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日预言(东篱子)-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从南京迁往北京的事情说了出来。随后,刘伯温继续为朱元璋泄露天机。“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是说,太子虽然是嫡出,但他其实当上皇帝的机会并不大,而是要由文星来继承王位的。文星,指的便是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但文星当政,也会遇到很多麻烦。最关键要防范的是子孙相残,同时还要防御着国内获得封侯的王爷们割据一方当起土皇帝。

“一院山河永乐平”一句中,还提到了朱棣登基后的年号。朱棣在靖难之役一举兵变成功后,他登上了皇位而改年号为永乐。“秃顶人来文墨苑”指的则是靖难之役的最大谋臣姚广孝,他曾是个和尚,此与秃顶之说也不谋而合。

《烧饼歌》中对朱棣兵变做出的大胆预测,最后一一应验而让刘伯温所做的这一本诗歌集传为预言界的奇葩。关于靖难之役,我国另两本在预言界也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书——《推背图》和《梅花诗》,也都做出了各自的预测。

在《推背图》的第28象中曾经写出了一个预言,其提到“草头火脚,宫阙灰飞,家中有鸟,郊外有尼”,并且还说“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清代文人金圣叹在读到此处的时候,联想到大明建国初期的靖难之役,不无感慨地说:“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这分明就是发出的朱棣篡位夺权的信号灯。

由南宋传下来的《梅花诗》中的第四首,也是在专门预测明王朝的历史。这首诗写道:“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诗中所写的英雄,便是朱元璋,他从一个叫花子起家,是实实在在的布衣了。第二句则指出出身贫寒的朱姓人家可以做出一番雄图霸业。到第三句笔锋一转,直接写起了燕王朱棣起兵废掉建文帝的事情。历史的变革再一次在千百年前被预言诗言中。

据史料记载,靖难之役的起始是因为建文帝即位后,国内藩王的势力逐渐膨胀,建文帝为了斩草除根以保自己的江山社稷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削藩措施,但这恰恰威胁到了燕王朱棣的利益,于是,坐镇北平的朱棣就起兵造了反。

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城。这天,宫中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之后朱棣于同年即位,第二天改国号为永乐,改北平为北京。一直到1421年,北京城的建设工程全部落下帷幕,朱棣便迁都北京城,南京只是作为留都存在。

尽管《烧饼歌》属于预言诗,但其和明朝的历史发展轨迹如此吻合,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奇迹。至于秉持着唯物主义观点的人怎么看这件事情,丝毫都影响不了《烧饼歌》在预言界的地位和价值。

而这,也是迄今为历史所验证的最大的神奇预言之一。

《诸世纪》与法国大革命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这场革命像是酝酿了多年的烈焰一般,一经燃烧,就势不可当地吞噬掉了统治法国数百年的波旁王朝,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彻底颠覆。而法国大革命的重大意义还在于,他不仅仅是法国的一个事件,更影响到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并且成功地促进启蒙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但这样一场厚积薄发的大革命,在其爆发之前的200多年,也已经被预言到了。

法国大革命的起点是人民群众以莫大的勇气攻占了巴士底狱。但这座戒备森严的监狱,如何能够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攻占呢?据说,起义群众的领导者在行动之前,曾经阅读了地球上现存最伟大的预言书《诸世纪》,他们正是从这本预言书中看到了胜利的先兆,因而才敢于揭竿起义,一举拿下了大革命的最终胜利。

问题接踵而至,《诸世纪》这本书中到底讲述了什么事情而使得起义者信心倍增?或者在本书中藏着什么惊天秘密,而使得起义者从中寻找到了胜利的法门。

顺藤摸瓜,翻开《诸世纪》就会发现,原来这本书的作者诺查丹玛斯早在百年前就成功预言了大革命的发生,1789年的胜利只不过是验证了预言的准确性而已。

在《诸世纪》之中关于法国大革命一系列的诗句之中,最为著名的是这样的一首诗:

辇台被旋风吹翻,

容颜被假面隐藏,

此时新共和国将使自己的人民苦恼,

红白颠倒国无宁安。

法国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时,不少资本家凭借着快速累积起来的资本而成为当时最富有的阶级。但因为当时的法国依旧处于陈旧落后的封建政体中,新兴起来的阶级就在旧政体中得不到自己的利益需求。尤其是在路易十六当政后,彼此之间的矛盾显得更加尖锐。

因而,一场变革,抑或是革命,迫在眉睫。

1789年7月14日的晚上,起义民众冲进巴士底狱,在成功占领了这座封建意味浓厚的堡垒后,法国大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国。最终,路易十六被起义军打败而成为阶下囚。在人民的支持下,1793年初,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登上了政治舞台,在他们统治期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这便是法国大革命的全部,回头再看《诸世纪》中提到的诗句:第一、二句是在描写封建国王被推翻下台的场景。当时,贵族出门乘坐的都是豪华的马车,因而“辇台被旋风吹翻”便是指大革命的风暴吹翻了封建贵族的车辇。“容颜被假面隐藏”,则象征着被推翻下台的贵族像过街老鼠一般,连自己的真面目都不敢露出来,为了保住性命,只得用披风和面具遮住脸颊。

从第三句开始,却让人愁苦起来。新的共和国甚至连自己的人民都不满意,似乎是在预示着大革命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新的政体必定会遇到挫折。最后一句的“红白颠倒”是指,红色革命最终推翻了白色的波旁王朝。也有人说,这句话暗含的意思是大革命中的红党雅各宾派和白党吉伦特派在处死路易十六这个问题上存在争执。

不但如此,《诸世纪》还对大革命中的众多小细节也全都做出了准确预言。如路易十六的最终命运,作者诺查丹玛斯详细描写了他由囚禁到逃亡国外,再到被抓回来处死的全过程。书中写道:入夜将穿越雷恩的树林

一对夫妇走在蜿蜒的山路,像白石般

僧皇穿着灰衣在瓦伦

被选出来的,引起动乱、火、血和切割

路易十六和王后在潜逃的时候,分别穿着灰色和白色的衣服,而他们最终被抓住的地点是在瓦伦。当时,因为路易十六的软弱无能,民众们都戏称他为“僧皇”。最后四个词语“动乱、火、血、切割”分明是在写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的情景。

而在《诸世纪》中,更是把路易十六处死的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

伴随着过分的不和,

喇叭也开始震动,

协调被打破“仰脸向着青空”,

沾满鲜血的口在血海中泳动,

涂满牛乳和蜂蜜的脸,横倒在大地之上。

第一句的“不和”,意味着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之间的分歧。第二句则表述出了两者之间激烈的争斗。更神奇的事情是在第三句,当路易十六被押往刑场的时候,他因感慨自己的所作所为而随口朗诵了一节诗句,开始的第一句便是“仰脸向着青空”。于是在最后的几句诗句中,作者便开始大肆叙述路易十六被砍头后的惨状。

这便是诺查丹玛斯在神奇之书《诸世纪》中对法国大革命做出的精确预言。令人惊讶的是,其不但预言到了大革命的爆发以及之后新政体存在分歧等大趋势,更连革命过程中的微小细节都描述得如同亲眼见证过一般。

有人认为,《诸世纪》中的记载难免有一些是在法国大革命后被后来者添加进去的。但再多的旁枝末叶也掩饰不了本书预言的精确性和诡异性。真相到底如何,或许将会成为永久之谜。

拿破仑称霸不是梦

晚年的拿破仑,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当时,有一个在中国碰足了钉子的英国人途经此地,便上岛顺便拜访了拿破仑。当他把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完完整整地给拿破仑叙述了一遍后,拿破仑却告诫此人不要小瞧中国,因为中国正是一头尚未苏醒的睡狮。他说:“当中国觉醒的时候,世界也会为之震惊!”

这,可以看成是拿破仑对中国的预言。

但真正被验证的神奇预言是他本身的命运。尽管拿破仑也曾言中不少后世发生的事情,但正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预言家勒诺曼准确预言了拿破仑的婚姻和命运,才让他和十大神奇预言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一天,勒诺曼在自己的占卜屋里迎来了一位妇人和他的女仆。简单的占卜之后,勒诺曼竟然说出了一个让妇女根本就无法相信的预言,她说这个妇女的女仆在未来会拥有公主的头衔。这令这名妇女十分不高兴,她转身就要离去,不料此时,勒诺曼竟然又作出了一个更加诧异的预言。她对妇女说,你将会成为法国的皇后,法国的命运就掌控在你的手中。

这名妇女名叫约瑟芬,她的女仆名叫特蕾莎。以今天的历史观点来看,约瑟芬是拿破仑一生中的贵人,她出身于贵族家庭,和法国政界的许多要人都关系密切。并且,约瑟芬经常出入巴黎上层人士组织的沙龙,她在当时可谓社交界相当有名气的一个人物。

当勒诺曼说出自己的预言时,约瑟芬认为这种说法太荒诞不经了,但她依旧对勒诺曼说的话抱持着浓厚的兴趣。勒诺曼继续对约瑟芬说,她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在不久之后她将会遇到一个令她爱得忘乎所以的男人,这个男人会让她得到自己一生都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但最大的不幸是,她最终还是会被这个男人抛弃。

尽管感觉难以置信,勒诺曼不容置疑的口气还是让约瑟芬选择了屈服。甚至勒诺曼还向约瑟芬请求,当她当上了皇后之后一定要竭尽全力来保护自己。鉴于勒诺曼的真诚,虽并没有全信,但约瑟芬还是答应了下来。这一场预言,让她感觉自己像是做梦一样。

之后不久,她就遇到了拿破仑,两人很快坠入了热恋中。

之前,在一个看似平常的一天,有些失落的拿破仑去找勒诺曼占卜。他刚一进门,就听到勒诺曼大声说:“我的皇上,您来了,您终于来了。”这让拿破仑大吃一惊,他回顾周边,确定只有自己一个人以及明确了勒诺曼是在和自己说话之后,他才真正反应过来。但还没有让他来得及发问,勒诺曼就又急急忙忙地说:“我的皇上,你的霉运就要到头了,你马上就会遇到你的天命之人,这个女人将是你的福星,不久之后你就会与她成亲,你将成为皇帝,你将会像亚历山大大帝和恺撒大帝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征服者,全欧洲都会俯伏在你的脚下,你还会过着富贵的生活。但由于你40岁之后,抛弃天意安排给你的爱人,这将会是你悲惨的命运的开始。此后,你将一败涂地并落寞地死去,而且你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会声明从不认识你。”

但当时的拿破仑,只是一个炮兵上校,他哪里会相信这个占卜师的连篇鬼话。

拿破仑离开了勒诺曼的占卜屋之后,在一次武装叛乱中,他仅用了几门大炮就轰开了敌人的城堡,从而挽救了法国当时岌岌可危的政治形势。也正因为这一战绩,他被提拔为巴黎市的卫戍司令。

此后不久,他和约瑟芬相遇并相爱了。借着约瑟芬的社交关系,拿破仑很快就得到了当时上流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之后,就像是勒诺曼预言的一样,两个人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新婚不久,拿破仑便开往战争前线。在这里,他指挥了一支缺乏训练且武器落后的杂牌军战胜了当时攻无不克的奥地利军团。这件事情引起的轰动是拿破仑始料未及的,当他返回本国时,督政府对拿破仑的存在感到十分紧张。同时,欧洲地区形成了反法联盟,已经覆灭的波旁王朝有着死灰复燃之势,国内的保皇派也蠢蠢欲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督政府却无能为力。

此时,约瑟芬利用自己的关系网把丈夫拿破仑推到了最前沿。获得了极大支持的拿破仑于1799年10月偷偷回到巴黎,在详尽的准备后,他发对了一场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的统治,从而建立起法国第一政府。之后,拿破仑不但平息了国内的叛乱,还成功击退了反法联军,形势瞬间变得大好起来。

1804年,拿破仑称帝,而约瑟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法国的皇后。至此,两人才想起了当初勒诺曼的预言,不得不暗暗叫绝。

拿破仑当然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但约瑟芬无法生育,他们不得不把当初的女仆特蕾莎认定为女儿。但面对强权,两人的爱情因为这一小瑕疵而产生了巨大的裂痕。最终,拿破仑还是抛弃了自己的爱妻,这一年,他正好40岁。

之后,拿破仑虽然和奥地利的公主成婚了,并且也有了自己的儿子。但他的帝国,却已经呈现出末日的姿态。从入侵西班牙失败开始,到与沙俄关系的恶化,再到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崛起,拿破仑已经无力招架这一波接着一波的攻击了。

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而他本人则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野心不死的拿破仑企图东山再起,在他悄悄溜回去重新组织起军队后,滑铁卢的一场战役彻底终结了他的统治。失败后,他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1821年,年仅53岁的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孤独地死去。

而当初勒诺曼对拿破仑的所有预言,都一一地演变成现实。面对命运的安排,历史也只能臣服下来,把是与非的答案留给后人去猜测。

沙俄注定要灭亡

在世界史上,沙俄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存在。但曾经不可一世的沙皇,却被一个不可思议的预言命中,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彻底击垮,从而走上了灭亡的路途。

这件事情,要从沙俄的太子生病说起。

当时,尼古拉二世的皇后是来自于德国的公主亚历山德拉,但这位高贵的公主的家族中却有一种遗传病——血友病。患有此病的人,因为是先天性缺乏凝血因子,所以只要在皮肤上有些微创伤,都会血流不止。甚至还会出现失血过多而导致死亡的风险,人人听到这种疾病都会谈虎色变。

很不幸的事情是,亚历山德拉在嫁给了尼古拉二世之后,把这种家族疾病遗传给了他们的儿子,沙皇的唯一继承人阿列克谢。1907年的一天,阿列克谢突然发病,宫廷里的医生们个个都束手无策。眼看着太子就要一命呜呼,尼古拉二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恰在此时,有一位自称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先知拉斯普廷神秘地出现,并且还神秘地治好了皇太子的病。

沙皇夫妇大为感动,从此对拉斯普廷所说的话百般信从,他们简直把这位先知奉为了神明。拉斯普廷也是个有心机的人,他凭借着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迅速拉帮结派,把许多实权都揽到了自己手里。后来,他还插手政治事务,俨然一副国师的架势,朝中大臣和贵族们因为尼古拉二世的面子而不得不惧让他三分。

1916年,尼古拉二世正带着军队在德国打仗,他突然间收到了一封来自于拉斯普廷的书信。在信中,拉斯普廷做出了一些看起来荒唐至极且大逆不道的预言。他说,自己得到了上帝的启示,在这年年底就会有人来暗杀掉自己,因此他才写来这一封信请求沙皇原谅自己再不能为他们服务了。正在尼古拉二世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拉斯普廷在信中继续说,如果自己是被一个农民所杀害,那么沙皇就可以再继续执政若干年;而如果自己是被贵族杀害了,恐怕沙皇的帝国也马上就要土崩瓦解了,沙皇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最多撑不过两年。

最后,他像是真的得到了神谕一般说,希望自己死后能够被埋在尼古拉二世的皇宫附近,如此一来,他的灵魂也会继续守护着沙皇一家人。同时,他还对杀死自己的凶手进行了诅咒,拉斯普廷说凶手在杀了自己之后,也会在短时间里很快死去。

但沙皇并没有把这封信放在心上,对他来说,当下的战局才是真正值得关心的事情。况且,他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拉斯普廷预言的沙俄将要覆灭的结果,多半是不会出现的。于是,这封信就被尼古拉二世束之高阁,他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似乎只是为这样的预言而哀叹。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切都如拉斯普廷所料,不差丝毫。

这年12月,拉斯普廷被贵族苏波洛夫等人杀死,没隔多久,厄运就降临到了尼古拉二世的头上。

第二年的3月份,著名的二月革命爆发了,军队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沙皇的统治,并且整个首都都掌控在了起义军组建的临时政府手中。得知此消息后,尼古拉二世急忙从前线回朝,调集军队镇压起义军,但这次镇压非但没有成功,连他自己也成了起义军的俘虏。在起义军的逼迫下,他只得宣布退位。

此后,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世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