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朝忍不住向上翻白眼。这都什么人呀。
“放心,咱又不是给不起钱。让你吃你就吃得了。”
“就是,李狗蛋。我们姐姐在这里,你还怕什么。姐姐,我们吃那个。”小月眼光一扫,看到隔壁桌上,有人点了一道葱爆羊肉。
唐朝点头,满足这小丫头的这点爱好。“你要吃点什么?”点完了这道菜,唐朝又点了一荤两素还有一个汤。这才问一旁的李狗蛋,有什么想吃的。
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人没有那种发自骨子里的等级区分。但她却也不会去做什么大家都做好姐妹,好朋友的事情。
“不,不用了。姑娘,我,我能不能只吃个大饼,把我的那份菜打包回去?”想到自己吃饱了,弟弟还有可能饿着的事情,李狗蛋就有些不落忍。
听到李狗蛋的问话,唐朝的眼睛都直了。
泥玛,刚刚还不好意思坐在这里吃饭的家伙,竟然这么一会儿功夫就想着打包带走了?这节奏是不是太快了一些?
不过,看着这张带着憨厚的脸,唐朝却怎么也无法将连吃带拿和得寸进尺画等号。
“噢,我想起来了,你弟弟今年有三四岁了吧。”想到那个没爹没娘,只有一个傻哥哥的孩子,今年才十一岁的小月,突然间也觉得可怜起他来了。
听到问话,李狗蛋憨憨地点头笑了。他有听娘的话,好好地养大弟弟。现在弟弟能跑能跳,前个和人打架都没有输呢。
“你中午出门,他都吃什么呀?”
“我早上有热的饼子,放在了炕里。饿了他就吃一口。”弟弟太小,不能点火。所以他现在每天都会把炕烧热,然后把吃的放在炕上,再用个棉大衣盖住。
“你爹娘呢?不管你弟弟吗?”唐朝看到菜上来了,一边招呼这两人吃饭,一边问道。
“我爹娘都没了。俺们家就我和我弟弟。我弟弟是我一手带大的呢。”小时候弟弟拉的粪蛋蛋又黑又臭,都是他收拾的。
唐朝一怔,这时才抬眼打量面前的男人。“即是这样,那么大一点的孩子也吃不了这些东西。等咱们走的时候,再给他要两道他能吃的。”
“不用,不用。那不还得再花钱呢。多不好。不用不用了。”李狗蛋可不好意思白拿人家姑娘给买的饭菜。
唐朝一笑,“客气什么,能有几个钱。回头用你的时候,多用点心就有了。得了,别傻笑,快吃吧。”
“唉”李狗蛋又憨憨一笑。
唐朝摇头,这个二傻子。
四菜一汤,盘子大,菜也多。但有了李狗蛋还真的是全吃光了。唐朝看着这人还有点要饱没饱的样子,笑着又让人上了四个包子,一碗面来。
直到最后一个包子吃到肚子里,李狗蛋才幸福的打了个宝嗝。
三人吃过饭,又在酒楼喝了壶茶。这才迈步回了木器行。
等唐朝等人到的时候,五个木皮笔记本都已经做好了,正整整齐齐的码在柜台上。唐朝一一看过,觉得都很满意。尤其是这家老板还特意给用了好一档的木料后,更是如此。
谢过店老板,唐朝才坐车离去。本来还有半天,唐朝是想着在街面上逛逛的。但打包的饭菜却一直在车里放着呢。
既来了这里,这辈子都有的是时间到处逛。还是让李狗蛋回家喂饱弟弟在说其他吧。
到了后门,领着小月下了马车。便向正院走去。至于身后李狗蛋抱着食盒,久久不动的身景看都没有看到。
谁有功夫搭理他呀!
让小月将除了给贾敏以外的另三本拿回自己房里后,唐朝自己抱着给贾敏的礼物去了贾敏的屋子。
此时正好是刚刚午睡过后的时间。贾敏穿着一身杏红的小袄正坐在炕上看着一本游记。见到唐朝进来,将书轻放在腿上,问她这半天都干什么去了。
唐朝行礼,拿出准备好的礼物,在贾敏的炕边打了开来。贾敏的眼光从一开始的可有可无,到最后的惊喜连连。最后抱着那本石榴花样的笔记本,连声着叫人送好纸,磨好墨来。
“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有了这个,实在是太方便了。”也不等丫头上来,自己穿了鞋便去了书房。
小心地让丫头去拿了小银勺子,就着木器行送给唐朝的漏斗轻轻地将刚刚磨好的墨汁灌进了小瓶里。
“这笔,差了些。依瑶,去将我之前收的那套玉杆的狼毫拿来。”贾敏想起之前得的那一套狼毫笔,是大大小小一套的。里面正经有几只小号的笔,都可以放到这个笔格里。
果然还真的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呢,得了新奇东西,就不愿意放手了。
“见到先生如此喜欢,学生便也放心了。要知道,可是很少有学生能够亲自给先生送新婚礼物的。学生真是三生有幸呀!”
唐朝特搞怪地对着贾敏行了一个书生礼。贾敏‘噗哧’一笑,学着那老夫子的样子,一手背过身去,一手在下巴处摸着不存在的胡子。
“嗯,不错,不错。孺子可教矣。”话尚不等说完,自己便先笑了场。
“呦,这是笑什么呢,”大奶奶张氏走在院子里就听见了里面的笑声。不禁停下了去见史氏的脚步,转道进了贾敏的屋子。
当张氏知道这是唐朝送给贾敏的礼物时,心中也是喜欢。连忙问是在哪里得的。
“在琉璃厂那边的一家木器行里做的,他们家的师傅手艺还行,人也灵轻,奴婢说了想要的东西,人家收拾收拾就给做出来了。奴婢还给瑚哥儿和刚出生的哥儿也各带了一个回来,想着晚会儿,就给哥儿送过去呢。奶奶看着可喜欢?奶奶若是喜欢,明儿也给奶奶订做去,如何呢?”
“那到不必,回头将瑚哥的那个给我拿来看看,再说吧。”张氏倒是觉得这东西不错,若是找个更好的手艺人,年节走礼岂不雅致。
“那到也是,奶奶什么人,什么东西没见过。不过是一时没想起来罢了。”唐朝说完还肯定地点了点头。
张氏虚指一点,“你个小人精。”
唐朝嘻嘻一笑,也不做他说,只让小月去自己的房间将那个给瑚哥的本子拿来。
☆、第14章
第十四章
一会儿,小月便拿了来。看了看,顺手给了身边的丫头。又跟着贾敏说了两句话,再才起身去了史氏的上房。
当然没多大一会儿,史氏的赏赐便赐了下来。说是难为她一片心思为姑娘。特意赏的她。唐朝接过,又跟着来人去谢恩。心中对自己的这笔买卖的定性,那是摆的老高了。
一分钱没花,还得了这么大的实惠。赚大方了。
其实唐朝也不是没有想过,拿着这些个古代人一时间没有想到的东西开个小店,挣些钱。就像那些一到古代就做大生意,富可敌国的穿越女们。
但唐朝是真的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的。小聪明是有的。但大聪明,摇摇头。还真的是投胎时忘记带了。
与其到了最后虎头蛇尾或是在因此惹出什么祸事,还不如现在消消停停地挣点钱呢。至少省心不是。
史氏赏了唐朝,张氏替贾瑚也放了一回赏,而这事的主角贾敏更是不会不赏。一套贾敏以前带的小首饰,还有贾敏亲自抄写的两本书。
贾敏很喜欢自己抄书,一是因为书籍可供贾敏做批注的地方太少了。二是抄一遍书,可以将自己的意思都写在书页上。长永留存。
但史氏却管的严,说是这么抄书怕累着贾敏,所以贾敏的手抄书并不多。能给唐朝二本就不错了。
当然了,之前唐朝也得了贾敏不少的手抄书,三百千就各一本呢。
且不提贾敏手抄书事情,唐朝在等了赏后,心满意足极了。于是在晚膳的时候特特地跑到了二房王氏那里,将给新出生的哥献了上去。
王家的家教那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那不代表男人也要这样养。大房袭爵,可是现在歌舞升平,没有战事,这武将的爵位不过是越来越低,哪有文官升的高。
所以在王氏心里,她的儿子将来是一定要科举出仕的。所以唐朝的这份礼算是捎到了痒处。
再一来,唐朝并未因为她生的哥是二房的便轻视,也并未因是刚出声的孩子,便无事,这一点怎么能不让王氏心里高兴。
王氏心里一高兴,连声叫着身边侍候的丫头找出了好几包她的旧衣服赏给了唐朝。
“你娘就是个好的,没想到你也不错。这些衣服都是我穿过的。你拿回去穿吧。”
唐朝心时一噎,泥玛,就不能赏点银锞子吗?就算这也不行,给个一吊半吊铜子也行呀。可是就算是心里这么想,面上还要装出一副感恩带德的样子来。
“多谢奶奶赏赐,奶奶的衣服自然都是好的。前儿奶奶赏我妈的那些衣服,我妈除了年节的时候,平时还舍不得穿呢。现在您又赏了奴婢这么多,回头我妈还不得吃奴婢的醋,说您偏疼我,不疼她呀。”
周瑞家的一听便笑了,“你回去告诉你妈能着穿吧。也不知道是舍不得奶奶赏赐的衣服,还是舍不得自己的手艺。”
周瑞家的说完,王氏也笑了。王氏这些年都习惯穿着唐婆子做的衣服了。就算是贴身侍候的人手艺有多好,也不爱用。毕竟是从小就给自己做衣服的人,用着就是顺手。
所以王氏大多的衣服,都是唐婆子的手艺。周瑞家的这么一说,到是让王氏笑了出来。
“这个周姨可跟我说不着。你若是有时间,还是自己跟我妈说吧。不然别说她自己舍不得穿,就是婢子想穿,我妈估计都说要留着过年穿呢。”
唐朝说话,一般都是带着语气表情的说,让人听了,看了,特别的生动。所以被关在屋里做月子的王氏很是留了唐朝说了半天的话呢。若不是周瑞家的看着不像,估计还要说上掌灯方停吧。
送了礼物,没两天便到了贾敏出嫁的正日子。这一天,贾敏十里红妆的被从荣国府的大门抬了出去,看得唐朝不禁咋舌。
这些嫁妆能盖多少个世。贸。大。厦呀。
盖一个,咱炸一个。估计到林妹妹出生还有剩呢。
话说这么多的嫁妆,这贾家到底是怎么让林妹妹一草一纸都身不由已的呀?
这未成年托管费实在是太高昂了些。
说到此,唐朝又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林如海,这位千古傻爹,跟他的闺女是一样出名的。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不知道林如海的人生是不是也是如此。反正唐朝是羡慕这样的人生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千里做官,为的是啥?傻子都知道呢。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的林如海还是少年探花,翰林院的学士。所以贾敏此时尚要在京城逗留数月,待几个月后,通过官员三年一次的考核。想来那时林如海下放地方的文书才会发出来吧。
而一直不在调上的唐朝,这时才发现,也许贾敏这一走,这辈子她们都可能再无相见之期了。想着想着,唐朝的眼泪便落了下来。好不伤心。
“唉,这孩子是个重情重义的。敏儿这一嫁,这孩子倒是先伤心起来了。”听到史氏这话,唐朝才想起来此时此地,她正站在史氏的正房里。
“太太恕罪,是奴婢失态了。只是奴婢一想到姑娘嫁人了,就要住在别人家了,心里就觉得舍不得。别人家哪有咱们自己家好呀。”
“噗哧”一声,张氏笑了场,“可够了我的了,你家姑娘虽是出嫁了,成了别人家的,但林家以后上上下下都是你家姑娘做主,你还想怎么不舒服呀?”顿了下,张氏又将脸转回来,看着史氏道,“太太也不要多想了。还是好好的养足精神要紧,过两天妹妹回门,您再伤心也来的急。更何况明年妹妹要是抱着个孩子回来拜年,可有您老忙的。现在呀,能过几天轻松日子便过几天吧。”张氏说完,还一脸特麻烦的样子。
唐朝就纳闷了,张氏为什么这么能说,难道那个王熙凤其时就是张氏转世投胎的?不然这上下嘴皮一巴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有这样的儿媳妇活在世上,也不知道是不是史氏的幸运。反正唐朝知道,这样的婆婆一定比史氏更难侍候。
可怜的瑚大奶奶,琏二。奶奶!
您二位的婆婆都成了精了。
。……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贾敏的回门过后,整个婚礼也结束了。然后,连王氏的月子也出来了。此时也不过是三月初。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史氏搬到了荣禧堂后面的荣庆堂。然后象征着一家之主地位的正院正房便空了起来。
一直住在正院东面小院的二房便有了些尴尬。
荣禧堂的正房空了出来后,张氏便着手进行了打扫归置。在二房贾政一家搬出来后,大房正式入主了荣禧堂。
至于二房的贾政和王氏,竟然搬到了梨香院中去。也不知道张氏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果然是为母则强吗?
经过出孝后一年来的刷好感,史氏对大房的印象也越来越好。但对二房的疼爱却也是实打实的。原来她是准备让贾政他们和大房互换一下居住的地方的。
但张氏却言,东院虽还不错,但离正院实在有些远了。太太想孙子了,还是二弟与二弟妹过来请安都有些脚程。太太现居荣庆堂的正院后面,还有先老爷当年居住的梨香院。虽没有东院大,但住二弟一家却是绰绰有余。
梨香院自有通向外面的门,进出也方便。二弟日常上朝,若是住到了东院,去大门还要绕半天的廊道。回来时也是如此。何不如住在梨香院中?
最最要紧的是从史氏院子的后门出去,走上几步便是梨香院。这院子也算是离史氏最近的了。距离近,规模大小也都好,还是当年家主晚年休养生息之所。
张氏的话,史氏认真想了,也觉得梨香院不错。说是小,但其实也没有比东院小多少。最重要的是离她这宋庆常却是近了一半的距离。而且大儿子住在自已东面,小儿子住在自己的西面。都离自己很近。
所以想罢,当下便让贾政一家先搬到了那里。腾出了院子后,张氏才稍微清理了一下,便带着大房的家拾搬了过来。
张氏之所以不让二房住东院,确实是有私心的。自古以为都是东方属贵。一个不袭爵的二房住到袭爵的大房东边算是怎么回事。而且东院还有一个小花园,怎么看都是给当家长子居住的地方。
张氏是想好了,那房子将来给瑚哥儿留着做新房的。此时便没有道理让二房的人给占了。
张氏的想法非常的不错。要不是贾瑚没死,她这会早就缠绵病榻了。既不会有时间和心情去史氏那里刷好感,也不会有心情想这些。而史氏自然是把有孩子的二房留在正院了。那时,自己儿了死了,二房生儿子了,是一气。婆婆搬出正房了,却将正院留给二房又是一气。气上加气,好不容易调养好了,又因着怀孕而败了身子,到死的那天也没有住过荣禧堂一天。
现在张氏搬到了荣禧堂,又得陇望川地连东院都不愿意让出来。也是人才了。
☆、第15章
第十五章
看着贾政一家搬到梨香院,看到贾赦一房搬进正院荣禧堂。唐朝彻底的傻眼了。书上不是这么写的呀。
唐朝看了看自己虽然有肉,但也不粗壮的胳膊,难道真的是因为她这只蝴蝶翅膀的力度有些大?
再一个,上辈子她一直以为那梨香院是在荣国府的东北角上呢,这真实的情况,怎么是在荣庆堂的东北角了。
亲,这是乾坤大挪移吗?
最重要的是按着上辈子知道的一点浅显知识,唐朝知道贾母院子后面的是要盖花厅和当库房的‘后楼’的。
可现在,那里竟然有两处院子。一处小一些,没有名字。一处大一些的,便是梨香院。而这梨香院的位置,虽然是在宋庆堂的东北角,但在它的斜前方,就是唐朝以前知道的,将来凤姐和贾琏所居住的院子呢。
不过,仔细一想也是,又不是夫妻感情失和到必须一个在东北角,一个在西南角的。就算是那老爷子晚年要休养,也不至于离自家媳妇和亲娘那么远吧。
若那老爷真的是是在荣国府的东北角,那离亲娘也太远了。这绝壁不是亲妈的节奏。
不过那时候,老爷子的妈还活着吗?
呃,也许还活着。毕竟老爷没时,年纪也不大。而且那位老爷子的亲娘也只比老爷子早走了三四年,没看王氏一直连着守孝了吗?
唐朝想了想,也许当年先老太太是住在这荣庆堂的,而先老爷住在荣庆堂后面的梨香院,贾母史氏住在荣禧堂正院,贾政和贾敏跟着她住,而贾赦是住在象征着继承人的东院吧。
来了一年多了,她竟然一直以为东院正后面的院子就是梨香院呢。不过话说,那东院正后面的院子到底叫啥子呀?
半晌,唐朝眼前一亮,她想起来了,她娘有一次闲谈时告诉过她的。那后面的院子竟然是叫‘梨苑’。而且还是当年荣国府家养小戏子的院子。
按照地点位置,贾政应该不会将薛家弄到后面的梨香院,而是放在了空置的梨苑。而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