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市井之徒-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场已经摆好了很多摊位,摆放了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能进入这个推介会的农村合作社和农副产品基地,都是实力和规模能通过推介会门槛验证的,相应的是餐饮企业的实力也要经过验证。原本陆嘉以肚子饿了的所有人身份进入这里还比较困难,毕竟肚子饿了开业时间不长,信誉未能得到验证,但是陆嘉借着年节时认识的江州冷链物流商的关系,顺利的进了这里。
陆嘉是带着二厨来的。这二厨叫尚卫东,是张安的朋友,也因为这个关系进了肚子饿了的。尚卫东基本功十分扎实,但能当上二厨,还是因为有一种特殊的天赋,就是看到一样食材,总能想出最适合这种食材的做法,而且契合无比。哪怕是摘下只差一天的青菜,在他嘴上都能说出不同来。这点连张安都比不上他。
只是尚卫东虽然有这种天赋,奈何创新能力实在不行,也许是因为年少时就在酒店里当学徒工的缘故,他的制式菜做得十分好,但是创新菜的话,哪怕凭借着他的这种天赋,成品也总让人以为差着点什么。
尚卫东很想突破这种桎梏,所以张安邀请他的时候,他毅然放弃了优渥的主厨工作。在肚子饿了闲下来时,他最喜欢跟着张安一起琢磨新菜了,还弄出不少味道不错,可看上去却很可怕的另类黑暗料理。
陆嘉带着他来,就是为了让他鉴定食材如何。陆嘉再怎么天才,也没办法代替厨师来看这个。
陆嘉和尚卫东认真的从第一家摊位开始逛起,每一家的资料手册都会拿一份放在手里。其实肚子饿了现阶段的需求量并不大,张安一直按照陆嘉的要求来制定菜谱,即使是新季度的以“花”为主题的菜谱,也仍然秉持了“用最少种类的食材,做最丰富的食物”的原则,这次列出来给陆嘉的单子上,只有五十余种是主要需求食材。
这五十余种食材,除了“花”相关的,都是很常见很易获得的食材,任何一家规模大的合作社或基地都可以满足,陆嘉却不愿意把订单全部集中在一家里。
陆嘉很容易看三步走一步。他想着明后年就是大肆扩张之际,而食材的提供是重中之重,这一年即是蓄力之年,也是磨合之年,他希望现在每做的一件事,都能够获取经验,而利用现在小规模的食材订单,来摸清未来的主供应商,是很值得的。
如果可以,陆嘉更愿意建立自己的农副产品基地。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自己的需求为主,以烹饪后的味道为主,相信如果吉嘉餐饮公司能做到这一点,不但能取得顾客信任,也能吸引到最优秀的厨师。
尚卫东停在写着“兄弟农民合作社”牌子的摊位前。吸引他视线的,是面前摆着的土豆。
这些土豆大小一样,都是稍长些的椭圆形,表面光滑,很少有节疤,颜色淡黄,看着就很干净。尚卫东拿起放在鼻子上嗅闻,转头对陆嘉说:“这个做薯球特别好吃。”
陆嘉像是很懂的点点头应和了他。他心里想的是,这样的土豆,削皮的时候会很方便吧。陆嘉最讨厌那种坑坑洼洼的的土豆了,削皮削不连贯,很浪费时间。
第27章
此时陆嘉和尚卫东已经走到了这次会场的靠后位置。
兄弟农民合作社的摊位摆的并不大,位置也有些偏,两边摊位摆放的种类不但多,而且颜色摆布特别好看,很吸人眼球,所以这家摊位就被对比的客人寥落,尚卫东看土豆这一会,都没有其他人停留的。
在摊位上的是一个带着眼镜的年轻男人,见尚卫东对着和土豆有意思的模样,急忙介绍道:“这个土豆是烘烤土豆的一种,我们又做过很多次品种改良,虽然遗传得还不稳定,但是这样的土豆出数量已经过半了。”
尚卫东又瞧上了他们的辣椒、茄子等蔬菜。他大概是对这家格外满意,所以看得很仔细,很有沉进去的意味,说不定还在心里构想了种种菜谱,陆嘉也不打扰他,看开其他种类,却在他们的摊位上看到了装在小瓶里的干桂花。
陆嘉如今看到花就敏感的很,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了有关桂花的食谱,拿起瓶子开口一闻,一股浓郁的香味袭来,好像瞬间来到了八月桂花开的季节,桂花酒、桂花蜜饯、桂花糖等等排着队在陆嘉脑子里吵嚷着。
怎么以前没觉得自己是个吃货啊,陆嘉纳闷地想,但还是忍不住想起了桂花酒酿小圆子的味道。他不爱吃汤圆,也不喝酒,偏偏爱吃各种口味的酒酿小圆子。
陆嘉不爱喝酒是因为酒伤身,伤身体的稳定性。陆嘉爱好各种极限运动,有时候一个抽筋,手一摇晃,可能命就搭上了。烟还好些,反正陆嘉也不常抽,抽得最多的时候,两个星期才一盒。
陆嘉与摊主攀谈起来。
“你们这桂花很香,是自己种的吗?”
“对,我们包了一座山种的果树,间种的桂花啊、玫瑰、桃花什么的,也做花茶,也做熏香。”
“你们这个农副产品基地在哪啊?”
“就在国道边上,我们在那包了一大片地和一座山,那边环境挺好,来晚交通也运输方便。”
年轻摊主很健谈,陆嘉从他这知道了不少信息。这个兄弟农民合作社都是兰城庄家沟村的,以前是贫困村,一直靠吃补助和守着可怜的田地过活,后来新修了国道,正好引了过来,兰城政府又顺势派来脱贫工作小组过来,引导庄家沟子村走生态农业道路,成立了兄弟农民合作社,包了一大块地和一座山头,这些年来也逐渐脱贫开始致富。
这个戴眼镜的摊主,就是庄家沟子村里难得的大学生,大学考的农业大学,毕业后直接回村里合作社上班,让合作社来推介会就是他一力主张的。
这是个可以深入的合作对象,陆嘉想。如果是已经发展成熟的农副产品基地,他们未必会和肚子饿了合作,因为现阶段肚子饿了需求量小,他们未必愿意应付,反而是这样正在发展中的,才会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想法,愿意和小型餐饮企业合作。
待尚卫东看完这些的产品,陆嘉他们又往前走。这之后,他们又看中了一家菌类专营店,一家肉类专营店,都留了联系方式,待推介会结束后就会去实地勘察。
这实地观察,主要是看看生产环境是否干净卫生合乎标准,生产人员是否注重卫生等等,还要看看田地、林地和大棚的条件,防止他们只是摆在推介会上的商品光鲜。
推介会是一个星期,陆嘉每天都会和尚卫东去转转,心里也渐渐有了分层的名单。此外,他们还穿梭在大街小巷上去品尝当地美食,兰城本地的土菜很有特色,味道浓郁又层次分明,特色火锅十菌锅是用了十种不同的菌菇为底熬制的清汤火锅,涮素菜的时候味道那是一绝,而空腹鸡更有意思,表面上是大大的盘子上坐着一个整鸡,其实这鸡从底到腹部都被挖空,里面塞的是香料,空腹鸡放入烧木头的炉灶里焖制,香味由内到外渗透开来,而用筷子轻轻一夹时,鸡肉轻巧落下,含入口中时,肉质鲜嫩,隐有肉汁随着咀嚼的动作流出,虽是焖制,却滑而不干。
陆嘉觉得自己引以为荣的自制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一个人要变成吃货得多久?
答:开个餐馆就好了。
陆嘉原本对味道并不在意,前世没有好的条件也就罢了,这一世,陆嘉既吃得家里阿姨精心制作的饭菜,也吃得外面的大排档,食物下肚的那一刻从来不会有多余感想,反正吃饱就好。可是自从吃了肚子饿了,陆嘉再出去吃就忍不住挑剔起来,吃到好的心里要对比,吃到差的还要嫌弃,果然是在意才会在乎啊。
陆嘉现在都不为难自己了,能吃好的时候就不会再刻意吃差的。
陆嘉一边吃这兰城特色美食,一边琢磨着什么时候也把外卖搞起来,省得自己做饭麻烦,还不如专业的好吃。
陆嘉手艺还行,可如果不经常做饭的话,买一堆佐料或者辅助工具也放着碍眼。他住公寓的时候,有时候想自己做一顿,可不是没有葱就是没有蒜,总是缺着样,新鲜蔬菜放两天就影响味道,扔掉还觉得浪费,自己做还真没时间呢。
晚上陆嘉回到宾馆,就看到肚子饿了厨师群里一张张图片开始刷屏。那都是尚卫东发的,白天看到的食材,吃的三餐,尚卫东都会上传,没多久张安也上线了,很认真的就图片和尚卫东讨论起来,不一会其他厨师也加入了讨论,陆嘉看了一会,实在不感兴趣,暂时屏蔽了刷得飞快的群。
不一会儿,备注为“小猪”的朱介也给陆嘉发了微信,说他又下定决心,打算跑今年十月份的马拉松,求老司机带带他。
陆嘉打字:“抱歉,我也没有跑过。但就算我跑过,我也不会带你的,你可是誓言杀手啊。”
朱介干脆发了语音:“我叫你哥还不成么,陆哥,我这次说的是真的,你不知道,昨天单位组织体检,除了请来体检的医生外,还请来了一个中医,中医说我脾胃虚,容易健忘,我说怎么最近老是忘事呢,还以为是熬夜熬的。中医说让我多运动,户外跑步最好,所以我打算跑马拉松!”
“医生让你跑步,你是怎么联想到马拉松的,就你也跑马拉松?你十千米级别的迷你都跑不了。”
陆嘉不屑的回过去。四十二余公里的马拉松可不是人说想跑就跑的,准备不充足,直接在赛事中猝死的人比比皆是,就朱介这个体格,搞不好刚起个头就晕赛道上了呢。
“哼,你瞧不起我,我还非得跑给你看呢,我这就开始训练!”
“你打算报全程还是半马啊?”
陆嘉再问,朱介就不回话了,难道真去跑步了?陆嘉轻笑一声,切换到浏览器上阅读新闻。
赌一个马拉松,朱介绝对坚持不下来。
……
推介会结束之后,陆嘉就先和看中的第一家兄弟农民合作社约好,去那看实地。
对方很热情的派车来接陆嘉,不过吧,派的是个很破旧的小面包,在平坦的国道上,晃悠得跟荡秋千似得。
陆嘉之前就观察过,这家合作社在推介会上收获的意向并不多。可能他们也很纳闷,所以在和陆嘉接触的时候,显得格外热情。
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推介会是第一次开,除了寥寥几个是被市政府邀请来的高档餐饮外,其余都是连锁店众多的中低档餐饮,而高档餐饮早就有了稳定的合作对象,不会贸然在推介会上签订新合同。庄家沟村走得是生态农业发展,而非大批量生产,纯天然无农药饲养出来的,价格自然昂贵,之前在扶贫组的牵线下,庄家沟的产品是直供各大超市的和本地一家酒店的,销路没问题,之所以想参加推介会,只是有意扩大生产规模,想多个渠道销售。
可是农餐对接还算是个新鲜玩意,以前也有雏形,只是没有特意提出来这个概念,部分企业心有顾忌也是正常。再者农餐对接是节约成本了,但是运输却是一个问题,于是在推介会上,因为主打价格略贵的生态产品的兄弟农民合作社受到冷落,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就算是陆嘉,也不会选择全部食材都由这家提供,而是会根据菜谱的安排,让味道与利益权衡,选择部分食材原味对味道影响较大的。
比如这家的土豆,尚卫东就特别喜欢,早就说好了还要看看他们家其他种类的土豆。陆嘉估计啊,这要是在这下了土豆订单,再去厨房吃试吃的时候,以土豆为材料的菜肴,至少能占半壁江山。
虽然是在抱怨着,可陆嘉仍然止不住期待。一排土豆又在他脑海刷屏似得跳舞,啊,这可是百搭的食材呢!
第28章
庄家沟村在国道边上。还没有国道的时候,这里是个山头,村民住在山后面,想出个村得翻山,山倒是不大,半个小时的路程,可这就决定了车辆无法进出村内,村民不管是外出打工,还是购物物品,都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而且山内因为都是丘陵,大面积种植不便不说,也不方便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兰州市重设交通线路的时候,庄家沟村因为是贫困村所以被优先考虑发展,被列入了国道规划,挡住村子交通的山被炸开,丘陵也顺势重整,做成了规模化的梯田,交通方便之后,村民在扶贫组的指导下开始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还把村后的一座荒山承包,种上了果树。
颠簸不已的面包车在村外停下,陆嘉面色不动,尚卫东却是脸色苍白,一下车就勉强扶住车门,恶心得说不出话来。
司机是个四十多的男人,带着庄稼地里男人常有的憨厚,见状不好意思的搓手,对尚卫东说:“这个车是我们集体的车,本来还有一辆好点的轿子,这几天出了点问题,不敢上路,你没事吧?”
尚卫东摆摆手,深呼吸几次,站直了腰:“我没事,你们这空气挺好的,我歇会就好。”
尚卫东找了个石头坐着,陆嘉则是打量着这个村。这里虽然位于国道附近,但是村子离国道还有一段距离,不会受噪音和尾气影响。这里的空气非常清新,地面已泛着一片绿意,陆嘉突然意识到,春天来了。
往村口看,能看到一排一排的传统青砖瓦房,半新不旧的,也没看到一般富起来的农村都会有的多层小楼,不太符合脱贫的现状。现在很多农村富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房子盖起来,也是传统思想作怪。
司机虽然憨厚,观察力却真不错,也许这正是因为他能出来接人的原因。他见陆嘉看那些房子,便感叹道:“陆先生,你是奇怪咱们这房子的事吧。我们村和其他村可不一样,我们是靠着政府来得脱贫组富起来的,哎呀,那一批工作小组的人可都了不起,都是文化人,个个文质彬彬,哎,陆先生,是这个形容词吧?”
陆嘉嗯了一声。
司机嘿嘿笑了一声:“别笑话我,这个词还我是从我儿子那学来的。反正啊,他们虽然看起来都是文化人,但是实际动手能力真好,我们起初还不服呢,觉得我们在庄稼地里吃了大半辈子,他们还能比我们更懂不成,可是他们指导指导我们,只要我们听了,就能看到实在的收成,真是厉害。
听他们说都是读了大学,还有什么硕士博士的。你别看我们村的房子不好,其实以前更差,好多人家都是泥瓦屋呢,可我们村硬是在人家的带领下,一点点富裕起来,真是深刻明白了什么叫知识就是命运,所以我们村里有攒下钱的,甭管男孩女孩,都供他们读书上大学。”
比起来他们的感悟,陆嘉不由得羞惭。前世没上大学,这世大学上了跟没上似得。虽然陆嘉早已自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平时涉猎面也很广很深,但恐怕在不知情的人眼里,他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吧。陆嘉选择性的忘记了自己在学校里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的事实。
这么一想,明明是不学无术的纨绔结果创下一大片基业的打脸剧情更带感呀,陆嘉砸砸嘴,很想去演个逆袭的戏码。
尚卫东歇息过来,白色从脸色褪去,一行人就继续往前走,直接去了村里的农民合作社。
合作社在村中央。这是一排平房,虽然不是小楼,但是红砖白墙,还有个大铁门,没有不是小楼,可也是村里最气派的房子了。
“旁边这个平房,是我们的村委会,哈哈,因为合作社让我们都吃饱了饭,还有了余钱,所以村里一致决定把合作社的房子修的更好一些,这样客户来我们这也好看。”
司机介绍道,把陆嘉和尚卫东引进办公室,接着就退了出去。办公室里戴眼镜的年轻人快速站起来走向陆嘉,热情的和他握手。
这个年轻人是庄岩,正是在推介会上的摊主,别看着人很年轻,才从农业大学里毕业三年,但人很干练,在扶贫组退出庄家沟村后,正是他暂代管理一职,让兄弟合作社平稳地度过交接之际的。
庄岩和陆嘉只交谈了一会,就带着陆嘉去他们的生产基地看。
去生产基地也有一顿路。田间路不好走,庄岩带着他们上了一个带大斗的拖拉机,轰轰隆隆开起来,陆嘉觉得挺稀奇的,不由得站起来四处张望。现在这种拖拉机早就不能上路了,也就是在乡间开开,这在不平坦的路上真是一颠一颠的,对陆嘉来说,就跟上游乐场似得。
这就苦了尚卫东了。尚卫东整日呆在厨房里很少出去,每天做的最剧烈的运动也就是在厨房里挥刀的时刻,也基本上不外出,此刻他面色再次苍白起来,手紧紧握住车斗护栏,死死的闭着眼睛,生怕下一刻就吐出来。
庄岩知道陆嘉是个干脆的人,所以也不扯些闲话,说得话尽是平实客观的数据,让陆嘉和尚卫东这样不懂农业的人也能听得明白。
这样颠簸了一会,陆嘉就看见一片田地,种着他认不出来,却青葱的植物,清风徐来,舒服极了。
一行人下了拖拉机,庄岩就带着他们走动起来。
“我们生产基地的地啊,可真是好。修国道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