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嬷嬷,建一个省亲别院是不是要花很多的银子?”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宝玉已经记不得元春的样子了。但融入骨血中的亲情,却让他对元春分外的亲近。
    昨日他己经与林妹妹商量好了,如果府中真的拿不出银钱来建省亲别院。那么这笔钱他来出。
    唐朝听到这话,点了点头,确实是需要很多银钱,不过这是现在各家娘娘都要建别院的时候。元春的园子早就已经建好了,只是现在还没有到要说出来的时候。
    “宝玉,建造别院的事情!你不要管。咱家的娘娘是一定会回来的。说起这个,回头无论是谁冲你要银子你也不要给,就说钱都在奶娘这里呢”
    “可是奶娘不是已经都给了林妹妹吗?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宝玉不是无知的小孩儿,他知道这样做会让别人说奶娘闲话的。
    “宝玉相信奶娘,娘娘的这件事情,很快就会有结果了。”现在老太太的院子里,还在吵着到底是建还是不建。若是建,这钱要怎么出,该谁出,谁拿多少?
    鸳鸯就在里面侍候,唐朝并不害怕得不到第一手的资料。所以这会就是安心的在这里等着。
    “嗯,我相信奶娘。”宝玉放下心,轻轻地说道。
    “你和宝二奶奶怎么样?最近没有闹脾气吧?”不住在一个院子里,在加上唐朝有意的放手,对于宝黛二人的生活状态,就有些个不清楚了。
    不过这对年纪太小的小夫妻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拌嘴。一会儿恼了,一会儿又好了。这件事情在整个府里,都是知道的。
    尤其是两人在林省的教育方面。
    林如海没了,林家就只剩下林省一个人了。若不再努力读书,将来林家就真的末落了。林黛玉做为长姐,自然是不能这样看着。所以对于林省的学业抓的很紧。
    因为林黛玉明白一个道理。宝玉不努力,还可以有家族做后盾,但林省却只能靠自己了,毕竟他姓林,而不是姓贾。
    林黛玉多通透的一个人,她如何不明白宝玉和林省之间的差异,宝玉的性格是不适合太复杂的事情,那是害人害已。但是林省不一样,他和贾芝是同一类人。他们的未来会走的很远,很高。
    而宝玉呢,他对自已的未来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和认知。在成亲前,也跟林黛玉说了自己对于将来的打算。林黛玉是知道自己将来可能是做不得诰命的命。但她自己也不是非常喜欢。所以可有可无。
    但在宝玉看来,她不要求自己一定要读书上进。却会非常严厉的要求林省。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她应该让林省自己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和人生。
    所幸,林省这个孩子是个有志气的。对于功成名就非常的向往。再加上日常跟着贾芝这个荣国府的第三代继承人一起作息。
    接受的教育也是家族更重一些。
    父母的先后去逝,让这个不到十岁的男孩一夜之间长大了。他知道自已的姐姐小小年纪为什么就要嫁人。他也知道姐姐嫁人对于他和姐姐,以及林家都意味着什么。他更知道,如果不是荣国府的权势,他们姐弟又如何能够从容地带着林家百年家业离开江南。
    他想要保护姐姐,保护那个拥有赤子之心的表哥兼姐夫。姐夫可以过着富贵闲人的生活,可他却是不能的。因为姐夫有姐姐,而他的身后,是整个林家。
    “林妹妹最近的气色已经好多了,夜里不见得咳嗽了。说来也怪。林妹妹更能适应京城里的气候。之间在南边的时候,林妹妹夜里总是咳嗽。”
    现在小夫妻虽然是分房睡,但是却是住在一间屋子的东西两侧间里。离的近了,夜里有个什么动静,这边也能知道个一二。
    “上次不是跟你们说,让你们那边的小厨房每天早晚给宝二奶奶熬些燕窝粥吃的吗?可吃了?”
    “唉,别提了。也不知道谁多嘴多舌的跟林妹妹说,那燕窝都是燕子的口水。吃一口燕窝,就是喝了一口燕子的口水,还是加毛的。林妹妹心脏,再不肯吃了。”
    唐朝:“……”谁听到这句话,估计也不会想吃了。
    
    ☆、第99章
    第九十九章
    
    “算了,那就别先给宝二奶奶弄燕窝吃了。我记得在你们小厨房有个做银耳汤很地道的灶上娘子。你让她用银耳,百合什么的多做些滋补的汤来。那个润肺,宝二奶奶吃了正好。天干的很,你没事,也多喝喝。对身体有好处。”
    自从成亲单独立院后,宝黛那个小院便立起了厨房。不过因着老太太偏宠着,所以两人一顿三餐仍是如成亲前一般在老太太院里用着。那个小厨房,平时也不过是做个宵夜,喝个水,弄些点心汤水。
    到了京城,黛玉的嫁妆便陆续从林家搬进了他们的那个小院。再加上老太太给的,唐朝给宝玉保存的。这些统统都教给了黛玉。当然外面的人,却是并不知道唐朝已经全全放手了。
    可能是因为元春的部分财产仍在唐朝手里的缘故吧。
    说实话,小俩口是比贾珠俩口子都要富裕的富户。贾瑚三兄弟,其实因着贾瑚将来袭爵,所以财产又比其他两人多一些。但现在大房没有分家,所以贾瑚夫妻手里的资产其实是有限的。
    但二房就不一样了,几度分家产。贾珠先拿了大头。然后宝玉又分手了一半,加加减减,再加上林如海将那么多的林家产业当嫁妆给了黛玉。而黛玉呢,还有贾敏的嫁妆在手里,所以,这小俩口手中的资产,绝对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
    若不是手里富裕,小俩口也不会想着要拿钱出来建省亲别院了。
    刚才嘱咐宝玉的话,其实还是因为邢氏的脸皮太厚,那还真的是个不管不顾的主,让她知道宝玉的东西都归了他们小俩口,估计不出两刻钟,邢氏就能想出百十来个名目,或借或讨要东西和银钱了。
    而且这两位的性格,还真的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手里都是散漫的。宝玉如此,黛玉也如此。以前宝玉有她管着,还好一些。现在管家权在黛玉手里了,他俩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唐朝用后脚跟想都能想明白。
    对于这两个人,唐朝只能期盼他们将来的孩子不要随了父母的性格呢。不然再多的家业也不够他们俩败的。
    这边宝玉可不知道自家奶娘担心他将来的日子呢,仍是笑呵呵地,“我记下了。回头就让人给妹妹炖上一些来。”
    唐朝点头,“只要你们小俩口好好的。奶娘就放心了。”宝玉呀,你要知道将林妹妹配给你当童养媳,自己是顶着多大的压力呢。
    在多少穿越同人文里,人家林妹妹当皇后,当皇妃,当王妃。现在却要嫁给你这么一个白丁,又岂是委屈两字可以说明的。
    若不是背靠荣国府,上面还有当皇妃的亲姐姐,估计将来你都不一定保得住花容月貌的媳妇。
    唐朝的心思,宝玉哪里能明白。说话间,老太太屋里的人陆续都走了出来。有平静的,有鄙夷的,有慢不经心的,也有忐忑不安的,当然还有期待的。
    这期待的是谁,不用想都能知道是谁。
    宁国府贾珍。
    唐朝从房间的窗户缝向外看去,有些无语,人家荣国府的姑娘省亲,他倒是比人家亲爹娘还要热心。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这族长有多负责呢。
    唉,若是有机会还是提醒一下老太太吧。别让这些无良的亲戚打着元春的名号在外面为非作歹的好。
    想了想,唐朝觉得张氏应该能想到这一点,便决定还是不张这个嘴,惹人嫌弃了。
    邢氏是非常不同意让元春回来省亲的,她以为只要元春不回府,就可以避开元春的报复。再一个建省亲别院那得花多少的银钱。这笔钱,又要谁来出。
    反正他们二房是拿不出来的。
    而大房这边,张氏也是心疼大拿出这么大一笔开销来。但幸好他们不是元春的亲父母,比着拿,也还好一些。至少没有大伯比亲爹拿的多的理。
    再一个,张氏也明白,这笔钱是势必要拿出来的。一是保住他们这一房在元春心里的地位,二是……这是她对元春的亏欠。
    而贾赦和贾政呢。一个是对此事并不关心,反正出不出钱,出多少钱,那是女人们会商量的事情。他又不管家的。而另一个呢,却是全权要听取老太太的意思。自己又是个没有主见的。
    于是,元春省亲的这件事情,就便成了家里的女人们要操心的‘家务事’。
    。……
    是夜,当唐朝听到当天史氏房里的谈话结果后,对于元春的省亲,也不知道要报什么想法了。
    这么一件事情,竟然是三个女人和贾珍的一台戏,这情况也真是够奇葩的了。
    “大太太怎么说?”
    “大太太说全听老太太的意思。她们虽然疼爱娘娘,视如已出。但娘娘毕竟是二房的嫡长女。有亲生的父亲在,她不好越俎代庖。所以,她只听老太太的吩咐。”鸳鸯想了想,举了举怀中的手炉笑得好生逗人。
    “嗯,所以说,珍大老爷是希望省亲,而二太太是极力反对的喽。”唐朝都可以想像当时老太太被这二人吵成了什么样。
    “是呢。珍大老爷只说是当今天子的恩德,若贾家没有行动,恐万岁怪罪。再来便是别家的娘娘都回家省亲,唯有咱们家的娘娘不回来,怕是会让人看了笑话。而二太太,那就是个属貔貅人,张嘴银子,闭口银子的。反正就是一句话,没钱。”
    鸳鸯很是看不惯邢氏的作派。可是人家毕竟是主子太太。她也就只能在自已干娘这里唠叨两句罢了。
    “这事呀,还是得看老太太的意思。有钱没钱,可不是她张张嘴就能说的算的。”也不知道当初原著中盖的省亲别院是不是真的用了林家的二三百万家财。不然为什么书里都没有写贾家还有这么纠结的时候呢。
    若真的是用了人家的绝户财,再把人家姑娘弄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地步,也真是人干事了。
    最后落得个抄家灭族,也不过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罢了。
    “干娘,你说,若是省亲别院建不起来,这娘娘会不会生气?”就宁国府出的那点子钱,是够建房子的,还是够建园子的。而且先不谈银钱,就是连建在哪都还没有着落呢。
    “生不生气的,你干娘不知道。不过省亲,却是会照常进行的。”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又将耳坠子重新换了一副,唐朝没事人似的回了一句给鸳鸯。
    “…为什么?”鸳鸯有些发愣,她干娘为什么说的这么肯定。
    白天的时候,珍大老爷可是说了,要想盖个能看的园子,至少要一百万两银子打底呢。
    “好看吗?你爹给挑的。”唐朝没有回答鸳鸯的话,而是拿着小梳妆镜子,一边照着耳坠一边问鸳鸯。
    鸳鸯是不管李狗蛋叫干爹的,因为唐朝非常搁应这个词,于是一省略就直接叫爹了。
    “您喜欢就好。”她爹的眼光,十年如一日,那是真的土呀。大红配大绿的,也亏得他能挑得出来。
    不过,却是个知道心疼人的。
    “往常也少有这样说话的机会。干娘一直想问你件事。这会没什么外人,你就跟干娘说几句实在话。”
    鸳鸯抬头看着自家干娘,“瞧干娘说的是什么话,您想知道什么,我啥时候没跟您过老实话了。”
    白了一眼笑眯眯的鸳鸯,唐朝才开口问她,“你也老大不小了,眼看这着也快到了年纪了。我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若是有,干娘也好帮你张落张落,若是没有,就交给你二婶子,她那人,是个全和人,现在人面也广,比你干娘靠谱。”
    一听是这话,鸳鸯本能的脸一红。然后看到干娘挑眉冲自己笑的样子,撒娇似的叫了一声干娘。
    “咱们家也不求姑娘嫁得好,回头帮衬娘家和兄弟的事情。所以在婚嫁上,可能就不会太高了。若是太高了,将来姑娘受了委屈,兄弟们也没办法帮着杖腰眼子了。”
    “干娘和婶子做主便是了。”难得羞涩的鸳鸯眼睛看着一旁的烛台,轻声的回了一句。
    她只要知道干娘和二婶子没有坏心就好,其他的事情,她才不关心呢。这么多年朝夕相处,这样的婚姻大事,她若不信干娘,还能信谁呢。
    “你的事情,干娘可要帮你好好谋划谋划。怎么地也要再抬抬身价。让婆家不敢小瞧了你去。”
    “嗯”,鸳鸯仍是头也一回的点了下头。
    唐朝呵呵一笑,看着越来越精明干练的小丫头露出这样的表情,唐劫匪细胞中的怪阿姨因子就要往后冒头,不过看了一眼天色,只能遗憾的压了下来。
    “你去看看老太太睡了没。若是没睡,就说我有事要说。”
    不知道自家干娘卖的是什么关子,不过鸳鸯仍是起身回了史氏的上房。
    不大一会儿,正房门口的小丫头就过来传话了,说是老太太请李嬷嬷过去说话。
    唐朝提裙便去了上房。而此时上房就只有史氏和鸳鸯两个人。
    这两天为着省亲的事情,家里家外一直不消停。史氏也有些力不从心。这会夜深人静了,疲态就都露了出来。
    “听鸳鸯说,你有事要跟我说?”一进门,史氏就张嘴问唐朝了。今天实在是没有什么经历闲扯下去了。
    “嗯,是有个事情,想要问问老太太。”停了停,看到史氏示意自己接着往下说,唐朝便将来意到了出来。“我想知道,关于大姑娘回家省亲的事情,老太太是怎么个意思,是希望建园子,还是不希望建园子?”
    史氏听到这话,眯了眯眼睛。脸上神色莫明“你是个什么想法?”
    唐朝呵呵一笑,“老太太,还记得几年前您给了我一套外城的宅子吗?这两年家里有了些闲钱,便陆陆续续地修了起来。这是图纸。”
    唐朝说完,便将当初特意让人画的一张园景小图拿了出来。这图画的非常的精致,全程都是工笔,非常的形像。
    史氏接过图纸,大略看了一遍。然后又连忙低下头去,认认真真的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半天。
    这张园子图里,明明确确的画出了园子里的景像。最让人惊奇的是,这园子一看就都是景色,居住的房屋,也不过是两三个院子,以及后面一排下人房和厨房。
    那两三个院子,还恰好的以三足鼎力的形态立在园中的三个景点处。不大不小的三处院子,非常的怡人可爱。
    “…怎么建了这么一个园子?”这可不像是居家能住的园子。
    “不瞒老太太说,这个园子本来就不是为了居住的。说实话,当初大姑娘进宫后,我这心里总是不落忍。就害怕一时没了着落。便准备买个宅子,建上一座园子。给大姑娘将来出宫后居住。
    说句不怕老太太恼了的话,我是真的害怕大姑娘熬到那把的年纪再出宫的。二太太那么个性子,将来大姑娘不还是得受气。所以便想着,建个园子,让她独自居住。女人在这世上,出门不易,若是家里建的好了,四季景色都能时时观赏,便是足不出户,也是诗情度日。
    到了后来,老太太有意将宝二奶奶说给宝玉。我当时就想着,将这个园子建好后,让宝玉分家后,搬过来居住。宝玉和大姑娘姐弟情深,而林姑娘又是个天真烂漫的性子,三人居住一府,也是互相扶持,照顾。
    您看这里,我当初都想好了,宝玉小俩口就住这个院子,这个院子是整个园子的中心,也算是正院了。您看这边这个院子,这个院子有些个靠后,在位置上属于东院,我想着让大姑娘将来带着宝玉的女儿们居于此。一方面教养,一方面也能亲近一些。
    还有这一处,这是最后的一处院子,是靠前的西院,将来生了哥儿就住在这里,岂不是好呢。呵呵,说来,也是当初想的少了,竟然连个客院都没有准备。”
    真真假假的一番话说完,唐朝便回到了榻前的坐位处坐了下来。
    半晌,史氏才回过神来,“…在你的想法里,元春是不会出嫁的?”
    “…是。大姑娘自幼教养了得,那个年纪若是出宫来的话,便有些耽误了。以大姑娘的心性,宁缺勿烂。”其实唐朝没说的是,她一直是坚信元春能封妃的。
    这种想法,别管是荣国府怎么变样,唐朝都是坚信不疑的。当然这却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而且也要做出完全没有想到这么回事的样子。
    虽然说的是担心的话,但也有了一点诅咒的嫌疑了。也是等一说完了,唐朝才发现这套说词有这样的话音在里面。
    不过幸好老太太被人闹了小一天,这会子精力都不够了,自然是没有往其他方面去想。而屋里的鸳鸯更不可能拆自家干娘的台。
    而这时的史氏又在那里点头,她觉得唐朝说的真的很对呀,如果元春真的到了年纪放出了宫,二三十岁的年纪,确实是耽误了。若要出嫁,可能就是为人继室。继室的身份最是尴尬了。她们又如何能允许让元春过那样的日子。
    封年过节,一年四祭,都是要对着原配行妾室礼。这样的事情,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