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网球王子费德勒的成长故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哭出来的。当我们换场地时,罗杰来到我身边试着安慰我,他对我说事情会好起来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我不仅追到了7比6领先,而且我发现我已经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然后他就开始大哭起来,我又跑过去鼓励他,他才感觉好受一些。那是我唯一一次打败他。”
  费德勒当时的教练是阿道夫?卡科夫斯基(Adolf Kacovsky),他来自老男孩网球俱乐部,人们都叫他“塞普利”。1969年他取道突尼斯来到了巴塞尔,并且在1996年之前都是俱乐部的头牌职业球员。
  “我立即就意识到这个小家伙是个绝顶天才。”卡科夫斯基评价费德勒说,“他简直就是手握着球拍降临到了人间。”费德勒一开始只接受集体训练,但很快他就得到了一对一的特别关照。“俱乐部和我都很快注意到他天赋惊人。”卡科夫斯基说,“我们开始为他开设部分由俱乐部资助的私人训练课。罗杰学得非常快,当你教他什么新东西时,他试个三四下就掌握了,而其他孩子却往往需要几周时间。”
  这个明星学生不仅天赋十足、热爱网球,而且还有着勃勃野心。卡科夫斯基回忆说,费德勒总说他想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网球选手。“人们总是一笑而过,我也是。”他说,“我想他可能会成为瑞士或欧洲最好的球员,但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一。但他就是会有这种想法,并且为之而付出努力。”
  然而,费德勒的俱乐部比赛生涯却以一场惨败拉开了序幕。在他8岁年龄组的首个赛事中,他以0比6和0比6输掉了首场比赛。尽管他事后自认为打得并不是那么糟糕,和往常一样,费德勒输球后又哭了。
  “他的对手比他强壮得多。”卡科夫斯基说,“这毕竟是他的第一场比赛,他在比赛的关键时刻非常紧张。”
  费德勒不断地找各种人和他练球,如果实在找不到人,他就连续几小时地对着墙击球。在他11岁时,瑞士网球杂志《高压扣球》(Smash)第一次对他产生了兴趣。当他1992年10月在巴塞尔少年杯赛——竞技网球的入门赛事中打入半决赛后,该杂志刊登了一篇有关少年费德勒的小豆腐块文章。尽管费德勒提高得很快,但他仍然遭受了很多场痛苦难堪的失利。日后成为顶尖女子球员的帕蒂?施奈德(Patty Schnyder)的弟弟达尼?施奈德,成为他主要的对手和他青少年网球生涯中的最大苦主。“我尝试了所有的方法,但结果却没什么不同,”费德勒回忆道,“我总是输,而且输得毫无指望。”
  年长费德勒6个月的施奈德成长于相邻的村镇伯特明根,他对少年时与费德勒的对抗有着美好的回忆。“在8到12岁之间我们一共对战了17次,”他说,“头9场比赛里我赢了8场,但后8场比赛我全部输掉了。罗杰总是打得充满进攻性,而我的风格基本上是将球回到对方的场地就行。一开始他怎么打都不对劲儿,他的赌博式打法无法奏效,那可能也就是我总能赢球的原因。但突然之间,他的回球全部都能够落在界内。”
  “我对罗杰突然间冲上巅峰感到吃惊。”最终放弃了网球转而专注于学业的施奈德说,“每个人都会留意到,他十一二岁时就有着漂亮的击球动作,但我从未想过他最终会成为世界第一。他的成就无疑伟大——但对我来说,他并不是偶像、世界级球星或超级英雄。无论我们什么时候见面,他都还是那个我们初次相识时同样品性的家伙。”
  

爱上网球的男孩(2)
施奈德同时还证实,费德勒对待训练赛完全没有对待正式比赛时那么当真。“当重要时刻到来时,他总能抓住机会。”他说。费德勒自己也意识到,他在训练比赛中的表现并不足以打消所有的疑虑。“当时我其实还是挺认真的,但我就是不喜欢训练。”费德勒在多年后说道,“我的父母总是让我‘练得好一点’,但我还是常常缺乏动力。我是一名比赛型选手。”
  费德勒还经常无法在赛场上摆脱负面情绪的控制。“当事情没有按照他预想的方向发展时,他会骂骂咧咧并且摔拍子。”卡科夫斯基解释说,“有时候他的行为实在过分,我都不得不出面干涉。”
  “我不停地诅咒并且随意摔拍子,”费德勒说,“那确实不好。我的父母感到很尴尬,他们让我别再那么做,否则就再也不陪伴我参加赛事了。我不得不冷静下来,但那是一个极端漫长的过程。我想我是太早就开始追求完美了。”
  1993年当费德勒11岁时,他首次赢得了瑞士的全国冠军——在卢塞恩举行的瑞士12岁以下室内锦标赛决赛中击败了齐乌迪奈利。6个月后,他又在贝利佐纳举行的瑞士12岁以下室外锦标赛决赛中战胜施奈德而夺冠。这两项赛事的桂冠对于费德勒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想,‘哈,我也能赢!’”他说,“我其实能够做到。”
  来自苏黎世的迈克尔?拉玛比费德勒小一岁,他仍然记得当时处于成长期的费德勒。“你会很早就发现他是一位天才,但在他那个年龄,很难说一颗新星注定将升起。”拉玛说道,“他的反手击球刚开始时有些问题,因为他采用的是单手击球,而他还不是那么强壮有力,那就是为什么他的反拍更多地采用削球。不过,他的正手技术在当时已经相当成型了。”
  拉玛透露,他们之间的竞争是爆炸性的。“有时候确实非常混乱,”他说道,“我们在14岁之前打过五六场比赛,他在赛场上情绪非常外露。我们的能力相差无几,但他却总能在关键时刻胜我一筹,因为他可以在压力之下本能地做出正确的反应。也正因为如此,我从未能击败过他。”
  除了网球之外,费德勒那时候还在俱乐部踢足球。不过,这两项运动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最终难以调和,因此在他12岁时,他决定放弃足球而专注于网球。尽管他的足球教练同样认定他很有天赋,但对他而言,这并非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也曾经进过几个球,但我并没有太多过人之处。”费德勒说,“我们赢得了一些地区性的足球比赛冠军,但在网球项目上,我已经赢得了一次全国冠军!”
  很显然,是他的右手而不是双脚拥有了他伟大的天赋。
  费德勒追寻完美的个性也注定让他选择网球而放弃足球——并不仅仅在于他是一个个性独立的人,而且在于足球这种集体项目使费德勒的表现会过于依赖队友的发挥。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他不仅要面对自己的缺点,还要面对队友的发挥不佳之处。从长远来看,这完全不适合他的个性,他自己的失误就足以把他气得够戗了。
  在度过了9岁生日后,费德勒有时会在老男孩网球俱乐部接受一位名叫皮特?卡特(Peter Carter)的年轻助理教练的训练。这个澳大利亚人总让人们称呼他为皮特,无论对方是家庭主妇还是银行总裁。他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做事认真的年轻人,未经梳理的直直的金发总是从他的额头垂下。他有着一双大眼睛,声音相当柔和。1964年他出生于努瑞乌特帕,一个位于澳大利亚南部巴罗萨山谷中拥有40家葡萄酒生产商的小城。作为澳大利亚体育学院的一员,他成为了一名职业网球选手,但却连二流球员都算不上,只取得过第173位的职业最高排名。
  1984年,卡特在瑞士参加卫星系列赛,这是一种职业巡回赛中级别最低的赛事,但即便如此他也没能取得什么成功。不过,他在瑞士的逗留却还是改变了他的命运,老男孩俱乐部询问他是否愿意参加他们全国联赛的B组俱乐部赛事,他同意了,很快他就不仅为球队比赛,而且还成为了俱乐部的教练。到20世纪90年代初时,他在俱乐部的工作量被不断加码。
  老男孩俱乐部在1993年提供给他一份全职教练的职位,以便为少年网球选手建立一个训练计划。卡特接受了这份工作,开始训练包括12岁的费德勒在内的一群孩子。“皮特不仅是罗杰理想的教练,而且还是他的好朋友。”塞普利?卡科夫斯基回忆说,“他也是一位很好的技术指导和心理辅导者。”
  “当我第一次看到他时,”卡特曾经这么评价费德勒这位未来的世界第一,“他几乎从不来到网前。他的天赋是显而易见的,即便在很小的时候,他已经能用球拍多样化地处理来球。他性格非常活跃,尤其希望获得乐趣。”他分析说,费德勒的打法发乎自然,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协调。“他的球感特别好,他的正手总是很棒。”卡特说,“他学起新东西来总是令人吃惊地快速和轻松,包括那些他在电视上看过的鲍里斯?贝克尔或是皮特?桑普拉斯的技术动作,他总是在进步。”
  当费德勒13岁时,他已经身陷自己的梦想而无法自拔——他想成为瑞士的头号球员,然后再进入世界前100位的排名。他的水准和排名足以令他参加国际青少年组的赛事,在此期间,他已经不再是鲍里斯?贝克尔的球迷,转而成为贝克尔的瑞典对手斯蒂芬?埃德博格的狂热追随者。
  将费德勒送去位于埃库布朗的瑞士国家网球中心的想法是在1994和1995年间的那个冬天产生的,他的父母对于皮特?卡特的工作以及提供的训练条件都感到满意,但国家网球中心的“网球培养”计划是由瑞士网球协会资助的,这从经济花销的角度来说对费德勒一家很有吸引力。
  8个男孩和4个女孩在日内瓦湖畔的国家网球中心接受资深教练员的训练,学生们可以选择是否住在当地人家中,并且可以继续在公立学校的学业,但某些课程可以免修。这项计划的重要人物之一是皮埃尔?帕加尼尼(Pierre Paganini),和皮特?卡特一样,他将在费德勒今后的网球生涯中充当关键角色。作为一位前十项全能运动员和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体育教师,帕加尼尼是埃库布朗的体能教练与行政主管。
  当费德勒的父母询问他是否有兴趣去埃库布朗时,他起初拒绝了。事后,他们更加震惊地从一本网球杂志中读到他们的儿子打算至少先从学校毕业的想法。1995年3月,费德勒作为15位候选人之一来到日内瓦湖参加入学测试,内容包括12分钟跑、一项耐力测试、网球技术展示以及一场测试赛。费德勒很快就令皮埃尔?帕加尼尼和国家队教练克里斯托弗?福莱伊斯(Christophe Freyss)相信,他完全有资格入选。当他还在埃库布朗时,他们就提前通知他通过了测试。
  

奥运会初体验
瑞士奥林匹克代表团在悉尼奥运会刚开始时便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玛蒂娜?辛吉斯和帕蒂?施奈德在最后一刻退出了女子网球赛事,1992年奥运会冠军马克?罗塞特同样在最后时刻宣布退赛,这同时也葬送了费德勒参加奥运会男双比赛的机会。瑞士奥委会为此而震怒。网球明星时常被描写成不懂得尊重奥林匹克运动会真正价值的被宠坏和姑息的运动员,有时看来确实如此。
  瑞士网球队在奥运村里和本国的射箭、柔道以及摔跤代表队住在一起,他们相互交流并共进晚餐,费德勒还拥有享受一个单间的特权。“那是我参加过的最棒的赛事。”数年之后,费德勒这样表达着他对奥运会长期的迷恋。与巡回赛中长时间驻留酒店的单调生活相比,奥运会提供了丰富得多的体验。盛大的开幕式,与别的运动项目参赛运动员的交流,以及奥运村中那种亲密的团队氛围,同样给瑞士女子网球奥林匹克代表队队员米尔卡?瓦瑞尼奇(Mirka Vavrinec)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训练之后,瓦瑞尼奇站在场边滔滔不绝地表达着她对奥运会的感受:“奥运会真是太美妙了,难以置信的美好,简直无与伦比。”当然,她也说了小她三岁的瑞士队年轻球星费德勒的一些好话:“我没想到他这么有趣。”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米尔卡1978年出生在前捷克斯洛伐克(目前属于斯洛伐克部分)的博伊尼斯。在她只有两岁时,父母带着她逃离了祖国,来到康斯坦斯湖畔的瑞士边境城市克鲁斯林根开创新的生活。她的父亲米罗斯拉夫是一位前标枪运动员,母亲德拉霍米亚则经营着一家珠宝店。1987年秋天,当米尔卡9岁时,米罗斯拉夫带着家人来到了离家不远的德国城市菲尔德斯塔德,而玛蒂娜?纳夫拉蒂诺娃(Martina Navratilova)正好在这里参加一项WTA巡回赛事。
  捷克出生的纳夫拉蒂诺娃当时正统治着女子网坛。在菲尔德斯塔德,她热情地招待了瓦瑞尼奇一家。“我们和她一起住了几天。”米尔卡回忆那次旅行时说。纳夫拉蒂诺娃询问她是否打网球,米尔卡说她“不打,我跳芭蕾舞”。这位八次温布尔登冠军得主(她在1990年拿下了她的第九个)建议米尔卡试试网球。她表示,米尔卡良好的体格和运动天赋应该能让她在网球场上表现出色。纳夫拉蒂诺娃甚至动用了她的人脉,询问居住在瑞士的前捷克头号球员杰里?格拉纳特(Jiri Granat)能否测试一下这个小女孩,并且担任她的教练。
  纳夫拉蒂诺娃的直觉是对的。拿起网球拍的米尔卡很快就体现出了绝佳的技巧,不仅如此,她还非常具有勇气和毅力。在她网球生涯早期指导过她的网球教练穆阿特?基尔洛(Murat Gürler)回忆说,她对于网球是“全身心地投入”。在15岁时便赢得瑞士18岁年龄组的青少年全国冠军后,米尔卡在1994年对瑞士网球杂志《高压扣球》(Smash)表示:“网球就是我的生活,不过要和我合作可并不容易,因为我真的是非常倔强、顽固。”
  她的远大抱负以及她毫不妥协的天性都令人吃惊。1993年,在参加完斯洛文尼亚小城马里波尔的一项赛事后,她说服她的教练带她去克罗地亚参赛。这趟旅行需要经过巴尔干内战仍在进行的一部分克罗地亚领土,他们两人途经被炸毁的村庄,看到坦克以及焚毁的车子。她非常害怕,但她的远大抱负还是占了上风。
  米尔卡在17岁时成为世界排名前300位的球员,1996年一次久治不愈的脚伤让她连续数月远离赛场,令她的排名下跌了超过300位。1997年年末时,她勇敢地将排名打回到第262位,并且充满欣喜地期待着未来,她说:“我真的非常希望得到世界前30位的排名。”
  与此同时,米尔卡获得了瑞士护照。她仍然时不时和纳夫拉蒂诺娃保持着联系,并且非常幸运地找到了一位赞助人,瑞士工业家沃尔特?鲁夫(Walter Ruf)资助她在女子网球巡回赛中生存了下来。
  多亏了她的远大抱负和顽强的毅力——以及她那甚至被某些专家看做是世界最佳的反手击球,米尔卡在2000年首次打入世界前100位的排名。尽管她的排名还无法让她有资格参加悉尼奥运会,但她幸运地获得了一张外卡。
  在米尔卡和最终的银牌得主、俄罗斯的叶莲娜?德蒙蒂埃娃(Elena Dementieva)的首轮比赛中只赢得了两局的同时,费德勒在一场接一场地累积着胜利。得益于缺少了安德烈?阿加西和皮特?桑普拉斯的奥运会男子网球阵容,以及和他同一个半区的马拉特?萨芬(Marat Safin)、蒂姆?亨曼(Tim Henman)以及张德培的早早爆冷淘汰出局,费德勒连续赢得了四场胜利并打入半决赛。这是他当时职业生涯的最佳战绩,令人惊讶的是,这竟然来自于一项室外赛事。
  19岁的费德勒正面对着成为现代网球史上最年轻奥运会网球金牌得主的历史机遇。然而,他在和世界排名第48位(低于费德勒12位)的德国球员托米?哈斯的半决赛中打得过于保守,最终导致了一场决定性的失利。不过,他仍有赢得铜牌的良机。但是,他非但没有以一枚奥运会奖牌赢得一项终身成就,反而输给了世界排名第61位的法国人阿诺?迪帕斯奎尔(Arnaud DiPasquale),遭受了他职业生涯中最令人失望的时刻之一。尽管在第一盘的抢七局中一度以小分3比0领先,但费德勒却输掉了此后9分中的7分,并且以5比7输掉了抢七局;第二盘比赛中,费德勒在抢七局6比7落后时逃过了一个赛点,两分之后拿下了这个抢七;费德勒在决胜盘中率先破发已经出现抽筋症状的迪帕斯奎尔,并取得局分2比1领先,但法国人最终力挽狂澜,以7比6(7比5)、6比7(7比9)和6比3赢得了这场两个半小时的艰苦拉锯。
  “考虑到这场比赛的进程,我真是不该输掉。”几乎难以控制住泪水的费德勒说道,“我真希望能够站在领奖台上,而现在,除了我的自尊心之外,我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带回家乡。”
  不过,当时在不久之前还说过“我宁愿选择网球而不是一位女朋友”的费德勒,离开悉尼时并非除了自尊之外再一无所有。他和米尔卡的友谊发展成为了浪漫的爱情。米尔卡说,她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罗杰对她怀有罗曼蒂克意义上的兴趣,她承认:“他直到奥运会的最后一天才吻了我。”
  但他们不得不暂时“分道扬镳”,她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