认不出我了。
  你的头发……?
  彼时,我们相对而坐,我的手中还抓住那个瞎掰。
  是了,我没能第一眼认出她除了时间的原因,还有她的头发。从原本的金发变成了墨黑发,但依然自然卷。她把黑发扎成俏皮的凡子头,额前几缕刘海散落下来,更显得她面部轮廓立体深邃。
  女子闻言,露出个半无奈半忧愁的表情来,她苦恼般的说:我昨天去染的。你知道吗,我昨晚才找得到学校,然而那个校警死活不让我进来,说我不是学校的人,万一伤害校内师生怎么办。
  然后呢?我追问道。
  我只好在校门口等,打电话让接待我的老师来解释。她说,语气忽然激动起来。那时校门口人很多,那些好奇的学生竟然把我围了起来!一人一句我听不懂的话,把我都说傻了。女子抓一下刘海,扁嘴道:所以我就染成黑色的了。
  我先是愣一下,差点笑了起来。试想一下那个场面,被围观人群堵得水泄不通的空间中,女子的表情。不是当事人的我自然体会不到那种无奈。老实说,这个小镇跟风染发的人也不少,只是没有谁有她的发色那么自然,肤色那么白。
  我能告诉她,其实她被围观不仅是因为发色吗?
  喂,你不同情我就算了,还笑我。女子委屈的说,腮帮子微微鼓起,煞是可爱。我早该知道,她那张高傲冰冷的脸算是白长了。
  抱歉抱歉,我不笑了。我说,又把目光转向那本化学选修书上。
  你是新来的化学老师?我问她。
  对啊。她爽快的回答,黑色的眼睛仿佛有光的存在。对了,你可以叫我季子,她们都这么叫我。
  季子当然不叫季子,她有个很不符合个性的委婉名字,据说是她父亲希望她成为像名字一样的女孩,但最终,她随了母亲。
  所以从小到大,她是能不用本名就不用。
  林瑾,教语文的。我笑着说,很高兴认识你。
  她跟着我笑。我也很高兴,总算见到你了。她说。
  我有点不知道如何接话,她的话像是在暗示什么。我干脆不再说话,继续把玩着手里的瞎掰。她刚才说,这个是她的?手里的瞎掰不仅做工精致,恐怕年代也很久远。我不是不信任她,只是看她的手,实在是不能把木匠普遍的粗糙手掌联系起来。
  那是我父亲在我出生时送给我的。季子似乎知道我想问什么,抢先一步说。我父亲是一位木匠,只要是块木头,在他手里总能变废为宝。我小时候最爱蹲在旁边看他雕刻,或者做家具。家里的木制家具都是父亲亲手做的。她说道。
  我看着她,她脸上有着毫不掩饰的自豪。如果换着是我,恐怕也和她差不多。
  之前说过我是个爱好广泛的人,木制品也是我的一大爱好之一。我喜欢看雕刀在木头上仿佛有生命的游动,听那细微的声响。
  季子从我手中拿过瞎掰,也看了一会,然后对我微笑,说:你知道吗?父亲就是靠这个赢得母亲的心。听母亲说,那年是她第一次来京都,当时那里有个手工工艺品的展览,她一向喜欢手工艺品,就去看了。母亲从那么多的展品中一眼相中了这个。
  季子晃了下瞎掰,笑意更深。
  你喜欢这个吗?她说。
  喜欢。我犹豫一下才回答。她笑容里的某种含义让我恍惚。
  父亲用这个赢得母亲的心,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她低下声音来,仍注视着我。赢得你的心。
  我一惊,装傻道:可这不是你做的。
  季子一愣,随既笑道:其实我也可以做,只是没有那么好而已。
  我摇头,说:我不懂。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她问我,把瞎掰又放回我手中,木块在她手里变得温热,我顿时有种怪异的感觉。
  她是唯一一个对我这么直白的人,连张宁都不曾给过我这样的感觉,那是一种从没有过的无措感。
  不信。我答,事实上,这一答案无关她。
  我也不信。她轻笑一下,亲切而自然,我在她眼里看见了缩小的我。但我们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她说。
  也不过两次。我飞快的接话道,对一个完全不熟悉的人示爱,未免太过草率了。
  不,还有一次。而且,我没有那么草率。她坚定的说。
  是在海南时,不过你应该没印象了,那次你晕倒在了沙滩上。其实那时我就在你们身后,本来想上去打招呼的,但见你和你朋友在打电话就想等一下,没想到你却晕倒了。而之后我又找不到你们,就只好先回来了。
  可就算是这样……
  季子打断我,轻声却带有份量的说:其实,我是专门来找你的。
  我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季子没必要骗我,何况她说的都是事实,海滩上人很多,我没注意她也是正常的。但什么叫专门来找我?难道这不是恰巧吗?她实习的学校恰巧有我的存在,仅此而已。
  季子缓慢摇头,你可能不知道,我以前在你教过的中学读书,每年回去我都会去学校走一圈。今年,我在学校的教师照片墙上看见了你。
  她突然握住我放在桌面上的手,抬眸:我们很有缘分不是吗?
  我说不出更多的话来,这像电视剧演的场景太过美好,让人无法相信。好在这时,上课铃声拯救了我。我条件反般的站起来,胡乱整理了一下书本,避开她炽热的目光说:我该去上课了。
  她哦了声,摆摆手。去吧,我等你回来。
  我不自然的点头,逃跑似的离开。我走的很快,以至于没有听到她喃喃自语的那句话:这个东西果然好用,谢谢啦。
  之后的课上我有些心神不宁,脑袋里乱纷纷的,总会不时闪过季子那张微笑的脸,她的确很好看。有一种天真的美。但我还是不能确定她的话里有几分真几分假。因为相比她的忽然而至,张宁的有迹可寻可信度程度更高。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可以很快,也可以慢的让人发疯。
  听到下课铃时我竟有些愣怔,不知自己该往那边走。本来,一个张宁就已经很混乱了,再来个古怪的季子。天……我简直无法想象接下来的生活。
  我匆匆收了书,连下课都没说就走了。这时,张宁也追了出来,她喊了几声老师,见我停下又恢复成慢悠悠的步伐。
  她在我面前站定,手里拿着一张纸,那是学校统一印刷的请假条。
  我想请明天上午的假。她简短的说,递过请假条和早就准备好的笔。
  我瞧见请假原因上写着“看病”这两个字,心下了然。
  你的手怎么样了?我一边签名一边问她。
  这次去就是复诊,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很快就能摘下这些绷带了。张宁说,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喜悦之情。
  嗯。我把请假条还给她,嘱咐道:好了之后来找我,我帮你办张饭卡。
  我能看出她不情愿的样子,我知道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校制定的规矩。即,就算学生不在饭堂开饭,也还是要扣钱。我不想评论这制度的好坏,因为没人逼你住校,更没有逼你不去吃饭。
  饭堂的菜虽然难吃了点,也不到无法下咽的程度。
  最终张宁只是表示了同意,拿着请假条回了教室。
  我看着她的背影也只是烦恼了一下,还有个更大的麻烦等着我。

☆、街

  没等我把凳子坐热,对面一脸言笑晏晏的季子开口道:瑾,你们这里什么地方有原木卖吗?
  我愣一下,不是因为她的问题,而是她叫我瑾,我却没有半分介意的情绪——尽管这个字从她口中念出来有另样的意味——大概是平时被韩这样喊习惯了。
  我定定神,说:有倒是有,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指路。
  就算你指了我也找不到的。季子飞快的回,你还是带我去吧,万一我迷路怎么办?她煞有其事的说。
  我下意识的看一眼门外,九月的天,中午还是不要出门的好。
  好吧,我说,不过,几天后再去吧。
  为什么?
  过几天我的快递应该到了。
  季子看着我,露出一个我说不上来是什么的表情,像是发愣,又像惊讶。她似乎把表情都摆在脸上,喜怒哀乐好似皆能看清。但目前为仅我只看到喜和乐。
  沉默了半分钟,我拿起还放在桌上的瞎掰把玩了几下,问她:是因为这个吗?买原木?
  不,是因为你。她认真道:虽然父亲的是很好看很精美,但我还是觉得要亲手做一个才有诚意。别以为我不会哦,毕竟我从小耳濡目染……
  我打断她,生硬的说:你没必要这么做。
  为什么?你不是喜欢它吗?
  这不是一回事。
  季子沉默,时间像坏了的钟表,静静的横隔在我们中间。
  抱歉,我是不是,吓到你了?她明显小心翼翼的问,我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季子突然大笑了起来。抱歉,她又说,我想你误会了什么。
  我没能完全理解她的意思,有两个同行的女老师进了办公室,陆老师首当其冲。哟,聊什么呢?那么开心?这么快就混熟了?
  我莫名有些尴尬,含糊应了几声。季子的眼神在我们三人之间流转着,镇定自若的说:没聊什么。
  陆老师碰了颗软钉子,自觉无趣,哦了声就回位置了,她甚至看都没看我手上精致的瞎掰。
  季子朝我俏皮一笑,把头凑过来,压低声音小小声的说:一见钟情也可以分很多种。我喜欢你,但不是男女间的那种。
  我盯着她的眼睛看,说:不到一个钟就换种说法的人不可信。
  季子退开一点距离,但仍是很小声,我知道她是顾忌陆老师她们,毕竟这种事没什么好公开的。
  我的确是为你而来的呀。她无比自然的说:其实我到那个学校实习不都一样?只是当时无意间知道你的存在。我就在想,去个有认识的人的地方好过人生地不熟对吧?
  虽然她这么说,但我依然放不下心里的芥蒂,说我自恋也好,什么都好。我只是过于防备了,换句话是草木皆兵。
  几天后,快递到的那天正好是周五,于是我和季子约定下午四点半时出发,因为那时气温会降低一点,不会像蒸包子那样的高温。而且,我还能睡个午觉。韩的监督似乎起了作用,虽然我把午休当成了晚休。
  也就是在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季子是不住在学校的,学校还没分配好她们这些实习生的宿舍。其实这也情有可原,今年年初,学校终于拆掉了那幢破旧的教职工宿舍楼,而新楼还没完工。
  瑾,我可以和你合租吗?我们从南门走出一段距离后,季子问我。近来她对我的称呼越发顺溜,我没意识到,昵称是一个人对另一人亲昵的标志。
  你不是在外面租了房子了?
  你不知道,外面的车吵死了,我睡不好。而且最讨厌的是,每天五点半都会有一辆噪音很大的车吵醒我。季子挽着我的手诉苦,她今天没穿白裙子,但仍是白衬衫,配了凉爽的热裤,在人群中是亮眼的存在。挽着我的手臂清清凉凉,我失去了以热为借口挣脱她的理由。
  ……学校会安排的,你再忍一忍。我只好这样说,季子不开心的瞧我一眼,我最怕别人这样看我,当即转移话题:走哪边?
  我们正位于分岔口,左边是在商店的遮阳棚下显得逼仄的一条路,一路过去全是日常用品的批发店。这条路不通我们的目的地。右边则是两侧有着上个世纪明显洋楼痕迹的道路,住宅较多,再往前走,是一溜烟的衣物店。差点忘了,今天是小董街,也就是集市。我们正对面的大道也因此拥挤了许多,到处是小贩、骑摩托的人以及背包回家的学生。而不管是右边还是中间,两者用的时间差不多,只是景象完全不一样。
  有什么区别吗?季子没想多久,反而问道。
  我想了一下,说,右边你能看到很多老人,中间你能听到很多歌。
  季子对我形象的解释感兴趣,她选了中间的路。
  其实我也有段时间没上街了,就好比现在,我竟然不知道那些卖高档品的店铺是何时出现的,它们装饰豪华,门口张灯结彩,音响震耳欲聋。让人有步入城市的错觉。
  但我知道,它们更像一个假象,迷惑着人们。
  因为大多数人只看不卖。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有家新开张的化妆品店把一支乐队请来表演,场地就在店门口,搭建了简易的舞台。负责架子鼓鼓手的表演帅气逼人,主唱的女歌手也唱得不赖。
  我和季子站在三三两两的路人中听了一会。
  面容精致的女店员们无所事事。
  季子突然问我:她唱的也不错啊,为什么没有人停下来看呢?
  女歌手似乎听到她的话,低头看她一眼。
  也许是我们来的有点晚,别人都赶着回家。我拉着季子走人,过了一会又说:也许……是因为没地方站,别人不好意思。
  季子瞬间就懂了我的意思,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女歌手仍在唱,但我听不清她在唱什么了,两旁的衣服店各放一首歌,耳边全是杂乱无章的歌声。
  瑾,你说的真对。她平时一向欢愉的脸上变得深沉。其实我也不明白,那些店开来有什么意思。它们也不考虑一下这里的人会不会买。
  我没回答。季子说的又何尝不对呢?可城市会发展,难道乡镇就不会?总会有人愿意花多一倍的钱去消费的。
  躲过了音乐的魔音,我顿时轻松了许多。走过这个拐角之后,就到了“木材”一条街,那边也是一溜烟的桌椅店。走入这里就好像回到了农村,神色慵懒倦怠的本地人,漆皮脱旧的墙体,统一格局的老房子,无一不诉说着怀念。
  这条街是旧屋保存较良好的街道,大概是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我以前读书时,偶尔路过还能看到那些形状良好的木窗户,上面绘有彩图。但现在大多都破败了,不仅如此,还夹着几幢新楼,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我凝视着那些木窗,那些遥远时代的悲凉情绪沉闷的压将着我的心。我想季子也是如此。
  往前看,就能看到木材场前排列整齐的木材。
  瑾。季子突然唤我,我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一间老房子正在被拆除,工人还在用大锤头熟练的砸落墙体,扬起灰尘阵阵。她们大概是想保留下砖块,也可能只是不想破坏了两旁同样年代久远的老房子。
  怎么了?
  他们为什么要拆掉这些老房子?她突然孩子般的问我。
  可能……我又看一眼那间房子,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
  季子紧抿着唇,不置可否。
  我领着她来到一家店前,门外是堆积如山的木板,木板旁还堆着边角料。从门口看进去,一位老人正操作着切割机,切割木板。
  我一向不善于和别人交流,迟疑了起来。还是季子胆大,先我一步进去询问。她用普遍话问有没有原木方便买给她。
  我听见老人说:你讲么咩?
  老人家大概是从没走出这里,又或者是他有些耳背没听清。无奈,季子又大声的重复了一遍,她白净的脸透着不太明显的粉红色。我跟着走了进去。
  这次老人听懂了,但他不会说普遍话。老人恍惚大悟道:哦!买木头呐,想买同个个?
  季子求助的看向我,我把老人的话简单的翻译给她听。他问你想买什么样的。
  意外的是季子要了块大木头,如果用之前的瞎掰做参考,至少能坐十张瞎掰凳。事后季子解释说:她怕一次不成功,而且她还想尝试其他的。
  和老人谈妥后,我又请他帮忙把木头分为两段。我们一人抱一段回去。
  走着走着我忍不住笑了,季子追问我笑什么。我坦白道:我觉得我们这样特别傻气。
  不是吗?别人上街要么买吃的要么买用的,谁会抱块木头。
  季子无奈的看我一眼,突然停下,她停在了一家五金店前。等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