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了陪嫁丫头的事情,张氏便同样以姚氏为例,全盘否绝了婆家家生子为妾的事情。
    而让贾敏找当地有名的人牙子买妾回来,一是可以通过人牙子的嘴,告诉外面的人贾敏并不嫉妒,还有对于子嗣地看重。
    张氏也告诉了贾敏买妾回来是比从府里抬妾要好一倍。也比聘个良家子为妾更稳妥些。买回来的妾,那是有卖身契的,好不好的,提脚发卖出去。但良家子却不行,那是需要聘书的,生死打卖都不是主母可以做主的。
    而家生子,那真真是牵一线而动全身。
    张氏对于贾敏,那是真的当成自己的妹妹一般疼爱了。一是相处的时间长。二是贾敏自张氏嫁进府来,便对她散发的善意。
    张氏的理念和史氏的理念是不一样的。张家一门书香传家。几代人下来,都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但史氏以及史氏一门却是不一样的。
    史家当初也是以此来教导史氏的。所以史氏当初给老国公纳的妾都是她的陪嫁丫头,一来陪嫁丫头比贾府的家生子更亲。二来陪嫁丫头的父母都掌握在娘家手里,用着也放心。
    用陪嫁丫头和老国公成亲前就留在身边的通房打擂台,确实也是个好办法。但这种办法却并不一定都适合贾敏使用。
    一来,姑娘嫁了人,跟娘家就远了。亲情再如何,也会慢慢变淡。当老子娘有一天不在了,用来制约这些陪嫁丫头的人就没有了。
    别说还有什么哥哥嫂嫂,弟弟妹妹了。时间长了,感情早就淡了。而且就算感情仍在,当初的姑娘嫁人多年,陪嫁丫头的老子娘都熬死了,自己的老子娘还有渐在的道理吗?哥哥嫂嫂当家的娘家,会帮着小姑子继续制约陪嫁丫头的家人吗?
    也许张氏会帮着贾敏这么做,但王氏会吗?
    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与其将底牌放在别人的手里,还不如劳劳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呢。
    这才是张氏知道史氏教导贾敏关系妾室陪房时的所思所想。
    但无论怎么说,贾敏记住了张氏的话,又想到母亲说的,她还是觉得张氏的话有道理。尤其是她的奶娘在她准备给夫婿纳妾时,有意无意地说着娘家有个侄女如何如何乖巧,又如何如何听话。
    贾敏先入为主,对这位奶娘也有了一丝烦感。这是要拿她贾敏当踏脚石呢。
    史氏的亲生女儿,自幼在史氏和先荣国公母子身边言传身教,贾敏也不是包子性格。她进林家也有五年了,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但早就把持住了后院。此时打发一两个陪嫁,还不是简单的事情。
    没过两天,贾敏一边高调的让全城有名的人牙子带人过来挑选,一边低调地将奶娘的侄女嫁到了本地的一户平民商户家。
    就连这位从小侍候贾敏的奶娘,贾敏也是让其收拾了包裹,送其回家荣养。为了面上好看,贾敏还送了不少的好布料。
    必竟布料又沉,又占地方,赏出去也比金银看起来更抓人眼球。
    主子施恩,也要让所有人都看到。
    这种面上好看,实际都没有什么用处的办法,贾敏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天用在她奶娘的身上。
    陪房看到贾敏的动作,很是敬畏。一些小心思都乖乖地放到了心里。贾敏刚进林府时对陪房的故意放纵和这些年抬举出来的有些飘的心思,都因着奶娘的事情而落下来了。
    这为贾敏和林家在日后也带来了不少的好处。陪房们不敢在丈着是从娘家跟来的,就在府里作威作福。而林家的家生子也知道这位看起来只爱诗书的夫人,连陪嫁的人出打发就打发了,何况他们这些林家家生子呢。
    于是都收拾了小心思,老老实实地干好份内的事情。一时间林府内务,一片祥和宁静。而也在这个时候,贾敏口气给林如海买了两房妾室。
    要知道之所以一口气买回来两个,也是因为贾敏想要效仿一下自家长嫂的拉一个打一个,或是以一制一的手段。
    给喜欢穿着花哨的姨娘一匹颜色淡雅的布料。而给另一个姨娘一匹颜色鲜丽的或是价格更高一些的。让两个人总是处于或高或低的地位上。
    养妾室,用张氏的话,就跟熬鹰差不多。千般手段,万段心计,都要用上。只要不在子嗣上动手,其他的事情,但凡是有点成算的人家,都不会说什么的。
    再一个,也是种消遣不是?
    贾敏出嫁的晚,等到成亲五年的时候,年纪其实比当初王氏生贾珠时还要大个一二岁。在贾家,无论是张氏,还是王氏,都是嫁进门十来年,才有的消息。
    所以在贾敏的思想里,她却是不认为自己不能生的。她觉得她可能也是继承了贾家的晚生体质。
    但贾敏虽然给林如海纳了妾,却没有想要让庶出长子先生出来。于是在不下那些损阴私的药的前提下,贾敏让人进行了‘食补’。
    每位妾室那里,都会有一些食物相克,不利于有孕的食材。而这份食材,却又是林府妾室的份例菜。
    想要不吃,或是换个口味,贾敏掌管的厨房,却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贾敏也不想一直如此,她想着,只要生下嫡长子,待孩子站稳的脚,她就放松对这些妾室的管理。
    而这一想法,一直到十年后,贾敏才不得不放松手段。
    成了亲,休完了假。唐朝便正式回到史氏的院子里了。在针钱房做一个小小针线上人。
    白天早早的上工,晚上又在李狗蛋过于殷勤的服侍下继续上工。也因此,不到两个月,唐朝便有了身孕。
    成亲刚刚不到两个月,唐朝却有了一个月的身孕。唐朝的姨妈每月都是按时按点的过走亲戚。当三月份没来的时候,唐朝就有些察觉。整整一个月唐朝是干什么都小心又小心的。
    虽然她的小心,唐婆子并没有注意到。
    谁让她闺女自从进了太太的正院,便很少在家里呆着了。等到再一次回来的时候,就是成亲前的那么几天。
    那几天,唐婆子又哪里会舍得让自家姑娘干什么。再加上她也看不上她姑娘干的活。
    果然是在上面被人侍候惯了的副小姐。
    等到成了亲,家里的重活累活,都有李狗蛋。小零小去的跑腿活计又有李二小。唐婆子也就是早起做个饭。晚上的时候,连饭都用不上她来做。
    唐朝在太太的正院里当差,唐婆子在二房的梨香院里。这两处都是供着一天三顿饭的。唐朝和她娘每天都是在家悄悄垫一口。等到了主子们的院子,在和其他的丫头婆子一起吃饭。
    不垫一下,胃里空空的。又冷又难受。垫一下,又不用吃太多。身上暖和了,也不会让人吃不下饭,再让人觉得眼里没有主子。
    家里的早饭,主要还是李狗蛋用的最多。他们那个马厩是不提供早晚饭的。然后便是李二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想要林妹妹有个兄弟,我想要贾宝玉在哥哥的熏陶下,成为爱学习,爱读书的好孩子。
    当年初看红楼梦,再看,续看。无论怎么看。都觉得宝黛不能在一起,是一种遗憾。
    可这两年,黑宝玉的文,太多了。就连某也觉得宝玉被宠坏了,应该遭些罪。
    宝玉只是被宠坏的小孩子。很多事情,他其实心中都明白,只是不愿意去面对。若是给他一个不得不面对,不得不上进的环境,宝玉其实也是可以成为五好青年的。
    所以,想给宝玉安排一个读书氛围很深厚的家庭,让他爱读书,爱学习。能够知道上进。
    再给宝玉安排个小市民出生的,心眼小一些,爱贪点小便宜,又与贾敏有些交情的女人当奶妈。
    当宝玉敢嚷着出家当和尚,就有人给一天三顿素的喂宝玉的人。
    想想也不错。
    对了,大家还记得我给女主安排的另一个没说出来的金手指吗?
    功能不大,但是正好实用。
    猜猜吧?
    猜对了发红包。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话说李二小这小子今年也七岁了,要是有门路,倒是也可以进府当差了。贾珠今年五岁,贾琏四岁。倒是身边都要安排小厮了。唐朝想了想决定还是想找门路让二小去贾琏身边当差。
    贾珠虽是二房的长子,但早夭劫,还没过去。而贾琏就不同了,无论怎么改变,贾琏都是快快乐乐地活到了贾府抄家。
    而且贾琏今年四岁,比贾珠小了一岁,这就更给了唐朝活动的时间。
    其实说白了,选贾珠还是选贾琏,关键在于他们各自的母亲。张氏和王氏,唐朝当然更喜欢张氏了。
    所以有了打算后,唐朝便拘了李二小开蒙习字。
    古来笔墨最贵,唐婆子哪里舍得给李二小使费这些。就算是李狗蛋有心,唐婆子也不可能同意。
    唐朝也明白,所以特找了一块白绢布,四周用木条缝了起来。拿了一根她用旧的毛笔。让李二小占着水在白布上练字。
    白绢布较薄,水渍干得快。往往左边的写完了,右边的也快干了。
    唐婆子看到只浪费了一块布,便将到嘴的唠叨咽了回去。即然养着李二小,不过是一张嘴的事,罢了。
    “唐朝姐姐,你干什么呢?”贾琏被贾瑚牵着在史氏院里玩,正好看到唐朝坐在院子里的小石凳上。正会正拿着长树枝在写写画画。
    “瑚哥儿,琏哥儿。”唐朝以前对于保护眼睛的事情,便一直很上心。现在靠着绣活吃饭,更是如此。所以每半个时辰左右,唐朝就会停下手里的活,出来养养眼睛。
    贾瑚听到琏哥叫唐朝的名字,眉毛就皱了起来。唐朝成亲后,虽然还留在正院里,但大家都要叫她唐朝或是李家的,但一想到唐朝女婿那个名字,谁也没办法向叫‘周瑞家的’那样,叫唐朝‘李狗蛋家的’。
    实在是有辱斯文。
    也曾有人想要给李狗蛋给个名字。贾瑚便是其中之一。可惜,李狗蛋这个名字,谁也不能改。
    对此,贾瑚的遗憾竟是比唐朝本人更加的强烈。
    不过不管怎么说,贾瑚等人就算是再听不惯也不能给他改名字了。也因此,贾家的几个主子时不时的还是叫唐朝的名。丫头婆子便叫她‘李家的’。
    “咦,这是什么?”贾琏个头小,直接看着唐朝在地上写画的东西问道。
    “我婆婆去的早,我家小叔一出生便没了。人都说长嫂如母,现在小叔还没个正经的名字,我好歹跟着哥儿认识几个字。便想着起个名给她。”男人叫李狗蛋,是唐朝心中永远说不出来的痛。
    若是小叔子再起个什么‘狗剩’,‘狗熊’的名字,她真的会哭倒长城的。
    贾瑚听到唐朝的话,第一反应也是如此。然后便低头看唐朝起的名字。
    “李漱,漱,枕石漱流。我看这个就不错。”
    “树?”贾琏刚刚起蒙,地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听到贾瑚的话,抬起小脸,用着胖胖的手指着一旁的那颗桂花树问道。
    “不是,是洗漱的漱。”贾瑚是个好哥哥,知道说的太复杂,幼弟也听不懂。
    贾琏歪着脑袋看了哥哥一眼,又看了看唐朝。自以为明白地说道:“嗯,要爱干净。”
    贾瑚笑了笑,轻轻地摸着弟弟的头发。对他的说法,并不反驳。
    唐朝眼中也是明显笑意,“奴婢带小叔谢哥儿赐名”。
    贾瑚点了点头,对这个小时候救过自己,又陪着自己长大的丫头,贾瑚在她面前从来没有当主子的想法。有的便是当夫子的兴头。都说唐朝和自己是敏姑姑的学生,但贾瑚却认为唐朝是自己的学生。也因此,夫子的派头摆的足足的。
    “现在还练字,读书吗?”
    唐朝在现代就不是个爱学习的好同学,没有贾瑚盯着,练字的习惯早就有一天,没一天的了,但实话却不能说,“没有以前练的时间长了,现在正在学画画。”
    “怎么想到画画了?”
    “…想把美好的东西都画下来,让自己多一些回忆。”说白了,就是唐朝有了身孕,想要给自家孩子多画一些画像留存罢了。
    “嗯,既然学了,就不能半途而废。等哪一日闲了,我再好好指导你一番。”贾瑚其实这会儿还不会画画呢。说了两句场面话,便准备回去也学画画去。不然学生比夫子强了,那多没面子。
    “是”唐朝点头应答,这样的对话,她早就习惯了。
    不习惯,也得习惯。
    “太太叫两位哥儿进屋去呢。”鸳鸯听了史氏的吩咐出来找贾瑚哥俩,又看到了贾瑚抓着唐朝不放。于是轻笑着说道。
    唐朝朝鸳鸯笑笑,便退到一旁给小哥俩让路。
    唐朝被贾瑚考问功课这种事情,不说史氏正院的人,就算是远在梨香院的贾政都有耳闻。
    可见此事波及范围之广了。
    自家儿子喜欢当夫子的嗜好,在两个弟弟相继出生后,那是有增无减。贾赦有时候都忍不住怀疑,他们贾家不是以军功起家的勋贵吗?怎么会养出这样嗜好的孩子呢。
    红袖添香,是美事。可逼着人去学这些,就大大的不美了。
    因为张氏还活着,贾赦倒底有所收敛。而且男人都是需要调。教的。张氏便深携此理。将贾赦的心,抓得劳劳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贾赦一个月在张氏房里将近二十天。
    就算是什么也不做,只是呆着,也能让贾赦觉得舒服。
    不过此时,他就是想做些什么,看着挺着大肚子的张氏,他也下不了口。
    先放下老子,再回到儿子这边,贾瑚领着自家小弟进了史氏的正房。请安说笑了一番,便将在外面帮唐朝给小叔起名字的事情说了一遍。
    史氏便将唐朝叫了进来,让她回了李漱的事情。听说今年七岁,并未当差,平日里被唐朝拘着习字呢。
    史氏听到这里,便是一笑。倒是贾瑚在一旁接道:“你那小叔是今年刚开蒙吗?”
    “是呢,奴婢成了亲。这才没事教他两个字。也不求他能有什么多大的本事,只求别哪天在路上捡了银票,再因为不识字当成窗户纸给奴婢贴了窗户。奴婢就阿迷托佛了。”
    众人被唐朝的比喻弄得大乐。纷纷骂唐朝促狭。
    “你明儿领他进来,我要看看他的资质。琏儿和珠儿的学习进度不一样,弄得琏儿学习都不起劲。我想着弄个跟他进度差不多的。也能陪陪琏儿。”张氏突然想起这些日子小儿子对于学习上的事情有些倦怠,便决定给儿子配个陪他读书的小厮。
    说起这个,张氏心里就有些不高兴。瑚哥九岁了,张氏求了娘家将瑚哥送到了张家一门生的书院里读书。
    家里请的夫子便只教导贾珠和贾琏读书。那夫子也是个心里没成算的。三四岁刚开蒙的孩子和五岁开蒙两年的孩子,能是一个进度吗?这一来二去,很容易让小的厌学,大的自满骄傲。
    张氏已经准备着手换新的夫子了。这么一个心思糊涂的人,能教出什么弟子来。
    张氏永远也不会知道若不是她还活着,贾琏就要被这么个夫子,这么个环境影响的不爱读书,不求上进了。最后妥妥地成长为一代纨绔子弟。专门偷别人的好婆,捡别人的二手货了。
    说起这个,张氏又想到两个月前她的打算。本来她是想着前些日子便着手办,但一来刚入春,各房主子身上都有些不利索。这一来二去的便耽误了。看着今天婆母正高兴,二房王氏也不在。正好可以将她的打算说出来。
    “瑚儿,你领着弟弟去吧。或是玩耍,或是读书都使得。只不可贪凉吹了风。”
    “知道了,母亲”贾瑚看到母亲似有话对祖母说,便听话的拉着弟弟走了。
    “太太,媳妇有件事情,想要和太太商量。”
    史氏端起茶杯,看了一眼一向乖觉懂事的大儿媳妇,淡淡地问了句何事。
    “二弟家的大姐,现在也过了百天了。媳妇想着大姐毕竟是咱们府里这辈子唯一的姑娘,还是嫡出的。京城里贵人如云,二弟的官职毕竟低了一些。太太是超品的国公夫人,若是大姐由太太教养,在身份上,也比一般人家的姑娘强些。便是只养在太太院里,那身份也不是三品四品官家的姑娘可比的。
    这只是媳妇的一点浅见。媳妇想着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都说亲兄弟同心协力,其力断金。媳妇想着,大房和二房,那是血源最近的亲人了。总要相互扶持,家才能兴旺。……”
    想用别人的女儿联姻,还能说得这么冠冕堂皇的,张氏也是一人才了。
    史氏听了张氏的话,不可谓不震撼。她若是将二房的嫡长女养在身边,对大房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但张氏却能说出这一番话来,史氏此时到是对婆婆的眼光信服了。
    此时的史氏,压根就没有想到张氏会早早地将一个联姻的主意打在一个几个月的女婴儿身上。
    若是知道,一定会被吓到的。
    哪有算计人,提前十几年就开始算计的呢。
    
    ☆、第30章
    第三十章
    
    张氏的话,让史氏很是感动。连看着张氏的眼光都比以前要暖和了几分。这才是大家长媳的气度。
    “你是个好的,将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