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和系统语言不通是种怎样的体验-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他悻悻下床,“你这五天到底在房间里捣鼓什么?”
  柳双微笑:“师父放心,弟子准备得很充足。”
  这几年柳双在他身边越来越稳重,观中一半事务都由柳双打理。虽然偶尔有些小毛病,但柳双做事他还是放心的。
  “行,那就出发。”
  “师父,弟子近日没有见到无名师叔,是不是师叔又回去修养了?”柳双看了看屋内,发现往日那抹白衣身影不见其踪。
  他点头:“你师叔身体不好,每过一段日子就需宁神休养。估计等我成为国师,他就回来了。”
  柳双:“……师叔不在,师父你怎么能这么自信。”
  “你再说一遍??”
  怎么连小柳双也觉得他会输给莲献佛子?难道他没有无名就不能成事吗?!
  柳双赶紧换词:“师父玉树临风天下无敌,那西域佛子不过是蚂蚁撼树,您只要一出手,他绝对拜倒在您淫威之下。”
  嗯,对,就是这样,威风要长在自家地里。西域佛子是绝世仙才,他亦尘难道就不是?今儿他就非要会会这位仙才佛子,看谁才是第一。
  于是穿衣、整冠、肃容,他带着一众弟子斗志昂扬地前往太明湖畔。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浸溶扔了1个手榴弹~
  感谢浸溶扔了1个火箭炮!
  感谢读者“小兜”,灌溉营养液~


第189章 界主成神记录
  到了太明湖,那里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被邀请的门派大约五六十家,每家带上弟子奴仆就是五六百人。加上帝都人爱看热闹,参观人数直线猛增,于是入场排队拐了十八弯。
  幸而官家很快有人来迎。天衍观是大宗派,在南域赫赫有名,自然不可能与其他小门小派一样候队入场。
  等天衍一行人进入太明湖,湖岸边已经候着不少门派,这些门派以四域划分,自然形成四股势力。南域的老熟人见他来了,蜂拥而上,一个个拱手作揖,争着攀交情。其余三域纷纷望过来,或不怀好意,或低头打听。
  他只扫一眼便知莲献佛子还未到场。场中人最厉害的也只入道,其余皆是凡人。
  太明湖湖水澄碧,湖面如镜,是官家宝地。湖中央有一小岛,岛上隐约可见布置好的会场,看来今日的百家会确是在岛上举行。
  他回头,见不少门派早有准备,带来可以组装的小型船只。再回头望望自家门派,两手空空,啥也没带。
  “柳双呢?”他突然发现徒弟不见了。方才徒弟说要搬东西,结果如今还没人影。
  “大师兄正在外面搬箱子。”一个小弟子偷偷过来报告,“八个大铁箱!全是大师兄的东西!”
  他听得眉心一跳,暗忖徒弟强迫症又犯了。八大箱东西,干啥?把驿馆搬来吗?
  结果正愁时,一声宣读:“西域佛子到——”
  场面霎时一静,随后人群骚动起来,纷纷回头看那传说中的佛子。
  他自也好奇,回头看时,正见一袭纯白袈裟被两列僧侣簇拥,缓缓而来。随行僧侣皆穿暗黄纳衣,有人持香炉,有人持锡杖,有人捧佛像,声势浩大。队列中央正是一位白衣僧侣,头戴毗卢白冠,脖上一串佛珠,最中央的一颗流光溢彩。
  佛子面容清秀,比预料的要年轻,他只看一眼,心里便一咯噔——他竟然感知不到对方修为。这种情况只有两种解释,一是佛子本就毫无修为,二是佛子的修为高深到连他也感知不出。
  震惊间,僧侣们似是朝他走来,其余众人识趣地为佛子让道。僧侣们走到他面前,排成两列朝中央执礼,白衣佛子捧着佛珠,淡渺的眉眼与他目光相对。
  怎么回事?佛子来找他?
  “天衍观主,久仰。”佛子朝他淡淡行佛礼。
  其余众人皆好奇围观。
  他回揖:“不敢不敢,佛子德名远扬,贫道才是久仰大名。”
  佛子一侧身,却见身后走出个少年,正是柳双。佛子牵过柳双的手:“吾方才在门外与贵观弟子相遇,见其孤身一人又携物甚多,便带他进来。”
  说着,身后的僧侣开始往他面前搬箱子。一个接一个,直到搬了八大箱才停手。
  众人看得啧啧称奇,他却眼皮直跳,狠狠挖了柳双一眼,后者两眼望天权当没看见。
  “抱歉抱歉,实在劳烦佛子。”他赶紧将柳双拉回来,又是道歉又是感谢。余光瞥到一角红裙,却见颜如玉正混在僧侣队伍里,外面披一件黄色纳衣,低眉顺眼的乖巧样。
  “无妨,举手之劳。”佛子微微点头,便带着僧侣们走向另一边。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佛子到来,所有门派也基本到齐。官家清点人数之后,便将太明湖岸围起来,围观者不可靠近。
  “诸位——”一位主事太监随后高声道,“百家大会即将开始。此次盛会在湖心岛召开,各宗各派只需渡过此湖,前三十名者方有资格继续参会。”
  说着一拍手,太明湖两岸突然砰地一声燃起焰火,十几串红烟齐齐腾空而起,在湖面上映出鲜亮的颜色。
  “开——始——”
  0222_第一关
  渡河。
  一些门派似乎早有预料,搬来早早购租的船只,开始组装。
  还有一些门派拿出充气的皮筏。
  当然,也有没准备的小门派,他们有的向大宗门求助,有的准备自己下河。
  他揽过徒弟:“好徒弟,你这八个箱子怎么帮为师渡河?”
  徒弟:“师父,这些箱子目前用不着,您自己过河吧。对了,记得帮我把这些箱子都运到对面。”
  他:“???”
  啥?你拿八个大铁箱非但不帮忙还要我给你送过去?
  旁边寒山阁主看出他们的窘境,招手道:“天衍观主,我们的船大,你们若没船,可以随我们一道去湖心。”
  他望了望身后壮观的八铁箱,微笑:“阁主,您看我这八个箱子……”
  寒山阁主卡了一下,那一排铁箱比自己的船都大,放上去肯定沉船。
  “观主,您箱子太多,恕老朽无能为力……”
  好吧,就知道会这样。
  于是因为铁箱的缘故,所有门派都放弃援助天衍观。大家乘船的乘船,下湖的下湖,纷纷出发。
  小弟子们开始紧张:“观主,怎么办?”
  他一人给一个爆栗:“瞧你们的出息!”说着一指佛子方向,“看看人家,岿然不动,心如止水,那才是大家风范。”
  大家闻言看去,果然佛门毫无动作,僧侣跟在佛子身后,似虔诚等待着什么。
  这种情况,速度越快越有利,佛门如此等待,倒显得异类。
  他:“学学人家,都给我站好。”
  小弟子们顿时肃容而立,规规矩矩站成一排。
  他见时机已到,微笑地招手。这一招手,似有清风拂面,远处飘来一片竹叶,被他精准地拈住。长袖回身,竹叶贴唇,他就着这片竹叶竟开始悠悠吹起小曲儿。
  大家都在努力过河,惟有他带着弟子们看湖吹曲儿,这引来不少异样的目光,可他毫不在意。曲声清悠,他一袭白衣临风,如水中仙。随着曲声高亢,湖与天都似有了变化。
  佛子悠悠瞥来一眼,他也有所察觉,与对方悠悠回望。此时湖边只剩佛门与天衍观,白衣二人临湖而立,忽然同时开始动作。
  一人吹叶,竹叶发出奇特的清鸣,引来天边一群白鹤,盘旋于太明湖上。
  一人结印,十指结一莲花,湖中也突然生出一支白莲,亭亭玉立,就在脚边。
  湖中人与外面的围观者见此,皆惊叹不已,高呼二人神通。
  他一招手,白鹤翩跹落地,天衍观弟子皆乘鹤而去,八个大铁箱也被鹤群抬起,纷纷飞往湖心岛。壮观的鹤群将湖岸与湖心连成一道白线,形成鹤桥。
  佛子也随之动身,步步生莲,白莲在湖中快速生长、蔓延,很快连成一片莲海,僧侣们踏着莲海,缓缓走入湖心。
  二人所为皆是通天手段,看得围观众人拍手叫好。
  他一高兴,控制鹤群在天空又摆出诸多图案。白鹤身姿优雅,灵性非常,繁秀的舞姿赢得底下一片赞誉。他更是高兴,指示白鹤做出高难度动作,誓要在气势上赢了步步生莲的佛子。
  有人问:“这位天衍观主是何许人也?竟有如此神通。”
  有人答:“亦观主在南域施法布道,乃仙人降世,与佛子同德。”
  一句,听得他心中畅快。
  然而畅快不过一瞬,底下就出了问题。
  只见船只行至中途,湖底忽然冒出许多鳄鱼。鳄鱼凶恶异常,有的直接咬穿皮筏,撕咬船桨,有的一跃而起偷袭伤人。小船很快遭受鳄鱼群攻击,游水渡河的,更是被撕咬得惊喊一片。
  湖中顿时骚乱,不少人无法前行。
  东域为首的儒门船只高大,船体牢固,鳄鱼群对其不受威胁,故而平稳渡过;北域为首的巫族在湖中洒了一些不知名粉末,鳄鱼顿时避而远之,故也平安渡过;佛门莲海更是清净无暇,鳄鱼群只要闻到那莲香,便远远退去……
  大宗门各显神通,小宗门手忙脚乱,惟有天衍观高倨天穹,不受影响。
  佛子见此长叹一声,一挥袖,莲海蔓延,无数莲花竟接连盛开,生于所有人的脚下。落水者本受鳄鱼攻击,可莲花一至,鳄鱼急急而逃,众人尽皆得救。一时间,道谢声此起彼伏。
  佛子再一挥袖:“诸位回岸歇息罢。”
  于是百株莲花逆流而行,将落水众人送回岸边。许多人受了伤,躺在岸边呻。吟不断,便有守兵将他们接出太明湖救治。湖中人数顿时少了大半,被送回的人却没丝毫不甘,反而在岸边拜谢道:“多谢佛子大恩。”
  有旁观者言:“佛子法力通天,还慈悲度世,不像其他门派,只顾自己前行。”
  众人皆连连点头。
  而这“其他门派”自然也包括了天衍观。
  他听得愤懑不已,揽着徒弟大吐苦水:“不就是救了几个人?凭什么这样赞美他?我不如他吗?我也是法力通天,我也可以救那些人,我只是晚了一步!”
  徒弟点头:“对,师父高义仁善,师父天下第一。”
  一句,说得他心头大悦。
  哈哈,好徒弟,真是他的乖徒弟。
  0223_第二关
  待剩余所有人抵达湖心岛,清点之后,竟然只剩二十四家门派。主事太监含笑宣布,所有抵达的宗派可以继续参与百家会。
  湖心岛中央有一座道台,道台两侧设置观众位。道台正前方有一座高阁,阁台被串珠遮挡,宫中贵人想必就在阁台里观看各宗论道。
  没错,论道。若说第一关是渡河,那这第二关便是论道。
  剩余二十四家宗派,将以抽签分组的顺序各自在小组论道,每组胜出的前两名将有资格参与最后一场会赛。也就是说,最后将有八家宗派留存。
  主事太监宣布完规则,他暗暗揉眉心。
  老实说他对论道不擅长。平日他所做的只是布道,将天道至理布告世人,但论道不同,它需要机辩与论据。此事非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资料积累与灵巧的辨思。若无名来了,定无畏惧,可偏偏今日无名不在。
  门下弟子见他面有难色,纷纷挺身而出。
  “观主,我来吧。”
  “观主,我会论道!”
  “观主……”
  方才的白鹤渡水,让观中子弟大开眼界,对天衍观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如今第二场论道,竟是抢着上。他犹豫不决,不知到底该派哪位弟子上场,然而抬头间,柳双已经擅自往抽签处走去。
  “柳双??”
  “师父,弟子愿代天衍论道,为师父拔得头筹。”柳双朝他远远作揖,然后不由分说地就从太监手中抽出一张纸条,上面赫然写着“十三”。
  弟子们纷纷凑过去。因为分组是按计数来分,每六人一组,所以他们这一组的计数范围是十三到十八。
  “可千万别和佛门一组。”有弟子小声道,“听说佛门善禅机,论道一事百家最强。”
  “对,千万不要和佛门同组……不知佛门是何数?”
  话音刚落,抽签太监那就高喊一声:“佛门,十八。”
  十八与十三,正是同组。
  报数间,所有与佛门分到同组的宗门皆是垂头叹气,所有未分到一起的则是暗暗舒一口气。
  而他听到“十八”时,脸色已经黑成锅灰。佛子似有所觉朝他看来,他眼眸一眯,杀气腾腾地看回去。
  “柳双,此次论道只准赢不准输,明白么?”他狠狠掐了下徒弟的胳膊。
  徒弟默默嘶口气,随后握住他不安的手:“师父放心,徒弟一定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读者“草灯”,灌溉营养液~


第190章 界主成神记录
  待论道开始,徒弟悠悠上了道台。
  台上一共二十四人,每个宗派只能派出一位代表。四组轮流论道,数低者先论。也就是说,徒弟是第三组第一位上场者。
  论道自有辩题,道台上有一口大箱,箱中堆了不少木牌。数低者可抽两次辩题,然后选其中一题来论。
  前面两组皆是唾沫横飞,听得他昏昏欲睡。到了第三组徒弟上场时,他的瞌睡一下就醒了。徒弟数序十三,佛门数序十八。也就是说,徒弟需要将全组打败才能与佛门对决。
  对手上场,徒弟盘膝坐下,道了句“请”。
  太监将徒弟选的辩题高声念道:“第三组,第一场,辩题:百家之首以德先?以术先?”
  念毕,每人发一纸一笔,半柱香时间拟稿,随后开始辩题。
  若是自己上场还不见得紧张,如今徒弟出战,他倒为其捏了一手冷汗。然再观柳双,正襟危坐,纸笔置于一旁全然不动。对手抓耳挠腮下笔艰涩,而柳双气定神闲,似早有腹稿,准备充分。
  待辩题开始,徒弟先发制人,条条明晰,句句引证。对手逐一反驳,却又被徒弟极快地据典驳回。等对手念出论点,说出因由,徒弟又立刻从对方论点中找出破绽,字字逼问。
  对方语速极快,逻辑却不强,被问急了也会引出经典论章,然都经不起推敲。而徒弟说的慢条斯理,逻辑却缜密,论点极多,每条论点又有事实举证,引用处甚至能精确到某篇某章某节某行。
  这自然得益于徒弟修道人的记忆与强大的神魂,但也与徒弟博览百家书籍有关。
  天衍弟子见大师兄如此厉害,纷纷眼睛发亮,一个劲在台下呐喊助威。而被柳双问得哑口无言的另一方,只能甘拜下风,在自家宗门的叹息声里下台。
  几轮下来,徒弟竟然力压全场,面对每个对手都礼节到位,论点也极其到位。
  这却是他不曾料到的。等倒数第二位对手下场,柳双微微侧身,小眼神偷瞥了眼他的方向。那双眼睛很亮,眉眼微扬,似乎是在向他邀功,少年人的意气情不自禁流露,全然不似辩题时沉稳的大师兄。
  他传音:“狐狸尾巴藏好,佛门杀来了。”
  徒弟赶紧肃容,道台上也有一僧侣姗姗而来,手持佛经,走到徒弟面前时,十分尊敬地行礼。
  “见过柳施主。贫僧慧定,师从贤首,修佛三十余载,曾执礼戒珠省院、妙相院、观音院,参着《金刚经解》、《法界观图》、《庄岳论》等,善涅槃学与毗昙学,现任观音院主持。”
  寥寥数句,全场却似笼了一层寒霜,所有人嗅出争锋相对的意味,看着场上二人渐渐安静下来。
  一上来就自报家门经学,说明对方将其视为敬重的对手。徒弟也起身,拱手作揖道:“拜见慧定大师。在下柳双,师从天衍观主,修道十余载,道行尚浅,见识浅陋,无功绩也无著书之能,只略通百家之术,还请大师指教。”
  一番话下来,谦卑有度,不卑不亢,慧定大师点点头,走到席间跏趺而坐。
  第一次交锋不分高下,宣读太监抹把汗,拿出了徒弟选的辩题,念道:“第三组,第五场,辩题——”
  接着,卡了一下。
  “……佛道之论谁更接近天地至理。”
  说完,太监将手中木牌左右翻看,确是官制,一时间有些惊奇。因为官方采定的辩题里,应该没有这么宽泛的。
  然而辩题已出,金锣敲响,论道就此开始。
  徒弟微微拱手,笑道:“佛道有缘,本自同根。今日大师与我的佛道之论,可成千古盛事。”
  闻言,慧定大师合掌:“既是千古盛事,还请不吝赐教。”
  说着佛门处一阵骚动,竟是有两位僧侣抬着一摞东西上台。众人好奇看去,却见东西放下竟是一摞书简。书简垒在慧定大师身前,足有半身高,这些书简全是佛门经学,被僧人一一摊开,显现其中批注。而慧定大师就坐在一堆书简里,不动如山,眉眼含笑。
  “论道需引证,贫僧为此批注佛门经卷数十,以作辩题之需,柳施主勿见怪。”
  一言,众人哗然。
  这是迄今为止的论道中,第一次有人搬出实书引证,这样多的书简,这样严谨的态度,足以让对手羞颜。
  一时间,台下众人皆为佛门之严谨折服,道台对面的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