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枕清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娶了嫂子,生了个小娃娃,是个女孩儿。他们……他们兴许过些时候还会再生一个。”
  她说着说着渐渐语无伦次,书瑶却听出了端倪,她拉着她停下脚步,刚要开口,思源已定了定神,大眼睛亮亮的直望进她眼里:“小瑶,你可愿与我回家,见见我爹娘,见见我家里人。”
  书瑶愣住了。
  远方流云朵朵,街上人来人往。佳节将近,小贩们都推着板车沿街叫卖,转角处伸出来一丛枯木古藤,藤下摆几张桌子,琳琅满目的小小玩意引得半大不小的孩童尖叫着打闹追逐,一派欢欣,热闹非凡。一声一声,都是寻常的风景。
  然而又似乎有什么不寻常。
  书瑶想着,将思源看了又看。思源与她差不多高,今日穿了一身浅蓝色锦衣,颊上脂粉嫣红,耳中坠了王妃新赐的珍珠珰。并肩立在她身旁,眸光温柔缱绻,盛着满满的期待。
  “这样……好么?”她垂下眼帘,遮住了羞涩。
  思源听出来了,唇边绽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你愿意,就好。”
  说完这一句,思源带着她转了个弯,走进一个巷子,书瑶心里怦怦直跳,她忽然想起来自己两手空空,什么礼物都没带,正要说改日再拜访呢,思源已经抬起手,敲开了一扇门。                        
作者有话要说:  技术菌用大吃一惊的语气问我,小白怎么越来越色了!(诶哟,捂脸)不行,我是那么一本正经的作者菌,我要把她掰正回来!
莫方抱紧我 砸来地雷一枚;
十四 砸来地雷一枚;
? 砸来地雷一枚;
谢谢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很感激。抱。。

  第126章 守望相助

  小院子并不大; 迎面三间正屋; 是思源爹娘的起居之处; 东边厢房里住着她哥哥一家; 西边厢房紧连着柴房,看着像是下人居住的屋子。
  开门的是个小丫头; 十一二岁的模样,见着思源就笑:“思源姐姐回来了。” 小门小户的; 也无所谓称呼; 只是边说着边悄悄打量了一眼与思源一道走进来的漂亮姑娘。
  “我娘呢?”思源走了两步; 看到老槐树下的水井旁置着一盆衣物,想是小丫头方才在浆洗衣服。
  小丫头道:“屋里呢。”凑到身边压低了声音:“想是等了好一会子了。”
  思源冲她眨眨眼; 拉着书瑶往正屋走; 将到门口时书瑶的手紧了一紧,思源回过头,看到她脸色俏红; 手心都微微出了汗。
  她略想想已知就理,也收紧了手心; 对书瑶柔柔一笑:“别怕。”迎着她目光坚定的道:“此后; 我爹娘就是你爹娘。”
  正屋的木门是古老的式样; 雕着金翠叠屏的花色,微有些门槛,书瑶提着裙摆,低着眉走了进去。
  “爹,娘。”思源甜甜一笑:“这是书瑶。”
  书瑶微抬了头; 看到正堂上两人端坐着,都是四十开外的年纪,男子眉头皱着,女子倒是慈眉善目,也正打量着她。
  毕竟自小在宫里长大,已走到这一步,书瑶是不怯场的。她大大方方走上前,福身行了晚辈的礼数:“伯父伯母安好。”
  思源的娘听了这一句,看了看她,又看看自己的女儿,思源羞红了脸道:“我……我还没与她说。”
  她娘亲脸上的表情便有些微妙起来。
  书瑶也拿眼神问她,说什么?
  思源眼神乱晃,不大敢看书瑶。
  她娘亲叹了口气,道:“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当真想好了?”
  思源立即点头:“嗯!”
  书瑶惊住了,不得不出声问:“想好了什么?”
  思源捉着她的手道:“想好了,要与你一辈子在一起呢。”
  书瑶脸上飞红起来,“你这……!!!”原本还平静的心跳一声声跳到飞快,偏在这时进来了个小丫头,还不是在院子里见过的那个,看着年岁更小些。
  小丫头抱着两个蒲团,放到堂前,笑嘻嘻的瞅了思源一眼。
  思源拉着书瑶的手一齐跪在了蒲团上,堂后转出一个年轻妇人,领着方才她们刚进门时见到的丫头走了过来,丫头手里托着一只大红漆盘,盘里两盏热茶,盏上还盖着盖盅。
  妇人取了一盏茶,递给思源,思源跪着接了,悄声道:“谢谢嫂子。”转而又恭恭敬敬的举着茶,朝座上男子道:“爹,喝茶。”
  男子哼了一声,思源也不惧他,只是举着,半晌,手都有些抖了,她嫂子帮了一句:“爹,茶要凉了。”
  男子不情不愿的接过茶,作势在唇边一碰,放在了扶手旁的高几上。
  年轻妇人又取了一盏茶,这一回,递给了跪在思源身边的书瑶。
  书瑶接了过来,也低声道:“谢谢嫂子。”说罢将茶递上前,做好了要举半天的准备,也恭敬道:“伯父,请用茶。”
  男子眉头一竖,思源立即在下边扯书瑶的衣摆,书瑶怔了一下,看到思源杀鸡抹猴的使眼色,旁边她嫂子噗嗤一笑,温和的道:“既然敬茶了,自然是要叫一声爹的。”
  书瑶才刚恢复寻常的脸色又飞快的红了起来,而且越来越红,直漫过了耳尖。她已有二十年没喊过爹娘了,亲生的爹娘长什么样她都完全不记得了,此时要开口,实在有些说不清的滋味。
  男子的面色一冷,第一次开了口,声音粗轧:“姑娘是皇宫里出来的贵人,想是看不上我们这小门小户的人家。”
  思源一抬头,就要争辩,书瑶已垂下了眼睑,谦恭的道:“书瑶自小被领到宫里,对亲生爹娘早已没了印象,见得高堂在上,难免自伤。不想书瑶也能有这等福气,今日还能再唤一声爹娘。”她说着声音渐渐哽咽,举高了手臂托着茶盏道:“请爹爹用茶。”
  堂中一时静默,男子仿佛也愣住了,好一会,才长长的叹了口气,接过茶,当真抿了一口。
  这时小丫头已经又端了两盏茶出来,思源起身扶着书瑶,俩人都挪了挪,端端正正的跪在堂上她娘亲面前,从她嫂子手里接过茶盏,敬了过去。
  思源的娘亲倒没为难她们,只是书瑶开口唤娘亲的时候,默默的红了眼圈,招了招手,书瑶跪行到跟前,她拉着书瑶的手,又向思源伸出手,思源乖觉的把手递到她娘亲手里,她娘亲将她俩的手叠在一块,拍了拍,柔声道:“虽是对食姐妹,可也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此后你俩守望相助,莫不可负了对方。”
  思源与书瑶对望一眼,点头应了,又退后一步,朝两位高堂郑重的磕下头去。
  她嫂子拿巾帕抹了抹眼睛,吩咐两个小丫头抱着两只珑盒出来,都走到思源娘亲身边,她娘亲亲手打开了珑盒,指着里边的首饰道:“这一盒是上回睿王妃来时留下的,说是沈府给的……额……礼物。”再指着另一盒,道:“这一个,虽不甚贵重,却也是我和你爹给你们俩准备的,你们收着,好好过日子罢。”一壁说一壁不知想到了什么,眼泪又扑簌扑簌掉下来。
  思源扑上前抱着她娘亲的腿道:“娘亲,别哭。你今日多了个女儿了。往后我们和哥哥嫂嫂一齐孝顺你和爹爹。”
  她娘亲破涕为笑,指尖在她额头上点了一下。
  她爹爹装着咳嗽一声,书瑶听到了,朝他又拜了一拜,认认真真的道:“女儿给爹爹磕头。往后女儿会和思源一道孝顺爹娘,愿爹娘福寿安康。”
  男子听了,才“唔”了一声。片刻又道:“让孩子们起来吧。”
  一直站在身旁的嫂子忙上前扶着书瑶,小丫头扶了思源起来。她娘亲拍着思源的手道:“家里备了饭食,你们俩用些饭菜再走。”
  思源眼睛也红红的,点点头,还没说话呢,就听到外头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诶呀,你怎么就回来了,害我好等!”说着一头扎进来,是她哥。见着一屋子红眼圈,她哥摸了摸鼻子。
  她嫂子道:“不是让你请轿子去了吗,怎么人都回来这般久了,你倒才回来。”
  她哥跺脚道:“可不是!我请了两顶轿子到沈府接人,在角门等了老半天,进去传话的丫头出来说这小妮子早把人拐跑了!”
  他话语说得极快,他媳妇没拦住,思源和书瑶一同红了脸。
  好在这会儿午膳已做好了,小户人家没这么多讲究,直在院子里摆了一张大桌子,两个小丫头帮着思源嫂子忙前忙后,摆了满桌。
  席上有酒,思源想着一会儿还要回沈府,不敢给书瑶喝,书瑶红着脸,举起了小酒杯。思源无法,况且心里也是极欢喜的,便也举着酒杯,与她一道敬了爹娘,又敬了哥哥嫂子。
  她哥是个瓷实的,心里一直知道,多亏了妹妹,家里的日子才天天好起来,可那王府再好,也是给别人做丫头,他总觉得亏待了妹妹,今日几杯热酒下肚,他也红了眼圈,与他妹妹道:“我这做哥哥的,没什么送给你们,只是往后你们但凡回来,哥一定给你们做好吃的。”末了又望着书瑶,半天憋出一句:“你可好好待我妹妹。”
  说得一桌子人又是想哭又是想笑。
  一时膳罢,两顶小轿子终于派上用场,思源她哥跟在轿子旁,护送着她俩回了沈府。
  外头的轿子只能到角门,俩人下了轿,思源嘱咐了几句要照顾好爹娘,便将她哥劝回去了。
  沈府的景物繁华依旧,俩人执着手,沿着游廊走,快到垂花门时,思源收紧了手心,小心翼翼的道:“你可是生我气了?”
  书瑶眄她一眼,眼角眉梢柔媚俏丽,都是掩不住的笑意。
  思源看得心痒,恨不得立即猴上去,她围着她转了一圈,又道:“那……你可欢喜?”
  书瑶不答,扬着嘴角只是走。
  思源跟在她身边,慢慢又牵住了她的手:“小瑶,我七岁的时候就入了沈府,卖的是死契。后来跟着小姐一道去了睿王府,小姐说,我已是王府的丫头,婚配嫁娶都随主子,只要她和殿下允了,我要与谁在一起,都是可以的。”她说着,悄悄瞥了书瑶一眼,低着声道:“可是,我还是想你与我回去,见一见我爹娘。给我爹娘敬一盏茶,也让他们,好好的看一眼你。”
  初秋的时光映在湖面的微波里,五色暖阳,荷叶摇曳,送来淡淡的清香。不远处是筑在湖光水色里的听风细雨楼,斑驳的石阶曲曲绕绕,终是能到达浓阴遮掩的彼岸。
  书瑶的脚步慢慢停了下来,她略转过身,望着身边这个比她小了好几岁的女子,好一会,她五指微张,嵌进思源的五指中。
  思源的眼睛明亮而清澈,她倚着湖边栏杆,听到书瑶羞涩又坚定的在她耳边说:“你为我做的这一切,我都喜欢。很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  回家路上遭遇冬雨的疯狂袭击,冷死我了。赶紧更上来,我要泡热水澡去。。(哭唧唧。jpg)
莫方抱紧我砸来地雷一枚;
十四砸来地雷一枚;
松花酿酒砸来地雷一枚。
谢谢几位小主的支持。实在太冷了,容我先抖抖毛再向你们敛衽一礼~~

  第127章 海棠花开

  再回到睿王府; 天色已向晚; 伺候主子用过晚膳; 王妃吩咐今日随行的人都先去歇着了。
  思源小步跟在书瑶后边; 送她到房门口,流连着不肯离去。
  书瑶脸上羞容越盛; 在昏黄的暮色略低着头,眉眼弯弯; 实在是好看极了。
  “那……你早些歇息吧。”思源低着头; 看自己的脚尖; 期期艾艾的。
  书瑶“嗯”了一声。
  思源道:“我回房了。”话是这般说着,人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离得近; 都恨不得贴在书瑶身上。
  书瑶逗她:“好。回去吧。今天也累了一天了。”
  思源哀怨的瞅她一眼,飞快的在她唇上印了一下,才回身往自己的屋子蹭; 一步三回头,慢慢转过了转角。
  书瑶在房前站了好一会; 竟没见她再回来; 待要往她屋里去; 又脸皮薄,不好就去的。只好咬牙跺了跺脚,推开房门,闷闷的进屋去了。
  直到躺在床榻上,心里还是忍不住一通埋怨; 往日里这般痴缠,今日才……才随她回去见了爹娘,难道不该宿在一块么!
  书瑶翻来覆去,直到夜半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将睡着时忽然想,自己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黏乎了呢。
  仿佛睡了还没多久,书瑶听到有人敲她的门扉,辗转醒来还当是思源来了,仔细一听倒是个婆子的声音:“姑娘。书瑶姑娘。”
  书瑶醒了醒神,起身捞着件衣裳披在肩上。房门打开,看到天边才泛出蟹壳青光,也不过卯时初刻的模样。
  “姑娘。”那婆子是王府里一个管事家的,在府里呆了好几年了,因着管事姓王,大家都叫她王嫂。王嫂展着笑,一脸喜气:“姑娘可起了。”
  “王嫂有事?”书瑶将衣裳揽了揽。
  “诶。是来给姑娘道喜的。”王嫂抬脚进屋,不由分说,将书瑶也推进了房里。陆陆续续又跟着进来几个小丫头,手里都捧着东西。
  王嫂干练麻利,指挥她们道:“快快快,都赶紧的,别误了吉时。”
  书瑶一脸茫然,被王嫂催着漱了口净了脸,按在梳妆台的黄铜镜前才看到小丫头手里捧着的是大红吉服。
  “这……这是做什么?”她难得有些结巴,恍惚想到一个可能,心口砰砰砰直跳起来。
  又有人敲门,小丫头放下手里的东西将门打开,思金探了个脑袋进来,往房里顾了一圈,诧异道:“怎的还没绾发?快快快。一会儿轿子要来了。”
  书瑶惊了一下,还没来得及问呢,她已闪了出去。王嫂雷厉风行的逮住了她,跟来的小丫头眯着眼睛笑,快手快脚的给她换衣裳换鞋子。
  没过半刻,思金又跑了回来,怀里还揣着点心,看书瑶还没抹口脂,就往她嘴里塞了一小块:“你先垫垫,王妃说今儿个事多,别让你饿着。”说着捻一小块自己吃了。
  临走时书瑶叫住了她,张口要问,思金返回身再塞了她一块椰汁薄卷,凑到她耳边道:“别担心,思源那边有念玉顾着呢,肯定也用了点心的。”
  书瑶红了脸,有点羞又有点恼,她不是要问这个呀。
  虽然大家都不说,可她已大致猜着了,坐在妆台前一颗心跳个不停。等大红喜服穿上身,她还是晃不过神来。
  王嫂招招手,小丫头捧着珑盒过来,里边镶金嵌玉是全副的首饰,还有好几只精致的簪子。
  “这都是殿下和王妃赐给姑娘的,姑娘好福气,往后都是好日子。”王嫂说着在珑盒里捧出首饰,一样一样给书瑶佩戴起来。
  思金跑来催了几次,书瑶定了定心,拉着思金道,柜子里有个锦盒,盒上有把小铜锁,让她帮忙启开来,取了好些银裸子。
  忽听外边小丫头道:“思金姑娘,轿子要到院子啦!”
  思金跳起来,她是没上过花轿,可这会儿真要比自己上花轿还紧张。忙忙拿了银裸子,替书瑶分送给来帮忙的婆子和丫头们,紧催着她们就要出门。
  王嫂笑着安慰了几句,又充当喜娘的角色,在书瑶耳边嘀嘀咕咕了几句话,书瑶低着头,脸蛋儿红得就跟喜服的颜色似的。
  外边都喧闹起来,王嫂转过身,将书瑶背在背上,因着不是凤冠霞帔,也没有盖喜帕,只是穿了一身喜庆的吉服,思金在侧扶着,小丫头前后簇拥,又笑又闹。
  进得轿子,便是一个小小的隐秘空间,书瑶脸上发烫,心绪纷纷乱,想要理一理,却听着外边吵吵嚷嚷,书瑶掀起小帘子往外一瞧,是另一顶轿子从旁路上过来了,两方婆子丫头遇着,都笑做一团。
  思金随着轿子走的,看见书瑶凝神不住的看,笑着打趣道:“不必心急,一会儿到地儿了就见着了。”
  书瑶“啪”的一声放下帘摆子,烧红了双颊抿唇坐在轿子里,拧了拧手中的大红帕子,真恨不得这就是思源那张滑嫩嫩的脸!她竟瞒着自己做了这么多事情,难怪昨晚没闹着要同宿,否则一早叫人看见,可成什么样呢。
  两顶轿子在王府前殿后(庭)都绕了一圈,连侍卫们小子们都跑了出来,围着轿子一顿笑闹,王嫂带着人散了许多零散的碎银子钱串子,才让他们放了那几个轿夫,一径往华宣殿去。
  到得殿前,思金和念玉上来扶着她们俩从轿子里出来,吉时将到,一群人闹哄哄的拥着她们进了殿。
  周牧白与沈纤荨坐在华宣殿的高椅上,看人接着这两个跟了她们最长时间的丫鬟进来,相携着经历了许许多多事,如今再看,这俩人也早已是家人了。
  接着便是一圈又一圈的按部就班,小团子尖细着嗓子唱喏,一拜天地,二拜主子,书瑶和思源忙到迷迷瞪瞪的照着做。直唱到姐妹对拜,两个穿着大红喜服的漂亮女子迎面站定,彼此的眼中皆是心爱之人如海棠花般最美的模样。因着上了喜庆的妆容,思源青涩的脸蛋上有几分婉转浓丽,一双大大的眸子里仍是闪亮的光,书瑶嘴角弯弯,那些诉不尽的话语都在眼里了。
  书瑶将手叠在身侧,款身下拜,思源用一模一样的手势,与她对拜了。只听小团子唱到:“礼成!送两位姐妹回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