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浪行星-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彻心头咯噔一下:如果已经孵化,雌蛇的警觉性只会更高。
  “等下一次雌蛇回巢我们就出发。”林尼提醒,“我和奥维德负责攻击,江彻负责其余的事情。”
  江彻:“什么事情?”
  林尼:“一切事情。比如偷蛋,比如割肉。”
  江彻提醒他:“翼蛇蛋估计个头很大,我们五个人,拿一个或者两个就可以了,不要拿光。翼蛇数量太少,留一点儿。”
  “如果我们把翼蛇杀了,那蛋还能正常孵化吗?”唐墨问。
  宋君行在通讯器里回答了她的问题:“可以的。蛇蛋都是同一窝生出,孵化的时间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在已经有蛇蛋孵化的前提下,其余完整的蛇蛋应该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即便翼蛇死了,它们也一样可以正常破壳。”
  “那吃的呢?”唐墨又问。
  “这段时间翼蛇搜集的动物就是给小蛇出生后吃的。小蛇长得非常非常快,几天时间体积就能翻倍,然后就可以自己觅食了。”
  在恶劣的环境下艰难生长的翼蛇拥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第三次生产之后,雌翼蛇基本不能再移动,而在它死后才破壳的小蛇或者会以母亲的尸体为食,或者会自行寻觅食物,除了它们的天敌食肉蚁之外,没什么可以威胁到它们的。
  等待翼蛇回巢的时候,那一排摆在外面的小杯小碗渐渐都凉了。
  江彻把碗口杯口朝下,将里面的东西倒在碟子上。
  透明的半固体裹着果肉粒,通透滑润,满是光泽,肥嘟嘟地在叉子底下打颤。
  叉子斜插进去,果冻便顺利分成两半,透明的胶体打开了,露出里面颜色鲜艳的果肉。
  唐墨连吃两个才找到空隙说话:“特别嫩!特别滑!”
  林尼对甜品没有兴趣,江彻也不吃,于是唐墨拥有了三个。奥维德想把自己这个给皮耶尔,但江彻按住了他的手。
  “虽然不是黑的,但口感跟黑凉粉差不多。”江彻说,“你不是一直说想吃椰浆黑凉粉么?没有椰浆,这算是果肉白凉粉。”
  奥维德呆了片刻,立刻将摆到皮耶尔面前的果冻抢了回来。
  他自己都没记住这件事,江彻却放在了心上。
  奥维德傻笑了一阵,小心地用勺子挖了一块放进嘴巴里。不太甜,不算淡,有糖的滋味,若有似无的。
  等到翼蛇回巢,三人带齐装备,离开了这片营地。
  根据观察,翼蛇的巢穴就在森林侧后方的一片山里,为了缩短路程,三人决定直接从森林外围的湖泊边穿过,尽快赶往目的地。
  翼蛇会在巢穴里休息三个小时,时间足够,他们应该能顺利到达,只要路上不要再出现和翼蛇差不多个头的东西。
  森林外围有溪流和湖泊,溪流里长着橙黄色的水草,把整片水都映成了古怪的颜色。此时米开朗基罗二号正挂在遥远的天上,他们戴着头灯,光线在水面乱晃,刺得人眼睛都花了。湖泊倒是十分沉静的宝蓝色,水面冒着细细的水泡,有鱼或者其他生物正在下面呼吸。
  奥维德边跑边看,他觉得这气泡有点大了,水下的玩意儿估计跟人差不多大小。
  这个估计也是尼尼的原生动物,运输舰上可不会搭载活鱼。
  江彻想帮忙背捕猎枪或者捕猎箭,但被拒绝了。
  “你留着力气,翼蛇那么大,估计很难固定。注意观察周围的地面。”林尼叮嘱他,“真不行的话就跟皮耶尔发信,让他来接我们。”
  此时三人正在灌木丛中穿行。
  江彻答应了一声,紧跟在奥维德身后前进。
  要是放在以前,在地球上,或者在马赛上,要在根本没有完整计划的情况下接近这么巨大的动物,他是绝对不可能答应同行的。
  但在天狼行星带中流浪和穿行的大半个月里,他们所有人好像都以极快的速度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刺激,充满未知,发现了新的可能性时如此令人激动——他甚至已经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
  目的地是地球,但在旅途中,江彻开始享受满是新鲜感的每一次探索。
  走了将近两个小时,三人终于抵达一处山壁。
  山壁陡峭,高处有一个巨大的裂缝,大概有两个救生舰那样宽。一截灰白色的蛇尾垂挂在裂缝之外,正轻轻晃动。
  他们终于找到了翼蛇的巢。


第41章 尼尼(5)
  翼蛇的巢很大; 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宋君行说翼蛇筑巢的习性和鹰很像; 可鹰会选择这样一条裂缝来安家?三人隐藏在山壁对面的岩洞之中,从附近抓了一些带着浓烈气味的植物; 折断枝叶在外衣上涂抹; 以掩盖自己的气味。
  谷底布满巨石; 很方便他们行动,江彻拿出折叠铲分发; 三人开始做准备工作。
  等一切就绪; 便开始悄悄靠近翼蛇所在的巢穴。
  他们暂时还不敢贸然靠近攀登。
  根据之前的观察,他们发现翼蛇在离巢起飞瞬间; 身体都会有一个下坠的动作。这可能是因为翼蛇的身体太过沉重; 在还未能飞动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被拉往地面。这个瞬间大概会持续几秒钟; 随后翼蛇的翅膀会高频拍打,将沉重的身体拉起,腾空而去。
  在翼蛇离巢起飞的瞬间,他们将手持捕猎枪向它发射。捕猎枪带着粗大绳索; 深深刺入翼蛇体内; 借助原本下坠的趋势; 直接把翼蛇拉往地面。
  能直接压制它的行动能力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行,至少也能限制它起飞,为接下来的行动争取机会,提高成功率。
  三人终于抵达巢穴下方。那道宽大的裂缝就在他们的头顶。
  江彻把望远镜塞进背包里,示意林尼和奥维德找好自己的位置。只有从两侧同时发射捕猎枪,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比较大。
  奥维德和林尼点点头; 小心地往两侧移动。
  这时奥维德脚下突然咔哒一响,林尼心头一惊,迅速冲奥维德举起手制止了他的动作!
  奥维德在踩到脚下物品的同时也立刻停下了。
  两人脸色煞白,齐齐低头看向奥维德脚下。
  江彻莫名其妙,无声地问:怎么了?
  奥维德也无声地回答他:地雷!
  江彻呆了一会儿。他的动作没有慌,只是顿觉手脚都有些软了。
  这里怎么可能会有地雷?!尼尼上根本就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他在确认自己身边的土地没有任何可疑之后,小心地趴了下来。林尼示意奥维德千万不要动,自己则抓过身边的一截枯枝,小心地在奥维德脚下清扫,同时打开了头灯。
  很快,一个拳头大小的灰黑色物品从土壤中露了出来。
  江彻的心怦怦直跳。是地雷,他知道这是地雷。在遥远的五百年前,在地球上,他曾于各种电视和电影里看到过这样埋在浅层土地之中的地雷。
  奥维德踩到的是一个触发式开关,随着方才那声“咔哒”,地雷的引线已经掉了。
  怎么办……怎么办?江彻抬头看奥维德,奥维德也正瞧着他。
  “不是……不是地雷。”林尼突然说。
  “是地雷。我见过的。”江彻接过他的话,“这样的外表和大小——”
  “这不是马赛的地雷。”林尼打断了江彻,用音量很小的声音说,“马赛的地雷样式设计不是这样的,外壳,开关,都不是这样的。这是五百年前在地球出现过的地雷。”
  奥维德扭头看林尼:“五百年前……是那17艘运输舰留下的?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江彻和林尼同时抬头看向被翼蛇占据的裂缝。
  它太大,也太突兀了。在这片完整的山壁上,它仿佛是受到某种速度极快的巨大物体撞击而形成的一个深长伤口。
  江彻想起了宋君行和西塞罗,想起了在他们直接或间接的指引下,他们分别在格瑞亚F和维吉尔都发现了年月许久的陈旧舰艇。
  林尼做出了判断:“旧式地雷的使用寿命最长150年,它们早已经失效了。奥维德,抬起脚,不会出事的。”
  奥维德点点头,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地抬起脚。
  无论地雷承重如何变化,它始终没有爆炸。
  奥维德已经出了一身冷汗,他靠在山壁上,说了一句江彻听不懂的话。
  他估计奥维德是在骂老天爷。
  “那道裂缝可能是运输舰撞击而形成的。这个山谷里说不定还散落着其他的武器和零部件。”林尼指着裂缝低声说,“如果翼蛇没有把裂缝里的东西清理干净,我们也许可以在里面找到五百年前大撤退时的运输舰。”
  江彻的心一下激动起来。
  这是他苏醒以来,头一次感觉到有某种东西,与他是有关联的。
  纵使无法交流,至少他还能触碰到曾经与自己、与江慕一同离开地球、踏上旅程的同伴。
  林尼整了整装备,和奥维德分别找好了位置。
  “现在就等……”
  话音未落,头顶突然传来了一声古怪嘶哑的鸣叫。
  米开朗基罗二号的清冷光辉之中,一道宽大的阴影从裂缝中窜出,在离巢的瞬间,被重力拉往地面。
  没有任何交流,也没有人出声。
  林尼和奥维德同时举枪!
  江彻扭头跑向奥维德身边。
  翼蛇开始拍打翅膀。第一下,第二下。
  两枚锐利的捕猎箭随着巨响,从枪口射出,以肉眼几乎无法观测的速度飞向翼蛇!
  在拍打第三下翅膀的瞬间,翼蛇突然发出了尖锐的痛呼。
  奥维德的捕猎箭刺入了它的七寸!箭头的倒刺在入肉之后立刻爆裂,造成了更大的痛苦。而在爆裂的瞬间,深深嵌入翼蛇身体内的箭头同时张开,八枚倒刺紧紧扣在了它的肉与皮上,稳稳固定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林尼射出的捕猎箭在刺中翼蛇左翼之后没有停止。它带着绳索,竟然穿透了翼蛇的翅膀,直直冲着江彻的方向飞来!
  猝然而至的疼痛令翼蛇在瞬间失去力气,沉沉坠地。
  “江彻!”林尼和奥维德同时大叫。
  江彻在地面一滚,先是抓住了朝着自己窜来的那枚捕猎箭,然后抓住奥维德交给自己的另一条绳索,扑向了谷底的一块巨石。
  巨石旁边挖了一个坑,是刚刚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江彻和奥维德一起挖出来的。
  江彻把捕猎箭和绳索扔进深坑之中,立刻跑到巨石后方,狠命把巨石往坑里推!
  在另一个方向,在林尼那边,他也在做同样的工作。
  两声沉闷的巨响先后响起。
  巨石落入深坑,将绳索与捕猎箭的箭头深深压进了大地之中。
  翼蛇终于被拉入了山谷,它甩动头部与尾部,拼命挣扎,发出凄厉的叫声,宽大的翅膀不断拍打。
  江彻紧贴着山壁站立,纵然如此,头脸还是被翼蛇挣扎时扬起的小石块砸了好几下。
  林尼和奥维德一边躲避着这头庞然大物和石块的攻击,不断上蹿下跳,冲着翼蛇继续发射捕猎枪。两人头灯上的光线混乱摆动,江彻几乎捕捉不到他们的踪迹。
  12枚捕猎箭全部发射完毕,山谷之中一片狼藉,巨石纷纷被填入坑中,压着捕猎箭的绳索。
  翼蛇被12条绳索从各个方向压制,身下淌了一地的血。它仍有挣扎的力气,但已经无法起飞了。
  江彻灰头土脸地坐在了地上。他的心跳极快,像是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马拉松。而两位精力充沛的种子选手各自瘫坐在巨石上头,在满山满谷的灰土里发呆。
  一切不过数分钟时间。他们冒着致命危险,终于将这位从未见过的敌人打倒了。
  翼蛇在挣扎时不断用蛇尾撞击山壁,在它停下来之后,三人忽然听到了细细的鸣叫。
  随着鸣叫之声,两条将近两米的翼蛇从裂缝中落下,摔在了它们的母亲身上。
  这也根本不是小蛇!江彻仍旧不敢动弹:他看得出这是破壳不久的小翼蛇,虽然翅膀上的羽毛还未丰满,但它们的体积也仍旧太大了。
  林尼最为冷静,看到两条小蛇摔下来之后,立刻挥手催促江彻和奥维德:“估计就这两条了,我们先上去。”
  山壁虽然陡峭,但不至于难以攀爬。山上全是雨雪风霜侵蚀而成的坑洞,三人小心地选择了一条没有那么陡峭的山坡,渐渐接近裂缝。
  裂缝之中一片沉寂,隐约有刺鼻的腥气散出。
  三人爬得很慢。尼尼的夜晚十分短暂,快要接近裂缝的时候,天狼行星带金红色的一号恒星米开朗基罗已经开始升上天空。
  越是靠近,腥臭与肉类腐烂的气味就更为清晰。
  他们都没有带口罩,此时只能憋着气,或是用手掌捂住口鼻。江彻在回头换气的时候,发现在他们的脚下,两条小翼蛇正趴在翼蛇的背上,开始啃噬翼蛇的肉。翼蛇尚未完全断气,偶尔翅膀或蛇尾还会动弹几下。小翼蛇吃得很快,它背上已经出现了两个深深的洞。
  江彻觉得有些反胃,连忙转头,继续跟着林尼往裂缝前进。
  “食肉蚁也太快了吧?”
  林尼站在裂缝的入口,手掌和鞋子在山壁上蹭来蹭去,现在就已经爬上来了?
  裂缝里果真有一个巢。
  这是一个以各种树干搭成的窝。里头还有三个蛇蛋,每一个都有半米大小。
  “看来那两条蛇出来也有几天了,长得可真快。”
  奥维德认真拍死开始往那三只完整的蛋上爬的食肉蚁,挑来捡去,把一个推到江彻面前:“这个好像还没什么动静。”
  “嗯。”江彻点点头,给他一条绳子,让他先把蛋绑一绑,一会儿背着下去。
  他和林尼都对裂缝深处的东西更感兴趣。点亮头灯之后,他们发现深处确实存在着某种东西,在灯光中冷冷地反射着光线。
  往深处走的时候,俩人都提到了空的蛋壳。蛋壳上有着一个两个小洞,是食肉蚁啃破蛋壳并吸食完其中蛋清蛋白而剩下的东西,或许是被翼蛇扔在这里的。
  “……能孵化真的很不容易。”江彻说。
  林尼走在他前面,没有仔细听他的话。他不止打开了头灯,连手腕上的小灯也全都按亮了。
  “江彻,这是汉字吗?”林尼忽然问,“方方正正……我在人类史的课上似乎看过,但不认识。”
  江彻一惊,连忙跑到他身边:“哪儿?”
  林尼照亮了身前的一块金属板。
  在裂缝深处,挤挤挨挨地塞着几艘舰艇的残骸。
  林尼面前的这一块上,有着清晰的两个汉字:长扬。
  江彻张了张嘴,一下没法说出任何一个字来。
  他晃着手里的提灯,扑到了那块金属板前,颤抖着双手,按在“长扬”二字上。
  “是的,是汉字……这是汉字!长扬……它是长扬舰。”他一字字艰难地说,“是‘大撤退’里,我的祖国派出的36艘舰艇之一。”


第42章 尼尼(6)
  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会议上; “是否要进行大撤退”这一议题被讨论了很久。时间紧迫; 会议几乎是昼夜不停地开,众人听取了无数的报告和可行性分析; 顶着极度的焦虑和疲劳; 五天之后; 《人类保存计划白皮书》出台。
  白皮书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 分是从地球前往马赛的“大撤退”计划; 第二部分就是极其重要的“基因存续”计划。 
  也就是江彻和奥维德——或者说五百年前奥维德的基因保存者参与的计划。
  奥维德不熟悉“大撤退”行动中舰艇的情况; 但江彻不一样,他是经历过大撤退前期训练和准备的。
  中国在大撤退中派出了36艘舰艇; 除了极其重要的先锋舰凤凰号之外; 另外还有3艘运输舰、3艘科学舰、10艘军事舰和19艘民用舰。
  这36艘舰艇已经是这个国家最好、最先进的深空探索力量。
  “大撤退”行动中; 常任理事国几乎都倾囊而出,为保存人类和现有文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有了这些国家的带领,全球其余的发达国家也一样把自己国内所有可执行深空探索任务的舰艇贡献了出来。
  撤退开始之时,无数舰艇在不同的时刻; 齐齐离开地面; 朝着太空飞去。人类最先进和恢宏的科技; 远离了创造它的故乡。
  “长扬”是中国第一艘升空的运载舰,它负责运载的东西除了部分进行基因改良的动物之外,还有装满了半个舰艇的文明记录:包括部分重要的文物,和已经转化为电子记录的历史资料。
  关于这些文物和历史资料是否要作为人类保存计划的一部分被带到马赛,曾经引起过很大的争议。
  全球数万名历史和人类学家不断联名上书,对决策者发出质问:“什么是文明?只有科学才有资格作为文明的记录而被完好保存么?人类之所以拥有现在的文明; 人类如何从非洲大陆走出并成为这个星球最重要的生物,人类是经过了怎样的挫折和成就,才能制造和调动起数量如此庞大的舰队横跨宇宙,我们不应该为我们的后代留下这一切的记录吗?”
  “但我们要把人类看一个巨大的记忆体。文明的载体是什么?不是文物,不是古书,文明的载体就是人。事实上我们的大多数历史都是口口相传的,从故事、童谣、传说,从父辈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