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软,化,物-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沿海城市全部被淹没无一幸免,海拔一千七百米之下的陆地全部都成了海洋。
卫星失联、电力瘫痪、网络全部中断,
人群四散、动物发狂、植物枯萎腐烂。
活着的人都在盼望手机能用的那一刻,
活着的人都在盼望救援到来的那一刻。
莫寒·波尔多的月球坠落理论成真了,但他本人却连同印度深埋在了月亮之下。
。。。。。。
世界真的毁灭了,文明也受到了重创。
以月球降下的位置为界,向外一圈圈的土地变成了废土。唯有远离月亮又在新海平面之上的新沿海区域才有了新的城市。
活下来的人靠着本能聚集在一起,时间往后有过了几十年。
2333年,6月3日。
今天是缅怀莫寒·波尔多的一百周年,也就是唯一的节日所有人都汇聚在城外。
在城外众人找了块荒漠的土地点起了篝火,手拉手围成一个又一个的圈。在篝火下不断打转,直到筋疲力尽。
人类是会追忆的动物,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有人侃侃而谈。
要是当年没有人笑话莫寒·波尔多,要是月球坠落没有被公开。所有人都重视或者调查月球,会不会找到方法解决这次灾难。
………………………………
《流放者日记》(六)
但显然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世界只有一个国家。或许还有其他一个两个,但以月亮坠落之后的科技显然是无法去验证了。
资源是宝贵的,不可能再这上面浪费。
剩下的这个国家叫做乌托邦,也就是人类最后的天堂。
其实开始的乌托邦打算叫什么卧龙盘龙城、什么凤凰鸳鸯镇的,但显然其他肤色的幸存者不太乐意。思索再三,无奈取了个国际化的名字为乌托邦。
其实说国家不如说是城镇,因为原本就是三座连城拼接的。
活下来的大多数是中国人,还有小部分美国人、非洲人、日本人、韩国人。和寥寥无几的法国人、德国人、墨西哥人、印度人。
所以大家的语言被强制规定在了人数最多的中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成了普通话口音。
乌托邦成为国家之后,三座城各自独立又互相统一。
每座城分别有一位城主,而所有的发展意见都是大家自发的。
三位城主统一沟通之后,对收到的开发或者发展意见排序。
由最优的意见进行开展,随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在乌托邦几乎所有人都要工作,连城主都不例外。
一个成年人只要保证一个月三十天,每天坚持八个小时就能得到三十枚乌托邦币。
所有人几乎都是同样的报酬,这也使得乌托邦能成立。
在乌托邦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
城主只有和其他城主的交涉权,城主之下就是卫兵。
这里的卫兵并不是保护城主一人的,而是保护整个乌托邦的。卫兵之下就是人民,卫兵也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卫兵管理乌托邦的秩序并且选择给与每个人赏罚,能成为卫兵的人少之又少。
而城主则是从卫兵中选举出来的,这样的日子已经延续了六十多年。
老一辈的人都在说,可能在过几十年下一代就会忘记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了。
而我就是没有见过之前世界的人,我叫路桥。
今年二十三了,一出生我就是乌托邦人。
我家是三世同堂,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只要聚在一起就开始怀念以前。
怀念过去起先在乌托邦是不允许的,是需要到受惩罚的。
但几年前的一次提案打破了这些,因为人民纷纷提案希望可以坐下来在饭后聊聊过去。
人民的要求就是国家的需求,这个提案被通过了。
乌托邦就是这样,提案只要通过就不算违法。
而家里的长辈就喜欢侃侃而谈这些,但显然我并不怀念。
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怀念什么?
听说以前的城市用的是电,现在的城市用的是一种叫氦3的能源。
氦3是核材料的一种,属于完美的实用能源。
而氦3就是从月亮上挖下来的,月球的表面全是氦3。
氦3无色、无味、无臭稳定的氦气同位素气体,当其泄漏导致含量低于百分之二十之后有可能引起窒息。只需要发现时屏住呼吸跑开,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污染。
………………………………
《流放者日记》(七)
《流放者日记》(七)(第1/1页)
氦3装在小罐子里,一般一枚乌托邦币就可以购买。如果泄漏几乎立刻就能感觉到,离开所在区域就行了。
氦3几乎就可以认为是一个小罐子,按照罐子与器材的对接口分为一、五、七和特种异形接口。
特种异性几乎不常见,听说有武装的卫兵使用的枪支和武装设备才需要异形接口。
至于常见的一、五、七号接口,区别就是小罐子的阀门。阀门全开为一、半开为五、只打开一条小缝的就是七了。相对的就是全能耗、半能耗、和微能耗,也就是小设备器械、和中大型家用设备、和轮船能源车等驾驶设备了。
之前说了一个月的工资为三十乌托邦币,可换三十罐氦3。
而一罐氦3几乎可以换取两三天的干粮、或者一天的海鲜或者肉类大餐了。具体的要看捕鱼和畜牧业的行情,具体下来就是只要干活不懒惰就不会饿死。
我们路家几乎都是勤劳的人,除了三叔吊儿郎当一点。三叔工作,但是花销很大。没有成家,并且喜欢乱搞。常常刚发放乌托邦币,当天就能用光。
按三叔的话,买几瓶奢侈的酒找个小姐爽一爽三十就没了。爸妈一直不让我学三叔,从小也将三叔定位成我不能接触的对象。
三叔之所以是三叔,听说爷爷奶奶很早已经就生了大伯。可惜大伯早早的走了,家里也不常说起。我爸爸家里排老二,这三叔就是家里的老三。爷爷奶奶也是厉害,一辈子生了三个还都是男的,我爸爸生我也是男的估计是有这个趋势吧。
三叔从小备受宠爱,所以导致了长大后不思进取。这也导致了我从小吃着边角料长大,穿得用的也是最差的。我长那么大特别老实,也是这几年懂事了才开始思考人生。
爸妈也说我未来要是有了孩子,也要向我这样穷养。要是惯得太好,省的成为第二个三叔
当然三叔成了这样也没办法,一家子人总要帮帮忙。每个月都捐出一个两个币,放在爷爷奶奶那里让三叔一点点耗着了。
我的工作是海洋业,十八岁成年到现在已经干了五年了。
乌托邦没有退休的说法,繁衍后代就是立根之本。
老了之后不能干活了,就靠着家里补贴。
我一个月需要捐出五个乌托邦币,一枚给三叔。剩下的四枚分别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他时候大家都住在一起。
整个乌托邦,几乎六成的食物来源于种植。
剩下的是两成畜牧和两成渔业。
水果和食品香料都是奢侈品,一点就需要两三枚乌托邦币。
这些奢侈品都是个别卫兵奉命种植和调制的,几乎做到了人人平等。之前说的酒也是奢侈品,带酒精的任何东西都是奢侈品。
我们生活在沿海,下海捕鱼成了我每天的工作。
工作其实很简单,早上六点出门。
国家资助的渔船通过定量的氦3开到适合的海域,和同事一起将渔网洒下。
随后有专人调整角度朝特定的方向航行一段距离之后收网,能抓多少听天由命。
搜狗阅读网址:
………………………………
《流放者日记》(八)
还好,我们的船长大海不是一般人。
向我们这样的渔船我们乌托邦C城有三十多艘,大海船长靠着他对鱼群的嗅觉总能抓上不少。
我们渔船每天的打捞量也总能排上前五,也因此常常每个月都能有一到两枚的额外乌托邦币奖励。
乌托邦奖罚分明,当然也非常人道。打捞最少的渔船会被调换工作,但只要干活就少不了一个月三十的乌托邦币。
最惨就是混到向三叔这样打扫街道,但只要扫的干净和大家也是一样平等的。当然可能会累一些,但好工作都是自己干出来的。
爸妈的意思,在过两年到了二十五就可以给我找个老婆了。
在乌托邦二十五岁娶妻生子很正常,两个家庭的结合也意味着更富裕的乌托邦币和更好的生活。
向我这种每个月能多赚一到两个乌托邦币的,在整个乌托邦C城都算是抢手的存在。
我们一艘船,一共三人。
船长大海是我最敬佩的,听说他爸妈都是浙江舟山人。所以他打小就熟悉水性,至少我是两年前才学会游泳的。大海年纪比我大上二十岁,虽然也是乌托邦人。但因为父母从前就是干水产的,所以下海捉虾捕鱼的本领真的不差。
左副手就是我,爸妈是医院的护士和医生。他们也是在医院相爱的,可惜我天生晕血晕针只能下海捕鱼了。至于我的爷爷奶奶,当年是给乌托邦C城造城墙的。所以老了以后都有些腿脚和身体的问题,还好爸爸妈妈都是医生会看所以没多大问题。
忘了说乌托邦的医疗是免费的,有病就能去看。但大病只会让你回去等待安乐死,或者直接执行安乐死。乌托邦的医疗水平,大致上只能解决风寒感冒和各类截肢或者骨折处理。
对于疑难杂症,和肿瘤之类的大病都是爱莫能助。还好大家都不是很容易生病,小病基本扛一扛也都过去了。
右副手叫江念,也是家里独子。年纪比我大一点,干活还算卖力但老爱占小便宜。一般按照收成,每个月乌托邦护卫会奖励我们八到十五个乌托邦币。船长大海表示家里有孩子要养,只要有奖励最少拿四个。我和江念都表示没有问题,毕竟没有大海我们可能没办法抓到那么多鱼。但剩下分布均的时候江念总爱多从我这里贪一个,我不在意那么一个两个的得失也就从来不当一回事。
我在乎的从来都不是那么一个乌托邦币,因为如果捕鱼业丰收了。一个币买海鲜都能让全家吃饱,但如果捕鱼捕的少了两三个币都不够一个人吃的。
这就和乌托邦的宗旨一样,只有大家的进步才能让乌托邦进步。
爸妈还算爱吃海鲜的,因为海鲜只需要清蒸就能特别美味。
而白煮的猪牛羊肉都不太对味道,而食品香料比如孜然和辣椒甚至酒和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奢侈品。
我们一般过年才能吃一次奶奶做的红烧肉或者爷爷做的香辣蟹,那味道白煮的根本没法比。
光汤汁,我就能拌下几碗饭。
………………………………
《流放者日记》(九)
爸妈都没有学会爷爷奶奶的做菜秘方,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调料大多都属于奢侈品,零零散散的做一顿都快要十枚乌托邦币了,一家子也就过年吃一次。
我们曾经都想过能不能把步骤或者调料简化,毕竟有的调料的价格水涨船高。
奶奶总是笑着说道:“人没了心肝脾肺肾哪一样能活的长久?这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一个道理。”
所以做一顿菜根本没有容错率让我们在平时尝试,而我就平常喜欢攒着每个月多出的一两枚乌托邦币。
攒够十枚就偷偷找爷爷奶奶偷师,原先做七个人的量没有容错率。改成三个人量的还是有区别的,剩下的材料我有时间照葫芦画瓢。
爸妈都说希望爷爷奶奶能活久一点,因为家里都想着那一口好吃的。而我却想着自己早点学会爷爷奶奶的这门手艺,至少让老了的爸爸妈妈有一个盼头。
乌托邦只有一个节假日,那就是六月三日。用来纪念月亮的坠落,世界末日来临的那一天。
乌托邦ABC三城,中间有一个小喷泉。喷泉上的雕像就是莫寒·波尔多。
我们在乌托邦将莫寒·波尔多奉为神明般的存在,也只是希望人类不要再重蹈覆辙。
如果有人坚信一件事情是真的,那么不妨相信他多查几次。而不是把人家当成一个笑话,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乌托邦的全年只有那一个假期,其他的一切工作日都不会允许请假。个人请假则扣除一日的工资,也就是一枚乌托邦币。而我这种特殊的工作请一个假就需要扣除三枚,因为一艘船就是三个人分工合作的。少了任何一个员工这一趟都不能出发,所以损失是三个人的。
五年下来我们几乎从未请假,今天是节日结束的第二天。
该收收心上班了,早上起床跟着氦3闹钟的铃声起床。
下楼洗漱干净之后吃一两口奶奶昨天用剩下的海鲜和小米熬的粥,七点之前出门上班。
骑上氦3推进的四驱单人座小车开往沿海码头,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到达码头。
我一般都是第二个来的,大海每次都来的最迟。
每天来的最早的就是江念,但今天却不见江念站在码头上。
将小车停在码头的停车场,锁好上船。
小小的一个捕鱼艇分上下两层,下层是发动机和各类机械部件。
并且下层有一个四乘四乘四的正方形空间存放补上的鱼,不晒渔网的时候平时渔网也放在其中。
上方则是大海的驾驶室,和左右副手的操作台了。
我看了一眼,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有些不对劲。
大海驾驶室的位置上,左侧的三个一形接口的资助氦3不见了。
偷瓶子这种事情其实很常见,我们的工作大概每两天可以像乌托邦申请资助。
因为我们不可能有闲钱捐出来供船舶出海,两天三枚乌托邦币如果由我们支出。三个人平摊一个月就赚不到三十个乌托邦币了,因为十五个也就是一半的乌托邦币要用在出港上。
:
………………………………
《流放者日记》(十)
我看了一眼特制的氦3手表,时间显示今天是四号。我们一般一三五的单数去申请更换资助用的氦3瓶,而今天不应该更换呀。
我下意识的观察四周,上来的时候门是开着的。说明江念应该已经到了,但此刻并没有人也没有打斗的痕迹。
开始还以为有人来抢东西,但看过很正常就不考虑了。
我下意识的来到了船舶中间的平台,打开了下一层的盖板。
昏暗的盖板之下,我试着按动墙上的开关。没有反应才想起船舶的三个氦3瓶早被摘下了,无奈我掏出了备用光照设备接上了身上的七号氦3瓶。
照亮着下去的通路,缓步走了下去。
我才下去两步脑袋就感觉一沉,那是没有氧气的感觉。
我立刻明白这是氦3泄漏了,我下意识的上去从甲板上照向下方。
果不其然我看见了江念,身边有三个氦3瓶。瓶身是黄色的,就是乌托邦资助的氦3瓶。
而江念伸手缠绕着一些设备,设备的两头分别连接着自己的氦3瓶和乌托邦资助的氦3瓶。
瞬间我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穿上的特质呼吸装置。
带上之后我几乎没有犹豫冲下了下层,抱起了江念向上方走去。
也不知道江念是怎么搞的,被这些皮管缠绕的密密麻麻的。
无奈直接拿起了腰间的小刀将皮管隔断才拖出了江念,在甲板之上我将江念放平。
上学的时候急救课程几乎全部用上了,一般来说窒息超过五分钟这个人就没得救了。就算能将心跳救回大脑也已经死亡就是植物人了,我试着贴上了江念的胸口。
没有感受到一丝心脏跳动,我将江念的脑袋朝上气管完全打开。
开始对江念进行心脏按压,十到十五下为一个循环对其进行一次人工呼吸。
我在平台上几乎无休止的做着心脏按压,也不知道这已经是第几组了。
我只希望江念窒息的时间还没有到五分钟,人还能救回来。
我的余光看见大海跑了过来说道:“什么状况?”
“不知道,人发现的时候在甲板下面。对了下面的氦3瓶子还开着,海哥穿上呼吸器下去关掉吧。”我说道。
“呼吸器你戴着呢,我来抢救你下去关掉。”大海说道。
我点了点脑袋起身和的大海交换,随后下去关掉了氦3瓶。
一条皮管和四个瓶子全部带到了甲板之上,大海喘息着说道:“瓶子里还有气吧?插回船上,打开船上的医疗设备。我记得有个老式的自动心脏按压设备,我快没力气了拿过来跟我换。”
我立刻点头将资助的氦3瓶全部插回了船舶,打开了医疗设备将两个贴片拉出递给了大海。
大海立刻贴在了江念的胸口,看着江念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