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世界轮回者-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乱世来临,人命如草芥。
  依靠官府救济?那是不要想,因为县令忙着搜刮财富,好送到洛阳去向“十常侍”买官呢。
  中年人间道路边躺在一个衣衫褴褛的孩童。
  孩童七八岁的样子,腹部随着呼吸,轻微地起伏。
  中年人连忙走过去,给孩童把脉,随后庆幸道:“你这孩子,能遇到我华佗,说明命不该绝。”
  华佗用拿出银针给孩童施了针灸,又给孩童喂了一点水。
  普通的清水,对于生命垂危的陈彦至来说,就像是救命的灵泉。
  不错。华佗救下的孩童,正是陈彦至。
  陈彦至的身体被神王的神力光柱击溃,就连精神都受到了损伤。不过好在记忆完全保留了下来,心灵修为没有退转,依旧是“断”之境界。
  本来,这孩童刚去世,被陈彦至的意识给“借尸还魂”了。
  孩童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父母已经去世,他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在东汉末年,实在是普遍。
  孩童的身体,看似只有七八岁,其实已经是十一岁,只是吃不饱,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造成营养不良。才导致样子比真实年纪小了好几岁。
  喝下了清水,陈彦至缓缓睁开眼睛,看着华佗,感激道:“多谢救命之恩,陈彦至感激不尽。”
  陈彦至的身体虚弱,可眼睛非常明亮,充满了灵性和智慧。华佗一下就知道自己救下的这个孩童,不一般。
  陈彦至道谢的话,可不像是一个普通七八岁孩童能说出来的。
  华佗惊讶道:“孩子,你谈吐不凡,想来是出于大家族吧。”
  普通百姓,是不可能有读书的机会。
  能读书的孩子,绝对是出于大士族。
  陈彦至摇头,平静地说道:“我不是出自大家族,只是读过点书。”
  陈彦至读的书,那可不是一点,而是海量的。他这样说,是谦虚。
  华佗给了陈彦至一点食物,说道:“你先吃点东西。你身体虚,需要食物。我再去村里其他地方走走,看还有没有活着的人。”
  陈彦至接过食物,说道:“谢谢。”
  ……
  陈彦至看着华佗离开的背影,小口地吃着食物。说实话,这食物真的非常难吃,可对于现在的陈彦至来说,这点食物,是救命的东西。
  更何况,东汉末年,可是物资匮乏的年代,怎可挑食?
  陈彦至慢嚼细咽,吃得很慢,心中暗道:“没想到,自己来到了东汉末年,还遇见了华佗。神王的那一击,真的够狠,自己差一点就死了。不过,活下来就好。”
  身体被摧毁,飞剑遗失,几个储物袋都遗留在了大夏世界。那些都是身外之物,陈彦至一点都不觉得可惜。只要自己的记忆还在,心灵境界没有退转,其他的一切,都是旁枝末节。
  陈彦至主修的是心灵境界。
  他最想要获得是无上的智慧,走的不是以力证道的路子。力量强大,心灵不够,没有智慧,就算飞出地球,走出了银河系,又有什么意义?
  因此陈彦至现在看似很惨,其实并非如此,舍弃了一切身外之物,说不定还有利于心灵修行。
  毕竟,机缘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吃完了食物,陈彦至终于恢复了一些体力,至少起身走动没有问题。这身体,没有病,只是太饿,是被饿死的。有了食物,当然就能活命。
  陈彦至站起身来,轻柔地拉伸了几下筋骨,吐出胸腹中的浊气,顿时觉得精神一振。思维清晰了很多。
  华佗回来。
  整个村庄里,除了陈彦至一个活着的人,再没有第二个。
  华佗看着陈彦至那矮小瘦弱的身躯,在原地站得笔直,心中不由感叹:这个孩子,真是奇特。
  陈彦至那清澈明亮的眼睛,充满了灵性,让华佗心中一下子便起了收徒的心思。
  “孩子,你可愿意拜老夫为师?”华佗看着陈彦至,轻声问道。
  陈彦至闻言,跪下磕头,道:“我愿意。弟子陈彦至,拜见恩师。”
  华佗是一位伟大的医者,在华夏文明当中,都是赫赫有名。陈彦至的医术通玄,可谓是达到了超凡的境界,比起华佗还要高明。可是,华佗是陈彦至的救命恩人,他的身上,未必就没有陈彦至可学的东西。
  救命之恩大于天。
  拜华佗为师,不丢人。什么强者的尊严,跪不下去,对于陈彦至来说,根本就没有那么一回事。
  陈彦至决定,要是心境不能达到“断因果”的层次,自己绝不离开此方世界。
  华佗高兴地将陈彦至扶起来,说道:“乖徒儿,快快请起。”他在陈彦至的身上,见到了仁慈和灵性,相信自己这一身医术,定会被陈彦至继承和发扬出去。
  ……
  华佗将陈彦至带回了自己暂时的住所。
  他发现,自己这个弟子,真的非常神奇,动作神态端庄,浑身好像无比协调。可是性子太静,眼神平静得没一点情绪波动。
  “至人居若死,动若械。”华佗脱口而出。
  这句话,出自《列子·力命》。
  说的就是身心修行到了极致,做到“居若死,动若械。”便是至人。
  华佗醉心医术和养生,创出了五禽戏。可就算如此,他也是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达到“至人”的境界。
  整个大汉,达到“至人”境界的,华佗知道的只有自己,剑圣王越,枪神童渊,医圣张仲景,乌角先生左慈,华南老仙和于吉道人。
  “至人”的心境,并不一定是让人武艺高强。就像是华佗和张仲景,他们两个就是研习医术和养生。
  达到了至人境界,会智慧大增,无论是学文习武,还是研究其他的技艺,都会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获得大成就。
  王越练剑,童渊练枪,他们两个都是练武的,战斗力非常强悍。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也有可能。
  华南老仙,乌角先生左慈,于吉道人,都是修道真人,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神秘得很。
  民间称之他们为“三仙”。
  陈彦至笑着说道:“师父,我称‘至人’的状态,为活死人。”
  调理现在的身体,不需要太高的心境,用“活死人”的心态,已经足够。
  等过几年,陈彦至的身体长开,就会逐渐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
  陈彦至不会刻意修炼身体,可即便如此,以陈彦至的心境修为,也会逐渐改变内分泌,让身体变得健壮,等到他身体成年的时候,就能有用强悍的力量。
  这就是心灵境界高深的好处。
  心灵之力温养身体,比吃任何补药都要强百倍,还没有丝毫副作用。
  华佗若有所思,说道:“活死人?心死神活。这么形容,倒是非常形象。徒儿,你到底是什么人?你才七八岁,居然就到了‘至人’的境界,你将来的成就,将会达到什么样的层次?为师真的很期待。”
  华佗甚至怀疑,自己徒儿的身体藏着一个“老怪物”灵魂。不然,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怎么可能达到“至人”的心境?
  其实,华佗还真才对了。陈彦至的灵魂对于普通人来说,的确可以算得上是“老怪物”,毕竟他的意识已经两百多岁了。
  陈彦至笑着说道:“师父以后一定可以见到弟子的成就。”
  ……
  不知不觉,五年的时间过去。
  陈彦至由一个孩童,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有了充足的食物和均衡营养,再加上陈彦至的心灵修为够高,他的身高达到了一米八,身材非常完美,完全是黄金比例。
  小院里。
  陈彦至采药回来,正在用剪刀剪药材。
  五年来,陈彦至除了表现出医道上“天赋”,他没有显露过任何武功。因为没有必要显摆能力。
  现在,陈彦至已经是经常和师父华佗相互探讨中医学。
  五年来,华佗带着陈彦至几乎走遍了整个青州,救活百姓无数。
  去年开始,华佗就开始编著《青囊经》。
  想要写一本传世之书,可不是那么容易,那是需要消耗许多的心血。
  陈彦至刚将药材整理完,华佗就从书房出来。
  陈彦至笑着说道:“师父,我这就做午饭。”
  华佗面带点头:“嗯。多做两个菜。再备一些干粮。明天我们离开青州。”
  陈彦至问道:“师父,我们又要到哪里去救人?幽州,益州,徐州,还是扬州?”
  华佗摇头道:“都不是。我们去洛阳。十年前,老夫和张机(张仲景)约定,今年要到洛阳相会,再次探讨医术。徒儿你的年纪也不小了,为师打算让你拜入大儒蔡邕的门下。医者,可救人,可养活自己,但地位太低。想要成为有名望的人,受人尊敬,还是要读书才行。”
  陈彦至一愣,跟随大儒蔡邕读书?儒家的四书五经,自己都已经精通了啊。
  陈彦至说道:“师父,现在可是少帝刘辩做皇帝,董卓把持朝政。据说咱们这位董丞相是武将出身,生性残暴,杀人如麻,没有一点远见卓识,更别什么谈治国之道。我们去洛阳,会不会有危险?”
  华佗看了陈彦至一眼,问道:“怎么,你怕了?”
  陈彦至笑着说道:“我怕什么?就算是刀山火海,弟子也不会怕。那么,弟子就陪师父走一趟洛阳。”
  陈彦至放下手中的剪刀,站起身来,向厨房走去。他要先做午饭,再准备足够的干粮。


第558章 未来洛神太美丽
  陈彦至做事,还是一如既往的慢,但是他的动作犹如行云流水,效率却极高。
  做午饭,蒸煮干粮,不到半个时辰就完成。
  华佗看着在厨房里忙活的陈彦至,心中感慨,不到五年的时间,自己的这个弟子,就将自己一身医术学干净了,并且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特别是对于外科手术,陈彦至还提出了不少“匪夷所思”的观点,让华佗受益匪浅,导致医术大进。
  陈彦至一旦进入了做事的状态,就是一心不乱,将事情做到极致,尽善尽美。他现在心神入定的层次,很多神仙菩萨都达不到。
  舍弃了身体“投胎转世”到东汉末年,经过五年的调理心灵,陈彦至的心境提升了不少。甚至已经摸到了“因果”的门槛。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生死轮回,不正是印证了“因果”之道吗?
  所以说,大道在人间,不在深山里。陈彦至修的圣贤之道,更是如此。
  此次去洛阳,见识一下大汉王朝的帝都是何等风采,也不错。
  “师父,吃饭了。”陈彦至将饭菜端上桌。
  华佗看着精致而朴素的饭菜,点头道:“你的厨艺,已经入道了。”
  陈彦至谦虚道:“师父过奖。弟子不过随便做一做罢了。”
  华佗说道:“老夫的话,可不是恭维。有时候,为师真怀疑你是古之圣贤转世。你身上的德行,身心状态,或许只有上古时期的那些大贤才具备。能收下你作为弟子,是我华佗这辈子最荣幸的事情。好了,不说了,先吃饭。”
  夜晚。
  陈彦至躺在床上,意识沉寂下去,身体好像和意识分开,体内的各项机能快速恢复到绝对的平衡,浑身的生机和精力好像都要溢出来。
  想无所想,陈彦至的思维陷入了绝对的静止。
  周围的磁场就像是母胎一样温养他的心灵和身体。什么是先天功?陈彦至现在的状态,意识返回先天,才是真正在练“先天功”。
  公鸡打鸣。
  陈彦至和华佗几乎是同时起床。
  闻鸡起舞,符合天道。
  二人在院子里打五禽戏。两人的动作,都很慢,可他们的动作和意境,还是有差别。
  陈彦至的五禽戏,动作更轻柔,他的身体好像要化成清水。很显然,他的心境比华佗要高,对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有了更深的理解。
  华佗的五禽戏,则是模拟五种动物的神态和动作,可壮大精神,可强健体魄。若是不出意外,以华佗现在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活到一百三十岁,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太阳刚冒出头。
  陈彦至打好包裹,背在身上,说道:“师父,药材和干粮都准备好。可以出发啦。”
  华佗看着陈彦至手中拿着一柄木剑,问道:“彦至,你带一把木剑干什么?”
  木剑,是陈彦至昨天晚上雕出来的,很古朴,剑身上还雕刻着铭文。
  木剑往腰间一挂,倒是像是个带着佩剑在外游历的读书人。
  陈彦至说道:“师父,佩剑可以显示我读书人的身份。此去洛阳,路途遥远,难免会遇到强盗土匪劫道,若是我有了读书人的这个‘身份’,或许那些强盗土匪就不会找我们的麻烦。”
  读书人的地位,是非常高。
  就算土匪,一般都不会打劫读书人。这是对读书人的尊敬。
  华佗摇头,自己这个弟子,只是学了医术,不会武艺。现在居然想要装作读书人。看来自己打算让他拜入蔡邕门下,是正确的。
  华佗将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放到了医术和养生上,他对于武功剑术,是一点都不懂。不知道木剑除了可以彰显身份,同样可以防身,可以杀敌。
  剑术境界之中,就有“草木皆可为剑”的描述。
  不过,陈彦至腰间带着木剑,一身正气的样子,比起那些真正的读书人,还要像读书人。
  华佗并不知道,陈彦至的学问,比起那些所谓的大儒,一点不差,甚至更加精深和渊博。他带着木剑,只是为了显露自己是读书人的身份,好方便行事,并不是伪装。
  因为他本就是真正的读书人,根本就不需要伪装。
  华佗道:“那我们就走吧。我们去了洛阳,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回来。这小院,怕是要荒废了。”
  陈彦至说道:“随缘吧。只要心安,哪里都是家乡。以后,我们未必不会回来。”
  华佗点头道:“言之有理。”
  ……
  陈彦至和华佗赶路,是徒步行走。
  想要骑马,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战马,可是战略物资,想要获得一匹战马,非常不容易。
  华佗走路的姿势,犹如仙鹤在陆地上起舞,不急不缓,姿态优美。他施展的正是五禽戏中的鸟戏,仙鹤的神韵被他显露得淋漓尽致。
  五禽戏可以说是内家拳的鼻祖,只是缺少了攻击手段,更多的是养生之法。
  华佗将五禽戏融入到了生活当中,在修行养生上,便能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可谓是每天都在进步。
  华佗没有听说过“知行合一”的观点,但是他已经不知不觉地做到了这一点。天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陈彦至没有显露过武功,也没有打算让华佗修炼武功。人一辈子只能专注一件事情,否则,心念就太杂,是不会有大成就的。
  其实,就算陈彦至将一本绝世仙术放在华佗的跟前,华佗也未必会修炼。因为练武不是华佗的“道”。
  华佗的道是医术。
  陈彦至走路的风格,就和华佗不一样。他每一步走得极稳,身体的中心线和重心,一直保持垂直,不偏不倚。他每走一步,都是那么正。
  身正,眼正,心正,步法正,念头更正。
  像华佗和陈彦至这样赶路,不急不缓,稳步前进,不但不会觉得累,反而会越走越精神。
  华佗是居若死动若械的“至人”境界,陈彦至的心境更是高出了“至人”好几个层次,已经到了“断”的境界。他们的心态,都是非常超然存在。
  第三天上午。
  陈彦至和华佗走在官道上,以他们的速度,再过一天,就可以出青州。
  “嗯?”
  华佗突然停下了脚步,眉头一皱。
  前方,有土匪。
  陈彦至平静地说道:“师父,他们人数不少呢。起码有数百人。”
  准确地说,是五百七十二人。
  陈彦至的心中很清楚,但没有说出具体数字。前方隐藏在树林中的人,他们的气息都映照了陈彦至的心中。
  华佗点了点头。
  陈彦至问道:“师父,我们是绕路,还是直接过去?”
  绕路,那会多走几十里路。
  华佗犹豫了一下,说道:“不绕路。我们直接过去。那些强盗土匪,无非是劫财,你我二人是医者,不是财主,身无分文。老夫不相信,他们会杀了我们。”
  陈彦至说道:“好。”
  做出了决定,华佗和陈彦至继续赶路。
  ……
  “呜呼呼!”
  一声呼啸传来。
  五百多人冲出了树林,将陈彦至和华佗围在了中间。他们都是黄巾军,被官军击溃以后,到了山上落草为寇。
  陈彦至现在的战力,还没有恢复到巅峰,更不是神仙之体。可即便如此,以他的心境和战斗技巧,就算是五百个大宗师围攻,他也能将对方杀个干净。
  五六百个黄巾军,真的不够陈彦至打。
  可是,陈彦至下不去手。
  说他们是军队,那是抬举了他们,他们其实只是失去了生存希望的百姓。他们每个人都是面黄肌瘦,皮包骨头。特别是人群中的二十多个孩子,他们因为太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