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软,化,物-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着师傅跪在地捧着九百欧傻笑着。

    那天,听师傅说这是他来法国赚的最舒服的钱。

    平日里晚饭一个人能吃十欧以就算多了,一天能有二百欧就算没白开张了。

    这一天我们赚了九百欧。
………………………………

《到墓笔记》(七)

    中餐馆只有筷子,但别说这两个老外拿的挺溜。

    比我拿筷子的方式都要端正,估计是有专门练过。

    两个人各吃了一口,开始摇着脑袋似乎在思考什么。

    片刻之后,一位说味道不错但分量太多。

    另一个却说这是这条街最法式的中餐了。

    说分量多的看着我,问我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乱炖。”我说道,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懂。

    从两位老外开始,到周围站的一圈老外都在重复这个词。

    那个发音,有点像邪教现场。

    其中一位站着的拿出了本子和钢笔让我把菜名写下来。

    我在纸上写到:乱炖。

    思考片刻在下面加了拼音:luandun。

    老外满意的点了点脑袋,笑着问我还有没有别的吃的。说完打开了钱包抽出了一张一百欧元,我连忙说要不了那么多。

    老外却诡异的笑着说这是我的小费,餐费的话吃完了再说。

    我拿着一百欧回了后厨房,师傅看到钱的时候都傻眼了。

    “这是给的钱?”师傅不解的说道。

    “这是小费,问还能不能做些吃的。餐费最后再算,师傅你怎么想?”我说道。

    师傅没有回答我,他用实际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第一次看见师傅那么拼命的做菜,连忙都不需要我帮了。

    那天晚上,我端出去了大概七盘菜。

    每一盘几乎都只吃一口,两位坐着的老外一直似乎都在回味。

    我估计这样会显得很有文化,看来是有钱人来体验中国文化来了。

    整整七躺,吃完就给小费。

    一次就是一百吗,之后让我继续。

    到最后第七次的时候,师傅连我的蛋糕都切了一份当甜点送出去了。

    第七份是羊汤,跟着一盘蛋糕。

    这群老外越吃越开心,看到蛋糕的时候笑出了花。

    其中一位表示中餐馆这个都有,我只能无奈的点了点脑袋。

    连这个蛋糕老外都给了一百欧,我觉得他们多半是傻了。

    十五位老外,实际吃饭的只有两位。

    两位几乎每一道菜也都只吃一口。

    结账的时候,我报了八十欧。

    我原本想报个千儿八百的,但是真的跟我们的店面不符。

    两位坐着的老外起身分别和我握了握手,分别介绍说自己是什么米麒麟的什么什么。还问了我的名字,我说我叫乔克。两人中的一位笑着点了点头还给我递了一张名片,随后离开了餐厅。

    随着两位的离开,十几个人陆续走了出去。

    最后离开的是付钱的那位,再度拿出了一百欧递给了我说八十不用找了。

    七道菜加上蛋糕还有尾款的一百,整整给了九百块。

    这些人最后一位离开的时候,我连忙拉上了铁拉网锁上了门。

    当我回到厨房将手里最后的这三百递给师傅的时候。

    我看着师傅跪在地上捧着九百欧傻笑着。

    那天,听师傅说这是他来法国赚的最舒服的钱。

    平日里晚饭一个人能吃十欧以上就算多了,一天能有二百欧就算没白开张了。

    这一天我们赚了九百欧。
………………………………

《到墓笔记》(八)

    当天一帮老外在后厨,我不急不缓的做了三道菜。

    两位老外跟以前一样每道菜都只吃了一口,脸上的表情很享受。

    但两位给我的评价,却是最会摆盘的几个厨师之一。

    我很讨厌摆盘,但他们却夸我摆盘好看?

    他们没有夸好吃,甚至对口味只字未提。

    这次我以为我会失败,他们离开时我满脑子都是摆盘好看。

    但两位离开后的第三天。

    他们再度来了酒店,酒店成功得到了米其林三星认证。

    颁奖的那一刻,我甚至认为法国菜最高的评价就是摆盘好看。

    而我也成了米其林三星厨师,颁奖后私底下那位当年怕冒昧的老外问起了我的年龄。

    我说了二十二,他无比震惊。

    我以为他会震惊我成了最年轻的米其林三星厨师,但他表示震惊的并不是我的年龄。而是我五年前见面时还是个孩子,还好当时我没说出来不然他就丢人了。

    我当时一直很在意,询问了为什么只夸我摆盘不夸我菜的味道。

    老外苦笑着说真的很好吃,但是怕说了好吃另一位说难吃就尴尬了。

    我思考着原来两位老外一直在装,而且互相装较劲。

    离开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位老外叫爱德华米其林。1963年生于法国中部城市克莱蒙菲朗,是米其林公司总裁弗朗索瓦米其林最小的儿子。

    而另一位陪坐的叫米歇尔罗利耶,都是大佬中的大佬。

    成为米其林三星之后,我和师傅都乐开了花。

    米其林餐厅评分系统共有三个等级:

    一颗星:值得停车一尝的好餐厅,这样的叙述当然是因为米其林是做轮胎的。

    二颗星:一流的厨艺,提供极佳的食物和美酒搭配,值得绕道前往,但花费不低。

    三颗星:完美而登峰造极的厨艺,值得专程前往,可以享用手艺超绝的美选的上佳佐餐酒、零缺点的服务和极雅致的用餐环境,但是要花一大笔钱。

    我们将菜单上的价格提了整整一倍,客流量却没有因此减少。

    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师傅不敢出名,所以我包揽了师傅所有的荣誉。

    我也庆幸我不是浪得虚名,但是有钱有名之后我却更想家了。

    而今天,是酒店建成的半年后。

    我打算和师傅说明一些事情。

    比如我想回国,回到爷爷奶奶的家。

    师傅此刻在后厨房监工,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师傅笑着转过脑袋说道:“怎么?有人点主厨出餐了?”

    我摇了摇脑袋说道:“师傅,我有事找你。”

    师傅笑着搭着我的肩膀和我出了后厨,找了间没人的包厢走了进去。

    “都说了当着别人的面叫我爸。”师傅笑着说道。

    “那个,师傅我想回家。”我说道。

    “回家?你之前来我这就没回去,但是被打的那么惨的那个家?”师傅不解的说道。

    “不,不是那个家。是中国,我想回中国。”我说道。

    师傅微微底下了脑袋说道:“你在中国还有家吗?”
………………………………

《到墓笔记》(九)

    “应该算有吧,我还记得一个电话号码。”我说道。

    “什么人的?亲戚的?”师傅说道关上了房间的门。

    “小时候让我叫阿姨,我这里一直记着她家的一个电话。”我说道。

    “阿姨啊,那么去了还回来吗?”师傅说道,声音里似乎有一份不舍。

    “会回来的,就当出去玩玩吧。如果客人要点主厨餐,师傅就自己来吧。我是您教出来的,您做比我好吃。味道不好让人产生怀疑的,我这边去找个记者发个新闻。内容就是潜心研究新菜品之类的,做菜但不见客什么的。酒店已经是三星了,有你掌勺坐镇味道也不会变差的。这些年其实有我没我都一样,我只是跟着您在闷声发大财罢了。”我说道。

    “你这些话都错了,你知道当年我们为什么能评上这个米其林吗?”师傅说道。

    我摇着脑袋。

    “这米其林餐厅指南,也只是一个试验性产物。天时地利人和在赶上你,赶上我喜欢你给你买的那个蛋糕。才有的今天的一切,你现在说你想走我舍不得。但是我不会留你,人各有志。”师傅说道。

    “谢谢师傅。”我笑着说道。

    “那个阿姨什么的都安排好了吗?把她的电话也给我留一个。到时候去了中国,换了联系方式第一个告诉我。”师傅说道。

    我点了点脑袋,不到片刻又摇了摇头。

    “怎么?不肯跟师傅说行踪?”师傅不解的说道。

    “不,是那个阿姨的电话一直记在脑子里还没打过。”我说道。

    “等等,你现在和我说的这些话。你想了多久?想了多久才和我说的?”师傅说着走到一旁的陈列柜里,拿出了陈列柜里的红酒。

    “想了很久,或者说一直都在想这个事情。其实也没想多明白,就是有一个念头在脑海里。我现在打个电话吧,给那个阿姨?”我说道。

    师傅悠闲的打开了下方的柜子,在柜子里拿出了开瓶器很熟练的打开了红酒。抓着瓶身猛的灌了一口,这是我第一次见他喝酒。

    “需要出去打吗?”师傅说道,表情有些严肃。

    我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将脑海里熟记的那个号码按了出来。

    一长串的忙音,之后电话被接了起来。

    “喂。”一个年迈老人声音说道。

    “我是乔克,我找阿姨。”我下意识的说道。

    “你说的啥?”年迈的声音说道。

    “我是乔克,我找阿姨。”我再度说道。

    “谁是你阿姨?”年迈的声音再度说道。

    而我想起当时根本没问阿姨的名字。

    “我爸是乔峰,您认识吗?”我说道。

    “哦。。。。哦。。。你等等。”老人似乎将电话挂在了桌上。

    师傅看了我一眼说道:“怎么样?接通了吗?”

    我点了点脑袋,没有说话。

    我思考着这个电话我似乎不应该打,现在是法国下午四点半。饭点刚开始的时候,而此刻的中国应该是时差的。

    我不知道是凌晨还是深夜。
………………………………

《到墓笔记》(十)

    女人的声音再度响起,说道:“你好你是?”

    我立刻说道:“我是乔克,法国那边打来的。您那边不会是深夜吧?冒犯了。”

    几秒钟的沉默,对方说道:“乔克?你还记得我的电话?不冒犯,现在早上九点我刚刚买菜回来在洗菜。”

    我能够听出对方的声音有些兴奋。

    “那个阿姨,我想回国。”我说道。

    几秒钟的沉默,对方说道:“回国?你爸妈知道吗?”

    “我离家出走有六年多了吧,我不知道他们的状况。”我说道。

    “离家出走六年多了?”阿姨不解的说道。

    我思考着按开了免提。

    说出了我这几年的经历,当着师傅的面。我说的时候特意隐去了师傅的身份,师傅在一旁一口一口的喝着红酒。

    我说起了这段故事,把所有的功劳又推回给了师傅。

    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个帮厨,现在这个酒店火了而自己想要回家看看。

    我记得我说完这些的时候,师傅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些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阿姨高兴的说出了自己的地址在浙江的杭州。

    我着急的夺过了师傅的酒瓶,师傅有些发蒙。

    我将红酒倾倒在餐桌的桌布上,倒出了浅浅的一道红酒印子。

    用手指沾着红酒的印子写下了:zhejianghangzhou。

    “浙江”和“杭州”这两个词语,我根本不记得写法。

    它们应该认识我,可不认识它。

    我此时此刻会说法语,会说中文。

    但我不会写中文,也只能写部分法文。

    我唯一会的中文,估计只有自己的名字:乔克。

    阿姨给了我一个86的十一位手机号码,之后让我出发前和到杭州后和她联系。

    我将电话号码也沾着红酒印子写了出来,师傅着急的在一旁掏出了自己的手机也记录了下来。

    我留了个心眼询问了刚刚接电话的老人是谁,还有阿姨和我是什么亲戚。

    阿姨没有躲闪话题,她说他是我的姑妈。

    随后和我解释就是我爸爸的姐姐,询问我听懂没有。

    之后阿姨开始陈述,早些年她就嫁出去了。

    当时自己家里生了双胞胎在做月子,而且家里很穷。

    知道这件事情的是考虑了很久,本来打算代养我的。

    但下定决心去的时候,我早被爸妈带走。

    而说道这里的是,表示如果知道我会离家出走六年多。她很后悔当时没有早点下决心,哪怕跟着他们吃苦也比跟无牵无挂的好。并且表示爸妈为什么没来找我,让我就这样六年。

    我没有说是爸爸不要的我,我只说了我是可以躲着爸妈的。

    说道这里的时候,我看了一眼师傅。师傅已经喝了大半瓶的红酒,脸色偏红。我思考着如果不是这些经历,也不可能和师傅认识。更不可能得到现在一身厨艺,我一点也不后悔。

    至于刚刚那位老人,阿姨说是自己老公的爸爸。

    是亲家的人,我勉强可以叫爷爷。

    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和我也没有直接关系。

    此刻他们一家四口生活在我爷爷奶奶的四合院。
………………………………

《到墓笔记》(十一)

    我此刻记得这个电话就是四合院的座机,爷爷奶奶走的时候没留下遗嘱。

    所以按道理爸爸和阿姨都有权分到百分之五十的家产。

    而六年前就是爸爸这边一直想要卖掉四合院,想着办法想卖但是阿姨不肯。

    之所以拖到现在都没卖掉,是因为过户遗产想要买卖房子的话需要交纳百分之二十的遗产税。

    这套四合院在杭州市区附近,光估值就价值上七千万到一个亿。这随便一算光百分之二十的税就要一千多万到两千万。

    也就是说要至少先给出一千到两千万的税,才能得到房子的买卖权。在加上父母此刻都在外国,这就成了一笔实打实的烂账。

    但父亲的主意也不少,逼近这里面有着千万的差价。

    就算百分之五十也不会太少,但阿姨这边一直扛着到现在都没有谈成。

    而且这种房子想要卖个好价钱也很难,有上百年的历史了。除了住几乎就成了摆设,阿姨一五一十的和我说明了这些状况。

    我的第一反应也是不应该卖掉,当然能拖到现在也是这里面的水实在太深。

    爸妈在法国山高皇帝远,歪招也不太好使。

    再加上一两千万的遗产税谁给都不是小数目,阿姨也不会承担。

    七千万到一亿的四合院,中间的差价都三千多万。买卖之后双方还需要共分百分之五十,诸多条件才能让房子保留至今。

    此刻我才明白阿姨所谓的我在哪里都有我的一间房是什么意思。

    之后阿姨特别强调了因为爷爷奶奶走的都突然,没有单独遗嘱的情况下都享有百分之五十的四合院。为了减少住房开销所以带着老公一家子住了进去,这一住就到了现在。

    我挂了电话,师傅在一旁看着我。

    我几乎全程免提,而师傅也是听得清清楚楚。

    虽然我不知道他喝没喝多。

    师傅说道:“你这一家子的故事真的挺离奇的。”

    师傅这也算变相的知道了我的故事,我立刻打开了浏览器输入了chinazhejianghangzhou。

    浏览器里出现了很多照片,风景和建筑。

    一张水墨画的西湖,上面写着:杭州。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也算知道了我脑海里一直魂牵梦绕的家。

    看着手机浏览器里的画面,那一刻我更加憧憬这个叫杭州的地方。

    师傅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脑袋看了一眼说道:“杭州啊,西湖很美的。我有幸去过,你可以去看看。”

    “西湖?”我不解的说道。

    “一个很大很漂亮的湖,知道中国人民币吗?就是类似欧元的纸笔,西湖厉害到印在纸笔上面。”师傅说道。

    “中国人民币?纸笔上面吗?”我听到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些自豪。

    “嗯,绿色的一元钱纸笔。一欧元大概能换十张,你可以去小亚洲的小店问问,肯定有人手里有这个钱。我还是喜欢老的一块钱,上面是两个漂亮妹子。”师傅笑着说道。

    我点了点脑袋说道:“那么师傅我能回家吗?回杭州看看?”
………………………………

《到墓笔记》(十二)

    “你要回去我拦不住,要我帮忙的话你就说。我也不劝你,回去看看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我是回不去了,你多珍惜吧。”师傅说完又拿起了桌上的红酒猛灌了几口。

    我看着师傅,师傅显然有些沮丧。

    “一年,我出去混一年就回来。就当旅游放假吧?行吗?”我说道。

    师傅似乎露出了笑意,点了点脑袋。

    我思考着说道:“师傅说自己回不去了,需要我帮你回去看看嘛?”

    我的话刚说完,师傅就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