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师,求你闭嘴-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标注着《大洺史记·祈国篇》的文档,点开之后,果然,文档中的内容已经改变。
唐墨瀚看了这个文档一眼,就算不是第一次看见,依然觉得神奇。这两个世界的东西是怎么连接上的?就像是他们两个人一样,又是怎么来往于两个世界?真是不解。
君言看着文档中改变的文字,眉头死死的皱起。唐墨瀚见状,上前站在了君言的身后快速的浏览起来。文档新增加的文字并不多,唐墨瀚只看了一会儿就知道君言为什么皱眉。他也是一气之下一手拍在了黄花梨的椅背上。
“他们真是好大的胆子!”唐墨瀚声音低沉,其中的怒火明显的都让君言怀疑,他是不是要到文档中记载的那个贪墨的军需官家,直接抄他们的家去。
“你别着急。最晚明日,最快今天晚上八百里加急就会到陛下的手上。事情已经发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得想想办法,一次打他们个痛的,看看他们以后再敢不敢拿着边关将士的血汗钱肥自己的腰包。”君言拍拍他的手安抚。
只是这一拍不要紧,只是听得‘噼啪’一声,然后君言傻眼的看着唐墨瀚手下的黄花梨椅子四分五裂。
噼里啪啦掉落的碎块,不少都砸到了两人的脚尖。唐墨瀚及时的拉了君言一把,之后看着一地的碎屑有些尴尬。他刚刚实在是气得有些狠了,也没收敛,不自觉的手上就带了些内劲。谁曾想居然将好好的一把椅子拍碎了。
君言有些心疼了:“这可是正宗的三百年黄花梨雕刻的,还是一整块的。在这个时代都是个好物件,是我从师父那儿软磨硬泡来的,现代可是见都见不到宝贝。”就这么一掌被拍断了,感觉就像是一堆的票子祈笑撕了一样。心一抽一抽的疼啊。
他这么一说,唐墨瀚第一反应就是赔钱。不过看着君言像是被割了肉一样的表情,心头却是想笑,不自觉的说话的声音就带出来了:“是我的错。不过少月,你好歹是国师府的国师了,便是现世也是君家的小少爷,怎么说的好像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东西似的。”
君言踢了踢脚前的碎块,白他一眼:“我又不是败家子,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再说这东西贵在难得,当谁都跟你似的。”君家虽说有钱,可是君言又不是好吃等死的性子,所以就算有家里给的零花钱,也是尽量自己挣钱花。等成了国师府的人之后,生活虽然说精致,但是绝对不奢侈。不像是那个世界的唐家,底蕴深厚。也不像这个世界的唐家,家底深厚。
唐墨瀚心念一转,想起自己的库房里似乎还真没有什么东西适合雕椅子,不过他可以去找找:“好了好了,我错了。等回头给你赔把更好的。只是今天这事儿……”
君言虽说有些心疼椅子,但是更多的却是想要转移唐墨瀚的注意力。见唐墨瀚确实是镇静了下来,心中放了心,也就可以好好的讨论他们看见的那些文字或者说这个世界已经发生的、但是他们尚不知晓的‘剧情’。
“……国师少月进言,天花预治之法现世,帝甚悦。延王府危解,其法由京城向周边扩散。然初一日,西北军军需贪墨一案爆发,军需官潘庆涉案,证据确凿,暂禁于西北军中,等候朝廷旨意。”
西北军,就是唐墨瀚曾带领的大军。唐墨瀚在的时候,虽然说也有军需官趁着报备战损的时候贪墨些东西,但是绝对都是在战损的范围内的。水至清则无鱼,唐墨瀚懂这个道理,所以对于有些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他们也不敢做的太明显,更别说过分了。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这才离开西北军几个月,居然就有人将手伸得那么长。他知道新任的韩将军虽说家世不如他,可怎么说也是西北军中历练出来的将军,手下的兵士很是信服。若是那军需官潘庆手脚并不大,韩将军必然不会将事情上报。这次既然能够闹开,估计事情绝对不会小了。马上就要到秋季了,西北向来比这边冬天来得早。不知道军士们的御寒物可够?
君言知道就算唐墨瀚离开了西北军,可是那里毕竟是他一步步走来的地方,是他看着袍泽魂断的地方,是他和数不清的战士们守护的地方,那十年间他对西北的感情渐渐的加深。可是如今,只是因为唐墨瀚离开了,居然有人敢将爪子伸向了西北!不管怎样,君言可不信西北的事情是潘庆一个小小的军需官就敢做下的。
唐墨瀚自然也想到了这些,可是君言的这个文档中只会显示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情,还是三言两语概括。他们也就是比别人快一步知道很多的消息。哦,还得是大事件才行。
君言看着文档中的文字,想了想:“不用着急,这奏折我估摸着已经快要到今上的手中了。这里有记载,初一日军需案爆发。既然文档记载了,那么那边的事儿已经爆了出来,只是京城暂时没有接到消息罢了。今儿是三十,明儿就是初一。这件事送奏折的不可能拖到一个月之后。所以我说必然是明天,说不得此时折子已经在陛下手中了。”
大洺的上朝制度,是逢十大朝会,京中五品及以上官员上朝。三五七九小朝会,三品以上官员列位。紧急公务则会临时加开内廷会,皇上会召集相关人员商议,次日加开小朝会。到时候会有内侍上门通知。
看来这事儿说不得就会明天召开内廷会了。
唐墨瀚也知道这事儿急不得。毕竟皇上还没收到消息呢,若是他贸贸然行事,必然后患无穷。再说他现在身在国师府中,若是被人查到,定会知道国师的消息比皇帝更加的迅捷,估计会引发不少不良后果。
深吸了口气,唐墨瀚知道自己只是关心则乱。毕竟那西北的众将士大多是与他一起抵御外敌、征战沙场的同泽。可是他已经不是西北军的将军了。但是他在京城,定是会尽量的揪出这幕后的人。而且要像君言说的,不仅要揪出这人,还要一次将他打痛了、怕了,下次再伸爪子也得考量考量是不是能够承受的住后果的。
两人商量着若是康平帝召开内廷会,到时候如何应对。可不想康平帝此时已经知道了西北军需一案的始末。康平帝手中的奏折直接就被他摔在了桌子上:“真是好大的胆子!潘庆,好一个潘庆,真是向天借了胆子!安平,立刻传内阁大臣和左右相、兵部户部刑部吏部尚书进宫,还有唐将军、少月一并请来。明日召开小朝会,吩咐人传下去!”
安平虽说在皇上身边呆了很久,可是像这样生气的康平帝他可是所见不多。上次还是在先皇后去世的时候。唯唯的称了是,安平静悄悄的出去,吩咐门外的小侍快些给各位大人传旨,让他们尽快赶来。看着领命的小侍快速的离开,又吩咐了另一个小侍去司礼监吩咐下去,通知各位大人明天召开小朝会。小侍看着安总管严肃的表情,飞快的点头下去传令了。
交代好了,安平又轻手轻脚的回了宣政殿。康平帝坐在御案后,虽说表情平静了下来,可是伺候了他二十多年的安平知道,陛下这下子是气得狠了。这个时候越平静,之后的暴风雨就越会强烈。
他能够预见得到,前朝怕是又将一片血雨腥风了。
作者有话要说:
皇上(摔奏折):就给朕看这个?
安总管:奴才惶恐!
皇上:你是得惶恐!
安总管:陛下恕罪!奴才……奴才愚钝……
皇上(大怒):人家回去吃馄饨,朕就看这个?能吃么?能吃么!
安总管(恍然大悟):奴才这就吩咐御膳房,皇上您吃什么馅儿的?
皇上(思考,大手一挥):怎么也得更好的,来份三鲜馅的饺子!
第36章 大人请小心!(三)
康平帝坐在御案后,脸上的表情很平静。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帝王没事儿是不会加开内廷会的。既然加开了,必然是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儿。这时候陛下的表情越平静,接下来的狂风暴雨将会越猛烈。
特别是去宣口谕的小内侍们一个劲儿的劝着他们快些,这些人精便知道事情紧急。可是来了之后陛下也不说话,于是下面请过安被叫起的人就静静地立在一边。
君言和唐墨瀚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幅场景。今上坐在御案后不动如山,大臣们站在两旁安静如鸡。若不是知道场合不对,君言绝对会大笑出声。这现场,真的是太有电视剧体验感了!
然而就算是今上很疼宠他,这要是笑出来,绝对是个大事件!皇帝正在酝酿怒火的时候你笑出来,这是要搞事儿呢还是要搞事儿?所以识时务的君言虽然不至于安静如鸡,但是绝对保持了高冷的人设。和唐墨瀚一样给皇上行了礼,也就安静的等着康平帝开口。君言心中暗自猜测,应该是军需案的奏折到了京城了。不然哪来的这么多巧合?
果不其然,皇上开口,直接将手中的折子摔在了御案上:“都看看!真是我大洺的好官员!西北军二十万驻军,是为我大洺抛家舍业固守边疆的好男儿!这西北的疆域守到现在,摞了我大洺多少男儿的骨血!真没想到,居然有人胆子大到敢截留军需、以次充好的!这是嫌生活的太安逸了?!”
上首的康平帝摔了奏折,下边的几位官员直接跪地:“皇上息怒!”
君言虽说不用行此大礼,然而亦是不得不拱手安抚。偷眼瞄到旁边跪地的唐墨瀚,君言心中同情。实在是现代人的思想深入骨髓,只跪天地父母。可是按照这个时代的思想,却是天地君亲师。算了,心里同情下得了。
康平帝示意安总管,将折子递给了唯一站着的君言:“少月,你们都看看,这叫什么?国之禄蠹!”说着,康平帝直接拍了桌子。
尽管心中已经有了底,但是看着手中的这份折子,君言面上依旧一片惊讶。现在已经立秋,京城都能够感觉到天气逐渐变凉,更何况是昼夜温差极大地西北?按照惯例,这时候已经开始运送冬衣及兵士的饷银了。毕竟年前就算有积压的欠银也该补发了。这都是唐家在西北这么多年的惯例。西北军中虽然有欺压的行为存在,但是只是一少部分,被发现了之后处罚极大。但是军饷克扣,却是从没有过的。
毕竟镇国公唐家乃是功勋起家,自然知道军士才是根本。而上边的人护着,下边又没人敢动唐家。所以这么多年,在唐家几位将军手下打仗的时候,上场冲锋杀敌的靠着军功发家的不少,而管军需的也就趁着战损捞些东西,并不敢太动手。
只是几个月前,唐墨瀚彻底吞灭了吐火罗,西突厥也被打的一蹶不振,估么着五七八年的恢复不了元气。所以皇上体恤,唐墨瀚也识趣,就凯旋回京。虽说他是镇国公府的世子,可是皇上还封了他个镇军大将军,领京郊大营,常驻京城。
人都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呸呸呸,错了。是一旦悬在头上的利剑不在了,便攫欲不见人。谁曾想这帮子人居然敢将西北的粮草、御寒衣物和饷银等,能以次充好的以次充好,能克扣的克扣。还是韩将军长了个心眼,见这次送军需的军需官居然以金钱、权势贿赂,妄图让他同流合污,心里存了猜测,便留心察看别的物资。
这一查不要紧,没把唐将军气了个倒仰。无他,物资能够有正常的五成都已经算是多的了!二十万大军半年军需的五成,那是个什么概念?那至少也是二百万两的白银啊!这还了得?唐将军一走他们就来这手。要是这次就这么纵容了过去,那么将来只会更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查!必须得查!
这一查,就查到了西北军的总供需官潘庆的身上。
潘庆这人,其实就是个户部官职并不高的给事中,官居正五品。然而那句话,县官不如现管。韩将军虽说官居二品,按说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他并不用放在眼里。但是谁叫人家是户部的?投鼠忌器,这道理韩将军还是懂得的。
线索到潘庆这儿韩将军就收了手。韩将军又不是个傻的,再往上就不是他一个驻边的将军该过问的。想起唐将军走的时候的交代,韩将军直接拍板。这事儿不找皇上诉苦怎么行?立马写信,八百里加急送进京。
于是,便有了今天下午的这一出。当然,君言之所以知道的这么清楚,并不只是凭借他电脑里的文档和皇上接到的这封奏折,最重要的是韩将军透过他自己的路子,送给唐墨瀚的一封加急信。当然,这信也就只有唐墨瀚会收到,只有他看得懂。
好巧不巧,进宫前这封信已经到了唐墨瀚的手中,所以两人比在场的所有人知道的都多得多。
即便如此,君言依旧在看了这封折子之后一脸的惊讶。笑话!不惊讶那不是说明自己早就知道了么?就算是国师,依旧是臣子。为臣之道他还是懂点儿的。当然,在众人看来,国师脸上的惊讶并不明显。可是这也够他们心中忐忑的了。不管是皇上的话里意思,还是国师微变得表情,再再说明了今天这事儿都是事关西北军需贪墨的,并且涉案金额不小。
君言看完,将手中的折子递给了旁边的唐墨瀚。唐墨瀚看完之后情绪相对于君言来说就不只是惊讶,更加是怒火冲天了。旁边的吏部大人林景有些胆颤的从唐墨瀚手中接过了他看完的折子,吓得差点儿将手中的折子扔到了地上。他旁边的兵部尚书严桐见状,等他看完直接将折子抽了出去。等看完之后心中又惊又怒的将折子传了下去。一圈下来,折子最后是在最右边的左丞相手中。
左丞相于秉礼看见了众人的反应,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他接过折子,等看见军需涉案的具体数字时,面上不变,心中‘咯噔’一声,知道事情坏了。
涉案银饷、军需大约二百万两。这是什么概念?整个西北军半年的供奉的一半。往深远了想,依着这么克扣下去,一年之后这些银饷足够养活十万大军整整一年!整个京城的四座京郊大营,仅仅只有十万人马,再加上十六卫,左右也才二十万人。而这些被贪墨的东西,下落不明。若是真的被用于养军,便是一个大患。
看完奏折,交还给了安总管。安总管将折子放在了皇上的手边。康平帝已经平静的多了。
“众位爱卿都看完了,说说有什么想法?”康平帝语气平和,但是任谁都听得出来背后的风雨欲来。左丞相内心暗暗叫苦。说说这都是什么事儿?他明明记得,下边说今年西北军有利可图,准备动一动的时候,明明说的是只动十之一二。谁曾想这帮子利欲熏心的,居然敢捅了这么大个篓子!
听见皇上的话,一时间众人并没有反应。康平帝冷笑:“怎么,都哑巴了不成?”
唐墨瀚听见此话,双手使劲握了下拳,向右一步出列:“陛下,末将有话禀。”
看见出声的是唐墨瀚,康平帝心内有些复杂。唐家驻守的时候没人敢动,因为有他护着。可是这才几天就成这样了:“唐将军,但说无妨。”
唐墨瀚拱手:“谢陛下。陛下,末将原奉命驻守西北,最是知道西北的情况。自古以来西北苦寒,将士们全靠着朝廷的供奉,还有开采的军田过活。按说朝廷供奉不少,众将士亦是奋勇杀敌,方保西北安平。这些供奉也是他们应得的。马上就要由秋入冬,西北昼夜温差极大。这次的军需案,明显是有人朝着军士活命的东西下手。末将不才,肯请皇上彻查此案,为西北的众将士讨个公道!”
说着,唐墨瀚双膝跪地,深深俯下身去。
康平帝深吸一口气,神色却是和缓了许多:“子墨的心情朕明白。朕必不会辜负子墨,不会辜负我西北的众将士,更不会辜负我大洺的众将士!这次的事儿,朕定会查个水落石出!敢伸手的,定然严惩不贷!起来吧。”
“谢陛下。”唐墨瀚起身。他对于康平帝这声谢是真心实意的。生活在这个这个时代这么多年,对于唐家也好、西北也好,整个大洺也好,他是真心实意的当做自己的另一个人生。特别是一起生活了多年的西北将士们,更是他的同泽。看着他们受欺负,他心中有怒,可也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陛下去彻查。
幸好,他生活在一个明君的时代。
唐墨瀚起身回了官列的原位。右丞相齐正便出了列:“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不仅仅是追查赃银的下落,还得加紧时间筹集物资,务必要在冬天来临之前送到西北。否则臣担心西北的将士受不住。”
“臣附议。”次辅李明宣上前一步。
“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右相的话一出,附议声一片。只有户部尚书田忠诚有些为难的皱眉。他的为难康平帝看的一清二楚。虽然说国库里有钱,但是不管是即将到来的太后千秋、各驻军拨款、工部的修渠预算等等等等,哪哪儿都要钱。康平帝想起当年父皇说起来的皇爷爷的时候,国库有多么艰难,不禁有些心有戚戚然。
可不是。看着当皇帝权利至高无上,可是事实上权力越大,操心的事儿越多。除非是准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