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夜半无人好私语-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起得早!”太傅曾也是当今皇上的老师,年龄自然比太子殿下大了不止好几圈。离国礼仪之邦,太子即是后辈又是学生,理应早早来此等待。
且这个太傅为人脾气古怪,听闻当今皇上还是太子时,因一次迟到,太傅就毫不留情面地教训了皇上一番,怕得皇上再也没敢迟到过。丫头原本担心自家殿下入太学的第一天就会被太傅责罚,这一看太傅还没来,便放心不少,连忙引自家殿下与少将军入座。
天佑此前也没见过这么多书,被丫头服侍入座后,便歪着脑袋左看看、又看看,看得脖子都酸了。本打算仰头放松一下,一须发花白,看起来颇有学识的老者便背着手朝他们徐行而来。
守在门口的丫头们一见到老者便连忙行礼道,“奴婢们参见太傅!”
天佑仔细看了看,老者横眉冷目,让他有些心虚,一时连行礼都忘了。再看一旁的思昙不知何时已站得笔直,见老者进门,便恭敬道:“学生思昙,拜见太傅!”
见此,天佑才忙站起身,恭敬道:“学生天佑,拜见太傅!”
老者始终板着脸,斜眼看了看二人,便一言未发地入了座。
见老者将桌上的一本书籍翻开,天佑与思昙才恭恭敬敬坐下。
“今日的课题是三字经。。。。。。”太傅看了眼书篇,又扫了眼天佑与思昙,未接下文。
太傅停顿的意思是让他们翻开书,好在思昙不是真的两岁幼儿,顿了下反应过来,不慌不忙拿过桌角的书翻开来。而天佑则是莫名奇妙地看了太傅好一会儿,打心里觉得太傅这人除了看起来厉害之外似乎有些无趣。本想跟思昙分享这一心得,一转头,便见思昙翻着书,目不斜视地端坐着,于是他才明白太傅的意思,便更觉得太傅这人很莫名其妙。
见天佑翻开书,太傅看着思昙微微点了下头,接着板着脸道:“我领诵一次,阐释一次,剩下的自行钻研。有不懂之处举手提问。今日之内需识得全文,今夜就寝之前要会通篇背诵。明日此时我会抽查,如有心得体会便一并告知于我。”
见二人端坐如初,均无异议,“再全文抄习五遍,明日一同交于我检查。”
太傅的这一大段言语说起来容易,若换做是别的学子,定会不由翻看全文,接着抓耳挠腮,叫苦不迭。可思昙和天佑却只是眨了下眼,答道:“好的,学生知道了。”
太傅如今年岁,教过的学子无数,他自然能看出天佑与思昙是胸有成竹还是茫无头绪、打肿脸充胖子。
本见天佑坐没坐相,左顾右盼,还不甚机敏。想来出身帝王之家能有几个沉得住气的,况且天佑自出生就被封为太子,又自小娇生惯养,且听闻天佑心性顽劣,本不看好。。。。。。
而思昙,相比天佑,太傅对思昙的印象很好,甚至挑不出丁点毛病。
不由地,太傅一直板着的脸终于缓和不少,“很好,这便开始罢。”
“人之初,性本善。。。。。。”太傅道。
“人之初,性本善。。。。。。”两稚气的声音跟着道。
渐渐地,朗朗书声从学堂传出。
天佑前世因魂魄不稳,三岁时并未习得言语之能,对思昙来说是一憾事。如今天佑稚气又中气十足的声音在耳边萦绕,思昙忽然觉得十分安心。
也未曾想过,竟有一日能与天佑像个普通凡人一般在学堂并排而坐,一次又一次见证他的成长。想想一千年的永烨,霎时觉得十分神奇。趁太傅没注意,便偷偷看了眼天佑,见他神情专注,一张稚气的小脸端得更个小大人一般认真,不由窝心一笑。
意识到有人看自己,趁太傅正将视线移向面前的书本,天佑也偷偷看了眼思昙,见思昙眉开眼笑,似乎很开心,自己也跟着嘴角上扬笑了起来。因太傅的严肃还有思昙之前的情绪感染,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专注,便被思昙的这一笑给笑没了。
枉费母后之前的一番什么入了太学便是大孩子,将来要继承皇位,便不能老想着吃啊、玩啊的,要多学些学问,将来才懂治国。什么在课堂上要尊师重长,要认真,不能三心二意马虎对待。什么太傅是很厉害的人,要向他多学习,太傅说什么便是什么,若在太傅的课堂上不专心,太傅便会打你手板,罚你一年不许吃糖葫芦等等苦口婆心。还有些天佑不记得了,总之唬得天佑一愣一愣的。
故夫子端坐上位开始讲课后,天佑都未敢有一丝差池。听闻夫子布置的任务,天佑心里原本也是在打鼓,可想想打手板和糖葫芦,便未敢吱声先应下来再说,反正他之后有的是办法。
如今见思昙这一笑,就跟思昙藏着什么极其好玩,比糖葫芦还充满诱惑的东西一般。跟诵完三字经,便三分心思听太傅的课,剩余七分心思却放在了思昙身上。
见天佑总是偷瞄自己,思昙不明所以。待目光相接一次,他便露齿笑一次,像是在于他分享什么稀奇玩意儿一般。想来是因为第一次上学堂加上太傅所讲内容很有道理,他觉得新奇,自己是他的玩伴,他自然是想与他分享心情。便以微笑回之。
不过天佑哪是觉得第一次上学堂新奇,新奇感早在见到太傅后就没了,当然也不是觉得太傅讲得课很有道理,太傅的声音只能让他昏昏欲睡。他看思昙主要是因思昙认真听课的模样很好看,特别是思昙发现自己在看他时很好玩。
于是乎二人便捉迷藏般我偷偷看看你,啊呀,被你发现了,真厉害,于露齿一笑。思昙若回他一笑,他便更来劲了。
于是乎课讲到一半,太傅便发现了他们的小动作,戒尺“啪——”的一声在太傅桌上响起。
天佑和思昙被吓得一怔忙回头正襟危坐。太傅重新板回脸无言地看了看两个小人儿,想来课也讲了近一个时辰,他们小小年纪有如此定力还算不错,“休息一柱香时间,我们再接着讲!”
太傅一言,天佑如获大释,本想向后一倒躺地休息,想想就觉得悠哉美哉。但太傅却在上端坐着不动,母后的话似乎还在耳边,他便不敢如此没规矩,忙起身拉着思昙去学堂外玩耍。
一柱香时间很快便过去,经丫头们提醒,天佑便不情不愿地回了座。好在太傅半个时辰便讲完了全部内容。接下来便是自习时间。天佑本找不着事做,看思昙在研墨,他便也开始研墨。
思昙自然识得三字经,又听太傅念了一遍,自己也念了一遍,后来太傅又逐字逐句阐释了一通。原本他不会背,如今倒会背了。他既扮了少将军的身份,自然要扮到底做个勤勉的好学生,于是研了墨便开始抄习三字经。
天佑虽无心学习,奈何他聪明,三字经短短文章一来二去念了数遍,他早识得那些字了。道理太傅都讲过,他也知道了。见思昙在抄习,太傅人又坐在上面看着,他便也开始提笔写字。
他此前见父皇批阅奏折,觉得写字新奇倒也写过一两回,握笔什么的自然不在话下,且提笔落下挺像样的。但结果他写的却不是人之初,性本善……而是端端正正的思昙二字。又不知这二字是否正确,便趁太傅不注意拿起纸张给思昙看。
看着白纸上笔画尚且幼稚的思昙二字,思昙心里竟一时说不出是何滋味,见天佑口型在问对不对?思昙便木木地点了下头。
接着天佑便又匆匆加了二字,当再次举起纸张时,思昙二字旁边就出现了天佑二字,“这是我。”天佑用夸张的口型道。
思昙便又点了下头,余光瞥见太傅的视线扫来,忙当做什么也没发生似的继续写字。
写完二人的名字,天佑便又找不着事做了。视线东飘飘西瞧瞧,便看见墙上挂了一副美人图。仔细一看,那美人衣袂翩翩很是漂亮,想到漂亮,他便不由看向思昙。两相对比,还是觉得白白嫩嫩的思昙要好看一些。便打算画一幅思昙挂在美人图旁。
天佑提笔便画,且十分认真入迷,连太傅站在他身旁都不知道。于是当他完成杰作,满意地放下笔,便感到身旁有股凉意。抬头一看,太傅那张比墨还黑的脸便印在了他眼底,登时觉得惊惧不已。
太傅呼出两口粗气,“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只怪自己先前看走了眼。恰好授课已到结束时间,摇了摇头便拂袖而去。
“这太傅果然脾气古怪!”在门外候着的丫头始终关注着课堂,太傅的行为她们也一直看在眼底。太子和少将军明明还如此年幼,他冷言冷语,布置繁重的课业,课上不知变通将道理讲得通俗一些也就罢了。如今太子殿下写字写得好好的,也不知发生何事便又说走就走。
心道太傅简直不把当今太子放在眼里!
结果待丫头来到太子身边,见摆在太子面前的那副四不像可以说是不堪入目的涂鸦,在看思昙面前抄得工工整整的三字经,“太子,这是画的谁呀?”
好吧,太子在调皮捣蛋、惹人生气这方面一向无人能敌。
“看不出来是思昙吗?”他颇为得意地拿起那幅画给思昙看,“你觉得如何?”接着指向墙上那副美人图,“是不是比那幅画好看多了!”
思昙看了看画中仙一般的美人图,又看了看天佑的鬼画符,不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嗯,是好多了。”
得到思昙的笑容与肯定,天佑便洋洋得意起来,“那是!”吩咐丫头道,“快去,把我的这副挂在那副旁边。”
“啊?”丫头满脸一言难尽,可自家殿下吩咐,她们只好照做。
于是第二天,太傅一进学堂便看见了天佑的那幅得意之作,以为天佑是针对他险些被气得吐血。本想考天佑功课,相必天佑定未完成,那么该怎么罚便怎么罚,算是出气。
结果天佑却一字不差地背出了整篇三字经,且背完了还头头是道地点评了一番。说什么包含了仁、义、诚、敬、孝,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理应让离国所有百姓学之,且要世世代代广为流传,听着还颇有道理。不仅如此,他连抄习的功课皆亦完成,让太傅又不得不生生将一口还未吐出的老血咽了回去。
反倒是思昙,未完整背出三字经,且也未完成抄习。虽太傅看好他,但他年龄尚幼不能强求,做到这种程度已算是很不错。但原先看好还拿了与天佑比较,免不了有些失望。
就这样,二人一个真聪明却不用在正途上,一个看起来聪明却装作不聪明,让太傅日复一日又是气又是爱。一直到第三年,天佑又迷上了习武,导致他完全荒废学业。本就年事已高的太傅便被气得大病了一场,病好后直接向溺爱太子的皇帝递了辞呈。
既然天佑好习武,恰好秋试又出了个文武状元,所谓对症下药,投其所好,于是皇帝便将太子师一职落在了文武状元肩上。
文武状元年纪尚轻,且为人轻松肆意,教起课来也比老太傅有趣多了。久而久之,天佑又重拾了学业。不过有一点,就是这文武状元颇爱民间各种武侠话本,还有事没事喜欢将话本拿来与天佑分享,于是天佑便又开始憧憬江湖大侠仗剑走天涯的快意生活。
☆、(二十九)
是年,天佑年十二。
这日早课后,告别前文武状元如今的吏部尚书,天佑与思昙便照旧来到太花园中练剑。
只见一黄一黑两个玉树般的身影手持木剑相对而立,闻风而动。思昙攻速很快,天佑也毫不逊色。所谓见招拆招,二人你攻我挡,你挡我拆,期间衣袂翩飞,十几招过去,或许是招式的原因,渐渐地,二人的剑式融为了一体,似舞动的人与影,又似双飞的彩蝶,好一副阴阳和谐、默契缠绵。引得在一旁观看的丫头们不由掌声连连。
待将那相思,相望,相亲三重招式演练完毕,天佑将木剑收入剑鞘与思昙相视一笑,好似一对历经爱恨情仇的璧人最后恩仇尽湮,彼此微微一笑相忘于江湖般,让看的人心里尽是说不上来的滋味。
这时,一留着络腮胡茬的中年男子,一手拎着酒壶,一手拿着两把修长宝剑徐步朝天佑二人走来,还未走近,“不错!不错!看来你二人已将忘尘剑法融会贯通了。”
天佑二人立即看向说话人,“师父!”一见教自己武功的师父,天佑便眉开眼笑匆忙跑到跟前,看了眼手中宝剑,又抬头望着师父,“师父何时回来的,手中宝剑可是送我与思昙的?”
天佑与思昙这师父浑身江湖气,让人一看便觉此人一定是个大侠。三月前,这大侠将忘尘剑法悉数教于天佑二人后便称师门召唤不知归期何时。
实则,他哪是师门召唤,他的师门早就被他抛至九霄云外,现如今,估计连师门称谓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他原是一逍遥惯了的江湖闲人,自然不习惯王朝内的条条框框,若不是与他有恩的吏部尚书相求,他才不会来皇宫教什么太子与小将军练武。况且这太子与小将军年龄又小,他最讨厌与小孩相处。且这小太子精力旺盛得不行,整日整日缠着他要学新招式,没有新招式便要他讲什么新的江湖故事。新招式与不重样的江湖故事哪有那么多?他更是烦得不行。但迫于报答吏部尚书恩情,他只好忍耐了六年之久。
三月前,他终于烦得不行,要说恩情,六年之久也算还清了,打算辞了吏部尚书一走了之。
可这要一走,他又觉得不是滋味。他教了小太子与小将军六年之久,虽心累体疲,师徒情谊多少是有的。转念又一想,这师徒情谊是建立在六年之久的心累体疲上,便又觉得一走了之多少有些不甘心,至少,他要享受一些作为师父的好处再走吧!
矛盾许久,果然还是自由潇洒胜过一切,便想了一个折中办法,将自己压箱底的功夫忘尘剑法传授予二人。
这忘尘剑原是一男一女且两情相悦才能练会的不传剑法。若二人心意不通则不可能领会此剑法真正内涵。想着这两小儿天资聪颖或许能另琢磨出一跳路来,若成功,也算是尽了师徒情谊。
若琢磨不出,也好挫挫二人学什么都畅行无阻的锐气,想想六年之久常常被烦得一个头好几个大自己,稍微捉弄一下徒弟出口恶气也挺好的。
两全不能其美,占一样也不错了。
没料到,今日一回,这二人竟然误打误撞将忘尘剑练会了!当即内心既自豪,又为自己突然归来打算做的事情感到心安理得。
见天佑问话,三月时间说短不短,如今面对面站着,自己似乎不再怎么讨厌这小子了,便笑了笑,“这可是我托江湖铸剑大师特意为你二人打造的,可是废了我一番心力!”说着将宝剑分别给了二人。
因此前二人练武皆是用木剑,得了宝剑,还是由师父口中的铸剑大师量身打造,天佑自然高兴得厉害,欣赏了个遍之后便飒爽拔出做了个架势。而思昙,则是一如既往地面色冷淡,接过之后便一拱手,同天佑说了声“谢谢师父。”
相比天佑,思昙的态度与作为往往比较容易引起师父的注意,想来自己很是摸不清这思昙小徒弟的喜好。明明长得一张乖巧相,却像是个尝遍世间冷暖的老者般淡然,甚至还不苟言笑。不由薅了把思昙的脑袋,“为师今日归来,是不舍你我三人之间的师徒情谊,送佛送到西,给你们上最后一课也算是郑重告个别。”
没想到师父此番久久而归竟是为了告别,知师父是江湖中人,来去全凭喜好不可强留。可几载相伴,天佑难免有些不舍,“师父,若徒弟执意挽留,你可否多留几载?好歹等徒弟再大些,孝敬孝敬师父再走。”
听天佑情真意切,师父竟一时有些动容。于是拿起酒壶仰头灌了几口,烈酒下肚畅快了不少,面容之上也很是有江湖大侠那般来去自由如风的潇洒意气,“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缘来缘去总有尽的那一天。”又薅了一把天佑的头,“走吧,出宫去!”
“出宫?”天佑早年刚会识字时,受民间武侠话本的熏陶,日思夜想着要去江湖当大侠,便时常带着思昙与随身护卫偷溜出宫在街头巷尾行侠仗义。奈何街头巷尾都是些鸡毛蒜皮,帮人打打架的小事,登不上大堂,大侠梦自然久久没有起色。他何尝不想做件大事,比如抓个江洋大盗,当个武林盟主之类好让他一夜便成名,奈何京城据他所知无大事,又城墙深厚,他出不了京城,便寻不到丁点机会。
师父总说自己是鼎鼎有名的大侠,可任天佑怎么求他,他都不愿让天佑见识见识他在江湖中的地位。如今师父竟然要带他们出宫,莫不是师父终于想通了?肯定是的!见梦想快要成真,天佑便几乎将分别的感伤抛诸脑后,“师父所说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怎么,都最后一课了,为师难道会骗你们?”脸上的心虚一闪而过,不过天佑二人始终未发现。
近两月未偷溜出宫,如今这京城依旧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参差十万人家。不由兴叹,好一个太平盛世!又能看到与宫中大为不同的人生百态,天佑高兴得厉害,反正有的是时间,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