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苍天-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她急着让自己认可的娇俏模样,姬平心中升起一股暖意,忍不住呵呵笑起来:“若是那条青蛇,婉儿倒不必害怕。”

    他想了想,又道:“婉儿能不能下榻?”

    如果唐婉这病是被蛇吓出来的,那倒不要紧,关键是消除了心中恐惧的根结。

    果然,唐婉点了点头:“其他都没什么,就是身子有些软。”

    &我带你去个地方。”姬平挥手让侍候的宫女们退下,在唐婉好奇的眼神中,带着她出了寝宫,来到了北宫西面的皇家禁苑——西苑。

    西苑修建之初规模并不大,在灵帝时进行了扩建,从皇宫西墙扩展开去,这里有着灵帝太多的荒唐,灵帝生前的那段时间几乎都在这里度过。

    光和元年,刘辩两岁,尚在史道人家中时,灵帝在董太后的怂恿下,开西邸卖官,想做官的人须先到西苑商讨价格,然后才能上任为官。时任大司农、掌管外廷财政的曹操之父曹嵩,便是花了万金买到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

    随后灵帝又建了万金堂,将卖官鬻爵收敛的金钱珠玉布帛都存放在西苑,所以西苑又是宫中财富的聚集之处。

    除此之外,灵帝还在西苑内建了千余间裸游馆,修渠环绕裸游馆四周,又让十四岁到十八岁的宫女脱去衣服陪浴,常常醉生梦死,通霄达旦。

    霍小玉那时还没有进宫,文萝侍奉他这个皇子,当然不在此列,但刘辩依然对灵帝的行径极为厌恶。

    而灵帝不知道的是,西苑还有一个只有刘辩才知道的秘密,否则他绝不敢在西苑游玩。

    西苑作为宫中禁苑,由兼任钩盾令的中常侍宋典掌管。不过接连十多天下雨,宋典自然不会守在这里,看门的是宋典的亲信,虽然在宫中地位很高,但怎敢拦截天子。

    姬平皱眉斥开宋典亲信,带着唐婉和耿忠一路进去。

    西苑之中有山有水,遍种奇树;育麋鹿麂;鸟兽百种,最特别的就是苑中的假山。两汉以来,权贵们对造园堆山极为热衷,西苑中聚土为山;模仿的是少华山,绵延数里,假山上绿竹奇树遍种,兼有亭台楼阁,潭池处处,花鸟虫鱼,仿佛就是一座真正的少华山。

    进了苑中,姬平没有去苑中行宫和灵帝经常游玩的裸游馆等地方,而是沿着一条小道,七拐八折,到了一处竹林前。

    他让耿忠在这里等着,自己带着唐婉,顺着假山上的曲折小道,来到一个长满荷花的小湖前。

    看着四周风景,姬平也不由心旷神怡,难怪历朝皇帝都要修建园林,这确实可以舒解宫中沉闷的压力。

    看到唐婉紧紧拉着他,眼里满是好奇,姬平忍不住想要恶作剧吓她一跳,又怕真把她吓着了,想了想只能作罢,解释道:“婉儿,那条青蛇,其实是我的玩伴。”

    &玩伴?蛇?”唐婉愕然瞪大了眸子。

    &知婉儿是否听过宫中一段往事?”姬平看她娇俏的模样,忍不住捏了捏她的小鼻子,笑了笑,悠然道:“在建宁二年,也就二十年前,先帝御温德殿,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下,蟠于椅上,随即消失不见。众人惊恐,便请来了京师擅长驭蛇的道人史子眇赶走了青蛇。”

    唐婉点头道:“妾身前两日还听宫人们说了。”

    姬平接着道:“其实史道人并没有驱走这条蛇,而是驯服了它,又看它血脉奇异,颇有灵性,不忍杀害,便令它蛰伏起来,不得吓人。我小的时候,是在史道人家长大的,史道人提到了这事,并教给了我驭蛇术,后来回到宫中,我就驯服了这条蛇。”

    唐婉怔怔的道:》

    姬平拉住她的手,轻声道了一句:“小心了。”

    说罢屈指吹了声口哨。

    小湖水面波动起来,荷叶轻轻抖动着,随即一条手臂粗的青蛇蹿了出来,落在二人面前,不住的舞动着,显然颇是兴奋。

    &唐婉仿佛受惊的小兔子,惊呼一声,紧紧抱住了姬平,脑袋埋在他胸前,身子止不住颤抖着。

    突然看到这麽一条大青蛇窜出来,姬平心中也不由发怵,眼角禁不住抽搐了一下,毕竟刘辩的记忆和眼前的实际是全然不同的。

    但在小姑娘面前他哪能露怯,当下轻轻拍着唐婉的肩头笑道:“别怕,小青可是我的好伙伴,而且它性子很温顺,不会伤人。”

    应该不会伤人吧?姬平硬着头皮,微微颤抖着伸出手,那青蛇便迅速游了过来,在他脚下玩耍着,还不时嘶嘶叫着,攀住他的腿往上爬。

    看到青蛇确实无害,姬平才暗自松了口气,心中也多了几分兴奋。

    前世的自己可没这能力,虽然这奇技不一定有大用。

    他心中忽然恶意的想:“要是董卓来了,不知这蛇突然出现,能不能吓死那狗的。”

    唐婉躲在他怀里,忍不住偷偷看向青蛇,过了一会便没那么怕了,眸子里也透出几分兴奋的神色。

    姬平不由好笑,看来自己这妃子看似温婉,骨子里却也很好玩。也难怪,毕竟还是个小女孩,只是在这皇宫中被压抑了天性。

    &青虽然是蛇,但反而比很多人要可爱的多。”姬平笑了笑,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此时他心情也平静下来,便传授了唐婉一些驭蛇的技巧。

    看到唐婉尝试着和青蛇玩耍,笑声如铃,姬平几日来压抑的心情舒畅了许多,与此同时,他脑海中想起另一件事。

    史道人精通驭蛇术,医术,特别是毒术,同时也懂得一些养生之道,曾传给刘辩一部道家修身养性的心法,唤作御龙经,说是修炼之后能改善体质,延长寿命。

    只是史道人说这御龙经修炼之时,须要怀抱皇族至宝传国玉玺,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所以寻常人也是修炼不得的。

    对于道家的一些养生之法,姬平是相信的,因为历史上长寿的道人很多,后世的陈抟、张三丰,包括这个时期的左慈、于吉,都是传奇,总有他们养生长寿的秘诀。

    只是对于需要传国玉玺才能修炼的御龙经,他却有些半信半疑,这事听起来有些离谱。

    东汉的皇帝大多短命,或许是血脉的缘故,活过三十六岁的仅有两个,其余大多都是少年夭折。他这幅身子的体质,只能勉强算是不好不差,但要想逃出皇宫,要想长命百岁,还是远远不够的。

    出了西苑,他送回了唐婉,便去找何后讨要传国玉玺,无论御龙经是否靠谱,他总要尝试一番,玉可养人,这传国玉玺又是玉中极品,说不定还真有用。

    天子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而传国玉玺则不在六玺之内,传国玉玺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是皇权的象征,得之则“受命于天”,失之则“气数已尽”。

    天子六玺中,天子之玺由皇帝随身佩戴,其他的印玺都交由尚符玺郎中保管,而传国玉玺本也是皇帝保管。但如今何后临朝称制,等同于天子,玉玺自然由她保管。

    何后听说他要传国玉玺,没有拒绝,因为实际诏令行文并不用传国玉玺,姬平拿走也不会影响下达诏令。

    不过何后又召来太傅袁隗为他讲了一下午经学,吃过晚膳,姬平才揣着传国玉玺回到寝宫。

    有了昨夜之事,耿忠又从黄门冗从中抽调了六个身手颇高的亲信,隐伏在寝宫四周暗中保护他。

    而姬平始终没有将昨夜之事告知何后,他既怕何后采取极端手段,让十常侍狗急跳墙,更怕这个母亲顾全大局,让他保持缄默,令自己失去那仅有的一丝对母爱的期盼。

    寝宫中,姬平跪坐在席上,打开那个红色匣子,看着那方传国玉玺,一颗心激动起来。在后世,传国玉玺早已失散,对于学历史的他而言,对于传国玉玺曾十分向往。

    眼前这传国玉玺大约四寸见方,通体玉质晶莹剔透,没有一丝瑕疵,上方雕刻着五条御龙,盘旋缠绕,最显眼的是玉玺一角有缺口,补了一块金子。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七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姬平小心翼翼的将传国玉玺拿在手里摩挲着,玉玺的正面刻有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是战国时楚人卞和得了块极品宝玉和氏璧,后经楚流转赵,最终天下一统,归于秦。秦始皇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将和氏之璧精雕细琢,刻成玉玺。始皇二十八年,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始皇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风浪乃平。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传国玉玺奉还祖龙始皇。

    汉高祖刘邦灭秦得玺,登基时便佩带传国玉玺,西汉末王莽篡权索要玉玺,太后怒掷玉玺于地,被摔掉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其后玉玺几经转手,落到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承下来。

    刘辩早早便学了御龙经,但那时传国玉玺还在灵帝的掌控中,灵帝驾崩后,玉玺由何后保管。之后灵帝驾崩,刘辩也无暇顾及。

    直到此时此刻,才让姬平第一次拿到了传国玉玺,他小心翼翼的摩挲了许久,才盘膝坐于榻上,抱着玉玺,按照史道人传的方法修炼御龙经。

    一个时辰后,他睁开眼,神色有些茫然。

    修炼了一个时辰,他也不知这传国玉玺有没有用,似乎是有一股暖流若有所无地在体内循环流转,但似乎又是自己的错觉。

    他活动了一下身体,感到精力极为充沛,不由大为兴奋。

    无论如何,静坐了一个时辰,居然没感到一丝疲累,或许这传国玉玺和御龙经真是有用的。

    只要自己继续修炼下去,说不定会修炼出传说中的真气,成为绝世高手,到时候就能会一会那些三国名将了。

    他意·淫了一会,又开始思索着逃跑的办法。逃不出皇宫,纵然再有实力,又是一死。

    自穿越以来,他仿佛经历了过去的一世,先是遭逢十常侍下毒,母亲又维护十常侍,随后又得知士人离心,而且京师之外还有董卓虎视眈眈,这几乎让他绝望。

    但现在,他又打起精神来,无论如何,有唐婉的温柔陪伴,有两个侍女的贴身照顾,还有一个大谋士荀攸可以参询,如今御龙经也似乎能修炼,老天总算没有把他黑到死。

    今日他本想请教荀攸该怎么逃跑,但话到嘴边,他又问不出口。

    天子要逃跑,他怕自己一说出来,荀攸反而会被吓得一言不发逃出宫去。

    其实,他是知道有一次机会可能逃出皇宫的,虽然这个机会也很渺茫。

    如今是六月份,而在两个多月后的八月二十五,董卓入京前,十常侍将会反击杀死何进,把自己掳出皇宫,逃到雒阳北部的小平津。

    虽然历史上自己又被臣子找到,带进火坑,但自己好好策划一番,也未必没有机会逃走。

    他想到了耿忠,如今除了自己,最大的依靠或许就是一直忠心守护天子的耿忠了。

    想了想,姬平叫来耿忠,二人谈了大半夜,除了探讨出路外,他又询问了宫中宦官的情况。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逃走,首先该考虑的是宫内十常侍及其爪牙的问题,这是横在眼前的难关。

    宫中宦官的等级非常森严,大体可分三个等级。十常侍是第一等级,他们处于宦官集团的顶端,总共十二人,职务都是中常侍,俸禄皆是两千石,不差于朝堂九卿的待遇。

    而十常侍中又以张让和赵忠为首,这二人历经三朝,可谓宦官中的老祖。不过十常侍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两个人是特例。

    第一个是昨夜反对杀何后的郭胜,郭胜与何后兄妹是同乡,素来亲近何氏,如今何进要诛杀十常侍,张让等人自然在排挤疏离郭胜。

    第二个是毕岚,毕岚是十常侍中比较低调的一个,劣迹不多,而且擅长发明创造,曾制作出翻车,取河水洒道,减轻百姓辛劳,又用于农田灌溉,算个人才。

    姬平琢磨着,郭胜倒也罢了,虽然亲近何后,但作恶太多,唯有这毕岚却可以考虑拉拢。而且毕岚兼任掖庭令,**之中,从贵人到采女的事务,都由他负责,如果把他拉拢过来,到时候唐婉的逃走就能减少很多变故。

    宦官本就是依附于天子,毕岚为人又谨慎低调,他拉拢毕岚,即便不成功,应该也不会有大问题。

    第二等级是十常侍之下那些带衔的、有点权势的宦官,包括黄门令、小黄门、中官仆、永巷令、中黄门等。耿忠便属于这个等级,除却耿忠外,这个级别的宦官大多是十常侍的爪牙。

    第三等级则是最底层的小宦官,他们的地位就是奴隶,人数最多,绝大多数终身担负着宫中洒扫陈设、裁衣补被、种花植树等各种杂役,默默无闻,到老无力劳作,则撵出宫外等死。

    历史上十常侍之乱时,袁绍袁术攻进宫中,将大小两千多名宦官不论善恶,诛灭殆尽。姬平对此是深恶痛绝的,不但是滥杀无辜,而且历朝历代都有宦官,便是杀尽了后续还要补充,不知又要祸害多少人。

    姬平让耿忠对自己掌控的一百多人严加操练,蛰伏以待,同时谨慎的拉拢一些中立或地位低下的小宦官。

    半夜,又开始打雷闪电,檐雨声声。

    第二天一早,雨依然没有停,姬平带着耿忠和霍小玉去了永安宫,登上了永安候台。永安候台是整个皇宫中最高的地方,可以眺望到宫外。

    拉拢可用宦官是第一步,而踩点就是第二步,他想看看皇宫的总体布局和宫墙外的情形,包括守卫的情况。

    但事实却让他失望了,天色晦暗,雨幕遮天,放眼四望,都是连绵延伸的宫阙,只能看到永安宫北面不远处的太仓和武库,那里存放着粮食和武器,粮食供应宫中所用,发放百官俸禄,武器则是配备禁卫军的。

    再远处的宫外,就完全看不清了。

    姬平叹了口气,正要下去。

    &下!陛下!”一个乌衣宦官气喘吁吁的跑了上来,声音颇有些气急败坏,更显得尖锐。

    他没有回头,这个声音他很熟悉,是中常侍郭胜,母亲的那个同乡。

    &婢!怎敢私自带着陛下登高,祸国殃民!还不滚去永巷领死!”郭胜一上来,就厉声斥骂姬平身后的耿忠和霍小玉。

    永巷是宫中专门处置宫女的监狱,由宦官掌管,宫女一旦进入,下场极惨。

    耿忠面无表情,霍小玉却是面色惨白,紧咬嘴唇,求助的看向姬平。

    十常侍在宫中的地位几乎是不可撼动的,他们一句话,就能决定小宦官和宫人采女的生死。而且灵帝在时,也不会回护任何宫女,她们的生死多半都是十常侍的一句话。

    姬平感受到霍小玉的惊惧,皱起眉头,也没有回头,哼了一句:“大呼小叫什么,是朕带着他们上来的,要不要朕跟着你去永巷?”

    一旁本是惊惧的霍小玉忍不住想笑,急忙捂住了小嘴。

    &下……”郭胜盛怒的神情一滞,忙躬身道:“臣不敢,只是陛下…天子不登高,登高则百姓虚散,于国不利哪,臣也是为陛下的社稷担忧啊!”

    说到这里,郭胜涕泗横流,满面忧虑之色,仿佛真的是为了大汉社稷和天下百姓担忧。

    &姬平一声嗤笑,郭胜听出了笑声中的不屑之意,面容一僵,愕然抬头看向他。

    姬平转过头,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容,看着郭胜,直到看到他有些不自在了,才淡淡的道:“郭常侍,莫要和朕谈什么天子不登高,朕和先帝不一样,自小是在宫外长大的,你们府上的那些逾制的楼阁,朕不是没有见过。”

    十常侍横征暴敛,仿照皇宫在洛阳城建造宅邸,规制比皇宫还高,这是僭越逾制,处罚很严厉。中平元年,灵帝要登永安候台望远,十常侍怕灵帝登高看见他们的府邸,就对灵帝进谏,说天子不当登高,登高则百姓虚散。灵帝从此再也不登高台。

    &下……”郭胜没想到这个少年天子说话如此直接,冷嘲暗讽,一时老脸表情怪异,有些不知所措的啜喏着。

    &去罢,朕去看看母后。”姬平拉起一旁霍小玉的手,举步走向台阶。

    霍小玉忙趁势扶住姬平,她的手极是冰凉,犹在微微颤抖着,显然这个小姑娘刚才也是吓坏了。

    郭胜犹豫了一下,急忙赶上来和霍小玉一左一右扶住了姬平。

    在过去,郭胜自恃十常侍之一,又有拥立之功,是不会这么做的。但此刻,他心中却有些慌乱。

    在他的印象里,甚至说是在十常侍和灵帝的眼中,刘辩性子有些懦弱,从小在宫外长大,又不太懂礼仪,用灵帝的话说,就是轻佻,没有天子威仪。

    郭胜虽然亲近何后,但对新帝刘辩也不以为然,可是此时此刻,他却感到新帝完全不一样了,眼睛里完全没有了过去的懦弱。

    而且天子只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