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务活,她也逐渐上手了。唐净的羊奶娘也到位了。如何挤羊奶,她现在也熟了。云姬认为,她现在完全可以在唐朝不在的时候,撑起这个家。
    唐朝之后,又让儿子和女儿听云姬姨姨的话后,便有些累的闭上了眼睛。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唐朝本来打算第二天进府侍候那块假宝玉的,哪想到一夜过去,她竟然急火攻心,就那么倒了下去。
    当家的男人失踪了,生死不明。主妇又病了。在外人看来,仿佛这个家都要散了一般。
    也幸好李漱长大了,带着李决将这个家撑了起来。请医问药,又托人出去问情况。家里又有张云姬带着唐婆子一边照顾病了的唐朝,一边照顾李凝。
    小小的李凝,仿佛一夜之间也长大了一般。每每看到李凝要哭不敢哭的样子,唐朝都有一种心都要被她揉碎的感觉。
    这几天,夜深人静的时候,唐朝才敢放任自己痛哭出声。只是想到上了年纪便有些浅眠的唐朝子,唐朝便只能捂着嘴,将被盖过头,咬着枕巾压抑的哭着。
    都说悔叫夫婿觅封候。可那时夫婿也是活着的呀。现在的唐朝却是满心的后悔,都怪自己贪便宜,若不如此,他们家有房子有地的,便是出府种地去,也不会就此一去不归。
    现在好了,她男人就这么丢了。
    她悔,她恨。恨太子,恨把自己儿子当鹰熬的皇帝老混蛋,也恨贾家一起跟着出去的下人,竟丢下她们家的呆子自己逃跑。而最恨的还是自己。
    她是喜欢到处走走看看的。她出不去,竟然每次府里有要出去的活时,都愿意让她们家的呆子去。
    她后悔,为什么就不能想想这个时代,跟本不像现代那么太平呢,就算是在现代,出个门还容易碰到恐怖分子呢。
    将李狗蛋装私房钱的小匣子抱在怀里。里面不过几个铜板,和一两左右的两三块碎银子。这些便是这些年她给李狗蛋的零花钱。李狗蛋在时,总会拿着这钱给她买些小零嘴回来。或是看到哪个头花好,也会上去买上两只。
    还记得有一次他给自己买了一块绣花的帕子,让自己好一顿说。那料子,那绣花,哪里值那些钱了。可现在,便是那样的日子,以后也不会有了。
    若是早知道分别来的这么早,她一定会对待她家的呆子很好的。
    一定会很好很好的。
    屋中压抑的哭声,让站在门外的唐婆子哭的更是不能自己。她姑娘的命怎么这么命苦呀。现在外面的那些缺德的人,不但说自己上辈子没积德,年纪轻轻便守了寡,没想到姑娘也是如此,现在那些人话里话外的,都在说她的外孙女也是个福薄的。
    这些话,姑娘病着,她哪敢告诉她。可心里也是真的苦呀。眼看着孩子们都大了。这个家里过得越来越好了。可她的那个傻女婿怎么就没了呢。
    屋里唐朝压抑的哭着,断断续续的声音传出来,让人心里也跟着抽痛。门外的唐婆子,默默的流着泪,短短几日,头发都白了不少。而站在唐婆子屋门口的张云姬,也拿着帕子,咬着唇静静地哭着。
    来的这几天,她是看出来她这位被亲姑姑托付的未来大嫂是个什么样性情的人了。开朗,爱笑。风趣健谈。对她也是真心的好。
    福无从至,祸不单行。太子谋反,生生毁了多少家庭,又有多少人幸福梦碎。
    此时的张云姬不知道是祈求尽快有个消息,还是什么了。就连她都觉得没有消息算是最好的消息。不然逢此乱地,生还无望。
    一来二去,直到贾宝玉满月都过去了,唐朝才算好利索。
    因为这个家,悲伤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她还有老娘要奉养,还有三个孩子要抚养。这个时候,若是她倒下去了,这个家要如何呢?
    指望李漱吗?
    不,救急不救穷。李漱眼看着就大了,回头无论是科举还是成亲,都会组成新的家庭。她没办法成为别人家的附属存在。
    她的骄傲也不允许让她带着自己的家人去依赖别人。
    所以进府当差,便是一条出路。就算将来不容于新太太,想来老太太和大太太也会看着这么多年的情份上,也会给她一个体面的活计。
    唉,唐朝此时想到原著中成为府中唯二的男丁,又是含玉出生的宝玉,母亲又是当家的主母,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贾宝玉,做为他的奶娘,福利待遇绝对是嗷嗷高的。
    可现在呢,府中光是嫡出男丁就有五个,贾宝玉此时虽然是最小的,但却是排行老五。府中仍然是长房当家,母亲此时也去了。这样的一位主子,自身前景都可忧了,何况侍候他的下人了。
    犹然一种‘生不逢时’的感慨自心底升了上来。
    。……
    将家中一切拜托给了张云姬小姑娘,唐朝便拎着个包袱进府了。
    因为王氏逝去未满百天,前几天宝玉的满月也是没有大办的。不但如此,估计百天和周岁可能也会减略。
    唐朝进府唯二放不下的便是李凝和唐净。一个正是需要教导的年纪,一个才是几个月的娃娃。
    李漱和李决日常都是在府中的小书房中度过的。而唐婆子也在府中当差,这么一来,家里便真的只能指望张云姬这位孩子们将来的二婶了。
    唐朝是个有小心思的,知道自己的金手指可以帮自己一把。所以这两天偷偷地做了些手脚。至少这些手脚,会让她在府中安心一些。
    至于什么手脚,怪难为情的,不提也罢了。
    进了府,先是打听了一下各位女眷现在何处,在知道这会儿都在史氏处后,便径直去了史氏院中。
    经过数日的休养,张氏的病也已经好了,人虽然还有些精神不济的样子,但出来走动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
    尤其是在一日晚饭后,史氏以贾瑚媳妇水氏年轻为由,将家庙铁槛寺一应大小事宜,仍是托给张氏打理。
    水氏低头一寻思,便知其中究竟。也不觉得此事打脸,仍是笑意盈盈的。倒是张氏,先是一怔,然后眼中似有水意的看了史氏一眼,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将头转到另一侧。
    婆婆将家庙交给自己,是想着方便自己,以及让张家先人也得一份香火供奉。这份恩情,张氏这辈子都记得劳劳的。
    婆婆如此通情达理,她若是有一点做不好,她都害怕上天也不会容得下她。
    也是因此,张氏病愈后,对史氏更加的殷勤。
    史氏和张氏因着李狗蛋一行人是府中派出去的,所以早就知道了李狗蛋等人的事情了。此时看时低眉顺眼,有些消瘦的唐朝,心中都有些不落忍。
    前天,大太太张氏便作主给每位和李狗蛋一起出事的家丁家里发了五十两银子。但就算是给的钱再多,失去了家人,也是心口的一抹最深的痛。
    “给老太太,太太和大姑娘请安。”唐朝的嗓子还有些丝哑,好在只是使用过度造成的。
    史氏叹了口气,“你二太太去前,便指了你来奶宝玉,没有想到这些天,事赶事,都到了一起。用心当差,府里亏不了你和孩子。”
    “你现在奶着宝玉,等宝玉周岁后,你仍留在他身边做个教养嬷嬷。凡是不用多想,有老太太和我呢。”史氏话落,张氏也把她的打算出了说来。
    唐朝跪在中间,磕了个头,才信誓旦旦地对着屋中的众人说道,“请老太太和太太放心,唐朝必不负所望。”
    鸳鸯在史氏的授意下,上前将唐朝扶了起来。然后史氏和张氏又分别放了赏,这下唐朝才算是结束了就职程序。
    其实按理来说,唐朝的男人出了事,正经是不能进府侍候小主子的,毕竟带着一丝不吉利。但唐朝这么多年,人缘处得不错。史氏和张氏对她都是好印象。而且又是王氏临终前指定的人,所以,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何况元春也认为将幼弟交给唐朝,她也更能放心一些。于是这样的事情,便在贾家各位女眷的默认下,男主人的漠视下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唐朝明白这其中的各种内情,也更珍惜这份工作。
    一路感恩地倒退着去了碧纱橱,只走出屏风时,正好看见大奶奶水氏快就走了进来。
    大奶奶水氏有了身孕,但怀相一直不错。之前忙着王氏的后事,再加上婆母病重,竟有些体力不支之相,,见此张氏也够不上自己伤心难过了,又略养了两天,便起身接过儿媳妇手中大部分的管家事宜,当然也给水氏留了一些,也免得她孕期无聊。
    水氏进来,是因为南安郡王已经病逝了,王府送了消息,所以向史氏和张氏通报的。
    自打水氏嫁进府满了一个月,张氏便放了管家权。当然,她还有儿子没成家,所以分别二儿子和三儿子,以及二姑娘的嫁妆却是都单独分了出来。
    也好在库房够大,是几年连在一起的大房子。将这三人会分到的财产分别放在三个小屋中,钥匙自己看管外,其他的便都交给水氏处理了。
    至于以后大房是否还会不会有孩子,张氏只要想到自己屋中的干净程度和贾赦除了古董,练武和又增添的陶艺爱好,就明了了那个本就不大的可能性。
    至于张氏的嫁妆,本来是准备平分给三个儿子的。但娘家出了事,张氏便准备将来把不起眼的都给张云姬过继给张家的那个孩子。
    她受张家养育教导十几年,又带着绵延十里的嫁妆风光出嫁。多年来,她受娘家庇护,可她跟本就没有为娘家做过什么,现在娘家遭了难,她能做的便是保证张家还能够东山再起。
    相对于刚刚‘丧夫’的唐朝,张氏这会已经缓过劲来了。虽然心中依然悲痛,但那股诅咒当今立马进死的心,却占了上风。
    老不死的,活该你儿子会造你的反。
    再一想到,自己生病时,无论是儿子,儿媳妇,还是闺女侄女,婆婆老人,都对自己关心备至的样子,张氏便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别看那皇帝老东西活着时多少威风八面,死了也不见得有几人会真心为他哭一哭呢。
    若是死在冬夏两季,估计咒骂的人会更多。
    她贾张氏这辈子用余生祈祷那紫禁城里的那老不死的家伙,这辈子就没有一个孝顺的儿子,替他养老送终。
    唐朝一路低着头去了碧纱橱。宝玉和他原来的两人个奶娘早就在王氏去后便住了进来。话说,也许贾宝玉是贾家最小年纪住进碧纱橱的主子了。
    此时的贾宝玉正在睡着。两个奶娘也是无精打采的。唐朝站在碧纱橱门口,轻轻地咳了一下,两个奶娘立时惊醒一般看向门口。一看进来的是唐朝,便又缩着脖子歪在那里了。
    “原来是李家的。这么快就来上来了。我还寻思着,怎么着也要十天半个月呢。”宝玉的一位姓张的奶娘,心气凉凉地对着门口的唐朝说道。
    “哎呦,张姐姐这就不知道了吧。现在她们家可不就指望着她了吗。我说李家的,您今儿算是走马上任了?”刘奶娘语气中的恶意,便是一旁的小丫头都听得一清二楚。
    两位奶娘这也是欺负唐朝刚来,年纪又小,又是新寡,想要杀杀她的锐气。虽然早晚是要出去的,但这小一年,按住了唐朝,她们也能过得更好一些不是吗?
    “蒙老太太,太太们信任,自然不敢懈怠。两位姐姐以后还是叫我李嬷嬷吧。毕竟府里的规矩在那里罢着呢。”确实如此,奶娘一类的工种都是叫嬷嬷的。
    “你是可人吧?”这个丫头以前在史氏这里看到过,只是印象不是很深。没有想到竟然成了宝玉的丫头。
    “婢子是可人,那边的那个是媚人。”可人指指一直坐在床边给小婴儿打扇子的那个小姑娘。
    媚人起身行了一礼,轻轻叫了一声‘李嬷嬷’,便坐下去,低下头,继续打扇子。要知道宝玉是四月二十六出生的。这会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所以想要让小孩子睡的好一些,便要吃吃的轻摇两下扇子,风又不能大了,只是去一去暑热便也罢了。
    除此之外,还要时不时的去驱赶一些夏日里独有的蚊虫。因此,媚人并未离开宝玉所在的那张床铺。
    看过红楼的人,都知道宝玉曾经有两个大丫头,一个是可人,一个是媚人。每每都会被人提起。
    现在看来,这两个丫头,却是有些让人夸奖的理由。
    自她进来,两个奶娘的那个态度,非常的明显。媚人却以手中的活计,悄悄地观察事态走向,看起来也是个心中有数的。唯有可人,却在自己进来后,一直老实的站在一旁。
    看起来是老实,谁又能不知道这也一种表态呢。
    “你们也都听说了以后二爷的事情,便交给我负责了。我虽然比你们侍候二爷的时候晚,但老太太和太太们信得过我,亲自将二爷交给我,我便不会辜负了主子们的信任。”说的到这里,唐朝顿了顿,看了一眼认真听着她讲话,和琏干活一边听她讲话的小丫头,以及有些漫不经心的两个奶娘,继续说道:“既如此,谁来说说,这二爷屋中的财务都是谁管着的。还有二爷的衣物又是谁在打理的,二太太去后不足百日,这大红色的襁褓,就有些个不合适了。这是要陷二爷于不孝之地吗?”
    新官上任三把火,唐朝自然要杀杀这些人的威风。
    而且唐朝多年与贾家下人打交道,自然是知道贾家的下人都是欺软怕硬,不食恭敬的。你若是软下一分,以后这些人便会欺你七分。所以新官上任三把火,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几日的人情冷暖,她算是彻底的明白当初唐婆子为什么满身是刺了。没了男人的女人。在这个时代不自己立起来,等待着她的便是无休止的欺负。
    所以就算不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人,唐朝也会让自己像一个战士一般,武装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将心比心,我如果是张氏的话,我也会将自己的嫁妆还给娘家的。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屋里的四人听到唐朝的话,先是一愣,然后便是一惊。这屋里两个奶娘和两个丫头谁手中都不干净。这几天,宝玉的东西,她们四人都有分到一点。当然大头还是在两个奶娘手里。
    “我虽然是这府里的老人,但在二爷身边侍候的时间却没有几位来的长。但我既然来了,又粗通些文墨,二爷房里便要立起帐来。以前的便罢了,现在和以后的帐却要清楚明白。”
    唐朝话中的意思非常明白,四人也都领悟了话中之意。心中提的那口气,却只松了一半。谁不知道这唐朝是个有手段的。
    贾家大大小小的主子,哪个不卖她三分薄面,就算是府中的大小管事,有名号的丫头们,也都是不敢轻易得罪的。
    今天一来便预接手了二爷屋中的大小事务,虽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却让人觉得有些急迫。可刚刚这话一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唐朝是有备而来。
    也不知道她知道多少,也不知道自己拿了多少东西已经被唐朝所知。虽然唐朝也说了以前的事情,只看现在登记的帐。但谁不知道若是一个不好,以前的事情便会被番出来。
    就在四人犹豫间,宝玉醒了。唐朝也不管四人,径自走到床前,轻轻地将宝玉抱了起来,先是摸摸小屁股,发现是干的,然后才招呼一旁的媚人,“去将素色的小衣和襁褓找出来。可人,去打些温水,再拿一块干净的毛巾。”
    宝玉既然醒了,估计马上就要饿了。先将身子擦一擦,喂过宝玉后,再给他换身衣服。
    不说别的,唐朝是绝对不允许她奶大的孩子,天天一身红,像个大红包似的。
    两个奶娘看到唐朝这个架式,互相看了一眼,挑了挑眉。都不反驳。一般哥儿和姐儿的奶娘都是两人。等到小主子周岁后,便只会留下一位奶娘,跟着姑娘和哥儿做教养嬷嬷。
    本来两人便是竞争对手,谁不知道留在小主子身边,待遇更了一些呢。但唐朝一来,两人便明白,以后都是要走的。所以唐朝进来的时候,两人才没有好声气。是谁也不会喜欢看见自己两人争来争去的好活计,被后来的人抢了去的。
    既如此,此时懈怠一些,也没有什么。不过相对于两个奶娘的心思,可人和媚人却是不敢的。要知道二爷还小的时候,这二爷屋中可就是身负教养之职的奶娘说的算的。
    以前她们巴结两位奶娘,不也是为了这个吗?但现在已经确定谁会是这宝二爷屋里总瓢把子,自然殷勤地忙前忙后。
    尤其是刚刚唐朝一进来说的那番话,这屋里谁说的算,现在是一目了然了。再不识趣,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
    其实她们都觉得再着正常的套路来,也不是像唐朝这样直接就强硬到这份上的,所以开始时,才会想要看看她会怎么做。
    唐朝是没有那个心思跟她们扯个一二三的。她也算是府中的老人了,当初一来便跟在史氏身边,当了五年的二等丫头,心气早就养高了。成亲后,家里家外,都是她说了算,虽然她上面还有个老娘,但当娘的,养个不会让着疼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