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槐杀]三家轶闻辑录-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乐王先就自己这几月的无礼向皇兄请罪,然后就跪在地上,什么都不说了。

沈栖闲玲珑心思,知道这位大哥看似仁厚过度,实则心性坚定,决定的事情毫无更改,自己闹了几个月都没能得他一句承诺,此刻肯召自己,定然已有安排,更乖乖跪着听训,不敢因为一时举动失措失去大好机会。
玄安帝望着俯首帖耳跪在自己面前恭敬请罪的亲弟弟,只淡淡一句话,“去问问冉佑,冉家世代杏林,浪得虚名不成?”冉佑是西成第一国手,太医院院正,冉筱皓家学渊源,深得乃父真传,沈栖闲闹个不休的日子,被沈西云派去调理照顾。
沈栖闲深知这位大哥仁君圣主之姿,可雷霆手段丝毫不让商承弼,听他语气素淡,吓了一跳,忙再次谢罪道,“小冉大夫仁心妙手,是臣弟不听话,皇兄切莫降罪。”
沈栖闲不置可否。

沈西云一国之君,何等威严,他既吩咐诘问,身边人又岂敢怠慢,就要出去传话,沈栖闲重重叩首,哀求道,“皇兄,栖闲知错了。小冉大夫照顾我殊为用心,冉家家风清正,如何当得起皇兄责难。”
沈西云依旧不动声色。
沈栖闲眼看着内监就要传下话去,心里一急,膝行向前,如小时候一般,一下抱住了哥哥的腿,“哥,我错了,栖闲知错了。”
沈西云低头看了他一眼,再抬起头来,能在皇帝跟前侍候的自然都极为有眼色,此刻却步退回,侍立一旁,不敢再打扰这对兄弟——任安乐王百般顽皮,圣上总有治他的法子。

沈西云脚微微动了下,沈栖闲连忙松开了抱住他的手,又后退叩首道,“臣弟冒犯,请皇兄恕罪。”
沈西云倒是不和他计较,吩咐摆饭,“瘦成这个样子,正好今日的厨子会做南菜,你也有些日子没陪为兄一起用饭了。”
沈栖闲听他语气缓下来,又回复成哥哥的样子,才舒了口气,却从他口中听到南菜两个字,西成在大梁西北,大梁幅员辽阔,饮食百馔以南方较为精致,因此将大梁的菜式称为南菜,沈栖闲知道这个哥哥一举一动都有深意,更不敢放肆了。

沈西云扫了这个自幼宠爱的弟弟一眼,想到他之前一意入梁自己不许在府中闹得无法无天的样子,看他如今低眉顺眼跪着,倒是真有几分心疼,却因为有大事交付他不肯纵得他又跳脱了性子,于是道,“早吩咐过你照顾自己,既是不听话,就好好跪在这反省,菜上齐了才许起来。”话虽如此说,到底给了身边近侍一个眼色,小太监忙摆了个蒲团过来,沈栖闲这才敢再和这位天子皇兄撒个娇,“还是哥疼我。”
他素来无法无天,全是沈西云惯着,沈西云见他短短几月形容憔悴,越是发作,越是心疼,哪舍得真冷落了他,虽不曾叫他起来,却也放温和了语气,“你若不再恃宠任性,皇兄便有一件事交给你去办。”
沈栖闲何等聪明,听他提到南菜,又放自己出来,早猜到了一二,此刻却觑着皇兄心思,不敢点破,只跪在蒲团上撒赖道,“栖闲不敢,栖闲若再惹皇兄生气,您再将栖闲关起来就是了。”
沈西云就知道这个弟弟是三分颜色开染坊的主,见他跪坐在脚上,涎着脸跟自己贫嘴,登时收敛容色,“跪直了!”
白蔹(1)
大成这一对天下至尊的兄弟,虽身份至贵,命途也是至艰,二人皆为西成皇后花氏所出,花氏是百夷女子,史载肤白莹玉,有国色,尤擅伺茶,与西成崇光帝伉俪情深。崇光帝雄才伟略,施政时却难免失之苛酷,多亏有花皇后从旁劝诫,活人无数,堪称一代贤后。可惜,就是这么一个蕙质兰心的女子,偏偏红颜薄命,辅佐夫君崇光帝一统西成,登上皇后宝座还不足三年就香消玉殒,当时的沈栖闲还不满周岁。
沈氏夫妻伉俪情深,崇光帝身为夫主,以一国之君之尊为花氏服丧一年,竟在花氏周年之日,大恸不已,山陵遽崩。时太子沈西云灵前即位,冲龄践祚,不满七岁。
当时的西成因皇帝中道崩殂而内忧外患不断,沈西云以髫龄之姿,外退敌忤,内屏权臣,可谓举步维艰。即使如此,依然竭一己之力亲自照料幼弟,兄弟二人相依为命,一直到如今。因此,沈西云对沈栖闲,不止是皇帝对臣子,兄长对弟弟,更有活命之恩,教化之德,那是真正的长兄如父。

西成上下都知道,这位安乐王素来顽皮,但天潢贵胄,又宠眷优渥,谁能说出什么。此刻,沈栖闲在哥哥面前俯首帖耳的罚跪,可怜巴巴的样子,就连沈西云身边的内监都只觉好笑,心道,小王爷果然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沈栖闲被哥哥一手带大,幼年时顽劣跳脱,挨打受罚更是家常便饭,虽封王之后,玄安帝给他留着面子不再动辄教训,但此刻又被罚跪,他也没什么难为情。眼前的人,既是君,又如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殿内罚跪还更显亲近了呢,他怕什么。

话虽如此,但这菜一道一道地摆,沈栖闲的膝盖还是有些疼。
玄安帝与乃父崇光帝喜欢排场煊赫的作风不同,用饭并不独去一殿,更不会真的劳民伤财到每一顿都把那二百多道的分例摆齐,尤其兄弟二人,他更喜欢无拘无束在这后殿里,眼见得菜上的七七八八了,沈栖闲虽在他训斥下挺直了腰不敢偷懒,却还是察言观色地敲敲揉着膝盖,便也不再为难他。这弟弟,自从大梁回来,瘦得多了。索性吩咐他,“还不去摆箸,越发没规矩了。”
沈栖闲听了这话如蒙大赦,连忙双手称地起来,早有小宫女送上巾栉等物,服侍他盥洗,而后装模作样地替皇兄摆饭安箸,待皇兄吩咐了才在他下首坐下来。

究竟是一手带大疼了几十年的亲弟弟,沈西云见他整个脸颊都瘦得凹下去,大为不忍,第一筷子就夹了一块酱方给他,又替他盛了满满一大碗奶汤蒲菜,“越大越会混闹,竟不知孰轻孰重了!”
沈栖闲口中喏喏,“再也不敢了”,却是并没有跪下听训谢恩,反倒吃得津津有味,一面吃还一面道,“我闻到炙鱼的香了,哥最爱吃这个。”
沈西云听他叫了哥没叫皇兄,想到他今日之后恐怕再无和卫衿冷和好的机会,不免心里一疼,也不再训他,反一意看他吃起饭来。

午膳用毕,沈栖闲谢了皇兄赐宴,又趴在御案前撒赖,“哥是肯定不会白请我吃饭的,您要吩咐栖闲去干什么?”
沈西云不答话,只将一封密折递给他看,沈栖闲只是知道哥哥喜欢他撒娇却并非真的惫懒不懂事,待看完了密折,便已敛正衣襟,垂手躬立,“商承弼好大的气性。”
沈西云不说话。
沈栖闲一撩衣摆,单膝跪地,“梁军来犯,臣弟愿领兵一战,为皇兄退敌。”
沈西云低头,却只看到弟弟跪得笔直的身影,心知他这一出征,更卫衿冷更无转圜的可能,却只是将那段凸起的牙璋放在了桌案上。
沈栖闲领命接了,大踏步出门去点兵,他是成国小王爷,虽在大梁时一副纨绔膏粱模样,西成却是人人都知道,沈西云亲政国内不稳的时候,就是这位安乐王爷打虎亲兄弟,平定了边乱。他的玩世不恭,一是生性如此,二也不过避免功高震主罢了。
沈栖闲却行而退,沈西云在他转身之后,突然开口,“统一天下后,若是新旸公子还愿意,你便带他来敬茶吧。”
沈西云后背一颤,却是扬了扬手中牙璋,故意扯弯了嗓子,一派风流不羁的样子,“谢主隆恩。”
白蔹(2)
西成小王爷亲自带兵抗梁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南楚,晋枢机抓了一把细米喂了信鸽,顺手就将信纸丢到了火盆里,吩咐左右,“按兵不动,静待时机。”
云舒看着信鸽扑扇的翅膀下那一点猩红,知道是西成的消息,小心探问道,“沈西云那边已经动了,咱们还等着吗?”
晋枢机就一个字——等——他在等商承弼。

三路大军,一发西成,一发北梁,另一路,商承弼亲自作战,等着自己和他做个了断。

同样,商衾寒也接到了消息。商衾寒身边的心腹将领秦凉小心翼翼地看着王爷再次将传讯塞进信筒里去,不敢探问。
商衾寒的信,是发给景衫薄。
这个长歌仗剑轻践江湖的少年,终于也该承担些什么。
景衫薄和卫衿冷在一起。

靖边王才竖起异帜,景衫薄就毫不犹豫地奔向大师兄去,却奈何受到了不知几番阻拦——都不要命,都很麻烦。他不知道是谁在拦着他。直到——听到三师兄的事。
三师兄一家被下狱的时候,景衫薄是带着他的鸣鸿刀要冲到诏狱去劫狱的,却因为救护一队被山贼掳掠的妇孺,被困在山里半月找不到出路。
待他安顿了那些老弱终于从重峦叠嶂瘴雾重重的山林里出来的时候,听到的,已是卫家全家罹难的消息。他提着鸣鸿刀就要替天行道,立斩昏君,却在半途被三师兄拦下。
那时候的师兄,形容枯槁,他甚至在对方叫出“小夜”两个字的时候,都怀疑是不是自己认错了人,若不是他那永远都折不弯的挺直的背,他根本不敢相信,号称铁拳不倒,傲骨不灭的新旸卫三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只是,三师兄的眼睛还是很坚定,唤他的时候,还是很温柔。温柔到,他觉得自己贸然说出报仇两个字,对师兄都是伤害。

卫衿冷告诉景衫薄,“大师兄另有安排。”景衫薄安静听话,一心陪着三师兄,度过这一段最艰难的时光。师兄呵护了他这些年,现在,他要陪着他。
直到,独属于缉熙谷的飞传在二人安顿的桃林飞过。
景衫薄是在汲水的时候收到飞传的,白练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写得清清楚楚,西成出兵少泽,主帅正是安乐王——他怎么会带兵来打大梁!难怪这些天自己抱怨沈栖闲居然不来的时候,三师兄只是格外温和的笑笑不说话。景衫薄觉得,他是不明白了。那些团在心里的疑窦结成了树的瘤瘿,困得他走不出来。心底隐隐有一种可怕的预感,难道,三师兄竟——
景衫薄不敢想,他要弄清楚!可是,走到了门前,却不敢问。
如果——那三师兄该有多痛——他居然说重阳节快到了,要给自己蒸花糕。

眼看着景衫薄去打水,却两手空空回来的卫衿冷停下了忙碌的手,他那一副铁拳,现在只想砍柴擀面,什么都不想问。只是,小夜向来是藏不住的人,他一见这孩子脸色,就知道,该来的,总会来。想想他能安静陪着自己这么久,是真的觉得自己家园破碎孑然一身可怜吧。
卫衿冷望着师弟,“有什么话,都先吃饭。”
景衫薄突然再也抑制不住情绪,“他怎么可以这样做!成国王爷有什么了不起,咱们告诉大师兄去!”

卫衿冷鉴貌辨色,知道景衫薄此刻心神激荡,未免他控制不住情绪走火入魔,忙过来拉住他的手,他本以为,小夜是知道了商衾寒的事,却不想他陡然失控是因为沈栖闲。卫衿冷心中狠狠一沉,却是不动声色,只低声叹道,“他也有他的苦衷。”
景衫薄哪里听得进,吼道,“那也不能带兵侵占咱们大梁的领土!三师兄,咱们去找大师兄,带兵把姓沈的赶出去!不止为你出气,更为咱们都是大梁子民。”

沈栖闲带兵,小夜如何能知道的这么清楚,卫衿冷心念一转,就知道定是商衾寒设计,他狠狠攥住拳,你谋算我也便罢,竟连小夜也不放过!大师兄,二师兄已经离你而去,难道,你要真让自己变成孤家寡人吗?
那边景衫薄犹在说,真当缉熙谷无人不成,他日一定要带着千军万马让沈栖闲还一个公道,卫衿冷突然出手点住了景衫薄穴道,“小夜,你大师兄自有计较,现在起,你就陪着三师兄住在这里,不要再出去了。”
白蔹(3)
商承弼派大军还击,驱退大成兵马,安乐王沈西云亲自领兵还击,西成和大梁的表面和平彻底被撕破。
当此时,南楚兵临城下,北梁易帜待机,西成兵戎相见,北狄虎视眈眈,商承弼可谓四方掣肘,腹背受敌。凤凰山一役,二十万大军无功而返,商衾寒出走,一国之君束手无策。商承弼在国中的威望一路跌至谷底,其时大梁内部都主张先平楚逆,再和北梁,却不想皇上竟在内忧外患的时候徒然惹上西成这个敌人,尤其是,九月十五,安乐王率军大破萍水河,将光复军打得七零八落,连市井小儿都道商承弼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更致祖宗基业于不顾。
与此同时,北狄国主赫连傒与北梁再度交手,靖边王独子赢少君商从涣率军迎战,五度交手,互有胜负,两军陷入焦灼,始终不能各进一步。

就在赫连傒与商从涣对垒长延荡的时候,商衾寒的亲兵两万人马驰援,北梁军士气大振,将一代狼主围困黄沙之中,正待一举歼敌,南梁被皇帝私自豢养的莲花幡突然杀到,口口声声要取商衾寒性命,拖住了大军,致使赫连傒趁势逃走,一场大胜打了个大折扣。
消息传到南梁,商承弼人心大失。大梁和北狄,那是鲜血浇铸的仇恨,恨到北狄人死绝了,梁人都要挫骨扬灰。兄弟阋墙,外御其侮,如今倒好,朝廷鹰犬莲花幡竟不顾大义,私自助敌。今科传胪吴显绘聚集了一众的新科进士,率众冲进孔庙,手持一本《论语》,慷慨陈词,称其穷兵黩武,不恤百姓,忘恩负义,分裂国土,暴虐无道,逼杀忠良,恣幸男宠,断绝宗庙,游戏科考,辱慢圣贤等,细数商承弼十宗罪。

今科士子早在心中对商承弼暗蓄不满,楚复光高中状元后这种不满更达到了顶峰,当时甚至有寒窗十年不如软枕一夜的戏言,只奈何当时南楚作乱,北狄叩关,士子们的种种怒气也被更大的国仇压制。如今,吴显绘当街议政,口沫横飞,借莲花幡劫杀商衾寒一事挟士林民心,怒问苍天,称商承弼多行不义,倒行逆施,“圣上不肯恤万民,万民又岂肯佐圣上乎?!”一声诘问振聋发聩,当即撞死在孔子像上。銮禁卫赶来的时候,只见一具尸首,鲜血直流。
当日,本届主考,新任礼部尚书陈光棣挂印辞官,而后,朝廷官员尽皆效仿,那些被授了官的今科士子也拒不接印,要朝廷给一个说法。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商承弼又岂会将这群迂腐书生放在眼里。但居然有人胆敢指着他的名字骂昏君,商承弼又如何忍得下这口气,只是,他也知道此刻自己民心尽失,与晋枢机决战在即,不能再滥杀激起民变,此时当以安抚为要,其时,商承弼尚在行军途中,他的诏书还没人京城,菜市口就已经悬挂了几十个首级,全是今日坐在文庙前哭先帝的挂印之臣。
商承弼的嗜杀成性向来为人所胆寒,此事一出,京师再无宁日,定国公府于并成以老朽之躯抱着国之柱石的先帝钦赐匾额,怀揣密旨,称先帝临终托付,子孙不肖,钧天王可取而代之。
与晋枢机两河对峙准备决一死战的商承弼,彻底被斩断了退路。
爵实(1)
于家已是百足之虫,可于氏对商承弼的意义不一样。
他登基,靠得是于家辅佐,埋在陵寝里,等着百年之后与他合葬的,是于氏女。
无论商承弼和于家发生了什么,等闲变却故人心,百姓却不在乎是谁的心意先变,尤其是,在于皇后那场极尽哀荣的葬礼之后。
商承弼的銮禁卫破户杀人如入无人之境,却忍让于家多时,根本就在于,那块国之柱石的牌坊是先皇立的,商承弼登基,靠得是太子嫡子,血脉正宗,于氏满门忠烈,却是他刻得字。如今,于家的定海神针突然变成了金箍棒,说大就大说小就塞到了耳朵里,可真是抽冷子给了商承弼一记狠的。

什么先帝临终托孤,如果有这道密旨,商衾寒举事,还要托庇什么逊位之恩。只是,这把戏瞒不了千秋史笔,老百姓却不在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这潭水,被商衾寒和商承弼搅得天翻地覆,过日子的人早烦了。理由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想一出门就看到菜市口挂着尸首,一走路就被提着绣金刀的銮禁卫当街砍死。这个昏君,谁都敢杀,那就先让别人杀了他吧。

传言中被自己人伤在后背上的商衾寒此刻正擦拭着掌中的鸣鸿刀。他的飞鸽传书出去,卫衿冷没来,景衫薄也没来,来的,竟然是楚衣轻。
日光刺目的正午,一把刀飞进来,直直扎在商衾寒养病的床上,刀光闪闪,他的心却比刃还凉。
经了莲花幡暗杀一事日夜护卫的疾风二十八骑断想不到还有人能在重重守卫下一刀破窗,追出去的时候,只来得及看到一片飘飞的白色袍角,还不及回报就听到王爷道,“不要追。”

鸣鸿刀扎在床上的,还有一封帛书,只有七个字,“只愿君心似我心。”
多缠绵的一句情话,却是写在刀尖上,商承弼只有苦笑。昭列,你如今,竟连看我一眼也不肯——只愿君心似我心——我希望你终能不负这万里山河,否则,这一次飞进来的是刀,下一次,要得,就是我的命了吧。
新旸怎样,小夜为什么不来,你若恨我,又何必送刀,你若信我,又为何不肯见面?

商衾寒收刀入鞘,将鸣鸿递给儿子,风行连忙拒绝道,“这是小师叔——”
商衾寒根本不容他说完,“忠州防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