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妻-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天牢里竟然有敌人的眼线!

    还这么明目张胆地把刺客灭了口!

    更重要的是,这活口竟也在他们计划之中!

    他们感觉到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掌控着这一切,而他们根本不知道,那个人到底想做什么!

    忙了这么久,案子好像更复杂了,石衡看几位年事已高的大人面上都露出疲惫来,忙说:“这案子一时半会恐怕是破不了,几位大人不妨先到偏厅休息,等仵作验尸结果出来,我再喊你们一同商议不迟。”

    这种审讯犯人的事向来是刑部负责的,他们在这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又确实有些累了,便点了点头。

    石衡让内侍引几位大人到偏厅休息,自己则拿了卷宗在看。

    贴身伺候的小厮看他实在辛苦,特地去茶房泡了杯浓茶过来给他提神,石衡正打算端起来喝,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骚动,连忙问:“发生什么事了?”

    守门的内侍匆匆进来回禀:“是李首辅带了人来抓华少卿,说华少卿串通刺客刺杀了二皇子!”

    “什么!”石衡立刻丢下卷宗站了起来,“怎么会是华少卿?这事肯定有什么误会!”

    内侍也不明白具体情况,只道:“华少卿已经被关进天牢了,李首辅就在大理寺议事厅与几位大人说话。”

    李辅矩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华钊被他抓起来,恐怕有理也说不清。

    石衡有些担忧,连忙放下茶盏,匆匆就去了议事厅。

    厅堂被官差围得水泄不通,在偏厅休息的几位大人都被吵醒了,纷纷披了官服出来,李辅矩就坐在厅堂主位上喝茶,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一旁的高几,看起来十分威严。

    见人都从刑部内堂出来了,他放下茶盏。笑着跟他们打招呼:“这么快就到了。想来你们也听说了。”

    几位大人面面相觑,不明白这位权势滔天的首辅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李辅矩让人搬了太师椅给他们坐,又让人端了茶上来,整一副要和他们详谈的样子。

    三司的人可和李辅矩没什么交情。他们之间也没什么好谈的!

    华钊是大理寺的人。大理寺卿颜钲最先忍不住。脸色阴沉地朝李辅矩走了过去:“华钊是我大理寺的人,就算犯了案,也理应由我来审理。首辅如今不问我的意见就把我手底下的人关起来,难道不觉得自己逾越了吗?”

    颜钲怎么说也算是朝中的老人了,见惯了朝中的腥风血雨,早就不知道惧怕为何物了,所以完全不会被李辅矩的威严给吓住,反而说得义正言辞,明显带有质问之意。

    李辅矩却笑了笑说:“颜大人可不要误会,我只是怕你们不方便下手,帮你们抓人而已,至于审理案子的事,当然还得交由你们来处理。”

    颜钲好容易才掩饰中心中的怒气,深吸了一口气说:“首辅的手倒是伸得愈发长了……那本官倒要好好听听,李首辅为何要抓华少卿了。”他斯条慢理地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本官可是要到皇上面前说理的。”

    李辅矩也知道这位年迈的大理寺卿颜钲就是这脾气,倒也没半点生气,端了上好的君山银针喝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我听侍卫来报,刺杀二皇子的凶手无缘无故死在了天牢?”

    颜钲哼了一声道:“那又如何?”

    李辅矩笑了笑说:“颜大人审理过这么多案子,恐怕也听说过杀人灭口吧?当时就华钊一人在场,凶手与他说了什么,他又对凶手做了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吧?”说着眼神就变得凌厉了,“这案子牵扯到皇上,所有涉案的人都必须严加审问。”

    他顿了一下,一字一句道:“就算大理寺的人也不例外!”

    颜钲有些愣住了,刺客才刚死没多久,验尸报告都还没出来,李首辅就带了人过来抓华钊,这消息也未免传得太快了些!

    而且,照李辅矩的说法,华钊确实有嫌疑……毕竟他是最后一个接触到刺客的人。

    颜钲隐隐觉得这一切都是个圈套,刺客特地叫了华钊过去,到如今李首辅来刑部抓人,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

    李辅矩看颜钲没有话说了,嘴角就浮起一丝笑意来,淡淡道:“人我已经帮你们抓了,至于怎么审理,那是你们三司的事,我就不搀和了,也免得你们说我越权。眼看天就要亮了,我还得回瑞亲王府瞧瞧二皇子醒了没有,就不打扰几位大人审案了。”

    他这话明显是说,他会把这件事告诉皇上!

    因为皇上一整夜都没有回宫,一直在瑞亲王府守着!

    颜钲心里直骂他卑鄙,面前却不好与他顶撞,等李辅矩离开了,他立刻带着几位大人去了牢里。

    华钊被关起来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可能被人算计了,可他怎么也想不通,刺客为什么会选择他,他不过是个新任的少卿,根本没多少权势可言。

    他想到了杋姐儿身上,难道李辅矩抓他,是为了报复当日在宫门前,他对李辅矩的傲慢?

    华钊觉得有这个可能,毕竟李辅矩是当朝首辅,谁见了不得毕恭毕敬,俯首帖耳,他却明里暗里地拒绝他,这摆明了是触他逆鳞。

    他也不知道杋姐儿最终会定了李家,他开始有些后悔那日的行径,李辅矩报复他倒是情有可原,他就怕李辅矩迁怒到杋姐儿身上……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看来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幸好三司的几位大人是不会把案子交给李首辅审理的,他也算有一点安慰了。

    几位大人见到华钊的时候,脸上都带着几分自责,“早知道就不该让你一个人去见那刺客的,是我们疏忽大意了。”

    他们可不相信华钊会做出那种事来,一看就是被李辅矩诬陷的。

    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华钊摇了摇头,轻声说:“这恐怕是早有预谋的,李辅矩想抓我,就算我怎么防备,这天牢始终也是要蹲的。只是平白无故给几位大人添了麻烦,华某倒有些愧疚了。”(未完待续。)

第231章 沉思

    同僚之间说这些就见外了,颜钲叹了一声与他说:“你在大理寺为官多年,处理过大大小小的案子,从未犯过大错,你的为人我自是相信的。只是现在李辅矩亲自将你关押在天牢,我们也不好马上放你出来,只能先委屈你在天牢待上几日了。待案子水落石出,本官定会还你个公道,到时候也让李辅矩看看,我大理寺的人也不是糊弄的。”

    这事确实是他大意了,颜大人能这么信任他,他已经觉得很好了,华钊点头道:“天牢倒也不是没有来过,也没什么委屈的。”

    他苦笑了一下说:“只是下官如今被关押在这里,二皇子的案子恐怕是帮不上什么忙了,还要劳烦几位大人辛苦查明真相,替下官洗清嫌疑了。”

    几位大人点了点头,石衡宽慰他:“皇上虽然年幼,却也不是不辨是非的人,就算李辅矩再有权势,没有皇上的首肯,他也不敢对华少卿如何。你且在此委屈几日,待我们查明事情原委,必定马上放你出来。”

    连刑部尚书石衡都这么说了,华钊也就放心了。

    等他们出去后,却有一衙差朝他走了过来,华钊认出这是天牢看门的衙役,便问他有何事。

    李辅矩虽然把华钊关进了天牢,但这里毕竟还是大理寺的地盘,衙差都认得他,且也听到了大理寺卿颜大人说的话,哪里敢真把他当囚犯对待。

    衙差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条,恭敬地交到华钊手里。“大人,这是从大觉寺那边传来的消息。”

    大觉寺是二皇子遇刺的地方,他想到自己的大女婿就在那里养伤,这消息极有可能就是大女婿传来的,对案子应该有帮助。

    衙差是他熟悉的,他也不怀疑什么,就把纸条展开来看了,看到最后,他只觉背后有冷风飕飕地刮了过来。

    原来那刺客没有说假话,他确实是个替死鬼!

    若是这封信能来得早一点。他恐怕就不至于被人设计了……

    华钊叹了口气。把纸条拿在手里揉成了团,正想随手将它丢掉,脑海却又闪过什么,他招手让衙差过来。与他说:“你帮我把这字条交给大理寺的颜大人。”兴许对审案有所帮助。

    衙差低头应是。等他从牢房出去了。华钊就靠在墙上沉思起来。

    这字条上没有署名,但华钊能从字迹上认出,这是自己的二儿子霖哥儿写的。

    霖哥儿随性洒脱。最不爱管这些朝堂之事,就连叫他参加科举,他也是想尽了法子推却,怎么突然关心起他的事来了?

    而且还是在这当口……衙差说信是从大觉寺送来的,那就说明霖哥儿此刻就在大觉寺。

    白天他还生气地对他动了家法,听下人回禀似乎伤得不轻……这会儿怎么就跑到大觉寺去了。

    难道是听到大女婿出事,赶过去查探的?

    连他都才从几位大人的口中知晓大女婿出事了,他怎么就能这么快得到消息了呢?

    莫非,是他那些朋友告诉他的?

    华钊觉得很有可能!

    霖哥儿也总算是做了件让人省心的事了,华钊心里很是安慰。

    若是霖哥儿愿意参加科考就好了,凭他的才华,定能谋个一官半职当当,也不至于一年到头都不见踪影,害妻子****替他担忧了。

    从这件事上来看,霖哥儿其实并没这么讨厌官场,若他能好言相劝,说不定他真能同意参加科举也不一定……华钊盘算着等出了狱,就跟华霖好好说说这事。

    华霖可不知道递个消息还能让华钊产生这样的念头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华府家丁等人就到了,他吩咐他们把东西都搬进厢房,自个儿领了医馆里来的几位郎中去了粱青隆房里。

    粱青隆的小厮趴在床角睡着了,月娘正给粱青隆擦拭身子,见霖二爷进来了,就朝他福了福,低声说:“大姑爷的烧已经退了,只是人一直没醒。大姑爷身子金贵,奴婢也不敢贸然给他换药,只听二爷的吩咐在这守着。”

    华霖点了点头,吩咐她先下去休息,让几位郎中过去给粱青隆换药。

    来的路上华府家丁也是跟大夫说了一些大致情况的,只是他们没想到,竟是这般的严重!

    腿上的伤倒还好说,顶多就是废一条腿,但从这左胸上裹着的布条来看,恐怕是十分致命,遂给粱青隆换药的时候,动作就放轻了许多。

    再怎么说这位也是瑞亲王府的人,若是他有什么闪失,可不是他们这等平民百姓能承受得起的。

    等换了药,华霖就请他们到隔壁厢房说话,问他们粱青隆的情况,两位大夫都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实在伤得太重了,能捡回一条命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什么时候能醒,恐怕要看他的造化了。”

    上药的时候,他们都看到了粱青隆身上有针灸和缝合过的痕迹,而且手法十分独到,不由得有些好奇:“不过我倒是想问问华二爷,是哪位高人救了梁公子?梁公子身上的伤都伤到要害,若不是处理及时,恐怕性命都难保。若是可以,可否我们想见见这位高人……”

    既然请了他们过来,就是想让他们好好照顾梁姐夫的,华霖觉得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就说:“是普济寺的慧明大师。”

    想到大师那特立独行的性子,华霖就有些为难道:“只是要见大师,恐怕有点难……”

    他们却觉得没什么,早就听说过慧明大师医术高超,性格古怪,从不轻易替人诊治,这会儿能见到慧明大师治过的人,他们已经感到很难得了,笑着说:“是我们唐突了。”

    朝华霖拱手,道:“华二爷放心,我们定会竭尽全力照顾好梁公子。”

    华霖礼数周全地谢过了他们,让家丁先领他们下去休息。

    自己则走出房门,站到走廊上,看着灰蒙蒙的天色,心情有些沉重。

    也不知父亲在天牢怎么样了,有没有审出结果来……(未完待续。)

第232章 苏醒

    范氏一夜未眠,卯初就喊彩娟、彩珠服侍着梳洗了。

    时辰还太早,也不好到禧宁堂给老太太请安,她又坐在罗汉床上绣起了枕套。

    刚踏进门的童嬷嬷看到夫人面容憔悴又绣起了东西,眼眶不禁红了。

    夫人小时候就有这个习惯,只要一遇到烦心事,就会不停地绣东西,无论下人们怎么劝,夫人都只会说,“等我绣完这个。”

    童嬷嬷让丫鬟摆了早膳,过去与范氏说:“夫人,用完早膳再绣吧。”知道枕套是给杋姐儿做的,就轻声说:“离杋姐儿出嫁还好几个月呢,您别累坏了身子。”

    范氏顿了顿,也没表态,而是抬头问童嬷嬷:“霖哥儿有传消息回来吗?老爷那边呢?”

    童嬷嬷一边将范氏手里的绣绷收起来,搁到一旁的针线篓子里,一边说:“二爷派人捎了信,说大姑爷得慧明大师相救,已无性命之虞,让夫人不必担忧。老爷那儿……”看到夫人正恳切的看着自己,她就有些不忍心。

    范氏心里隐约有不好的预感,轻声说:“嬷嬷不必隐瞒,我迟早也是要知道的。”

    听到这话,童嬷嬷泪水不禁就都涌了出来,“刚刚回事处的小厮前来回禀,说老爷……老爷被暂时收押到天牢里了。”

    怕范氏胡思乱想,她连忙解释说:“不过大理寺来报信的人说了,老爷是被冤枉的。只是让他在牢里委屈几日罢了,不会有什么事的。”

    范氏有些愣,怎么好端端去查案的人,反而被关进了大牢……

    虽说是被冤枉的,可人都进了天牢,谁知道会如何呢。

    范氏前所未有的担忧,童嬷嬷扶她起来用膳的时候,甚至有些站不稳。

    丈夫入狱,大女婿身受重伤,槿姐儿和霖哥儿连夜去了大觉寺。这些她都不知道该如何跟老太太说。跟远在清苑的大女儿说。

    范氏深吸了一口气,她不能倒下,让彩珠伺候她用早膳,吃了几个水晶饺。喝了一碗粥。就去了禧宁堂。

    老太太正在和杰哥儿说话。请了夫子以后,老太太三天两头就要检查他的功课,幸好杰哥儿不负老太太所望。课业都学的极好。

    看到范氏进来,杰哥儿恭敬地喊了她一声:“大伯母。”

    范氏点了点头,让他先回了西厢房,老太太看她神色凝重,轻声问她:“可是府里出了什么事?”

    平日这时候府里的哥儿姐儿大多都来了,这会儿却只有范氏,她不免问道:“槿姐儿她们怎么没来请安?”

    范氏眼眶瞬间红了,上前握住了老太太的手,低声说:“母亲,儿媳想和您说件事……”

    把华钊进宫查案暂押天牢和华霖兄妹去大觉寺的事一五一十地跟老太太说了。

    老太太听了没有来地一愣,范氏忙说:“母亲不必太过担忧,大理寺的人说了,老爷是被冤枉的,过几日就能回来了。梁青隆也在慧明大师的救治下有了气色,只是想想如何跟大姐儿说……”

    华钊虽然不是华蒋氏亲生的,但孝顺了她这么多年,她怎么可能对他半点感情都没有。

    华蒋氏好久才将心情平复下来,跟范氏说:“先把榆姐儿母子接到宛平来,且不必跟她说是梁青隆出了事,就说是我想她了,想见见外孙,也免得她听到消息胡思乱想。”

    范氏点了点头,她也觉得老太太这主意很好,连忙让童嬷嬷让人给华榆带信,老太太又吩咐她:“朝堂上的事我倒是不大清楚,不过你家兄是朝中重臣,又是当朝大都督,你倒是可以跟他打听打听……钊儿虽在大理寺多年,但到底没入过狱,牢里尽是些踩高捧低的人,虽有大理寺的几位大人担保,但谁能保证那些宵小之辈不会对钊儿下手,你该打点的地方千万别省着。银子没了就没了,可别伤了人才好。”

    范氏没想到平日不怎么关心长房的老太太,在丈夫出了事后会替她这么张罗,眼眶瞬间就红了,握着老太太的手,哽咽地说:“这些儿媳都知道。”

    老太太望着门外槿姐儿送来的文竹,轻声说:“大觉寺也要多派些人手,槿姐儿是个姑娘家,可别马虎了。”

    范氏低声应是,不一会儿儿媳和二房的人就过来了,听到这事后,也颇为担忧。

    宋氏自告奋勇去大觉寺照顾梁青隆,还从自己的小库房拿了好些补品和药材出来,交代下人一同送到大觉寺去。

    老太太想着范氏身体毕竟不好,受不得舟车劳顿,加之她还要在府里主持大局,也没推迟,让宋氏带着孙媳江氏,一同去了大觉寺探望。

    江氏临走前还给娘家捎了信,向江家打听宫里的消息。

    华府忙做一团,大觉寺的梁青隆终于在午膳时分醒了过来,华霖赶紧让人去喊慧明大师过来。

    慧明大师耐心地给他诊了脉,说了句没大碍便走了,只留了华霖兄妹在厢房。

    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