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恪守仙归-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飞舟之上有不少弟子便是封城人,他们死死的望着封城。咬着牙,红着眼,恨不能扑下飞舟将封城的那些太行弟子杀个干净。嘴里还狠狠的念叨着江沉舟的名字。
    就在朱式宇出神之时,一人推门而入。他朝着朱式宇微微颔首,眼带笑意。朱式宇眉梢微微一挑,站在朱式宇身后的余崇礼却是面色不改。
    “毕师兄。”朱式宇唤道。
    “封城的男子将近一半被押至太安城挖掘灵矿,剩余的人过的日子还不如一只灵兽。太行人要把这座城池压榨干净。……而这座城池几乎所有人家都有孩子被太行掠夺走……”毕十四平淡的叙述着这座城池的不幸,眼底似有悲悯又仿佛带着怒火。
    最后他抬头看向朱式宇道:“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久了门派依旧没有作为。你被太行俘虏几年。竟然要到今日才被救出。对于封城和那些孩子,我也不见门派有拿出任何章程。有些令人……心寒。”
    朱式宇听完面上却没有出现毕十四预想的表情,他道:“若是门派几年前便派人营救,至多只能救出我一人。如果是这样,我定也不愿回派。”
    说完这句话,朱式宇看向毕十四道:“令师兄心寒的只怕不是门派,而是方恪。”他竟然直接不留丝毫情面的点出了毕十四的私心。
    此话一出,余崇礼和毕十四的面色都有些变化。只是毕十四顷刻之间便笑了起来,一双桃花眼熠熠生辉。
    他轻笑几声后道:“不瞒朱师弟,我确有私心。但我所言也非虚。不过是因为一点私人恩怨,方恪便不依不饶至此。我为门派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无立锥之地。谢老等人为门派奉献了大半辈子,维法堂却是轻而易举的易主。”
    “我不服。”毕十四面上笑容依旧,却是一字一顿的道。
    “你的不服,与我无关。”朱式宇道。
    ……
    毕十四走后,余崇礼十分疑惑的问道:“朱师叔,您为何……”
    朱式宇平静的推动轮椅,给自己倒了杯灵茶之后才缓缓道:“不要为了反对而去反对。而且,你认为门派对于封城真的没有作为?那么方恪为何会留在封城?”
    余崇礼一怔,但面上还是有些困惑。
    朱式宇抿了一口茶,看向窗外思绪却已经飞往昆仑。回到了几年前他和智霄相对而坐的那个夜晚。
    智霄的用意他似乎猜到了一点,或许谢老早已知晓。是以才会重新出山,而余崇礼他们却还不懂。
    维法堂的权柄和掌门之位,二者不可共存。
    只是…希望方恪能够想明白。朱式宇如此想到。
    ……
    毕十四走时,面色并不好。他那双桃花眼中布满阴霾,他本以为这位朱师弟应当是和他站在同一阵营,谁知竟然会是这般的油盐不进。若只是说动上官平淑那根本就没有什么用。
    方恪在门派之中的人心无人可动摇,唯独那些从地牢之中救出的弟子个个都是朱式宇的死忠。
    他本想若是能够从中运作一二,挑起他们直接的不和是很容易的事。谁知朱式宇竟然如此……想到连日在门派之中碰壁,毕十四面色难看起来。他袖袍之中的手攥紧毕十四疾步而行,引得门中弟子看了过来。但这些视线,让毕十四愈发的不快。他在门中,如今就好比是一个笑话。昔日如何风光,如今就如何落魄。
    就在毕十四拐过一道弯时,回廊上一名普普通通的弟子步伐微微一挪挡在了路中央。此人相貌实在是稀松平常,令人有些见之便忘之感。而身上的衣着也可以看出,此人不过是一位无名小卒而已。
    只是他看向毕十四,第一句话便是:“如今方恪执掌昆仑,你服气吗?”
    毕十四眯起了眼睛,问道:“你是何人?”
    ……
    事实上,毕十四等人都只是看到了封城表面的状况而已。而封城真正的情形,门派内只有极少部分人清楚。封城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般死气沉沉。
    而毕十四若是晚几日找上朱式宇,恐怕他今日的话就得变一变了。可惜,注定在几日后他想起自己今日说的门派不作为会感到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
    ……………几日后…………
    黑夜中的封城一片寂静,只有打更声和巡逻的太行修士的脚步声。只是在一条条窄巷深处,有许多白日已经疲倦不堪的人们从被窝里爬起来。
    一名白日只会垂泪洗衣的妇人,她在腰间别了一把镰刀。悄悄的从后院的狗洞里钻到了巡逻人们看不到的死角,然后推门进了另外一间小院。
    院子里竟然聚集了不少人。他们互相沉默的向对方比划了几个手势,就仿佛哑巴一般交流了起来。他们交流的动作比往常更大一些,显得有些兴奋。他们面上的表情不再是麻木不仁,而是勉力克制的喜悦。
    就在此时,领头的人伸手猛地做了一个注意的手势。然后请出了他身后的三人。这时候,院子里面的人才发觉原来领头身后还有三个人!
    这三人都披着黑色的大斗篷,黑乎乎的夜晚,根本看不清他们掩盖在帽下的脸。人们有一瞬间的慌乱。
    而这时,领头的人又比了几个手势。
    人们猛地互相对视,然后看向那三人。
    为首的那位,伸手将斗篷上的帽子拉下了。露出一张清俊的面庞,他朝着众人微微一笑,然后用他那刚刚学了几天的手语比出了一段话。
    人们的呼吸声都压到了最低,但他们的手指在颤抖。有的人眼中还出现了泪花,他飞快的打量一个手势问道【这是真的吗?】方恪还有些生涩的手语比划了出来【是的,这是真的。今晚攻城,请大家一切按照计划行事。】人们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死死的咬着自己的牙齿。不敢泄露一丝声响引来巡逻的人。自从有人聚集了几个人结成团,袭击了太行修士一队夜巡的修士之后。夜晚私语者都会被太行修士抓走鞭挞示众。而城中稍微有些名气的人都被抓去挖灵矿了,留下来的人中大多不识字。是以他们为了不被太行巡逻的修士察觉,结合昆仑战场上的旗语创造了现在的手语。或者是在地上作画来沟通。
    方恪掏出一张张符箓,简单的演示了该如何用。然后便和孔渝青一起分发了下去。
    人们飞快的比划了一阵,然后便一个个离开了。那位腰间别着镰刀的妇人,又从狗洞钻了出去,她飞快的跑到另外一条小巷。令人惊奇的是她明明修为低下,但脚底却没有发出丝毫的声响。
    而这间院落中所有人似乎都有这种本事。他们散开之中,将消息传遍了整个黑暗的封城。
    孔渝青笨拙的对着这个院落领头人比划了一阵。
    【他们比一般的暗桩还要厉害。】
    那领头人也比划了一下。【不厉害的已经死了。】……
    而在封城外不远处,萧昌秋站在一只青鹤之上看着封城。她的身后是密密麻麻的军队。整支军队悄然而立,竟然没有丝毫声响。他们俯瞰着封城,而封城一无所知。
    封城有些地方黑漆漆一片半点火光都无,但有些地方又灯火通明。
    太行修士的布兵就这般简单的暴露在了她的面前。
    她看着城池的几道城门,还记得小时候家主曾领着她上了城门道封城的城门就是封城的屏障,只有从外攻破的没有从内打开的。而谁能想到,这城门几千年来竟然真的有一日会被人从内打开?
    打开城门的萧昌民被江沉舟杀死了,协助他开城门的人还活着。
    萧昌秋目光沉沉,手指轻轻的摸上剑锋。夺回封城,雪峰山……直取太安城。
    突然一片漆黑的封城内燃起了火光。
    萧昌秋手一挥,军队瞬间分为几队朝封城南北两道城门而去。
    在军队到达时,封城的城门已然敞开着。孔渝青站在城门旁,向罗统领颔首示意。而城中依旧静悄悄的,直到一声惨叫响起。
    ……
    方恪提着剑,衣裳上的血迹已然近黑。他已经站在原本萧家的大门口,却没有再往前一步。而是等着萧昌秋来。
    不过几息之间,萧昌秋便到了。她一剑劈开萧家大门,直接杀了进去。
    随着几声戛然而止的求饶声。封城内响起了清理战场的号角声。
    然后便又是沉默,寂静。
    之前那位妇人,愣愣的将镰刀从已经被她胡乱弄死的修士身上拔出了。她的嗓子干哑着,几乎说不出话来。她对着同伴比划了好一阵,才突然想起,她如今可以说话了!
    “我们赢了!”
    仿佛泄愤,但是充满着喜悦的声音在封城响起。
    “我们赢了!”
    “赢了!”
    一时间欢腾充斥着这座城,一瞬间这座死寂的城池活了过来。而那些已经熄灭的灯火,终于又一次亮了起来。整座城都亮了。
    欢闹了一会儿之后,人们笑着笑着又开始崩溃一般的哭泣。是喜极而泣,是劫后余生但又是为逝去的亲人,朋友,爱侣而哭泣。
    萧昌秋大步从府中走出,她道:“封城交给你了。”
    然后踏上青鹤,大部队迅速集结。留下了几小队人马之后便朝太安城的方向而去。
    她要一鼓作气,打太行派一个措手不及。
    
    第233章 封城【二】
    
    直到日上三竿,城内才恢复基本的秩序。不过街面仍旧有人在搬运尸体,清扫血迹。从破城到现在不过只是半日而已,这场战役结束的实在太快。太行修士还未组织起有效反击就被击溃了。
    城内开始响起敲敲打打的声音,炊烟从烟筒烟囱内缓缓升起,街巷内传出饭香。日子总是要过的,只是下着厨的妇人们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又开始垂泪。
    萧府内。
    “大人,这些俘虏该如何处置。”孔渝青请示道,他指了指被捆在一旁的几位太行首领。
    他此言一出,在场的封城修士齐齐看向方恪。被抓获的俘虏至少有万余人。并不好安置。而昆仑史上……从未有过杀俘的前例。并且,昆仑和太行的战争还在持续,要处理俘虏的日子不会少。
    那么今日如何处理俘虏,势必会成为先例。成为之后如何处置俘虏所要遵循的依据。
    而如何处置战俘,对接下来的战事也会有所影响。
    封城的修士都不由绷紧了神经。其中一人恶狠狠的道:“大人!这些人在封城期间烧杀抢掠,绝不可轻易放过!”
    “对!”其余人齐声附和道,脸上也是恨不得杀而后快的表情。
    “杀死他们!”
    孔渝青内心也是一片愤恨,但他皱了皱眉但还是继续道:“封城内战俘有不少是太行派的附庸门派,他们是主动投降。”
    即使内心有着一个极其隐晦的念头,但孔渝青仍旧没有诉诸于口。而是说出了他应该说的话。“杀俘,有失道义。”
    “这种时候还讲什么道义!他们太行杀人士有讲过道义吗他们砍杀平民的时候可有想过道义!你去外面看看!你看看封城,看看长白山,看看上官家,还有那些被杀死的同门师兄弟!看看外面挂着的人头!想想那些孩子……人活一口气,血债要血偿。去你妈的道义!跟一群畜生讲什么道义!”跟在方恪身后的一名修士赤红着眼道。他手中的剑嗡嗡作响,显然已是气极。
    孔渝青看着已经指到他鼻尖的手指,面色不改的道:“我并未说要轻易放过他们。只若是杀死他们……师兄,不是一人,也不少几百上千人而是万余人。更何况,若是过于严苛,接下来的战役我们遇到的抵抗将会更加顽固。”
    那位修士唇一抿就要反驳。
    而方恪手压了压,停止了这场争辩。
    孔渝青拿起了桌上的笔,他的储物戒中记载的东西已经超过了千卷。里面记载的东西很杂,有些是日常对话,有些是事件。或者是自己的一些感悟。
    而方恪因此送了他一支硬笔。虽然他还是认为毛笔字更加优美,但确实硬笔更加实用。
    “杀害平民者,斩;通敌者,斩;抢夺平民财物逾…;实施虐待者…杀害我派俘虏者,斩。”
    方恪不疾不徐的说完,又问道:“你们看看是否还有遗漏?”
    在场之人细细思量一番之后,不禁赞叹。孔渝青更是佩服,他一直更随在方恪身旁自是知晓方恪之前从未提到过俘虏一事。不过片刻,就想到了解决之法。
    而方恪只是笑笑又道:“剩余人等罪行如数记下。禁锢修为,押送回派交由维法堂处置。”
    日后被人称为战时十二斩的律法就此诞生,成为了一条铁律。并被其余门派引用。
    但今日死于这铁律之下的竟达五千余人!引起了后世无数人的议论。在孔渝青的手稿被展出后,众说纷纭。有人说今日这战时十二斩立的好,有效的保障了战火之中的无辜百姓,并且阻止了不人道的虐待俘虏和坑杀俘虏事件的发生。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一种见解‘不知者不罪’,他们认为这战时十二斩的起效时间应当是自战时十二斩颁布之后。是以有罪者应当也是从律法颁布之后犯罪的人。
    而封城这五千余人不应当以此律法论处。毕竟若是他们知晓了,说不定一大部分不会去知法犯法。一次斩杀五千人,着时过于残酷。
    但主流的声音还是认为,不论律法有没有颁布。犯罪就是犯罪,难道没有颁布律法,杀人就没有过错就不是犯罪了吗?谬论。
    更何况,若没有这次的震慑。这律法也不至于成为铁律。
    这都是后话了,此时的封城城中的市集正血流成河。鲜艳的血液沾湿了前来观刑的人的鞋子。
    每砍一个人头前,会报出他所犯罪行。
    人头摆到最后台上已经摆不下,执刑的人手中的刀已经砍卷了几把。
    这样的场景本应当很可怕,很残酷,应当是令人目不忍视。
    但台下的人却不闪不避的看着,执刑的人的手也很稳……因为他们问心无愧。
    ……
    听到这个消息时,商若雪的棋子从指间掉落在棋盘上。然后她又若无其事的捡起,看向赫连十九道:“如此霹雳手段令人佩服。只是恐过于铁血,或有非议。”
    “虽然我不信佛,但佛门还是有那么几句好话的。‘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严守杀戒,是小慈悲,敢开杀戒,才是大慈悲。’【注1】”赫连十九淡淡道:“杀此五千罪人,救的是无数无辜人。方恪又何惧非议。”
    商若雪沉默片刻,转了一个话题道:“我师父恐要出关了。太行的信笺到时候就没有这么好截了。”
    赫连十九浓眉一动,只是冷漠的道:“你师父一心向着太行,怎会为天山着想。”
    商若雪微微一笑,是啊……她的眼底红光微现,一闪而逝。
    “萧昌秋攻打太安城已有两日,太安城败势已显。但是…太行左丘今日出关了。”
    嘭,嘭的闷响。两位执刑的人用尽力气一棒一棒的打在身前的江沉舟身上。
    门派其余长老皆被请来观刑。
    而大殿之上,一身黑袍的左丘气势逼人。令人无法直视。出关之后的他,修为的涨幅着实令人咋舌。最令人瞩目的其实是他如今完好无缺的双眼。若是以前他给人的感觉是诡谲,那么如今则是浩然的锋利感,阴柔之气全无。
    而萧云溢正坐在他的右手边。
    谁也没想到,左丘出关第一件事竟然会是棍责江沉舟。这一刻,五行山上所有的暗潮都戛然而止。
    因为左丘显示出了他的态度。萧云溢是他的师父,他们从来都是一条心的。
    江沉舟额上的发被汗打湿,口中早已有腥味。但他仍旧维持着站姿,背脊挺的极直。
    行刑的人见此,手下愈发使劲了。
    终于,江沉舟步子往前略移。
    “知错否?”左丘淡淡道。
    江沉舟看着左丘,略带喘气的道:“弟子不该发诛心之语,引得门派不和。但弟子对萧长老的处理不服,弟子仍旧认为萧长老无权任免弟子。”
    “继续打,到服气为止。”
    说完,左丘就挥了挥手,示意此事到此为止。然后转身离去。
    其余人默默的绕过江沉舟,退了下去。心内打的小九九早已被全部推翻。
    直到过了许久,就连行刑罚的人手都累了。江沉舟一个踉跄,竟然直接倒了下去。连忙有人禀报了左丘。
    “送他回去。”左丘平静的道。
    “江沉舟此人实在是异常顽固。”祝顾之说了一句之后又继续道道:“文戈确实死有蹊跷,师父那一掌不致命。我还未查出来……他并未中毒,身上也并未有其余伤口。识海也完好。”
    “每一寸都查探过了?”
    “是……”说着祝顾之突然迟疑了一下道:“不,我突然想起还有一处……我这就去!”说完祝顾之就匆匆离去。
    过了一会儿,左丘将庭院逛了一圈之后朝侍从招了招手,道:“去给江大人送瓶药。”
    随后又逛了一圈他又向封城的方向看去,对身旁的侍从道:“你怕吗?”
    那侍从立马躬身道:“弟子不怕!弟子只是恨不能多杀几个昆仑人!”
    左丘看了他一眼,再没有多言。
    
    第234章 沉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