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降神-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羽山位于夸父国最北面,地处北极之阴,又替三王子二人准备足够的干粮,供路上之需,更遣人在前引路,带领他二人前往。此外还将由传说之中的神物五色石所造法器借与三王子,此法器可用于暂存人之生气魂灵。三王子接过,再四道谢。

待送走厘瑱,三王子二人随即告别厘琮厘瑷等人上路。因之前已为朌坎身躯服下不死之药,他身上致命之伤皆已痊愈,恢复如初,只候着灵魂之生气返回体魄,便可活过气来。念及此行不易,便将朌坎身躯寄放在厘瑷那处,请她代为照管一番,厘瑷自是不敢怠慢,郑重应下。

一路行程向北,所遇多少艰难险阻自不必多言,又因北地常年积雪,路滑难行。一行人等耗费许多工夫,方才行至羽山之下。只听那领路之人道夸父国人虽知幽都在此,从古至今却从未有人真正进入,因幽都正是万物死后灵魂归宿之地,活着之人又如何能入。

三王子闻言,支颐暗忖一回,随即问道:“据闻贵地之南有一门唤作雁门,此乃幽都之门户,可有此事?”

那领路人则答:“回殿下的话,鄙国自古是有这一传闻,然却是无人见过,亦不知真假。”

三王子听罢这话,陷入沉思,正值此束手无策之际,忽闻一个声响传来,竟是兽语人言。三王子等人闻罢循声望去,只见一飞禽生得五色羽毛、头戴金冠,打那一旁飞来,正是灵鸟鹦鹉。三王子见状眼神一亮,忆起古籍中记载鹦鹉正是可通往冥界的神灵之鸟,登时只如拨云见日一般,计上心头。他随即开口说道:“据闻鹦鹉此鸟惟喜栖息于温暖湿润的南方,北方天寒地冻,不适其生存。然此番在此目见此鸟,想必并非是巧合,乃是因了此处与冥界幽都相关,方有此通冥之鸟。我们不若跟随前去,想必定有发现。”

云永等人闻言,皆赞三王子机智。又见那鹦鹉径直往羽山深处而去,三人恐失其踪迹,随即将坐骑留下,携了武器,徒步追赶上前。

不知在山中行了多久,三人来到山坳之中的一片开阔地带,而三人终于此处失了那鹦鹉之踪迹。只见此地宛如一封闭的容器,惟有进山之路,却不见出山之路。放眼望去,山坳之间入目之物乃是一片茫茫的禾草,长穗之间,漫漫萤火环绕飞舞。云永不经意间向前踏出一步,登时只觉踏空一般,踏出之足宛如陷入泥洼地里。

云永忙不迭收回脚来,惊道:“这是沼泽?!”

不料话音刚落,便闻天空传来一声巨响,伴随着大地震动,一旁的夸父族领路人不提防竟就此跌倒在地。只听一个声音蓦地响起,在道:“此乃雁门,来着何人?”

……



 






第122章 壹贰贰 冥河难渡
冥府之中,刀山嶙峋;
幽都城里,火海奔腾。
生前作孽,死后尝清;
赎清前愆,方入轮回。

传闻忘川之畔,有一妇人,生得妍丽无双、知书达理,乃天帝之帝女,投于江中身殒,死后为帝封为幽冥之神。因观世人恩怨情仇、男怨女痴,待到轮回井前亦不愿释怀,遂于奈何桥头立口大锅,熬煮浓汤,令阴魂服下,了却尘缘,方得转入轮藏,再世为人。此幽冥之神即为孟婆。

自鸿蒙初开至今,孟婆伫立桥头,等候过桥之阴魂,见过太多恩怨,闻听无数因果,最终都不过服下这“忘情之水”,便将身前万事全抛。世间芸芸众生,并非圣贤,大多有罪,即便并非大愆亦是小过,死后投身地府,待尝清罪愆之后,转世轮回。而愈是罪重之人,则愈是渴望忘却生前诸事,消去前世记忆,转成清白一身,可无牵无挂再入轮回。遂大多数阴魂待于幽都服役期满,便排队来到这奈何桥边,无不争先恐后地向她索来一碗浓汤服下,方才渡河。这鬼界有去无回,人人入了此境,最终归宿,便惟有这轮藏之井。遂鬼魂又有“不可回头、无法转身”一说,即道它们一旦身死,便再难回头,无论生前是善是恶,到得此地,再不可留恋前世人事,只管一往直前。三界之中,神念旧,人现实,而鬼则永远向前看,着眼于将来,此便是非同神而异于人的鬼之道。

千百年来,孟婆便是目睹着众生沿着此路,由远而近,依次打这奈何桥上经过,任你身前有多少滔天权势、泼天富贵,似山的盟约,如海的深情,亦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此乃万千生灵之宿命,无人能够逃过此命。

然而孟婆未曾料到,有朝一日,她亦能亲眼目见一怪胎。从那鬼魂模样瞧来,生得是分外年轻面嫩,只如阳间十五六岁的少年。从鬼差口中得知,此乃枉死城中赎罪之鬼魂,是数十日以前来到鬼界,正在几日前役满,正待入了轮回。

孟婆闻言,心下暗自一惊,枉死城中皆是生前因无妄之灾而无辜命丧的冤魂,多是受难于灾荒、战争、瘟疫之类,这干人死于非命,遂化为斩腰折臂、有身无头的厉鬼,于枉死城中寻仇觅冤。而生前所犯杀孽太重的残暴之人,则为阎君依其罪行投入枉死城中,为厉鬼撕缠抓咬,以其身亲受断肢毁躯的皮肉之苦,直至其尝清罪孽,方得再入轮回。而三日以前,孟婆在忘川岸边远远目见那游魂之时,未想这阴魂年纪轻轻,竟因杀戮过重而被罚入枉死城中,只道是人不可貌相,从那游魂清秀绝伦的容颜之上,丝毫瞧不出其残暴狠戾之相。

三日前头回见到那阴魂之时,闻知那阴魂来历,即便那阴魂生得面善,孟婆亦对其无甚好感,只道是对这等凶恶之厉鬼,即便是自己这般历尽千帆之人,亦着实难生亲近之感。目视着那年轻的游魂由远而近,孟婆又转念一想,千百年来,这途径奈何桥的万千阴魂,又有几人是无罪清白的?鬼之道既是令众生抛舍生前万事,无论罪愆深重抑或富贵荣光,最终不应一道平等地从打从她跟前经过,接过她递上的这碗凝聚酸甜苦辣人生百味的浓汤,至此抛却过往,转成清白之躯,重入轮回?念及于此,孟婆忙不迭端起笑靥,待那阴魂打跟前经过之时,勉力递出一个慈悲的笑容。不料却见那阴魂虽向这方而来,却未曾汇入欲渡河的人群之中,却是中途转了方向,径直前往忘川上游的茫茫蒿里之间,游弋其中,徘徊不前。

头一日见那阴魂入了蒿里,孟婆尚且以为这阴魂定是迷失道路。鬼界之中常有那缺失心眼之魂走至中途陷入冥界的险山恶水之中的,亦有渡河无能为忘川中的怨灵拖入河中的,而这茫茫蒿里,则惯常是些身前执念深重、以至于死后不肯轮回而于蒿里之中徘徊不去之人。孟婆见那阴魂年纪轻轻,又如何能生出这般深重而难以割舍之念,遂仅以为他不过亦如其他阴魂一般,碰巧于蒿里间迷失方向罢了。待过些时候,便能寻了道路出来,汇入阴魂之中,走这人人必行之路。未想第二日过去,那阴魂仍是徜徉于此,丝毫没有离开之意,孟婆见状,便愈加纳闷。待到第三日,孟婆隔着一个不小的距离,于那足以高过一般成年人身体的蒿草之中,瞅见那身形尚未长定形的少年,终是按捺不住心中疑惑,择了一个无人前来的空隙,离开这奈何桥头,往那蒿里而去。

此番待行得近了,孟婆方才瞧清这少年身着一袭样式奇异少见的袍服,而她似是正于不久之前打跟前经过的阴魂之中见过几个类似之人。他们似是阳间混沌大陆西南的一小国巫咸国的巫祝,然据她所知,巫祝大都一生向善,又具沟通天地人神之力,遂寿命久长,且未受甚惩戒。未有如这少年那般年幼而罪行深重之人,思及于此,孟婆对了这少年身世更感兴趣。

她不禁步至那少年身后,轻声开口问道:“汝何以于此徘徊不止,却不肯寻路过河,从吾手中接汤饮下,斩断前缘?”

……


另一边,且说三王子三人追随那鹦鹉来到一处山坳中之时,莫名失其踪迹,不知是何原故,正踌躇难行之际,又闻一人声传来,响彻山谷,在询问三人来意。三王子闻声,随即朗声对曰:“在下中土国云寅,正是为复活爱人而来。此前已于他处求得不死之药,此番惟剩寻回爱人魂灵,便可使之复生。不知阁下是哪位高人,请不吝现身赐教!”

三王子话音刚落,便见半空之中电闪雷鸣,一道耀眼的霹雳划破长空,白光过后,空中骤然出现两个巨大的人影,二人面容威严、姿态英武,左边一人身着银盔银甲,手持浑铁点钢叉;右边一人则身着金盔金甲,手执金色战戟。

只听二人开口说道:“吾等乃冥神神荼、郁垒,为天帝指派守护幽都之门雁门。”

三王子闻言,随即拱手道:“在下见过二位大神,还请大神大发慈悲,允在下进入幽冥之都,寻回爱人生魂,在下就此谢过!”

那二人听罢这话,惟道句:“汝可知世间万物惟有死后方可前往幽都,汝既欲前往,便纳命来!”言毕,再无他话,只见那左侧的神荼随即高擎点钢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向身下的三王子劈头打来。三王子见状,较身侧另二人反应迅速,一面将离自己最近的云永猛地推至一旁,一面抽出腰际佩戴的蓐收神剑,举至头顶,迎头接下那点钢叉之击,只见那钢叉之上蕴含雷霆之力,一瞬之间电光四射,将三王子所在之处炸出巨型深坑。三王子祭出蓐收神剑,方才勉力支撑,却仍抵挡不如头顶那仿若泰山压顶般的力道。须臾之间,三王子只觉全身血脉逆流,眼冒金星,耳畔反复回响的是肌肉骨络分崩离析的声音。与此同时,三王子方才深切体会到人神之间力量之悬殊,或许在神力面前,人力不过渺如蝼蚁。念及于此,绝望之感如同沼泽之中升起的毒流,裹挟着三王子身躯,将他一股脑儿拉拽下无底之渊。

正值此时,被三王子一把大力推开的云永回过神来,见三王子被那神荼之叉制住,难以动弹,随即一手操起画戟,足下轻点,跃至半空之中,将手中之戟摆出阵势,蓄势而发,向那神荼一戟刺去。云永此举本未想能伤到那神荼,只欲就此将神荼吸引前来,以解三王子之危。不料还未击中那神荼,忽地从旁袭来一明晃晃的戟尖,正是那郁垒看穿云永意图,举战戟攻伐而来。幸而云永机警,半途中亟亟调转路数,将戟往一旁横扫而来,此一击虽难以撼动那战戟分毫,却亦借那兵器撞击之力,反向弹开云永身体,将云永弹出老远,重重跌在地上。

三王子见状,只觉胸中血气翻涌,口中腥气漫延,自知自己为那点钢叉击出内伤。然见云永欲救自己而伤,若自己就此命丧,不单未能兑现与朌坎之承诺,救他复生,亦会令云永随自己陪葬。倏忽间,强烈的不甘只如破除毒流的藤蔓,撕碎黑暗破土而出。若是就此放弃,努力这许久岂非全无意义?若是就此放手,又如何算得一个珍情重诺之人?念及于此,三王子勉力运转浑身真气,活络经脉,一股力量油然而生。他转头向一旁望去,只见那夸父族人高大的身躯抖若筛糠,被骤然出现的冥神骇得站立不起,随即心中灵光一闪,得了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说一句,这鬼界的内容本该属于上一卷“鬼之道”,但碍于篇幅的限制(上卷五十章),所以只能放在第四卷“和之径”里了orz





第123章 壹贰叁 久别重逢
却说上回神荼、郁垒二冥神骤然出现,以雷霆万钧之力压制三王子一行人等,令他们难以跃进分毫。危机之时,三王子见罢一旁的夸父族领路人,忽地灵光一闪,只道是这神荼、郁垒身形高大,自己与之相较,体小身弱,施展不开,全然不占半分优势。惟有扩展身躯、扩大身形,方能与之一战。念及于此,三王子暗运真气,激发体中血脉之力,幻化为夸父族身形。他手中的蓐收神剑随之金光大盛,随三王子身形变化而增大。那头上神荼以钢叉压制,忽地只觉一阵猛力传来,一股脑便将钢叉掀开,只见坑中之人一跃而起,身形已与之前全然不同,顶天立地,壮大许多。说时迟那时快,一旁的郁垒见神荼被挡开,随即挺戟上前,欲补上一击,不料却见眼前一道银光闪过,倏忽间颈畔便有鲜血直喷而出,同时又闻三王子口中道句“大神,得罪了”。正是三王子方才趁着一把掀开神荼点钢叉之时,另一手携了那玄冥神弩,对准那郁垒颈旁一箭射去,此乃神兵利器,岂是凡物,方能就此射伤神体。这郁垒拿手捂住受伤之颈,将双目睁得滚圆,难以置信这一介凡人竟能伤及己身;转念一想,不禁冷汗直冒,亦明了方才这一箭不过一计下马威罢了,若对准自己要害射出,岂会仅仅留下擦伤?

事到如今,这神荼郁垒二人方才正色望向跟前之人,只见方才尚还渺如蝼蚁之人已换了副身体一般,挺身而立,左右手各持一兵,一手持剑,一手执弩,手中兵器流光溢彩,一见之下便知定非凡物。

那神荼随即开口问道:“据闻上古之时惟有身具雷泽氏伏羲血统的夸父一族具有此巨人之躯,汝到底乃何人,何以竟有此血统,可任意变幻?”

三王子闻言不过道句:“在下不过大陆之上区区一介凡人,不敢妄自与天皇攀亲。”说着,暗自运转真气,灌之与手中神兵,提防跟前二人一举一动。

而随着三王子真气流转,这神兵之威愈盛,神荼郁垒二人觉察神兵气息,只听神荼惊唤出声:“此乃颛顼之息?!传闻颛顼造六兵,于大陆之上结阵,施行绝地天通,汝何以拥有此六兵?!”

而一旁的郁垒则接着说道:“不仅如此,他向本座一箭射来之时,本座隐约觉察一股久远而神秘之息,较了三皇更为古老与本源,惟有洪荒之时烛阴所有!”

那神荼与郁垒觉察此状,只道是跟前此人身具创世之神烛阴之息,又手持神兵,断非等闲之辈,遂不敢怠慢,终正视三王子肃然说道:“虽不知汝到底是何来历,然既已知汝不凡,吾等自可实言相告。吾等虽受天帝之命把守雁门,实则非为阻人进入。实乃此门为幽冥之门,生人活气无法入内,惟有待万物死后,魂灵不引自来,从此再入轮回。然汝既身具烛阴之息,可知烛阴乃三界之源,凡人所无法到达之处,于汝而言抑或有那可能……”

三王子闻罢这话,只如久旱逢雨,本懵懂不知去向,如今却如拨云见日一般,大喜过望,亟亟拱手问道:“多谢大神指点,在下铭感在心!还请大神明示,在下当如何行事?”

便见那神荼伸出一手,暗运灵力,召唤出一鸟,生得一个脑袋三个身子,对三王子说道:“此鸟名鸱,乃幽冥世界灵魂之引渡者,可引汝通过雁门、进入幽都。幽冥世界自古有去无回,汝虽可出幽入冥,一旦入了此境,亦需自行寻觅出路,汝且好自为之。”

话音刚落,那二神随即消失不见。三王子本欲伸手接过那鸱鸟,不提防却见那鸱鸟竟忽地逞凶,伸出两只利爪,从天而降,向三王子猛地袭来。三王子见鸱鸟来势汹汹,只得就势举剑一挥,挡开那鸱鸟,小心翼翼,不敢较真,恐就此伤它分毫。只那鸱鸟见一击不中,复又调转身来,此番则伸出那尖长利喙,垂首向三王子一阵猛啄。三王子足下轻点,运起轻身之法避之不迭,一面心下寻思应对之法。

倒是一旁的云永见状,心中恼怒,口中嗔道:“此二门神既有心相帮,又何故放出这等凶悍不明主儿的畜生与人添乱?!”说罢便欲上前助三王子一臂之力。

三王子闻罢云永之言,心下顿悟,暗忖据闻这鸱鸟乃传闻中威猛与胜利的象征,惟真正能征服它之豪杰勇士方可为其之主。念及于此,三王子随即停下脚步,转过身来,面对那鸱鸟,高擎手臂,将臂上的玄冥神弩对准那迎面袭来的凶悍之鸟,随即一箭射去,那弩…箭宛如电光石火一般破空划过,从那鸱鸟的利爪一旁穿行而过,将将划破那鸱鸟血皮,随后直直扎入鸱鸟身后的树干之上。这边三王子则手持那箭尾拖拽的绳索,顺手一摆,绕着那鸱鸟双爪一套,接着一拉一收,便将那鸱鸟双爪捆缚了个严实。那鸟还欲挣扎,被那绳索倒吊着,挣脱不能,终是尖利鸣叫一声,偃旗息鼓,再不作妖。

……


另一边,却说朌坎阴魂于枉死城中服刑期满,出了城来,本该随众鬼一般往这奈何桥上过,投入轮藏之中往生。奈何胸腔之中却凝聚着一股执念,令他即便酷刑缠身,将自己姓甚名谁皆已忘却之时,亦未忘记自己此来,是为等候一人。

那阴魂流连于忘川之畔蒿草丛间,三日三夜,不曾想过就此往轮回井边而去。人人皆道人一闭眼万事休,既是阳间寿命已尽,此生便已了然,何不投胎转世从头再来。然而朌坎阴魂隐隐却觉自己心事未了,断不可就此循众生步入轮回。正值此时,便闻耳畔忽地传来一个声音,那声音听来分外年轻,只如一妙龄女子,在问自己为何徘徊不前。

听罢此问,阴魂脑中顿时闪过许多片段,是灵山之上巍峨伫立的登葆祭台,是六巫神殿之中俯瞰大地的女丑神像,是豫城郊外尸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