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忙完了长子长女,最后便是小儿子宝玉了。王氏是没有办法将剩下的三层弄成宝玉的私产的。但宝玉有她一半嫁妆的三分之二,也就是总嫁妆的三层半。也算不少了。
“我也知道你怕宝玉将来受了委屈。但我向你保证,这孩子长大成亲前,我是不会不管他的。之前也跟老太太说好了,大件的东西就放在隔壁院子的厢房里。银票等物送到老太太那里存着。若是二弟将来还有子嗣,那便按照嫡继庶来分。若是没有,那些便都是宝玉的。你放心吧,现在安心的养好身子,不比什么都强吗?”能多挺一天,是一天。多看一眼,也放心一眼。
“是呀,太太,您就听大伯母的吧。您一定会好起来的。”元春早就泣不成音了。母亲交待后事的样子,元春实在有些承受不住。
尤其是母亲昏迷时,她听周瑞家的说起的,母亲早产和难产的罪魁祸首。
赵氏,我们走着瞧。
。……
是夜,张氏回到了荣禧堂,坐在梳妆台前,心里思绪不断。
一命换一命。怎么会是她呢?多少年前的事情,一下子在王氏难产时,重新走进了记忆里。
刚成亲时,有那么一日,她曾梦见过自己将来会死于难产。
一盆盆的血水在眼前一晃而过,她浑身疼痛,连嘶吼也无力发出。产房里很乱,人很多。她一遍遍的想要聚集起力来,可往往一口气下去,仍是毫无作用。
她能清晰地听到产婆在高叫着‘使劲,再使把劲,已经看见头了。’这样的话,她也能听到远远的,好像是从天边传来的声音‘实在不行,便保小。’这样的话。
那样的梦,她一做便是多日,当时真的怕极了。
后来借着回娘家探亲的机会,偷偷请了高手解梦。
后来……
妯娌这么多年,朝夕相处。如今却要生死相隔了。
她从来没有想到老天会选择她来代替自己原本的宿命。
愧疚吗?……愧疚。
后悔吗?……不后悔。
若不是当初的强求,她的三个孩子估计都比二房那三个更可怜。
若为人,谁不想长久的活着。若为母,为母——则强。
来日,她必会对宝玉视为己出。就当先还她一份利息吧。
想罢这些,张氏才想起叫唐朝回府里当奶娘的事情。看着天色渐晚,府里各处都已经闭了门。看来便只能等到明日了。
第二日张氏便派人去将王氏的嘱托说给了唐朝。正好唐朝有些个不舒服,此事便耽搁了下来。
又过了几日。一早,张氏刚侍候史氏用早膳,便听到梨香院的丫头来报说是二太太王氏没了。张氏一听,眼泪也跟着落了下来。等回头去看史氏时,史氏的脸上也是满满的哀容。
因着王氏的后事,早就有安排了。一时间倒是并不抓瞎。再来还有贾瑚媳妇水氏在一旁帮着料理。张氏倒是并不忙乱。
可福无双致,祸不单行。刚过了晌午,府里的大管家,便慌脚慌手的跑了进来。
“大太太不好了,张家出事了。”
张氏一惊,自椅中站了起来,连忙问她出了何事?
“东宫反了,逃到平安州起了事。当今一怒之下,一怒之下,”下人说到这里,便有些吞吞吐吐。
“说,当今一怒之下,倒底怎么了?”
“…张氏满门,斩首示众。”
“什么?”张氏一待话落,便昏了过去。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着千年的世家。虽然自唐以后,世家渐渐没落。但不可否认,世家的存在是比那些靠爆发而得到天下皇位的皇族更让人忌惮的了。
张家原是一没落大族的旁枝,来到京城数年,却渐渐发展成了一个相对悠久的世家,前提是对于像贾家这样的爆发新贵而言。
其实说来也不过是区区上百年的小家族,但在读书人这里,却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张氏的父亲,算的上是三朝元老了。在朝中甚有威望,门人弟子无数。当年皇帝立了太子后,为了加重太子的身份,便封了张氏老父亲一个太子太傅的职位。
只要读过史,念过书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以太子之位登上皇帝宝座的,不是没有,只是太少,太少了。张家被一道圣旨捆绑到了太子的船上,本就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于是这位张大人,便只在授课时前往东宫,其他时间一概避免与太子过多的接触。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太子渐渐长大,皇帝对于太子也不同年幼时,张家心中更是不敢靠近太子半步,便是原来张府内的家学,都以各种名目停了课,那些族中附学和亲戚家的孩子也都打发了回去。
就怕让人以为张家的家学是在为太子储备人才呢。
太子本人是要极力拉拢张家的。后来更是明示暗示想要将自已的女儿嫁入张家。可惜张家并不买帐。
不到太子坐上龙椅的那天,太子都是一个极危险的工种。做为太子的姻亲,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张家不傻,自然不会要这种媳妇。
本以为只要张家远着太子一方,便可保全。可张大人却发现,事情却是越衍越遭。又在今年年初,发现皇帝与太子之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时候,张家害怕无辜中箭,立即以年脉为由致仕。可惜皇帝似有所思,便留中未发。
然后,刚过了端午节,太子便反了。
当今太子逼宫造反不成,逃到了平安州起义。此事本与唐朝一家没有多大的关系。可关键是跟贾家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做为太子太傅的张家老爷子,被判以附逆。全家斩首示众,即刻执行。而张氏等却因为是出嫁女,而幸免于难。
全家斩首,无一人幸免。这世上,便再也没有了张家。
不,还有一人。
张氏嫡亲弟弟张六爷的大女儿,张家的九姑娘。
张氏之母,一生共生下六儿一女。这一女便是张氏了,张氏有兄三人,有弟三人。这位张家的九姑娘,便是按着府中所有姑娘一起续的齿。
当抄家的旨意到达张府时,各房主子都乱了套。虽然是百年的世家大族,但在生命交关之时,谁还能真的保持住风度。
14岁的张九姑娘也吓傻了。她自幼便没了娘,一直跟着继母过日子。所幸继母是个守规矩的,该她的,从不苛刻。
但抄家灭族的大罪,此时才能看出平时的亲情浓淡。张家六太太,自然是首先想到了她自己的儿女。
托心腹下人将小儿女送出府去的张六太太,转身便一根白绫吊死在了房梁上。她哪里想到刚从后门出去的儿女便直接入了禁卫军的手里。整个府里早就在圣旨下来的那刻,被围的水泄不通了,便是插翅也难飞出去。
这个时候,被人遗忘在一边的张九姑娘却是比那两个嫡亲弟妹要好一些。她身边有她母亲留下的忠仆。
忠仆奶娘也是个狠心的。直接将张九姑娘身边的一个年纪差不多的小丫头推到了荷花池里。然后以主顶仆的名义,将本来斩首示众的人——张九姑娘,弄到了家下仆役的行列中。
忠仆一边揽着被这一连串事故吓傻的张九姑娘,一边写了字条,让人送到现在还在京城,张家早就出嫁的姑奶奶,荣国府当家太太张氏手里。
纸条上,就只有一句话,‘请姑奶奶大发慈悲,买了九姑娘身边的云姬丫头出去’。
忠仆本也可以向张家其他的出嫁姑奶奶求救,但京城中,便只有张氏一人。这是其一。这其二便是这位忠仆是有见识的。张家那几位出嫁的姑奶奶,年纪都不太大。但阖家皆灭,满门抄斩这样的大事一发,想来她们也更难容于婆家。
好一点的,休书一封带着嫁妆离开。差一点的,便是个出家,暴毙的下场。也只有这位老姑奶奶可以救一救她家的姑娘了。
一是张氏管家多年,自有威仪。二是张氏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已经成年,并娶亲多年,二子也即将成年,在这样的时候,也只有本身不会受张家牵连的张氏,还可能伸一伸援手。
都说猫有猫道,鼠有鼠道。
主子们没办法送信出去,但不代表底下的奴才就没有办法。拿出轻巧不打眼的首饰金银,打点了一个守后门的小兵。
反正这些首饰,也不会再留给他们了。与其便宜那些抄家的兵士,还不如送出去打点一番。也不枉它们在张家走一遭。
那小兵一个尿遁,便设法将消息送到了贾家。
之后的事情,便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张九姑娘被一系列的事情,吓坏了。只能躲在奶娘身边瑟瑟发抖。花容失色,双眼无神,又碎发遮面的样子。在不知情的人眼里,还真的没有看出来。
张九姑娘是真的害怕了,抄家是一,斩首是二,还有贴身丫头被奶娘推出去送死是第三。这一连串的噩耗。让这个小姑娘实在是承受不来了。
说来,奶娘之所以这么做,还是要归功于这种事情,这位奶娘也曾经经历过。只是那个时候,被害人是她的家人。而今天,她却成了加害的一方。
这个时代的制度还算是有些人性化。至少主家抄家斩首后,家下奴仆却是可以活命的。等到定了案,便按人头发卖,继续做下人。
这一边张氏晕了过去,家下人等一边去通知管家的大奶奶水氏,一边去东院书房通知贾瑚。贾瑚得到消息后,立即一边派人去打探消息。一边着人去通知出门打猎的贾赦等人。
王氏刚过身时,张氏便让人去找贾赦等人回来。只是一时半会儿竟是仍不见人影。这回,张家出事了,贾瑚只得再派人出去找。
贾瑚一边向这边急行,一边想着张家的事情。走到正院门口时,正好看到妻子水氏也从梨香院赶了过来。
早上接到二房婶子咽气的消息,水氏便开始张落起来了,先是为王氏整理衣妆,然后满府的去挂红,搭灵堂。命令全府着素服,一样一样的命令吩咐下去后,还要安慰哭的不能自己的元春。还要吩咐奶娘抱着小婴儿的二堂弟去前面老太太的院子里暂居。
一时忙得脚都不离地,刚刚捋顺一些了,婆婆又出事了。
得了,水氏一口干了杯中的水,潇洒的带着人又杀去了正院。
贾瑚张氏一会和,立即接手了张氏的事情。水氏刚想要请太医,便发现时机不对,只得让人去前门大堂找一家老字号的大夫过来诊视。
贾瑚也明白水氏的顾忌,心中也顾不上其他。外祖家一罹难,此时已经身首异处。他的外祖父,外祖母,还有那些自小长大的表兄弟,表姐妹们,一夕之间竟然都没有了,何等凄凉。
张氏在贾瑚二人到来不久后,便悠悠转醒。醒来后,更是失声痛哭,几度晕厥。
“儿呀!你外祖一家都没了……”话未说完,人又哽咽的说不出话来了。
贾瑚等人见了也跟着落起了泪。
好好的一家子,就这么家破人亡了。
当今天子,竟然连稍等片刻都不给张家。若是早些知道,他们家也好帮着回转一二。现在倒好,接到消息时,黄花菜都凉了。
“太太,府外有人送了张字条进来。说是万分紧急,只请太太一个人看。”就在张氏靠在床栏处痛哭时,一个丫头快步走了进来。
张氏接到纸条,打开一看,当场脸色就变了。
她知道在这个时间里,不会有人无缘无故送这么一张纸条给张家出嫁的姑奶奶的。
还是要救一个姑娘身边的丫头。
用脚后跟想,张氏都能知道这个叫云姬的丫头是何人。可是这个时候,张氏却是不敢轻举妄动。在娘家人全部身首异处的时候,她去赎买一个姑娘身边的丫头。
不缺心眼的人,都知道这里有猫腻。
而且就算是悄悄买来了,又要如何安置。若是安置在贾家,那便又是一个窝藏罪犯,或是——附逆。
荣国府里安置不了,陪嫁的庄子上也不行。估计这会早就有人盯着贾家的一举一动了。毕竟自己是张家嫡系在京城的唯一姑奶奶。
这样的后果,张氏赌不起。也不敢赌。可是放任自家的亲侄女被人发卖,张氏也做不到。那可是张氏一门唯一的骨血了。
若是好好的活下来,将来如唐朝一般过继个孩去回张家。她们张家也不算断了根。
自接了纸条,便在西侧屋走来走去的张氏突然想到了唐朝,然后自然而然地又想到了李漱,这个跟着琏儿一起在张家家学附学过的少年。
眼睛一亮,张氏知道,也许她并不需要动用陪房便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办成此事。
当即,便让人去叫唐朝来。理由便是二太太临终时要唐朝做亲生哥儿的奶娘。
水氏很是诧异,和贾瑚对视一眼。都不太明白张氏的用意。刚刚还伤心惊怔地晕了过去。这会怎么又想到了唐朝来。难道是那张小纸条上写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只是水氏想到前几天,唐朝进来请安时说是男人去了平安州的事情。这会便是让唐朝去办事,家里也没有什么人可用。
至于唐朝的小叔子李漱,不过一个秀才,又能办什么呢?
不管二人如何想,张氏也已经没办法去管这些事了。于是非常干脆地将二人打发了出去。而此时,水氏和贾瑚又见张氏要打发他们出去,心下更是起了疑云。
接到张氏要见的消息,唐朝将小儿子包了包,将闺女也一并送到邻居家里,便快步进了府。
一进府来,见到张氏,唐朝便是一愣。前儿个来请安时,大太太的气色还很好呢,怎么这才几天的功夫,就差成这样?
满脸的青白色,像是死了亲爹似的。
张家抄家灭门的事情,虽然在外面闹得很大。但在贾家,因为张氏管家多年,大奶奶水氏手段也是了得的缘故,这消息还尚未让府中全部人都知道。
知道的几人,此时也没有哪个敢在这个时候去传话聊天的。
所以唐朝跟本不知道她对张氏的形容词是有多少的生动形象了。
“唐朝,自你十岁开始,我待你如何?”时间也是不等人了。张氏现在也没有什么多的心情做些正题前的铺垫了,直接进入正题地问唐朝。
先解决侄女的事情,然后她还要安排着人去打点收尸,然后派人给远嫁京城以外的侄女们撑腰,以免让夫家的人作践了去……
“太太待我恩重如山。但凡是我能做到的,必不会推迟。”当然,前提是不能威胁到自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会叫自己来,难道还是为了宝玉奶娘的事情?
在唐朝心里,这种事情,就算是再为难,她也是想要试一试的。王氏对自己一直不错。虽然很少赏些值钱的玩意。但每年都会想着赏自己几套旧衣服。
说是旧衣服,但往常也是不大狠穿的。有的都没有下过水,还有的,便是狠穿的,也是上身三五回罢了。都跟新的差不多。不然真的旧的不成样子,王氏也不会想着要赏人了。
被人惦记这么多年,虽然有自己刷存在感的原因。但这份心意,唐朝却是感恩的。
只是一想到自己夫家姓李,然后要是成为贾宝玉的奶娘。唐朝就有些接受不了。便是贾珠,元春也行呀。
贾宝玉的奶娘,真是让人纠结的一份职业。
唐朝和张氏两人所思所想都不在一条线上,但话却能合的上,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诡异的合拍了。
于是听了唐朝的话,张氏点点头,又想了想,一狠心,咬了下牙,才下定决心地说道:“太子反了,我们张家完了。”
“什么?太子反了,张家完了?太子反了跟张家有什么关系?难道张家站队了?”听了张氏的话,唐朝当即叫了出来。
张氏听了唐朝的话,只是眼中冷凝,带着愤恨。“呸,站队?我们张家躲还躲不及了。哪会上赶子去站队。我父亲是三朝元老,当今皇帝亲封的太子太傅。现在太子反了。我爹自然托不得干系。可怜我张家子弟,忠心报国,从不懈怠,却没有想到落了一个抄家灭门,即刻斩首的旨意。”
“天呀,怎么会这样?”唐朝听到斩首灭门,便吓了一跳。在现代何来的这种法律。竟是株连了。而且这种大罪过,一般不是都在秋后执行的吗?
张氏一脸讽刺,“哼,雷霆雨露,具是皇恩。若不是,若不是,便是学那荆轲刺秦王,也要与他不死不休。”张氏咬着牙,若是下令株杀张家满门的人在面前,唐朝估计张氏都能扑上去生吃肉,喝其血了。
若她只是一个人,必是要让那瘟死的狗皇帝血债血偿。
“若是有军权在手,便是反了,又都耐何呢。大不了,落草为寇,占山为王。”来到古代不造一下反,总觉得比不写‘到此一游’还要是一种遗憾。
而且将心比心,若此事发生在唐朝身上,定然也是不甘心的。血脉亲人惨死,如何能平解了事?若是唐婆子出了事,唐朝也一定会在有条件,有机会的情况为她讨回一个公道。
就算是山寨的,她也会心疼难过,更何况张家这种亲生的。只是想到一行一动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这才会缚手缚脚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