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上章-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虎娃又问道:“这就是上古之时,您所生活的部族景象吗?”

    太昊仍然只答了一个字:“是。”金色的眼眸中,却难以掩饰地流露出怅惘之意。

    虎娃不用回头,也清楚太昊的神情变化,但他还是忍不住追问道:“就是当初您认识的那些族人吗?”

    太昊:“是!”

    虎娃欲言又止道:“他们不是已经……”

    山河图的传说虎娃已经听过,据说太昊开辟帝乡神土后,将很多亲近族人都收入山河图中带上仙界,结果山河图一打开,他们皆灰飞烟灭。此事发生在太昊成就天帝之后,而这里的人烟村寨,应是太昊当年为凡人时所生活的部族景象。

    如果是山河图中的那一批人,他们早已无存,如果不是山河图中的那一批人,以岁月论,凡人亦早已寿尽无存,更不可能出现在帝乡神土中。

    太昊却反问了一句:“奉仙君的元神定境中,难道就没有当年故人吗?”

    虎娃意识到,自己许是说了一句不该说的废话,在他的元神定境里,也会出现曾经历过的人间景象。而太昊有天帝造化成就,在帝乡神土中造化出了与当年一样的部族村寨、与当年一样的亲近族人。只可惜,太昊就算还是当年的太昊,这些人也并非是当年的故人,哪怕是一模一样。

    神农天帝曾有他的执念,看来太昊天帝也有其执念。九天玄女开口岔开话题道:“来到这第三枝世界,奉仙君又有何感受?”

    虎娃答道:“不仅仅是这第三枝世界,其实每登上一枝世界,仿佛修为就被削去一层境界。”

    九天玄女:“并非削去一层境界,只是对真仙修为的更高境界有所体会,若返璞大道之本源。”

    九重天仙界居然有这等玄妙,太昊造化的这株通天建木,仿佛仍然是一条登天之径,沿建木而上直至超脱天帝成就,难道这就是他的目的吗?

    见虎娃沉吟不语,太昊又说道:“奉仙君能登上建木第一枝在情理之中,可是连登三枝世界,实在是出人意料。以你如今之修为,这第三枝世界仍需参悟,若不得透彻,是登不上第四枝的。若是不着急下界,你就在此寻一处村寨安居吧,正合你眼下的修行。”

    说完这番话,太昊一牵九天玄女的手,两人就从树下消失不见,只把虎娃留在了这方世界中。虎娃露出一丝苦笑,翻山越岭向远方的人烟村寨走去,不禁回想起自己在人间的一段经历。

    混进陌生的人烟村寨中生活,这种事情虎娃干过,就在巴原宜郎城外的翠真村,他在那里见到了阿源、找到了梦中的她。假如虎娃是天帝,他欲像太昊一样在自己的帝乡神土中造化出人烟村寨,除了自幼生活的路村,应该还有当年的翠真村。

    翠真村中的族人应该还是当年的样子,比如凡伯,阿源倒不必了,因为阿源会与他一起成仙。可是虎娃并非太昊,他并没有太昊的经历,也没有太昊的执念,这些仅仅只是假设而已。

    混入这些简朴的村寨中生活并不难,若以人间岁月论,虎娃在某个村寨里生活了三年,每日与那些族人们一起劳作休息,渐渐已融入了这个部族,村民们不再把他当成外人。虎娃又想起,玄源曾在炎帝仙宫中以服常树的叶片和枝条给他做了一套衣服,可惜那不是神器,没法带到仙界来,否则在这里穿着倒是挺合适的。

    虎娃也发现了一件事,村寨中的这些族人既是凡人又非凡人,因为他们没有生老病死,三年过去了,仿佛就像三天一样,所有人都还是原先的样子。想必是太昊刻意为之,而这个世界中其他的生灵,都是自行繁衍生长的,并无这种特异。

    混入村寨中的虎娃其实也不是凡人啊,他本就是仙身,当然也没有生老病死,生活在村寨中也不会流露出异状。这三年也是一场修行,虎娃仿佛回到了凡人时突破七境之前,在那真人返璞之劫的考验中,不也会失去神通法力吗?

    而如今虎娃的神通法力并不能说是失去,假如某个世界中生活的都是仙人,那么仙人不也就相当于人间的凡人吗?所谓的神通法力,就是一种本能,虎娃这三年参悟的就是这样一种心境。一旦参悟透彻,其实就等于神通法力都恢复了,或者不能说恢复,因为他从来没有失去过。

    虎娃原先是凡人,并无神通法力,是在修行中一步步得到的。但是到了如今,却好似与生俱来,与形神不分彼此,也就是说到了如今境界,虎娃从心境上才真正是一位仙人,而不是自己把自己认作了真仙,他已经不需要有这种念头。

    真仙修为当然亦有层层境界精进,但很多人成就真仙后便没有这个欲望了,就算有人还有精进之愿,大概到达相当于这建木第三枝之境界,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也就不会再下界了,他们从心境上已不是凡俗的存在。

    建木九枝,就是太昊为真仙打造的登天之径,在这第三枝世界中造化了这样的上古凡间村寨,既可能是太昊的执念,也可能是一种暗示或指引。

    三年后,虎娃已将第三枝世界所喻示的真仙修为境界参悟透彻,便离开了村寨又向世界中央的建木走去。村寨中的族人却自然忘却了虎娃,仿佛他从来就没有来过。虎娃走到建木下与当初同样的位置时,太昊与九天玄女又出现了。

    太昊问道:“奉仙君看来已参透这第三枝的真仙修为玄妙,这是想试着登上第四枝吗?”

    虎娃摇头道:“并非登上一枝世界,真仙修为便能更进一层。事实恰恰相反,真仙修为每进一层,方能登上更高的一枝世界。以我如今的修为,还登不上第四枝世界,只能将来再试了。”

    太昊:“你已让自古以来的仙家惊叹了!只要还有此愿心,可随时回到九重天仙界,尝试着登上更高的世界,直至踏足建木九枝,就如当年的仓颉等人。”

    真仙境界欲求修为更进,必须要在九重天仙界中修炼吗?当然不是,建木九枝只是每一层境界展示,还包含着机缘点化与指引。虎娃来到这里之前,就已经能够登上第三枝了,他在这里渡过的这段岁月,只是将这第三枝世界所蕴含的真仙境界参悟透彻、修行圆满。

    若建木九枝象征着真仙之境亦有九层的话,虎娃已求证第三层修为,那么不同修为的真仙之间有什么区别吗?说实话,好像并无区别,就连彼此之间都看不出来,只有自己清楚,而建木的九枝世界能让他们体会透彻。

    虎娃向太昊与九天玄女下拜致谢,又问道:“我还有疑问,天帝您是如何做到的?”

    这句话是必须要问的,虎娃亦有真仙修为啊,他每进入一枝建木世界,就感觉修为仿佛被削去一层,境界的体会另说,这些可都是太昊所造化的帝乡神土之玄妙。如此说来,太昊的手段也未免太惊人了,假如与寻常真仙斗法,对方岂不是连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太昊笑了:“因为这是在我的世界中,我就是这方天地间一切的主宰。奉仙君飞升之时也曾历天地大劫,而在这帝乡神土中,我的意志亦可是那天地大劫。”

    虎娃转念间就明白过来了,太昊就是九重天仙界的主宰,只要他能够显化出的境界,便可施于帝乡神土中的万物生灵,也包括进入这里的虎娃,也可以说太昊的心境就是这方世界的大道规则。

    难怪伯羿那样的仙家,不愿意留在瑶池仙界中永享长生了,因为那样等于将自己的生死随时掌控在他人之手。虽然少昊天帝不可能随意去操控帝乡神土中仙家的生死,而伯羿身为真仙,一念之间就可以遁出帝乡神土,但身为无敌战神,那种感觉也不是他想要的。

    虎娃莫名想到了伯羿,突然眉头一皱,感到一阵骇然。仙家形既是神,心念就是缘法,没事的时候他也不会特意去想世间某个人,除非是与自己特别亲近有缘法牵连者。对于虎娃而言,伯羿显然不在此列,可是他刚才想到了伯羿,就突然有了一种难以形容的感应。

    对于很多在仙界永享逍遥的真仙而言,只要心念不起,人间的事情已经与他们无关了。伯羿出事了,事情就是这么巧,假如不是虎娃恰好想到他,也不会心生感应,而这种感应令虎娃震憾,

    他当即就向太昊与九天玄女行礼道:“人间有事,我需下界!多谢二位,今日暂且告辞!”

    听见虎娃的话,太昊也微微一惊,随即叹息道:“在人世即是世人,而人力终有穷时,何曾有谁能永远无敌于天下?”(。)

067、水困平阳()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太上章最新章节!

    时光倒溯到七年半之前,伯羿崩开大陇山、阻住大河河道,从西荒高原涌下的大水被大河南岸的大陇山与北岸的贺兰山阻挡,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堰塞湖。金乌国灭国、欢兜部损失惨重,就连伯羿自己的部族也有二百余人丧生,但给下游争取了半年时间。

    这半年只是个大概的约数,各部族一边抓紧时间转移人丁和各种物资,留守人员可坚持到秋收后,然后带着当年收获的新粮及时完成迁移。在天子帝尧召集的天下众君之会上,各位君首都该做什么,也早就商议妥当。

    在某些事情上,中华天子帝尧可能比少务省心,因为他直接把天下众君叫来商量即可,剩下的事情则需要各位君首去办以及相互协调。此前执行帝令与盟约不力的大大小小二十余位君首,已经被伯羿宰了。

    也就是在这场众君之会上,伯羿交回了神弓,被罚归族思过。

    天子帝尧虽然看似省心,但是这样执行政令,绝对没有在巴原上那样有效率。还好有重华居中协调,崇伯鲧在第一线率领军民治水,丹朱则取代伯羿巡视监察各地,司职倒也很明确。

    在伯羿给下游争取的这半年时间内,重华除了协调各部事务之外,重点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在离帝都平阳百里之外的中条山南麓建造了一座新城廓。此城被称薄城,后来经扩建又被称为蒲阪城。

    半年时间,当然来不及建成一座新城廓,但重华也不要求立刻就把整座城廓都完全建好。与少务在巴原上新建迎天城的思路一样,先暂时开辟一个大型的营地,将周边的重要物资都转移到这里,然后依托营地尽量建造更多的房屋,再向外围开垦田园。

    这座新城廓依托中条山南麓的缓坡而建,背靠其高耸入云的主峰,位置非常重要。此处南临大河,可随时监控水情;东望中原,正是中华之地的核心区域;向北还可以与太行、王屋余脉相连,方便联通洪水淹不到的大片地域。

    重华就是按照建造一座大型城廓的规划来开辟营地的,先将自己的父亲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送到这里定居,随即中原一带将被洪水淹没的很多重要部族,都将族人迁到了周边安置。城廓刚见雏形的时候,大洪水到了。

    伯羿崩开大陇山堵住洪水的时间,确切地说是五个半月。假如各地都按照帝尧以及重华的命令,先期便开始转移物资,秋收之后立刻全体迁移,时间上也完全来得及。

    可是和巴原一样,中华各部也会出现各种意外的状况,有的君首在混乱中甚至对各分支部族失去了掌控。被洪水淹没的区域中仍滞留了不少人,也有所谓的流寇和叛军,还有人的动作慢了,在迁移过程中总想观望,而且不忘在沿途搜刮他人遗留的财货。

    崇伯鲧在巴原上松开息壤神珠,下游死了万余众。而大河下游的洪水忽至,当场丧生三万多人。

    假如伯羿当初不崩开大陇山,下游差不多也就死这么多人,就算更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因为那时各部族已在两个月前就开始了迁移,后来听说还有半年时间,很多人又回去了。至于最后还没有及时迁移至安全地带者,大多是抗命或故意观望拖延的人。

    但不论怎么说,伯羿总算给下游争取了这么多时间,让天下各部来得及做更多的准备。大洪水之所以来得这么迅猛,并不是堰塞湖的水位缓缓漫过了山脉间的隘口,而是在当地突然发生了一场地震,山脉有好几段薄弱处被崩开了,大水突然涌下。

    在这种情况下,洪水当然不会走原先的河道,颇令人措手不及。欢兜大部在大陇山以东的不少村寨,又被高处涌下的山洪冲毁。就连伯羿部族也被冲毁了好几个村寨,丧生数百人。

    地震导致山崩、洪水下涌中原,对世人而言只是漫长苦难的开始。如今七年过去了,洪水仍未有消退的迹象。大河归海,如果下泄的水量超过上游的来水,水位便会渐渐下降,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可是多雨天时持续,各条河流的水量无法及时下泄,所以大洪水始终没有消退,只是随季节有所涨落,中原仍是一片泽国。

    这七年,天子帝尧一直坐镇平阳城中,而平阳城四周已被大水环绕。洪水漫到了平阳城下,夏季时恰好淹到城墙的墙根,而冬季则向后退出数里。

    帝尧留在平阳城中不走,当然有他的考虑。巴君少务坐镇巴都城,稳定了整个巴原的民心,而天子坐镇帝都,当然是要安抚天下各部之心,让大家心里有底。

    如果大水真的淹没了平阳城,帝尧乘坐云辇随时可以转移,但恰好就差了那么一点,大水只漫延到城外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帝尧为表明与各部子民共渡难关的态度,当然就不好再离开了。

    可是帝都平阳毕竟已是一座被大水围困的孤城,陆路交通断绝,对外联系不便。就算城内所有空地以及道路两旁都临时种植了粮食,也不够城中聚集的人口所需。

    很多人陆续乘坐船筏迁移到了别处,就连帝都中的粮食、布匹、日用器具等物资,后来都是重华命人以船筏从薄城那边运过来的,方能保证天子以及城中权贵的日常用度以及礼仪所需不缺。

    重华原本负责坐镇朝中,协调天下各部事务,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留在帝都极为不便,他便向天子帝尧请示,将行辕所在迁到了中条山营地中,也就是后来的薄城中。

    重华亲手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薄城,经过七年多的精心营建,一座新的城廓已经依山而起。城外是大片新开垦的农田,还分布着很多新建的村寨,依地势选址在各处缓坡上。而中条山东段主峰的峰顶也被削平了,成为重华率众观望水情之地。

    这座薄城,目前也成了天下各部的联络中心,周边聚集了数万人口,重华还命人在附近开采盐井。

    其实早在三年前,城廓刚建成之际,重华就上书帝尧,请求天子移驾薄城。如果帝尧点头,重华将为天子在薄城中建造行宫,规格等同于帝都中的皇宫。但帝尧出于种种考虑,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也使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如果帝尧真的那么做,就等于暂时迁都,在这个时候移驾迁都大造宫阙,所费甚奢,实不是一个好选择。更何况天下形势,已是渐渐民怨四起。

    如今七年过去了,民众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困顿,当初各城廓库存的粮食早已吃完,其他物资也几乎耗尽,所用所需之物几乎都是新出产的。

    崇伯鲧率领各地民众在第一线治水,因为洪水如今是季节性的涨落,所以主要是在适合开垦的地方筑堤屯田,首先要保障大家的生存。很多人死于洪水,更多的人其实是间接死于因对抗洪水所带来的伤病。

    保持干燥与温暖、拥有充足的食物和干净的饮水,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这在神农时代已成为常识。可是在治水第一线,这种条件并不具备,不断有人染病倒下。

    太久远的事情难以追述,但自从天子帝尧当政以来,天下各部的总人口一直在缓缓增长,城廓和村寨的数量、所开辟的田地规模也都在持续的增长中。可是这一场大洪水,却直接导致了一场大倒退。

    人口经过一次性损失之后,又进入了缓慢的负增长状态,更重要的是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些问题在洪水未退之前,短期内都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人们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年复一年看不到希望,生活越来越困苦,积攒下的怨念也会爆发。

    崇伯鲧这么多年从各部抽壮丁到第一线治水,筑堤屯田都是最繁重的劳作,染上伤病的死亡率也是最高的。他在中华各部往日的声望再高,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刚开始时,洪水势大,所有人尚能团结一心、暂不敢有怨言。可是等水势稳定只呈现季节性的涨落后,渐渐就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尤其是那些本没有受到水灾影响的部族,他们要划出领地安置其他受灾的部族,还要被崇伯鲧抽出壮丁去治水,当然有所怨言。

    至于那些已经受灾的部族,经受了那么多苦难,更需要情绪的发泄。面对涨落不定的洪水,在缓坡上筑堤屯田,也是异常艰苦的劳作,不能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