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苍天-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民间游侠也随之兴盛,史阿和祝奥正是民间游侠,出身不高,但武艺高超,急人所急,在民间游侠中影响也颇高。

    听到二人所说,姬平心中大动,论对雒阳这座城市的熟悉度,恐怕不是河南尹,也不是满朝公卿,而是这些雒阳本地的游侠,若是有他们相助,到时候无论疏散百姓还是依托地形作战,都是一大臂助。

    看到二人点头,姬平手指敲击着案板,须臾,毅然道:“二位兄弟要尽快拉拢一些可信的游侠,切忌宁缺毋滥,一定要保证品行、忠勇和信义!否则行事之前一旦消息泄露,便是灭顶之灾。”

    史阿和祝奥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到了午后,姬平和耿忠、十月又去了附近一所宅邸,远远看到慎侯府三个大字,门前有四个羌胡兵守卫。

    姬平暗叹了口气,这就是他的舅舅、故大将军、慎侯何进的府邸了。

    他从东垣来时,何后曾叮嘱他,如果可能,要救出兄长何进和何苗的亲属家小,当然一切以姬平安全为先。

    何后虽然这么说,但姬平怎能打马虎眼,他当初没有救得了何进,如今就一定要救了何进的家人,至于何苗的家人,捎带上便可。

    何进当初是大将军,有开府之权,但府署用的却是前大将军窦武的大将军府平日里和家人仍是住在这个并不算很大的慎侯府。

    如今大将军府已经被董卓占用,改成相国府了,何进也已经死去,只留下了一些家人住在这慎侯府,但门前却还守卫着四个羌胡兵。

    没想到董卓对何进遗孤还如此警惕,姬平皱了皱眉,绕到慎侯府后门,却见后门也守着四个羌胡兵。

    慎侯府不大,大白天到处都是行人,姬平也不好越墙而入,无奈之下,他和耿忠又向南走去。

    大约走了一里路,一座高大的府邸出现在眼前,规格远比慎侯府大,这就是故车骑将军何苗的济阳侯府,只是如今侯府大门上牌匾早已不知去向,府门也被封了。

    姬平询问了路过的百姓才知道,董卓为了替大将军何进“报仇”,发了何苗的棺,又将何苗的家人驱出雒阳,赶到了老家南阳。

    他不由慨叹世事无常,不过几个月的事,原本荣极一时的外戚何氏就这么衰落了。

    当天夜里,姬平和耿忠又来到慎侯府外,借着微弱的月光,在一处围墙攀越而入。

    前院一片漆黑,只有后堂隐隐有灯火,姬平三人唯恐惊动了门外守卫的士兵,沿着小径悄悄朝灯火处走去。

    不料没走几步,一根铁棍突然从阴影中打出来,姬平一惊,忙伸手接住,却不由退了两步,这动手的人好大的力气。

    与此同时,一旁的偏屋里传出一声沉喝:“是谁?!”

    紧跟着一个身影出来,月关下,可见那人是个中年汉子,身材魁梧,手持腰刀,拦在三人面前,双目炯炯如火,没有一丝畏惧。

    阴影中偷袭的那人也走了出来,却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面目与那中年人有几分相似,应该是父子或叔侄。

    这两人住在前院偏房,看衣着应该是个护院,而且姬平对他们的面目也感到有两分熟悉,却不知在何处见过,当下沉声道:“我乃大将军远房外甥,来见舅母和外兄。”

第四十四章 救人() 
&先感谢各位大大的打赏和支持,本周工作事多,暂时一更,敬请见谅。)

    少年一言不发,中年汉子眼里闪过一丝怀疑:“既是大将军外甥,为何深夜来访?何况仆未曾听说大将军有过什么远房外甥?”

    姬平笑道:“门外有恶人监控,白天自然不方便进来,足下只需去报知舅母或外兄就行。”

    中年汉子看姬平面相温和,言语有礼,不似恶人,犹豫了一下,道:“还请公子报知尊名,仆去禀报少主。”

    &名一个辩字。”姬平温声道:“却不知足下大名?”

    &敢称大名,仆姓潘名通,公子请。”中年汉子侧行,领着他们去客堂。

    &通?”姬平又仔细打量了一下潘通的相貌,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人,忍不住开口道:“不知足下可识得潘隐?”

    潘通步子一顿,双眼精光一闪:“公子认得先兄?”

    姬平笑道:“原来是潘隐叔父的兄弟,难怪有些面熟,不过潘隐叔父尚在世,先兄的称呼似乎有些不太妥当吧?”

    &兄还在世?怎么可能!”潘通失声惊呼,随即眼里露出热切的目光:“公子怎么会知道?仆兄在哪里?”

    姬平笑了笑:“他目前很安全。”

    看姬平不说,潘通有些失望,又有些不敢相信,喃喃自语:“怎么会?满宫宦官都被杀死了,太后和陛下都没了,兄长怎么……”

    突然,潘通身子一震,声音戛然而止,瞪大了眼睛看向姬平,不敢置信的道:“你……公子是……”

    他想到了姬平刚才报的名字,辩,又是大将军的外甥,而且还认得供职宫禁的兄长潘隐,那似乎只有……

    潘通愕然看着姬平,又看了看他身边没有胡须的耿忠和十月二人,有些不敢相信。

    姬平知道他猜出了些什么,点了点头,道:“烦请快去通报我外兄。”

    &是!”潘通再也没敢问兄长的消息,立时把姬平三人带到厅堂,让少年赶紧去端茶,本来稳重的一个大汉恭敬的却行两步,随即撞撞跌跌的跑向后堂。

    不由他失态,实在是这个猜测事体太大了,绝不是他一个家仆护院能接触的。

    很快那力气颇大的少年端上茶水,姬平接过,笑道:“小兄弟和潘通叔父是父子吧?”

    &才正是家父,小的名叫潘凤。”少年刚才看到父亲诚惶诚恐的模样,想起先前自己暗中偷袭尊客,也有些拘束起来。

    潘凤?!

    噗!本来淡定的姬平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须臾,一个大约二十岁左右的文弱青年走了进来,睡眼朦胧,嘴里还责怪着潘通:“这个潘叔,深更半夜到底何人来访?怎么什么都不说,还叫母亲作甚?”

    姬平这才收回观察潘凤的目光,起身道:“这位想必是外兄吧?”

    他从这个青年的脸上看到了大将军何进的影子,想必就是何进的独子何咸了。

    何咸看到姬平,似乎有些清醒了,眼里却更多了茫然,拱手道:“不知尊客是?”

    他虽是何进之子,却从未入宫,自然也没见过姬平。

    姬平正要答话,一个身穿三重留仙裙的中年妇人拉着一个极是妩媚动人的小妇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看到姬平,眼里露出既惊且喜之色,拉着何咸急忙就要下拜:“老身拜见……”

    这就是何进的发妻,也是姬平的舅母,那个小妇人应该是何咸的妻子,姬平忙扶起她们:“舅母和外兄不须多礼,我如今也不是什么天子了,此次前来……”

    听到姬平称天子,何咸和妻子顿时愕然的睁大了眼睛。

    当天夜里,姬平就回了史家,毕竟慎侯府又董卓兵把守,不适宜久留。

    第二天中午时分,外出打探消息的十月突然回来,报知姬平:“城门校尉伍琼、侍中周毖被押去东市刑场,准备处斩。”

    姬平一惊,董卓入京后,最是亲信伍琼和周毖,并依照他们的举荐任命了袁术、曹操、张邈、韩馥等关东诸侯,便是袁绍等人起兵,也未曾诛杀二人,怎么此时反倒要处斩他们?

    难道是……因为迁都之事?董卓要对士人下重手了?

    东市刑场,姬平戴着帽子,半遮着面孔,和耿忠、十月、史阿、祝奥看着数十步外跪坐在地准备问斩的两个官员。

    二人都低着头,头发披散,官服还没有换成囚服,显然是董卓怒火之下一时动了杀机,根本没押入廷狱,直接拉过来处斩。

    看着场中十多个高大的羌胡兵,姬平皱起眉头,救不救二人?如今行事,风险太大,而且这二人亲近袁绍,并不是自己一个阵营的,不过他们却是荀攸的好友,在张辽任雁门太守和荀攸任上党太守的举荐上都出了力。

    他忍不住腹诽着,尼玛,袁绍、韩馥这帮士人真没义气,好歹伍琼周毖在董卓面前举荐帮助过他们,如今他们倒是逍遥自在的起兵了,却罔顾二人安危。

    一旁史阿和祝奥都看着他,显然是以他马首是瞻,眼看那帮羌胡兵哇哇大笑着就要行刑,姬平一咬牙,娘的,既然遇上了,那就救人!

    他看了看四周的地形,忙指着东面一条小巷低声吩咐史阿和祝奥:“你们去那里接应,我和耿忠、十月救人,记得一会蒙上面,不要被认出来,免得连累了师娘。”

    二人还在犹豫,姬平却利索的从怀中掏出一个描画狰狞、血迹斑斑的皮革面具,借着衣袖遮掩,迅速戴上,一旁的耿忠和十月动作也不慢,都戴上了面具,这是他们鬼影的标配装备之一。

    转眼间他们三个就仿佛化身为面目狰狞的鬼物。

    &呜!呜哈哈!”姬平怪叫着,拔出长剑,率先冲了进去。

    姬平发现,自己一戴上这个面具,平日里的温文儒雅就潜藏起来了,性子里的另一面就爆发出来,有一种肆无忌惮的感觉。

    &

    &来了!”

    四周围观的百姓看到姬平三人冲进来,面目狰狞,又高声怪叫,顿时吓得四处逃窜,场中大乱。

    胡人最是迷信,五六个羌胡兵也吓得哇哇大叫着丢了武器,跟着众人一起逃窜。

    还有五六个羌兵却冲了上来,最前面的一人虽然面色发白,却手持长矛,咬牙用力朝姬平刺来。

    一旁耿忠和十月急忙来护姬平,姬平却动作更快。

    他身子一偏,躲过刺来的长矛,长剑猛力回拍,那羌胡兵的长矛便飞出丈许远。

    &打!”姬平怪叫着飞起一脚踹去。

    那羌胡兵狂喷一口鲜血,飞了出去,又连着撞飞了后面一个羌胡兵,倒在地上再爬也不起来。

    姬平虽然身形瘦弱,但半年来借用传国玉玺修炼御龙经,如今力气极大,下手又狠,配上那副狰狞的面具,登时让那鼓气勇气抵抗的羌胡兵有些发憷。

    后面刚反应过来的史阿和祝奥看到姬平如此勇猛,也不由张大了嘴,随即回过神来,想到姬平先前的交代,二人迅速后退,趁乱奔向东面那条小巷。

    场中姬平凶悍,耿忠和十月手段也不差,眨眼间便杀掉了抵抗的五六个羌胡兵。

    姬平迅速赶到有些茫然的伍琼和周毖身边,长剑回鞘,一手挟一个,还不忘了呼啸一声:“扯呼,速速过孟津,报知袁盟主,就说人已经救下。”

    被挟住的伍琼和周毖挣扎了几下,也不知是哪一个沉声问道:“你们是本初手下?”

    姬平不理会他们,挟着二人当先朝东面巷子跑去。

    耿忠和十月紧紧护在他身后,眨眼间刑场上便空荡荡的。

    到了巷子里,已经有史阿、祝奥和他们召集的五六个游侠蒙面接应。

    一路上伍琼周毖二人又问了几句,也没人回答,二人索性也沉默起来。

    不过没走了多远,后面便传来喊杀声,还有阵阵马蹄声。

    &帮贼厮好快!”姬平暗骂一声,加快了脚步,巷子里的百姓见了他们狰狞的面具无不躲避。

    沿着巷子往前拐过一个弯,眼前是一条大道,全无阻拦,他们若从这里走,没有掩护,迟早要被抓到。

    突然,北面不远处也传来喊杀声,姬平一惊,怎么北面也有追兵?京师兵马反应速度不会这么快吧!

    &弟去打探一下。”史阿带着两个人急速跑去查看情况。

    很快史阿回报,是一群羌胡兵在一家富户宅院中抢掠,几乎杀尽宅中家人,正在翻寻财物。

    姬平当机立断:“就进那户人家,趁乱行事,从后院逃走。”

    几人折向北,一路冲进了那户人家。

    院子里到处是尸体,包括老人、妇女和孩童,各个都被砍了头,死相凄惨,数十个羌胡兵疯狂大笑着到处搜寻,屋里还传来女子的哭泣声和痛骂声。

    看到姬平等人进来,一个羌胡兵大喝道:“尔等何人,敢妨碍公务!”

    脚下就是一颗老人的头颅,死不瞑目,姬平只觉气血冲头,心中极为愤怒,如此残害百姓,算得什么士兵!

    他眼里闪过一丝戾色,将挟着的伍琼和周毖扔在地上,当先冲了上去,也不拔长剑,大吼一声,一把抓住那羌胡兵刺来的长矛,反向用力一捣,便穿透了那士兵的皮甲,刺入了心脏,直推了两三丈,将那羌胡兵钉在了一根柱子上。

    那羌胡兵赫赫叫着,眼睛鼓起,鲜血狂喷,头一垂,死在半空。

第四十五章 折服游侠() 
史阿和祝奥身边的一众游侠看到姬平如此手段,眼里都露出惊骇之色,随后一拥而上,杀向这些残暴的士兵。

    十月却回身关上了院门,上了门闩,又取了一旁的两根门柱顶上,阻挡外面的追兵。

    姬平一路冲进堂屋,左砍右杀,他力气过人,这些羌胡兵没有一合之敌,到了最里屋,姬平砍死四五个还没穿上裤子的士兵,看着地上已然死去的两个女子,死不瞑目的痛苦惨相,面色铁青的帮她们盖上了破碎凌乱的衣裳。

    史阿和众游侠在外面杀死了七八个羌胡兵,也冲进了堂屋,看到到处倒是尸体,羌胡兵尸体也不下十具,不由心中暗惊姬平的手段,进了里屋,看到里面的残相,又不由义愤填膺。

    姬平深吸了口气,咬牙道:“董卓如此残暴,手下兵将视百姓如草芥,定要除了这些祸害。”

    他此时很是后悔当初在东临阁上没有一剑削了董卓的狗头,自己他娘的死便死了,大不了个身死魂灭,能为那么多百姓挽回性命倒也值了。

    只是世事没有如果,他如今只能努力去补救。

    史阿和祝奥大声道:“大兄,我们都听你的,赴汤蹈火,惟命是从!”

    五六个游侠跟着大喊:“赴汤蹈火,唯命是从!”

    &了董肥肥!”

    游侠最终英雄,他们此时对姬平佩服之极。

    &谢各位义士相助!”姬平抱拳沉声道:“我们先换上这些贼兵的衣甲,速速从后院退走,待聚集了实力,再寻机剁了董卓老狗!”

    &

    看着众游侠出去,姬平又低声吩咐耿忠:“耿忠,你和十月带着伍琼、周毖先去怀陵,我和史阿、祝奥带人去接师娘和舅母一家人,到时候一并转道东垣。”

    耿忠犹豫了一下,咬牙道:“公子须要小心。”

    姬平点了点头。

    当天,董卓派人大索京城,寻找劫刑场之人,有士兵上报,曾听暴徒提到过“孟津和袁盟主”,于是董卓又下令严守孟津关,大骂袁绍逆贼,终究不了了之。

    姬平也得到一个消息,董卓要处斩伍琼周毖一事,吓坏了因反对迁都而被罢免的司徒杨彪和太尉黄琬,两位士人领袖急忙去向董卓谢罪,董卓又上表推举杨彪和黄琬为光禄大夫。

    看来董卓还没有下定决心和士人最终决裂,也是,没了士人,他带着一帮西凉武士怎么处理朝政。

    没两天,守卫何府的士兵又报,何进遗孀遗孤失踪了,董卓忙于迁都,倒也没多在意。

    二月十三,黄河冰冻依旧三尺六寸。

    怀陵之中,四百多射声士均已趁乱接出了家属,史阿和祝奥召集的不少游侠和守陵将士的家属也接了出来。

    至于荀棐的家属,早在荀攸上任时,就与自己家属一并带到了邵亭,与何后一起居住在赵氏坞。

    二月十四卯时,趁着天色微亮,姬平与将士护送近三千多家属,又让家属携带和将士合力搬运共计三万石粮食,越过北邙山,行到小平津南部二十多里一处黄河边,早有卢植派来的军队接应。

    家属的安全有了保障,姬平和众将士总算去了后顾之忧,回到怀陵,将从东垣带来的一千二百多将士交给段谨操练,同时让段谨尝试着去接触其他四个皇陵的守卫者,一边让史阿祝奥继续暗中联络民间游侠。

    同时,他让段谨将所有士兵的家属情况都做了统计,大战就要来临,刀枪无眼,死伤在所能免,他至少要保证牺牲士兵的家属生活。

    他本是自然的想法,不料这个无意的举动,却让将士们感激不已,对他死心塌地的效命。

    怀陵外,北风呼啸,姬平看着史阿和祝奥带来的三百游侠,不禁皱起眉头。

    这些游侠估计平日里市井生活过惯了,性子比张辽招募的并州兵更加桀骜,不少人勾肩搭背,豪言壮语,全无顾忌。

    从衣装看,这些游侠出身都不高,能混出名头,应该都有武艺在身,而且多半都是少年,血气方刚,自恃身手,目无余子,便是有史阿和祝奥管束,也各行其是,难以约束。

    不过这些游侠中居然还有一个女子,让姬平颇为诧异。

    看到姬平,大多数游侠也不躬身,只是随意抱拳一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